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跆拳道:贵州省农业发展历史、现状与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18:27

贵州省农业发展历史、现状与启示

 

 

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农业省份。农业基础条件差,耕地零碎瘠薄,表现“五多五少”的特点:山多田土少,土多水田少,人多耕地少,坡耕地多平地少,中低产田土多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少。万亩以上的坝子只有19个,面积40万亩。全省耕地2760万亩,其中旱地占60%;坡耕地占70%,25°以上坡耕地809.1万亩,占总耕地的29.2%;中低产田土占73%;人均耕地0.83亩,人均基本农田只有0.28亩,分别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7%和35%。

贵州是一个资源丰富、组合态势好、发展潜力大的省份。贵州立体气候明显,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多种类型的土地、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和绿色产业。农作物品种丰富,近6000个。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名特优品种有黑糯米、香米、芸豆等;经济作物品种780多个,烤烟、油菜成为经济作物的重要支柱;贵州是茶树原产地之一,国家、部省级名优茶40余个。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方畜禽良种有思南黄牛、关岭黄牛、柯乐猪、香猪、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三穗鸭等39个;特种经济鱼类10余种;野生植物38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3700余种,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有珍稀植物70种,银杉、珙桐、秃杉、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83种,黔金丝猴、华南虎、黑颈鹤等14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省有林地260.27万公顷,宜牧草山坡415万公顷,人工改良草场6.7万公顷,天然牧草1441种;可养殖水面4.67万公顷。

通过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贵州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贵州农业仍然属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模式。当前贵州省粮食总产量超过1100万吨,初步实现农村人口粮食自给。农业内部结构正在逐步改变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模式,开始形成农、林、牧、渔共同发展的格局,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从长期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贵州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农民仍然比较贫困,这是当地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追述贵州农业发展历史的角度,试图从贵州农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得出一些启示和线索,探索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

一、古代贵族社会经济与农业发展的概念

1. 春秋-两汉时期:贵州简称黔,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荆楚”或“南蛮”之一部,春秋时期,境内部族林立,以牂柯国为最著名,从战国后期——汉初,夜郎兴起,建立了强大的夜郎国,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夜郎,开始设置郡县,到公元前28——25年,汉朝灭亡夜郎,使郡县制在贵州最后确立。在《管子.匡小篇》有公元651年,齐桓公在蔡立盟会上说“余乘之会九,兵车之会三,九和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戕柯爪长雕提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说明贵州与中原有了联系,“战国时楚征服夜郎,秦又夺楚黔中地,”在贵州设置郡县,修五尺道治着东部舞水,北部乌江和毕节一带,大批汉人进入贵州,带来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使上述三个地区成为贵州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一直到现在仍是精耕细作较好的地区。汉进入贵州后,实行戎兵屯垦,《史记》平淮书中记载此时夜郎中心已进入“耕田,有邑聚”的农耕阶段,在黔西南出土的汉墓中有池塘田园模型,在清镇,平坝,赫章出土的铁斧,铁犁铁锄,铁刀,说明农耕业已初具规模,两汉牂柯太守陈立杀夜郎王兴时钩町王禹,漏卧侯余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 ”说明农业已有一定的规模。但边缘地区仍停留在游牧阶段如《华阳国志》中有“钩町、夜郎、叶榆、同师,旧堂侯王国已十数,偏发左衽。”

2. 魏晋—宋元时期:是贵州农业缓慢发展时期,除黔中及黔北生产水平较高外,许多地方“寡畜牲,又无蚕桑”。唐代,遵义已开始兴修水塘库堰,围堵泉水自流灌溉,乌江以北出现稻田二熟制,其余地区为刀耕火种的畲田,休闲耕作,南宋时,黔南一带“土宜五谷多种粳稻,以木屋弩射獐鹿充食”。畜牧业以养羊、马、牛较多。元代播州杨汉英向朝廷进贡雨毡,一次就达一千件,贵州马与广西马是南方的战马,马帮是当时主要运输工具,全省有许多马市,以罗甸马市为著名,说明贵州的养马业比较发达。

