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加油口号霸气押韵:那似曾相似的感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01:03

    宝玉因何而认定,黛玉原是旧相识?本期截至结束时,一共收到了五封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封不符合Dr.You的规则……规则请见每一期问题。其余四封在这里,分别来自EarringYy、潘衡岳、让心灵跳起舞来和goanth同学。他们有人认为是大脑线路混乱导致的传输延迟,有人认为是大脑的误判,有人认为是记忆要素的激活阈值出现了误差,还有人把这个问题塞给了阿基里斯和乌龟来讨论……让我们来看看吧。
EarringYy    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起来的就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这么一段话:“我们都有一种偶然而生的感觉,觉得我们所说所做的是很久以前所说所做的事情,觉得我们很久以前曾被同样的面孔,同样的事物,同样的环境围绕,觉得我们很清楚再往下去要说些什么,仿佛我们突然记起这一切一样,我一生中,再也没有比他说那番话之前对这种神秘现象感受得更为深刻的了。”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有这样三种经历:1.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2.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3.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总而言之,这3种感觉在心里学上统称为“既视感”(Déjà vu,法语,意思为“曾经看过”),据统计,7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1次既视感。法国生理学家艾米利·波拉克(Emile Bolirac)在1867年的著作《精神科学的未来》(The Future of Psychic Sciences)中第一次定义了这种现象,并且将其命名为“既视感”。    这样的三种感觉,你有过么?    根据目前心理学届的定义,既视感包括了我上面所述的三种类型,目前绝大部分人都只经历过其中的一种或二种,只有极少数的人三种情况均经历过。1. 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特点是感觉强烈,细节清晰,不仅仅是视觉,连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好像是过去某个时刻的copy.就如同过去某个事件A被你遗忘,然后突然想起来那样,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你恢复了什么记忆,因为这种场景一般很短,只有几秒至几十秒。2. 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
    这种感觉与场景经历所不同的是,你所经历的不再是场景或者环境或者动作,而是某种感觉,而无论这种感觉是愉悦还是郁闷,都会有一种“久别”这种感觉的经历,所以带给你的首先是惊讶,然后才是这种感觉所能带给你的影响。3. 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
    这种感觉的经历者是最少的,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到达某个陌生的从未去过的地方时,感觉周围的环境却是如此熟悉,对周围的细节了如指掌,仿佛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很长时间。    So, the question is,Where is the déjà vu come from?有一点可以首先确定,那就是,当你觉得某个事情发生之前,大脑里面已经有了这个事件的相关记录,无论它是不是确实发生过,并且发生在你自己身上。这就好像你复制一个同名文件到一个文件夹目录下,系统会提示你这个文件已经存在,是否覆盖一样,无论这个文件是你以前自己创建的或者是来源于其他途径,它确实存在于你的大脑硬盘之上了。
    好了,这样一来形成既视感的条件就有了:第一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摄取外界信息,将其输入电脑;第二步,大脑在记忆库里搜索这些信息,如果记忆库里面有这些信息,那么新来的信息就会被定义为“似曾相识”,所以,既视感并非错觉或者幻觉,它确实是你记忆库里面应该存在的东西。

    那么,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或者说主观上认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记忆库里面就不应该有这些的,对吧?那为什么又会有既视感的存在呢?

