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式神玄武技能:丹毒与白癜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32:29
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真皮和浅层皮下组织的淋巴管炎和淋巴管周围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导致反复发作,称为慢性复发性丹毒,为临床常见病与疑难病。笔者师从北京贺普仁教授,在“贺氏三通法”理论指导下,结合其发病部位与解剖特点,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法治疗该病,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三棱火针刺络放血:刺血前,先于病灶部皮肤周围寻找阳性血络,即紫暗色充盈的小静脉。寻找阳性血络可遵循三个共性特点:(1)病程较长,一般超过三年;(2)血络颜色深,呈紫黑色或紫红色;(3)血管充盈,高于皮肤。用碘伏、酒精消毒局部皮肤,随之以三棱火针烧针以消毒针具,采用缓刺法刺阳性血络。每次选取2~3处,当刺中该瘀滞日久且充盈的静脉(阳性血络)时,出血常呈抛物线形向外喷射,后逐渐减少,至出血颜色变浅后血可自止。每周可治疗2次,该法一般使用3次左右,阳性血络就可恢复正常。

粗火针密刺放血:三棱火针刺络放血后,需再用碘伏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复取粗火针于酒精灯外焰上烧针,针身烧针长度与刺入的深度相等。待针身烧至通红后,对准病灶部位快速刺入,大多采用密刺法,即根据病灶皮肤面积,每隔2cm2刺一针,深度0.5~1cm。针后常见黄色组织液和深色血液流出,出血时勿压迫止血,待血自止。多数患者可在治疗后1~3天内仍有少量组织液渗出,为正常现象,不必停止治疗,嘱其自行用碘伏消毒患处即可,该现象随病情好转会逐渐消失。每周治疗2次,后可根据病情好转改为每周1次。针后2天内勿洗患处,同时忌烟酒及辛辣、鱼腥食品。

体会

该病多因外受火毒和血热互结,蕴阻于肌肤,不得外泄所致。笔者在长期临床中观察到丹毒好反复发作于体形肥胖者。多因肥人多湿盛,湿性滞下,缠绵难愈,日久则化火蕴毒,故易反复发作。正如《圣济总录》云:“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西医采取大剂量消炎药,但长期应用不仅杀灭溶血链球菌,还同时杀灭人体正常有益菌群,破坏人体正常内环境;另一方面普通消炎药物对溶血链球菌杀灭作用较弱,容易造成病程迁延、反复不愈,加重患者痛苦,增加患者负担。

以往中医采用保守、温和的治疗方法病程较长,而采用火针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火针可:(1)温通经络,开门去邪。火针通过腧穴将热直接导入人体,通过腧穴、经脉,在人体内可直接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疏通经络,同时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腠理而开启脉络之外门,给贼邪出路,有利于阻塞局部血液中有毒物质的排除,改善病变部位微循环,加速局部血流量,提高局部新陈代谢。(2)行气解郁,以热引热。 火针借助火力强开外门,将热邪引出体外,而达到治病去邪之目的。“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 之义也,故火针不仅对于寒证有效,对热毒同样也卓有成效。

各种疾病皆由经络不畅、阴阳失衡所致。血乃有形之物,气必须以血为基础。基于此,贺老提出了“以血行气”的刺络放血法,以强令血气经脉通行。《灵枢?小针解》指出:“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即凡郁滞过久的疾病,均可用刺络方法治疗。《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泄其盛经,出其血”,“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这些都说明气血与经络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火针刺络放血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是“强通法”与“温通法”的成功结合。      【病因】多因血分有热,火毒侵犯肌肤;或肝脾湿热下注,化火生毒,客于肌肤所致。若兼湿邪,郁蒸血分,经常复发,缠绵不愈。发于头面、上肢者,多为热毒,发于下肢者,多兼湿热。

【症状】发病急骤,皮肤红肿疼痛,色如丹涂脂染,边界分明,多发于颜面、小腿、前臂等处,且多伴有寒战、高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疗法】

取穴方一 阿是穴(患部)、大椎、曲池(双)、委中(双)。发于上部者,配合谷、尺泽;发于下部者配血海、足三里、解溪、太冲。

方法:用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快速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0-15分钟,以每穴出血量约0.5-1毫升为度。其中解溪、太冲点刺出血,不拔罐。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暑假治疗八例,1至两个疗程就好了,效果很好,希望大家分享下,不过请问诸位拔出来的血冒泡是什么原因?     