3. 明清时期:贵州行省建立于公元1413年(明成祖永乐11年)在贵州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始有了独立的行政中心,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到1625年贵州屯田发展到20余县,屯垦面积从1552年的39万亩增加到93万亩,六十多年增加了一倍,又据《黔记》记载,明万历年间,有10.56万户50.94万人全省有耕地181.9万亩人均耕地3.57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大麦、小麦、荞麦、大豆亦有种植,贵州监察御史伍星会的奏折中有“鸟撒(今威宁一带)已受灾,二至六月,溪水不时,二麦苗稼瀹损,荞长稻禾俱不实”的记载,《明史.食货志》记有赋税“麦收惟贵州”,小麦和荞麦已成为田赋征收的对象。这一时期贵州人口稀少,中心地区发达,如徐霞客过贵州时,看到许多地方“犁而为田”边缘地区刀耕火种仍很普遍,《明实录》多次记载“贵州所辖地方是蛮夷刀耕火种。” “黔最苦,四面皆山,刀耕火种,所取几何。”唐代已开始人工种植油桐、 漆树,开始了油桐生漆的加工利用。

4. 清代农业:清代,贵州人口迅速增加。清初后,社会稳定,人口增加,屯垦规模增大雍正时垦田增至150万亩,乾隆时增至260万亩,此时全省有27.3万户,163.8万人,耕地327.87万亩,田占95.20%每人平均耕地20亩,到清代中期,1840年达到500万人,到清末(公元1893年)贵州人口达到1040万,耕地扩大到2000万亩,贵州各族农民从坝少山多,土地贫瘠,水土资源缺乏的实际出发,依据水源和地形,以石垒坎,挑土填石,开山造地,改土为田。水源浸溢终年不竭为滥田编竹为轮,戽水浇灌的为水车田,拦河筑堤堵水灌溉的为堰田,地下洼下,引溪洞水灌溉为冷水田,积水成池天旱开发灌溉的为堰田,陂陀层递,逐级攀登的为梯子田;斜长诘曲,围山建造的为腰带田等,对水田有如此详尽分类。可见当时的农民的水稻生产的重视与发展水平。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天柱县已有水坝36座,其中能灌千亩的有5座,灌300-400亩的9座,灌100-300亩的有13座,根据有关史料计算,1776年贵州粮食(混合粮)亩产104-125斤,在全国种粮为主的17个省中名列14位,到1851年亩产达到309-370斤,一跃而居全国第六位。

又据乾隆四年成书的《贵州志略.食货》中记载“稻有红稻、白稻、糯稻旱谷多种,有早稻晚稻之别”乾隆14年成书的《黔南识略.贵阳府》记载“上田宜晚稻,中田宜早稻,下田宜早稻,山坡绕确之地宜包谷燕麦黄豆,而红稗,水稗春荞皆次之,亦有种小米绿豆芝麻者。”

产量水平为每亩“上田可收米五石,中田四石,下田三石不等”。同期经济作物如棉花,苎麻,油菜,芝麻,蓝靛,甘蔗,甜菜,土烟,茶等均有较多的种植,道光年间,贵阳从事纺织者“不下数百家,大方则达数千家。”

贵州是山区省份,森林经营有很重要的地位。从1777年后,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天柱,剑河,台江,雷山,三都,习水,赤水等地开始人工栽培杉木楠竹。《黔南识略》说:黎平,“山多载土,树宣杉,……树三五年即成林,二十年便可伐柯,郡内自清江以下至茅坪200里,两岸翼云承日,无隙土,无漏阴栋梁弃桶之材糜不具备”,商贾云集,木材销往柳州,湖南。现在从锦屏发现在量的清代林业文书也即证了黔东南的杉木产业是人工林形成的产业,这在中国林业史上是很特殊的一页,赤水的楠竹为1769年从福建无州府上杭县进行种植。1742年由遵义知府陈王壁倡导引入山东的榨蚕,1748年正安从浙江引进桑蚕,光绪末年,因榨蚕病流行改为“力求推广桑蚕”,“广植桑树,使黔北成为贵州丝绸主产区。”油桐有40多个县种植,贵州桐油1875年曾进入欧洲市场,1890年运往美国市场。光绪年间,贵州13府中有9府产茶叶,经济林木以油桐,生漆,五倍子,油茶,乌桕,黑木犀,白蜡等产品较多,说明贵州山区农林经济富于多元性。