一,梦境的碎片
    很多人感觉到,他们的既视感有点像是以前某个梦境的碎片,尤其是一个人第一次产生既视感这种感觉时,和做梦的感觉非常的相似,就好像回忆起以前一个时间久远被遗忘的梦,这样的解释也许有一点点道理,但是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以前会做一个与未来场景有关的梦呢?很多的细节都被一一重现,如此吻合的梦,是无法用概率来解释的,而且梦重复的一般是你经历过的场景,他不能够预示未来,你也不会梦见你从未见过的素材,事实上,你从来没有做过也不可能做过这样的梦。二,宗教,超自然的神谕
    所谓神谕,可以说就是这样一种既视感,通过一些超自然地力量,把“未来的记忆资料”灌输到大脑中,而所谓先知的人,就是可以自由调用这些资料的人,并非是先知经历了未来,而是未来的资料如同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好像让人经历了未来。三,最着调的解释:大脑传输延迟
    根据脑神经专家做出的“传输延迟论”,是解释既视感的主要理论,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把信息放入大脑的不是别人也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而是我们自己,因为你的既视感所感受到的事件,很可能就发生在0.1秒以前。    从大脑结构来看,位于大脑左半球的颞叶部是一个资料汇总中心,它会排列我们获得信息的时间顺序,当某个器官(如眼睛)摄取到信息后,信息通过两条神经线路发送到颞叶部。其中一条为直达路线,另外一条要经过右脑,虽然负责传播这些信息的神经脉冲速度并不算太快(最多也就是120m/s),但因为我们的脑袋也就几十个厘米,所以在这么短的路程中,两条线路的信号会几乎在同时到达—这是正常情况。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候,比方说你没吃早饭,没睡午觉,通宵熬夜,等等导致注意力分散,精神高度疲惫,大脑处于混乱的情况下,绕经右脑的那条线路就发生了迟滞,在这小小的传输误差中,直线传播的信号已经到达颞叶部,并且被大脑处理整合放入了记忆库,这是,途径右脑的信号到达了,因此就会被认为是发生过了的事情,从而产生了既视感。四,心理学家的解释
    和脑神经专家的观点一致,心里学家也认为大脑记忆库里面的信息来自于我们本人,不过他们不认为是神经传输造成的,只是你无意识间接受了某些信息,但自己实际上并不知情。就如同你去朋友家做客,你忽略了朋友家墙上的一副油画,简单的说,主观上你不认为你看到过这幅画,但是实际上这幅画的信息已经被你的记忆库所记录,当你再次注意到这幅画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告诉你,你已经看过这幅画了,所以,既视感产生了。五,物理学的多元宇宙,时间旅行
    多元宇宙是最普遍的物理学说法,在这种理论中,你通过某种方式跃迁到了你所不曾经历过某个事件A一个宇宙B当中,但是你任然带着宇宙A的经历,当时间A发生在宇宙B中,你就会有关于这个事件A的记忆,于是,既视感又产生了。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你拼命地想找到某样东西,并且这样东西在你的记忆中确实存在于一个确定的地方,但它就是不见踪影,你七上八下,翻箱倒柜以后却发现这个东西老老实实地呆在那个确定的地方,物理学家们把这个叫做物品的短暂地进入了别的时空,同样的,既视感的产生就是人进入了不同的多元宇宙而已。六,结语
    对于既视感,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未视感”(jamais vu,法语,未曾相识),松鼠会前一阵子的文章“字为什么变的陌生了”就是未视感的一个经典例子,未视感其实也从反面证实了“传输延迟论”的科学性,其实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既视感就是文件放错了地方,而未视感则是文件被暂时删除无法找到了。所以,对于既视感最为科学的解释,还是“传输延迟论”最为恰当。 本文参考了印象2008.05上Bigfrank的似曾相识,感谢原作者。
其他参考资料: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7%A2%E8%A6%96%E6%84%9F&variant=zh-cn 既视感http://brain.oxfordjournals.org/cgi/reprint/11/2/179J. H. JacksonA particular variety of epilepsy "intellectual aura", one case with symptoms of organic brain disease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9%B3%E8%A1%8C%E5%AE%87%E5%AE%99&variant=zh-cn 多元宇宙以及一些松鼠会前些日子的那片《字为什么变的陌生了》,请参考里面有关于大脑神经传输的篇章。一些有关的电影:
《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时空线索》(Déjà vu)《度日如年》(Day Break)柳文扬《一日囚》 《蝴蝶效应》 
潘衡岳     课堂上。    老师唾沫飞溅,学生昏昏欲睡。
