赵伯平的子女:《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1:14:46
发表时间:2007-1-15 12:04:52  编辑:管理员
点击/评论:3734/0
成都市立项课题
《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研 究
工 作 报 告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课题组
一 问题的提出
课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是我校向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申请,于2002年9月24日被正式批准的成都市“十五”期间第二批市级科研课题。几年来,课题组参研人员根据课题研究放案有序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   课题的缘起
问题源于工作和生活。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认识什么问题、怎样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则需要我们对问题自身和问题周围信息进行比较、鉴别、筛选、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这需要批判性思维。
问题源于新课程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教育工作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同时,教育部在《全日制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也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2003年教育部新颁发《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可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已列为高中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
问题源于其研究价值。一是课题研究具有挑战性。在一些国家,批判性思维方式作为交互式学习的主要展开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而我国目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的研究还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研究,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到今天仍然对批判性思维不甚了解,批判性思维培养课堂教学实践还很少。二是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在新课标下发前我们就立项了,这说明本课题研究不仅顺应了课程改革潮流,而且具有前瞻性。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又译为评论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较谨慎的理解和解释是:“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面对做什么或相信什么而做出合理性决定的一系列思考技能和策略。”(Rudinow,pp.6-9)合理性指计算、分析、估测等。批判性是指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敏锐力、精明力等。批判性思维虽然包括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但同样关注优点和长处等肯定性含义,它关注的焦点是作出明智的决断。
我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在信息面前,善于运用相关知识以及相应的策略,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做出自己的判断、评价的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既体现了看待外部世界的态度,也体现了正确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能力,即勇于批判的精神和善于批判的能力。
批判是一种态度,对问题、事物、事件持肯定、否定或怀疑态度。
批判是一个过程,包括质疑期、酝酿期、释疑期、验证期。
批判是一种能力,如敏锐力、洞察力、分析力、变通力、独创力、综合力;批判是一种精神,含批判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
批判是一种思维品质,既善于从实际出发,又善于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避免思想和行为上的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
批判性思维最大的特点是独立性,批判与人格特质有关,如好奇心、冒险心、挑战心、求胜心有关。
(三)课题的意义
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的要求。
二 组织管理
(一)科学构建课题组织管理机构,组建精干的课题研究队伍。
课题的组织管理是开展课题组活动,顺利实施课题研究,取得课题研究绩效的组织保证。
1 课题组织管理机构体系:

2 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刘云      副校长,中学特级教师,成都市学科教学带头人
课题组组长:龚智发    教务处主任,中学特级教师
课题组副组长:赖蓉辉  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主研人员:刘云        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教学带头人
龚智发      教务处主任,中学特级教师
赖蓉辉      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吴光勇      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教学带头人
郭开全      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刘若冰      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参研人员:王殊(原课题组组长,现成都市教科所政治教研员)、陈立新、王波、丁访洪、刘一道、曾毓嫦、彭玉珍、李隆均、刘东明、周必舟、陶军诗、李诗、刘兰、施华政、袁志蓉、王静、彭燕、易明朝、李雪涛、付能华、冶进海、李解、吴绍敏、刘芳、曾伟、郝沛
(二)在课题组专家顾问的指导下,课题领导小组合理分工,科学管理。
课题组由刘云副校长亲自负责,全盘规划课题的组织研究工作,教务处主任龚智发和历史教研组组长赖蓉辉则分别承担起课题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学校教科室承担起课题的指导、管理职责。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主研、参研人员实际情况,把课题组调整优化为语文、数学、历史、政治四个子课题组,落实责任制,结合各学科情况课题研究。
课题领导小组各子课题组不定期召开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会,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探讨。
课题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小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三)加强对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收入课题专项档案中,由专人负责管理。
三 研究过程
(一)学习理论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建立健全学习和研究制度,推动各子课题组不定期召开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会。
课题组自2002年3月开始向参研教师推荐或提供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理论著作和相关文章,如《中小学教育科研实用方法》、《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人格》、《国际教育新理念》、《学习与发展》、《批判性思维指南》、《数学思维论》、《教学方法论》、《教育的革命》、《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信息素养论》、美国Stephen D. Brookfield和Stephen Preskill的《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创造性思维与教学》、《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等。
