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革命地一:旅游手册《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39:49

藏族人的名和"姓"     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
   
    七世纪以后,佛教在西藏盛行,一切都被染上佛教的色彩,人们的名字也喜欢请活佛来起。要是一个人出家当僧人,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寺院堪布剃度,取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院或家族的名字。
   
    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只有名。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名字全称的两个字来简称。有用第一和第三个字来简称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
   
    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彩。一种是用自然界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的,如:达娃(月亮)、尼玛(太阳);也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作为名字的,如:朗嘎(三十日);还有用小孩出生的星期,为小孩起名的,如尼玛(星期日),也作"日","太阳"解,达娃(星期一),也作"月亮"、"月份"解。不少父母在给孩子起的名字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如父母嫌小孩太多,想结束生育,便给小孩起名"仓木决",意思是终止。"穷达"的意思是最小的,表示再不要小孩。如果父母想生男孩,给自己的初生女儿起名"布赤",意思是"带男孩"。
   世界三大姓氏如何统计     近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据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的结果,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这三大姓氏的总人口数是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而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已高达22000个。那么,这些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在中国人的姓氏之中还有多少趣闻秘事可供我们解读?
   
    为了了解此次关于姓氏统计背后更多的故事,更好的解读中国人的姓氏,本报记者专门对该课题的研究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姓氏可以用来探讨一个国家的某些现象
   
    据袁义达介绍,姓氏是一种标记。在生物学研究上,可以用它来探讨一个国家的某些现象。但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关于姓氏的研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门边缘学科,实际上它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16年前,也就是1984年,从北大生物系生化专业毕业的袁义达已经在中科院遗传所工作了。这时,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名叫卡瓦利·斯福扎的教授向遗传所建议共同合作开展对中国姓氏的研究。在当时的遗传所里,不少人都知道袁义达一直对人的姓氏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他的群体遗传研究的专业背景,所里决定让他来进行这项研究。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袁义达在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中国人的姓氏,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中国人的姓氏是姓氏学最好的研究对象
   
    对姓氏的研究是一门科学。而中国人的姓氏是姓氏学最好的研究对象。中国人的姓氏反映了中国社会几千年进化的痕迹与传递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历史悠久,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种一脉相传的文明,是最为符合遗传学规律的。此外,由于中国人历来宗族观念比较强,所以同一个姓、有着同样血缘关系的人往往会聚居在一起。"这就是在中国的地图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张家庄、李家庄的原因。"袁义达说。
   
    ■统计是十分严谨与科学的
   
    1983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1986年此次普查的相关抽样数据被统计出来。袁义达根据相关的资料数据,开始对我国的姓氏做统计研究。1987年,袁义达统计出中国的姓氏有12000个到13000个。同年,中国科学院正在进行有关姓氏研究的消息被一些媒体广泛传播。1987年5月2日,袁义达将此次姓氏统计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于众,被称为"新百家姓"。"新百家姓"中,"李、王、张"位居前三甲。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关于姓氏的研究仍在马不停蹄地进行。"我国的这些大姓传承至今是很不容易的,比如说元朝的时候,为了维护元朝的统治,就曾经有人向元顺帝建议,把排在前面的五大姓氏的人全部杀光。好在元顺帝犹豫再三,没有付诸行动,这使当时这些姓氏的人们逃过一大劫难,从而也使这些姓氏得以传承至今。"袁义达告诉记者说。
   
    ■姓氏算命是无稽之谈
   
    目前,许多老百姓都很想了解关于自己姓氏的知识尤其是家族的渊源。袁义达向他们建议说,最直接的方法是找到自己的家谱,不管怎么说,家谱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个亮点,是这方面最权威的记录。如果找不到家谱,可以去找一些关于自己姓氏的资料来看。甚至也可以去了解与自己同姓的其他人家的渊源,也许从中可以找到些线索。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关于姓氏的书籍,大家不妨做做参考。
   
    目前社会上有人专门利用姓氏来算命。袁义达对此表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统计根本不是一回事。用所谓的姓氏、名字来预测未来的命运是不可能的,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相信。"
   
    ■能激起海内外华人更多的爱国之情
   
    关于姓氏研究,袁义达告诉记者这一研究对许多人尤其是海外华人的寻根帮助不小。"在海外,我见过很多华人虽然不会讲中文,但却会告诉你他姓王还是姓张,如果发现谁与谁同姓,大家距离一下子就会拉近许多。我想,这种姓氏的研究必然会激起他们更多的爱国之情。"
   
    此外,对姓氏的研究在人类学、遗传学、医学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据袁义达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利用我国姓氏分布的图谱,进行我国常见疾病比如肿瘤分布的研究,争取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全国最大三姓氏:李、王、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达经多年研究发现,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袁义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依据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离抽样,严格按照统计学原理获得这一全国性姓氏数据的。
   
    根据袁义达的研究成果,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约占人口的9.9%,其次为李、张、刘;在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大约占人口的10.6%,其次为李、黄、林、张;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第一大姓为李,大约占人口的7%,其次为王、张、陈、刘。
   
    袁义达发现,在我国每一个省区中,都有一些出现频率比其它省区高得多的姓。如广东的梁和罗姓,广西的梁和陆姓,福建的郑姓,台湾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苏的徐和朱姓,浙江的毛和沈姓,江西的胡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谭姓,四川的何和邓姓,贵州的吴姓,云南的杨姓,河南的程姓,甘肃的高姓,宁夏的万姓,陕西的薛姓,青海的鲍姓,新疆的马姓,山东的孔姓,山西的董和郭姓,内蒙古的潘姓,东北三省的于姓。
   
    袁义达说:"中国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国一项特有的国情,它将涉及到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宗们遗留下来的基因资源的分布、当今海内外的寻根和国家的统一、今后人口发展趋势等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浔古镇说张姓     南浔是江南水乡中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早在四五千年前,南浔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耕作、渔猎,北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很有规模的村落,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南浔由于水路发达,曾是富商云集的地方,南浔张姓千百年来就在这古镇上生活。
   
    浙江省文物学会研究员范希仁:南浔是江南历史文化名镇,建镇到现在已经有750年了,张姓是南浔的大姓,明代末年,南浔已经发展成为烟火万家的一个大镇了,那时候南浔有15个大姓,张姓是名列前茅的,南浔的张姓有好多支,同姓不同宗,他们都是从四乡或者是外地搬迁到南浔来的,最早的是在宋王朝南渡的时候迁来的。
   
    早在北宋时期,南浔古镇的丝绸就已经非常有名,张姓人家据说正是看好南浔的蚕丝业兴旺,从安徽、湖北迁到南浔,千百年来张氏人家为南浔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由于经营蚕丝业,张姓人家也积累了万贯家业。
   
    浙江省文物学会研究员范希仁: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象牛墩狗,这是一个比喻,按照他的财富多少来区分的,五百万银子以上的称象,一百万以上不到五百万的称牛,十万两以上不到一百万的是称狗,南浔的许许多多大小富户,中间有许多呢,有好几家姓张。
   
    在南浔到处都有张姓人家留下的园林、书屋,在江南提到南浔,一是丝绸,其二就是书屋了,晚清举人张石铭的故居,至今仍被称为江南第一宅,在南浔,还有一位风云一时的人物。
   
    浙江省文物学会研究员范希仁:南浔的名人呢,张姓中的名人很多,好几个,知名度最大的呢,是四象之一的张家,其代表人物就是张静江,张静江是张颂贤二王的第二个儿子,他是国民党元老,他曾经捐巨款支持孙中山先生的反清革命活动,孙中山先生从法国的马赛乘轮船启程到新加坡,策划西南边疆的反清活动,张静江也乘这一班轮船,当张静江得知孙中山在同一个船上,他就主动的去拜访孙中山先生,同时,又同他约定,尽力相助,并且约定了一个密码,A是代表1万元,B是两万元,C是3万元,D是4万元,E是5万元,那么后来,孙中山到了纽约,果然从通讯公司里拿到了这批钱。
   
    故人早已离去,留给今天的人们只有回味,走在这荷花绽放的古典园林中,我们不能不感叹张姓人家曾经拥有的智慧,据说,南浔生产的辑里丝曾经在巴拿马得过金奖。南浔不但有数不清的商会,也曾有过进士、举人,文化和商业相互交融,就是走出南浔的张氏子孙,依然继承了先辈的聪明才智。
   
    浙江省文物学会研究员范希仁: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有的到美国、英国、有的就是到台湾,到台湾呢,有的住在台北、有的住在台南、台中。这几年,随着国家的开放,回到南浔来的张姓呢也陆陆续续不少。
   
    古镇的桥,古镇的水,印记着南浔古镇的历史,这桥,这景,这川流不息的运河,正是南浔的情致所在。
   
    提示:
   
    张姓起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始祖黄帝
   
    是黄帝的直系后裔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张姓历史上名人有
   
    张骞张衡张学仲张之洞张大千等
 
自古吴中多"顾"人     顾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四千多年前,顾氏族人就繁衍发展于下游的江苏、浙江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吴中地区,长江在苏州的昆山市,就出了顾家史上最有名的一个人物"顾炎武"。采访中,这位昆山市顾炎武纪念馆的解说员向我们介绍说,顾炎武是古代72伟人之一,也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与王夫之、黄宗羲齐名。为了纪念这位有才华、有胆识之人,昆山市政府专门建造了这座占地三千平米的纪念馆。
   
    顾炎武生长于明清之际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他的两个同胞兄弟在捍卫昆山城的战斗中英勇就义,养母绝食而亡。为了把抗清斗争坚持到底,他愤然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警句。他还撰写了《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巨著,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据顾氏族谱记载,吴中地区这支顾姓的起源还与历史上那位卧薪尝胆、雪耻复国的君主越王勾践有关,勾践的第七世孙闽君摇因助汉灭秦有功,在汉惠帝年间被封为东海王,后来他又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居住在今天的浙江绍兴,顾余侯的子孙又以封号的第一字为氏,从此繁衍于江浙一带,顾姓因此而得姓,顾摇就是顾氏的受姓始祖。顾炎武以及昆山地区的顾氏人家,根就系于这位祖先。
   
    姓氏研究专家史中里:顾姓起源很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一族在南方的吴中地区,另一族在从北中原地区。
   
    北方的顾姓与传说中的昆吾氏有关。夏朝时,有个部落叫"顾",在今天的河南范县,这个部落里的人都是昆吾氏的子孙,到了商朝,汤率领的军队攻灭了顾部落,顾部落的王族子孙散居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就来到了吴中地区,随后以部落为姓,这就是吴中地区顾姓的最早起源。
   
    据史学家顾颉刚考证,顾姓主要发展于会稽,也就是今天的吴中地区,越国时的会稽是指今天的绍兴,而到了秦朝统一后,又重新设立会稽郡,郡中心就在今天的苏州。
   
    姓氏研究专家史中里:在苏州地区,陆姓和顾姓是最大的姓。一支就是顾野王这支,在他家族中,后来有了昆山的顾炎武;另一支顾鼎臣那支,他这支也在昆山地区。
   
    在昆山,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明朝时首辅内阁顾鼎臣,首辅内阁相当于宰相,他的传人至今还居住在这里。
   
    顾鼎臣第17代传人顾庆中:他对昆山最大的贡献,就是筑城墙,本来昆山只有土城的。嘉定33年,倭寇打进来,抵抗了90天没打进来,所以保住了老百姓。
   
    我们是第17代,廷字辈,现在呢,兴字辈第20代已经有了。
   
    据统计,目前居住在昆山的顾姓族人有19000多人,约占当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整个江浙一带的顾姓又占了全国顾姓人口的60%。顾姓自汉魏六朝时,便已和朱张陆三姓成为江南四大姓。唐朝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顾氏不断向南北各地播迁,其中还有人南迁至武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南常德,并在当地发展壮大,成为顾姓的另一大郡地.到了明代,顾姓不仅分布在山东、安徽、湖北等地,而且在北方的陕西、山西、内蒙也有人居住。而历史上的顾姓名人除顾炎武、顾鼎臣之外,还有三国时吴国丞相顾雍、东晋画家顾恺之和南朝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等,他们都是出自吴中地区。
   
    提示:顾姓是最早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夏朝。
   
    历名上的顾姓名人有顾雍、顾恺之、顾况、顾炎武等。
 
古村俞源说俞姓     在江南美丽而古老的俞源小村中,多数居民都拥有同一个古老的姓氏--俞姓。之所以说俞源古老,是因为小村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而之所以说俞姓古老,是因为俞姓的起源可以至少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
   
    根据《史记·扁鹊传》中记载,曾经有一位上古良医名曰俞跗。他就是数千年来中国俞姓的始祖。
   
    俞氏后裔俞步升:过去古代的时候,有一个杭州人姓俞的,他的父亲在松阳县,我们隔壁这个地方松阳县当官,去世了,他的儿子给他把棺椁运回到杭州去,路过这个地方,结果他发现这个地方有块放棺木的地方,认为这个地方风水非常好,他就把父亲安葬在这,自己也在这守孝,所以他在这里生儿育女,就发展到现在。
   
    与很多古老的姓氏一样,俞姓的发源地也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但是俞姓的南迁却比其他姓氏都要早得多。武则天临朝时期,俞氏先人俞文俊上书皇帝,认为武则天以女主居阳位,违反了阴柔阳刚之规律,天地不容。俞文俊的斗胆进言激怒了目空一切的女皇帝。于是,他被发配到荒僻之地岭南。俞氏后人也随之开始了在南方一带的繁衍和发展。
   
    台湾的俞姓就是从大陆东南沿海播迁过去的,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台湾岛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俞氏后人的足迹。
   
    俞源小村建于俞氏南迁后不久的南宋。村中格局和古旧建筑也多是从元、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
   
    整个村落一般来说,要有围着自己有绕水,背后有靠山,有了这个靠山,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这样光线非常好。
   
    其实,"俞"字是个多音字。根据《元和姓纂》中记载,俞字的另一个读音是侴。在古代,俞和侴是两个不同的姓氏,俞姓源自北方神医俞跗,而侴姓的祖先却是江南吴国人。但由于俞、侴二字过于形似,就逐渐混二为一,通作"俞"姓了。俞源村虽位于江南,但村中的俞姓却是北方俞姓的后裔。
   
    俞氏后裔俞步升:这个村子里面现保存的古建筑很多了,因为它在特别是明代,看来是很富裕,所以现在呢,村里面保存的有五十几栋现在都比较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特别呢,现在比较完整的有一个祠堂,俞氏宗祠。这个俞氏宗祠现在的占地面积是在我们附近市县中是难得的唯一的一座,有三千多平方米。
   
    说起这俞氏宗祠,它们还有个富于诗意的堂号,叫做"流水堂"。"流水堂"得名于"高山流水"的典故。春秋时人俞伯牙善于鼓琴。一夜,伯牙在船头弹琴,发现岸上有个青年在偷偷赏琴,这个青年便是钟子期。伯牙每奏一曲,子期都能准确的体会其中含义。此后,"高山流水"不仅用做比喻美妙的音乐,而且也用来形容真挚的友情。各地的俞氏后人更是以"流水"为堂号,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用"流水堂"这般儒雅的称谓做堂号,对于俞姓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从古至今还真出了不少俞姓名人。
   
