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商报:难经悬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42:50

《难经悬解二卷。清·黄元御撰于1756年。黄氏根据个人阅读《难经》的心得,对八十一难予以逐段注解,注文大多简要,诠释或以《内经》理论为基础,采集历代《难经》注家的学术观点加以综合。但真正发挥义蕴的见解并不多。现有清刻本及《黄氏医书三种》本等。
  《难经》之出在《素问》之后,《灵枢》之前。故其中所引经文有今本所有载者(见滑寿《难经本义》。)然其文自三国以来不闻有所窜乱。元御亦谓旧本有,复多所更定,均所谓我用我法也。


    • 举报  |
    • 2009-06-03 20:14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3楼

    难经悬解自序
    昔黄帝传《内经》,扁鹊作《难经》,《史?仓公传》所谓黄帝、扁鹊之脉书。黄帝脉书即《内经》,扁鹊脉书即《难经》也。妙理风生,疑丛雾散,此真千古解人!其见五脏症结,全恃乎此,不须长桑灵药,上池神水也。而《史》传载之,此子长不解耳。
    扁鹊姓秦,名越人,齐勃海人也,家于郭膜。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齐号卢医,在赵名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扁鹊名闻天下,其生虢太子也,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史?扁鹊传》。
    嗟乎!秦越人不能生死人,何今之人偏能死生人耶?天下之病,孰非当生者,遇越人而生,遇余人而死。越人,一人而已,而后世医工,自仲景以来,不知几千人也,则其当生者,万不一生矣。人无不病,医无不死,遥遥二千年中,死于兵荒刑戮者十之一,死于医药服食者十之九。天地之大德曰生,庸妄之大憞曰杀,天地之善生,不敌庸妄之善杀也,仁人君子,能无恸乎,来者悲生灵之毒祸,伤今古之奇冤,未得晏然自已也。
    丙子五月,《灵枢解》成。岐黄而后,难《灵》、《素》者,扁鹊耳。代天地司生者寥寥无几,代天地司杀者芸芸不绝,《难经》不可不解也。五月十六日创始,二十二日书竣。
    扁鹊,千古死人也,孰知死人而生死人。扁鹊生不能生死人也,况其死乎!但使自今以往,当生者皆使之起,则扁鹊虽死,而其德大矣!


      • 举报  |
      • 2009-06-03 20:14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4楼

      新刻难经悬解叙
      昔黄帝与岐伯、雷公、鬼臾区之伦,质疑辨难,更相问答,作《素问》、《灵枢》,垂法万世。其理玄,其趣博,文约而旨丰,事近而义远,读之者且浩乎莫寻其津涯,杳乎莫测其渊深也,又孰从而难之哉!勃海秦越人,析其秘,撷其腴,著《难经》二卷,信足阐古圣之精微,为大道之津筏,后有作者,弗可及矣!
      惜乎!去圣逾远,斯道逾微。虽注之者先后数十家,多出自凡庸之手,或援经引典,半涉支离,或编说绘图,适形固陋。间有一斑略识,而豹管徒窥,非无寸莛偶持,而鲸锉莫发,适以滋下土之聚讼,何足衍先哲之绪言!盖非至明者,不能究厥指归,且非至精者,不能穷其理致也。
      昌邑黄坤载先生,博极群书,兼综众妙,蕴探玉版,钥启灵兰,意蕊争飞,飞源默印。遂草兹玄构,以绍彼薪传,顿使榛芜路辟,匣镜尘捐,宿障云开,书疑冰释。然而青萍结绿,识音綦难,白雪阳春,知音盖甚少,苟非广为流传,将虑久而湮没。偶得秘帙,亟付梓人,庶几斯学晦而复明,微言绝而更续,播之后代,永永无穷耳。


        • 举报  |
        • 2009-06-03 20:14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5楼

