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况:揭秘毛泽东一生中的三次微服私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5:12:22
揭秘毛泽东一生中的三次微服私访

       导语:面对这样的局面,公安部长罗瑞卿担心了,他建议毛主席到黄鹤楼里去休息一下,等群众走后再回驻地。但罗瑞卿的建议被毛主席微笑着用手势拒绝了。
                                      毛泽东的三次微服私访
      毛泽东进入北平之后,工作日理万机,加上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不再像过去在延安时期那样,可以随心所欲的到处走走。对此,他曾发牢骚说:“我都成了笼子里的老虎了,扫墓自由也没有。不能随便外出,不能随便看戏,不能随便干我想干的事情,整天是这个警卫、那个警卫,我干什么非得你们那么多人同意?”
        对面过来一戴大口罩的人
        晨去暮临,日日夜夜,毛主席不是与国家领导人谈话、交换意见、研讨问题,就是批阅秘书送来的一叠叠文件和案卷。周围的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什么办法能让主席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呢?一天,我向主席提议道:“主席,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散散步吧!”主席听后风趣地说:“我可没你那个自由,我可不能随便动地方,我走得通过汪东兴呢!”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一天,经罗部长、汪局长精心安排,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们跟着主席去东郊田野散步。
        我们这一群人,在这羊肠小道上几乎是排成单行,紧跟在主席后面前进。
        远远地看到前面有一草亭,主席就向着草亭方向走去。近前,见到一个老农,年纪约七十余岁,正赶着一头骡子拉着水车灌溉水田。主席走近前去很有礼貌地和老农打招呼,并亲切地与他攀谈起来,问他姓名、年龄、何村人、家庭人口、收入情况,今年的收成如何,村里干部如何等等。毛主席总是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的疾苦,在散步休息时也时刻关心着人民的生活是否富裕起来,随时了解基层干部情况……那位大爷一边与毛主席交谈,一边仍埋头料理着牲口。
       主席边聊天边走上前去帮大爷料理牲口,一边帮着查看抽水的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过了一段时间,大爷忽然抬起头来,眯起眼睛打量着主席,并看了看立在旁边的人群。见主席身材魁梧,戴着一只大口罩,只露出一双和蔼可亲的眼睛。他也许心想着这可能是县里或是市里派来的检查生产情况的干部吧,因而,心存疑虑地问道:“你们是城里来的吧?”主席温和地回答说:“是的,我们是从那边(回手指了一下北京城的方向)过来的。”随后又继续与老农闲谈起来。
       主席终于与老大爷告别了,并和他握了握手。等我们一行人走了很远了,那位大爷还在不断地向我们挥手呢!
       斯大林来了没有
       一辆专列横卧在简陋而寂静的兰封车站的岔道上,毛主席一行就在这田野般的黄沙土地间的小站旁边过夜了。
       大自然在晨曦中苏醒过来,从小车站一二里外的村庄传来一声声的报晓鸡鸣。从农舍屋顶上的烟囱里,向着鱼肚白的天际,袅袅飘起了稀疏的炊烟。
        值班卫士通知大家,毛主席走下车去了。随行的同志们都急忙地跟了下去。毛主席一行在初升的阳光沐浴下,正朝着一二里之外的村庄走去。
       看上去像父子二人模样的两位农民,正在打谷场上。
        毛主席向农民亲切地打招呼并与他们握手。农民青铜色的脸上展开了笑容,显得特别激动。主席与他们交谈起来。
       “今年收成怎么样?”
       “还可以。”年轻的农民回答。
       “这里土质不好,盐碱地多,有的庄稼收成不行。”年老的农民补充道。
       “够吃吗?”主席又关心地问。
       “解放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高了,能吃饱。”年轻的农民回答着,年老农民在旁边点了点头。 
       “要改造这盐碱地,就能提高产量。”毛主席说。
       “能行?”年老的农民问。
      “行!”毛主席肯定说。
         农民笑了。
         毛主席与农民握别后,离开了打谷场向西走去。顺着阳光望去,在百米多远的小山沟里,镶嵌着数家农舍,要进入那个小山沟,须爬上土山坡上一条像梯子一样的路,它有一间半房子的高度。随行的卫士李银桥和孙勇一左一右扶持着毛主席上了土坡。上到坡就可看到沿着北山坡一字排开的数间北房。毛主席由省里的同志陪同进入中间一家的房子里。我紧跟着揭开沉重的有许多补丁的棉门帘,钻进屋里。一位五六十岁老农妇正坐在一个小矮凳子上,往一个大柳笸箩里搓玉米。
毛主席坐在长凳上,弯下腰和农妇交谈起来。
      “你家的人哩?”毛主席关心地问。
      “儿子当兵去了!”老太太头也不抬地回答着,手里不停地搓着玉米棒子。
      “还有什么人呀?”
      “老头子一早起来就去赶集啦。”她平淡地回答。
      “打的粮食够吃吗?”