    明代、清代这两个时代的读书人很多,贡生以上的就30多人,秀才就100多人,说明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很深厚,提倡读书。
   
    俞源人杰地灵,科举不断。据俞氏宗谱记载,明清两朝有进士、武举人、贡士、秀才共293人。
   
    从全国范围来看,历史上曾于翰林院做过编修的俞姓先人,有元代的俞述祖和清代的俞樾;诗文作品保存至今的俞姓先人,有宋代的俞灏、俞琰,明代的俞大猷和清代的俞万春。他们为我国的传统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城淮安话骆姓     古城淮安位于江苏省的北部,走进那里你会发现仅在淮安城区的地图上就有三个叫骆村的地方,当地人说这都是骆姓后人聚居的地方。那么这些骆氏后人是何时来到这里,骆姓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仔细翻阅一些姓氏典籍你会发现,骆姓也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姓氏,据《元和姓纂》记载,"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以王父字为氏,望出内黄,会稽"。意思是说,骆姓的祖先是齐国的公子骆。春秋时的齐国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被周公封的诸侯国,齐国开国君主,便是上古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姜子牙,当时建都营丘。在齐太公的后人中出现了一个"公子骆"。公子骆的后辈就以骆字为姓。
   
    随着时代的变迁,骆氏的子孙逐渐播迁到了南北各地,仅居住在淮安的骆氏后人,就自然形成了3个骆姓聚居村。
   
    江苏省淮安市文史副研究员骆士清:据我们长辈讲,我们的老祖宗世代居住在江南,就是现在的苏州昌门,(当时)我们的老祖宗在朝廷中做大官,为人比较正派,后来他看不惯朝廷中的一些贪官,就和这些贪官结下了私怨,这些贪官权势非常大,后来联合起来污陷他,他为了避免家人受到牵连,他一人留在了当地,把其他家人偷偷迁到我们此地。
   
    除了起源于山东的骆氏,在中国还有另外两支骆氏。
   
    据《史记》记载,江、浙一带的骆氏,大多是春秋时代越王句践的后裔,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4000多年前曾经兴盛一时的夏朝的少康。由此推溯,那么南方的骆姓人家应该多是大家所熟悉的夏禹的后代。骆氏的第三个来源是一些少数民族改姓而来,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过上了定居生活,后来生活习惯逐渐汉化,有的就改为骆姓了。
   
    江苏省淮安市文史副研究员骆士清:由此看来,中国的骆氏由三支源系组成,一支长期生活在江浙一带的骆氏,是越王句践之后,追溯起来也就是夏禹的后代,另一支骆姓源自春秋时的齐国,是齐太公之后,"公子骆"的后人,由此追溯也就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再有一支就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了。
   
    从时间长短来看,前两只支系要长一些,而后一支则历史相对较短,大约发生于距今天1000多年前。
   
    江苏省淮安市文史学者金志庚:在我国春秋时期,吴王句践他们的子孙也姓骆,吴王句践的祖宗是大禹,这样看来骆姓也是大禹的后裔,在我国古代还有个少数民族叫骆国,它的国人也姓骆。
   
    不管是出自山东,源自江南,还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骆氏后人的播迁范围越来越大,逐渐有人迁居到广东福建一带,再后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又逐渐渡海迁居到了台湾。
   
    淮安市文史学者金志庚:广东附近一带的骆氏家族,大约在清朝的乾隆年间,就有一部分迁徙到台湾,最初在台湾的苗栗,后来到了台北、台南、新竹这些地方,现在整个骆氏家族在台湾的姓氏当中排名99位,分布很广。
   
    骆氏在历史上名人辈出,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骆宾王是初唐时义乌人(即今天浙江省义乌县人),据说他很小就会做诗,七岁时便吟出了有名的诗句:"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长大后文采名扬天下,他为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所做的《讨武檄文》千古传诵。据说当年就连武则天读到这篇文章时,也曾感叹自己失去了一个好的人才。
   
    如今生活在淮安这座古城中的骆氏后人已达万人之多,自从祖辈迁移到这里开始,他们便世世代代的在这里繁衍生息,大多数骆氏人家已经在这里居住了600多年。淮安的骆村走出去的骆氏后人,有的到了台湾,有的到了海外,但不管他们走到哪里,都会记住根在骆村。
   
    提示:
   
    骆氏有三支起源
   
    其中最早的一支可追溯到炎帝神农氏
   
    骆姓的历史名人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南北朝时勇冠三军的名将骆文牙等
 
西递胡家人     说起西递村,大凡到过这里的人都会被眼前这秀丽的山川,独具一格的古民居所吸引,西递近千年的发展史,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西递村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胡氏家族世代聚族而居的村落,千百年来,胡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构筑了灿烂的徽州古文化。
   
    胡姓的起源非常悠久,俗话说,葫芦里面乾坤大,葫芦生人祖,这个葫芦不是普通葫芦,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妣华胥氏的图腾,华胥氏是古代我们远古时期的一个始祖,她所生的子孙,统称为胡人,你比如东胡族、西胡族、南胡族,以及楼胡还有昆仑胡人,都是华胥氏的后人。
   
    远古时期,胡人是以游牧为业的民族,特别善于骑射,为了行动方便,胡人制作的衣服,非常适用于作战,黄帝时,胡人制衣就已出名,据说战国时期,人们争相效仿,因此,也就有了赵武灵王要改胡服骑射,可见胡人具有非凡的智慧。
   
    胡人呢,所居住的地方,都是以胡为地名,我们在地图上可以查到,葫芦河、壶口、湖丘、胡亭、由于上古的时候把一些诸侯,封在以胡地命名的地区,就叫胡子国,在古时候有两个胡子国,一个是后夔的后代,叫归伯,在商代的时候封他为胡子国,因此,他的后代呢,被楚国灭了以后,就以国名为姓,就叫胡氏,还有一支是,周武王灭殷的时候,他封他的同姓,姬胡为胡子国,这个胡子国后来也被楚国所消灭了,因此,他的子孙呢也改姓为胡。
   
    胡人汉化以后,大多以族名为姓,许多少数民族在后来都改为胡氏了,除了汉族胡姓,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中也有胡姓,今天,胡姓在全国的人口有1000余万人,是住居中国第20位的大姓。
   
    秦朝的时候,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害怕六国贵族复辟,于是,就把十万六国贵族,迁往到关中,但是,燕国有一个叫卢生,他还是认定秦国的一定是胡,所以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听了以后呢,就让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伐东胡,把胡人赶出了河南之地,还修了万里长城,这都是跟胡人有关的历史。最后,秦始皇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秦二世叫胡骇也是跟胡有关,胡骇暴政天下,引起了陈胜、吴广的揭竿起义,最后呢,终于灭亡了秦王朝,所以秦朝最终还是亡于胡手。
   
    西递胡姓的始祖其实是唐昭宗李晔的儿子,当年李晔落难从长安迁都洛阳,途经陕县时,皇后何氏生下一个男孩,李晔托给婺源人胡三公收养,改李姓为胡姓,取名昌翼,后来,李晔全家被杀,只有胡昌翼得以幸存下来,胡昌翼被视为西递胡姓的始祖。
   
    俗话说徽州是十家九贾,就是九家都在经商,因此,中国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在明清时期,徽商也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而且呢,还出了一位红顶商人胡雪岩,这胡雪岩就是明经胡氏的后人。
   
    历经春秋变迁,胡氏人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唐末开始,胡氏以福建为中心向广东、台湾迁徙,到清雍正年间胡氏就已遍布台湾全省,胡姓人口在台湾位居34位,为广东、福建、台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古老的胡姓,神奇的故事。告诉今天的人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满族人的姓     满族人的姓名,很是复杂,常常让人弄不清明珠是姓明名珠,还是明珠只是名字;弄不清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是名字还是姓纳兰名性德。若说索尼只是名字,而人们为何称他为索大人?好像索尼姓索名尼似的。其实,明珠、索尼都是名字,因为满族人照例是称名而不举姓的。
   
    满族人虽称名而不举姓。但他们都是有姓氏的。汉族人多以单音字称姓氏,满族人姓氏有很多是多音的。据《清朝通志·氏族略》称,满族共有姓氏647个,其中3/10是见于《金史》的女真姓氏,还有一部分是以地名命之的,另有一部分满族姓氏则是汉姓。清代一些汉军进入满洲,成为八旗汉军,改入旗籍后,通常是在汉姓下加一个"隹"字,如姓陈的改为满洲陈隹氏,姓李的改为李隹氏。蒙古族降后金之后,一些蒙族姓氏也成为满洲姓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八旗汉军、八旗蒙古人原来并非是满族,同样,八旗满洲也不全是满族人。八旗中除纯正的满族人外,还包括部分汉人、蒙古族人、回族人、朝鲜人等,满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几个民族形成的共同体,其姓氏除与《金史》相符的姓氏是纯女真人的后裔外,还有汉姓、蒙古族姓等。
   
    满族的八大姓是佟隹氏、瓜尔隹氏、马隹氏、索绰络氏、祁隹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到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人都冠以汉字姓了。其规律似乎有的取其原来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字为姓,或取数音节相切,取一近音的汉字为姓。如瓜尔隹氏改姓关,索绰络氏改姓索,舒穆禄氏改姓舒或徐,那拉氏改姓那等。也有将原来姓氏译意为汉字取姓的,如巴颜氏改姓富,因巴颜在满语中有富有之意。皇族爱新觉罗氏改姓金,因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之意。当然,满族人改汉字姓也并非如此简单,同一满族姓,后改为汉字姓,也不一定取同一汉字。如今,单单从姓氏上,就很难一眼看出某人是否是满族了。如溥仪的名字仍然叫爱新觉罗·溥仪,其弟的署名也是爱新觉罗·溥杰。而他们的七妹,原名是爱新觉罗·温欢,后改姓金名志坚了。
   
    至于皇族姓爱新觉罗氏,其来源至今仍众说不一。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有一次天女佛库伦在长白山附近湖里洗澡,吞食神鸦所衔的果子之后,觉得身重不能升天。不久,生下一男孩,长得体貌奇伟,落地会说话,佛库伦对他说:"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库布里雍舜。"这个孩子就是清王朝奠基人努尔哈赤的史祖。这一说法充满神话色彩,是说其受姓于天。可是努尔哈赤的上几代,并非姓爱新觉罗,那么姓什么呢,至今是不解之谜。
   
    总之,满族的姓氏很是复杂,我有些满族亲友,他们也弄不太清楚自己的祖上到底姓什么,祖先是女真人后裔呢,还是汉人后入满籍呢?
 
万村、万姓、万家人     万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其发源地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芮城。
        据《姓纂》和《姓氏考略》记载,最早的一支万姓人氏源自芮伯万,芮伯万是周朝的一个诸侯,他的子孙后来就以他的名字为姓了。
   
    另一支万姓人氏的始祖则是周文王的裔孙毕万,而毕万的子孙后来也是采用先祖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由此可以看出,万姓至少有两个来源,但无论是源自芮伯万,还是源自毕万的万姓人氏,他们的根源是一样的,都是黄帝的姬姓后人。在安徽泾县桃花潭镇的万村,居住着一支万姓人氏,他们的祖先是晋朝的时候从陕西扶风县迁到这里来的,至今已在此繁衍了1600多年。
   
    万姓后裔万汝楫:我们桃花潭万姓的始祖是在陕西,始祖的名字叫万修,他住在扶风县,由陕西的扶风县迁到江苏。到我们桃花潭来的始祖名叫万鹏举,十六世祖万鹏举,他看到桃花潭的风景很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所以我们的祖先万鹏举就选择在这个地方落居了,居住在这里,我们一直传下来,一直到今天已经有46代了。为什么叫万村,因为以前姓万的来到此地最早,这里没有其它的人,没有其它的姓。我们万村人口在那个时候人员比较多,一直到现在,还有100多户,人口有500多人,我们都是一个老祖宗的后人。
   
    从晋朝开始到唐朝的时候,居住在这里的万姓人氏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已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户人家,他们虽不是名门望族,但勤俭持家的家训,和睦相处的民风却远近闻名,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对这里万姓人家的古朴家风也有耳闻,从而为万村的万姓后人留下了很多引以为豪的故事。
   
    万姓后裔万石伟:这个义门的来源是唐代的时候(贞观5年),我们的祖先从万晏到万崇光5代,五世同堂,和睦相处,家风朴素,从而得到当时皇帝(李世民)的旌表。现在这个义门是我们万村的标志,也是我们万村人的荣耀和骄傲,现在我们村里办大事、婚事,都从这个大门里面进出,以表示很光荣,荣耀的很。
   
    自古山清水秀文人多。万村的万姓人家,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文人雅士,万钜就是其中的一位。当年汪伦修书一封,邀大诗人李白到桃花潭来游玩的时候,万姓人家也是热情相待。
   
    万姓后裔万汝楫:李白到这里来,我们祖先万钜就带他游玩,他看到这里风景很好,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万家酒店实际上就是我们姓万的一家人开的酒店,所以就叫万家酒店。那个时候,很多人到这里来,都到万家酒店去饮酒、吟诗。
   
    扶风会馆是当时万村人议事、聚会、接待客人的地方,当年李白来桃花潭游玩时,也曾在这里与万钜、汪伦等人吟诗作赋,高谈阔论,万家人的热情与豪爽,也给李白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写下了很多诗句称赞这里的万姓人氏。
   
    历史上最早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万姓名人是万章。万章是孟子的学生,在《孟子》一书中就记载有万章问孝的故事,而这篇文章就是以万章的名字为篇名的,从这一点上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万姓人氏就已从其发源地迁徙到了山东境内,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万姓人氏又先后向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播迁。自唐朝开始,万姓人氏见于史料记载的人物逐浙增多,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见于史料记载的万姓人物大部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到明朝的时候,万姓人氏在江南和福建沿海一带已发展成为大户人家。
   
    提示:
   
    万姓起源于周朝末期其发源地在山西和陕西
   
    历史上的万姓名人有万章万修万齐融万元古等
 
阅微草堂话纪姓     在北京的珠市口西大街有一家晋阳饭庄,一走进院子,纪清远先生就对我说:"来,我先带你参观一下我六世祖纪晓岚先生住过的地方。出乎我的意料,这里就是阅微草堂的旧址。当年纪晓岚亲手种下的紫藤、海棠依然生机勃勃,而在这古老的书房里,纪清远先生和我们讲起了纪氏家族的故事。
   
    纪晓岚六世孙纪清远:我姓纪,纪字在姓氏发音是己,但现在念惯了呢,一般都念纪,因为一般比较顺口。纪氏来历,我查了有关资料,我们的始祖是比干公的儿子,文坚公,比干公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被周文王赐了一个姓,当时见面以后,后到他左手有一个"纟"字,右手有一个"己"字,掌纹像一个"己"字,合在一起是个纪字,后来以这个为由,就赐他姓纪,那么以后祖祖代代就以纪氏为姓。
   