        难经悬解卷上
        一难
        一难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难,问难也。《难经》者,问难《黄帝内经》之义也。黄帝谘歧伯,作《素问》、《灵枢经》谓之《内经》。
        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手太阴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脉动合谷、阳溪,手少阴脉动极泉、神门,手太阳脉动天窗,手厥阴脉动劳宫,手少阳脉动禾髎,足太阴脉动箕门、冲门,足阳明脉动大迎、人迎、气街、冲阳,足少阴脉动太溪、阴谷,足太阳脉动委中,足厥阴脉动太冲、五里、阴廉,足少阳脉动听会、颔厌。皆穴名。然,答语辞。寸口者,脉之大会,以肺主气,十二经之脉动,肺气鼓之也,故肺朝百脉,十二经脉,皆朝宗于肺。而大会于寸口。寸口者,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语。故曰寸口。气口,即寸口也。寸口三部,鱼际为寸,太渊为关,经渠为尺,皆穴名。是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四十五难,脉会太渊,亦是此义。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灵枢?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一周于身,下水二刻。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凡行八百一十丈。《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卫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手足六阳。行于阴亦二十五度,手足六阴。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会于手太阴之寸口。经脉一日五十周,今日平旦,始于手太阴之寸口,明日平旦,又会于手太阴之寸口,此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会寸口者,营气也,故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但言营气。若卫气,则今日平旦,始于足太阳之睛明,明日平旦,又会于睛明,不会于寸口也。


          • 举报  |
          • 2009-06-03 20:15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6楼

          二难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始终,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寸口者,脉之大要会,言是经脉中绝大之要会也。尺中主阴,寸口主阳,关上阴阳之中分也。分寸为尺者,分一尺之一寸为尺也,分尺为寸者,分一尺之九为寸也。阴得尺中之一寸,曰尺者,以一寸为一尺也,阳得寸内之九分,曰寸者,以一分为一寸也,其实尺寸始终,止得一寸九分而已。
          三难
          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掌内手大指根丰肉曰鱼。关前为阳脉,当见九分而浮。遂上鱼为溢,此不止九分,而浮亦乖常,是阳脉之太过者,为外关内格,此阴乘阳位之脉也。关后为阴脉,当见一寸而沉。遂入尺为覆,此不止一寸,而沉亦殊恒,是阴脉之太过者,为内关外格,此阳乘阴位之脉也。外关内格者,阴格于内而阳关于外也。内关外格者,阳格于外而阴关于内也。溢者,如水之满溢也,覆者,如墙之倾覆也。真脏之脉,胃气绝也。义详《素问?玉机真脏》。《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外格不通,死不治。寸口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义与此异。
          四难
          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阳浮而阴沉,心肺为阳,故呼出者,心肺之气也,肾肝为阴,故吸入者,肾肝之气也。呼吸之间,不浮不沉,其应在脾,是脾之受谷味,而在中者也。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肝肾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而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主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
          心肺俱浮,而心则大散,肺则短涩,是肺脉浮而微沉也。肝肾俱沉,而肾则濡实,肝则牢长,是肝脉沉而微浮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耶?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
          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两关候肝脾,两尺候肾也。


            • 举报  |
            • 2009-06-03 20:15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0楼

            五难
            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百度)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肺主皮,心主脉,脾主肉,肝主筋,肾主骨,故其脉各见其部。菽,豆也。
            六难
            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
            阴位于里,其脉沉,阳位于表,其脉浮。


              • 举报  |
              • 2009-06-04 21:59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1楼

              七难
              七难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脉也?将病脉耶?然:皆王脉也。
              经,《内经》。《素问?著至教论》:“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旧误在平人气象论。王脉,脉之得令而气王也。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然:冬至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阴三阳之王时日大要也。
              一岁三百六十日,六气分王,各六十日。冬至子半阳生,始得甲子,三阳当令,夏至午半阴生,始得甲子,三阴司气。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素问?六节脏象论》语。六气分王六甲,而终一岁,一定之数也。
              八难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气根于水,肾间动气,是谓人身生气之原,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此气者,人之根本,譬之树木,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人死者,水中生气独绝于内也。守邪之神,保固真气,捍御外邪也。


