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激励员工的话:易·医·道杂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39:28
易·医·道杂说  

 

本文引用自顺从自然《易·医·道杂说》                                                                                        光明心

医源于易,理成于医。修道不了性理,必是盲修瞎练。正所谓“率性之谓道”。修道之理,即是“天命之谓性”。此性理于易经中彻其源,穷其理。故修道之理必宗易理。医道,修道皆以易理为本,方可达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动物生存依赖植物;植物依赖土壤和水。此所谓“水土合德,世界斯成”。且看:沙漠有土,没水,不能成就世界;大海有水,没土,也不能成就世界。


但是冬天或北极、南极有水有土,但也不能成就世界,乃是因为水、土不能“合”,故而无生机之德。水土之合必靠太阳——火的力量。道家谓“三家相见”,方为圆满。此老子谓:三生万物。此张紫阳所谓:阴阳和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故而火、土、水乃共成世界万物之元机,人的生命亦不离此三家的相依互存。人天合一之旨无非让人效法天地之道,故修道、学医无不从此三家入手领悟去。

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中说:三五与一,天地之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其中,天数一,地数二,合而为三,五为土数。三与五合,则天(火)、地(土)、水则共成其德——成就天地万物之德。


“三家相见”所合其“德”,于天地之间,即是一团生机、生气。正是“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天上有太阳,地上有土,水在天地之间流行而用。


验之于天地之间的现象:天上的太阳照耀到地上,地下的水得阳气的温煦而氤氲向上,土壤变得温润,水土生机己具,于是土壤中的植物种子得其生气而应运而生(我常常喻之为“激活”)。植物成长,食草动物便依之而生存,肉食动物更是依植物和食草动物而存活。大自然的食物链就此生生不己地展开,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形成了。


“天地气交”所产生的一团生机、生气,是运动流行的,其运动流行是有规律的。其规律形成了四时、八节、十二月(以十二消息卦参悟之)。人应效法天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而起居摄生。至于修行、医理,亦无非依此而定规矩。


此乃伏羲“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而“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取象类比”正是古圣先贤“人天合一”之道的具体运用。


天地之间的火、土、水对应人的生命正是心、脾、肾。


肾藏精,喻为薪;脾藏意,喻为釜;心藏神,喻为燃薪之火。用一形象比喻当是如此:脾为盛装着食物原料锅;肾为锅底的柴或油或煤;心为点燃此柴或油或煤的点火器。


脾胃受气取汁,化气生血,输布全身,正像锅里的原料必经过烹饪方能变为能食用的食物;而食物的烹饪必须锅底的燃料充足(肾精);燃料的作用发挥,又必须以火(心)之点燃方得其用。人天相应之理如此同步进行,真可谓“善言天者,必验于人”。


三家相见,天地得以生生不息,人身得以长生久视。混然一太极自在其中。于人则正是:正气存在,邪不可干。


肾分阴阳者,乃言其体用。肾阴,言其收藏之功能,为体;肾阳,言其生化之功能,为用。肾阴,比喻为燃油;肾阳,喻为燃油中能被点燃化为热能的特性。肾阴阳又可喻为:肾阴——如燃料——如油;肾阳——如燧——如芯。


天道安守本分,故而生生不己。人道却不然。人之心神时时因外物的诱惑生起满足欲望的追逐,外驰外耗,无有停息。以至无力点燃肾中之精。日久,肾精无力振奋起用,如有柴而无火点燃,因此不能烹饪、消化脾胃之釜中的食物,食物也就无能转化为人体所需之营养。身体无气血营养的输布,于是,内在孱弱,虚邪贼风,无以避之,此乃疾病之源,折寿而不彰之始也。


摄生之法要,祛病之枢机,无非“精神内守”,则“病安从来”。《庄子 在宥》言之切切。广成子授道黄帝曰:无视无听,抱神而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将神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其中“将神守形,形乃长生”,正是修道、医道之眼目也。


狭义的精指肾精,尤指肾的收藏功能。广义的精乃是指身体本身。此身体也正是肾精“造化形容”所成就而来。道家修炼所谓精、气、神者,谓精乃肾精,尤指目下这个身体;神乃真意,真心,非后天意识思虑之心;气乃神与形相合、相守所生成的能量。犹如水在火的作用下化为的蒸气。此蒸气的湿性为水,其向上及其中的热性为火,具水火既济之德性,可谓即水即火,非水非火,故言之为气。