       “打得不多,盐碱地不爱长粮食。”老太太平铺直叙地回答着,两只手还是不停地劳动着。
        在交谈过程中,农妇一直埋着头搓玉米,头始终没有抬过一下,她并不知道对她问寒问暖的人是毛主席。

         毛主席迈着沉着的步子离开了农妇家。
         毛主席顺着原路下坡,银桥、孙勇去搀扶主席,这时突然背后传来了急促而又高亢的妇女的声音:
       “毛主席!您来啦!”只见一位瘦高个儿的老太太已经站在了土坡边上,正笑眯着眼,看着我们。毛主席微笑着举起右手,轻轻地上下摆动了几下,向她致意。老太太看清楚了那高举的手,也看清楚了毛主席的面孔,高兴地笑了起来,大声地说:
        “毛主席呀!斯大林来了没有哇!?”
         这一句话把毛主席和我们都逗笑了。罗瑞卿笑着说了一句:“哈!这老太太还真有点国际主义精神哩!”
         突袭蛇山,差点下不了黄鹤楼
         1953年2月中旬,毛泽东视察长江后来到武汉。对毛主席来说这是旧地重游了,他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在这里工作、生活过。
毛主席临时决定要重踏蛇山。
         正值春节假日,游山踏青的人们很多。
         当毛主席走到一位卖煎豆腐的老人面前时停了下来,询问老人生意如何。
         这时旁边的两位小姑娘认出了毛主席,惊喜地大喊:“毛主席!”“毛主席!”
         这喊声,像是在蛇山顶上放了一串鞭炮,立即炸开了。几个年轻人首先飞跑几步,向毛主席奔来,把手伸过来要与毛主席握手,毛主席立即把手伸了过去。可是这只右手收不回来了!几十只手又伸了过来。
       “毛主席!”“毛主席!”“毛主席!”
         惊喜若狂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蛇山!
         面对这样的局面,公安部长罗瑞卿担心了,他建议毛主席到黄鹤楼里去休息一下,等群众走后再回驻地。但罗瑞卿的建议被毛主席微笑着用手势拒绝了。大家也都明白,他不愿意避开群众,他要跟群众在一起,虽然这样会给保卫工作带来困难,也不敢说不会发生意外,但毛主席决然地向山下走去……
        群众像海浪一样随着主席的移动而波动着,群众越集越多,“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来越紧,毛主席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哪里还能前进一步呢!
       身高一米八九的罗瑞卿急忙将比他还要高数厘米的武擎天拉到毛主席的面前,他俩一左一右成了“开路先锋”,我们紧随其后形成一个大大的半圆形人墙。罗瑞卿和武擎天一边开路,一边呼喊着:
      “同志们爱护毛主席,请不要拥挤!”
      “请让开一点路,让毛主席走过去!”
        没走多远,他俩已经是大汗淋漓了。
        当我们走到江边的码头时,群众已经布满了整个山坡,自上而下层层叠叠,真像一座人山。
        毛主席站在渡船上,向群众招手告别。满山满坡的群众也扬起手来,为毛主席送行。
        回到驻地,同志们尚未平静下来,谁也没有看到过这样壮观、热烈的场面。
        陈毅一语双关地说:
      “毛主席这次突然袭击蛇山,都无准备,只是差点下不了黄鹤楼哇!”
        罗瑞卿带着自疚的心情说:
       “好险呀!万一毛主席出个什么差错,我这个公安部长怎么向党、向国家、向人民交代呀!”
      “突然袭击蛇山”,是毛主席的临时决定,我们没有布置保卫力量,没有采取保卫上的措施,敌人也没有想到毛主席会“突然袭击”,也没有布置力量。这样倒给了群众和毛主席见面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毛泽东除了通过微服私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外,身边卫士也是他了解人民生活情况的渠道。
       主席周围的同志都知道主席有一个习惯,平常总喜欢问一句:“有什么新闻吗?”主席对世界大事、国家大事了如指掌,洞察秋毫,大参考、小参考、内部文件多的是,怎么还要问我们有什么新闻?我心中纳闷。一个盛夏,卫士马武义去安徽老家探亲,回来后,主席的第一句话就是:“有什么新闻?”
        当时淮河流域发大水,安徽部分地区受灾,一些灾民流入城市,小马一下火车就见到很多灾民,扶老携幼,衣食无着。小马将随身带的不多的钱全给了灾民。主席听后,顿时神情黯淡下来,低头不语,稍顷叫来秘书,让请总理来一趟。总理接到电话后,急匆匆地赶到菊香书屋,向主席汇报国务院已经接到地方报告,正在落实动员灾民回乡、生产自救的情况,主席才放下心。
       毛主席周围的同志,无论是卫士们或是秘书,也包括我们,凡回家探亲,除与家人团聚外,另外还有一个任务,即了解家乡人民生活情况、生产和干部情况以及沿途所见所闻,返回北京后要写成书面材料。主席是用社会调查来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写作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时也给主席提供了点点滴滴的基层情况。(摘自《实话实说丰泽园》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点击这里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