    当然,我在坚持认真听课(不要扁我……),否则就不会有将要发生的事情了。    当老师背过身去走向讲台,边走边描述一个力学公式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这一幕似乎曾经经历过!    这种感觉在我的记忆中应该经历了3、4次,但似乎全部发生在课堂上。具体来说就是当老师说出一段话或者做出什么事时,我感觉这个场景(不只是那段话或那件事,而是整个环境)我曾经经历过。    高三时我曾经认为,这是因为高考复习时讲的东西和高一高二的学习是重复的,所以自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当走人大学,这种感觉在一门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课堂上(似乎是数字逻辑课)再次出现时,我推翻了曾经的观点。    难道是所谓的前世的记忆?    扯得。就算有前世也是2、30年的事情,那时候……有是有数字逻辑课,但肯定没有上课时的那种环境。    这是个很玄的事情,似乎至今也没有科学的解释。那么,我想尽可能找到一个有点可能性的解释。    大脑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其中有不少信息的背景是相同或相似的。比如每天去同一个教室上课,用同一台计算机,回同一个家………………那么,久而久之,这些相同背景的信息就会在潜意识中形成很深的印象,并形成一个类似于Word模板的记忆。而有着相同背景的各种事件,似乎可以被归入这个模板当中,并逐渐随着记忆的模糊出现一些混杂。于是,很多清晰的事件变成一锅记忆中的浆糊,你只知道,在这个地方,发生过这一类的事情。于是,当某一个事件在这个地方发生时——大脑会在无意识中会把这个事件和记忆中的浆糊状模板进行类似于计算机中模式匹配的工作。只要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大脑也许就会发生误判,认为这件事曾经出现过……于是,你就被大脑中的浆糊欺骗了感觉,认为这个场面似曾相识了…………………………    唔,这就是我对这种情况的一点想法。但愿能靠近真理……
让心灵跳起舞来    似曾相识的感觉,基本上谁都有过:你去参加一个小聚会,不知都有谁会到,等你到了聚会地点的时候,见到的情况突然给了你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个参会的人,让你似曾相识;或者,这个聚会的地点,让你似曾相识;再或者,整个聚会,让你似曾相识,甚至,你觉得聚会的整个过程你都似曾相识,以至于你好像都能预知进程和结果……
    为了回答问题不至于驴唇不对马嘴,我们有必要对上面这些所谓的“似曾相识”做一下分类,第一个,你似曾相识的的人,你可能觉得你一定是认识他,或者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但是你忘了他到底是谁,怎么办呢?事实上,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事实”在这里存在:    一种情况是你真的忘掉了他是谁,那么,他的名字,或者你们上次见面的内容,或者你们共同认识的朋友,都可能成为线索,让你重新拾起记忆,只是时间太久了,或者太意想不到了,所以,忘了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紧张,越是紧张就越是想不起来。    另一种情况是,这个人,你确确实实根本不认识,从来没见过,仅仅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两种情况分属于不同的心理学领域,前一个是关于记忆的,后一个则是关于知觉。我们的问题貌似讨论的是第二个领域,但是其神经机制却有可能是密切相关的。    记忆是什么?现在的脑科学告诉我们,记忆是神经突触传递效能的长时程改变,记忆的存在有几个特征,其中重要的是“分布式”存储和“模组分离”特点。    “分布式”存储就是说,没有“一个突触”对应一个“记忆要素”的结构映射,所以,不可能因为一个突触而丢掉某一个记忆。    “模组分离”是说,记忆是分类存储的,声音、图像、色彩、情感、时间、气味……都存储在不同的地方,记忆再现是把这些要素提取后组合成完整事件。    知觉又是什么呢?查一下网络上的百科知识:“知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知觉的一系列特性中有一个叫做“整体性”,就是我们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快于局部。    在知觉的研究中常常用到“错觉”,就是你的理解与事实不符,比如,你放一个三角形卡片在一张纸上,以三个顶点做圆心画圆,涂黑,然后拿开这个卡片,结果,虽然纸上剩下的只是三个开口对内的扇形,你却看到了(是理解成了)一个三角形。这个叫做知觉的“闭合规律”。下面几个图也很有意思:你看到了不存在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回到我们的问题,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知觉的一个小小错误。我们理解一个事物,要根据事实和已经存在的记忆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必须要提取记忆,而记忆要素激活的时候,如果“脱抑制”,就有可能激活与之关联的其他要素,甚至在短时间内再现另一个完整故事,然后,重新回到现实,不相关的部分还是被抑制了。