    纪清远先生这种关于纪氏得姓的解释带有一些传奇性的色彩,其实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周武王得天下之后,曾经广封诸侯,纪姓的始祖,由于是炎帝后裔的缘故,当时就被封于今天山东寿光县一带,号为纪国。到了春秋时代,纪国灭亡,其后裔以国为氏,从此,在中国出现了纪姓。而在中国的南方各地,纪姓人家也不少,比如纪清远先生的这一支纪姓,原来就生活在南方。
   
    我们这一支的高祖他是在南京,在江苏上元,当时明朝刚建都南京时,他们准备迁都北京,随着国都迁往北京,朝廷有一个号召,把一些大户人家迁到京城周围,所以我们纪家从那时起就迁往北方,从南方迁往北方,迁到河北,当时叫河间府,迁到那儿就定居了。
   
    如今,已变成晋阳饭庄的纪晓岚故居,只是原来阅微草堂的一部分。纪晓岚这位清乾隆时期的纪氏才子,当年就是在这儿编撰《四库全书》,著写《阅微草堂笔记》。纪清远先生说由于纪晓岚是汉官,所以按照大清的律法,住所只能建在外城,而只有满人才能住在皇城之内。其实,关于汉官、满官之间的区别不仅于此。
   
    在称呼上,在皇帝面前,汉族的官员在皇帝面前自称臣,满族官员在皇帝面前称奴才,比如说电视剧里,和珅在皇帝面前就称奴才,纪晓岚,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他自称臣。
   
    这本《九龙纪氏总谱》,是纪清远先生在台湾的一位本家纪兆连先生多年来整理有关史料后写出的,其中记载了有关纪氏先祖的起源、播迁,纪氏贤人等等,前年,专程从台湾托人来大陆转送给纪清远先生。
   
    纪家在台湾,在海外华人社会当中也是一个很大的家族,人很多,而且比较有影响,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亚洲女飞人,是体育界的叫纪政,政治的政,她本名我忘了,但她是排根字辈的,也在台湾居住,前些年经常来大陆,参加一些长跑活动,因为她是体育界的,论辈分是我下一辈,都属于有亲戚关系。
   
    纪姓的始祖,是炎帝后裔,被封于山东寿光一带。
   
    纪姓名人有纪处纳、纪君祥和清乾隆时期《四库全书》的总撰官纪晓岚。
 
天下罗姓是一家     四川营山是一座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据说在这营山,从宋朝到清朝,考中进士的就有57人。可见营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人们用"科第仕宦,甲与蜀都"来赞誉营山。
   
    清初,清政府为解决明末战乱,四川地广人稀,从湖北强征移民,大批罗氏被迁移到营山,从那时起,营山罗姓就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营山县政府文史顾问罗国建:罗氏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早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有一个部落,就是我们罗氏部落,在今天的河南省,罗山县,以织网捕鱼为生,商朝的时候,罗氏部落归顺于周武王,共同灭掉了商朝,灭掉商朝以后,周武王封罗氏部落为罗子国,罗子国后来又被楚国灭掉,灭掉以后,罗氏人就流落到我们国家现在的枝江、汩罗江一带,散居的这些人就是罗氏的起源。
   
    罗氏自从湖北迁到四川营山以后,历经几代人的勤奋努力,逐步发展成为营山的世家大族,刚开始主要以耕农为主。其后,由于受到营山古城文化的影响,营山罗氏后人的文化结构也有了本质的变化。
   
    营山县政府文史顾问罗国建:在我们营山一共有12支罗,其中大庙乡有一支罗,叫罗天祥,东升有一支罗还有鸡川也有一支罗,古今以来,姓罗的是一个大族,历史上有两个考取了状元,有一个叫罗能,还有两名考取了进士。有一个叫罗昌的进士,到京城考状元的时候有一个笑话,去的时候,主考官,就问他你那个地方的风水如何,当时,罗昌一时想不起来,就把周围的四座山,连起来完成了一个风景,考官很满意,当时叫什么山呢,云桂山下谷花开,白鹤飞过四山来,羔羊下河吃清水,烈马一匹跳鸿崖,就把四个山的风景结合起来,成了四句诗,当时主考官很满意,当年取得了第二名进士。
   
    是不是真的靠四句诗,就能考取进士,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但是罗氏家族的确涌现出了许多享誉中华的人物,《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早已家喻户晓,著名军事家罗瑞卿也是营山罗姓后人。
   
    营山县政府文史顾问罗国建:当时,我们的祖先不愿意来,不愿意来,就用绳子把他捆起来,捆了过后,我们现在都有这个习惯,平时,耍呀、休闲,都喜欢把手放在后面,我们每一个手棒棒,这个地方都有一个印迹,表示是捆来的。
   
    罗氏家族在天文学、文学、经济和科技等方面都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在营山罗姓的发展中,他们把楚汉文化带入四川,对当地经济文化结构的改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营山地方志编委会主任汪嗣荣:在营山有许多蜀文化的遗迹,营山曾经出现过许多文化名人和神奇的传说故事,有许多移民曾经来到营山,这些人的到来也丰富了营山经济文化的内涵。
   
    历经风雨春秋,营山罗姓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从耕农世家走进城里做起了文化人,也有一部分人在四五十年代的战乱中离开营山,远走他乡,但是,在最近几年,又有许多罗姓子孙回到营山,祭拜祖先。
   
    营山县政府文史顾问罗国建:自古以来,我们罗氏家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大族,在宋朝的时候编的一个百家姓,罗氏就列七十二位,罗氏宗族分布最多的,全国是这几个省湖南、湖北、山东、安徽、福建、台湾和我们四川、广东,特别是我们营山罗姓,还有在台湾的高雄,台北都还有,有的还在跟我们内地通信,因为,天下罗姓是一家。
   
    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早已成为历史,今天也有不少营山罗姓人回湖北老家探亲,不管走出多远,家是不能忘记的。
   
    罗姓在百家姓中列第二十位。罗姓名人辈出:唐代文学家罗隐、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现代军事家罗瑞卿。
 
古城绍兴话姒姓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说是一个小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后裔不足2000人。据史料考证,姒姓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也是华夏民族杰出的圣祖。
   
    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告成后,在江南会集诸侯,计功行赏。大禹去逝后,葬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
   
    大禹,姓姒,号文命,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
   
    《绍兴市志》总编研究员任桂全:当时大禹的五世孙,少康的时候,他考虑到祭禹的事情,所以封他的庶子无馀到绍兴来定居。因为大禹姓姒,那么他的子孙,姒姓就在绍兴定居下来了,主要是守陵。按照《姒氏世谱》记载,从大禹到现在,世代相传已经140多世了。
   
    清光绪元年所修《祀禹录》中的大禹家谱,记载了从大禹开始,到禹的141世后裔期间姒姓在浙江绍兴会稽山数千年的繁衍过程。如今,在绍兴市,姒姓后裔大约有150户人家,400多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姒姓后裔,主要聚居在大禹陵附近禹陵乡的禹陵村。
   
    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从大禹到现在已经四千多年了,传到我这一辈已是142代了。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户,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辈分是145代。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据说,现在全国姓姒的,总数不过2000人,而这2000多人,又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台湾也有姒姓的子孙。
   
    姒姓的子孙,在中国历史上也出过不少名人。据考证,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夫谭、允常和句践,他们都是大禹的子孙。越王句践是大禹的第44世孙。大禹则是姒姓中最杰出的历史人物。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大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华夏民族开国之祖。他的治水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民造福的精神,向来受到老百姓的敬重,特别是我们绍兴老百姓的敬重。因为大禹死后,他葬在会稽山下,现在这里有大禹陵、禹庙、禹祠。历代都纪念大禹。
   
    大禹陵位于绍兴市城东南6公里处的会稽山。是一处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自禹葬会稽之后,祭禹活动已持续了四千多年。祭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自古以来的重要祭典。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这几年,我们绍兴从1995年开始恢复公祭大禹。包括台湾的夏氏,河南的禹氏。全国各地大禹的子孙都前来这里。因为大禹的子孙当时封在全国各地,那么便以国为姓,子孙的姓氏据我知道就有23个。其中有夏氏、禹氏、费氏、辛氏、杞氏等等。那么,姒姓是大禹的嫡传子孙。
   
    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国家现在是每年4月20日祭禹。祭禹的时候,分布在台湾的姒姓亲人也赶来,其它地方的人也来,在祭禹的时候,这里是非常热闹。
   
    近几年来,分布在海内外的大禹后代们,纷纷前来绍兴公祭大禹。台湾夏氏宗亲会和台北绍兴同乡联谊会,他们年年组团来绍兴寻根祭祖。
   
    台湾夏氏宗亲会大禹后裔:我们是姓姒,他是姒氏的143代。他是我的孙子,每年我们都来,我们老家就在禹陵门口那边。原来我们是守墓子孙。大禹是我们的老祖宗,他真是很伟大。
   
    台湾夏氏宗亲会台胞:因为我是姓夏,也可以说,夏禹是我们夏氏的始祖,所以,我每年基本上都要参加。
   
    台湾夏氏宗亲会台胞:在台湾50年,我们下面的第一代、第二代对祖先,说良心话,都已经没什么印象,比较淡忘了。回来参加大典,告诉小孩子,我们回家去参加我们夏氏祖先祭大禹,大禹在历史上又非常有名,那我们夏氏觉得非常荣幸,回来让小孩子也了解一下祖先的一些光辉历史,让他们也回忆一下祖先有什么事迹,让他们了解一下祖先。
   
    提示:
   
    姒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大禹。
   
    历史上姒姓人物有:大禹、夫谭、允常和句践等。
   
    明清时期,姒氏后裔从浙江陆续迁到台湾定居。
 
柿林沈家村     如果没人告诉你,眼前这山峦叠翠的小村落,就坐落在江南水乡的余姚您会相信吗,这座风光秀丽的山川村落就是沈氏子孙世代生活的地方,它的名字叫柿林村,在这座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小山村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成为余姚地区姚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沈家在这个村,我所知道,大概是明朝开始的,一直是叫柿林吗?最早的时候,柿林这两字有三次演变过程,最早的时候,像电视的视,山林的林,这是根据自然环境取的,这个柿林,对面的小燕林,这边有观石林,南边有三观林,三个林都像电视,叫视林
   
    沈姓在江南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沈氏世代奉行读书之风,现代著名农学家沈宗瀚就出生在这个地方,沈宗瀚一生研习农业、热爱家乡,在台湾,沈宗瀚为台湾农业的发展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沈字的源流是很长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它原先就是从单姬分封在沈地,以后以沈地为姓,所以,以后呢,姬姓变成了沈姓,所以,我们在余姚小东这一边的,夏巴,江口姓沈的这些姓氏的人呢,它应该都是姓姬的,原先都是姓姬的,它们应该是我们周文王后代,当时呢,在河南的汝南县这一带,以后呢,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地流传到我们这一带。
   
    沈姓历史悠久,也曾出现过许多享誉中华的人物,最为著名的就是科学家沈括了,他曾著书《梦溪笔谈》,对当时的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是柿林沈氏的宗谱,它记录着周文王的第4个儿子单姬到现在的他们宗族的历史,这是很可贵的,它一共是7册,我们看在这谱里边呢记录很多他们祖上这一些大官的名称和事迹,我们宋代的皇帝呢,特地给他们题了几个字,你看簪缨继世,科第传家。
   
    据说在近几百年里,柿林村的沈氏子孙把科第传家改为了耕读传家,这其中的变迁,正是这一地区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最为具体的体现,从世代科举到耕读世家,柿林村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沈氏的故事呢是很多的,流传也很多,譬如说,有一个沈氏美,它是名二,亨二是27代世孙,名二他是35代,那么这个名二呢,相貌很好,学问也很好,有一次大家到他那儿的时候看到,人很漂亮,因此呢,准了,向皇帝汇报了皇上呢,以后就看中他,作为他的东庄的驸马。
   
    经济的繁荣,让许多沈氏子孙走出了这小山村,然而,也有许多移居海外的沈氏子孙每年都要回到柿林村。
   
    沈姓是个大姓,它在百家姓里位于第14,在我们中国呢,南方、北方都有分布,这个河南淮河和殷河之间,它是比较多的,江苏、浙江、两广、台湾,台湾呢,在台湾的台北、台中、高雄、彰化、苗栗都有我们沈氏的子孙。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就从这小村落里走遍天下,它是根、它是魂、它让沈氏子孙一脉相承。
   
    提示:
   
    沈姓源于周文王之子聃季封于沈地,其子孙以国为氏。
   
    沈姓在百家姓中列第14位。
   
    沈姓中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才其中北宋科学家沈括。著名有《梦溪笔谈》一书。
 
海滩上的孙氏人家     山东烟台,一个地杰人灵的海滨之城,就在美丽的大海边上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小村庄--孙家滩。从洪武年间,他们迁到这里,已经在这儿繁衍生息了十六代。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这里的孩子勤奋好学。
   
    村民:我们这个村叫孙家滩,有一千多户,现在村子90%是孙姓,我们这个村地理位置和其它都挺好,这都是我们村的,这片高楼(我是)土生土长的。
   
    记者:那您知道您的祖辈从什么地方迁来的吗?
   
    村民:说的不一定,传说都是云南,最后说陕西有个云南县,陕西云南县不知道靠不靠实,从那边迁来的,那阵来时,这地方没有人,这海水都能上来,人的生活都很困难,都没有爱来的,说都是绑着来的,人来了以后以种地吧,烧咸盐。主要是烧咸盐,不是晒咸盐,是烧,都拿锅、海水,烧咸盐烧咸盐上别的地方换点粮食来家吃。
   
    我的爷爷孙秀木留言说,当年日资老爷因家务纠纷,且无劳力,故携弱妻幼子客居杨家台亲戚家,以开荒种地养活一家七口,连住十几载孩子都大了,移住庙后村,庙后有个村岳丈家中就是他丈人家中,并令其大公子拜在郝师傅九门下习武有成,数年后,全家迁回故居孙家滩,又回到孙家滩了分得家产,这是我们孙家一本本的家谱。
   
    记者:孙家滩去台湾的人多吗?
   
    村民:多,大概有200多人吧,有故去的。
   
    记者:那是不是和台湾关系非常密切呢?
   
    村民:对,我的侄儿,我的兄弟也在台湾。
   
    记者:就是说您的兄弟在台湾是吗?
   
    村民:在台湾,现在他的家族都在台湾。
   
    记者:他回来过吗?
   
    村民:他来家来过,我的兄弟弟媳妇。
   
    记者:您的亲戚来家看过你吗?
   
    村民:来家来,我的侄子来家来。
   
    记者:想念在台湾的亲戚吗?
   
