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抗战时间:中国智谋:处世·涉世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8:14:55


中国智谋:处世·涉世大全
目录
处世·涉世
01、择木而处,李斯佐秦建伟业
02、功崇惟志,刘备励志成枭雄
03、当仁不让,林则徐义禁鸦片
04、功遂身退,范蠡遭遥成巨富
05、兔死狗烹,韩信不信酿悲剧
06、功成不居,张良彻悟淡名利
07、急流勇退,范睢全身离相位
08、大智若愚,崔巨伦脱身全节
09、假痴不癫,司马懿奠定帝业
10、因利制权,陈平放浪避吕后
11、韬晦之计,朱棣佯疯守王位
12、明哲保身,王翦恋物不恋权
13、难得糊涂,隰斯弥不伐树本
14、思不出位,李■机敏应高宗
15、深藏不露,崇祯计除魏忠贤
16、自有肺肠,刘秀施计废皇后
17、三年不鸣,楚庄王一鸣惊人
18、能屈能伸,韩信忍胯下之辱
19、忍辱含垢,陆逊排众克蜀军
20、以屈求伸,张禹佯退谋私利
21、以迂为直,贾似道退寸进尺
22、兼听则明,唐太宗厂开言路
23、虑杂利害,曹操拒绝登帝位
24、居安思危,魏绛告诫晋悼公
25、防微杜渐,葵桓公忌医归天
26、未雨绸缪,周公旦诗谏成王
27、亡羊补牢,庄辛义谏楚襄王
28、慎终如始,马皇后助夫治国
29、螳螂捕蝉,少孺子智谏吴王
30、知止不殆,陈轸劝昭阳罢兵
31、知惧而诫,太公力劝周文王
32、一谦四益,冯异功昭不自傲
33、不贪为宝,子罕拒绝收美玉
34、不偏不党,董宣刚直感刘秀
35、待物以正,燕惠王信谣败阵
36、鸡口牛后,苏秦合纵说韩王
37、攀龙附凤,凡夫俗子得封侯
38、指亲托故,万安导演攀亲戏
39、人弃我取,白圭牟利致大富
40、奇货可居,不韦投资牟暴利
41、引咎责躬,汉武帝下诏自省
42、犯而不校,张释之忍侮结袜
43、屈一伸万,周公忠贞佐君王
44、狡兔三窟,孟尝君高枕无忧
1、择木而处,李斯佐秦建伟业
【原典】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年轻时当过小官,对当时现实和自己的处境很不满,一心想建功立业。他经常看见在厕所中觅食的老鼠,遇见人或狗就慌忙逃窜,样子显得十分狼狈。再看粮仓中的肥鼠,自由自在地偷吃粮食,没有人去打扰。
李斯由感叹得到启发,发现人要像粮仓之鼠,才能为所欲为,自由自在。
他到齐国去拜荀子为师,专门学习治理国家的学问。
学成之后,李斯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楚王无所作为,不值得为他效力。其他几国势单力薄,也成不了大气候。他感到只有秦国能有所作为,于是决定到秦国去。
临行前,荀子问李斯去秦国的原因,李斯回答说:“学生听说不能坐失良机,应该急起直追。如今各国争雄,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时机。秦国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到那里去正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人生在世,最大的耻辱是卑贱,最大的悲哀是穷困。一个人总处于卑贱贫穷的地位,就像禽兽一样。
不爱名利,无所作为,不是读书人的真实想法。所以我要去秦国。”荀子对此大加赞赏。
李斯刚到秦国时,并不得志。后来相国吕不韦发现李斯博览群书,加以重用,李斯才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机会。
这时秦始皇正想一统天下,李斯趁机向他献计说:“凡是成大事业者,都应抓住时机。秦国在穆公时虽然强盛,由于时机不成熟,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自孝公以来,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连年打仗。现在秦国国力强盛,大王英明,消灭六国像除灶尘一样容易。这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如果错过机会,等各国强大并联合起来后,那时虽有黄帝的英明,也难以吞并天下了。”
秦始皇听了这些话十分兴奋,马上提拔李斯为长史,按他的谋略派谋士刺客到各国去,用重金收买各国大臣名士,收买不了的就刺杀。与此同时,又派出名将率重兵以武力威胁,迫使各国就范。
在十年时间内,李斯辅佐秦始皇消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他因此为秦始皇所器重,官位上升到了丞相。
【新说】
李斯不愧是识时务者,当然属俊杰之列。他的英明应该说首先是认识了他自己。人的才分和志向有大小高下之分,个人在社会群体之中适合于担当什么角色,既有客观的原因,更有主观的原因。主观的原因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个性和气质,才能与志向,从而作出正确选择。李斯所受到的启发是很有点意思的,不是常人所想的做君主或臣仆,做将军还是士兵,而是做不为人齿的老鼠:是做茅厕之鼠,还是做仓禀之鼠。总而言之是鼠辈。
这个说法有多么难听,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李斯首先找到了自己所属的座标,而且非常准确。
然后才是选择栖息之所或者主人的问题。择木而处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原理:一方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场合和主人;另一方面是抓住时机,投其所好,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无论从上述哪个方面来看,李斯的言行都为“择木而处”作了绝佳的注解。他做得对,做得及时,最后成功了,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典源】
择木而处:语出《左传·哀公十一年》:“(孔子)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三国演义》第三回:“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李斯佐秦建伟业:事见《吏记·李斯列传》。
2、功崇惟志,刘备励志成枭雄
【原典】
乱世出英雄。奏末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大动荡,推出了众多英雄豪杰,最著名的是三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孙权三人。
刘备于公元221 年正式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从一介寒士发展成拥有巴山蜀水的一代帝王。这同他自幼立志扭转乾坤有密切关系。
他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家境贫寒,同母亲一起以贩鞋织席为生。
他虽然出身寒微,却不坠青云之志,待人宽厚,好结交豪侠人物。
刘备身处朝政腐败、灾祸频仍的时代。为了建立自己的军队,他不顾清贫,弄到了招兵买马的钱,靠着两名贩马致富的商人的资助,拉起了一支队伍,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从此在政坛上初露头角。
刘备被吕布打败后,一度投奔曹操,但始终一心想着东山再起。他借讨伐袁术之机,带兵离开曹营,试图联合袁绍抗曹。再度失败之后,刘备屈居于袁绍门下,不久又投奔刘表,寄居荆州。
一连串的挫折,使刘备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境况倍感痛苦。有一天,刘备上厕所时见自己大腿长了不少肉,顿时感慨万千。刘表问其中原因,刘备说:
“过去身不离马鞍,大腿的肉都消失了。现在不再骑马作战,大腿又长出了肉。像这样岁月流逝,老之将至,但功业未成,因而悲从中来。”
在荆州期间,刘备认识到了要得天下,必须罗致一批人才。于是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政,并广招荆楚志士,一时间庞统、马良、陈震、何朗、蒋琬等俊杰都来投奔。这些人日后为辅佐刘备建功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此,刘备元气复苏,日渐兵强马壮。刘表死后,刘备到了武汉、九江一带驻防。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与东吴结盟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占据荆州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基础。刘备随后引兵入蜀,夺取了益州和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不久便建立了蜀汉帝国。
【新说】
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古训。刘备的事迹为这一古训作了充分的注解。
志,有燕雀之志与鸿鹄之志的分别。前者安于眼前利益得失,不思进取高飞,随遇而安;后者志在青云,欲上九天揽月。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不可调和。
不言而喻,要想成就大事业,首先得有鸿鹄之志,说得俗一点,就是要有野心,有抱负。没有这一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野心可有,却不能成为野心家。真理往前走半步,就变成谬误了。
有了鸿鹄之志,需要切实地去实现。这里面就包含了更多的学问:识人,用人,了解社会和时势,选取恰当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等等。如果只说不做,“志”就成了空谈,成为妄想。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笔下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奥勃洛摩夫,此君每天醒来躺在床上,脑子里总会冒出些奇思异想。
想来想去老是赖在床上不起来,时光就在幻想和慵懒中蹉跎了,心怀大志者不可重蹈覆辙。
有鸿鹄之志,还要经得起挫折磨难。刘备刚出道时,屡战屡败,以致长时间寄人篱下,饱尝艰辛。关键在于他始终不屈服,始终不坠青云之志,终成大业。世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更何况要出人头地成就大事业。以为立下壮志,万事皆成,同样是妄想。
道理如此,可资借鉴的先例不可胜数。
【典源】
功崇惟志:语出《尚书·周官》:“功幸惟志,业广惟勤。”
刘备励志成枭雄:事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3、当仁不让,林则徐义禁鸦片
【原典】
林则徐是清代嘉庆年间进士,担任过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江苏巡抚等官职。在任期间,他清正廉洁,秉公执政,关心民众疾苦。他担任湖广总督时,曾监修水利,亲自察看工程,整顿盐务,取缔了私盐,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当时外国鸦片肆虐中国,身为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义愤填膺,决心禁绝鸦片对中国的毒害。他发布了禁烟政令,在汉口、武昌和长沙等地设立禁烟局,收缴烟具,研制戒烟药方,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他还上书朝廷,说明不禁绝鸦片,国家将日益贫穷。人民将日益虚弱,“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道光皇帝■宁被林则徐的义举所感动,专门召他进京,多次同他讨论禁烟事宜,并委任他为钦差大臣关防,赴广东禁烟。临行前,林则徐对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说:“死生命也,成败天也。如果对国家人民有利,我不能袖手旁观忍受当面的侮辱!”
林则徐不顾反对派的阻止,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到广州后马上宣布禁烟决心:“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始。”他召见了外国商人,严厉斥责他们的罪行,逼迫他们交出鸦片。他还传讯了英国大烟贩颠地,包围颠地的商馆,终于迫使外国商人交出了鸦片。
1839 年6 月3 日至25 日,林则徐来到虎门海滩,亲自监督销毁鸦片。
他叫人在海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的方池子,先引水入池,把盐加进去制或卤水,将烟土切成块投入池中浸泡,然后再放入石炭烧化。等到海水退潮时,打开池外的出水涵洞,让被毁的鸦片和池水一起随水流入海中。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也是林则徐当仁不让、不辱使命的结果,自此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新说】
“仁”指正义的事,应该做的事。当仁不让,是说遇到正义之事或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谦让,不推托,勇于负责。
大凡正义之事,都无利可图。一般人总是趋利避义,只要无利可图,便作壁上观,既不关心,也不会挺身而出。至于小人之流,不仅如此,辽可为了谋私利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
其实,大仁大义往往同大利大益有联系,即使个人可能无利可图,但于家于国于民有利有益。林则徐禁烟,对他个人有什么好处?他的挺身而出,坚决果断,是为了大仁大义,对他来说当然在所不辞,而实际效果却对国家人民大有好处。
当仁不让需要有献身精神。士可杀而不可辱,士可杀身以成仁。其中境界是贪图蝇头小利之辈难以理喻的。荆柯刺秦的壮举,震撼人心,义垂千古,可歌可泣。秦桧苟且偷生,卖国求荣,遭万世唾骂,遗臭万年。
当仁不让也要敢做敢当。该自己做的,决不推辞;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
正义之师是不可战胜的,正义之事必将成功,正义之士必是以天下为己任的。
【典源】
当仁不让:语出《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林则徐义禁鸦片:事见《林则徐集》及《中国近代史》。
4、功遂身退,范蠡遭遥成巨富
【原典】
范蠡作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功勋卓著。
早在勾践三年,越王听说吴王夫差正日夜练兵要来攻打越国报父仇,便想先发制人,主动出兵讨伐吴国。范蠡苦苦劝阻,勾践不听,结果被困会稽山。生死存亡关头,勾践向范蠡认错,并求教解围的办法。范蠡献计委曲求全,以图东山再起。
求和成功回国后,越王要把整个国政托付给范蠡,范蠡对越王说:“带兵打仗文种不如我,治理国政我不如文种。”把治国大权让给文种,自己却主动争取去吴国作卑贱的人质,受尽屈辱,两年后才回到越国。
回国后,范蠡又辅佐越王励精图治,转弱为强,后来终于大败吴军,困吴王于姑苏山。当吴王派使者前来求和时,范蠡劝越王毋忘当年会稽之耻,不许求和。结果,吴王自杀,越国取得了彻底胜利。
勾践灭吴后大封功臣,范蠡被封为上将军。但范蠡却带领家人乘舟浮海,离开越国到齐国去,改名换姓过起平民生活来了。他从齐国给文种去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先生为何还不离去呢?”后来文种果然被越王赐剑自杀。而范蠡因为已经离去了,反而被越王赏会稽山周围三百里地为范氏所有。
范蠡在齐国海滨自食其力生活,因为贤达而声名远播,齐国人又要请他为相。他坚辞不受,再次远走高飞经商,号陶朱公,成为当时天下第一的亿万富翁。
【新说】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深谙天道,功遂身退,可以说是明智得很。
这种明智从哲学上说,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走上顶峰以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的发展。所谓乐极生悲,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都是说的这个道理。
这种明智从政治上说,是基于对政治本质的认识。政治与权力互为表里,在某种意义上说,政冶就是权力之争。一旦功高盖主,使主上的权力受到威胁,就难免有杀身之祸,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这种明智从人际上说,是基于对越王本性的认识。“越王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真是入木三分。其实,古往今来,又何止是越王如此!
这种明智从人生观上说,是基于一种见好就收,豁达大度的胸怀。当范蠡在齐国声名远播,齐国人又要请他为相时,范蠡喟然而叹说:“居家则致干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还相印,散财产,悄然而远走高总之,范蠡的认识不仅较文种深刻,也高过后世的韩信等众多以悲剧结局的英雄豪杰,使他能全身而退,逍遥成巨富,潇洒终人生。
当然,这远远不止是一个认识问题。就认识来说,文种、韩信等也多少有知,韩信被刘邦抓住时就曾说过“免死狗烹,鸟尽弓藏”之类的话。因此,关键是行动上能否割舍。说到底,还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你能忘得了吗?
【典源】
功遂身退:语出《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逍遥成巨富: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5、兔死狗烹,韩信不信酿悲剧
【原典】
韩信自从得到萧何的保举被刘邦拜为大将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助刘邦一举平定三秦,打开了东进的通道。接着又东奔西逐,南征北战,灭魏,破代,平赵,取燕,定齐,南摧楚军二十万。战功赫赫,威震天下。项羽派武涉面见韩信,指出刘邦贪欲奸诈,背信弃义,不可信赖,希望韩信叛汉与楚讲和,自立为王,原刘、项三分天下。韩信认为刘邦不会亏待自己,没有接受武涉的游说。韩信的谋士蒯通又反复分析天下大势,指出韩信誉满天下,功高震主的危害,并以越王勾践与范蠡、文种的故事为例,引出“野兽已尽而猪狗烹”的历史教训,劝谏他自立为王,以免灭楚后被汉王所“烹”。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叛汉,又自认为劳苦功高,汉王终究不会害自己的。
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劝谏,蒯通因此而装疯做巫师去了。
垓下会战,项羽被灭。刘邦做了皇帝,韩信被封为楚王。
项羽部将钟离昧过去与韩信有交情。项羽死后,钟离昧逃至韩信处,韩信不忍叛友而收留起来。刘邦因此而忌恨。第二年,有人密告韩信谋反,刘邦趁机采纳陈平的计谋,假托游云梦泽,要求诸王会集于陈县,实际是想袭击韩信。韩信知道刘邦是为钟离昧而来,便与钟离昧商量对策。钟离昧自知难保,自杀身亡。韩信提着钟离昧的头去晋见刘邦,刘邦命令武士把他捆绑起来。韩信这时才说:“果然像别人说的那样啊!'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自然该被烹杀了!”
