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混合轻质土:对孔子思想精华之辨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2:17:28
对孔子思想精华之辨析--评【反对《孔子的十大糟粕思想》】
【转载者按】: 乾源网友在“反对《孔子的十大糟粕思想》”一文中,对芦文:《孔子的十大糟粕思想》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是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充分论证了芦文所谓的“糟粕”实为孔子的思想精华,值得一读,特此推荐。


 

   今日《孔子》大片上线,把年前的“反对《孔子的十大糟粕思想》文章再次晒出,希望与网友有更深入地讨论。    

   今日在网上看到网友芦先生文章《孔子的十大糟粕思想》,十分震惊。黑体字部分他的原文,红色字部分是乾源的思考。
     芦文:“ 鲁迅先生说:“翻阅两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只看到两个大字:吃人”,诚哉斯言!鉴于近日,国学之风又起,害人无数,有必要再次将孔子的糟粕思想进行梳理,以示国人。”(编者简评:客观说孔子比鲁迅高尚得多,国学之风劲吹,将吹走玷污国学、中华民族文化的尘埃和极左思潮)


     芦文:“ 1、等级观念:孔子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提倡愚忠、愚孝、愚节。在孔子的观念里,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级森严,不容僭越,绝无平等之必要,更无平等之可能。导致国人只知专制,不识民主,以为命由天定,其实人生而平等。孔子的这种专制思想、等级观念逐渐渗透进国人的血液里,流淌至今,如附骨之蛆,剔之不去。”

编者简评:孔子主张实行仁道,其仁道核心是 仁德、仁慈、仁爱、仁和、仁心、仁义、仁信、仁礼、仁孝,是破除等级观念的利器何来“等级观念”,请不要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强加给孔子)

     芦文引用: 《论语·颜渊》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八佾》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里仁》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乾源辨析:“愚忠、愚孝、愚节”那个也不是孔子创造的。而是后世别有用心的人泼到孔子身上的污水。易曰:“干父之蛊”“干母之蛊”,,就是纠正父母的弊端,深通易经的孔子明白这个道理,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父亲应像个父亲的样,儿子应像儿子的样。父亲的样是笃爱,儿子的样是孝顺。因为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关注精神情感,更重情。不是西方人才懂得“平等”,中国人比世界上任何民族更懂得平等,只有给心灵最大的关照才是真正的“平等”。只有给心灵真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把后世那些伪孔学者的思想硬加到孔子身上,既之谓不公,又笑其不知。

        圣德君王之礼是“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是高而能下,哪里有奴仆的分别。可惜后世的君王们实现不了孔子的人文理想。所谓忠者一心,可以说是对背叛和不讲信用的反义。美国社会人和和之间不忠,造成社会的分崩离析,陷入经济危机。

    中国人更重视精神情感的传承,此是“永恒”之“道”,现代社会的人颠覆祖先,可谓“不孝”。

  在今天和古代社会等级的形式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法。但是等级的意识则在文明、宗教演进中逐步消失。世界各国的文明都有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现代人如果脑子里还尽是“等级的意识”,我看他是原始人。在同时代的印度和希腊其等级的意识比中国强烈得多,可惜中国人当前“等级的意识”比西方人强烈。

      芦文: “2、孔子力主推行愚民政策,让民众按照统治者的意思去做事,却不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愚民为何?一句话:便于统治!中国近现代的诸多落后,以及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十足,都是两千多年的专制思想和愚民教育合力作用的结果。对此,孔老夫子,恐怕难辞其咎。”(编者简评:专制是国家的产物,孔子主张大同、仁道、以人为本,何来“愚民”、“专制”,简直是牵强附会)

     《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乾源辨析:《泰伯》中语应当这样断句,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标点符号正确)