                • 举报  |
                • 2009-06-04 22:00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2楼

                九难
                九难曰:何以别知脏腑之病?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腑脉数,脏脉迟,数为热,迟为寒。
                十难
                十难曰:一脉十变者,何谓也?然:五邪刚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
                一脉十变,义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论》。五邪,五脏五腑之邪。刚柔,脏邪刚,腑邪柔。肝脉急,肝合胆,心脉大,心合小肠,脾脉缓,脾合胃,肺脉涩,肺合大肠,肾脉沉,肾合膀胱,刚则脉甚,柔则脉微。脏腑之邪各五,二五为十,故令一脉变为十也。此候小肠与心脉,即候心小肠于左寸,肺大肠于右寸之法也。
                大小肠腑虽至浊,而其经自手走头,乃六阳中之至清者,故可候于两寸。后世庸愚,乃欲候二肠于两尺,狂妄极矣!
                十一难
                十一难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然: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
                经,《灵枢》。五十营: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则五十动中必见代止,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由肾而肝,由肝而脾,由脾而心,由心而肺,其次第也。


                  • 举报  |
                  • 2009-06-04 22:00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3楼

                  十二难
                  十二难曰: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然;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脉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脉,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心肺脉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补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则必死,其死也静。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肝肾为阴,心肺为阳,阳在外,阴在内,绝于内者,肾肝之气也,绝于外者,心肺之气也。
                  十三难
                  十三难曰: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
                  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濡、软同。
                  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
                  此段,《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文。
                  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应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经言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谓也。
                  肝木色青,浮涩而短,肺脉,胜肝者也,大而缓,脾脉,肝所胜也,浮大而散,心脉,肝所生也,小而滑,肾脉,生肝者也。经言知一为下工六语,亦邪气脏腑病形文。


                    • 举报  |
                    • 2009-06-04 22:01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4楼

                    十四难
                    十四难曰:脉有损至,何谓也?然: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何谓损?然: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绝命,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
                    至脉从下上,自下而升也。损脉从上下,自上而降也。
                    损脉之为病奈何?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恤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也,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损脉从上下,骨痿不起者,自肺而之肾也,至脉从下上,皮聚毛落者,自肾而之肺也。
                    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肝病者,木郁土贼,腹满里急,故宜缓其中。
                    脉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脉来如此,何以别知其病也?
                    报至之脉有轻重,则病亦不同,应有分别之法。
                    然: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沉细者腹中痛,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加,浮大昼加,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
                    前谓寸,后谓尺,寸大尺小,浊气上逆,故头痛目眩,寸小尺大,清气下陷,肝脾不升,则肺胃不降,故胸满短气。脉洪大者,苦烦满,胆胃上逆而火升也。胆木化气相火。沉细者,腹中痛,肝脾下陷而木贼也。滑者,伤热,温气内郁而肝病也。涩者,中雾露,寒气外袭而肺病也。夜为阴,昼为阳,沉细阴盛故夜加,浮大阳盛故昼加,甚者则死也。
                    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着床,所以然者,血气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尸。
                    无魂,魂绝而神败也。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饮食不消,停蓄中脘,阳遏不降,故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当吐之则愈。若非吐证,而见此脉者,是根本败竭,法主死也。


                      • 举报  |
                      • 2009-06-04 22:01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5楼

                      十五难
                      十五难曰:经言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是王脉耶?将病脉也?然:弦、钩、毛、石者,四时之脉。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来疾去迟,故曰钩。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花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极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时之脉也。
                      经,《素问?玉机真脏论》。
                      如有变奈何?然: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气来厌厌聂聂,如循榆叶曰平,益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急而劲益强,如新张弓弦曰死。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
                      《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日肺平。
                      夏脉钩,反者为病,何谓反?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累累如环,如循琅玕曰平,来而益数,如鸡举足曰病,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
                      平人气象论:实而益数,如鸡举足,曰脾病。
                      秋脉毛,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蔼蔼如车盖,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萧索,如风吹毛曰死。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
                      仲景脉法,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冬脉石,反者为病。何谓反?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喙曰平,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
                      平人气象论:锐坚如鸟之喙,曰脾死。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
                      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生死之要会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喙,如水之下漏,是脾衰之见也。
                      主禀四时,四时所禀也。此篇引玉机真脏、平人气象二论,而语微颠倒。