刘邦说:“有人告你谋反。”于是把他弄上囚车,带回洛阳,虽赦免不杀,但降为淮阴侯。
韩信终于明白了,刘邦的确是容不得自己的才能。于是他经常请病假不上朝,成天牢骚满腹,郁郁寡欢。
后来,陈■反叛。刘邦亲自率兵讨伐。韩信称病不随刘邦去,却悄悄派人与陈■联系,准备袭击吕后和太子,与陈■遥相呼应。不慎被门人告密。
吕后与相国萧何谋划,骗得韩信入宫,派武士捆缚而斩首。临死前,韩信仰天长叹,痛悔没有听从蒯通的话。
就这样,一代盖世英豪,不仅自己被斩首,而且还被诛连三族,斩尽杀绝。
【新说】
兔死狗烹,韩信不信终于酿成了自己的悲剧。
在韩信的一方面来说,这是悲剧;在汉高祖的一方面来说,却是智谋。
虽然这种智谋是不得已而为之:过河拆桥,夺得天下后便诛灭功臣勋将。
为什么如此狠毒,如此翻脸不认人?
还是政治斗争,权力斗争在作怪。蒯通说得好:“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道理其实很简单。天下未得时,大家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一旦夺得天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分享胜利果实,权力再分配时,很容易发生或明或暗的矛盾斗争,这也就是“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的道理所在。
汉高祖深谙个中三昧,所以,他不仅诛灭了韩信的三族,还杀掉了彭越、英布等一大批异姓王。
其实,又何止是汉高祖如此。前有越王勾践,后有明太祖朱元璋,等等,等等..
所以,与其说韩信遭遇的是个人悲剧,不如说是历史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典源】
兔死狗烹: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韩信不信酿悲剧: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6、功成不居,张良彻悟淡名利
【原典】
张良原本是战国时韩国人,他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贵族。秦国消灭韩国后,张良一直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没有成功。
他逃亡到下邳,遇到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悉心研读,以图复仇。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张良率众投奔刘邦。不久,他游说项梁拥立韩国贵族成当上了韩王,他任韩司徒。后来韩王成被项羽所杀,张良又投奔了刘邦,成为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直攻秦国都城咸阳,一路上迭出妙计,斩将夺宫,最后轻取咸阳城。
张良经常给刘邦讲《太公兵法》。在楚汉战争期间,张良在鸿门宴上与项羽、项伯周旋,使刘邦得以脱身。他建议刘邦不要立六国的后代,以免留下后患,并建议刘邦顺从韩信的意思,将韩信封为齐王,以调动他攻楚的积极性。张良劝刘邦乘胜追击项羽,使项羽兵败后自刎于乌江。
张良扶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权衡利弊,选择关中作为王朝的定都之地,赢得了心心归附。在赏封功臣时,刘邦叫张良自己选择齐地的三万户作为食邑,但张良没有接受,并说只要有一块小小的地盘就足够了,把它当作同刘邦会面的地方,要它为封地,也完全是表达对刘邦的知遇之恩。
张良认为,他灭秦复仇的目的已经达到,由平民官至列侯,一切都满足了。他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目睹了彭越、韩信等功臣结局悲惨,又联想到范蠡、文种复兴越国后逃生留死的历史教训,深怕重蹈覆辙,因此不贪一时之荣,不图一时之利。
从此以后,张良淡泊名利,抛弃人世纷争,修性养心,专心研习黄老之学。
【新说】
不用多说,建功立业是众多志向高远的人所向往并为之奋斗的事情。那么,功成之后呢?不外乎这么一些情景:居功自傲,功成不居,贪得无厌。
居功自傲似乎顺理成章,因为功绩卓著,无人能与之攀比,老子天下第一。于是,可以为所欲为,飞扬跋扈,骄横专制,目中无人。然而,这类人往往不得善终:或者被贬谪,或者遭弹劾,或者受千人所指,或者反过来遗臭万年。结果,功劳成了累赘和陷阱;为了功名,最后又受功名连累,正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贪得无厌者甚为可鄙。大概他们建功立业本来就是为了捞取什么,一旦功成名就,有了资本,就张开血盆大口,见什么吃什么,见什么吞什么,一律不加选择。殊不知,吃下去和吞下去的东西,也有他们消受不了的时候,那时再来吐,就已经来不及了。下场可想而知:身败名裂。
功名本来就是身外之物,既看重,又不看重,当是最佳的态度。看重,是因为活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人,为自己,总得用某些行为和结果来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功名不过就是起了这么一种证明作用而已。
不看重,是因为悟透了人生的哲理,人生一世,当赤条年来去无牵挂,活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自在,而不是受身外之物拖累、纠缠。还因为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贪不占,不矜不持,也许更受人景仰。这应是最大的收获。
所以,功成不居,不仅是一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也是一种体现了人生境界的德行。
【典源】
功成不居:语出《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张良彻悟淡名利: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7、急流勇退,范睢全身离相位
【原典】
范睢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说动秦昭王后,被秦昭王拜为客卿。以后又为秦昭王出谋划策,废黜了专权的宣太后,驱逐了把持朝政的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等人,维护了昭王的绝对权威。昭王于是拜范睢为相国,封应地,号为应侯。
范睢做了相国后,更是屡建奇功,成为秦昭王最信任的人。他得志不忘故人,保举把他从魏国带来秦国的王稽做了河东太守,又保举在魏国救过他的郑安平做了将军。
后来,郑安平带领两万人投降了赵国,王稽也犯了通敌罪被杀头。根据秦国的法令,举荐者也应治罪。虽然秦昭王考虑到范睢的功劳很大没有治罪,但范睢自己心里感到不自在。
这时,燕国人蔡泽来到了秦国。他为了能够见到范睢,先托人在范睢面前说了一番激怒他的话:
“燕国来了一位说客蔡泽,非常能言善辩。他说如果他一旦见到昭王、昭王一定会不重视你并夺去你的相位。”
·QP9·
范睢决定见一见这个不速之客。
蔡泽见到范睢后,气宇轩昂,谈吐不同凡响,范睢不得不服。蔡泽对范睢说:
“人们常说,太阳运行列中天便要偏西,月亮圆满便要亏缺。物盛则衰,这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你现在功劳很大,官位到了顶点,秦王对你的信任也无以复加,正是退隐的好时机。这时退下来,还能保住一生的荣耀,不然的话,必有灾祸。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想当年,商鞅为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无敌于天下,结果却遭到车裂而死的下场。白起率军先攻楚国,后打赵国,长平之战杀敌四十万,最后还是被迫自杀。又如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后来却被肢解丧命。文种为越王勾践深谋远虑,使越国强盛起来,报了夫差之仇,可是最终还是被越王所杀。”
范睢听后不禁耸然动容。蔡泽稍稍停了一会儿又说:
“这四个人都是在功成名就的情况下不知退隐而遭受的祸患。这就是能伸而不能屈,能进而不能退啊!倒是范蠡明白这个道理,能够超脱避世,做了被人称道的陶朱公。我听说,以水为镜,可以看清自己的面容,以他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祸福。《逸书》说:'成功之下,不可久处。’你何不在此时归还相印,让位给贤能的人,自己隐居山林,永保廉洁的名声,应侯的地位,世世代代享受荣耀呢?”
蔡泽的话终于说服了范睢。于是,他待蔡泽为上客。过了几天,范睢向秦昭王介绍了蔡泽,说服昭王拜蔡泽为相国,自己托病归还了相印。
就这样,范睢急流勇退,全身离开了相位。
【新说】
蔡泽的一番话真正是唇枪舌剑,直插听者心脏,即便是你我在座,听了后恐怕也得丢盔卸甲,俯首就擒了。难怪得范睢要让相位于他!
问题是他的确说得有道理。
如果不急流勇退,等待自己的将只有付出生命。而且,付出生命事小,半生奋斗,一世英名也往往随之付诸东流事大。
历史是人写的,像商鞅、白起、吴起、文种,以及后世的韩信等人算是运气好的了,虽不得善终,但总算青史有名,后代流芳。还不知有多少因不得善终而湮没于历史的沉迹之下,名不见经传的英雄豪杰啊!
从智谋上说,急流勇退是一种回避,避开矛盾激化的可能性,避开那种必然会造成的令人痛心的局面。
从个人来说,就是在一生奋斗到顶点,眼看着要走下坡路时戛然而止,断然结束自己的辉煌生涯,全身而退。
【典源】
急流勇退:语出宋·苏轼《赠善相程杰》:“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绅。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范睢全身离相位:事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8、大智若愚,崔巨伦脱身全节
【原典】
北魏时的崔巨伦,曾任■州的别将。殷州被起义军攻破,起义军首领葛荣听说他很有才学,有心想起用他,而崔巨伦本人却一心想逃掉。当时恰逢五月初五,葛荣召集手下所有的臣僚,命令崔巨伦赋诗。崔巨伦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于是他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想了一阵子,然后便一本正经地当众朗诵起来:“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当场听得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讥讽崔巨伦“有才”,葛荣也打消了起用他的主意,崔巨伦因而得免。
崔巨伦立刻逃走。他暗中找到几个不怕死的志士,乘着夜色向南而去。
然而不巧的是,途中他们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骑兵,要对他们进行盘查。大家面临险境,不免有些紧张。这时崔巨伦很镇静地对大家说,“宁可往南走一寸而死,岂能往北走一尺去求生。”他的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也稳住了大家的紧张情绪。于是崔巨伦冷静地迎上前去,向骑兵谎称道:“我们是奉了葛荣的命令往南去执行任务的。”敌人问:“可有命令在手?”崔巨伦迅即掏出一份东西递了过去。敌人举起火把照明,准备细看文书。就在这时,崔巨伦趁着敌人没有注意他时,猛地拔出身边的佩剑,砍死了敌人首领。其余的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完全吓住了,待反应过来后便仓皇逃命而去。于是,崔巨伦和志士们得以脱身,终于逃到南边去了。
【新说】
一个人拥有高智商、强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的一种良好天赋。有了它,便可以在社会生活诸如外事、兵战、商贸、人际关系等等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而一个低智商、低能力的人毫无疑问的是生存竞争中的弱者。
然而,由于事物的复杂,环境的变异,社会生活往往又不是单一的,在某些时候,利与弊会不知不觉地转换。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以清醒的头脑时时注意了解自己,掌握对方和周围环境,掂量你的利你的弊,而不是一味地以一般经验办事。
《阴符经》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伏藏是致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
而伏藏的内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藏拙。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伏藏,也是最常用的。藏住自己的弱点,不给对方乘虚而入的机会,露出自己的长处,给对方以有力的威慑。而另一种,也是更高明的即“藏巧”。一个人过于显露出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使自己不利,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少。因为这样可能使敌方容易摸情虚实,提前准备好防范措施和对策,或者触动某些人如妒忌等不便说明的心理。某报曾载一小故事说,同有两位才学相当的秘书常为某领导拟文稿。甲秘书的文稿因常有瑕疵,要领导改动后才被采用,乙秘书的稿子却总是无须改动便被采用,然而提升得快的却是甲秘书。虽然这则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桩笑话,但我们却不难体会出伏藏之妙的甲秘书的苦心。
又有如哈姆雷特的装疯卖傻,方得以保全性命,报杀父之仇。
崔巨伦的逃脱正是因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才学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给他的只是不利,所以以愚人的姿态出现,骗过了敌人。
所以说,凡成大事者,少有不精于此道者。人们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这个道理。
【典源】
大智若愚:语出宋代苏轼《东坡集·卷二十七·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崔巨伦脱身全节,事见《魏书·崔巨伦传》。
9、假痴不癫,司马懿奠定帝业
【原典】
魏明帝曹睿死时,太子曹芳尚小,因此拜托三朝元老的司马懿和曹氏大将军曹爽辅佐少主。
少主继位后,朝政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掌管,开始几年相安无事。
后来,曹爽提拔任用了一批亲信,又加强了自己在军队的势力。他的智囊何晏,邓■、丁谧等人给他出谋划策,利用太后的力量来排挤司马懿,自己却日益专权,独揽朝政。司马懿于是请病假不参与政事。
司马懿越是消极退让,曹爽及其党羽就越是飞杨跋扈,就连皇上也不放在他们的眼里了,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
司马懿虽然请病假在家,但其实是心中有数的,也在略地里作应变准备。
曹爽越来越急于篡权,但又始终对司马懿有所畏忌,不知他是真的生病了呢还是假装。这时正好曹爽的亲信之一李胜要到荆州去任职,曹爽便乘机叫他去司马懿家里辞行,以观察司马懿的情况。
曹爽的这些举动怎么瞒得过曾长期和诸葛亮斗智的司马懿呢?
李胜到司马懿家里时,司马懿正在床上躺着。见李胜到来,叫两个侍女扶他起身。侍女拿衣服来给他披,他伸手去接,竟然抖抖索索地把衣服落在了地上。又指指自己的口,表示口渴。侍女端来稀粥,他自己不能端碗,要侍女一口一口地喂,米汤顺着嘴角流下,弄得满下巴满胸都是。李胜看着他的邋遢相不禁皱皱眉头,告诉他说,自己要去荆州任职了,今天特地来辞行。
司马懿听了有气无力地说:
“怎么,你要到并州去吗?并州靠近北方少数民族,你可要小心啊!”
李胜纠正说:
“不是并州,是我的家乡荆州。”
司马懿又说:
“你的家乡是并州吗?”
李胜哭笑不得,只好耐着性子再作纠正。司马懿这才说:
“哦,是荆州!我真是老糊涂啦,连耳朵都不中用了。为国立功就全仗你们喔!”
李胜真是不耐烦和他罗嗦了,匆匆告辞后便去向曹爽报告说:
“司马懿那老头儿尸居余气,精神和躯壳都像是已经分家,离死不远了。”
第二年春天,皇帝去城外扫墓祭祖先,曹爽及其兄弟都陪同一起去。司马懿等他们一出城,便立即调兵起事、占领了曹爽的军营,夺了兵权。并率军出城迎接皇帝,历数曹爽及其党羽的罪过,要求皇帝下旨废除了曹爽兄弟的一切职务,后来又治罪处斩,彻底除掉了曹氏党羽。
司马懿除掉曹爽后做了丞相,独揽朝政。他死后又由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专权,到孙子司马炎时,终于取代曹魏政权而做了西晋皇帝,并追认司马懿为晋宣帝,司马师为晋景帝,司马昭为晋文帝。
【新说】
顾名思义,假痴不癫就是假装呆痴但并不疯狂,或者说是外表呆痴而内心却时常清醒。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聪明人装糊涂。
聪明人为什么要装糊涂呢?
