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frame前纪遗物:高校负债办学还能走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17:34

内容提要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高校竞相圈地,新建扩建校园,依靠银行贷款建成一批规模宏大、华美壮观的园区。但随着贷款陆续到期,部分高校深陷还贷泥潭。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高等院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大学贷款扩校能走多远?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纷纷质疑高校这股盲目负债办学之风。
负债办学的现象在全国高校屡见不鲜。审计部门此前公布的1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1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日前公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称,2005年我国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
公办高等院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7年欠债达2000亿元以上,2008年前后将迎来还贷高峰期。对此您怎么认为? 债务高校自理国家帮忙买单转嫁到学生身上  
“扩招—贷款—再扩招”恶性循环
在国家实行扩招政策后,高校、地方政府、银行三方各打自己的如意算盘。
高校欲借扩招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大办学规模,许多高校凭借着新房子、老教师和人数众多的学生顺利地升格为大学,盲目增加了学科门类,出现了“不管工科、理科院校,都有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的怪现象”。
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高,不少地区的官员把城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手段运用到高校管理,不惜投巨资开发“高校园区”、“大学城”,希望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是拉动一座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万人大学”就成了地方政府夸耀的政绩。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急切需求,迫使一些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银行则是找到了一批没有大风险的大客户,放心地为高校贷款。
扩招伊始,教育部提出,“要大扩招三年,使高校招生人数翻一番。”1999年高校在校生413万人,2001年达到719万人,招生规模已经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260万人。
2002年教育部就提出,由于教学资源、后勤服务设施都达到了一定的饱和状态,扩招进入调整期,每年的增长率将控制在5%~10%。
高校、地方政府、银行三方在各自的利益驱使下,扩招像脱缰野马。
2003年教育部招生计划为335万人,而实际招生382万人,多招47万,此后持续几年均多招数十万人。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预算内教育拨款为420亿元,2004年达到1047亿元。扩招以来,每年递增超过100亿元。
如此加大力度的扩招,中央政府拨款无疑是杯水车薪。贷款扩招,扩招再贷款,高校在贷款泥潭中越陷越深。
高校负债的症结在哪里
高校背负巨额贷款,直接导火索可以看作是扩招。但细究起来,与高校的自身定位也脱不开干系。
按理说,高等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公办高校作为政府财政支持的事业性单位,不同于国企,它无须走市场化的路子,把自己当作市场主体来经营。但事实却是,扩招后的高校为了偿还贷款,不得不走向市场化的运作,将自己变身为市场主体。也就是说,高校名义上是“吃财政饭”的事业单位,实际上却将自己等同于盈利性企业,虽然到目前为止它们还无一盈利。
在高校自身的错位背后,更深层次的是,企业因为有《企业破产法》的约束,规范着其市场化运作。而高校却不用担心破产,因为学校是国家的,银行也是国家的,贷款最终还不还,买单的永远都是政府。所以,从表面上看,贷款的主体是高校,但其背后站着的却又是政府。不用担心贷款风险的高校,花起钱来当然大手大脚,行政大楼装修得是越来越高档,学校门面建得是越来越气派,有的连三层楼的饭堂都安上了两部豪华电梯,各式的宾馆、会议中心、假山、人工湖等,极尽奢华,高校腐败也越来越被人提及……
当然,将高校的巨额债务一味推给高校自身,也有失公允。众所周知,我们的高校连招生的自主性都不具备,更何谈发展的自主性。很多时候,正是政府的教育决策,银行的随意性贷款,造就了某些高校在“盲目贷款→财务危机→不良贷款→财政负担”的恶性循环中不得脱身。而这与国企的老路又是何其的相似!
化解高校巨债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高校挖掘潜力,实施自救。可以在政策允许下盘活自己的资源、资产,出让空置的土地、校舍,缓解高校的资金困难。比如说,浙江大学以24.6亿元高价卖掉了靠近西湖的湖滨校区地块,资金一下子宽裕多了。可以向管理要效益,加强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无效投资,堵住跑冒滴漏。近年来,高校有修建高级楼堂馆所的,有动用公款炒股造成亏空的,这些现象必须改变。还有就是,有些高校铺了摊子但教学质量不高,其毕业生在职场上屡屡受挫,就应该坚决收缩战线,把多余的设施清理变现。这些办法不必惊动政府和公众,能把问题消灭在校园之中,但它适合拥有优质资产的学校,不太适合已经山穷水尽的学校。
中策:国家加大投入或者引进民间资本。有论者说,将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从2.82%(2005年数据)增至法定的4%,新增投入将超过2000亿元,足以还清所有高校贷款。可是4%的比例已经法定十余年,一直难以达到,急切间又怎能指望?就算国家如数拨款了,教育本身欠账甚多,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甚至幼儿教育都等着用钱,也不可能单单给了高等教育。再说各地的财力不同,所能提供的支持力度也不同。而引进民间资本、建立股份制高校倒是个办法。虽然民间资本参股甚至并购公立高校,存在着政策障碍,缺乏成功先例,但事情已走到这一步,“债转股”不妨一试。
下策:提高学生的学费,或者压缩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开支。在高校行政化色彩浓郁的当下,一些冷漠而缺乏远见的管理者最容易想到这个办法。问题是,学生的负担已经够重了,就以现在的学费水平,每年都有不少贫寒学子无力就读。而通过前一段北大教师阿忆网上“晒工资”的事件可知,大学教师们的工资水平也不高,再打他们的主意说不过去。还有就是在现行体制下,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的比例本就有待提高,再行削减将危及大学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