                        • 举报  |
                        • 2009-06-04 22:02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6楼

                        十六难
                        十六难曰: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然:是其病,有内外证。
                        三部九候,见十八难。阴阳,见四难。轻重,见五难,六十首,《素问?方盛衰论》: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盖上古诊法也。一脉变为四时,即十五难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也。脉法不一,离圣久远,人各自是其法,何以别其是非长短也?是其病,有内外证,言凡病,但以内外之证验之,自得其真,不必拘拘于诸法也。
                        其病为之奈何?然: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满闭,溲便难,四肢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
                        肝脉弦,其色青,其志怒,凡物稍不如意则怒生,是为善洁。其位在脐左,其主筋,其性疏泄。风木郁遏,疏泄不行,则腹满便闭,前后皆阻,四肢转筋也。
                        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善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心脉钩,其色赤,其声笑,其位在脐上。啘,呕而无物,心烦作恶也。
                        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
                        脾脉代,脾脉缓,随四时更代,弦、钩、毛、石之中而有缓象,是即脾脉,脾不主时也。其色黄,其志思,其主味,其位当脐,其主四肢。脾为太阴湿土,湿旺脾郁,不能消化水谷,则腹满食停,脾郁腹满,则胃气上逆,而生哕噫。体重节痛,湿流关节。怠惰嗜卧,脾土困倦,则欲卧眠。四肢不收也。
                        假令得肺脉,其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
                        肺脉毛,其色白,其窍鼻,肺气逆冲,出于鼻窍,则为嚏。其志悲,其声哭,其位在脐右,其藏气,肺气阻逆,则生喘咳。其主皮毛,皮毛感伤,则生寒热。洒淅,皮毛振悚。
                        假令得肾脉,其外证色黑,善恐欠,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气,小腹急痛,泄而下重,足胫寒而逆。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
                        肾脉石,其色黑,其志恐,其性蛰藏。日暮阴隆,肾气上引,阳将蛰而未蛰,阴引而下,阳引而上,则为欠,欠者,开口呵气也。其位在脐下,木生于水,水寒不能生木,甲木上拔,则病逆气,乙木下冲,则小腹急痛,泄而下重。其主骨髓,骨髓失温,则足胫寒逆也。


                          • 举报  |
                          • 2009-06-04 22:02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7楼

                          十七难
                          十七难曰:经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连年月不已,其生死存亡,可切脉而知之耶?然:可尽知也。
                          经,《素问》脉要精微、平人气象诸论。
                          诊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强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
                          肝窍于目,闭目不欲见人,肝木陷也,故当得肝脉,而反得肺脉者,死,金克木也。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而反得沉濡而微者,死也。
                          肝胆同气,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胆木上逆也,故当得胆脉,而反得肾脉者,死,胆木化气于相火,水克火也。
                          病若吐血,复鼽衄血者,脉当沉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鼽,音求。
                          吐血、衄血,肺胃上逆,收气不行也,而反得心脉者,死,火克金也。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冷,脉沉细微者,死也。
                          谵言妄语,心火上炎也,故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得肾脉者,水克火也。水胜火熄而谵言者,神败也,是以死。
                          病若大腹而泄者,脉当微细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也。
                          夫腹而泄者,脾土湿陷而木贼也,微细而涩,肺脉也,而反得肝脉者,死,木克土也。


                            • 举报  |
                            • 2009-06-04 22:02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8楼