由于脱抑制而偶然激活的“完整故事”就使我们误认为现实是“梦想再现”了,这,就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想不起来”造成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是部分记忆要素的激活阈值升高,记忆再现出现了“不完整性”。而与事实不符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则是关联记忆要素的激活阈值降低,另一个故事的“意识残留”(相当于视觉残留一样)形成了错觉。    这样,就可以解释“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在癫痫患者中更加普遍了,癫痫,就是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本质上是“脱抑制”,去极化的阈值低,关联记忆要素稍不注意就会跳出来。    据说,很多大科学家比如牛顿,都是轻微的癫痫患者,他们可以造就“清醒的梦境”,让大脑中更多的要素建立联系,思绪飞扬。    还据说,人的“发呆”是个轻微的局部癫痫状态,神经元非常活跃,也是思绪飞扬。    能够不断地在不相关的事物间建立联系的,就是睡梦,REM睡眠。所以,睡梦是创造力的源泉。    让我们学会发呆吧,让我们学会做梦吧,让我们去创造吧……

goanth

    阿基里斯是一个很有名的勇士,乌龟是一个所有的故事里的常胜将军,他胜过兔子,也胜过阿基里斯,自从阿基里斯被打败,他便情绪低落的呆在家里,不再跑了。某一天,他们又见面了。
    阿说,天啊,我怎么这样倒霉,又遇见了你,上次你以你的诡辩胜了我,然后我灰心的回到家里,突然觉得你战胜我的情景之前有过,不过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乌龟啊,乌龟,你一定无法靠你的诡辩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时感觉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感觉之前发生过?    乌说,老朋友啊,你何必这样悲观呢,难道这一次,你同样知道你输了,而我胜利了吗,世界上怎么有常胜这样的事情呢,说不定这次我输了,而你赢了呢?我想,你在提出这个问题后,或许自己曾经尝试思考过了吧,对于我来说,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所以,何不把你思考所发现的答案说一下呢,或许正确答案在其中也不一定。    阿说,是的,我一开始是这样想的,这要从上次你战胜我的那次说起,我从我的起跑线上出发,而你则在我前面10米的另一条起跑线上。如果现在我奔跑的速度是你的10 倍,那么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当我来到你的起跑线上时,你已经又在前面1米远的地方了,也就是说,当我离开自己的起跑线达10米时,你离开它的起跑线也有1米的距离了。接着,当我到达乌龟现在的这个地点时,也就是说离开他原来的起跑线11米的距离时,你仍旧在我的前面,领先的距离这时变成1/10米了。这种情况一直继续下去。所以我永远也无法超越你,真是可气,你的推理无懈可击,我实在无法明白你错在哪里了,但是当我同时思考你的话和那个问题,我忽然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    乌说,真的吗,看你说的上气不接下气,简直是想要一口气把话说完似的,那个发现一定很让人吃惊,是什么,说说看。    阿说,这要归功于我的一个梦,你知道我一直为输于你的事情耿耿于怀,甚至在梦里,我都输于你,在梦里,一个慢吞吞的乌龟在前面跑,而我在后面追,我怎么也追不上你,这实在太让人难以忍受了,后来我开始做不同的梦。    乌说,一个不同的梦,在这个梦里,你赢了吗?    阿说,我既赢了,也输了,我梦到年纪老的慢吞吞的我在前面跑,而年轻的我在后面追,还是我怎么也追不上年老的自己,不过因为赢了和输了都是自己,就比较好接受了,但是奇怪的是,这个梦给了我一个启示,那就是把起跑线看成时间,你明白吗?    乌说,时间把人变老,把人变得速度更快,你的意思是,把时间看成跑道?    阿说,是的,把时间看成跑道,人的一生就好像一次赛跑,早年的时候是在起跑,晚年的时候是在冲刺,很显然冲刺的速度总是比起跑的速度要快很多,所以我才跑不过年老的我的。    乌说,那么,把时间看成跑道,那段论证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阿说,我从我的起跑线上出发,而未来的我则在我未来10秒后的另一条起跑线上。如果现在我奔跑的速度是未来的我的10倍,那么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当我来到未来的我的起跑线上时,我已经又在前面1米远的地方了,也就是说,当我离开自己的起跑线达10米时,未来的我离开它的起跑线也有 1米的距离了。接着,当我到达未来的我现在的这个地点时,也就是说离开他原来的起跑线11米的距离时,未来的我仍旧在我的前面,领先的距离这时变成1/10米了。这种情况一直继续下去。所以我永远无法超越未来的我,尽管我的速度比未来的我的速度要快很多。    