道家谓:人身全体为阴,只心神一点元阳。此元阳正指绝思绝虑之真心。此真心之领会,可于“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中求之,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求之。从禅门中更为迅捷,乃一念不生时之了然分明一念。亦可从神会大师“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悟入,乃观心时不落所观,不执能观之当下一念,允为正观。此真心至为重要,学者不可不慎。当从明师方能悟之。


以十二消息卦以明之:十一卦皆有阴爻,唯乾卦无阴全阳,此即生命之真心真意真神也。此真心乃一点生机,非思虑分别之心,故而无阴爻居于其中。其位居于离宫(泽天夬)之后下,乃前贤示人此非离位之思虑之心也。

常人经过一夜睡眠,便能精神焕然一新,其原理即在于人睡至深度无梦之时,思虑不起,后天意识完全停歇,先天真意自然与身心浑然合一,“三家”自然“相见”,精神相合而元气生,身体自然修复。正是“神返身中气自回”。这只是身体的本能作用。现代人心机炽盛,睡眠的本能也逐渐被破坏、干扰,这种本能的自我修复也在日益沦丧,所以现代人身心健康江河日下,颓波难挽。

修炼有素之士,在了了分明之际达于心念空寂之境,神不外驰,精、神相合相守,元气自然而生,故坐禅片刻,犹胜睡眠之功。其理与睡眠无异,只是觉与不觉耳!


识取此真心,照之于全身,如朗日当空,普照天下。当下身体即有温煦之感,此正是元气复苏,一阳来复,亦正是“阴阳合和成三体”之谓。

医门中“火神派”之崛起,谓“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十无一二”。乃真知灼见而为庸工浅见所不容。盖现代人之生活方式(睡觉晚、心机炽盛、饮食多寒凉、居所空调扰乱气候对人体的调节、肉食摄取过多,以致消耗在饮食上的阳气太过、负面情绪过多以致阴气内聚凝结……)多导致内虚寒而外阳越。加之占绝对主流市场的西医的治疗理论与手段皆是以伤害人体阳气为代价。所以,提出“几无阴虚者”,非是恒论而是时论。

火神派医理,以后天药物五行之气祛阴扶阳,来替代先天“真意”对肾精之本能激活,虽有祛病之效,然究竟不能于先天真心所起之浑然周流之功能同而语之,且于收神摄意,平心息虑的修养无任何裨益,心神仍时时外驰、外溢,所扶起的一点阳气生机,倏忽又为物欲所引而消耗殆尽。

坎中一阳,乃医、道所共尊。此阳乃立命之根,得之者生,失之者亡。此一阳者,须离中之阴与之相配方能凑乾坤和合,后天返还之功。非“离宫修定”之功岂得“坎府求玄”之妙?一味凭借后天药物五行之气岂可夺先天之造化耶!

至于医家治病活人,解一时之疾痛,慈悲心肠,凑泊手段,又另当别论矣!唯此中道理若此,不可不明。

坎、离二卦恒为医、道二家所津津乐道者,然究其根本,则多有“随例茫茫失钓杆”之惑。盖离者,体阴而用阳。内外二阳,言其用也,奔逐之识心也;中间一阴,言其体也,虚静之真心也。此真心以阴爻画之,示人须从寂然不动、虚极静笃中求之。阴喻其静、下、虚。坎卦之理亦然。修行所谓“静极生动”者,谓离中一阴以其虚静之功,引动坎中一阳由下而上,阴阳相合,元气生焉,此正是“阴阳和合而三体”。从此而入,阴阳之大门豁然洞开。

道家修炼之旨,大抵“与君说破我家风,太阳移向明月中”。“太阳”者,正是十二消息卦之“乾”,乃纯阳无阴之真意,绝非后天思虑之心。明月者,言其阴。人体全阴,所谓“阴成形”是也。以此纯阳之光,朗照全阴之身,神与形相守,精与神相合,自然元气(而非后天饮食、药物之凡气)勃然而兴。此口诀是言其体。离中一阴,坎中一阳乃是言其妙用。学者不可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