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实验幼儿园报名:学校资源库建设中的几种资源类型及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7:03:53

随校园网的建设和计算机网络在学校中的普及和应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成为校园网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何建设学校的资源库,成为摆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学校资源库建设中的资源种类、作用和获取渠道谈几点看法。
  
  1、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素材:由于目前学校计算机数量和网络条件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绝大部分课程还将在普通教室内完成。广大教师通过计算机调用校园网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校园网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采用教学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中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素材是校园网资源库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存放于网络中的教学素材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助教的作用,在选取、制作和积累这类素材时要注意以下方面:由于每节课的时间有限,单个素材演示时间不宜过长,即素材的"颗粒度"宜小。以选取图片和1~2分钟以内的动画或视频素材为宜,切忌在课堂上用大量时间来展示"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选取和制作要根据教学需要做到精心选择,选用最好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中切忌盲目使?"多媒体课件",如初二物理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教师化费大量时间制作动画"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不如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除必须在校园内建设一个符合教学需要的硬件环境外,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以下要求。首先要有大量涵盖各学科所有知识点的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有序管理,让教师通过校园网十分便捷地查询和调用自己所需要的素材。还要有功能齐全的资源管理平台,让教师不但能利用资源库中素材制作"课件",而且能通过资源管理平台往资源库中添加素材,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形成特色;进而达到学校与学校间、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间能通过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传递、审核、添加素材,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不可能化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制作上课用的素材或"课件"。教学资源可从以下几个渠道获取:首先是购买,随着学校宽带网的接入和以市(县)为单位的"教育城域网"的建设,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购买成品的"教育资源库"存放于信息中心供学校调用,实现资源共享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其次是从网上下载,目前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从有关网站下载后将实用的素材或"课件"充实到学校的资源库中使用。再次是各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己开发制作,作为对成品资源库和网上下载"课件"的补充,充实到学校资源库中。
  为了最大范围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从网上下载和自制的资源应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信息中心上报,充实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资源中心,提供全市同类学校使用。教育行政部门信息中心可对被采用的学校教师上报的素材和"课件"给予适当报酬,形成良性循环。

  2、适用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
教师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内应用这类"课件"组织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通过教师指导,在网上调用"课件"开展自主学习。
  这部分"课件"由教师经过分析教材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基础,兼顾各类学生需求,充分利用网络的容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制作。课件将教学内容和与教材相关的拓展性材料、讨论题、分级分类自我评测题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课件"。
  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通过对"课件"的调用,实现由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交互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可根据各自 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途径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与软件的交互、在网络上与同学间的交互和趣味性强?"过关"习题训练等进行个别化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向教师询问或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开展讨论,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使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打破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由原来的"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学生在寻找资料、参与讨论和攻关等游戏中掌握了知识,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这类"课件"的开发和应用,是教育改革主要方向,也是学校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主要内容之一。
  上述"课件"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制作一个完整的"课件","课件"所包含的内容较丰富。为便于学生学习和网上调用?"课件"可以做成主页形式。学生除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下应用外,还可在课余通过上网进行预习或复习。
  目前市场上这类成品软件较少,依靠教师自行开发又有一定困难。大量"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课件"的开发成为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瓶颈之一。开发这类"课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与"课件"开发商合作,由学校教师提出创意和要求,软件公司负责制作,然后推向市场。二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开展这类"课件"的评比,收集优秀软件,加以推广。三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按学科、按教材系统地开发,存放于教育行政部门信息中心的资源库中供学校调用。
  在开发制作"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应注意:"课件"要围绕教材内容,要让学生运用"课件"达到教学目的;要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实现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提高;"课件"不能贪大求全,要考虑一堂课的学习时间。
  
  3、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资源。
  这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全新学习方式,学生的课题研究基本上是利用课余完成,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全天向学生开放,使网络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学生带着任务上网,有目的地上网搜索有关信息,避免了上网时养成无目的地漫游和聊天等不良习惯。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完成一定量的研究性课题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在网上收集信息、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判别、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和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同学间在研究过程中的讨论、协作查询资料、在取得结论时的争论等活动,培养了学生间合作共事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信息归纳总结、综合利用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这类资源的主体是互联网资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背景和教学的目标要求来指导学生确定课题。也可以拟出一批涉及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知识面十分广泛的推荐梨题,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取课题,由教师将选取相同或相近的课题的同学组织成研究小组,引导他们在研究中互相交流。
  开始时,为使学生不迷失在因特网的信息海洋中,教师可以把网上有关内容通过下载、链接等方式制作成专题网页,供学生查阅。也可提供大量相关网站让学生直接上网查询。为节省学生上网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方法,提供学生正确的网址。由于探究性学习的周期一般较长,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情况充实有关信息,对错误或误导的信息给予删除。在学生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中期交流,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校应将好的探究性学习课题,相关资源、网站,学生的研究成果等信息给予保存,提供下一届学生使用和借鉴。还可通过在互联网开展校际间交流、将有关信息存放到教育局的主页实行资源共享。经过逐年积累,形成一个探究性学习课题体系,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中和创新能力中发挥作用。
  
  4、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的资源:随宽带网接入学校,呈现在学生面前是互联网上海量的,内容极其丰富的信息。为避免学生在网上漫游耗费大量时间,学校可将适合于学生阅读的信息下载到学校主页或制作校内学生主页,供学生课外阅读用。学校还应根据学校特色制作校本资源,如展示本校学生各类作品、教师和学生制作有特色的个人主页、建立各班的主页、建成网上虚拟校园、建立网上聊天室、开辟网上讨论区等。还可将学校网站与社区教学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这类资源的建设要注重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参与,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中心可将各校的特色栏目或主页链接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生网站,提供全市中小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