    村民:想,能不想吗,现在就是,他一来家呀,捎点东西给咱,我的弟兄亲戚本家都在台湾工作,我的家人都在这家谱里有记载。
   
    孙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较早的姓氏,有人说是写《孙子兵法》的大军事家孙武,有人说是我国载入史册的第一位清官孙叔敖。还有人说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孙姓的源头在哪里,尽管姓氏学家意见不一,但有一点共识的是历史上孙姓风流人物层出不穷。
   
    孙武、孙膑是爷孙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军事家,都写有《孙子兵法》。三国时的少年君主孙权,令曹操都不得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中山铲除帝制,振兴中华的革命之举更是无人能忘,可以说孙姓在我国是一个富有传奇性的大姓。
 
汤氏后人说汤姓     汤姓在百家姓中不是一个大姓,在大陆的姓氏中仅排在第70位,但是,汤姓的历史极其悠久,据传汤古氏时代,汤人由天国下界,沿长江、黄河两岸向东方迁徙,并且将汤人创造的竹文化、石文化、天文知识,建筑造船术传播到中原和沿海部落,汤姓的发展和变化,有着许多传奇的故事。
    汤姓后人汤锦程:汤姓和汤氏是有一定区分的,汤姓它在中国的远古时代,它就是存在的,当时呢,有一位叫汤古氏的帝王,它创立了一个叫中央之国,因为它的国家因为在青藏高原上,所以呢,被称为天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时日之祖,那么它分衍出来以后呢,就是有10个崇日部落和12个崇月部落的发展呢,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日月民族,那么这个是姓,姓是可以分衍氏的,但是氏是不能再分的了。那我们今天所说的汤氏,它是后来氏,您譬如,我们所说的,南北朝时期汤姓,有一位叫汤会休的诗人和一位武将叫汤休武,那他们那个姓呢,原来都姓杨,后来呢,在南北朝时期呢,他们就都改姓了汤,改姓汤呢,原因就是,隋朝建立,隋朝的黄帝姓杨,所以,他不允许其它的杨姓存在,杨姓避会呢,就改姓了汤。
   
    历史上有许多姓氏,因朝代的更迭,被迫改变姓氏,改为汤姓的。据统计,汤氏一共有20多种姓氏改为汤氏,其中最大的杨姓改汤氏,温姓改汤氏,唐朝的唐改汤氏,更姓改汤姓,韩姓改汤姓,这些姓氏改为汤姓后,又大多从新修订了家谱。
   
    欧阳修和苏轼编欧苏谱的时代,我们也编了汤氏的家谱,那么我祖父到1947年,第十次编写我们的家谱,我手上的这谱呢,就是当时留下来的,是1947年的版,这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录起呢,也就是从我的唐代祖先叫汤纪珍,它呢当了辅州宣尉大夫,从他这个时代开始编写,这是王安石为他题的诗叫终珍贯日,义勇参天,英气不灭,起又后贤,这是他的画像,这后面他的传记,这是传记呢是宋朝的宰相,燕书写的,叫宣为公传,记录了他的一生,后边呢是我的祖先的遗言。
   
    在北京,曾居住着许多汤姓人口,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汤姓有从外地迁入北京,也有不少从北京向南迁移。
   
    汤姓后人汤明强:我们这个汤姓呢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过来的,到我这,我就知道有7代,再往上有多少代就不清楚了,迁到这,这是一片沼泽,是箭杆河的发源地,汤姓人到这以后,这沼泽地就开始种水稻,姓汤的人呢,挺聪明,种出这种水稻,专供皇宫用的,老百姓收下来以后,用小驴驮到雍和宫,然后,雍和宫收完了以后呢开一单子,雍和宫呢,再转到宫廷用。
   
    据说,汤姓人种出的大米,叫三伸腰大米,上锅蒸一次就可以伸长一截,是不是真是如此,我们没有考证,但是,汤姓人中的确出过许多著名人物,像明朝的汤显祖,就是享誉中华的古代教育家。
   
    汤姓后人汤锦程:汤姓分布极为广,但是呢它的重点都在江南,因为呢,两晋时期的殷姓向南逃,还有这个扬姓向南逃,后来改姓为汤,形成了很大的汤姓的网络,完了呢,还有一支呢,是从广东分迁到台湾,现在在台湾台南,还有苗栗彰化一些地区呢,在台湾已经排到第77位大姓。
   
    历史悠久的汤氏,随着时代的更变迁,经历了许多变化,然而汤姓人在这变化中依然创造着辉煌的历史,不变的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和文化。
 
桃花古镇说汪姓     安徽泾县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桃花潭镇。铺满石子的街道和明清时期的建筑。使小镇显得镌秀、古朴。
    从镇中穿过的青弋江,把小镇一分为二,可以说:"古代建筑、渡口、小船和清澈的江水,使小镇名声在外,而据有关史料记载,真正使小镇名声远播的。却是历史上的一位汪姓名人,他就是唐朝时曾做过泾县县令的汪伦。
   
    桃花潭镇文保协会秘书长戴新彪:在我们皖南一带,汪姓是大户大家,俗话说十姓九汪。在我们安徽泾县桃花潭镇的汪姓的老祖宗是汪伦。汪伦是唐天宝年间从邻县(黟县)到泾县来当县令,他卸任以后一直居住在泾县桃花潭镇,直到他谢世。从此,汪姓人氏就在桃花潭镇繁衍开来。
   
    可以说,汪伦卸任以后来桃花潭定居的同时,也把汪姓人氏的根扎在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衍,汪伦的后裔在这里已发展成为大户人家。
   
    汪伦后裔汪顺水:我是汪伦的第57代后人,听我父亲说他是56代,我们家的族谱在我曾祖父手中没有保管好,多次搬家以后,搬来搬去就遗失了。现在,桃花潭镇姓汪的有十几户人家,总共有人口300多人,这么多姓汪的,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汪伦的后人。
   
    眼前的这座古代建筑,重建于乾隆13年,初建年代已无据可考,但它却记载着唐代时期汪伦邀大诗人李白来此一游并踏歌相送的动人故事。
   
    桃花潭镇文保协会秘书长戴新彪:我们站的这个地方是桃花潭的东园古渡,我们的后面就是踏歌古岸。踏歌古岸是后人为纪念汪伦送李白而建的门楼,当时,汪伦修书一封,请李白到这里来游玩,信中称,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接信后,欣然而来,汪伦热情的款待他,李白走的时候,汪伦带领众乡亲来欢送他,李白深受感动,写了一首《赠汪伦》诗,诗是这样写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成为千古佳话,也成为汪氏后人引为自豪的一大典故。
   
    据史料记载,汪姓起源于古诸侯国汪芒氏的后裔,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这一点,在《国语·鲁语下》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当年禹王在会稽山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违命后至,被禹所杀"。孔子提到的防风氏,是古汪芒国的国君,当时他奉命守护浙江武康县境内的封山和禺山。在夏、商和周朝以前,该诸侯国一直存在,但该古国亡于何时,未见史书记载,亡国后的汪芒国子孙,就以原国名为姓,称为汪芒氏,后省略为汪氏。
   
    另外,清代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鲁成公支子被封于山东境内的汪地,其后人以封地的名为氏,这就形成了另一支汪姓,但具体位置不详,而最早见于史籍的汪姓人氏春秋时的江踦却是有据可查的。
   
    汪姓人氏自其发源地向外播迁始于战国末年,到隋唐时期,汪姓在浙江、江西和安徽等地成为名门望族。唐朝初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汪姓将佐随从前往。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和贵州等地都有了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等地的汪姓人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目前,台湾各地都有汪姓居民,汪姓在台湾排在第74位。
 
钟包村里说包姓     包姓起源于河南,姓源来自三个方面。其中一支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是远古时代包牺氏之后。包姓的起源还与庖字有关,庖是烹调的意思。在古代,这两个字是通用的。远古有个著名部落首领叫伏羲,在他的领导下,部落十分昌盛。所以传说中有许多文化的发明是归功于他的。比如说伏羲创八卦。伏羲也叫包羲,因他的族人在食物烹调上很先进,于是其后代就形成包姓。另一支包姓出自春秋时楚国贵族申包胥,其后代取一个包字为姓。
    包公名包拯,北宋合肥人,字希仁。宋仁宗天圣年间中进士。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峻。当时的权臣贵戚都为之敛手。包拯管理开封府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公是封建时代清官的典范。他著有《包孝肃奏议》,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演为戏文,形成丰富的传说。
   
    包姓在当时的河南是望族,大户人家,后来因中原动荡,战乱四伏,包拯的后人也和其他包姓人家一样开始南迁。数百年过去了,包姓人家已经分布在江浙、闽粤一带,而包拯的后人则来到了宁波镇海钟包村。
   
    后新屋墙高院深,五间两弄砖木结构的瓦房座北朝南。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结构。因包氏祖先曾在村前的横河上筑土为堰以蓄水,故此地古称横河堰。
   
    据宁波"天一阁"藏书《横河堰包氏宗谱》记载,包玉刚及兄妹是北宋包拯的29代孙。北宋末年,其先辈随商家南渡到临安,后儿孙又从临安分支迁到镇海,横河堰是包氏家族来镇海后的世居地。
   
    镇海钟包村包氏族人包定合:包家从包公世代下来,据我们知道,已经有五百多年了,在此地落脚大约三百多年,这里有人搬到金塘去。这里有董青房包家、包家、二十二房包家、小包、西包、后包、祠堂堰包家,这样下去,包家人就很多,后来年轻人多数到上海去发展。
   
    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母亲陈赛琴,育有三子四女,皆生子后新屋,包玉刚与黄秀英结婚时,新房也是在后新屋,1984年10月,包玉刚在阔别家乡30余年后,重返故土。
   
    包玉刚是海外著名实业家,享有"世界船王"之称。
   
    包先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实事,被当地授予"爱乡模范"的称号。镇海钟包村包氏族人包定合:那时一个姓包的家里有四个儿子,连同一个阿爹,在金塘洋面上捕鱼,后来船碰到大风,船翻了,阿爹死了,另外两个儿子也死了,只有一个小儿子身体好,从金塘上了岸,后来他带了家眷搬到金塘住了,本来他是住在这里的,金塘地方挺好的,他在此落户,生了五个儿子,金塘包家就叫五户包家。
   
    在宋代的包姓名人之中,包拯是安徽合肥人,包麟是江苏人,包整是安徽泾县人,包贵是安徽宣城人,包恢是江西南城人,由此不难看出包氏过去的繁衍情况。清代的嘉庆年间,安徽泾县的包家又出了一位很有名气的文人,那便是工于词章、善于书法的包世臣。
   
    大约在清朝初年,就有包氏后人从大陆来到台湾,包氏在台湾,人数不少,分布也广,在台北、新竹、苗栗、南投等地一直都有包氏的子孙在繁衍,其中又以新竹、彰南地区的人数最多。
   
    提示:
   
    包姓起源于河南,其中一支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是远古时代包牺氏之后。
   
    包姓从河南迁往安徽,后播迁到江浙,清朝初年开始有包姓人家到台湾。
   
    包姓名人有北宋名臣包拯,清代诗词、书法家包世臣。
   
    近代有世界船王包玉刚。
 
烟台城里的张姓人     凡是上了年纪的烟台人,都知道烟台有个所城里,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也都知道"所城里"是烟台市最早的官署所在地,烟台城区是围着它逐渐扩展的。最早在此创业安家的是张姓人。
   
    烟台市近20年的大规模发展,并没有把所城里这些老房子拆除掉,这里依然住着张姓人家。这些张姓人的先辈是从哪里又是怎么来到烟台的呢?
   
    烟台市养正学校原校长张姓第十五代张永绪:烟台最早的时候,也就是沿海一带几个小渔村。后来烟台为了国防的需要保卫边疆,中央集权统一调配,它的国都在北京,从那个时候派军官来的。我的祖先就是到烟台城来的第一任军事长官,因为这个地方叫千户所,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张千户。是从哪来的呢?从北京来的。
   
    明朝时从北京迁到烟台的张姓人,世世代代在富饶美丽,依山傍海的烟台城繁衍生息下来,他们为烟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烟台最早和海外通商的是张姓人,同时,这些张姓人氏中也出了不少的文化和学术人才。
   
    烟台市养正学校原校长张氏第15代张永绪:这所房子就是烟台所城里张家的后代(住过的),是很有出息的一个人,现在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天津大学有名的教授,张春霆的故居。从小他就在这儿长大的,从这儿走出去的。
   
    更令张姓人氏自豪的是,古往今来的张姓名人,数不胜数。有人统计,张姓中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此外,如思想家张载对儒家理论的贡献,张天师的道教世家、张衡的地动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骞的交通西域、张居正的万历改革、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张学良的兵谏抗日等等,都是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的人物。这些,无不都是张姓人对历史和文化的重大贡献。
   
    张姓如此多光宗耀祖的人物,那么,他们的祖先是谁呢?相传是出自黄帝,是黄帝第五子挥的后代。张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台湾的张姓也不例外同样是一个大姓,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台湾的第四大姓群。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据台湾史料记载,第一个入台开基的张氏先人是张佑。台湾的张姓,与大陆的张姓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到处都有张氏族人的存在;三是人才辈出,历代历朝都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威武之名说霍姓     霍姓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姓氏,尤其在汉代,霍姓因为霍去病和霍光这一文一武两兄弟的功绩而声名显赫,从而使霍姓成为家喻户晓的姓氏。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一位了不起的大将,他18岁时就以善于骑射而为人知晓,20多岁就开始带兵打仗,由于战功显赫,被汉武帝刘彻封为骠骑大将军。
    霍去病英年早逝,在为他举行葬礼时,满朝文武和平民百姓从长安城内一直排到墓地为他送行,场面之宏大,历史少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霍去病在当时的声望有多高。
    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是一位封侯拜相的文官,他曾辅佐汉代的三朝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二十几年未曾有过差错。可以说,霍家兄弟是汉朝社稷的两位大功臣。
    霍去病是山西平阳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人,那么,霍姓起源于何时,他的发源地又是哪里呢?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马志超:"霍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就是距现在3100多年前,那个时候正是西周初期,周武王把他的弟弟叔处封在霍地,就是现在山西省临汾地区的霍州市,称为霍国,后来霍叔和蔡叔、管叔一起奉命监管殷商遗民,当时称他们为三监。"
    后来,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霍叔也受到了牵连,最终被周成王废为庶人,而霍叔的始封地霍国依然存在,一直到春秋时期才被一度称霸的晋国所灭,霍国的后人为了不忘故国,从此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霍。
    在临汾市郊区的高堆村我们了解到,这里居住的霍氏人家,就是汉代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后裔,他们在这里世代繁衍,已经生活了两千多年了。
    高堆村村民霍柏梁:"我们的祖先是汉代的大将军,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第二个就是霍光,可是我们这里记载的,只有霍光的牌位。我们的霍去病老先祖,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有很大的战功,所以,他在祖国的边疆的开发上,有最大的汗马功劳,也是我们后人值得骄傲的地方,我们的霍光老先祖,在朝里面小心谨慎辅政二十多年,他这个人大公无私,辅佐汉帝,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所以后来在汉宣帝的时候,在麒麟阁给他画像,属麒麟阁第一。所以这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历史上的霍姓名人历朝历代都有,而普通的霍姓人家也有热血男儿。
    高堆村村民霍柏梁:"我二哥霍柏昌,是一个热血青年,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投笔从戎,参加抗日工作,他在忻口战役中浴血奋战在第一线,在那里坚持了43天,当时的抗日将领,军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打的日本人招架不住了,把坂垣师团打的是溃不成军。我二哥现在不在了,可是我的嫂子现在还在台湾,生活也很好,她和子女们都在台湾。"
    霍姓人氏由其发源地山西向外迁徙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他们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时期,就有霍姓人氏迁徙到广东、海南、江苏和福建等地。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马志超:"明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明末清初,居住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的霍姓族人,经过澎湖列岛,开始向台湾岛迁徙,他们在那里开荒种地,安家落户,形成今天居住在台湾的霍姓。"
    霍姓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有很多。所以,一提起霍姓,就不禁使人感受到一种威武雄壮的英雄气概。
 
