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越战电影大全:公民教育刍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17:51
谌卫军
[内容摘要] 我国的公民教育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本文从学校教育、母语教学、教师角色三个方面论述了公民教育的现实通道。有利于提高学校、母语、教师的地位,发挥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建设性作用。
[关键词] 公民教育 学校教育 母语教学 教师角色
一、论学校教育是公民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目中无人,只有分数;我们的德育工作说教味浓,没人要听。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人内在的力量,在社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成长为国家公民。一个国民只有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从一个自然人成为具有健全的法治意识和良好的公共道德,能够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具有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人”。因为国家说到底是公民的社团组织,公民生于兹,长于兹,天赋人权,生而平等,直接选举民众领袖,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学校应该是这样一个社会雏形,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识及充分的实践锻炼,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以学校教育从本质来讲是公民教育。如此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年大计,树人为本,本固基牢,枝繁叶茂。可是现实恰恰相反,为了多快好省培养所谓“人才”,不惜拔苗助长,甚至杀鸡取卵,大量的初、高中简直成了“应试补习所”和“高考集中营”,学生在里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考试题,由此造就的应试人才能担当重任吗?能造福社会吗?大家只要看看《中日夏令营之较量》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实在够…够…够…不着啊!这就是我们与诺贝尔奖的距离!也是我们与伟大复兴的距离!所以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
公民教育意味着重建学校公共生活。学校公共生活从内容看,包括公益活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财政、公共秩序、公共选择、公共冲突解决、公共文体活动、公共舆论、典礼集会和学生社团活动,等等。学校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进行公共生活教育,同时,学校也要经常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公共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尽可能了解政府是如何处理这些公共问题的。所有的学校公共生活都是在一定空间发生的,有一群人参与,他们有着某种言论或行动。如果从空间、活动两个基本维度做一分类:
学校公共生活的类型表
活动场所
公共生活内容
校内
教室
课堂
班会
文娱活动
小组活动
自习
非正式活动
公共场所
会议
财务活动
图书馆活动
体育艺术活动
食堂进餐
劳动卫生活动
学校职能部门
建议
座谈会
听证会
寻求服务
监督
谈话、访谈
学生会
选举
决策
民意调查
财务会议
公益活动
社团活动
校内媒体
校报
校电视台
校广播台
网站
橱窗、墙报
校刊
显然重建学校公共生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而将认知、情意与行为目标统一起来,将参与公共生活的技能培养放在重要地位,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培育中小学生参与、解决公共问题的品德与技能,促进其人生智慧的生成。学生公共生活的重点是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
二、母语是公民的交际工具
首先必须为母语正名,以汉语取代语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用孔圣的这句话来概括我们母语课程的折腾和尴尬真是再恰切不过了。建国后,五部教学大纲把语文释为“语言”、“语言文字”、“语言文化”、“语言文章”、“语言文学”、“交际工具”等都没有指出母语课程的民族性或国别性,外延太大,似乎还包括其他国家的语言。由此推断:英语是不是一种“语文”?日语是不是一种“语文”?这一理解的严重后果是我们自己母语地位的丧失。导致我们中国的大地上“外国语学校”遍地开花,许许多多的中国公民本国语言还没有学好就去苦学“外国语”,反正都是语言吗,哪种最重要还是考试说了算。2010年1月,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甚至将语文“踢”出必考科目。是不是我们学生的母语已经学得很好了呢?事实并非如此,2006年8月,复旦大学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冠的竟然是留学生队伍,令人啼笑皆非。2005年高考,广州考生在古文翻译题中得到0分的有一万多人;在一道采用比喻的手法仿写句子的试题中,25%的考生,也就是10万多人得了0分。这足以说明母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窘境。从历史渊源看,我们现在的母语课程就是汉语,学的就是汉民族语言为主要语源,以汉字为记录形式,以汉语语音为声音介质,以汉语语法为语言规范,以汉语语汇为主要构成材料的语言系统。而汉字、汉语的语音、语法、语汇等都是几千年来汉民族创造传承的。我们现代母语的祖宗是汉语,自然要顺承而下叫汉语了。