老子说:“大巧若拙。”
孔子说,“宁武子那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聪明能干,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便装糊涂了。他那聪明能干是别人赶得上的,他那装糊涂的本领却是没有人能赶得上的。”(《论语·公冶长》)
那可真是难得糊涂了。
这种假痴不癫,这种难得糊涂,其实也就是一种韬晦之计,是一种故意示弱以麻痹敌人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之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假痴不癫也有苦肉计的成分在内,它使人的意志受到压抑,身心受到折磨,像越王勾践那样,替吴王夫差尝粪便诊病,真是令人恶心之极。
所以,痴呆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装得的。要么是苦大仇深,要么是形势所迫,要么就是特别具有隐忍的功夫。
【典源】
假痴不癫:“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司马懿奠定帝业:事见《晋书·宣帝纪》。
10、因利制权,陈平放浪避吕后
【原典】
陈平曾以谋略协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因此被刘邦封为曲逆侯,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太后上台,吕氏开始专权。
陈平这时虽然担任丞相,但内心对吕后肆意专权十分不满。他知道吕后忌恨有才能的大臣,而自己的文武才能远在其他大臣之上,应该躲避吕后的锋芒,保住丞相地位,等待时机削弱吕氏的权力。
从此,陈平假装放浪形骸,整天沉溺在美酒女人之中。到上朝的时候,他唯唯喏喏,从不明确发表意见,表现出一副痴愚的样子,以免引起吕后讨厌,虽然位高权重,却百事不管。
后来,吕后打算将吕姓的人立为王,征求陈平等人的意见,生性直爽的王陵回答说:“高祖曾经杀白马订立盟约,规定凡是不姓刘的人当王时,天下人应联合起来讨伐。现在立吕姓的人为王,是违背先帝的誓约。”吕后大怒。
陈平的回答却令吕后喜笑颜开:“以前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便拥立姓刘的子弟为王,现在是太后当政,想立姓吕的子弟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吕后对王陵的话怀恨在心,剥夺了他的丞相大权,降职为太傅。王陵于是请求返回故乡,以生病为由辞去官职,在家里闭门不出,直到死在家中。
陈平受到吕后重用,吕后的妹妹吕■对此十分不满,不断在吕后面前诋毁陈平,说他“当丞相不管事,白天喝好酒,晚上玩女人。”
陈平知道此事后,心中暗喜自己表演得不错,而吕后越发对陈平没有戒心,竟对他说:“俗话说女人小孩的话千万听不得,我们这样的关系,完全不要害怕吕■的谗言。”陈平继续表演下去,吕后日益欣赏他的“忠厚”,又是封王又是封侯,以表示恩宠。
然而,吕后一死,陈平便与周勃共同策划,铲除吕氏势力,诛杀吕产、吕禄等人,平定了诸吕叛乱。陈平和周勃拥立汉文帝刘恒,恢复了刘氏天下,他们两人任丞相。
【新说】
西汉众多大臣中,最为足智多谋者,当数陈平。当年辅佐高祖刘邦时,频出奇计。后来大权在握,又能审时度势,不仅不滥用权力,而且设法制止了权力被非分之徒篡夺。其中原因,正在于陈平悟透了“因利制权”四个字。
权力的确可以为人带来众多方便与好处,自古至今都是人们欲求的重要对象之一。人说钱可使鬼,权力也可使鬼,它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
然而,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权力可使人野心膨胀,也可使人死无葬身之地。吕后越名分而专权,风光一时,恣肆一时,而其下场却是遗臭万年。
掌握在手中的权力,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使唤的奴婢,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导致身败名裂。因此,如何运用权力,大有文章可做。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的利害情况,灵活地运用权力,便叫做“因利制权”。
它所依据的是有利无利的原则。有利,则及时适当地加以运用,如陈平与周勃共除吕氏势力;无利,则暂时回避,以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如陈平佯装放浪痴愚。
顶风开船,要付出加倍的力量和代价,风向顺利时,不及时张帆顺风而驶,机遇就将擦肩而过,悔之晚也。
【典源】
因利制权:语出《孙子·计》:“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陈平放浪避吕后,事见《史记·陈丞相世家》。
11、韬晦之计,朱棣佯疯守王位
【原典】
明成祖朱棣精明干练,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元璋在世时,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朱元璋死后,由于长子早死,便立长孙朱允■为帝,即建文帝。
建文帝知道朱棣对没有当上皇帝心怀不满,暗中派人监视朱棣的举动,不久,朱棣的护卫官倪谅到南京向建文帝告密,说朱棣的手下于谅和周锋等人谋反。建文帝下令将两人抓到南京斩首,并下诏书责怪朱棣。
朱棣知道这事后开始装疯,经常在闹市中大叫奔跑,抢别人的酒食,口中胡言乱语,有时睡在地上整天不醒。监视他的人去看他,他在大热天围着火炉打抖说:“冷极了!”他在宫廷中还口中含枚到处游逛,见到他的人都信以为真。
长史葛诚是建文帝的心腹,他向监视朱棣的张■、谢贵告密说:“燕王根本没有病,你们千万别懈怠。”当朱棣派人去朝廷办事时,兵部尚书齐泰逮捕了使者,使者供出了朱棣准备发动政变的消息。
齐泰马上下令逮捕朱棣手下的官员,让谢贵等人伺机杀掉朱棣,要葛诚等人作为内应,并密令一直受朱棣信任的张信将朱棣活捉。
张信得到命令后,再三犹豫,最后决定挽救朱棣,于是去他的住所讲明真情。开始时,朱棣假装中风,不能说话,后来知道事情真相,才觉得非同小可,立刻向张信下拜说:“是您救了我一家人啊!”
朱棣立即着手准备起兵,这时,削夺朱棣爵位、逮捕官员的命令传到,谢贵、张■派兵包围了燕王府,逐宅抓人。
第二天,朱棣宣布病愈,让官员们前来朝贺,他设下伏兵,派人去请谢贵、张■来抓人。等到所有人都列齐了,朱棣以掷瓜为信号,伏乒冲出来逮捕了谢贵、张■等人,朱棣站起来说:“我哪里有病,全是你们这帮奸臣逼出来的!”他下令将谢贵等人斩首。
接着,朱棣举兵攻占了北平城,安抚军民,并上书以征讨齐泰等人为名,直奔南京讨伐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王位,成了明成祖。
【新说】
“韬”原来的意思是剑、弓的外套;“韬晦之计”,是说故意将才华掩藏起来,收敛锋芒,使别人不注意自己。
首先得真有才华,才谈得上掩藏的问题。真正的愚蠢和假装出来的愚蠢,表面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有当伪装被扯下以后,真面目才会显露出来。
装疯卖傻是常见的伪装之一,也最容易骗人耳目。朱棣大热天烤火,浑身颤抖,是需要表演天才的,要不然,他早上断头台了。
什么时候取下伪装?那得依具体情况而定。宝剑一旦出了鞘,就要用来杀人。伪装一旦撕破,真面目暴露无遗,就得立即以新的角色采取行动。这个时候出现犹豫,后果就糟啦。
伪装自己是一场很有趣的游戏,站在主动者的立场,有意识地玩捉迷藏,愚弄对手。
【典源】
韬晦之计:语出《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朱棣佯疯夺王位:事见《明史·成祖本纪》。
12、明哲保身,王翦恋物不恋权
【原典】
公元前224 年,秦国老将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讨伐楚国,秦始皇亲自到灞上为王翦大军送行,王翦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求秦始皇赏赐给他大量土地宅院和园林。
秦始皇很不明白王翦的意思,不以为然地说:“老将军只管领兵打仗吧,哪里用得着为贫穷担忧呢?”
王翦回答说:“当国王的大将,往往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得不到封侯。
因此,趁着大王还宠信我的时候,请求大王赏给我良田美宅,好作为我的子孙的家产。”
秦始皇听后觉得这点要求微不足道,便一笑了之。
王翦带领军队行进到幽谷关,心里还惦记着地产的事,接连几次派人向秦始皇提出赏赐地产的要求。
王翦手下的将领们见他率乓打仗还恋恋不忘田宅,觉得不可思议,便问他说:“将军如此三番五次地恳请田宅,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吗?”
王翦答道:“不对,秦王这个人生性好猜疑,不信任人,现在他把秦国的军队全部让我统领,我不借此机会多要求些田宅,为子孙们今后自立作些打算,难道还要眼看他身居朝廷而怀疑我有二心吗?”
第二年,王翦率领的军队攻下了楚国,俘获楚王负刍。秦始皇十分高兴,满足了王翦的请求,赏给他不少良田美宅,园林湖池,将他封为武成侯。
王翦的儿子王贲也是秦国将领,他率军先后攻下了魏国、燕国的辽东和齐国,被封为通武侯。他们父子两人都只要求财物,不求权力,秦始皇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宽容了他们的请求,并加以重用。
【新说】
身处你死我活、激烈竞争的漩涡之中,谁敢说自己能够永远稳坐钓鱼船,做不倒翁?在那种场合中,真的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一个个像乌眼儿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哪个没有一副狼心狗肺?
所以,身处其中的真正聪明人,善于想方设法保护自己,躲避陷阱,绕开虎口狼窝。尤其是位高权重者,每每成为众矢之的,树大招风,爬得越高,跌下来就越惨,不是身败名裂,就是残废瘫痪。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明辨此理而及时自救?
既已卷入漩涡中,唯有自救的人才能得救,在这种境况下,自救是个永恒的主题。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上帝,善于弄潮的弄潮儿,知道如何在风口浪尖上搏击,而又不致被浪头卷走,既可进,又可退,游刃有余。
保全自己,不等于苟且偷安,苟且偷安之辈只知营营苟苟,得过且过。
保全自己,是为了不被别人吃掉搞垮,能在角逐中保持有利地位,遇上风头,及时回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所谓“明哲”,是对自己的处境、行为、目的有深刻的了解,对各种不测事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形势、人事的变化决定行为方式。虽然不以整人害人为目的,但在必要时,为了保全自己,应该毫不犹豫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以攻为守,避免被动。
保全自己,还要忌讳贪。贪图不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地位、名誉、财物,必然招来是非争斗,平添多余的纠葛,使争斗更加激烈难分。倘本身就是贪婪之徒,又另当别论。
【典源】
明哲保身:语出《诗经·大雅·丞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风夜匪解,以事一人。”
王翦恋物不恋权:事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3、难得糊涂,隰斯弥不伐树本
【原典】
齐国的隰斯弥到大臣田成子的家去拜访,田成子请隰斯弥登上他家的阳台,远眺四方。
他们向东西北三方遥望的时候,一片辽阔,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景致都非常优美,但只有南边,那个地方大树参天,葱郁茂盛,挡住了田成子家的视线。而那里正是隰斯弥住的地方。对于这一点,田成子没有向隰斯弥说任何话,但是用意却是很清楚的,隰斯弥已敏感地察觉到了。
隰斯弥回家后,就开始思虑起来,他想,田成子是齐国的实权人物,得罪不得,为了要讨他的欢心就必须伐掉树木。于是隰斯弥就安排工人砍伐大树,但是,当工人砍了两三下时,隰斯弥突然又改变了主意,要工人停下来不要再砍了。家臣都觉得奇怪,便问他原因。
家臣问:“刚才那么急着要砍伐那些树,现在又决定不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隰斯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有一句谚语说:'知道渊中之鱼的人是最不幸的。’你想想看,田成子内心怀着极大野心要篡夺齐国的大权,他当然是随时提防着别人,怕别人看透了他的心思。如果我让他知道我已察觉了他内心的企图,他是决不会放过我的。如果我把树木伐掉,他就会清楚他的心理活动被我掌握了,要知道能够察觉对方没有说出来的,是很危险的。现在我留下那些树不伐就没有什么了。”
家臣听了恍然大悟。于是,那些大树便留下来了。
【新说】
这样看来,人真是很有必要在某些时候装一装糊涂。
装糊涂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装糊涂可让敌人掉以轻心,然后可以乘机出击敌人,让敌人在措不及防之下败绩;二是可以在险恶的环境下保全自身性命;三是可以拒绝自己不情愿的事,而不会太得罪对方。
糊里糊涂的人头脑不清醒也不精明,当然对于那些精明强干的人来说是毫无威胁可言的。那么也不会把其放在眼里了。聪明的人会利用这个窍门,不糊涂而装糊涂,最后制敌取胜。
魏国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仲达争权之际,仲达借曹爽派人来探听虚实之际,装作中风,身体无力、头脑不清。于是曹爽断定司马仲达已经老迈而无威胁了,便大为安心。仲达随即着手搞垮曹爽的策略,后来打倒了曹爽,将其诛杀,独专政权。
人的强弱,不独在体力,还在于智谋。仲达装糊涂而并不糊涂,以假糊涂来迷惑对手,最后制敌取胜,而曹爽自以为聪明,结果败在糊涂人的手下。
世人都嘲笑刘禅昏庸暗愚,“乐不思蜀”。后主刘禅真的没有亡国之恨,乐而忘本吗?其实不然,此情此景没人不流泪的,而刘禅咽泪装欢只是一种保身之策罢了,倘若不如此的话,恐怕性命也会难保啊。
当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操在他人之手时,遇到上述情况,有两种选择,其一顾名节,不为瓦全而为玉碎;其二含垢忍辱,委屈求全。
晋朝诗人阮籍以喝酒大醉数天从而拒绝了当权者司马氏对其女儿的提亲,司马氏虽然残酷暴戾,但也无法。
所以,能察颜观色固然是件了不起的事,而学会糊涂就更了不起。
【典源】
难得糊涂:语出《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金代元好问诗《送高信卿》:“万事糊涂酒一壶,别时聊为鼓咙胡。”
隰斯弥不伐树木,事见《韩非子·说林上》。
14、思不出位,李■机敏应高宗
【原典】
李■是唐代初年的大将,原名徐世■,参加过瓦岗军,失败后投奔唐朝,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单名■。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李■任司空,为人机巧,行事谨慎。
高宗李治想立太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儿子,武则天却有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
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提议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陛下听到过这话,至今如在耳畔,没有听说王皇后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更皇后,恳请好好选择天下的望族,何必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跟随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天下众人的耳目,怎么能遮挡得住呢?”