清代中期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贵州境内普遍种植罂粟,,至光绪,“几乎无地不种,无人不吸”,严重影响了种植业的发展,贵州由于山高谷深,耕地狭窄,经济发展落后,全省财政收入“不如中土大县”,“诸经费且至数百万仰给他省”(乾隆贵州通誌)这种现象仍反映到现在贵州财政不能自给,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

二、近、现代贵州农业的发展

1. 民国时期(1911-1949年)。民国期间,是贵州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的时期由1914年的800万增至1949年的1416万,人口增长率为15‰地由1914年的2140万亩增至1949年的2697万亩,耕地增长率为6‰,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14年的2054万亩扩大到1949年的2982万亩。水稻由774万亩扩大到1175万亩增加了51.8%,其面积大致与现在面积持平。玉米面积由230万亩扩大到988万亩,增加329.56%说明这一阶段耕地已由平地向山坡旱地推移,薯类由28万亩发展到95万亩增加239.28%,杂粮由3.37万亩增加到20.7万亩,增加514.2%,都反映贵州农业随着人口的增加由平地水田农业向山坡旱地开发的力度比较大。复种指数1914年为95.95%,1938年为124.29%,1942年为130.77%,1949年因战乱原因下降至110%,冬季作物小麦维持在280-430万亩,大麦250—320亩,油菜270—430万亩,烟叶50—68万亩,棉花30—50万亩。见表1

由于耕种规模的扩大,粮食产量提高,据《农情报告》中国农业概况估计,1931年贵州稻谷面积922.7万亩,总产量144.6万吨,玉米228.1万亩,产量299.9万吨,高粱3.24万亩总产量3.4万吨,谷子25.3万亩,总产量2.3万吨;小麦290万亩,总产量28.9万吨;大麦224.7万亩,总产量20.2万吨,合计粮食作物总面积为1694.04万亩,粮食总产量229.3万吨。又根据贵州省档案馆馆藏(3-20-160)卷记载,30年代中期,水稻面积占46%玉米占20%罂粟占11%,油菜占6%,大麦占3%小麦占2%其余甚微。1938年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引进的美国“佛州利”烤烟良种和美国的“脱子棉”“福字棉”比本地品种增产10—25%,1945年考烟增至68.6万亩,为贵州现在在烟草成为支柱产业奠定基础。据1948年《贵州民意月刊》记述,全省当年稻谷2562万担,豆类272.7万担,其他杂粮如甘薯、马铃薯、高粱、红稗及荞麦产量估不高,估计每年最低尚缺粮3个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现在):是贵州人口更快增加,农业生产更快发展,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的时期。

(1)发展的阶段:

A.1950-1957是农业稳定快速发展的时期,贵州人口从1417.2万增至1680.86万,人口增加11.41%。耕地面积从2698万亩增加到3136万亩,扩大了16.62%。农作物播种面积由3011万亩扩大到4738万亩,播种面积扩大了57.3%,没有化肥施用。农林牧渔总产值由6.49亿元上升到11.82亿元,上升了82.13%年递减率达到8.56%,粮食总产量从299.8万吨上升到535.6万吨,增加了78.6%年平均递增8.3%,全省人均占有粮食由211.5千克增加到318.6千克,一举解决粮食自给问题。说明新中国革命成功和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的发展生产热情。农民在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上下了功夫。

B.1958—1965年是农业受到严重挫折和恢复阶段。1958—1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农业总产值年均下降11.7%,粮食产量年均递减8.8%。人均粮食由1957年的318.6千克下降到197公斤,经过1960年以后的调整5年的努力,1965年第一产业恢复到110.6亿元,略超过1957年的103.9亿元,但粮食产量仅达到489.6万吨没有达到1957年的535.6万吨的水平。