       民众能够自我抉择就随他们自由选择;如果不能自立,当教育知使之民智开化。

       如果孔子要愚民,他就不需要办教育,也没有弟子三千。如果孔子要愚民,中国至少象西方一样推迟一千年,没有科学和教育,也就不会有大汉、唐朝的盛世繁荣。

      “民可使、由之”就是所谓的民主的西方国家也做不到让老百姓自由、自然地生活。政府没有站到一个疼爱子民的角色,没有采用父母疼爱子女的方式。既给他自由,又给他智慧。


      芦文: “3、简单的二元思维:孔子眼里,人只有两类,非君子即小人。如此简单的二元思维,导致国人在面对多元社会,多元问题时的无能为力和不知所措。其实人性之复杂,根本就不是君子和小人所能涵盖的,当然,孔子认为一分为二足矣。(编者简评:孔子推行仁道,绝不走极端,主张中庸、和谐,崇尚君子,鄙视小人,可见孔子爱憎分明,是非清楚)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乾源辨析:“所谓的简单”的二元思维实是深入骨髓的道德判断。中国追求心体的哲学,有君子和小人的分别不是从孔子开始的,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也就是在孔子之前的一千多年前就有人之为人的觉醒,所以有比干、萁子这样的文化先贤。诗经歌咏道君子和小人的诗篇比比皆是,来自普通民众、民间诗人都有这样的文化鉴别力,所以才有培植孔子思想的沃土。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上究天人的天人合一思维法的产物,人上究天人“仰不祚,俯不愧”,堂堂正正参天伟地,才有君子胸怀!这是对人性、思维、心理统一性作出的极深层次的回答,也可以是对世界哲学最高层次、最高等级问题的回答。可惜西方陷入两元思维,至今不能确立君子和小人、好人和坏人的哲学判断的标准,其民智开化的落后可见一斑。其哲学上至少比我们落后了2000年。以一孔窥天地,可谓“足矣”

    如果缺乏了心体上的这个永恒的追求,中国文化的一切主体性就被损毁,人生存在的一切美好追求就再没有意义,不落入彻底的虚无,彻底的拜金主义,还有什么前途!

     芦文: “ 4、孔子只重阐述,不提倡原创,结果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只能将古人的思想陈陈相因,多是些训诂、考据、索隐之学,而新思想的诞生几无可能。此便为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再无思想大家之根源所在。另外,一个不重视原创的民族只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结果:抄袭严重,盗版猖獗。”(编者简评:孔子的“述而不作。”是继承、借鉴的典型,是发展、创新的基础,综述,可集思广益,是情报专家的杀手锏,也是孔子成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的成才工具,四书五经是孔子“述而不作”思想的产物)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

      乾源辨析:一个人最大的聪明也比不上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人天天苦思冥想也比不上千百年的文化锤造。不仅是因为智力劳动是一个非凡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而且每个人是文化的产物,任何智者不能脱离这个固有的存在而别出花样。孔子谦虚,他知道自身的渺小,所以谦虚地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他说自己私下里向“我的”“彭咸”前辈学习,他谦虚的语气浓重,而且饱含了对前人的情感。其实他的“作”得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伟人都要深邃、久远、切中平庸。任何一个“作”者都没有资格在他面前说“原创”。

     他为中国的大学问者树立了作学问的榜样,“践前人之迹”,然后自成一格,自我新见。他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民族智慧体系的奠基。这个汇集了千万个思想者的智慧的宝塔就是今日之“国学”。

     乃至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都是中华文化思维的“盗版”者,就是后世的唐三藏、朱熹、熊十力等人也没有他们盗版严重,前面三人或”盗”心体之转向、或“盗”辩证之思维、或“盗”诗意的生存。后三人反而借助释道乃至科学别开新天地。《阴孚经》说:天地是最大的大“盗”,你可知道?你从小人物那里“盗”来几个小观点,你可自醒?

        中华民族在落后挨打之后,“盗版'学习西方有何不可?难道西方就没有盗过我们的版?   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不过其中有小人之盗,君子之“盗”,小人之盗明明是别人的,偏说是自己的,这叫欺心,欺心者死!

       芦文:  “5、迷信古人:孔子的目标永远向后,只恨不能回到周初,为周公洗足,替武王捶背。导致的结果是,人人迷信古人,而古人迷信更古的人。年纪轻轻就开始怀旧,不思进取,只知慨叹人心不古,其实古人之心未必如今。”(编者简评:孔子“信而好古”是他继承、借鉴、学习古人、鄙视小人的思想品德的崇高体现,比现代哪些数典忘祖、崇洋媚外、不学无术、汉奸、卖国贼等小人高尚百倍、千倍、万倍。)

     《论语·述而》子曰:“信而好古。”

    乾源辨析:“信而好古”的反面就是“信而好今”,又怎样?为大款捶腿,和小姐陪睡,好不美哉!!!不恨今人之心,又怎知古人之心?


     芦文: “6、歧视女性:孔子轻贱女性,视女子为小人,导致的结果是数千年的重男轻女,造孽无数。”(编者简评:孔子提倡仁道,仁者爱人,何言重男轻女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农耕社会的产物,是男权社会的产物,与孔子何干?!岂不是张冠李戴、遗笑大方,请好好研究一下人类社会发展史吧!)

