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励志口号 霸气十足:忠言:《人民日报》的前世今生(图文连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9:59:30

忠言:《人民日报》的前世今生(图文连载)

发布: 2012-1-13 16:35 | 作者: 忠言-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667 | 回复: 0

人民日报从这里走来 (图文连载12)

中央领导同志关心《人民日报》



1948年初秋 910月间的一个傍晚,吴冷西和新华社另一位副总编辑石西民沿着西柏坡边的河岸散步,正好遇到周恩来迎面走来。周恩来和石西民是老熟人,马上打招呼。他和吴冷西不熟,就询问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石西民即向周恩来介绍了吴冷西。周恩来马上想起来,一年以前,他指名要将吴冷西、张映吾、高扬文抽调出来,专门搞评论。

周恩来接着说到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干部在西柏坡集训的事。他说,在解放区工作的同志和原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同志要很好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说:这次集训条件很好,由胡乔木带领,少奇同志亲自掌握,重大宣传问题都是中央书记处议定的。集训是为迎接全国解放新局面做好准备。



周恩来谈到,从最近战争形势看来,全国解放很快就要到来,比中央原先预料的要早得多。现在就得考虑如何筹备建立人民共和国,还有建国后许多新工作的方针政策。他说,你们搞新闻工作的现在就要准备全国解放后如何进行宣传报道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你们不熟悉,要认真对待,虚心学习。周恩来特别提到了经济建设和外交问题,提到统一战线在全国解放以后将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入,对各派民主人士的宣传要特别关注。



此时的周恩来日理万机,没有直接参加对新闻干部的培训,但他对新华社分两个部分正在进行的集训是完全知情的。


194810,辽沈战役鏖战正酣。根据分工,时年50岁的刘少奇主要考虑“进城”接收,以及此后全党面临的工作。而如何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建设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条
件下做好新闻工作,刘少奇也在深深思考。为了作好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刘少奇事先听取了范长江的汇报,准备了比较详细的提纲。




102,记者团约有2530人来到中央领导人驻地西柏坡村,听取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讲话。除记者团成员外,在座者还有廖承志、范长江、吴冷西、朱穆之。



刘少奇一开始就说:报纸办得好,就能引导人民向好的方面走,引导人民前进,引导人民团结,引导人民走向真理。如果办得不好,就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会散布落后的错误的东西,而且会导致人民分裂,导致他们互相磨擦。因此,新闻工作的影响是很大的。你们的工作做得好,就很好;做得不好,就要受历史的处罚。



新闻工作很重要,党很重视这个工作。党历来的文件、书刊都曾说明党报的重要性。

保持与人民的密切联系,是新闻工作的重点,也是新闻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志。


刘少奇在讲话中要求编辑记者们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反对“客里空”。要经得起风浪,在工作中创造经验,积累经验。

刘少奇讲话的核心思想,是党报编辑、记者要反映人民心声。在这次讲话中他有一句名言传播久远,深深地影响了党的新闻理论:

如果能够真实、全面、深刻地把群众情绪反映出来,作用就很大。人民的呼声,人民不敢说的、不能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你们说出来了。如果能够经常作这样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记者就真正上路了。……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当时担负主要记录任务的是萧航。萧航着手整理刘少奇的讲话稿,至10 6日完成,总计12000字。讲话稿整理好之后,人民日报负责人即根据整理稿向全体记者传达了刘少奇的讲话,包括向在外地的记者进行传达。这年深秋,原《冀鲁豫日报》记者姚力文的关系转了过来,成为人民日报的正式记者。他们来到里庄报到,第一件事就是听副总编辑安岗传达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刘少奇的讲话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姚力文更没有想到,新中国成立后,自己还担任了刘少奇的秘书。





44.照片周恩来在西柏坡办公







45.照片:五十年代担任新华社社长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和毛主席在一起




46.版面: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讲话当日——1948年10月2日的《人民日报》1版




47.照片:1949年2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举行期间的刘少奇




  1946年新闻巨子范长江(左)与廖承志在南京



48.照片:解放后担任刘少奇秘书的姚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