彭氏与武夷     提起彭姓始祖,人们自然联想到寿高800的彭祖。几千年来,彭姓子孙都认为自己出自这位亘古以来独一无二的人瑞。据史料记载,彭祖姓名铿,是上古时期部落首领陆终氏的第三个儿子,擅长养生之术,尧帝时,因铿向尧进献长寿之羹,获得尧的赏识,被封为大彭,故称彭祖。从此以后,彭祖的子孙后代皆"以国为姓",开始了彭姓。
   
    福建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彭汝茂:现在的徐州,历史上叫彭城。彭城是尧帝赐封的,赐封的是因为彭祖的贡献,所以封为彭城。
   
    商末时,纣王为求长生不老,派人窃取了彭祖的长生秘诀,为独占此术,阴谋害死彭祖。为躲避灾祸,彭祖只好离开彭城,云游天下。
   
    福建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彭汝茂:彭祖晚年不得志,所以带领两个小儿子跋山涉水来到现在的武夷山。彭祖从徐州来了之后,当时的年代,这个地方洪水泛滥、野兽出没,荒无人烟,彭祖和他的两个小儿子彭武、彭夷首先疏浚河道,拓宽河床,让洪水顺流而下。随之开荒造田,发展农业文明。
   
    由于彭祖父子三人诛草拓荒,开发武夷,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倍受后人的崇敬。
   
    福建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彭汝茂:现在的武夷山为什么叫武夷山呢?是因为我们当地人为了纪念彭祖和他两个儿子开山有功,所以用他两个儿子的名字彭武,彭夷各取一个字,称为武夷山。
   
    因为历史久远,有关彭祖父子隐居幔亭,开发武夷的种种说法已难以考证,但武夷山的彭氏后裔都乐于接受这些美丽的传说。显然,他们希望借助彭祖这位长寿之神寄托宗族繁衍,五谷丰登的良好愿望,用彭武、彭夷开辟武夷的大无畏精神激励本族子弟进取向上。
   
    根据崇安的史志,彭氏从中原迁入武夷山有文字的记载,始于唐代的彭迁。祖籍江苏镇江的彭迁是唐朝的开国功臣,青年时曾辅佐秦王李世民平定隋末之乱,建立了赫赫战功。彭迁年迈退休后,不图个人的安逸享受,来到武夷山的吴屯定居。彭迁为人豪爽,他把朝廷赏赐给他的钱财,金帛捐献出来,募集大批流民拓荒造田、引水灌溉,使得吴屯一带阡陌纵横,沃野连片。自彭迁定居吴屯之后,彭氏宗族繁衍,人才辈出。在1400年间,仅地方志记载的有功名者就达近百人。如北宋的特科状元彭路,南宋的诗词名家彭奕;清代杰出的外交官彭光誉等人。明末,武夷山的彭氏后裔开始迁居台湾和海外。目前彭姓在台湾属于第31大姓,其主要分布和居住在新竹和苗栗两县。
   
    福建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彭汝茂:彭祖的后裔有很大的特点,吃苦性强,创业性也很强。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台湾的彭祖后裔最近几年不少回来寻根问祖,来到武夷山,来到福建。
 
叶赫那拉今安在     叶赫那拉氏是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根达尔汉,原姓土默特。
   
    少数民族古籍专家张寿崇:关于叶赫那拉,北京图书馆藏有很多满族的谱牒,其中有一种是道光年间的本子,它对于他(叶氏)的始祖记载的很详细,叶赫那拉的来源,原来是蒙古人到扈伦部,他招赘在那里,那拉的意思就是爱,他领有其地,并成为一国,因为他的国是在叶赫的河边上,建立的城市,所以叫叶赫那拉氏。
   
    满族的历史推算起来已有3000年之久,而叶赫那拉氏也为满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增添了光彩的一页。这其中声名最为显赫的自然当属这位三次垂帘听政、在宫中执权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慈禧的功过我们在此不作评说,但慈禧的出现使叶赫那拉扬名天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叶赫那拉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不乏文豪武将。历来被誉为"清初学人第一"的满族杰出文人纳兰性德就姓叶赫那拉。满语中称自己的老姓为哈拉。哈拉以满语命名,所以都是多音节的复姓。清军入关后,一者因为时势使然,同时也是为了简单方便,满族的姓氏渐渐被单音节汉姓所取代。在北京城南的方庄小区我们拜访了一位在陶瓷业颇有声望的老教授,叶民先生。
   
    叶赫那拉氏后人:我是满族叶赫那拉氏的后人,我的曾祖父名叫德庆,祖父名叫钟群,父亲名叫麟趾,后来民国以后冠了老姓,姓叶,叫叶麟趾,这是民国时期的照片,这是我的母亲,弟兄和妹妹,弟弟、妹妹都是学陶瓷,做陶瓷工作的,我的第三代也在故宫博物院陶瓷组,我们一家都是做陶瓷工作的。这里是我的族谱和家谱,这是叶赫那拉氏事略,这是叶氏家传,讲我们家的。这种纸是晚清时期重修的,这种纸比较难得的。这是上奏折用的。民国以后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人都改了姓,有姓赫的,姓那的,还有姓张的,就像我的老同学北大文学院的老同学张寿崇先生、因为叶赫国有个叶嘉,他的祖父那桐、那中堂。清华园三个字就是那中堂写的。
   
    原来,以研究民族古籍为长的张寿崇先生也是叶赫那拉的后人。
   
    叶赫那拉氏后人我是叶赫那拉进关以后的第11代。我的小孩他们就是第12代了我还有第13代的孩子。我的孩子现在上大学了,也是第13代人了。
   
    岁月悠悠,时代更迭,时尚的步履已不再重复旧日宫廷的舞步。叶赫那拉的后人们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创造着今天,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源于舜的姓氏     不久前,舜帝的后代400多人从海内外来到河南的许昌市、长葛市寻根谒祖,共叙乡情,共同祭拜他们的祖先舜帝。舜是上古三皇五帝之一,他是皇帝族的后裔,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源于他的姓氏很多。
   
    泰国华裔胡元海:我们是泰国舜裔组织来的代表团,一共有吴、陈、袁、孙、尧、田、陆等好几种姓氏。今天有机会到(河南省)长葛来参加国际大会、我们真的很荣幸。
   
    传说舜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继母常常打骂他,他却逆来顺受,一点也不记恨继母,反而更加孝敬她。由此他的美德远近闻名。后来经过四方部落首领推举,尧帝命他摄政,并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他。尧去世后,他继承了帝位。
   
    在舜当政期间,天下大治、人民丰乐、他能与大众同甘苦,深得臣民的拥戴。舜帝的姓有两个,一个是姚姓,因为舜出生于姚墟。一个是妫姓,舜曾居住于妫水之rui,所以以妫为姓。
   
    而源于舜帝的姓就很多了。舜有八个孩子,个个精明贤慧,他们都有姓氏传下来。像商均,被禹帝封于虞,建立了虞国,他的后人便以国名虞为姓了。他的儿子仲容,是容姓的始祖。此外,在吴、孔、王、陶、甄、濮、敬、文、申、屠等许多姓氏中的某些支系,也都有源于舜帝之后的。
   
    周朝初年,舜帝的第35代孙胡公满被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国都宛丘(河南淮阳)。公元前478年被楚国所灭。他的后人田敬仲在陈国内乱时,出奔到齐国,被齐国国君重用,他的子孙逐渐强大,传到田和时,终于夺得了齐国政权,史称田齐。胡公满和陈完这两个人及其他们的后人,传下来很多姓氏,如:胡、陈、满、田、孙、陆、薛、夏、袁、衡、等等都是。
 
天下少"有"     远古时期,有个部落首领善于在树上建房子。房屋建在大树上,可以避开野兽的侵犯,还可以避免潮湿。因为,房子像树上的鸟巢,这位首领就被人称为有巢氏,他就是有姓的始祖。
   
    有子第77代孙有令民:中国有个很古老的氏族叫有巢氏,据家谱记载,姓有的就是巢氏之后,原先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也就是现在的邹县,后来有子成为孔子的弟子之后,全家就迁居在(山东)曲阜了。后期避荒乱,14世的有家就携祖宗迁居到了平阴。
   
    有姓把春秋时期的有若尊为宗祖。有若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因为他长相很像孔子又喜欢钻研上古的制度礼仪,后世尊称有若为有子。
   
    有子第75代孙山东青州市市长助理有祥玉:有子主要的思想体系是跟着孔子,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4贤12哲"当中他是属于"12哲",他的学生当中称子的很少,像孔子、孟子、唯有有若称为有子。在《论语》第2段记载有子曰:孝悌为先和为贵。这是他的思想体系。
   
    有子作为孔子的学生受到了历朝历代的尊重,有子的后代有姓人当然感到一种荣耀。
   
    有子第75代孙有祥玉:我们繁衍太慢了,从有若到现在2000多年才79代,全国统计才3000多人,人很少,天下少有哩。
   
    有子第76代孙有令衡:历代的皇帝过年过节祭奉孔子的时候,同时祭奉有子,有子这么出名,怎么有子的后代没听说哪里有呢,全国没听说哪儿有姓有的呢,以后皇帝就下了圣旨在全国各地找姓有的,从明朝的永乐一直到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间,查找姓有的,最后到了嘉庆二年才找到姓有的,找到之后皇帝就通知当地的官府,免去一切杂役差徭,而且给予丰富的奉禄。
   
    有子第75代孙有祥玉:当时有的人考虑姓有的皇帝重视,有子对社会贡献大,他的思想言论,就冒充姓有的,后来经过证实,冒充姓有的皇帝要抄斩他全家,祸灭九族,姓有的听到之后,就去劝解,不要祸灭九族,他认错了就行了,以后那些冒充的人也就随着姓有了,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姓确实是个很少见的姓氏,据统计目前全国只有3000多人。
   
    有子第76代孙有令衡:在汉族的氏族里面姓有的算少数氏族,不叫少数民族,你这个姓氏很少了,很少很少。我们参加工作到外地去登记干什么的,人问你贵姓,我说我姓有,哪个有啊,我说有没有的有啊,嘿,真是天下少有。
 
吴屯翁姓     翁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大约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周昭王时代。
   
    目前我国北方的翁姓虽不多见,但在南方,特别是闽、粤,台湾一带却是名门大姓,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福建省,武夷山市,吴屯乡的一支翁姓。南唐时,有个叫翁巨隅的人任京兆荣王府咨议参军。朝中朱全忠起兵发难,逼迫唐哀帝禅位。翁巨隅不愿意随波逐流,于是弃官避祸从西安迁到福建。翁氏入闽后,先投奔到福清县担任知县的叔父家,而后又几经辗转,来到今天武夷山市的吴屯乡定居,被后人尊为翁氏迁入武夷山的始祖。
   
    福建武夷山市吴屯乡副乡长江和林:我们老祖宗来的时候叫翁巨隅,翁巨隅来了以后有个儿子叫翁承赞,这个翁承赞给当时的闽王当宰相。当时诸侯割据,福建也算一个国家。
   
    翁氏定居吴屯乡后,经过数代艰苦创业、播衍发展,到宋代时开始发达起来。当时家族中当官的人很多,上至朝庭的文官武将,下至地方的知府县令层出不穷,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武状元翁德与。
   
    福建武夷山市吴屯乡副乡长江和林我们翁家宋朝时出了个武状元叫翁德与。这个弓箭就是清道光年间,翁家后裔一直习武在乡试比武中用的弓箭,取得了乡试第一名,还有牌匾。
   
    翁氏入闽后,历代人才济济,除了进士官宦外,当时还有一个在福建颇有影响的人物,就是一代高僧翁藻光。翁藻光是翁巨隅的孙子,随父辈入闽时年纪尚幼。但他自小向佛,13岁便出家,经过多年刻苦修炼,终于成为南唐知名的高僧。公元928年,由于闽王的暴政,福建的老百姓怨声载道,闽王听说了藻光大师的德行后,就把他接到福州,并礼聘他为国师,协助治理福建。
   
    福建武夷山市吴屯乡副乡长江和林:当时福建闽王君治国实行暴攻,国家很难管理下去。闽王君听说了一代高僧后,就请他去当国师。翁藻光就劝说闽王君要爱民,护民取民心。闽王君采纳了高僧的建议,把福建治搞得很好,国泰民安了。
   
    翁氏自南唐迁到武夷山,经过1000多年繁衍至今已传承了39代。如今武夷山翁氏子孙繁盛,达2200余众。翁氏后裔除大部分聚集在吴屯乡的豪居村外,还散居在五夫镇,城关等其他一些地方。
 
大理"段"姓     段氏出自春秋初期的郑国,距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武公在河南新郑建立了郑国,后郑武公病亡。老大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老二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下,企图夺取郑国的政权。失败后一路逃跑,最后逃至共,现在的河南辉县。叔段到共后又称共叔段,后来他的子孙有的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段氏。
   
    云南剑川县县志办公室张笑:大家都看过金庸先生写的《天龙八部》,其中讲的一个段王爷段誉,就是段姓里面一个代表人物。段姓在我们云南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最早的时候就是汉代,以后他们自称是共叔段的后裔。来到云南以后,就发展起来了,后来发展到段思平这个时候,就在通海他当上了节度使,通海节度使,后来根据历史的发展,他后来就开创了大理国。就变成了大理国的国王。一直到段兴智结束,大概有200多年的时间。
   
    在云南曲靖中学存有"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碑文用汉字书写,记载了大理国明政三年,滇西白族的地方政权和滇东北的彝族37部落,在打败了几个部落头领之后,回到石城会盟的故事。
   
    张笑:元世祖忽必烈来云南征服大理以后,就接管了大理国,大理国的国王这一支段氏家族就变成了总管。大理总管这一代逐步到了元代的末期,大理总管段姓的这一家族就分成了几个支系,一个支系就到了陕西的雁门关,一个支系到了腾冲、保山一带。一个支系到了临安,就是现在的建水、红河这一带。还有一个支系到云龙,另外一个支系就回到了咱们剑川。
   
    大理白族传统的贸易集市,在每年农历三月举行,为期五至七天。这期间,不论是在大理城的三月街,还是在县城、乡镇的集市中,游人如织,贸易布棚鳞次栉比,老乡们在进行盐、茶、药材、日用百货等交易。据传这种习俗自唐朝时就开始了。
   
    段家巷居民:这里就叫段家巷。就是大理国段思平的后代、后裔。现在姓段的有40多户人家。我家住在这里面,是从明朝初年建起来的。
   
    在古代的段姓人物中,值得称道的是为民族团结作出突出贡献的段会宗。段会宗在西汉(公元前33年),任西域都护,在西域各民族中有很高威信。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段氏为云南大理、剑川世居白族,在云南白族中有许多人姓段,因段氏祖先做过大理国王,而且其中有九位国王以帝为僧,流传下来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段氏因此声名显赫。
   