乌说,那么,如果你无法超越未来的你,然后很自然就可以推理出来,未来的你将超越你越来越多,直到某一天,未来的你将超越你一整圈,未来的你将超越你,给你一个轻蔑的微笑,然后对你说声加油,继续跑下去。    阿说,是啊,这个梦给了我的启示就是如此,想到这里我真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同时发现了一个那个问题的可能的答案,假如未来的我可能给我一个轻蔑的微笑,或者给我一声加油,难道他不会给我一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信息?    乌说,是有这可能,但是我想,既然你和未来的你都在跑,所以你们相遇的那一时刻一定很短暂,只相遇一下下就又分开了,所以如果可以互相交流信息的话,那一定是超级重要的信息,会是什么样的信息呢?    阿说,我想假如现在我处于一种想要做好事,但是处处遇到难题,一切都那么难的情况下,未来的我肯定会给我一声加油,让我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未来的我肯定知道做好事虽然一开始很难,但是是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乌说,什么时候会得到轻蔑的微笑呢?    阿说,假如现在我处于一种想要做坏事,未来的我肯定会给我一丝轻蔑的微笑,因为未来的我肯定知道做坏事虽然一开始很快乐,但是到最后一定会有很难下咽的苦果的。    乌说,还会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阿说,如果有的人想要热心的做好事,结果反而把事情搞砸了,有的人想要邪恶的做坏事,结果反而成就了他想要打败的家伙,那会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乌说,那大概就会传递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的信息了,虽然相遇的那一时刻是那么的短暂,就像流星划过天际,传不了太多的信息,但是一旦真的未来的你给你传递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你没有改变你的决定,于是未来发生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于是就会产生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感觉之前发生过    这样的感觉,这是你一开始发现的答案吗?    阿说,是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个答案有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如果你改变你的决定,那样的感觉就没有了。如何避免这个错误呢?    乌说,你是男性,你必定会发现这样的事实:你爸爸有儿子、你爷爷有儿子、你曾祖父有儿子……一直上推到任意n代祖先,不管历史上战争连连,瘟疫流行,金融危机,他们不但都能存活,而且子孙不断,总是有儿子,这可是一个非常小的概率。但假如你因此感动的说,你的出生是一个万年不遇的“奇迹”,那就非常可笑了。    阿说,何以见得?    乌说,因为你能够感慨的前提条件是你的存在本身!那个答案的严重的错误根本无法构成那个答案的致命伤,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那样的感觉,后来我总是改变我的决定,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未来的我给我一些暗示,总是要我改变那个决定,你了解我所说的吗?    阿说,我了解了,那种感觉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你没有改变你的决定,而一旦你改变了你的决定,将不会产生那种感觉,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在一年的时间里有10次和你的未来相遇的机会,你有机会选择要么体验那种感觉,要么体验改变未来。    乌说,正确,如果你选择改变未来6次,体验那种感觉4次,那么结果就是你会体验那种感觉4次,错过改变你命运的4次机会,然后加深你对宿命论的相信程度,然后继续着你的悲惨。    阿说,是的,未来永远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选对,每次和你的未来相遇的机会,永远要选择去改变未来,不要害怕会犯错,即使你犯了错,等到你超越过去的你的那个时刻,你还可以告诉过去的你,改变那个决定,抓住任何改变未来的机会,勇敢的前进,前进,像个永远前进的象棋里的小兵,等到你到达象棋的最后一条线,你就可以变成王后。    乌说,正确,一开始或许会很难,我记得第一年我只是选择改变未来1次,体验那种感觉9次,第二年我选择改变未来2次,体验那种感觉8次,一次次进步,一次比下一次更有信心,花了十年的时间,我终于可以抓住每一次可以改变的机会。和那种感觉彻底说拜拜了,和宿命论彻底说拜拜了,现在我遇到什么事情都不害怕,勇敢向前,做300%的努力,努力,努力,再努力。    阿说,听了你的一席话,我又有信心继续跑下去了。    乌点点头,慢慢的离开了。    从此,阿基里斯又恢复了练习,信心十足的重新踏上了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