任之堂主人

第三十一例:丹毒

患者周某 男 52岁 湖北十堰人
右下肢外侧红肿热痛一周
患者一周前右下肢外侧6cmx15cm大小,红肿热痛,呈跳痛,局部皮肤隆起,自购抗生素服用三天无效,到厂卫生所治疗,诊断为丹毒,给予青霉素类抗生素静滴三天,病情好转,包块缩小至5cmx8cm,仍红肿热痛。经人介绍到我处治疗,就诊时局部皮肤红肿,中央暗红色,用手压之发硬,无波动感,体温正常,舌质红降,苔薄黄,脉浮数而涩。
诊断:丹毒(淤热互结)
治疗:内服:清热凉血解毒;外用:活血化瘀消痈
处方:内服:蒲公英30 地丁30 连翘30 板蓝根20白芷20 水牛角丝20 紫草20 丹皮15苦参15 玄参20 川牛膝15 生甘草15 五剂 水煎服 日一剂
外用:乳香30 没药30 冰片2上三味,共研成粉,加白酒适量,调成粘稠状,外敷,隔日一次。(此为海浮散加冰片而成,善治疮疾)
疗效:患者敷用一次,内服药服一剂后,疼痛明显减轻,肿块缩小。外用三次,内服五剂,病治愈。 第三十四例:白癜风案

患者,女,38岁,湖北省十堰人
发现右眉尾部白斑3月
患者近半年来因家庭原因心情郁郁不欢。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眉尾部出现白斑,色淡,大小约1×4CM,不伴局部痛痒等不适,未予重视。白斑渐加重,1月后色如白纸,右眉尾也渐变白,并出现全身多处肤色变淡,到医院行相关检查,考虑为“白癜风”,予相关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未得到控制。2007年10月,到我处就诊。
就诊时:心情烦燥,嗳气频作,食欲欠佳,睡眠差,全身多处皮肤顔色变淡,右眉尾部可见一枚白斑,色如枯骨,大小0.9×4.3CM,舌质红,苔溥黄,切脉:左关郁涩而实,左尺沉细,右关虚细。
诊断:白癜风(肝郁气滞,脾肾两虚)
分析:白癜风其色白,病在气分,因气滞,局部皮肤失养所致;紫癜风其色赤,病在血分,因血瘀而成。本例患者因家事不顺,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伤及肾阴;郁木克土,导致脾气不展,最终形成肝郁气滞,脾肾两虚的病机。
治疗:内服以疏肝理气活血,健脾滋肾养肝。
处方:柴胡10当归10党参12茯苓12白术10白芍15枳壳15桃仁15红花8川芎12旱莲草20制首乌20乌梅20补骨脂20 刺蒺藜15充蔚子15 十剂 水煎服 日1剂
外用:生姜切片沾补骨脂酊,外擦患处,日2次,以皮肤发红,局部不破为度。嘱保持心情愉快,清淡饮食
复诊: 斑块较前缩小1/4,中央可见岛状色素沉着。患者情绪较前明显好转。上方守方30剂,痊愈。3月后因心情波动,病情有再发之势,急以上方5剂为量制丸内服,巩固疗效。观察至今,未复发。
按:此病与心情抑郁,肝气郁结有直接关系。虽治疗此疾旱莲草、制首乌、乌梅、补骨脂不可缺少,但若不兼顾调理肝脾肾三脏,则很难治愈。若医者单纯使用局部外用药物,舍本遂末,则失之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