    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白族、彝族、汉族等民族共同创造了具有浓郁风情的大理文化。
 
项羽故里说项姓     说起鸿门宴的故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楚汉相争的两位重要人物--项羽和刘邦,而说起项羽呢?人们同样会联想到他和虞姬演绎出的一场悲壮的爱情故事--霸王别姬。
   
    在众多的姓氏当中,项姓的姓源来历是比较单一的。据史料记载,项姓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的公子燕,他本是王族的后裔,因功被封于项地,并以封地的名为国名,建立了项国。公元前647年,这个小国被齐桓公所灭,从此以后,居住在项国的人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项。另据《广韵》记载,项姓虽然源于芈姓,但芈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所以追本溯源,项姓的起源还是源于姬姓后人。
   
    我们今天向您介绍的项姓,它的发源地就在河南项城县境内。项氏族人最初居住在中原一带,大约在周朝末期,由于当时群雄四起,战事连年,人口流动就成为一种必然。这时,居住在中原一带的项氏族人,有一部分逐渐向江苏、浙江和东南沿海一带繁衍发展。经过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如今项氏后人已遍布各地。在姓氏这个大家族中,项姓并不是一个大姓,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却名声远播,十分显赫,说起"西楚霸王"项羽这位历史人物,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江苏宿迁市文联秘书长刘云鹤:项羽小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他不满足于学书学剑,而是要立志学万人敌的大本领。他24岁的时候在苏南,也就是现在的太湖流域一带起兵,北上抗秦,他带领各路诸侯,摧毁了秦王朝的主力,特别是巨鹿之战,大伤了秦朝的元气,也就是说,真正摧毁秦王朝的还是项羽,这就是项羽所以受到历代人们敬仰的根本原因。
   
    但项羽毕竟不是一位政治家,他在楚汉战争中最终被刘邦击败,并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更是表达了对项羽的赞叹和惋惜之情。
   
    江苏宿迁市文联秘书长刘云鹤:项羽的后人呢?我们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项氏肯定是有后人的。刘邦得天下之后,为了笼络人心,他把这个项氏赐为刘姓,但是至今来讲,宿迁仍然有姓项的。
   
    宿迁市居民:我姓项,叫项明,祖祖辈辈一直是住在宿迁的,我们宿迁这个地方,尤其是大兴镇有一个庄子,全姓项。
   
    项庄村民项继贤:这个庄子就叫项庄,大概有50%的人全姓项,1937年的时候,我伯父在的时候,沭阳的,新沂的、泗洪的,还有其它地方的人,曾经搞过一次延续家谱的事。可以那么说,我们是项羽的后代,但我们那个家谱全部被烧了。
   
    项姓的起源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项姓已成为江南著姓。
 
浙江兰溪徐姓多     在浙江省兰溪市生活着很多徐姓后人,仅在兰溪市章林村一个村就有1200多人姓徐。这个村的徐姓人家还保存着自己的家谱。
   
    在兰溪市的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章林村,在村民徐寿泉家看到了他们世代保存下来的徐氏宗谱。兰溪当地的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先生对这些家谱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浙江省兰溪市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说:"徐姓呢,它是春秋时有一个徐国。这个徐国的一个国王叫徐偃王。他的子孙呢,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浙江应该是徐土,就是徐国的土地。这里呢都是徐偃王的后代。那么徐偃王是怎么能够到了这里呢?因为那个时候,另一个国家(楚国)要消灭它。徐偃王他心里不愿让老百姓牺牲,所以把许多人首先迁移到龙游,然后繁衍到这里的。那么作为整个浙江来说呢,在之江旁边,就是我们钱塘江,徐偃王的庙有30多个,来纪念他们的先祖。"
   
    徐国被楚国灭亡之后,原来的徐国百姓便以徐为姓,这就是徐姓的开始。以后徐姓子孙四处迁移,逐渐遍及海内外。历史上的徐姓名人很多。如秦朝时的徐福,据说他向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神仙,请得数千童男童女,乘船入海,但一去不返。三国时的徐庶,他因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及孝顺母亲而著称。明朝开国大将徐达。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台湾,有1895年率领台湾义军抗日的徐骧。徐姓的现代名人有徐向前、徐志摩、徐悲鸿等等。在兰溪章林村保存的徐氏家谱中,还记载着一位与台湾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徐林。
   
    浙江省兰溪市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说:"徐林呢,他是当初台湾府,属于福建省管辖的,他是在台湾府当同知。同知就是府太爷的助手,是第二把手,跟第二把手一样的。那么他管的工作呢就是管海防,管捕盗。雍正十三年,因为他的工作对台湾人民有很多贡献,(朝廷)给他一个表彰,奖励中间有几句话很关键的。躬恪慎,莅事精勤。分双旌五马之荣,襄六典九条之治。就是既按法制,又为人民服务。所以这样呢为台湾的人民作出贡献。"
   
    除了徐林之外,清朝还有不少徐姓人家从福建、广东一带迁入台湾。因此,徐姓也成了台湾的大姓之一。
 
姓氏异读     有不少汉字,在作为姓氏时有它特殊的读音,这在姓氏学上被称为"异读"。出现异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姓氏中保留了古音,以及受地方方言影响所致。
   
    常见的姓氏用字异读有:chong音崇;区,ou(一)音欧;仇qiu(二)音求;秘,bi(四)音闭;洗,xian(三)音显;解,xie(四)音谢;折,she(四)音舌;单,shan(四)音善;朴,piao(二)音瓢;翟,Zhai(二)音宅;查,zha(一)音渣;万俟,mo(四)qi(二)音磨其;尉迟,yu(四)Chi(二)音玉迟,等等。
   
    还有一些姓氏用字,一字两音,同一个作为姓氏的汉字,由于有两个读音,就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姓,而且不一源流。如:"乐"姓,北方读音与"月"字同,而南方读音则与"勒"字同音;"召"姓,汉族人读者作"少",而傣族人则读作"赵";原籍在中原一带的"罩"姓,读音作"谈",而注籍两广或壮族的则读音与"秦"字同。这些同字不同音者,分别表示不同的姓,不能认为是同一姓氏在不同地区、不同族属的不同读法。
 
中国姓氏的由来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客家姓氏渊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
   
    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氏。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姓氏的分布     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敛迹了,而中国姓氏文化则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目前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多数的情况中,姓氏是世代遗传的,姓氏人口资料又比较容易搜集,其历史跨度也很长,非常适合于大量数据统计性质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
   
    中国人一般都习惯地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遗传递给下一代。女子在一生内仅仅保留其父亲的姓氏,不传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基因。可以这样假设,不管是X精子还是Y精子,均携有"姓氏基因",均在每代显示其姓氏的功能。惟有Y精子具有连续传递姓氏特徵的性能,而X精子仅仅在第一代显示姓氏的性能。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人中一直普遍存在着改姓的现象,这包括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等。在人群中改姓是突发的和随机发生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迁移过程之中,但是可以肯定有总人数中改姓人数的比例较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现象可以认为是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的父系传递功能。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对隐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行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线索和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广大农村中一直存在着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上婚姻半径小,娶嫁地域相对固定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其共同祖先的父系遗传物质,某种程度隔离的群体,这在进代上有特殊的意义。这种与近代人类进化有直接相关的同姓群体。在探讨中华中族的起源和进代等研究中将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
   
    宋朝、明朝和当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姓氏分布反映了三个重要的现象:第一,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传递是延续的和隐定的。它揭示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姓氏所表现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的进化具有基本相同的和行的表现。第二,中国人历来有同姓聚居和联宗修谱的习俗,而且婚姻半径很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这样形成了同姓人群的分布。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两种状态,大姓和小姓,或称为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常见100个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常见100个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域人群间的亲缘关系的程度。而非常见姓氏人群更为表现其地域特色和相对高程度隔离的现象。第三,人群的迁移的主要方向反映了中国人遗传基因的流动方向。同时,再一次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证实了中国汉族一直存在着遗传上异源的南北两大群体,其1000年来的地域分界线应在武夷山和南岭地带。因此,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姓氏神话     姬姓始于黄帝。据《史记》所载,黄帝本姓公孙,名叫轩辕,但因"长居姬水",改为姬姓。黄帝是传说中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百家大姓中有七十多个姓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姬姓。据说他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有同姓的,故14人有12姓),姬姓居首。周的祖先后稷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儿子,承继了姬姓。关于后稷以姬为姓,还有一个神乎其神的传说;后稷的母亲姜原,是帝喾的元配皇后,有一次她到野外出游,见到了臣人的足迹而心生喜悦,就踩踏这些足迹,而后身动如怀孕一般,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后稷。后稷长大后出任尧的农官,教民稼穑,被后人尊为"神农",赐姓姬,成为周族的先祖。
   
    姒姓大禹的国号为夏后,姓姒,其父名鲧,是黄帝之孙颛顼帝的儿子。当时帝舜治理天下,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于是舜派鲧治理洪水,历经9年而未成功。舜就把鲧流放到羽山,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水患,并派商的先祖契、周的先祖后稷等协助。禹疏通九河,开凿济、漯、淮、泗等河流,历经10余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平息了水患,获得成功。由于他的丰功伟绩,舜把夏封给他,又把帝位传给他。他的母亲修己是有辛氏的女儿,当初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所以禹建夏国后,就以"姒"为姓。另一说,修己吞吃了神珠薏苡而生了禹,故而以苡的同音字姒为姓。大禹死后,帝位传给其子启,历经四百多年,至夏桀时,因为他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桀的后人有的就以国名夏为姓了。
   
    子殷商王室姓子,其始祖为契。契是古部落普通女子简狄的儿子。有一天简狄同两个妇女在河中洗澡,看见一只玄鸟(即燕子)在河边下了一个蛋,就拣起来吞吃下去,不久就怀孕生下了契。契后来是舜的臣子,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的事务,并封给他商地。又因为契的母亲吞了玄鸟之子(即蛋)而生下他,故而赐姓为"子"。关于子姓来源的传说,见于《史记.殷本纪》。《诗经》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讲的也是这个故事。
     
华人姓氏来源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撔諗是撆當和撋鷶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撔諗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撌蠑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撌蠑的男女可以通婚,同撔諗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撔諗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年。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撊笮諗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ldt;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有《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撔諗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池等等。(访宗问祖网)
 
氏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
 
姓氏的形成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卫     一、卫姓起源有二:
    1、来源于周国封地。
    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省淇县),接管旧殷都朝歌七族的遗民,建立了卫国。到春秋战国时,卫国被秦国兼并。卫国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卫。
    据《辞源》记载:卫,古国名。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什居楚丘。秦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君,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卫,姓。周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子孙以国为氏。汉有丞相卫绾,见《无和姓篡》。
    2、出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据《后燕录》载: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鲜卑为卫姓。
   
    二、郡望堂号
    据《广韵》记载:"周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后因氏焉。望出河东、陈留。"
    秦置河东郡,现在山西省夏县。
   
    三、历史典故
    源自姬姓;望出陈留。
    注释:1、卫姓出自周朝王族姬姓。指周文王第九子受封后建立卫国,其后人以国为姓。
    2、陈留,郡名,汉置。在今开封陈留镇。
    绾侯望重拜太傅;将军功高封长平。
    注释:1、汉代建陵侯卫绾,以廉忠被景帝拜为河间王太傅。后官至丞相。
    2、西汉名将卫青(?-前106年),字仲青,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武帝时,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军大败匈奴,收复秦时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元狩四年(前119年),又与霍去病深入漠北,再次击败匈奴主力。他前后七次带兵出击匈奴,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掠夺,安定了北边诸郡,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正节尝从履祥学;茂漪早作羲之师。
    注释:1、宋代学者卫富益,崇德人。尝学于金履祥、许谦。有《四书考证》、《性理集义》、《易说》、《读史篡要》、《耕读怡情录》等书传世。卒后门有谥正节先生。
    2、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人。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
    髫龄操守,清节历三;壮岁从军,奇功至七出。
    注释:1、宋代参知政事卫泾的事典。卫泾,字清叔。淳熙中进士第一。开禧中封秦国公。
   
    四、历史名人
    卫聚贤:(1898-)山西万泉人。字怀彬。历史学家。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历任暨南大学、中国公学、持志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编辑出版《说文》月刊。著有《古史研究》、《中国考古学史》、《山西票号史》、《古钱年号索引》、《中国社会史》、《古今货币》、《古器物学》、《台湾山胞由华西迁来》、《薛仁贵征东考》等。
    卫康叔:名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周公旦把武庚所统治的殷朝遗民,封给康叔。定居在黄河和淇水之间的商朝故都朝歌这个地方。周公旦担心康叔年纪大小,不足以胜任,乃作《康浩》、《酒浩》、《梓材》以示告诫,所以到了他的封国,很快就能安抚其人民,人民也非常的欢悦。后周成王拔举康叔为周司寇,赏赐宝贵的祭器给卫国,以彰显他的美德。
    卫青:字仲卿。汉朝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县)人。西汉时期著名武将,率骑兵抗击匈奴侵扰,他曾先后七征匈奴,屡建战功,威震沙漠,拜为大将军,封长平侯,是历史上出身最低,功劳最大,官位最高的代表人物。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南侵上谷郡、今河北怀来)。汉武帝派遣四路军马同时出击,卫青一路,率军万骑,直捣龙城(匈奴祭把祖先的地方),首战成功,深得武帝赏识。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再次进犯汉朝上谷、渔阳,汉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今黄河河套地区)。卫青等人引军北上,发动突袭,击败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收复了秦时蒙恬所辟的河南地,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和九原郡,建筑了朔方城,又从关东移民10多万到此屯田戍边。从此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进行反击匈奴的前沿基地。
 
褚     一、褚姓起源有二:
    1、是以地名命姓氏。据《通志·氏族略》等载,褚姓出自子姓,本为殷商王族后裔。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名段,字子石,食采于褚邑(今河南洛阳市),因"其德可师",故时称之为褚师。其后代子孙遂以为姓,成褚师氏,后去师字为褚姓。参见《万姓统谱》、《通志》。
    2、是以职官为姓。春秋时,宋、卫、郑等国都设有褚师之官,了称作市令,主管集市贸易。那时有以官为姓的做法,褚师官的子孙,往往就姓褚师。且人省师字改为姓褚。
   
    二、郡望堂号
    褚姓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东北30里)。
   
    三、历史典故
    经学博士补史记;书法名家序雁塔。
    注释:1、西汉经学家褚少孙,沛人,官至博士,鲁诗有褚氏之学。他曾增补过司马迁的《史记》。
    2、唐初大臣、书法家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太宗时,官至中书令。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也称"褚河南"。其书法继二王(羲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以后,别开生面。晚年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对后代书风影响很大。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碑刻有《雁塔圣教序》等。
    洋洋百卷垂寰宇;寥寥数笔动人心。
    注释:1、隋太学博士褚晖,字高明,吴郡人。以三礼学称于江南。大业中征天下儒术之士,集内史省,相次讲论,晖博辩无所屈。有礼疏一百卷传世(按褚晖,随书作褚辉,此从北史)。
    2、清代书画家褚逢椿,长洲人。字仙根。善录书,工画。尝为朱酉生写何山归棹图,寥寥数笔,辄动人丘壑间想(见《墨林今话》)。
    筠心广志西域;彦回功封南康。
    注释:1、清代乾隆进士褚廷璋,字左莪,号筠心。长洲人。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工诗及书,通声音字母之学。谙悉回部山川风土。有《西域图志》、《西域同文志》等。
    2、南朝南齐尚书令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宋文帝之婿,为明帝信任,受遗命。南齐时,封为南康郡公,任尚书。武帝时,改授司空、骠骑将军,卒谥文简。
    宝重东南,不让凤鸣龙跃;仪惟端丽,争夸目秀眉清。
    注释:1、晋代中尉褚陶,十三岁作赋,见者奇之。有"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的评价。
    2、梁代长史褚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画,每公庭聚列,为众所瞻望。
    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注释:唐代诗人褚亮《临高台》诗联句。
    良朋比兰惠;雕藻迈琼琚。
    注释:唐初大臣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诗联句。
   
