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不好易怒怎么调理:读书如登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39:09

读书如登山

  星期天,爬上四百多米高的紫金山,俯视南京,长江变成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江北的老山,变成了绿色的小丘,城里的高楼大厦成了火柴盒,心胸顿时开阔起来,真是“登泰山而小天下”啊。忽然想到读书,大约也同登山望远一样,欲领略“无限风光”的美景,就必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不到长城非好汉”决心和勇气,奋力攀登,才能见人之所未见,闻人之所未闻。

  笔者以为,书就是山。古人早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中国发明文字的初始阶段,其载体是甲骨、竹简和木牍,按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将万卷书摞起来,肯定像座小山。

  其实,读书就像爬山。书籍是用一个又一个字词连接起来的,以记载中国历史文化的《四书五经》、《史记》、《四库全书》等为例,不仅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而且历史事件跌宕起伏,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加之古代文人多“语不惊人死不休”,文章千锤百炼,言简意赅,且如《千字文》言:“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所以对于我等文言功底较差者,读起来如登山一样费力。再者,读书多读前人书,前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状况,语言环境与现今大不相同,理解起来肯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发扬亚圣孟子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精神,视读书如登山,由下而上,步步登高。坚信“书越读越薄”的道理,使看似清闲的读书过程,变成穷究其理、奋力攀登的过程。只有树立起这样的精神和毅力,才能不断接近峰顶。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先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可以使人察古知今,明辨事理,处变不惊,心胸豁达,志存高远,应时而变。同时,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浮云遮望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浩浩然扬君子之风,卓卓然做有识之士。若如此,什么名啊,利啊,愁啊,喜啊,悲啊等,都不足以动摇自己的心志。由此也就能够体验到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心理感受了。

  书,读着读着,便有了和登山一样的感觉。要爬上那一座座书山,需要付出的是执著和汗水。

  你心中要有个目标,不然,你只能在书山中瞎转悠,转了半天,你也许连下山的路都找不着了。光凭着一股子冲劲不行,得耐着性子慢慢来,不然,一旦力气用完,你只能爬到半山腰就止步不前了。守不住寂寞也不行,山林本身是寂寞的,只有孤独的行者才会安于在书山中攀登。勇敢的登山者不是功利者,不图名利,远离喧嚣,勤字当头,才能在书山中徜徉。当然,你也可以坐缆车登上山顶,但那样你会少了许多趣味。这就如同浏览书本一样,你只有印象,全无体会,那是囫囵吞枣,个中滋味无法体会。真正的读书者,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那一本本书仿佛就是登山的台阶,你要把它们踩在脚下,才知道它的分量。这就好像是泡了一杯香茶,口含几枚蜜饯,缕缕清香,丝丝甜味,你会品得有滋有味,其中的乐趣是无穷的。

  那一本本书又是一座座山,读不同的书,就是登临不同的山,景致各不相同,但却各有韵味。读柔情闲适的书,你仿佛泛舟桂林漓江,听杨柳岸晓风残月;读古朴凝重的书,你好像跃上黄土高原,高唱黄河之水天上来;读激情昂扬的书,你像是登上珠穆朗玛峰顶,仰天长啸,壮志凌云;读史书,你如同来到北京、南京这样的古都,尽抒远古之幽思;读禅书,你好像真到了五台山烧香礼佛……

  书山上景色万千,虎啸猿啼,鸟语花香,涧流飞瀑,老树新枝……洋洋大观,充塞于眼,不绝于耳。经历了太多的迷茫和喧戏之后,游历于书山,一个“充实”便在你心中翻腾,有如胸中有丘壑,你会发现你完全主宰了自己,不再是红尘之中那个为名利疲于奔命的你了,其中的领悟是无尽的。

  读不同的书,就是看不同的山,山看得多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考虑问题、做起事情就会周到得多,你不会站在一个点上被憋死。在书山中行进,许多时候你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慨,甚至是绝望,但你若坚持下去,你终究会遇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曙光。

  其实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如此。读书叫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永不停息,前面就是希望,前面就是梦想。书读到一定程度了,正如山登绝顶,看待事物的眼光会更高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便会油然而生。

  读书如登山,登山必有苦,苦中必有甜。善登山者,才能从书山中品尝人生百味。

  山不在高,只有登起来才有切身体验,"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书不在多,只有读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书在那里,这是最简明的解释。

  登山时而平缓,时而陡峭,这是山的节奏;读的书时而舒缓,时而峻急,这是书的节奏。登山有时鸟语花香,芬芳无限,有时驻足观望,边走边想;这是书的情趣;读书有时心花怒放,有时暗自哀伤,有时沉思默想,有时豁然开朗,这是读书的乐趣。

  登山涉险时要小心谨慎全神贯注手脚并用五体投地,这是山对你的考验;读书难解时要寝食不安手足无措屏息凝视殚精竭虑,这是书对你的考验。

  登山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否则定会心悸气短,前功尽弃;读书过程中要耐心求索,否则定将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登山有掏空自己的感觉,那时一定要坚持忍耐,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书读不下去的时候,那是一定要静下心、沉住气,因为“攻书莫畏难,苦战能过关。”

   登山前看山是山,在山顶看山不是山,下山后看山还是山,“慢慢走,欣赏吧”看,那山;读书从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就如同爬山的从山下到山顶,再由山顶到山下,蓦然回首,那书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书却已在我心中。

  北方的山凝重、朴素、一览无遗,像建安诗文的风骨,沉郁苍凉;南方的山秀美朦胧,像婉约派的诗词,含而不露。雨后的山像朱自清的散文,清新清爽;雪后的山像柳宗元的文笔,清幽孤冷。泰山的端庄磅礴像中国的史书,厚重正统;黄山像中国的野史,气象万千。华山的险不像李贺吗?剑走偏锋,想象环生;庐山的奇不像李商隐吗?横看成岭侧成峰。此外,《易经》不正如神秘的梅里雪山吗?令人神往却不让人登临。四大名著不正是珠穆朗玛吗?巅峰之作堪比世界屋脊。

  读万卷书,登万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