                            十八难
                            十八难曰: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脉有三部,寸、关、尺也。部有四经,两寸,心、肺、二肠,两关,肝、胆、脾、胃,两尺,肾、膀胱、心主、三焦也。手太阴肺阳明大肠,金也,右寸。生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水,左尺。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足厥阴肝少阳胆,木也,左关。其实肝脾见于左关,胆胃见于右关。生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火,左寸。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包络少阳三焦,火也,右尺。生足太阴脾足阳明胃土,右关。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
                            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素问?三部九候》法与此不同。
                            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然:诊病在右胁有积聚,得肺脉结,脉结甚则疾甚,结微则积微。诊不得肺脉,而右胁有积气者,何也?然:肺脉虽不见,右手脉沉伏。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然: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假令脉结伏者,内无积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有积聚脉不结伏,有痼疾脉不浮结,而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也。
                            脏病曰积,腑病曰聚。


                              • 举报  |
                              • 2009-06-04 22:03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19楼

                              十九难
                              十九难曰:脉有逆顺,男女有恒,而反者,何谓也?然:男子生于寅,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反者,男得女脉,女得男脉也。
                              男子生于寅,女子生于申,男一岁起丙寅,顺行二岁丁卯,以阳生于子,子至寅而三阳成也。女一岁起壬申,逆行二岁辛未,以阴生于午,午至申而三阴成也。命家起小运法。寅木生火,火炎上,故男脉在关上,申金生水,水流下,故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寸脉恒盛,女子尺脉恒盛,寸脉恒弱,是其常也。反者,男得女脉,寸弱而尺盛也,女得男脉,尺弱而寸盛也。
                              其为病何如?然:男得女脉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也。女得男脉为太过,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此之谓也。
                              男得女脉,以阳而变阴,故为不足。阴盛于内,故病在内。女得男脉,以阴而变阳,故为太过,阳盛于四肢,故病在四肢。


                                • 举报  |
                                • 2009-06-11 21:28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20楼

                                二十难
                                二十难曰:经言脉有伏匿,伏匿于何脏而言伏匿耶?然: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阳脉而见阴来,谓之阳中伏阴,阴脉而见阳来,谓之阴中伏阳。
                                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
                                重阳者狂,木火之阳旺也,重阴者癫,金水之阴旺也。心主喜,肝主怒,狂者木火有余,故多喜怒。肾主恐,肺主悲,癫者金水有余,故多悲恐。脱阳者阴旺,鬼,阴类也,故见之。肝窍于目,缘肝藏血,血舍魂,魂化神,魂神升发,而生光明,上开双窍,则为两目。阴者,阳之宅也,阴脱宅倾,神魂散亡,是以目盲。名曰脱阴,而实脱阴中之阳气也。
                                二十一难
                                二十一难曰:经言人形病脉不病曰生,脉病形不病曰死,何谓也?然:人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谓息数不应脉数也,此大法。
                                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此以诊者息数不调,不应脉数也。


                                  • 举报  |
                                  • 2009-06-11 21:36
                                  • 回复
                                  • dashewan6
                                  • 贡士6

                                  21楼

                                  二十难
                                  二十难曰:经言脉有伏匿,伏匿于何脏而言伏匿耶?然: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阳脉而见阴来,谓之阳中伏阴,阴脉而见阳来,谓之阴中伏阳。
                                  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
                                  重阳者狂,木火之阳旺也,重阴者癫,金水之阴旺也。心主喜,肝主怒,狂者木火有余,故多喜怒。肾主恐,肺主悲,癫者金水有余,故多悲恐。脱阳者阴旺,鬼,阴类也,故见之。肝窍于目,缘肝藏血,血舍魂,魂化神,魂神升发,而生光明,上开双窍,则为两目。阴者,阳之宅也,阴脱宅倾,神魂散亡,是以目盲。名曰脱阴,而实脱阴中之阳气也。
                                  二十一难
                                  二十一难曰:经言人形病脉不病曰生,脉病形不病曰死,何谓也?然:人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谓息数不应脉数也,此大法。
                                  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此以诊者息数不调,不应脉数也。
                                  二十二难
                                  二十二难曰: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辄变为二病者,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
                                  经,《录枢?经脉》也。
                                  气主泃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滞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
                                  气留则血滞,故气先病而血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