其次为汉语定性。所谓汉语,就是汉民族共同语,是中华民族的第一语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如官方语言、行政语言、教育语言)。汉语课程则是学习汉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课程,其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国公民工作、学习、生活质量,影响到中华悠久文明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汉语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汉语进行获取信息和表达交际的学科,工具性、实用性是其作为语言学习最为突出的特点。至于“人文性”,是所有学科、整个教育都应注意的一个方面而已,并不是我们母语课程的独特之处。汉语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掌握汉语语言这一交际工具,思想教育、人文情怀都是必然渗透其中的重要内容。很难找到纯粹的语言学习而丝毫没有思想性、人文性的学习内容内容。把“人文性”单列出来与“工具性”并行提出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最后,母语学习的特点应该是学以致用,寓教于乐。学以致用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难题,原因之一是学生很少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场所、时间和机会。在语言教学中则表现为不了解在真实的环境下应该用什么语言最适当、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也是目前中国学生在英语等级考试中能拿高分,但始终摆脱不了“哑巴式英语”的原因所在。因此,应该让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语言学习是一个通过实践运用循序渐进的过程。脱离了语言的应用,语法就永远只是一堆僵化的字符,并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从头脑里消失。公民教育的优势在于,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为学习者及时提供了一个练习母语的广阔天地,使语言学习者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之中。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试图攻克的难题。寓教于乐中的“乐”字应包涵两层意义:一是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尽量使教学过程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二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公民教育的提出为这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在这里“乐”的重心已有所偏移,即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的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在公民教育中,学生作为学校公共生活的主体,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快乐,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真正实现和真实效果。
三、教师应该是公共知识分子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扮演的社会角色是统治阶层的代言人、主流价值的传播者,一个仅仅从事非创造性劳动的教书匠、一个只是灌输既定意识形态的传声筒、一个贬损自身魂灵的思想附庸、一个维护现行秩序的文化保安。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极有可能不加反思地盲目地为既有传统颂扬、为现行秩序辩护、为当下社会效力,自由、平等及正义等人类社会基本价值将很难在他们心中扎根。
有鉴于此,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应该加以强调和突出。
什么是公共知识分子?最早提出“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学者亚格比,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的《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中宣称,美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死亡,最后一代是二十年代出生的,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即“面对公众发言,为公众写作”。萨义德则说:“根据我的定义,知识分子既不是调解者,也不是建立共识者,而这样一个人:他或她全身投注于批评意识,不愿接受简单的处方、现成的陈腔滥调,或迎合讨好、与人方便地肯定权势者或传统者的说法和做法。不是被动地不愿意,而是主动地愿意在公众场合这么说。”概言之,公共知识分子要为“公共社会”的核心价值与道德标准说话,为“人”的自由与尊严呐喊,面对现行秩序,公共知识分子总是持独立的立场、反思的意识、批判的态度。
为什么说教师应该是公共知识分子?
立场之可能——如果想说教师属于哪一个利益集团,推究到最后,你会发现,教师并无所归,只能皈依于全社会利益。
资源之可能——教师是人类中,唯一以研究文明及其条件为业的社会群体。对人类文明的历史、现状与可能及其支撑资源的探索,构成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同时,亦使教师具备全球范畴和历史纵深两个维度,并以此作为参照来审视社会发展的资格。
技术之可能——教师是唯一受到系统的思考训练并通过职业行为不断强化思考能力的社会群体。优秀教师必将挣脱学科的苑囿,进而拓展延伸,一专多能。
所以,成熟的教师必须要确立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不仅仅只是已有社会价值观念的维护者,还应是一个批判者,具有社会全体所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应该能够为全社会代言,而不应惟社会强权和主流社会的意见是从,更不应为谋取权力而牺牲社会其他成员的利益。
日本有个叫左藤学的教育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由威权社会迈向公民社会的基本路径,在于学校教育,尤其公民教育。我想,只有中国千千万万所基础学校发生静悄悄的革命,教育才有希望,复兴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王雄.中国新公民教育的艰难探索.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6513
子虚.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可能.http://www.blogchina.com/2008032549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