韩瑗、来济也上书李治,力主不选武则天,但高宗听不进去。
后来,高宗问李■的看法,李■生性乖巧,心想这个关键时刻超越自己本分发表意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与性命有关。同意废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则天被选中,无疑是自投罗网。
李■左思右想,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
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马上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李■却因为应付巧妙,避免了祸及自身,并且受到重用,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等人的案子。
【新说】
思不出位,要求说话办事不要超越自己的名分地位,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什么,都以自己的职责为限,谨慎稳重,这是处事精明老练的表现之一。李■可说是精明老练之辈,他的一句“这是陛下的家事”,堪称绝佳妙语,包容量极大,在不卑不亢的情况下将“球”踢了回去。
精明老练同投机取巧、阿谀奉承是两回事。在事情微妙棘手之时,只有高智商者才能巧妙应付,或者为避免引火烧身,或者为留有回旋余地,或者为摆脱纠葛纷争。
人世间,官场上,竞争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弄权逞威、明争暗斗的事经常发生,如同家常便饭。敢于仗义直言,不怕同恶势力抗争,精神固然可敬,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作这种无谓的牺牲,并不可取。明知是以卵击石,倒不妨退避三舍、保存实力,待机再图发展。
君子不在其位,便不谋其政。越权插手,越俎代庖,饶舌多嘴,不是招人忌恨,便是招惹是非。这种人与仗义直言者又不同,他们因超越名分地位而引火烧身,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洞明世事,体察人情,随机应变是思不出位的前提;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是思不出位的保证。恰当地运用这一谋略,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无谓的伤害。
【典源】
思不出位:语出《周易·艮》:“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李■机敏应高宗:事见《旧唐书·高宗纪》。
15、深藏不露,崇祯计除魏忠贤
【原典】
明熹宗朱由校自幼丧母,由奶妈客氏抚养长大。但是,客氏是个行为不检点的女人,勾引十六岁的熹宗与之淫乱。后来,她又同大权在握的太监魏忠贤私通,两人狼狈为奸,骗取了熹宗的信任,内外勾结,专权枉法,把持了朝廷政治。
他们在朝廷中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形成了一股力量不小的恶势力。东林党人为了伸张正义,弹劾魏忠贤,遭到残酷迫害,几乎被赶尽杀绝。
熹宗病死后,由于没有儿子,王位便由他弟弟朱由检继承,这就是明思宗,即崇祯皇帝。魏忠贤失去靠山后,内心恐惧。东林党人再度起来弹劾魏忠贤,崇祯深知魏忠贤作恶多端,民愤极大,但考虑到刚刚即位,不便马上动手清洗受熹宗任用的老太监。
崇祯心里有数,不露声色,魏忠贤假心假意要辞掉“东厂”的职务,崇祯坚持不同意。大臣杨所修、杨维垣指责太监崔呈秀企图篡位,主事陆源登等人也上书弹劾魏忠贤,崇祯全都假装不知道,嘉兴人钱嘉征上书列举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读起来令人发指。
这时,崇祯见朝野上下一心反对魏忠贤,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将他招来,在朝廷上当众宣读钱嘉征的信,令魏忠贤万分恐惧。他用重金收买信王府太监徐应元去求情,遭到拒绝。
崇祯下令把魏忠贤的一切权力削去,贬谪到安徽凤阳,然而,魏忠贤去凤阳时,竟用上千匹好马和八百壮士护送他搜刮来的财宝。崇祯得知后大怒,下令将他抓回北京斩首,魏忠贤畏罪自缢,崇祯又下令戮尸。
接着,崇祯大张旗鼓地清洗了魏忠贤的党羽,将他的侄子、侄孙和客氏的兄弟、儿子处死,客氏被笞死,崔秀呈等太监被斩首。东林党的名誉得到了恢复,被关押的人被释放复职。
【新说】
深藏不露需要表演才能:瞎子吃汤圆,可心里有数。拿出来表演的,不过是为了愚人耳目,真功夫却不可告人。或者装疯,或者装哑,或者装傻,或者装不知道。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掩藏真实目的;要求也只有一个,即逼真,使旁观者深信不疑。
既是演戏,除了演技之外,顶要紧的是自信。自信自己会成功,自信自己确能愚人耳目,自信自己演技胜人一筹。这样,演起戏来才会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应付自如,仿佛完全进入了角色。
不善表演者切莫轻易尝试这一谋咯,否则,马脚一露,后果不堪设想。
真功夫不可告人,自有其理由。有时是时机不成熟,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潜伏着,等待猎物出现。有时是为了让对手充分表演,完全彻底地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数,然后再抓住其要害给予致命打击,让他领略后发制人的厉害。
有时是为了麻痹对手,使他骄傲轻敌,以为对手软弱无能,趁其不备而攻杀之。有时是为转移对手的注意力,让他奔东边去,而自己却在西边出击。
所以,为了有效地打击对手,首先要有效地隐蔽自己、保护自己。过分善良的人往往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天下人都同自己一样善良,结果,以善良待人,反被邪恶伤害,成了邪恶的牺牲品。即使不以打击对方为目的,为了不遭对方打击,也不应天真善良地将自己暴露无遗,毫无还手余地。
善良诚可爱,善于在险恶世道中保存这份善良,则更为可贵。
【典源】
深藏不露:语出《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崇祯计除魏忠贤:事见《明史·庄烈帝纪》。
16、自有肺肠,刘秀施计废皇后
【原典】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再婚夫人郭圣通,原来是西汉景帝刘启七世孙刘扬的外甥女。当年刘秀起兵南阳时,曾被王郎的军队打败,于是投奔了拥有十万大军的刘扬,以图发展。刘扬很看重刘秀的才能,但提出要刘秀娶他的外甥女郭圣通,才肯接纳他。刘秀为了得到暂时庇护,便答应了这门婚事。然而,刘秀实际上早就同他的同乡美女阴丽华结成了夫妻。
后来,刘秀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他夺取天下靠了刘扬的军队,只得将郭圣通立为皇后,将她的亲生儿子刘疆立为太子。但是,阴丽华貌美受宠,刘秀对她旧情难忘,况且他在领兵出征时,也常将阴丽华带在身边,过了多年后,刘秀发现阴丽华所生的儿子刘阳比刘疆更能干,便萌发了废后易储的念头。
不过,刘秀考虑到自己的名声,还不敢公开废黜皇后另立,于是想方设法寻找正当理由,以便名正言顺地这么做。
郭圣通十分妒忌刘秀宠爱阴丽华,也对刘秀偏爱刘阳十分不满,因此与刘秀作对,经常故意违反他的旨意。这样做正好让刘秀抓住把柄,郭皇后就成了刘秀下手的对象。
这时,宫中教习、殿中侍讲是刘秀心腹。他深知刘秀的心思,便告经刘秀谨慎从事,以避免天下人的非议。刘秀接着以“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为理由,废黜郭皇后,另立阴丽华。为了减少非议,刘秀有意将郭皇后次子封为中山王,扩大了封地,使这一事件淡化。
刘秀还让郅恽规劝刘疆主动请求让位,刘疆自己也知道太子之位难保,被迫听从郅恽的建议,“奉养母氏,以明圣教”,一再请求让出太子之位。
刘秀假装不同意刘疆的请求,推让再三才答应。紧接着,刘秀正式将刘阳立为太子,并封为东海王。
【新说】
千万别以为这里说的“肺肠”是肠肝肚肺等内脏,而是说的“心思”。
“自有肺肠”则是说另有心思,另有与人不同的想法。故事中的刘秀便是“另有心思”,即想废黜名正言顺的皇后,另外册立皇后,最后终于达到了目的。
谁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心思:每个人的想法和心思都不一样,这个不用多说。自有“肺肠”,总是在某件事成了既成事实,而大多数人都认同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当事人产生了另外的想法,或者可以叫做“另有图谋”。
这种图谋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当中不可告人,在它成为事实之前,除了极个别心腹之外,必须保密,甚至要不惜手段制造假象,掩盖真实目的。因此,保密便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否最后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保密是否成功。
阴谋诡计大多都可算作自有肺肠,因为它们不可告人,总在暗中进行,经常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并且时常暗伏杀机。但是,并非所有的自有肺肠都可归入阴谋诡计之列,比如荆柯刺秦,则是出于天下大义,代表了众多民众的心声,必须秘密地进行以保证成功。也就是说,作为计谋,自有肺肠是中性的;君子可以运用,小人同样也可以运用。
所以,自有肺肠不同于包藏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个性,表现了不甘苟同既成事实而想有所改变。差别只在于为此采取行动的动力是受道义的支配,还是受私欲的驱使。
【典源】
自有肺肠:语出《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刘秀施计废皇后: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
17、三年不鸣,楚庄王一鸣惊人
【原典】
春秋时,楚成王先立了儿子商臣为太子,后来又想改立另一个儿子职为太子。商臣在老师潘崇的帮助下杀了父亲而自立为国君,英楚穆王,而潘崇则以太师的身份垄断了国家大权。
穆王在位十二年后死去,儿子侣缕承王位,即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后,三年不理国家大事,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还发出诏令说:
“我讨厌那些自以为是地劝谏国君的人。现在我当了国君,有了国家,谁敢来劝谏我,一律判处死刑,绝不赦免!”
满朝文武官员都害怕被杀头,竟然真没有人敢去劝谏。楚庄王也就乐得醉生梦死了。
后来,有一个大臣叫伍举的去见楚庄王。
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美女,右手抱着越国的美女,坐左钟鼓乐器中间欣赏音乐。见到伍举进来也不松开抱美女的手,只是懒洋洋地问伍举有什么事。
伍举说:
“臣下听人说了一个谜语,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来请教大王,看大王是不是能够猜得出来。”
楚庄王一听是猜谜,一下子就来了劲,叫伍举赶快说给他听。
伍举于是说:
“楚国山上,有只大鸟;一停三年,不飞不叫。这是只什么鸟?”
庄王听了回答说: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伍举听了庄王的回答后吃了一惊:是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看来,庄王心中是不数的。
但庄王并没有因此而振作起来,反而更加奢侈淫逸。
终于又有一位大臣忍不住了。这位大臣叫苏从,他不像伍举那样去打谜语,逗圈子,而是直言相告要去劝谏庄王。
庄王问他:
“你难道没有听见诏令?难道不怕死吗?”
苏从回答说:
“臣下当然听见了大王的诏令。不过,舍弃我的生命而使大王明白一些道理,这正是我的愿望!”
庄王听了立即起身相迎,请苏从坐下慢慢说。
从此,庄王停止了奢侈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开始亲自治理国政,重用伍举和苏从,杀了数百个过去的官员,提拔了数百个新的官员。从用人到各项制度实行全面改革,励精图治,上下精神振奋,老百姓衷心拥护,当年就灭了庸国,隔一年打败宋国,再隔一年又讨伐陆浑的少数民族,直打到洛阳,陈兵向周天子示威。
就这样,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那可真是一鸣惊人【新说】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说得多好啊!
后世人多注重的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把它作为有志者事竟成一类的激励之辞。不过,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实际上是效果,是结局,是那耀人眼目的成功的一瞬。从智谋的角度来说,更注重的,更耐人寻味的,却是那三年不飞,三年不鸣的个中秘密。
以楚庄王的故事而论,他之所以三年不飞,三年不鸣,当然不是不知道飞,不愿意鸣,而是基于自己立身为国君的现状,基于潘崇专权后楚国朝廷陈陈相因、积重难返的实际情况而不得不如此。这一点,只需从他理政后杀数百个过去的官员这一事实来看就是非常清楚的了。
很明显,楚庄王下诏拒谏其实就是要看一看有没有真心来功谏的臣下;以死相威胁就是要看一看有没有真正不怕死的忠臣;奢侈淫逸、醉生梦死就是要故意显示自己胸无大志,看哪些大臣肆无忌惮,把一切败德恶行暴露无遗,看哪些大臣洁身自好,居污泥而不染。
忠奸分明,邪正清楚后,才能够施行大手术,全面整顿,全面改革,经大乱而达到大治。这就是三年不飞,三年不鸣的个中秘密:不飞是为了一飞冲天;不鸣是为了一鸣惊人。
看来,即使是贵为国君,有时候也不得不来一点韬晦之术啊!
有趣的是,这种韬晦之术还不只是楚庄王一人使用,据《史记》记载,比楚庄王晚两百多年的齐威王几乎采用了一模一样的手段使齐国大治,称霸天下几十年,淳于髡去劝谏齐威王的谜语正是伍举的谜语,而威王的回答也与庄王一模一样。
【典源】
三年不鸣:语出《史记·楚世家》:“(伍举)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楚庄王一鸣惊人:事见《韩非子·喻老》、《吕氏春秋·重言》、《史记·楚世家》等。
18、能屈能伸,韩信忍胯下之辱
【原典】
汉初的淮阴侯韩信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最后被吕后诛灭,但毕竟是一位盖世英豪。
就是这位叱咤风云的盖世英豪,早年却忍受了不少奇耻大辱。
韩信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既不能被推举做官吏,又不会从事生产或做生意赚钱、所以,常常到熟人家里去混饭吃,这些人家都不喜欢他。
他曾经多次投靠在邻乡的一个亭长家里求食,一连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他,于是很早就起床把饭做来吃了,等韩信到吃饭的时间去时,已没有饭了。韩信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从此便再也不去亭长家。
韩信到淮阴城的河边去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那里漂洗丝绵。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见韩信到了吃饭时间还坐在河边,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知道他没有饭吃.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此后一连数十天都是如此。韩信非常感动,向老大娘道谢说:
“我将来一定加倍报答您!”
老大娘却生气地说:
“谁希罕你的报答呢?一个堂堂男儿汉却养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
当时,淮阴城有个年轻屠户很看不起韩信,他轻蔑地对韩信说:
“别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是个胆小鬼!”
韩信不予答理。那年轻屠户又当众侮辱他说:
“怎么你不吭声呢?难道你不承认吗?那好,如果你不是胆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认你是胆小鬼,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吧!”
韩信把那年轻屠户看了好一会儿,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头俯身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那人哈哈大笑,满街的人也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
后来,项梁率兵起义,韩信拔剑从军,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项梁兵败后,韩信又跟随项羽的部队,也只做到郎中官。他多次向项羽献成都没有得到采纳。当汉王刘邦率兵进入蜀地时,韩信从楚军中逃出来投奔了汉军。开始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后来终于得到萧何的赏识,被萧何全力保举给刘邦做了大将。从此一举成名,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垓下会战彻底打败了项羽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到达封地,找到当年曾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大娘,赏给黄金一千两作为报答。又找到那位亭长,只赏给他一百钱,对他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最后,他召来那位曾让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户,不但不杀他,反而还任命他为楚国中尉,并对将领们说:
“他是一个壮士。当时他侮辱我时,我难道真的不敢杀他吗?不是的。
但我杀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所以我忍辱而达到了现在的境地。我真该谢谢他啊,他磨练了我的意志!”
【新说】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宋·邵雍)
能屈能伸,即在不得志时能承受屈辱,克制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
韩信就正是这佯一个写照,所以,称得上是一位大丈夫。
一般说来,能屈能伸不像是智谋,而更体现出一种器度,一种素质。但从韩信的自白来看,从孔子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来看,能屈能伸也仍然是一种智谋,一种投资痛苦,回收时间较长的智谋,甚至还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智谋。
这种智谋的功夫在一个“忍”字。
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
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只有忍辱才能负重,只有忍才能屈,只有屈才能伸。正如韩信自己所说,没有当年忍胯下之辱,哪有后来的齐王楚王?哪有后来的淮阴侯?