课题组坚持定期研究制度。从课题开题起,分别由课题组组长:王殊(已调成都市教科所)、龚智发,主研:刘云、龚智发、赖蓉辉、吴光勇、郭开全、刘若冰主持课题研究活动。先后对课题研究方案、研究制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人员分工进行了讨论研究,在课堂教学、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研究,交流研究成果,讨论撰写阶段研究报告,收集整理、通报研究成果、研究资料,作好课题的结题准备等专项研究,使课题研究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不定期聘请成都市教科所和川师大等有关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座谈、指导研究。
(二)制定方案
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我们把课题定位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理论研究内容:(1)明确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主要特点及意义;(2)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3)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原则。
实践研究内容:(1)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2)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3)研究批判性思维教学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
2提出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教学焕发活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捕捉、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把学生培养为思维敏捷、见解独特、综合素质高的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3确定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实施
1课题研究实施的思路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有关理论,明确批判性思维涵义,研究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探索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原则,寻求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各年级各阶段课堂教学、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渠道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逐渐摸索批判性思维课堂教学实现形式。
首先,优化课堂教学,一是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二是优化教学材料。
其次,建立一套将统一性和灵活性、多样性结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制度;
再次,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互动课堂,如,龚智发老师在高2005级的数学课、赖蓉辉老师在高2006级、郝沛老师在初2004级、王波老师在初2005级的历史课、丁访洪老师在初2005级的地理课、刘芳老师在高2006级的地理课、郭开全老师在高2006级的政治课、刘若冰老师在高2006级的语文课等都能在课堂突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课题研究实施的步骤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课题筹备阶段(2002年3月—2002年9月)
自2002年3月开始,我校开始筹备“关于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课题组,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准备和酝酿,参加了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课题答辩,于2002年9月24日被批准为成都市“十五”期间第二批市级科研课题。
课题实施阶段(2002年10月—2005年1月)
立项以后,2003年1月10日成功地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制定了详细研究方案,得到了与会专家们“有所创新”的肯定。根据专家们的定位和教科所理论室老师的指导,课题定位为应用性的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取得理论成果,而且有技术成果,研究的重点为批判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课题结题阶段(2005年1月—2005年10月)
根据研究方案,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任务,并于2003年10月接受了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的年度检查和考核,获得了二等奖。2004年度考核再获市二等奖,课题组主研王殊、赖蓉辉被评为2003年、2004年度市级科研先进个人。现已向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申请结题验收。
四 研究结果
经过三年研究,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成果。
(一)认识成果
1.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性、超前性、完善性、广阔性、敏捷性特点。
2.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基础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基础是质疑。质疑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胡乱猜疑,质疑是有根据的怀疑,它以事实、经验、公理、法则、定理为依据.,其基本态度之一是质疑,最基本的精神是批判,最重要的任务是解疑,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
3.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原则
(1)       鼓励性原则(2)接纳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
(4)参与性原则(5)渐近性原则
(二)操作成果
1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改变教师态度  打破“教师万能”观念,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容纳学生中各种不同的意见。
变换活动方式  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教学过程中要启发、读书、提问、思考、操作、练习、评论有机结合。
改进问题形式  教师鼓励学生应用想像力,充分展现问题变式,如教把问题改造成假如类问题、列举类问题、比较类问题、替代类问题、可能性问题、组合类问题、递推类问题、探究类问题、开放类问题、研究类问题等。
改革作业方式  作业应具有多样性,作业应具有启发性,作业应具有挑战性。
倡导新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注意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创新等方面的评价。
2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根据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和现代教学的要求,我们构建了“启发——交流”教学方式。
(1)“启发——交流”方式的主要特征
