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班的故事潘小刚:古镜收藏谱新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22:05:40

2007年秋季,中国嘉德又一次举行中国古代铜镜专场拍卖,这已是中国嘉德于2004年开创铜镜专场拍卖的第四个年头,此次的铜镜专场可谓是历年来最具人气的一次,能够容纳数百人的拍卖会场座无虚席,许多人只能相侧而立,竞拍场面非常激烈,号牌此起彼伏。整个铜镜专场总成交额达595.9万元人民币,成交率82.5%,本场的状元唐代瑞兽葡萄镜(lot 4785)以69.44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内地铜镜拍卖新纪录。该铜镜银光闪闪,品相极佳,直径17.3厘米,瑞兽飞鸟及葡萄枝蔓均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清晰,构思奇巧,布局错落有致,整幅图案生气勃勃、活灵活现,真所谓王者之尊,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虽然此件铜镜创造了较高的成交纪录,但距其真正的价值还相去甚远,可见古代铜镜艺术被重新认识还刚刚开始,铜镜的收藏投资好比一粒优质的种子正在悄然发芽。

铜镜这门古老的艺术,上至得到宋徽宗、乾隆皇帝,下至历代收藏家罗振玉、陈介琪、刘体智、梁上椿等人,都将其视为心爱之物,这些有文化的皇帝与大收藏家无不庆幸中华民族有青铜镜这样的艺术瑰宝。对于祖先留下来的艺术精品,他们懂得研究,懂得欣赏,更懂得珍爱。他们不但重金购藏,还著书立说弘扬古代铜镜文化,如乾隆皇帝为著录汉唐铜镜的《西清古鉴》而题跋,并让内府造办处为汉唐铜镜量身定做紫檀木的雕花包装盒,如今包装盒的市价已过百万元人民币了。相比之下,近六七十年来,中国民间几乎停止了对古代铜镜的收藏、研究与欣赏,古代铜镜艺术的价值得不到真正体现。尽管长期以来,人们只能零星地从留存下来的铜镜中寻找一些历史信息来协助历史研究,或者以铜镜纹饰中的“东王公、西王母”来重复《山海经》中的传说,或是从铜镜图案中“青龙、白虎、天禄、玄武、迦陵频迦、伏羲女娲”等流传了千年的故事中汲取文化营养。纵观这半个多世纪,国人忽视了古代铜镜艺术的艺术价值和古代泥范浇铸这一至关重要的科学成果,导致了中国古代铜镜的价格长期以来被严重忽视,甚至下滑到了按铜变卖的地步。

中国古代铜镜之中有工艺精湛达到极致的“王器”,但极其罕见。目前存世的成千上万件铜镜里也往往只是偶遇一件,可以说是万里挑一。可想而知铜镜在制作时一定存在各种难度而造成不易克服的缺陷,致使铜镜精品成功率极低。作为“王器”的铜镜,从构思绘图、造型雕刻、铜料配比、冶炼火候、泥范浇铸等等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只要任何一道工序上出现极小瑕疵都会被淘汰,只有尽善尽美地完成制镜的每一个步骤才不至于前功尽弃。单举一项最简单的铜质纯净度为例,铜质要经过几十次乃至上百次的提炼,古镜有铭:“幽炼三商、炼形神冶、莹质良工”,所表述的就是冶炼的功夫,俗称百炼镜,直至把铜内杂质提炼得干干净净(即便著名的明代宣德炉也只声称十二炼至十八炼,一斤铜炼后只有三两),因此青铜镜的铜质之精是所有其他青铜器物无法比拟的,经过反复提炼的精铜所剩无几,该精铜的价值也许早已超越珍贵的黄金了。经过冶炼火候、铜料配比等多重难度,铜镜制作的成本大大增加了,当然“王器”的制作在历朝历代是不惜一切工本的。所以说能够让视觉感官震撼的每一件作品的确来之不易,况且又是历经千年仍保存完美,真乃无价之宝。

中国古代铜镜的收藏投资与其他艺术品一样,其要点有三:一、鉴真;二、审美;三、认识。顾名思义,“鉴真”即是会辨别真假;“审美”就是区分漂亮与否;“认识”最为重要,是指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古代铜镜是我国几千年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世界工艺美术史上不可缺少的辉煌篇章。

唐代 海兽葡萄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