同样的,勾践没有当年忍会稽之辱,忍入吴之辱,哪有后来的卧薪尝胆,兴越灭吴呢?
所以,《周易·系辞》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势,以存身也。”尺蠖的屈退是求得伸进;龙蛇的蛰伏是为了保存自身。
这就是能屈能伸的道理所在。
【典源】
能屈能伸:语出《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文)种善图始,(范)
蠡能虑终,越承二贤,邦以安宁。始有灾变,蠡专其明,可谓贤焉,能屈能伸。”
韩信忍胯下之辱: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19、忍辱含垢,陆逊排众克蜀军
【原典】
公元221 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被东吴夺去的战略要地荆州, 出兵攻打东吴。东吴的孙权派人求和,遭到刘备拒绝。为此,孙权任命年仅三十八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五万兵马迎战。
第二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并在长江南岸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了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拒不出兵交战。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会解围的。
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他手按宝剑说:
“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让我担任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恪尽职守。吴主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抗。”
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才利用顺风放火之计,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新说】
忍辱含垢是一种计谋,也是一种勇气。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有起伏,有高低潮。遭遇曲折之时,应该平静地接受这种现状,冷静地等待,等待时机到来,这样才能显出一个真正英雄的长远眼光、全局观念和宽阔胸怀。
历史上,赵武灵王曾经为了赵国的生存进行服装改革胡服。就改革而言,只能向好的方面改进,而这里的改革却是向不如自己的蛮人的服装靠近,实质上是在倒退,而且是全国性的。这对赵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国辱,但是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尽全国之力与强敌决一死战,那心定是生灵涂炭,恐怕还要亡得早些。所以,不如暂时含垢忍辱,以侍日后崛起。比较起来,进行服装“改革”为上策,但这决非救国的长久和根本之策。
继而又想到了司马迁能够忍辱含垢而得以完成辉煌的《史记》,越王勾践能够忍辱含垢而得以报仇雪耻..所以,必要时也得忍辱含垢啊!
【典源】
忍辱含垢,语出班昭《女诫·卑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苦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陆逊排众克蜀军:事见《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20、以屈求伸,张禹佯退谋私利
【原典】
张禹是西汉时成帝刘骛的经师,他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利禄,采用以退为进的手段,利用成帝对他的敬重,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汉元帝刘■死后,太子刘骛即位,张禹因为做过太子的老师,被聘为主管奏章文书的尚书事。当时,成帝的舅父平侯王凤任大将军,辅政掌权。张禹为了避开王凤的锋芒,借口有病辞官回家。
成帝还年幼,非常害怕张禹离开身边,请求他留下来。成帝给了张禹一百斤黄金,以及祭牛和醇酒,派御医去为他看病,让厨师为他准备饭食,并派使者前去慰问。
张禹知道成帝不忍自己离去。心里有了底,便开始上朝办公。后来,他代替王商当了六年宰相,但由于王商十分专横,张禹又以病为由请求归家。
成帝重赏张禹之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回到家之后,张禹买了大量田产。他还同成帝的舅舅王根争地,由于成帝的偏爱,以张禹获胜告终。为了让自己女婿萧咸当上官,张禹又向成帝说情,成帝便将萧咸提拔成了弘农太守。张禹的小儿子没有封官,每到成帝去看张禹时,他都把小儿子叫到身边来,成帝就在张禹的床边将他的小儿子提拔为黄门郎给事中。
后来,连续三年遇上严重的天灾人祸,外戚王氏专权,官员百姓上书成帝,认为灾祸是由王氏造成的。成帝也认为是这样,为此专门去请教老师张禹如何处理。
张禹想到自己年纪大了,子孙势单力簿,为争地同成帝舅舅王根闹翻了,因此害怕王氏给自己找麻烦。他对成帝说,春秋时期两百多年,发生过多次日蚀、大地震、诸侯互相残杀和外族入侵中原等天灾人祸。它们都不是人为造成的。因此,皇帝应该与官员百姓同祸福,不要听信谗言。张禹是暗示成帝不要诛王氏。
成帝信了这番话。王氏得知张禹为他们说话,对张禹有了好感。张禹因此更加受到成帝和外戚的宠幸。
【新说】
蜷缩起身子,藏起锋芒,夹起尾巴,倒退几步,这些玩权术者们常用的手法,都是为了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为了获取更多的东西。这些手法很能使一些人,特别是心里很少转弯的人,被迷惑住。
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猫儿时常懒洋洋若无其事地很舒服地躺在地上打盹儿。这时,老鼠自以为是地以为天下是自己的了,放心大胆出洞来游行觅食。就在老鼠不慌不忙自鸣得意之时,猫儿一个鲤鱼打挺跃起猛扑,老鼠顷刻就成了猫儿的口中餐。
以屈求伸简直与这一幕相似之极。
蜷缩起身子时,两眼总在悄悄滴溜溜乱转,寻觅起身直腰时怎么行动。
点头哈腰作谦卑状时,内心深处一直在盘算如何变本加厉地捞回来。往后退却时,总是瞄着更远的地方,寻思怎么冲过去。看似轻松、卑贱、认输、让步、诚恳、憨厚、虔诚、友好等等的背后,是极其紧张的等待、谋划、报复、攫取、反击、不服气等等心理。
这就是以屈求伸:在情况对自己不利之时,不逞强,不硬拼;躲避锋芒,制造假象,施放烟幕,然后磨刀霍霍,时机一到,立刻冲出去杀他个回马枪!
不只是察颜观色,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问题。不只是表演技巧,找准时机的问题。也不只是耐心等待,不露马脚的问题。更有挖空心思,养精蓄锐,心狠手毒的问题。还有总结教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的问题。
【典源】
以屈求伸:语出《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张禹佯退谋私利:事见《汉书·张禹传》。
21、以迂为直,贾似道退寸进尺
【原典】
贾似道是南宋大臣,在他的扶持之下,赵■继承宋理宗赵昀之位,当上了皇帝,即宋度宗。赵■是个昏君,只知享乐,无才治国,便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贾似道。自此,贾似道以周公自喻,赵■称他为师臣。
赵■登位之初,贾似道使出几个下马威,以便将赵■长期控制在股掌之中。
料理完理宗赵昀的后事之后,贾似道暗中派遣心腹吕文德向朝廷谎报军情,称蒙古人南下进攻下沱。
赵■闻讯大惊失色,立即召贾似道出山处理朝政。这一着使贾似道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太师”称号,并被封为魏国公。
然而,贾似道并不以此为满足。不久,他又以回家体养为名,暗中要挟赵■。赵■信以为真,每天派人到贾似道家中传旨四五次,竭力挽留,并每天十多次派人送去各种赏赐。使者害怕皇帝的要求不能实现,竟然每天夜里守候在贾府门外。
见这些做法仍召不回贾似道,只得再授予他特权,准许他三天上一次朝,在靠近西湖的葛岭赐给他一所住宅、把他送到那里去体养。贾似道又进一步达到了目的。
从此他五天上一次朝,办公地点竟在西湖的船上,完事后也不去宰相办公的地方,把要处理的政事交给心腹,其他宰相只是挂名。
当时的人嘲讽说:“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指贾似道)。”后来贾似道又多次以离职来要挟赵■,而赵■每次都涕泪挽留,一直到获得十天一朝的特权。每次退朝时,赵■都离座目送贾似道走出宫廷,然后才坐下。
贾似道凭借“离职”这一法宝,不断攫取特权,一时权势鼎盛,将宋度宗赵■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中。
【新说】
“迂”,意即曲折。“以迂为直”,是说迂回曲折,转弯抹角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自己的目的不便于表明,或者达到目的有障碍时,便采取这一谋略。
贾似道的目的是控制皇帝和朝政,这个目的自然不可告人。他以退为进,退是假象,是手段;进是实质,是目的。退一步、进两步;再退一步,再进两步,层层推进,逐渐达到预定目标。
之所以要迂回曲折,主要是为了掩盖真实目的,制造假象,迷惑对手。
因此,真实目的越隐蔽越好,一旦被识破,便可能使计谋流产。
不可操之过急,凡事欲速则不达。要有耐心,放长线,钓大鱼。要有战略眼光,不斤斤计较一分一厘的得失。
迂回曲折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随机应变。以退为进只是方法中的一种。
可以声东而击西,制造错觉和假象,将对手的注意力转移之后进而取之。也可以剥笋似的层层逼近,扫除外围障碍,使核心暴露孤立,最后迫使对手认输投降。还可以先暂寄对手篱下,取得对手信任,一旦羽翼丰满,便取而代之,反客为主。还可以退而结网,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十年之后报仇也不算晚。目的不同,手段也随之变化。
【典源】
以迂为直:语出《孙子·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贾似道退寸进尺:事见《宋史·贾似道传》。
22、兼听则明,唐太宗厂开言路
【原典】
公元626 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 齐王李元吉和他们的儿子。李渊只得承认既成事实,立李世民为太子。过了两个月,又把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称太上皇。
李世民即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贞观年间(627—649 年),李世民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果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景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是李世民治理朝政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世民即位之初即专设谏官,要求随时跟在自己左右。并要求三品以上官员入朝议事,都必须有谏官一人参加,做到有失必谏。大理少卿孙伏伽多次在小事上劝谏,李世民不但不怒,反而予以嘉奖,升为谏议大夫。如此一来,大臣们都知无不言,毫无忌讳。于是言路广开,“直谏”、“忠谏”成为风尚。
尤其是谏议大夫魏征,更是以敢于“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次劝李世民以随亡为鉴,居安思危。李世民谈到魏征时说:
“魏征常常不怕得罪我而直言相劝,目的是不让我做错事。所以我非常敬重他。”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征:
“当皇帝的怎样才会明智清醒,怎样就会愚昧糊涂?”
魏征回答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就是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会明智清醒,偏信一方面的话就会愚昧糊涂。”
李世民请魏征说下去。魏征于是举例论述说:
“从前尧帝详细询问老百姓,所以知道民生疾苦。舜帝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以治水无能的官员不能蒙蔽他,相反,秦二世偏信宦官赵高一人的话,结果在望夷宫被他杀害。梁武帝偏信朱异的话,没有及早攻打侯景,结果被侯景攻陷台城,忧愤而死。又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本已动荡不安,虞世基却不让炀帝知道情况,炀帝也照样寻欢作乐,结果终于被身边的人杀死。
所以,做皇帝的能够广泛听取和接受多方面的意见,就不会被一两个大臣蒙在鼓里,就会知道下面的情况,从而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决策。
李世民听后说:
“是啊!”
从此更加注意广开言路,倾听多方面的意见。
【新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是领导的艺术,其思想由来已久。
《管子·君臣》:“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意思就是不要偏听个别人的意见,而要综合听取多方面的看法。
《荀子·不苟》说:“公生明,偏生暗。”其实也是同样的意思。
到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这意思表达就更清楚了:
“君子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所以,魏征实际上是引用的《潜夫论》里的话来告诫唐太宗,而不是他个人别出心裁的发明。
从智谋的角度来说,兼听则明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作为领导者,无论你是国家元首还是公司老板,都很容易被手下的人,特别是亲近的左右手所蒙蔽、操纵。你不听他们的话当然不行,那要他们干什么呢?但是,如果你只听他们的话,偏信他们的意见,那你可又得当心了。事实上,作为亲信,他们最怕的就是你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你正应在信任他们的前提下,多听听各方面的看法,以免闭目塞听,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兼听则明也就有了权术的性质了,属于智谋的范畴。
【典源】
兼听则明:语出《资治通鉴·唐纪八》:“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广开言路:事见《旧唐书·太宗纪》、《新唐书·太宗纪》、《资治通鉴·唐纪》等。
23、虑杂利害,曹操拒绝登帝位
【原典】
公元219 年7 月,蜀将关羽领兵进攻曹操军队,利用水淹战术打得曹军大败,曹操的将领于禁、庞德等人被俘获,樊城、襄阳被蜀军包围。这次战役使蜀军声威大振。
曹操被蜀军的势头吓住了,本来打算将都城迁往邺城,以躲避蜀军锋芒。
这时,司马懿和蒋济向曹操建议,利用孙权和刘备争夺荆州的矛盾,以分割让出江南的地盘为代价,拉拢孙权。曹操接受了这一建议。
孙权与曹操达成协议后,偷袭江陵,成功地攻杀了蜀将关羽。蜀军损兵折将,解除了对樊城和襄阳的包围。
这年冬天,为了嘉奖孙权配合解围的功绩,曹操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任荆州牧,并封他为南昌侯。
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进一步扩大地盘,暂不想同曹操作对。
他派出校尉梁寓向曹操进贡礼物,并派人送去信件,表示愿向曹操俯首称臣。
曹操读完来信,心里明白孙权不会这么顺从,而是别有用心,他把信给左右看了,并说:“孙权这家伙是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
侍中陈群等人说:“蜀汉的天下眼看就要完蛋了。殿下功高德重,人心所向,孙权在远方称臣,这是天随人愿。殿下应该登基称帝,不能再犹豫了。”
曹操听了以后回答说,“如果有天命在,我就成了周文王曹操音周文王灭商未成功自比,感叹自己未能统一中国。他也明白,倘若接受孙权称臣,就暴露了称帝的野心。在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吞并孙权和刘备的时候妄自称帝,就断了自己的退路;到时候称帝不成,又会失去号令天下的威信,所以发出了“在火炉上烧烤”的感慨,拒绝称帝。
【新说】
所谓“虑杂利害”,是说同时考虑到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这种考虑,往往是在采取行动之前进行;想明白了,在心理上和物质上作好准备,接着付诸行动。
只考虑到一个方面,要么是准备不足,要么是出现意外,导致行动失败。
有经验的谋略家和领导者是不会这么做的,他们的思维习惯总会同时考虑到两个方面,甚至很多方面,作出种种假设来预测后果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周密准备,谨慎行事。
曹操正是这么做的。他之所以拒绝孙权称臣,是凭着对孙权及整个局势的了解,对称帝的利和弊作了充分考虑后,才作出的决定。别以为曹操不想称帝。恰恰相反,称帝,一统天下,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只不过时机和条件暂不成熟,他才作出了明智的决定。
一种比较好的考虑习惯是,把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后果推到极端去设想,有利的最好结果如何,不利的最坏结果如何,推到了极端,心理准备才会充分,才会有回旋余地,出现了情况才不会觉得意外。
此外,有利和不利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此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在哪些环节、因素上要把握住,转化的关键在哪里,都得仔细斟酌。
考虑周到、准备充分,为的是掌握主动。掌握了主动,无论是进还是退,都会应付自如。
【典源】
虑杂利害:语出《孙子·九变》:“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曹操拒绝登帝位:事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24、居安思危,魏绛告诫晋悼公
【原典】
春秋时,晋厉公偏听奸邪,滥杀无辜,以致国内怨声载道,老百姓深受其害。后来,一些大臣发动政变,杀死了厉公,另迎在国外的公子姬周回国做国君,这就是晋悼公。
晋悼公即位后,招贤纳士,励精图治,使晋国逐渐强大起来。
晋国北方有不少少数民族的游牧部落,中原人称他们为戎狄。晋厉公时,戎狄经常侵扰晋国的边境地区。悼公即位后,戎狄的首领派人带着礼物来到晋国,通过大夫魏绛引见悼公,希望与晋国建立外交关系。
晋悼公说:
“戎狄老是侵犯我国,贪得无厌,又没有信用。我不如讨伐他们,用武力使他们屈服。”
魏绛劝悼公说:
“现在大王正与楚国争霸天下,不少诸侯都在我国与楚国之间摇摆不定,看哪边国君仁德就归顺哪边。比如说,目前陈国就刚刚归顺我们,如果我们这时兴兵去讨伐戎狄,楚国就会乘机讨伐陈国,我们没有力量去救陈国,陈国就必然会背叛我国而归顺楚国。其他诸侯恐怕也会这样。所以,就算我们征服了戎狄,也会失去中原各国,这是得不偿失啊!相反,如果我们和戎狄建立外交关系,就可以免去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对付楚国了。请大王深思熟虑!”