    四、历史名人
    褚廷璋:清江苏长洲人,字左莪,号筠心。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事降主事,乞归。精通等音字母之学。有《西域图志》、《西域同文志》、《筠心书屋诗钞》。
    褚遂良:(596-658,或597-659)唐杭州钱塘人,一作阳翟人,字登善。褚亮子。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世称"褚河南"。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贬爱州刺史,以忧卒。工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有集及墨迹传世。
    褚民谊:(1884-1946)浙江吴兴人。原名明遗,字重行。早年留学日本大学,习政治经济。后赴法国,专攻医学。参加同盟会。1932年任汪精卫行政院秘书长。1935年随汪精卫辞职。抗日战争随汪投敌。抗日胜利后逮捕,判处死刑,在苏州监狱执行。著有《欧游回忆录》、《国术源流考》等。
 
陈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厉公的儿子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
    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2、郡望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这一支出自陈寔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裔陈忠之后。
   
    三、历史典故
    太丘德望;颖水渊源。
    注释:1、东汉太丘长陈实,他"修德清静,百姓以安",年八十四卒,海内赴者三万余人。谥号文范先生。
    2、指陈姓望出颖川。
    笔新墨奇避乱草;光远正大铺山中。
    注释:1、明代国子监生、著名画家陈洪缓的事典。陈洪缓,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书法遒逸,善画老莲、山水、尤工人物,与北平崔子忠齐名,有"南陈北崔"之誉。
    2、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少白(1869-1943)的事典。陈少白,又名闻绍,字夔石,广东新会人。与孙中山同学,共创兴中会香港总会。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曾任总统府顾问。有《兴中会革命史要》。
    张楚开纪元;文佳第一人。
    注释:1、秦末阳城农民起义领袖陈胜(?-208),字涉。秦二世元年(前210),他被征屯戌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为大雨所阻,依秦法,失期当斩。遂与吴广发动同行戌卒九百余人揭竿起义,为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连战连捷,至陈县(今河南淮阳),已有车六七百乘,绮千余,卒数万人。攻下陈县后,他被推为王,国号张楚(张大楚国之意)。
    2、唐高宗时浙江农民起义女首领陈硕真(?-653),睦州(今浙江建德)人。永徽四年(653)与妹夫章叔胤在睦州组织农民起义,参加者数以万计,她称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
    同安出英豪;集美献爱心。
    注释:1、清末抗英杰出将领陈化成(1776-1842),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曾任金门镇压总兵、福建水师提督。1842年6月10日,英国舰队进攻我国吴淞口,他乃率参将周世荣扼守西炮台。13日,亲自挥旗督战,燃炮杀敌,击伤英舰数艘,致辞敌不敢进。后身中弹七处,仍英勇搏斗,直至英勇殉难。
    2、近代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1874-1961)福建同字集美村(今厦门境)人。早年在新加坡经商,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以巨资资助辛亥革命。嗣后长期从事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心。历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
    鼎甲绵绵接武;春魁世世光宗。
    注释:1、宋代名人陈文忠、陈文肃兄弟二人,先后皆中状元。
    2、指明代状元陈安、陈循、陈谨等。
    高隐献诗,唐祖称善;少年博学,张华惜才。
    注释:1、五代南唐诗人陈贶,闽人,志操苦朴,不苟仕进,居庐山近四十年,苦思于诗,学者多师事之。因献景阳宫怀古诗景帝称善。授官固辞。
    2、指魏、晋间史学家陈寿(233-297)的事典。
    天下太平无一事;山中高卧有千年。
    注释:五代宋初道士陈搏(?-1089)华山庙联。陈搏,字图南,毫州真源人。生于唐末,后唐举进士不第,隐居华山四十年。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好读易,其《龙图易》,为宋代象数学之始。
    茶敬樽节退让;康乐和系平安。
    注释:15清代嘉庆举人鳣(1753-1817)撰书联。
    注述六家胸有甲;立功万里胆包身。
    注释:16前清举人韩国钧撰赠陈毅元帅联。
   
    四、历史名人
    陈刚:元温州平阳人,字公潜。受业胡长孺之门,尽得其学。文宗西京,诗亦不屑六朝以下。后两目盲,人有求其文者,犹能口授。学者称潜斋先生。有《五经问难》、《四书通辨述》、《浑天仪说》等。
    陈抟(?-989)宋人。道人。亳州真源人,字图南,号扶摇子。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绝仕途,隐居。相传每寝处辄百余日不起。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两至京师,为帝所重,赐号"希夷先生"。好读《易》,著《无极图》及《先天图》,以为万物一体,唯有超绝万有之"一大理法"存在。其说经周敦颐、邵雍推演,实为理学发端。有《指玄篇》、《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正易心法》等。
    陈起:宋临安钱塘人。约孝宗淳熙年间至理宗淳佑末年在世。开书肆于临安睦亲坊,其所刊称"临安陈道人家开雕"。世所传宋善本,多其所刻。能诗。宝庆初刊行《江湖集》,以所收诗忤权相史弥远被流放,《江湖集》被毁板。后续刻《江湖集》前集、后集、续集及《中兴江湖集》等,南宋"江湖诗派"以此得名。有《芸居乙稿》。
    陈天华:(1875-1905)清末湖南新化人,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光绪二十九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写血书抗议沙俄侵略东三省,参加拒俄义勇队,旋回国准备起义。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影响甚大。次年与黄兴、宋教仁在长沙创立华兴会,策划起义,事泄逃亡日本。光绪三十一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并参与组建同盟会,任《民报》撰述员。同年底受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一事刺激,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有《陈天华集》。
    陈天祥:(1230-1316)元赵州宁晋人,字吉甫,号缑山。中统三年,被征为千户。旋退居偃师南山,躬耕读书,遂通经史。至元十一年,起家从仕郎,从军渡江,为郢复州等处招讨使经历。十三年,兴国军骚乱,天祥权知该州军事。解除禁令,招抚流亡,平定山寨。又止行省欲尽杀鄂州城中南人。二十一年拜监御史。次年,上疏极言右丞卢世荣奸恶,世荣遂伏诛。擢吏部郎中。二十三年,除治书侍御史,忤桑哥系狱,遇赦得释。元贞元年,任山东西道廉访使。大德间迁河北河南廉访使,迁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力言用兵西南之非。官至中书右丞。卒谥文忠。
    陈玉成:(1837-1862)清广西藤县人,原籍桂平,旧名丕成。加入太平军。咸丰六年,与诸军同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升成天豫、正掌率,与李秀成同为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擢前军主将。八年,于三河镇歼灭湘军李续宾部,次年,封英王。十年,与李秀成等再破清江南大营。同治元年突围往寿州,被叛将苗沛霖诱捕,坚贞不屈,就义于河南延津。
    陈积善:唐人。陈恪子。工画山水,妙过于父。
    陈三元:(1904-1928)湖南益阳人。原名深源,字汀荪、敦荪(给母亲遗书署名)。早年参加革命,1926年在益阳县农民协会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益阳县第六区区委书记。1927年马日事变后,到华容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10月被捕,在解押回益阳途中牺牲。
    陈万里:(1891-1969)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名鹏,以字行。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二十年代陪同美国华尔纳去敦煌考察。溥仪出宫后,曾参加清室善后委员会工作。后到故宫博物院,历任设计员、研究员、主任等职。著有《陶枕》、《宋代北方民间瓷器》、《中国青瓷史略》等。又有陈万里,亦吴县人,为鲁思之兄,生卒年不明。为南社社友。
    陈子坚:(1905-1987)江苏铜山人。原名兴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十一军二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参加南昌起义。后与组织失去联系,在杨虎城部任事。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员,财下出版社编辑。1979年后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陈子涛:(1921,一作1920-1948)广西玉林人。字家禧。烈士。抗日时期考入桂林《广西日报》工作。后往成都,任《华西晚报》编辑。1946年报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后到上海,参加《文萃》周刊编辑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与骆何民、吴承德被捕,均遭惨杀,史称《文萃》三烈士。
    陈天啸:(1903-不明)广东潮安人。号啸庐,别署天啸外史。画家。工山水、花卉。精画理,笔墨古秀。寄寓上海。曾在上海开国难绘画展览,所和得之资,移助东北难胞。蔡元培题词曰:"国难方殷,全民负责。各尽所能,得寸得尺。孰云艺术,无补时艰。觥觥义举,矜式时贤。"著有《天啸之画》、《国画存津》及上例。
    陈云:(1905-)江苏青浦人(今属上海市)。原名廖陈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长征途中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受命赴莫斯科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基建委主任等职。近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有《陈云文集》。
    陈去病:(1874-1933)江苏吴江人。早年即从事爱国活动。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护法等活动。后任江苏博物馆馆长,江苏省通志馆编纂委员,东南大学教授等职。著有《松林诗文集》,《正气集》等。
    陈昌凤:台湾台南人(原籍福建南安)人。监生。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曾联络友人,吁请刘永福主持大计,领导守台。后见事不可为,幽居于家,与连璜(1878-1936)等交往酬唱。
    陈沛霖:(?-1925)广东东莞人。字独尊,改名秋霖,别号秋霜。南社社友。后任国民党监察委员,与廖仲恺同车遇难。著又见1914《人籁》。
    陈学昭:(1906-1991)女。浙江海宁人。原名陈淑英,更名陈淑章,笔名陈学昭。著名作家、翻译家。初肄业南通县立女子师范,1923年毕业于上海爱国女校文科。同年开始发表作品。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作协理事,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倦旅》、《寸草心》、《烟霞伴侣》、《忆巴黎》、《陕北访问记》、《春茶》、《南风的梦》、《天涯日客》、《浮沉杂忆》,译有《阿细雅》、《伏德昂》等。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今属安庆市)。家谱名庆同,另有名庆国,原名乾生。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创办《安徽白话报》。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即中国共产党发起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被推为中央局书记,此后,至中共五大均为主要负责人。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犯下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于1927年"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其后,和托洛茨基分子勾结。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同年12月15日,以他为主的八十一人发表了《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后脱离托派,亦拒绝张国焘拉拢另立"共产党"。有《陈独秀文存》,1949年出版《从国际形势上观察中国抗战前途》,卒后他人编有《陈独秀的最后论文》。子延年、乔年。
    陈炯明:(1878,一作1877-1933)广东海丰人。原名陈捷,更名炯明。1907年毕业于广东法政学堂。1909年创办《海丰自治报》,当选广东咨议局议员,加入同盟会。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海外,在新加坡与李烈钧等组织中华水利促成社。参加反袁,袁死后拥护孙中山。暗中勾结北洋军阀,企图霸占广东,标榜"保境息民"、"联省自治",反对北伐。1922年6月,公然发动叛变,炮轰总统府,妄图杀害孙中山。被孙中山所败。后又多次进犯广州,均未得逞。后蛰居香港病卒。1931年创中国致公党。
    陈望道:(1890-1977)浙江义乌人。早年留学日本。"五四"时期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曾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参加创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辞海》编委会主编等职。另著有《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陈望道文集》及译作《社会识学大纲》等。
    陈平:西汉大臣,少时家贫,好读书,后归刘邦,他多次用计,使刘邦脱离逆境,转危为安,与张良齐名,史称"良平"。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三国志》,最初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由《三国志》演变而来。
    陈祎:唐僧的俗名陈祎,他是佛教经典名著的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由于他的业绩,使佛教有了汉字记载的经典。撰有《大唐西域记》。
    陈群:三国魏时尚书,曾建议选任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后来演变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冯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2、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3、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冯姓,如: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出宏农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市义堂":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2、郡望
    始平郡:晋时置郡,治所在槐里。
    杜陵县:此支冯氏,为上党冯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颖川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
    上党郡:战国韩置郡,此支冯氏,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长乐郡:后魏置郡。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
    河间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
    三、冯姓典故
    望出杜城为二马;名满西域号双星。
    注释:
    1、"二马"合而为"冯"。
    2、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冯嫽。公元前101年,随西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今伊塞克湖一带)。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解忧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佩。尊称她为"冯夫人"。后人把冯嫽和解忧公主合称为西汉民族友谊史上的"双星子"。
    一绝惊秋鹤;三言载梦龙。
    注释:
    1、指清代画家冯秋鹤。
    2、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
    才难自显方弹铗;位不稍迁老作郎。
    注释:
    1、战国时孟尝群站下食客冯暖(驩),因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三为长铗归来之歌,孟尝君知道后,悉知所求。后为孟尝君收债于薛,得息钱十万,而把不能还息的债卷烧掉赕孟尝君争得了好名声。后孟尝君一度失去齐国相位,经过汉暧去游说秦王和齐王,又使孟尝君的相位得到恢复。
    2、指西汉郎中署长冯唐。辅佐朝政有功,深得汉文帝和武帝信任。因冯唐年已九十,不能再为官,只好封其子为官,将唐举为贤良。
    威震边关,名传中外;义起金田,功耀古今。
    注释:
    1、指清末将领冯子材(1818-1903),字萃亭,广东钦州人。公元1448年中法战争时,他率兵扼守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收复了谅山。
    2、指太平天国领导人冯云山(1822-1852),参加过著名的金田起义,被封为南王。他协助洪秀全制定了太平军官制、军制、律令、营规、天历等。使政权和军队建设,初具规模。
    杏娥列史册;婉贞照汗青。
    注释:
    1、革命烈士冯杏娥(1903-1940),湖南平江人。任过湖南省妇女部部长等职。1937年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她被分到农村做地下工作。1939年6月"平江惨案"发生,被捕入狱,1940年3月英勇就义。
    2、清代抗帝英雄冯婉贞(1842-?),原籍山东,随父二保居住在北京圆明圆附近的文谢庄。婉贞自幼好武术,有胆识。咸丰五年(1860)一日,英军军官率百余名印度士兵来袭。婉贞决定"以我所长,击敌所短",率众埋伏,出其不意,砍杀来犯之敌,共击毙敌人百余,保障了文谢庄的安全。
    欲除烦恼须无我;经历艰难好作人。
    注释: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1882-1984),字焕章,安徽巢县人。本联为其在1942年,给了国学习的儿子冯洪国临别时赠联。
    关内侯,因慈母而贵庞;
    门下客,得孟尝以优隆。
    注释:东汉司徙勤,善计,有高能称,在事精勤,赐爵关内侯,中元初卒。
    道德可师,教育骊山之下;
    端凝若植,禁中瑞饰之呼。
    注释:
    1、东汉尚书冯豹,好儒术,以诗书春秋教骊山下,敬事后母,举孝廉为郎,后迁太守,官至尚书,卒官。
    2、后魏文帝冯后的事典。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过津。
    注释:唐代诗人冯道《偶作》诗联句。
    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
    注释: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自题联。冯玉祥,193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收复许多失地。建国前夕,因乘船失火,受伤身死。
    行而不舍,若骥千里;
    纳无所穷,如海百川。
    注释:清代词人冯煦(1842-?)自题联。冯煦,字梦华,江苏金坛人。有江南才子之称。
    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20。
    注释:清代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冯云山自题联。冯云山,广东花县人。被封为南王、七千岁。
    八骏传汉世;三冯耀金溪。
   