“启发——交流”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教学过程中在老师的导演下,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灵魂,以问题探究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互相交流主动获取知识。
(2)“启发——交流”方式的基本过程
“启发——交流”教学方式的基本过程,A、教学过程是多向的,“启发——交流”教学模式是多向不定的。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相互作用、相互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B、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不全是按教学设计进行,突出启发、思考、交流、交往、交际,甚至交换师生角色。C、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教学中的交流过程,通过学生参与互动,废除了教师的“强制”,教学气氛民主,教学中将启发、读书、质疑、讨论、交流、反思、批判、选择、重组、审美、评价、创新等有机结合。
“启发——交流”教学方式的基本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3)其它几种方式
A、“擂台——辩论”,设立擂台,对抗辩论。其基本过程是:论题→搜集→处理→辩论→推论→评论。
B、“采集——展示”,收集素材,集中展示。其基本过程是:采集→选择→组合→展示→观摩→评论。
C、“阅读——鉴赏”,阅读材料,集体鉴赏。其基本过程是:阅读→思考→比较→鉴赏→交流→评论。
D、“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发现验证。其基本过程是:假设→实验→观察→发现→验证→结论。
E、“研究——答辩”,问题研究,论文答辩。其基本过程是:问题→合作→探究→报告→答辩→评论。
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
我们研究制定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见附件一),并进行了实测。
(三)研究效果
1.学生批判性意识,精神普遍增强
为了验证上述批判性思维教育策略是否有效,我们运用上述评价量表对高二实验班与其他中学高二普通班和本校高一普通班进行了测查。前者用于横向比较,后者用于纵向比较。
本项研究,发放问卷163份,回收163份,统计结果显示:
高二实验班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水平281.44达到了正性水平。而高一普通班学生261.32和高二普通班学生264.28在批判性思维整体水平上差异很小,均未达到正性水平。实验班的学生在寻找真理45.38、开放思想42.54、系统化能力41.52和认知成熟度47.76等特质上有较强的表现,而在分析能力35.42、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34.20和求知欲34.62方面稍低。高一高二普通班的学生均在寻找真理40.11、40.84、开放思想40.52、42.10和认知成熟度42.27、43.20等特质上有较强的表现,而在分析能力35.25、34.32、系统化能力37.21、36.06、批判思维的自信心32.76、33.36和求知欲32.19、34.40方面稍低。在7个方面的特质中,不同之处在于系统化能力上的表现不同。高二实验班为41.52,高一高二普通班分别为37.21、36.06。高二实验班与高一高二普通班学生比较可知,前者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整体水平上要比后者高,且已经达到正性水平。其差异集中表现在高二实验班学生在系统化特质上比高一高二普通班强上。
在统计上,对于分别来自两个符合正态分布的独立的大样本(一般个数超过30的随机样本)平均值使用Z检验推断其差异的显著性。当差异显著性水平确定在a=0.05时,Z分数的临界值为1.96,当Z>1.96时,说明具有差异显著性。从表3可以看出,高二实验班和高一高二普通班之间的Z值分别为 4.94和3.86,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高一高二普通班之间的Z值为0.66 ,无显著差异。
由上述统计可知,从纵向上看,高二实验班比高一普通班整体水平高,从横向上看,高二实验班比高二普通班整体水平高,而且已经达到正性水平,由此可以推断,批判性思维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产生了显著性的作用。
2.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师教法有所创新
(1).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
(2).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
(3).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教学方法创新
(4).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
五 课题研究总结
在几年来的课题研究中,全体参研教师克服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的困难,勇于承担研究任务,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有序推进,取得了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实践效果,有力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几年来的课题研究中,课题顾问组专家、市教科所的领导老师多次亲临我校具体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给予我们课题研究以极大的支持。为此,我们全体参研教师衷心感谢课题顾问组专家的亲切关怀,衷心感谢市教科所领导老师的亲自指导,感谢我校校长肖明华先生的大力支持。
在几年来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感到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如“研究批判性思维与其他思维的关系”、“建立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长效机制”、“参研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解决。我们将继续前进。
附件一
批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
同学:
下面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性格上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从你的情况看,他们当中有些特质可能你是非常赞同的,有些特质可能你是非常不赞同的。请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判定它们。先仔细看清每一特质,并确信你已经理解了它的含义,然后参看下表,在相应的题号下,按照下面的程度填上适当的数字,以表示你对该项目的赞同程度。
程度
非常赞同
相当赞同
比较赞同
一般赞同
相当不赞同
非常不赞同
分值
1
2
3
4
5
6
如果你非常赞同这一特质就填上1     如果你相当赞同这一特质就填上2
如果你比较赞同这一特质就填上3     如果你一般赞同这一特质就填上4
如果你相当不赞同这一特质就填上5   如果你非常不赞同这一特质就填上6
请注意,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真实评定,每一特质都要评定,不要有遗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分值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分值
题号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分值
题号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分值
题号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分值
题号
66
67
68
69
70
分值
选项内容(略)
附件二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进展情况(含研究大事记)
(一)2002、2003年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含研究大事记)
2002年3月20日, 刘云副校长主持课题成立大会讨论
2002年4月3日,   王殊老师主持各学科研究的目标、措施、步骤
2002年10月29日,刘云副校长主持课题立项后的研究工作怎样展开?