C.1966—1976年是农业缓慢发展期,受到10文化革命动乱的影响,10年间农业总产值平均只增长0.5%,粮食平均递增1.4%,由于人口猛增,有1966年的1885万增至1976年的2585.11万人,净增700万人人均占有粮食下降到186公斤的水平,比困难时期的1960年还低11公斤,整个农业处于停滞不前,农业产品奇缺的年代。

D.1977年以来,实施了改革开放战略和农村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1998年逾1978年相比,人口从2686.4万人上升到3657万,增加了15%而20年间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7倍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643.35万吨上升到1100万吨,肉类食品总产量达到106.88万吨,水产品5.02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7.4倍和1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09.3元上升到1998年的1334.46元,上升了10倍,可以说说农民得实惠最多的十年,1999年以后,农民农业结构大调整中,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农民收入继续增加。2000年达到1375元,2003年达到1565元。

(2)贵州农业农村经济半世纪的变化。

A.人口急剧增加,贵州人口从1949年的1416.4万增加到1998年的3657.6万,增加了1.58倍,农业人口从1314.07万增加至3144.10万增加了1.35倍,农业人口仍占86.57%,农业社会形态未得到改变,土地的人口承载压力增大荒地不仅开垦殆尽,且超强度开垦,陡坡开垦到山顶,尤以毕节、六盘水地区为最严重,如六枝特区的箐口乡的耕地90%以上>250的陡坡耕地,净面积达44.68hm2(1995年土地详查数据),50年来耕地面积扩大了30%,水土流失中50年代的3.5万km2,占总面积的19.8%扩大到1987年的7.67万km2,占总面积的43.55%,1980年时,森林覆盖率降至12.6%,河流输沙量比50年代增加50%(乌江)至1.38倍(赤水河),三岔河泥沙含量高达47.7kg/m3水,大于黄河的36.7kg/m3水,全省泥沙外泄量达1亿吨,生态恶性循环压力,经过国家和省政府农业改革的调整,重视长防珠防林生态建设,推行推进退耕还林政策,改进农村能源结构,生态恶化的格局已得到扭转,贵州森林面积已经恢复到30%左右。

表6-1    民国时期贵州作物结构变化

年 别

作 物

1914

1924—1929

1934

1938

1942

1945

1949

耕地面积(万亩)

2140.7

 

 

 

2246.8

2317.3

2697.0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万亩)

2054

2296.1

2352.7

2660.8

2938.3

2803.6

2982.0

水稻

万亩

%

774

37.68

843.9

36.75

868.9

36.93

877.1

32.96

822.6

28.00

729.3

26

1175.0

39.42

玉米

万亩

%

230

11.20

292.8

12.75

203.1

8.63

266.1

10.00

293.7

10.00

299.0

10.66

988.0

33.13

薯类

万亩

%

28

1.36

16.7

0.73

26.8

1.14

32.3

1.21

38.4

1.30

41.9

1.47

95.0

3.18

杂粮

万亩

%

3.37

16.40

124.8

5.44

62.8

2.67

52.9

1.98

50.5

1.72

47.8

1.70

20.7

0.70

小麦

万亩

%

284

13.83

243.9

10.62

233.5

9.92

331.9

12.47

436.5

14.85

436.6

15.57

86

2.88

大麦

万亩

%

251

12.22

177.1

7.71

244.2

10.37

250.9

9.43

306.3

10.42

327.4

11.67

 

大豆

万亩

%

48

2.33

212.8

9.26

92.2

3.92

131.6

4.95

127.2

4.33

124.7

4.45

122.0

4.09

油菜

万亩

%

 

273.4

11.90

226.4

9.62

326.7

12.28

434.5

14.78

390.9

13.94

79.08

2.65

烟叶

万亩

%

56.0

2.73

3.3

0.14

56.1

2.38

55.5

2.09

55.6

1.89

68.6

2.45

15.25

0.51

棉花

万亩

%

26.0

1.26

75.8

3.30

28.0

1.19

26.3

0.99

45.2

1.54

56.1

2.00

31.1

1.04

其它

万亩

%

20

1.00

31.6

1.40

310.7

13.20

309.5

11.69

327.8

11.17

281.3

10.07

354.02

11.90

复种指数%

95.95

106.0

109.9

124.29

130.77

120.98

110.6

注:根据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整理,1924年、1934年、1938年缺耕地数,计算复种指数以1914年资料为基础。1949年为贵州经济手册数据。