       《论语·阳货》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乾源辨析:你自称是鲁迅的门徒,当知鲁迅近百年最重要的社会观察家。今天千百万适龄男女青年不能结婚,千百万家庭走在离婚的边缘,这些苦痛你可知晓?  这还不是混乱的伦理关系造成的。过分夸大女性权益,不仅是女性权益得不到保障,出现更多的小姐、二奶,而且使本来背负了沉重等级负荷的中国男青年(注意:西方没有等级裙带的包袱),豪无新生之机会。

        你的社会观察还停留在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期,今日有知识的女性也笑你不知她。

        作为女性的于丹就“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的解释是:“女人和小孩子都是有着相同的心性的,有时候可能让男人捉摸不定”。与我之前2006年2月出版的《简易管理》一书相关部分的观点“偶同”,书中言“ 他认为女子和小人缺乏一个可持续地观测世界的方法,因而就缺乏了基本的道德操守,他们很容易被一时的情绪左右自己的行为,变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这是孔子对女性心理的观察,并非是歧视女性。但是小人就是小人,不是小孩子,小孩子在古代叫“童”。

       “7、狭隘的民族主义:孔子心中那“正统嫡传”的文化道德优越感,逐渐演变成国人心目中“天朝上国”之莫名其妙的观念,至明清而愈演愈烈,举国上下,不知天外有天,遂有清末之辱。细细揣度,人类之战争,半数以上起于民族主义,一战、二战之德国日耳曼民族、日本大和民族,皆因自以为优而彼等劣,遂起贪心,致生灵涂炭。现今,国内经济略有好转,民族主义叫嚣又起,望国人慎之再慎,引以为戒。”(编者简评:孔子提倡大同、仁道、大爱,何来“狭隘的民族主义”,相反,证明孔子是大同、大爱的国际主义者)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乾源辨析:我看清朝是历史上最没有民族主义的时期,正因为他欺骗中华民族的老百姓,“他是老子天下第一”,清朝王室才不愿意老百姓睁眼看天下。专制的老头子,最怕自己的“小妾”出墙。因为自己的身体机能、自己的出身没有说服力。

       民族意识乃是民智觉醒的表征。可是民族意识就一定是法西斯吗?用这样的论调简直就是“恐吓”。叫你老老实实作奴才才好!中华民族即使是在最鼎盛的时候,最有民族意识的时候,也是礼待万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辜鸿铭先生就说只有中国礼法的精神才能消除战争,他不幸预测了世界大战,也为世界人民的永久和平找到了方案。

       动不动打人的“某国”,又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呢?


  芦文:    “8、孔子提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此这般,社会责任感,从何谈起?”(编者简评:社会分工,可提高效率,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反之,眉毛胡子一把抓,哪是社会倒退,是人类的悲哀!)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乾源辨析:“不在其位,还谋其政”,这是干什么呀?呵呵,政府不同意的。

        中国人追求性灵、诗意的生存,不觉得一个高度制度化、高度社会化的社会有多么好。政最好没有才好呢,我想这才是最根本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责任感。不要跟在西方的制度经济学中绕圈子,钻不出来。

    在特别关系多数公众利益的事情上,参政议政,我们也应该学习古希腊的传统,那是全民之政,不是个政。


     芦文:“ 9、孔子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者,骨子里看不起劳动人民,视农民、菜农、手工业者为小人。(编者简评:孔子实事求是说自己不如老农、不如老圃,这有什么错,樊迟学稼,可直接问老农、老圃吗;孔子的志向是推行仁道、大同、大爱,不拘泥于与此无关的锁事;对没有志向的樊迟,堪比小人,有何不可!这是什么精英主义者,太牵强附会了)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乾源辨析:中国历来人口众多,资源分配不平均。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发,人民因此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国家缺乏治理、文化不普及的原因,解民于水火,是孔子意识到的大任。所以孔子一身致力于建设一个“文化”的中国。“君子不器”是为时义之考虑。所谓“器”者就是“泥”于物,就是说境界太小。作为农民中的君子也不应该“器”。

     他不精通“为稼”,他不精通“为圃”,樊迟偏偏拿这个取笑于他,孔子不骂他才怪呢。孔子的回答很老实,反而体现了特别的尊重(注:新加)。很多人把孔子的这件事情,想得太多,浮想联翩,这样的人才是“圣”化孔子,也是拿孔子开玩笑的。

    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文明农业文明古国,我想数千年来,普通老百姓都不轻视农工,更不要说是孔子这样的大智者,说孔子轻视劳动人民,是文革期间的极端化论调。


      “ 10、孔子为人虚伪,言行不一,在卫国见南子,惹众弟子不悦一事,将其说一套,行一套的嘴脸暴露无遗。”(编者简评:孔子提倡礼仪,提倡男女有别,怎么给孔子扣上“为人虚伪,言行不一”的帽子呢!)

      《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乾源辨析:孔子很少表现强烈的感情,他有很高的道德感。他觉得他如果作了难以启齿的事,是感到很羞耻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喜欢的南子(避讳、没有直呼其名),老天爷都讨厌她,老天爷都讨厌她”。假如孔子的确与南子见了一面,当代社会的人不会认为他和南子私通吧?谈何“孔子为人虚伪,言行不一”。用这样的词汇辱没圣贤,“不畏”圣贤,请问内心有多少道德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