2002年11月5日, 王殊老师主持我在课题研究方便要干什么?怎么干?
2002年11月12日,王殊老师主持该课题的研究,方案的讨论
2002年12月19日,付能华老师主持史地组付能华老师在高2004级2班举行“鸦片战争
中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
2002年12月24日,王殊老师主持开题报告方案定
2003年1月4日史地组易明朝老师主持高2005级7班开展“我看国父孙中山”的讨论课
2003年1月7日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准备会
2003年1月10日赖蓉辉老师主持,王殊老师主讲科研可以开题报告会
2002年10~11月赖蓉辉老师在高2003级2班开展主题活动,运用得题理论写历史小论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2003年4~5月王殊老师在高2005级进行社会实践的调查活动“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调查”和“‘典’发的经济现象及其思考”
2003年4月15日王殊老师总结课题开题后的研究工作,并对后期的课题眼界提出要求
2003年7月12日王殊老师总结2003年学期度下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部署了怎样迎接市规划办对课题的检查和验收
(二)2004年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含研究大事记)
2003年1月10日,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在该校多媒体教室隆重举行”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得研究”开题报告会。本次大会由赖蓉辉老师主持,王殊老师就课题界定、课题的提出及价值、课题的研究方案向专家组做了开题报道,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指导。
2003年4月15日,龚主任组织召开课题组主研人员会议,龚主任强调出课题的重要性,要求教育科研要制度化、规范化。课题组组长王殊老师要求大家要自己切实行动起来,再次对课题进行了客观的定位。
2003年7月12日,课题组成员再后花园开展研究活动,会议由教务处主任、主研人员龚智发老师主持,课题组长王殊老师做了中心发言,主研人员赖蓉辉、段增勇、郭开全、陶钧诗先后发言,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刘云到会指导工作。这次活动总结了二零零三年度开展研究的情况,并对全体参研人员做了明确的工作部署。
2003年9月至10月,史地课题小组赖蓉辉老师和付能华老师带领、指导学生进行“太平天国运动”研究活动,活动中指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这场运动,发表独立的见解,最终让学生客观的认识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正确评价太平天国的领导人。
2003年9月,语文课题小组再刘若冰老师的带领下,组织该组参研人员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对象,以寝室为单位,共同阅读、交流等方式,点评作者、作品。
2003年11月6日,在我校史地教研组办公室开史地课题小组参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随后大家开始认真的讨论,将活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2003年12月,语文课题小组李诗 刘若冰等老师带领2006级全体学生深入社会 深入生活,运用观察 丈量 绘图 拍照 网上查阅资料 访谈等形式收集信息来让学生学会: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年轻人应如何看待过去和接受心事物?