B.农产品数量比50年前大幅度增加,主要得益于农田水利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建成水利工程8.7万处,蓄水87亿立方,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7.6万亩,化肥施用量达到每亩22.5千克,农药使用普及,农机逐渐普及,尤其是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耕作改制,和先进栽培技术,增产起了重要作用。如水稻在50年代最高亩产很难达400kg,现在一般亩产在500—600kg,最高的突破700kg。

C.农村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农民基本解决温饱,农村住房开始现代化建筑转变,农民文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50年代在农村办农业合作社最难找到适合的会计,因为有文化的人少,农村交通条件改变,汽车运输普及,通讯方便,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农民人均肉类消费达到23 kg,粮食230kg,蔬菜122kg。

D.商业性农业正在兴起。尤其是蔬菜,生猪养殖,肉牛,奶牛养殖,食用菌生产,烤烟,酒用高粱,辣椒,水果等领域商品化程度高,企业化规模经营正在兴起中,给农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三、贵州农业发展轨迹的启示

1. 贵州农业经过人口极少(宋以前)、人少地多(明清时期)和密集时期。农业耕作从坝区以水田为主,逐渐转向丘陵山地,发展旱地农业,尤其20世纪是贵州旱作农业急剧扩展的时期,农业技术上表现为重视水田农业农业,生产技术较高,旱作农业较粗放,生产水平亦较低。目前在提高稻田产量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旱地农业的提高,其相对增产潜力比水田更大,对增加粮食总产量起更大的作用。

2. 从土地利用率发展的规律来看。市由粗放到集约,从休闲到逐步提高复种指数,贵州在两个方面都还有一定的潜力,尤其是提高农业单产的潜力较大。

3. 从历史上看。贵州是农牧结合型的农业,但畜牧业处于种植业的从属地位,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马为驮运,世界先进国家的农牧结合比例大致相等的或超过种植业,贵州畜牧业在28—30%左右,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畜牧业的比重,实现建畜牧大省的愿望,关键是要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扩展畜产品外销市场。

4. 贵州是山区省份。林业用地占总面积的50%左右,而提供的林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3.85%(1998)。林业的主要作用是起生态屏障、美化环境的作用。但人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应该提高从生态建设中能直接取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即所谓的发展生态经济产业。贵州在发展山区生产中具有传统的生态经济经营体制。如传统的经济林木产量,如泡桐、乌桕、核桃、板栗、银杏、茶、水果、中药材。近年发展的岩溶山地种植金银花、花椒、椿树、生态、花卉、草坪、观赏树木等。其中很多是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营造大规模的速生用材林,速生纸浆林、纸浆竹、发展林中药材和林下中药材等,把生态经济产业作大作强,在贵州是有可能的。

5. 贵州是山区省,粮食生产不是优势,但贵州又是人口密集省,3700万人中,农业人口占80%以上。贵州又是密切割山区,通乡、通村、通寨运输难度大,农村人口粮食自给自足是农民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从减少运输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贵州目前粮食总产量在1100万吨左右,粮食生产并未到顶,粮食单产水平不是太高,全省水稻平均亩425kg、小麦120kg玉米283kg、薯类166 kg、大豆84 kg、提高粮食总产量尚有潜力,据笔者进行的《贵州粮食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初步研究》近期潜力(2000年)为100—115亿公斤,已经变为现实,中期(2040~2050)为160亿公斤,远期(2100)为240亿公斤。因此,贵州省在非粮食生产区的全国宏观布局下,不能忽视本省粮食生产,也应在粮食生产条件好的县建立地方性的高屯粮、储备粮生产基地,进行重点扶持。使贵州的粮食环境变得更宽松一些,农业调整的余地就可能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