悼公觉得魏绛的话有道理,就同意了和戎的建设,与戎狄建立了外交关系。
与戎狄建立外交关系后,晋悼公集中力量协调与中原各国的关系,八年之中九次召集、会盟各国诸侯。后来又联合宋、卫、齐等十二国组成盟军,讨伐一直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摇摆不定的郑国。郑简公见盟军大兵压境,惊恐万状,连忙召集大臣商议。大家觉得这样朝晋暮楚的确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决心归顺晋国。郑简公便派人到晋悼公那儿去请罪求和,表示愿意永远归顺,并送去了大批礼物。晋悼公同意了郑国的请求,撤兵回国。
解决了郑国的问题后,晋悼公想到了魏绛的功劳,于是便把郑国送来的十六名歌女和两套高级组合乐器赏一半给他,并对他说:
“先生教我和戎狄友好,使我免去了后顾之忧,安定了中原各国。八年之中九次召集各国诸侯开会,好不威风!现在我们晋国和各诸侯国的关系,就像这些乐器一样,演奏得非常和谐。所以,让我们来分享这些郑国送来的礼物吧!”
魏绛辞谢道:
“同戎狄和好,这是托我们国家的福;八年之中九次召集诸侯,这是托大王的威灵,大家的辛芳,我有什么贡献呢?现在,我倒希望大王在享受胜利的快乐时能够考虑到国家今后的事。古书上说:'居安思危。’意思是处在安定的环境里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有所考虑才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才可以防止祸患,我斗胆用这些话来劝勉大王。”
悼公说:
“先生教我,我怎敢不听从!没有您上次的告诫,我哪来今天的成就呢?
论功行赏,这也是国家的规定。先生还是领受了吧。”
魏绛这才接受了赏赐。
【新说】
居安思危是立身处世的智慧。
天地万物变化莫侧,太阳升到中天就要西落,月亮圆了就要缺,东西装得太满就要溢出,生命到了旺盛朗后就要衰弱。恰如苏东坡所吟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或者换句话来说,叫做——
天地间没有不散的筵席。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办呢?该怎样来对待这一席迟早要散的盛筵呢?
道家的祖师爷老子告诉你说,根本就不要去入席,不要去享受那盛筵的快乐,免得席散后悲伤与失落。
诗人李太白却告诉你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今朝有酒今朝醉,先享受了再说,这是享乐主义的哲学。
居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便是取中庸之道的儒者了,《易经》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正是“居安思危”的意思。席要入。盛筵要享,但当你一边大快朵颐的时候却要一边想着席散了以后怎么办?干什么?简捷说,就是不要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而忘乎所以,以致席散后不知所措。
比较而言,居安思危显然是最为现实而理性的态度了,当然,不一定人人都适应这种边吃边想,边享受边操心虑患的生活方式。
【典源】
居安思危,语出《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魏绛告诫晋悼公:事见《左传·襄公四年、十一年》。
25、防微杜渐,葵桓公忌医归天
【原典】
名医扁鹊见到蔡桓公,站在那里观察了一会儿,便对蔡桓公说:“您现在患了病,病虽然不重,只在皮下部位,但是如果不治疗,恐怕就会加剧。”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回答说:“我没有病。”
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周围的人说:“医生们都喜欢给原本没有病的人看病,然后好说自己如何如何能干,以此来谋取虚假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并对他说:“您的病已进入到了肌肤,再不医治,病情将继续恶化。”桓公听了,不予以任何回答,扁鹊只好离开了。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度去见蔡桓公,对他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部分去了,若再不治,恐怕会更加严重。”桓公听了,仍不予理睬。扁鹊走后,桓公更为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一见桓公,回头就跑。桓公觉得奇怪,便派人去询问原因。扁鹊回答说:“病在皮下时,汤药就可以除病;在肌肤时,针刺之类即可见效;在肠胃之后,火齐汤便可以除病。在骨髓时,情形就不同了,那已是命运之神管辖的地方,我们医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现在,桓公的病已进入了骨髓,所以,我也毋需劝他诊治了。”
此后的五天,桓公感到浑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才知道他早已逃往了秦国。桓公果然病发身死。
【新说】
良医给人治病,及时于皮下之际施治,要抓紧在病情之初动手,对待人间祸福,也和良医治病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圣人办事总是抓住萌芽状态时就开始着手。
应该说,蔡桓公是十分幸运的,身边有扁鹊那样高明的医生,及时而准确地指出了他的疾病所在。然而他自己却因讳疾忌医的心理,无视扁鹊的诊断,终于病入膏盲,无法挽救。
就像蔡桓公的病一样,生活中很多大问题大事故,仔细回过头去考查一番都可以得出“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结论。但为什么那么多的问题、事故都没有避免呢?
深刻地把握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十分重要。
有一句俗语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这一公式逆推过来也同样成立,那就是无事出小事,小事变大事。看一件事情,小与大并不是其本质所在。那些看似很大的事情可能其实并不严重,而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很可能就会滋生出十分严重的问题来,所以对于小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
由于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蔡桓公一样有高明的医生诊治,所以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小问题总是容易被人所忽略,这就要求我们有敏锐的眼光,拨开一些遮盖物去找出问题来。找出问题当然只是第一步,对于问题进行分析是第二步。分析问题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不能拘泥于现时。只有这样,方能充分地估计到事情将要发展的可能性。最后一步就是对问题的处理了。这就需要果断,针对问题,当机立断地下手,决不犹豫,因为很有可能“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
错过机会,问题或敌人就会转眼间强大得让我们无力抵抗了。
【典源】
防微杜渐:语出《宋书·吴喜传》:“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诏切之,令自为其所。”
蔡权公忌医归天:事见《吏记·扁鹊仓公列传》。
26、未雨绸缪,周公旦诗谏成王
【原典】
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同太公、召公等人一起帮助武王消灭了商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武王把他们留在京城镐辅政,最受武王宠信的就是周公旦。
两年之后,武王病重,大臣们十分忧虑。周公旦特地向周朝祖先祷告,表示愿意代替武王去死,希望武王的病好起来。但不久之后武王发病去世。
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国王,即周成王,周公旦受武王遗命摄政。
周公旦的摄政引起了成王的三个叔叔管叔、蔡叔和霍叔的妒忌。他们暗中造谣说,周公旦妄图夺取成王的王位。成王很快听到了这些流言■语,在心里产生了疑虑。
周公旦知道这事后对太公和召公说:“要是我不讨代他们,就无法告慰于先王!”
周公旦觉得一时难以向成王解释清楚,同时也为了消除成王对自己的疑虑,便离开镐京,去了东都洛阳。
武庚对商朝的灭亡很不甘心。他见周朝兄弟之间产生了矛盾,悄悄派人和管叔等联络,进一步挑拨他们与周公旦的关系。与此同时,武庚也积极准备起兵反叛。
在洛阳的两年期间,周公旦查清了武庚暗中与管叔等人勾结的情况,写了一首名为《鸱■》的诗送给成王,其中写道:
猫头鹰啊猫头鹰!
你已抢走了我的儿,不要再毁我的家。
我多么辛苦殷勤,为哺育儿女已全累垮!
趁着天还没有下雨,我就忙着把桑根剥下,加紧修补好门窗。
因为下面的人有时还把我欺吓。
周公旦在诗中以母鸟自喻,把武庚比作猫头鹰,借母鸟的哀鸣,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
但是成王没有看懂这首诗的含义,更没有理解到周公旦的苦衷。后来他无意中发现了周公旦藏在石室中为武王祷告的祝辞,感动之下派人从洛阳把周公旦请回镐京。这时成王终于知道了武庚与管叔等人勾结的情况,派遣周公旦出兵讨伐。周公旦杀了武庚、管叔和霍叔,蔡叔在流放中死去。周王朝从此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新说】
任何时候,天都有不测风云,更何况随时处在不断流变之中的世事人心。
凡成就大事业者,对不测事变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特别是事业一帆风顺,成功接踵而至之时,更该有所警醒。
老子曾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民间的俗话也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这些说法都深刻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随时都要有应变的心理准备。
“绸缪”本意是用绳索紧密缠捆,引申为修补。“未雨绸缪”即趁天还未下雨,赶紧修补好门窗,作好准备,以防不测。
作好预防突发事件的准备,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却应该以变应变,在变中求生存求发展。抱着侥幸心理,或者麻痹大意,都有可能在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出现闪失。要记住:
大船常翻在小河沟里。
【典源】
未雨绸缪,语出《诗·■风·鸱■》:“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周公旦诗谏成王:事见《史记·周本纪》。
27、亡羊补牢,庄辛义谏楚襄王
【原典】
战国时代的楚襄王手下有四个宠臣,他们不理朝政,整天游荡享乐。楚襄王也同这几个人一道沉溺于游乐之中,国家的政治一天天衰败下去。
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对此极为忧愤,对楚襄王说道:“大王左右是州侯和夏侯,车后面跟随的是鄢陵君和寿陵君。像这样一味地放荡不羁,挥霍无度,不过问国家政事,楚国的郢都将危在旦夕。”
楚襄王反问道,“你是老糊涂了呢,还是真的认为楚国有了不祥的预兆泥?”
庄辛十分认真地说:“我是真的见到了大王的所作所为将造成的必然结果,不敢自认为有什么天降的不祥之兆。如果大王一直宠爱这四个臣子不变的话,楚国注定要灭亡!我请求让我去赵国躲避,在那里看结果。”
于是庄辛去了赵国,在赵国住了五个月。果然,秦军很快攻下了楚国首府郢都和其他很多地方,楚襄王出逃到了城阳。他立即派人赶到赵国,将庄辛召了回来。
楚襄王对庄辛说:“我没有听从先生的劝谏,把事情弄到了现在这个样子。往后该怎么办呢?”
庄辛答道:“我听俗话说,看到了兔子再呼唤猎犬,不算晚;丢失了羊子再修补羊圈,也不算迟。我还听说,从前商汤王和周武王都是凭着百里之地而兴旺发达的,夏桀和商纣王虽然拥有天下却灭亡了。尽管楚国现在不大,但算起来也还有方圆几千里地,哪里只有汤王武王时的百里呢?”
庄辛还用了很多比喻来反复说明这些道理,然后说到了楚襄王:“大王的情形同样如此。吃的白米饭,车中装着黄金白银,成天和小人们在草原上骑马飞驰,把国家大事丢得精光。没想到秦王的大将奉命率兵打进楚国,占领了大片土地,把您赶得老跃。如果现在您都还不醒悟,只怕恨快就该亡国了!”
楚襄王听了这番话,心里震动不小,吓得面无人色,马上将庄辛封为阳陵君。后来在庄辛的辅佐下,楚襄王收复了不少失地。
【新说】
即将面临国破人亡,教训的确惨痛而深刻。
防患于未然固然很好,但是谁都不敢说自己在生存竞争、政治倾轧、沙场奋战、商界拼博中没有少失,没有过错。人非圣贤,都有过失。这个事实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更不必避讳。
重要的事情是,出现了失误,及时醒悟,善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在往后的行动中加以避免。吃一堑,长一智,才是正道。
亡羊补牢最怕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事实是,身临其境者往往不如旁观者看得清楚,出现了失误,最容易以错对错,一意孤行,特别是当人手中有了权力、金钱,最容易丧失自我,被权力和金钱异化,以为天下唯我独尊,可以天马行空,恣意妄为。这个时候需要有人警醒,甚至需要用事实来作教训。
亡羊补牢也忌讳向后看,一味沉浸在后悔懊丧的情绪中,以致于不能振作起来,去进行新的努力。这样的悲观主义者最终将被失望和消极情绪打垮。
当然,盲目乐观,跌倒后爬起来也不想想看看是怎么跌倒的,又继续往前走,这样的人到头来肯定还会摔跟头。
亡羊补牢虽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明智的。
【典源】
亡羊补牢: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庄辛义谏楚襄王:事见《战国策·楚策四》。
28、慎终如始,马皇后助夫治国
【原典】
马皇后原来是郭子兴的义女,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起义军后受到重用,郭子兴便将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自此,马氏一直忠心耿耿地协助丈夫治国平天下。
朱元璋当上明代开国皇帝后,马皇后便成了实际上的幕僚。她认为,人心是天下的根本,平定天下的关键在于得人心,皇帝应当重视的是有德行和有才能的人,而不是手中的大印。
不久,明朝将领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夺取了国印,举国庆祝胜利。这时马皇后却说:“元朝掌握着国印而没有守住,可见帝王的宝贵之物不在印,而在于其他东西!”