2003年12月,史地课题小组参研人员刘芳就目前北方地区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尘暴问题,组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通过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了沙尘暴的利与弊。
2003年12月——2004年1月,史地课题小组在赖荣辉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2003年的教育学年回上,腿出了旨在培养学生批判行思维的活动课——“我为成都当导游”,成为年会的亮点。
2004年1月,参研人员周必舟老师带领初2004级3班全体同学用辨证的、理性的眼光对《哈利·波特》这本书的内容及人物形象进行评判,通过辩论让同学正确认识到“流行并非都是好的”,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流行与时尚。
2004年3月26日,史地课题小组在赖蓉辉老师的带领下,将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活动课——“我为成都当导游”作为市级公开课向全成都市推广,受到市教育科所教研员几与会教师广泛好评,《成都日报》记者还进行了相关报道。
2004年5月,史地课题小组参研人员王波、丁访洪老师等组织学生围绕课题研究,展“我们的台湾”研究活动。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用自我批判的眼光对台湾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用讨论课的形式对研究活动进行了展示,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认识到了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争的事实,看清了“台独”的真面目。
2003年5月28日,龚主任组织全体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虹桥宾馆召开会议。会上总结分析了前段时间的课题研究工作。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那努力的方向。大家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讨论课题的研究工作。最终确定将课题分为三部分,即理论篇、实践篇、成果篇。
2004年9月,高2007级8班学生在陶军诗老师的带领、指导下组织了“心存敬畏VS无所敬畏 ”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认识到了:批判不只是批评、反叛,更多的是接受、思考、创新的过程;批判与被批判是相互的。
2004年10月9日,课题组主研人员在我校教务处召开会议,大会由龚主任主持。会上要求各课题小组认真收集、整理材料,迎接市教科所年度论文考核。
2003至2004年度,政治课题小组在高2006级400余学生中开展“我眼中的经济现象”,“未来金融家、投资家”等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独立的观察、收集、分析信息,最终形成较为理想的调查报告。
2004年7月,政治课题小组参研人员对传统的学生观、评价观、师生观、学业观等进行了有益的反思和重新界定,参加编写了《成都都市中学生成长记录册》
(三)2005年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含研究大事记)
2004年9月,陶军诗,毛成华指导高2007级8班全体学生组织“心存敬畏VS无所敬畏”辩论赛,通知辩论,学生认识到了:批判不只是批评、反叛,更多的是接受思考,创新的过程;批判与被批判是相互的。
2004年10月9日,龚智发、吴光勇、赖蓉辉等9人参加课题组主研人员在学校教务处召开会议,会议由龚主任主持。会上要求各课题小组认真收集、整理研究材料,迎接市教科听年度考核。
2001年12月10日,郭开全,刘一道,文科组部分教师,政治组全体教师对初中三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对待身边事物的看法进行检测,分析进行了“模拟法庭演示课”和“冷眼看世界”的讨论分析。
2005年4月7日,郭开全,政治组全体老师对近3年来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状况,在学生思维形成中的影响,在政治课中有何影响,进行反思和总结。
2005年4月12日,初一历史组请有关专家到学校开办讲座,组织开展“中国古钱币鉴赏活动”。
2005年4月14日,探讨批判性思维与新教材的结合,会议结论:①在初中年级培养质疑精神,对学生的提问鼓励表扬。②在高中年纪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主张多阅读并用脑判断。③在各年纪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健全人才,健康心灵。
2005年4月20日,历史组结合本期所学内容,组织高一学生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开展了“红军精神”的讨论。
2005年4月22日,历史组组织初一学生进行“历史故事比赛”(过渡校区)
2005年4月28日,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用自己所学知识,讲评西双版纳资源的优越性及其弊端,最终寻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05年4月24日,地理组组织初一学生开展“欧洲之旅、亚洲之旅、北美之旅”、旅游路线设计活动。
2005年5月9日,结合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素六十周年活动,开展“反思二战,珍爱和平”的主题活动,组织收集“二战”资料并撰写论文。
2005年5月21日,地理组组织“台湾问题”讨论会活动。
2005年5月30日,地理组组织高一学生,研展“走进身边的世界——我看成都交通”论文撰写活动。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
2005年12月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