    注释:
    1、东汉名人冯禧,山阳人,与张俭、檀杉、褚凤、张肃、薜兰、魏玄、徐乾号为"八骏"。
    2、清代开州知州冯咏,金溪人,姿性英迈,与兄谌、弟谦并称"三冯"。有《桐村诗集》。
   
    四、历史名人
    冯承辉:(1786-1840)清江苏娄县人,字少眉,一字伯承,号梅花画隐。贡生。工篆隶,精刻印,兼善画,尤喜画梅。著述甚富。有《印学管见》、《历朝印识》、《石鼓文音训考证》、《古铁斋印谱》、《古铁斋词钞》等。
    冯梦龙:(1574-1646)明苏州府吴县人。崇祯中以贡为丹徒训导,迁知寿宁。善诗文,工经学。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古今谭概》、《智囊》、《挂枝儿》、《山歌》及《墨憨斋定本传奇》等。
    冯子材:(1818-1903)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字南干。早年参加天地会起义。后曾随向荣等镇压太平军。1884年参加中法战争,在镇南关大败法军,收复谅山。中日甲午战争时,奉调北援,驻守镇江。《马关条约》后仍回广西。1901年任贵州提督,次年因病菌去职。
    冯云山:(约1815-1852)广东花县人。一名云珊,本名乙龙。太平天国领导人。曾任乡村塾师。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在桂平吸收杨秀清、萧朝贵等山区农民。1851年参与领导金田起义,任后军主将,又任前导副军师,在永安受封为南王。协助洪秀全制订太平天国官制、军制、律令、营规、天历等。1852年攻广西全州中炮负重伤,后卒于蓑衣渡。
    冯玉祥:(1882-1948)安徽巢县人。因依附基督教,所以人称基督将军。行伍出身。1912年成为袁世凯部下,袁阴谋称帝时,拒签拥袁通电。在川北暗与护国军蔡锷等密约,参与组织四川独立。嗣又参加讨伐张勋复辟。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派兵将清废帝溥仪驱出皇宫,电邀孙中山北上,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北伐时在五原誓师,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宣布集体加入国民党。1927年后多次举兵反蒋。"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1933年与中共合作。在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1948年7月,响应党的号召,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9月在敖德萨黑海海面上因轮船失火遇难。著有《我的生活》、《冯玉祥日记》、《冯玉祥通电汇编》等。还曾在许多报刊上发表过诗文。
    冯如:(1883,一作1881-1912)广东恩平人。又名自如,号鼎三。我国第一个飞行家和飞机设计师。早年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当杂工谋生,后转往纽约工厂工作,业余钻研机械学,数年后自行制造抽水机、无线电报机。在日俄战争中,深感飞机之厉害,自此决心献身于航空事业,以报祖国。在三藩市集资创办飞机制造公司。1909年自制收音机试飞成功。广州光复时,被任为陆军飞机长。后在举行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遇难。1985年在恩平县牛江本乡建冯如纪念亭、冯如中学以纪念。
    冯国璋:(1857-1919)直隶(今河北)河间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佐袁世凯练兵。1903年北京成立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辛亥革命爆发,任第一军总统,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又镇压"二次革命"。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皖、直、奉三派分化,为直系首领。1916年当选副总统、次年代理总统。1918年被段祺瑞胁迫下台。病死于北京。
    冯宪章:(1908,一作1910-1931)广东兴宁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秋,留学日本,与蒋光慈等建立太阳社东京分社,并在留学生中建立党组织。次年被日政府驱逐回国。1930年参加左联,从事创作和翻译活动。后被捕,病殁于狱中。
    冯桂芬:(1809-1874)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道光二十年中一甲二名进士。授予编修。后入李鸿章幕,为其镇压太平军献策。为学重视经世之用,主张实行新政。精于小学,兼及算术。著有《说文解字段注考正》、《弧矢算术细草图解》、《两淮盐法志》及《苏州府志》等。
    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早岁参加文学团体晨光社,结湖畔诗社。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在鲁迅指导下从事翻译和编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书记,《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等职。著有《雪峰文集·论文集》、《上饶集中营》及上例等。
    冯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冯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尊称她为"冯夫人"。
 
王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文王弟15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三是魏国信陵君无忌,魏被灭后,其子孙被称为"王家",随以王为姓。
    2、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
    3、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改姓为王。
    4、由北方他姓改王姓而来。如鲜卑族可频氏、乌桓族回纥阿布思族。
    5、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被王莽赐姓王。
   
    二、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2、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天水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中山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陈留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河东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南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四、家乘谱牒
   
    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王谢世家三十卷、王氏族谱不分卷、王氏宗谱、王氏通谱。
    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
    河北:清苑王氏家谱九卷、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王氏谱图一幅、王氏族谱十卷。
    上海:王氏世谱四卷、南汇王氏宗谱不分卷、云间王氏族谱二十二卷、嘉定王氏续修支谱二卷。
    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王氏三沙统谱不分卷、王氏族谱八卷、王氏修族谱十六卷、三槐王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任和王氏重订家乘不分卷、王氏家乘、萧山王氏族谱十四卷、新发王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广东:新丰王氏族谱不分卷、太原堂王氏族谱世系不分卷。
   
    五、历史名人
   
    王诩:战国苏秦、张仪的老师,人称"鬼谷先生"。
    王实甫:著名戏剧家,一生创作杂剧达14种之多。其最杰出的作品《西厢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为人正直贤贞,因不愿贿赂画工毛延寿,入宫数年不见帝,竟宁元年请嫁出塞,与匈奴和亲。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山东琅邪临沂人,独创圆转流利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奉为"书圣"。
    王勃:绛州龙门人,著名文学家,为"处唐四杰"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腾王阁序》露绝世才华。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江西抚州人。他主张"变风俗,立法度"实行变法。其诗以雄健峭拔著称。
    王蒙:湖州人,元杰出画家,以画山水著称,创"水晕墨章"法。为"元四家"之一。
 
郑     一、寻根溯祖
        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三、郡望堂号
   
    1、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2、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四、家乘谱牒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五、历史名人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
    郑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吴     一、寻根溯祖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二、迁徙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2、郡望
    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
    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
   
    四、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著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周     一、来源有三
    1、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的。如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元时,有苏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纳的,后梁时赐姓周。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
    二、迁徙分布
    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当时周姓入福建最早者。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开始,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后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5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细柳堂":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兵马侵犯汉朝。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慰劳官兵。走近细柳军营,只见甲兵森严,官兵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位传报,说是车驾到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才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骑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他一生最爱莲花。他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虽然从污泥里钻出来,但一尘不染,虽然整天在清洁的水里洗濯,但一点儿也不妖艳。它的香又清又远,它的直不会发枝或拖秧,我爱它这君子的品质。
    2、郡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四、家乘谱牒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五、历史名人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根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著有《爱莲说》。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写法新颖,被词学界推誉为"巨擘",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昉: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的著名画家,出身显贵家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宋代的米芾将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三人并称为"四大人物画家"。
    周瑜:三国时吴之名将,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叹。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钱     一、寻根溯祖
    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钱氏列入"以官为氏"类,说: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焉。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是颛顼的曾孙,他的妻子怀孕三年,剖腹产,生出6个儿子,"三曰彭祖"。彭祖是有名的大寿星,《世本》说他"姓笺,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他的后裔彭孚,在西周任钱府上士(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周代士有上士、中士、下士)彭孚以官职为姓氏,就是钱氏。因西周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彭孚必在京为官,故钱姓形成于陕西。
   
    二、迁徙分布
    钱氏早期除部分分布于今山东、河南等省外,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秦朝有御史大夫钱产,子孙居下邳。西汉徐州人钱林,因王莽专政,弃官隐居长兴陂门里。钱逊,因避王莽乱,徙居乌程。唐初,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有中原钱姓钱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宋元时期,钱氏发展到今广东、四川、安徽、湖南等省。明清时期,今上海、云南、湖北等省市均有钱氏的聚居点。从清代开始,居住在闽、粤及沿海的钱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徙居海外者。
    唐末杭州临安人钱谬,任镇海节度使,896年击败董昌,据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于907年被后梁封为吴越王,他自称吴越国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兴修钱塘江及太湖水利工程,有利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吴越国公传5主84年,末代国君为钱谬之孙钱叔,于978年献所拒之地归北宋,被封为邓王。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钱氏政权。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吴越堂":钱谬是五代吴越开国君王。他在后唐时只是一个偏将。但是他深通兵法,很会打仗,打败了王郢,消灭了黄巢,剿平了刘汉宏。皇帝因他战功累累,升他为镇海节度使。这时董昌造反,他有剿平了董昌,皇帝就封他为越王,后来又封他为吴王。到了梁太祖的时候,封他为吴越王。
    郡望
    下邳郡:东汉置郡,治所在下邳。辖地北至江苏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彭城郡:西汉改楚国为彭城郡,不久复为楚国。东汉时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
    吴兴郡:三国置郡,治所在乌程。相当今浙江临安、余杭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
   
    四、家乘谱牒
    江苏:崇川钱氏世谱不分卷、吴越钱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吴越钱氏京江分支六修宗谱、润州南朱钱氏族谱十卷、郭村钱氏宗谱十二卷、文林钱氏宗谱十六卷、钱氏宗谱三卷钱氏湖头宗谱二卷
    浙江:武林钱氏宗谱一卷、钱氏家乘十四卷附录一卷、吴越钱氏象派宗谱六十卷首一卷、钱氏家谱一卷、临安钱氏宗谱四卷、钱氏家乘六卷、文安钱氏宗谱三卷、钱氏家乘不分卷、吴兴钱氏家乘三卷、武林钱氏宗谱一卷、华圆钱氏家乘不分卷、
    安徽:钱氏家乘不分卷、彭城钱氏宗谱五卷、唐昌钱氏宗谱八卷、
    江西:钱氏家乘六卷、钱氏分房支谱、钱氏五修族谱十三卷首三卷钱氏世谱、钱氏宗谱十六卷、钱氏宗谱备要不分卷、钱氏宗谱二卷、
   
    五、历史名人
    钱谬:五代政治家,吴越国的创立人,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居梁时被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
    钱起:唐代大诗人,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年间考中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朗士元齐名,世称"钱朗"。有《钱考功集》。
    钱易:北宋钱姓成名最早的名人,浙江人,十七岁时考取进士,时人称他"有李白才"。
    钱乐之:南朝宋太史令,元嘉中奉诏铸造原为东汉张衡创制的浑天仪,后又作小浑天仪。
    宋末元初有画家钱选、明代有学者钱德洪、画家钱谷、明末清初钱谦益、清代有藏书家钱曾、学者钱塘、文字训诂学家钱大昭,画家钱杜、篆刻家钱松、近现代有植物学家钱崇澍。
 
赵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2、出自他族改姓。如汉朝时有赵安稽,本匈奴人;唐朝时有赵曳天,本南蛮人;五代时有赵国珍,本牂牁(今广西、贵州一带)蛮族人。
    二、迁徙分布
    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
    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
    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
    ,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赵氏还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涣"等为堂号。
    2、郡望
    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襄王太子、代王赵嘉。
    涿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赵氏为颖川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颖川太守赵广汉之后裔。
    南阳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此支赵氏为天水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赵嘉。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王迁后裔西汉京兆君尹赵广汉。
   
    四、历史名人
    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陈桥兵变",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望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胜:平原君,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是赵氏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人物。
    赵雍:即赵武灵王,他提倡"胡服骑射",始创骑兵,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大进步。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廉: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赵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精于正、行书和小楷,其笔法园转遒丽,人称"赵体"。
    赵云:三国时蜀国大将,为"五虎上将"之一。
    赵公明:相传秦时得道于终南山。人称之为"赵公元帅",被奉为"财神"。
 
孙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3、出自妫姓。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其后也。是为山东孙氏。
   
    二、迁徙分布
    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郏城。在唐代中原孙氏曾两次向福建移民。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孙利定居于江西宁都,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其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紫金县,其后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既孙中山的高祖。他的孙子孙敬贤有三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达成娶妻杨夫人,生三子:长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
    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孙氏系唐末自光州迁入。孙氏不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海外不少国家也有不少华人。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他带兵西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
    2、郡望
    汲郡:晋置郡。此支孙氏,为孙氏世居之地,为晋名隐士孙登之族所在。
    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时置郡。此支孙氏为富春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明的11世孙福。
    乐安郡:东汉置郡。此支孙氏为兵家之圣孙武之族所在。
    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孙氏为乐安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武次子孙明。
   
    四、家乘谱牒
    河北:孙氏家谱四卷、宁晋孙氏族谱四卷、
    江苏:孙氏续修宗谱二十卷、孙氏族谱六卷、映雪堂孙氏族谱十卷、孙氏家谱十三卷、孙氏世谱十卷、孙氏宗谱图咏十卷、富春孙
    氏宗谱十二卷、常熟孙氏宗谱不分卷
    浙江:孙氏梅东家乘一卷、孙氏世乘三卷、姚江孙氏世乘二卷、孙氏房谱不分卷、下沈孙氏宗谱一卷、阳川孙氏宗谱十八卷
    安徽:宣池富春孙氏宗谱十卷、新安孙氏重续宗谱不分卷、寿州孙氏支谱十卷
    广东:孙氏族谱四卷、崖县孙氏族谱三十卷孙氏宗谱不分卷、孙氏世系不分卷、孙氏宗谱四卷、严庄孙氏宗谱二十四卷、孙氏万代世系表不分卷、竹圆孙氏宗谱十六卷
   
    五、历史名人
    孙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齐国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编撰成《孙子兵法》,成为当时乃至今后的战争具有指导意义的兵学盛典。
    孙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后裔。受庞涓暗害,受膑刑,故称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孙仲谋:既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思邈:唐初著名的医学家,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为药王。
    孙阳:春秋时人,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姓名人,因以善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
    孙奇逢:清初儒学名士,与李喁、黄宗羲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儒"。著有《读易大旨》
    孙云球:明清之际光学仪器制造家,曾创制察微镜、夜明镜等70种光学仪器,是我国民间最早独立制造望远镜的人。
 
李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郡望堂号
   
    1、堂号"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2、郡望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四、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五、历史名人
   
    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冰: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初始以"玄武门事变"取得政权,后制定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的措施,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人称"诗仙"。
   
    李广:西汉时人,曾历仕文、景、武帝三朝。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作战70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