朱元璋心领神会地说:“我知道皇后的意思是以贤明的人为宝。”
马皇后接着说:“诚如陛下所说。我们都是贫苦出身,能有今天的地位,只怕因为奢侈而产生骄纵,因为小节而导致危亡。因此要任用贤明之士,共同治理天下。”
为了使明朝得到百姓拥护,马皇后常派人了解民情。有一次她问朱元璋说:“如今天下的百姓都安居乐业了吗?”朱元璋不耐烦地说:“这不是你该打听的。”马皇后回答说:“陛下是百姓之父,我是百姓之母,子民是否安居乐业,有什么不可以打听。”
马皇后告诫儿女不得恃权仗势作威作福,以维护皇室的声誉。她的幼子朱■放荡不羁,被封为周王。马皇后担心朱■为非作歹,派人前去监视,并给使者一根手杖,说一旦发现周王有过错,就用手杖打,如有违法行为,就马上报告。朱■知道这事后,不敢在自己的封地放肆。
马皇后经常劝朱元璋不要滥杀无辜,她对朱元璋诛杀功臣老将十分不满,尽力加以阻止。著名学者宋■因孙子犯罪而受牵连,即将被斩首。马皇后得知案子确与宋■无关,在饭桌上力劝朱元璋赦免宋■。朱元璋被马皇后一番话打动,第二天就作出了赦免决定。
马皇后因病临终前对朱元璋说:“但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都贤明,得到百姓衷心拥护。”
【新说】
虎头蛇尾的事常有,因小失大的事不少,能像马皇后这样虽为第一夫人,却自始至终小心谨慎,勤勉治国的人,的确很少有。《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话可以当作权贵们的座右铭。
如履薄冰的心态,并不是要凡事畏首畏尾,连大气也不敢出。它应该以识大体,明事理,善应变为前提。以大体、事理为界限,合乎的。便大刀阔斧地去干;不合乎的,尽可能避免。
因此,真正的慎终如始,不是胆小如鼠,前怕狼后怕虎——这是怯懦木讷;而应该是依情理规矩行事,以情理规矩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才是明智大度,才可以无往而不胜。马皇后的明智,在于抓住了民心这个根本,而不是手中的大印,因而协助朱元璋稳住了明初的政权。
抓住根本,以此去衡量一切,尤其不要放过细微枝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节最易被忽略,特别是自己身上小的过失。小节不仅授人以柄,而且为大的失误打开了缺口。这样,是否注意到了小节,也就成了衡量慎终如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小心谨慎并不难,难的是明事识理和严格依规则办事,也难在约束自己和手中的权力。
【典源】
慎终如始:语出《老子》第六十四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马皇后助夫治国:事见《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传》。
29、螳螂捕蝉,少孺子智谏吴王
【原典】
春秋时,吴王想要出兵攻打楚国,但不少大臣却认为时机不当,担心别的诸侯国乘虚而入来攻打吴国。吴王为了止住大家的反对,便下命令说:
“谁敢来劝阻我攻打楚国,我就处死谁,绝不赦免!”
大臣们虽然有反对意见也不敢发表了,只好在下面悄悄议论,为吴国的存亡而担忧。
在吴王的门客中有一位名叫少孺子的,他很想劝谏吴王,转过大臣们的意见,可是又不敢去触怒吴王,害怕自己白白送命而不能使吴王改变主意。
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大早,他就拿着一只弹弓,带了许多弹丸,在王宫后园的树林里转来转去,似乎在寻找打鸟的目标。直到露水把他的衣服都沾湿了,他才回去。
第二天清晨,他又是这样做。
到了第三天清晨,他的奇怪举动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见他一身都弄湿了,却还在那里转来转去,便大声喊他说:
“你过来!为什么把衣服弄得这样湿呢?”
少孺子回答说:
“我在打鸟啊,大王!”
吴王问他:
“打着了吗?给我看看。”
少孺子说:
“鸟虽然没打着,但我却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吴王一下子来了兴趣,忙问他:
“什么事情呢?说给我听听。”
少孺子说:
“我看到这园子里的树上有一只蝉,高高地栖居在树枝上,一边喝着露水,一边发出悦耳动听的蝉鸣。但它却不知道,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那螳螂弓着身子,屈着前腿,一心想去捕捉那只蝉,但它却不知道,一只黄雀正在它的身后。那只黄雀伸长脖子,一心想去啄食那只螳螂,但它却不知道,我的弹弓正对准了它,正要把它弹死呢!”
吴王听到这里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有意思,有意思!哈哈,真是一个想要吃掉一个啊!”
少孺子却接下去说:
“蝉、螳螂和黄雀都是一心想得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及它们身后的祸患啊!”
听少孺子这样一说,吴王猛地一下醒悟过来:原来,他是在劝谏自己不要贸然出兵攻楚,以免被其它国家乘虚而入啊!想到这里,吴王对少孺子说:
“好啊!你说得对。”
于是便不再兴兵伐楚了。
【新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成语。按理说,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实际情况却远远不是这样。一旦利益在眼前,就往往把“黄雀”抛在脑后,甘心情愿地做那捕蝉的螳螂了。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繁荣,物欲诱惑无穷的时代,一心追逐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祸患的例证更是随处可见。
正所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或者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当有利可图,有“蝉”可捕时,回头看一看有没有伸长脖子的”黄雀”
在后,那还是有好处的罢。
【典源】
螳螂捕蝉:语出《庄子·山木》:“(庄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鸟从而利之..”
少孺子智谏吴王:事见《说苑·正谏》。
30、知止不殆,陈轸劝昭阳罢兵
【原典】
战国中期,楚怀王派昭阳担任主将,领兵攻打魏国。昭阳打仗勇猛,接连打败魏军,一下子夺得了八座城池,接着又去攻打齐国。
齐王得知楚国大兵压境,便派陈轸去说服昭阳罢兵,不要进攻齐国。
陈轸见到昭阳后,首先祝他攻打魏国取得了胜利,然后问道:“请问,按贵国的规定,将军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能获得什么官爵?”
昭阳不无得意地说:“官可以升为上柱国,爵位可以到上执■。”
陈轸接着问:“贵国还有比上柱国地位更高的官吗?”
昭阳回答说:“只有令尹。”
陈轸叹了口气说:“最显贵的当然算令尹,但是我觉得,你们的国君不可能同时设置两个令尹。我可以给将军讲个故事。”
昭阳让陈轸讲下去,陈轸说:
从前楚国有个人在春祭时,赏给了门客一壶酒。门客们说:“这壶酒不够几个人喝,一个人喝又多了。我们在地上来画蛇,哪个人先画成就喝。”
有个门客先画好了蛇,拿起酒壶想喝,但他看见别人画得很慢,想再显示一下自己,于是用左手拿着酒壶,右手去画蛇,边画边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呢。”
这个人正在画蛇脚时,另一个门客把蛇画成了。他夺过那人手里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有脚的东西不是蛇,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是我,而不是你。”
门客说完就把酒喝了,而画蛇添脚的门客却没有得到酒喝。
陈轸讲完故事后接着说:“现在楚国打败了魏国,连得了八座城池。这个时候还不罢兵,还想攻打齐国。你的名气已经不小了,官位也到了头。要是取得了胜利还不住手,一旦有什么差错,性命都难保,再得到爵位有什么用?这不是和画蛇添足一样吗?”
昭阳被陈轸的一番话说动,认为很有道理,便撤退了攻打齐国的军队。
【新说】
陈轸想说的是,用兵用权要适可而止,才会保证经常处于有利地位。达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一定效果,就该及时收手,太过头了就会起反作用。
“画蛇添足”的故事,对此作了最好的说明。
凡事都有限度,超过限度将发生质的变化。但人的欲望常常没有止境,特别是有东西可以自恃之时。权力、名誉、金钱、地位、物质、才能,都足以使人异化,丧失理智,不知自己为问物。“聪明反被聪明误”,与其说是聪明的悲剧,倒不如说是愚蠢的悲剧。
知止不殆,要求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处境,事情的发展和后果要有充分的、恰如其分的估价,尤其要对利害关系有清醒的认识,然后才会知道何时止住,在哪里止住。
知止不殆,也要求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追求超出自己能力或者不应属于白己的东西。理应属于自己的东西,迟早会属于自己。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
赌徒的心理是受欲望支配的。赢了。总想赢得更多,结果不但没有保住原来的成果,反以输掉告终。输了,总想捞回来,不知就此打住,结果越输越多。
在人生和事业的战场上,如果始终抱着赌徒心理,迟早会输得精光。
【典源】
知止不殆:语出《老子》第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陈轸劝昭阳罢兵:事见《战国策·齐策二》。
31、知惧而诫,太公力劝周文王
【原典】
周文王问姜太公:“商纣王滥杀无辜,你曾教我忧怀人民,现在我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说:“大王应该修身,礼贤下士,恩惠于人民。在这同时还应该注意细心观察天道,天道如果没有给商朝祸殃,就不可贸然起事,而人道方面没有什么大的灾祸,也不可以先动干戈。必须既见了天灾,又见了人祸,才可以对商纣王下手。要与民同利,才能相互援救;与民同情,才能相辅相成;与民憎恶相同,才能互相帮助;与民爱好相同才能亦步亦趋。这样,就是在没有好的甲兵的情况下,也能取胜;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也能攻城;在没有沟堑的情况下,也能坚“能给天下人带来利益的人,天下人就会欢迎接纳他;害人的人,天下人是不会给他开方便之门的。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取天下就如同是追逐野兽,打到了猎物,天下人都能分得一份。如同坐船一样,顺利地过河了,大家都同其利;而如果船坏了,大家都要遭其害。
于大家都有利,天下人就开门欢迎;于大家都无利,天下人就会闭门不纳。
只有无取于民,才能取得民心;无取于国,才能取得国家政权;无取于天下,才能最终夺取天下。这样,取民者,能让人民得到利益;取国者,能让国家得到利益;取天下者,能让天下得到利益。所以说:'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这其中的道理是很微妙的。
“鸷鸟这类猛禽,在出击之前,总是先低身敛翅;猛兽要搏食时,总是先缩耳俯身。圣人将要有所作为,他必须大智若愚。惟文惟德,谨慎小心,才无人注意;不观不视,装聋作哑,谁也摸不透你想些什么。现在商朝上下,众口相惑。我看过田野中的庄稼,荒草比谷苗长得还高;观其民众,邪曲横行,正直遭难;观其官吏,暴虐残酷,败法乱刑,但朝廷却置若■闻。这都是亡国的征兆啊!”
文王听后很赞同太公的意见。
【新说】
姜太公深知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在于是否得民心这个问题,所以在他的这篇劝谏之中,极有层次地向文王阐述了这个道理。
得民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顺民心而行。他告诉文王,不要逆天道特别是人道,必须要与民同利、同情、同恶、同爱,这样的话,即使客观条件不好,也可以共同克服,而如不顺民心,则客观条件再好,也将无济于事,因为人是活的,而客观条件则是死的。不好的条件,可以因众心的努力而改变;好的条件,也会因人心不齐而毁掉。
得民心之二则是要利民。有利于民,人民方乐于接受,要做到利民,就不能有私心,就如姜太公所言,要不取于民,不取于国,不取于天下,方能最终得到天下。
姜太公把圣人的所为比作是鸷鸟出击,时刻有所惧诫。《尚书》中说:
“爱护我们的人,我们拥戴他做王,虐待我们的人,我们视他为仇人。”古语说:“老鼠被逼急也会咬猫;匹夫不堪压迫,就会对天子背叛,”所有这些都揭示说,统治者要时时关心民心,而不可忽视或者压迫,否则天下就难保住。
【典源】
知惧而诫:语出唐代赵蕤《长短经·惧诫》:“故知惧而思诫,乃有国之福者矣。”
太公力劝周文王:事见《吏记·齐太公世家》。
32、 一谦四益,冯异功昭不自傲
【原典】
冯异曾在王莽政权中任职,刘秀兵攻王莽时,冯异被俘。当时刘秀羽翼未丰,势单力薄。冯异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刘秀待人诚恳,胆略过人,有治国经邦之才,于是投奔刘秀门下,全力辅佐他打天下。
后来刘秀被河北王郎围困,很多人都背离了他,而冯异却越发恭事刘秀,宁愿自己挨饿,也要把找来的粮食献给饥困之中的刘秀。
刘秀解围之后,对部下论功行赏。将帅们都在邀功请赏,冯异却独自坐在大树下面,只字不提进贡粮食的事,也不去报功请赏。人们见他谦逊礼让,给他取了“大树将军”的绰冯异全力支持刘秀重建汉朝,写信劝说舞阳王李铁归降,同河内太守寇恂一道冒死抵抗大司马朱鲔的进攻,并大败武勃、苏茂的军队,为重建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一时声名昭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每次遇到论功行赏,他都悄悄退到一边,不给刘秀为难。他的行为赢得满朝文武官员的称赞。
赤眉军起义时,冯异在渑池一仗中使对方主力丧失殆尽。刘秀特意派人对他大大嘉奖,冯异因此更加勤勉地作战,马不停蹄地进军关中,平息了陈仓等地的叛乱。
在治理关中时,冯异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宽大无私,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大力拥护。有人妒忌他的功绩,到刘秀面前诬告他。刘秀派人查清事实后写信给冯异说:“将军对于国家,竭尽忠诚,君臣之间的恩情犹如父子,怕什么妒忌、怀疑?”
刘秀敬重冯异的为人,提拔他为征西大将军,封为阳夏侯。后来冯异到都城朝拜时,刘秀当着公卿大臣的面赏给冯异很多财物,并提起了往事。冯异说:“但愿国家不要忘记河北之难,我也不会忘记中车之恩。”
冯异后来战死在河北冀县落门山,他的“大树将军”的谦让风范,为后代树立了榜样。
【新说】
谦逊忍让,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策略。且不说像冯异这样功高位显的开国元勋。就是一般人,往往难以抵挡名利的诱惑。痞子的哲学是不要白不要,不拿白不拿,更何况有了功劳、伸手捞取似乎理所当然。
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脱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经地义。
然而,事情也有另一面。拒绝名利的诱惑,在大功重赏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意味着自己在内心受之有愧,也不意味着自己清高孤傲超凡脱俗,也许这恰恰是一种精明和智慧的体现:谦让不但不会使自己处于人下,反而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赞誉和拥护,使自己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你刻意地追求时,被追求的东西会离你而远去;当你无意去追求时,它却不断向你涌来。我们无意倡导无为无求的处世态度,只想说明,真正的聪明和智慧,往往出乎我们常规的思维方式之外。
常言道,树大招风,名声大了,职位高了,钱包鼓了,都容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容易招来评头品足,乃至暗箭冷枪。回避和逃跑并不是最好的办法,顺势往上爬更容易摔得粉身碎骨。由此看来,冯异不愧是绝顶聪明之辈,因为他深知:
高处不胜寒。
【典源】
一谦四益:语出《汉书·艺文志·道家》:“《易》之■■,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冯异功昭不自傲:事见《后汉书·冯异传》。
33、不贪为宝,子罕拒绝收美玉
【原典】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一块非常异样的石头。
他感到十分稀奇,便把它带回家去,并请来一位治玉的师傅,请他看看究竟是一块什么石头。治玉师傅看后赞不绝口地说:
“这可是一块难得的宝玉!把它打磨雕琢出来,可以值不少钱呢。不过你得小心,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了,不然的话,谨防被人偷去,说不定还会招来杀身之祸啊!”
治玉师傅走后,那得宝石的宋人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突然之间得了这样一块宝玉,忧的是怕别人偷走,更怕招来杀身之祸。卖掉吧,又怕没有人识货,卖不了好价钱。想来想去,倒像是一块包袱了。最后他想,还不如把它送给一位有身分有地位的人算了,这样还可以落下个人情,今后好办事。
于是,他瞒着左邻右舍悄悄带着宝玉起身,到京城去见大夫子罕。
见到子罕后,他献上宝玉。子罕疑惑不解地问他:
“你为什么要把它送给我呢?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我帮你办?我可是不收别人的礼物的啊,你拿回去吧!”
那人连忙解释说:
“小人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因为治宝的师傅鉴定说,这是一块难得的宝玉,小人位卑人贱,不敢据为己有,所以专程来献给大人。”
子罕说:
“原来是这样,但我还是不能收下这块宝玉。因为我如果收下它,你和我都会丧失了宝。”
那人不理解子罕的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子罕解释说:
“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你当然就会失去宝;而我收下了你的玉,就会失去不贪这个宝。这样,不是你我双方都失去宝了吗?所以,还不如你把这玉石拿回去,这样,你我双方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宝了。”
那人听子罕说了这一通道理,非常感动,连忙叩头,再拜说:
“大人可真是高风亮节啊!不过,小人揣了这块宝玉,心里非常不安。
实话对大人说吧,我就是怕招来杀身之祸才把它拿来献给您的!现在您让我拿回去,恐怕我走不回家就会被人杀死的啊。还请大人收下,免我一死吧!”
子罕听他这样说,想了一会儿,便叫他暂时留下,然后找来一位治玉师傅把那块玉打磨雕琢出来,叫人拿到市场上去卖掉,把卖来的钱全部交给那位得玉的人,并派人送他回到家乡去。
【新说】
不贪为宝!在普遍贪欲的社会里,谈何容易!所以,就更加是宝。
宝就宝在不是不敢贪,而是不愿贪,因为贪会使自己失去更为宝贵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贪为宝也是一种明智,一种智谋。
问题是,有很多人缺乏这种明智,没有这种智谋。
所以,“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好了歌》)贪赃枉法,贪污受贿,最终免不了东窗事发,葬送一世前程,辱没了半生英名,那时候再唱“悔不该,悔不该!”已是悔之晚矣。
早知如此,还不如坚守“不贪”这个宝,就像子罕大夫那样。任你美玉,任你重金,也绝对不换。
【典源】
不贪为宝,语出《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子罕拒绝收美玉:事见《左传·襄公十五年》。
34、不偏不党,董宣刚直感刘秀
【原典】
东汉的董宣曾在山东当地方官。在任期间,他刚直不阿,执法严明。当地豪强公孙丹的新房落成,请来巫师占卜吉凶。巫师说进入新房居住一定要死人才吉利,于是公孙丹叫儿子杀路上的行人,把尸体搬到新房中,以驱邪气。
董宣得知这一情况后,下令处死了公孙丹父子。公孙丹的宗族亲戚共三十多人带兵大闹官府,要为公孙丹报仇。董宣不甘示弱,以公孙丹曾归附王莽并勾结海盗为由,将这三十多个闹事者斩首。
地方刺史认为董宣杀人过多,判处他死刑。然而董宣毫不畏惧,慷慨赴死。
汉光武帝刘秀得知了这一案件,被董宣不畏权贵的气节感动,下令重新进行审理,赦免了董宣,并让他担任都城洛阳的县令。
有一次,刘秀姐姐湖阳公主家的奴仆杀了人,人犯藏在公主家,官吏无法抓捕归案。湖阳公主外出时,那个杀人的奴仆为公主驾车,董宣派人在夏门亭杀了奴仆。湖阳公主把这件事告到了刘秀那里,刘秀十分愤怒,叫来董宣准备当着公主的面将他处死。
董宣面无惧色地对刘秀说:“我可以死,但请陛下听我一句话!”
刘秀问:“你有什么话要说?”
董宣回答说:“陛下圣德中兴,但却放纵家奴杀好人,这样怎么能使天下的人服气呢?我不用鞭打而死,还是让我自杀吧。”说完便用头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刘秀深感董宣的刚烈不阿,免他一死,但为了让湖阳公主下台,命令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坚持不从,刘秀命人强行按住董宣让他叩头。董宣两手撑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刘秀最后只得放了董宣,并把他留下吃饭。
董宣的气节给当时的官吏以很大教育,纷纷仿效,拨乱反正,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出现了史称“光武中兴”的政治局面。
董宣病故后,刘秀派人去吊唁。使者看见董宣的尸体用布被盖着,妻子儿女对着尸体哭泣,家中只有一些麦子和一辆敞车。刘秀感动地说,“董宣的廉洁,直到他死后才为人了解!”
【新说】
不偏不党,就是要不殉私情,不结朋党,刚直不阿,只服从真理。董宣的事迹可以称得上感人至深,他为了正义,敢于以死抗争。古往今来,能够这样做的人,实在不多。虽然如此,它作为一种人类精神,将彪炳史册。
为官从政者,只有不偏不党,才能使政治精明,人心归顺,天下大治。
作为做人的准则,不偏不党将令人崇敬,事业顺利。惟利是图、趋炎附势、投机取巧的小人,为人办事是没有什么原则的,不配来谈论不偏不党,但在现实中,小人实在太多,经常像汪洋大海一样。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原则和正义,不能丧失骨气。
不偏不党意味着随时要作出牺牲,或者是牺牲经济利益,或者牺牲官位,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没有宽广坦荡的胸怀,没有理想主义的激情,是难于做到的,有时要逆潮流而动,有时要以死抗争,有时要慷慨陈辞,挺身而出。
这些都是营营苟苟、贪图蝇头小利之辈不可思议、不可接受的。
不过,不偏不党并非绝对的。坚持正义和理想并非要鹤立鸡群,成为孤家寡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根据自己做人的原则结交“君子之朋”,并不是坏事,反而有利于自己的事业。重要的是不能用原则作交易。
【典源】
不偏不党:语出刘向《说苑·至公篇》:“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董宣刚直感刘秀:事见《后汉书·董宣传》。
35、待物以正,燕惠王信谣败阵
【原典】
燕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却有乐毅这样的大将。燕昭王十分欣赏乐毅的贤明和优秀的军事才能,所以和他商量如何讨伐让各国都伤脑筋的齐国。
乐毅分析说:“想要伐齐,除了和赵国、楚国、魏国联合作战外,就没有其它的办法了。”燕昭王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派乐毅率领军队联合赵、楚、魏三国的兵力,一起向齐进攻,击破了齐七十余座城,齐国仅仅剩下了莒和即墨这两座城池。
可是,正在这时,燕昭王去世了,儿子即位,称为惠王。现在的形势是,对燕国来说除了还没有攻陷的莒和即墨两城之外,已经没有值得担忧的事情了。乐毅就把齐国改为了燕国的郡县。同时他还将齐国的财宝源源不断地运回燕国,使得燕国更加富强。
可是,齐国镇守即墨的将军是机智勇敢的田单,他知道燕惠王刚即位不久,对国事还不能很好地把握,于是,他悄悄地派奸细到燕国去散布谣言说:
“乐毅一直没有把剩下的两城攻陷,是为了延长战事,同时在齐国等待时机,企图在那里自立为王。”
这些谣言果然传到了燕惠王那里。惠王信以为真,派大将骑劫替换回了乐毅,骑劫的才能远逊于乐毅,田单使用种种计策,诱使骑劫上当,最后以“火牛阵”将骑劫打败,并乘胜收复了齐国的失地。
燕惠王听信谣言,临阵换将惨遭失败,事后他后悔不已,但是为时已晚,这正是不能“待物以正”的结果。
【新说】
一句谣言的威力,有时甚至大于一颗炸弹。虽然大家都知道谣言不可轻信,但是如果一旦传入你的耳中,而且还被人不断地向你重复,那么,总会令你心神不宁,心中不快,然后就坐卧不安,终于使你被它牵着鼻子走了。
甚至,谣言还会让一些平时很精明的人糊涂一时。
为何人们那么容易被谣言所蛊惑呢?原因大概是平时就没能对所面对的客观事物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自身经验不足,心理上又不成熟稳定,所以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有谣言,便信以为真。
其次,有一类人并非是缺乏经验,而是心理素质不够好,如俗语所说:
“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变为真理。”心理上经不住谣言的反复进攻,越来越沉不住气,变得焦躁不安,在这种状态之下,当然无法有冷静细密的思考了(其实这些问题在头脑冷静时不难想清楚的)。以往的一切经验都将被冲毁。
所以,“待物以正”,就是要不受那些闲言碎语的干扰,对人对事谦虚而不抱任何偏见。
【典源】
待物以正:语出《文子·道德》:“今吾欲正身而侍物,何知世之所从规我者乎?”
燕惠王信谣败阵:事见《史记·田单列传》。
36、鸡口牛后,苏秦合纵说韩王
【原典】
苏秦用激将法气张仪入秦成功后,自己便受赵王的委托出使韩、魏、齐、楚等国,游说这些国的国君纵向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强大的秦国,形成纵横制约的格局,以保持国际形势的平衡和稳定。
苏秦首先来到韩国劝说韩王。
韩王见他是赵王派来的使者,已不同于一般游说之士,自然不好怠慢,立即便安排接见。
苏秦对韩王说:
“韩国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北有巩、洛、成皋,西有宜阳、常阪,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山川险要,幅员辽阔。韩国的士兵有数十万之多,天下的强弓劲弩大多出自韩国,一些著名的弓弩射程在六百步之外。韩国兵士运用这些强弓劲弩,往往是连发百次不止,远距离的射中胸部,近距离的射中心窝。韩国士兵的剑和戟也都是出自名山名师锻造,在陆上可斩牛马,在水上可杀鸿雁,在战场上杀敌,任何坚硬的铠甲盾牌也抵挡不住,威力无穷。所以,以韩国士兵之勇抗击敌人,一以当百,不在话下。”
苏秦的一席话把韩国吹上了天,把个韩王也吹得好不受用,通体舒畅,连说:
“哪里,哪里,先生太过抬举我们韩国了!”
苏秦见他的烘云托月之术已起了作用,便轻轻把话题一转,朗朗说道:
“不过,韩国如此强大,大王又如此贤明,我却听说贵国准备向西面的秦国俯首称臣,要在韩国为秦王修行宫,接受秦国的封赏,春秋两季还要向秦国进贡。这样做,岂不是让国家蒙受耻辱而让全天下的人笑话吗?”
韩王一听不禁皱了皱眉头,苏秦连忙抓住时机往下说:
“所以,请大王一定要深思熟虑啊!您想想看,如果大王向秦国称臣,秦王必然要向您要宜阳、成皋这两块地方。如果您今年给了他这两块地方,他明年又会向您要另外两块地方。您给他吧,哪有这么多地呢?不给吧,那前面已经给了的不是白给了吗?前功尽弃,反而还会招来祸害。总之,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王的贪欲无穷。以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穷的贪欲,岂不是很危险的吗?岂不是不战而拱手把土地送给敌人,自找怨恨与灾难吗?”
说到这里,苏秦停下看了看韩王的脸色,然后又继续说下去:
“我听说有句俗语叫:'宁为鸡口,无为斗后。’鸡的嘴巴虽然小,但比较干净,而牛的肛门虽然大却很臭。如果大王向秦称臣,跟当牛的肛门有什么区别呢?大王如此贤明,韩国又如此强大,却落下个当牛肛门的臭名,连臣下也私下为大王感到羞耻啊!”
韩王听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按剑而起,仰天长叹说:
“我就是死也不能向秦国称臣啊!就按先生您说的办吧。我们韩国坚决与大家站在一起抵抗秦国。”
【新说】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愿做韩国的君,不愿做秦国的臣。
当官如此,求职也差不多。宁愿到一个小一点的公司去做骨干,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愿到一个大一点的公司去听差打杂,碌碌无为。
一言以蔽之,宁愿在局面小一点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一点的地方听人支配,这就是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它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择业的学问,可供你入仕、求职、毕业分配等参考。
【典源】
鸡口牛后:语出《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另见《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合纵说韩王:事见《战国策·韩策一》、《史记·苏秦列传》。
37、攀龙附凤,凡夫俗子得封侯
【原典】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到三十岁时才当了秦朝的一个小官。后来他在一批英才的辅佐下,南征北战,建立了强大统一的西汉王朝,当了皇帝。在辅佐他的人才之中,樊哙、夏侯婴、灌婴和郦食其四人为建立汉朝功勋卓著。
樊哙与刘邦同是沛县人,他原先是杀狗卖狗肉的。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吓破了胆的沛县县令想趁机投奔陈胜的起义军,派樊哙去叫刘邦来助一臂之力。但刘邦带人赶到时,县令却后悔了。刘邦动员城里人杀了县令,率领几千人马起兵造反。樊哙主动加入,担任了部将。
夏候婴也是刘邦的同乡。他本来是衙门中的一个马夫,每次赶车回来都要到刘邦那里坐一坐,常常聊天到日落西山。夏侯婴在县里当官之后,与刘邦的交往更加密切。有一次他和刘邦在玩笑中被刘邦失手打伤。有人趁机告刘邦为官打人,要求严惩。夏侯婴出面为刘邦辩解,结果反以伪证罪被判监禁,蹲了一年多牢房,刘邦沛县起兵时,夏侯婴积极参与,率兵作战。
灌婴是睢阳人,原来是贩卖丝绸的小贩,在刘邦势力渐大时前来投奔。
他后来成为刘邦的心腹,立下了不少战功。
郦食其原是陈留的一个小官,刘邦引兵进攻咸阳时,他前来献计,协助刘邦攻下了陈留,使刘邦的队伍进一步壮大。接着,鹂食其推荐了他弟弟郦商。郦商带来四千人马,刘邦任命他为副将,率乓进攻开封,郦商后来战功显赫。
刘邦大功告成之后,并没有忘记这些前来归附他、出生入死的功臣,他们先后受到封赏。樊哙为舞阳侯,夏侯婴为汝阴侯,灌婴为颖阴侯,郦商为曲周侯。
班固在评论这四个人时写道:“舞阳侯原是屠夫,汝阴侯原是马夫,颖阴侯原是商贩,曲周侯原是庸夫。这些出身微贼的人,因为结交了刘邦,就像攀附着龙鳞和风翼,以致得到封侯之赏,得以在天街上并驾齐驱。”
【新说】
攀龙附凤与指亲托故不一样,这里面没有强大的血缘关系的纽带,因而,这种非天然的关系要维持下去,就得牢牢抓住,毫不放松。
攀龙附凤不是让人紧靠大树乘凉,世界上没有这等便宜的事情,要想靠得稳,必须付出代价,只是这代价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有物质、金钱、计谋、才华,乃至生命等。樊哙等人付出的是生命和才能的代价,具有一种献身精神,受封得赏理所当然。
也有另一种“代价”,即溜须拍马。它不是靠建功立业、作出牺牲去攀附,而是投机取巧,靠说漂亮话,阿谀奉承来赢得主子的欢心,怎么能够讨好就怎么做,什么都可以廉价出卖。不过,拍马屁要拍到点子上,要拍得主子舒舒服服,云里雾里,否则就收不到实效。
主子有各种各样的,必须要看得准,已成气候或将成气候者才可靠。前者比较好办,基本上可以一眼看出,后者则需要点眼光,要有预见性;先耕耘,后收获。
总而言之,攀龙附凤是以付出代价为前提的。成功之后便可以安享胜利果实,不必有后顾之忧。
【典源】
攀龙附凤:语出《汉书·叙传下》:“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凡夫俗子得封侯:事见《汉书·叙传下》。
38、指亲托故,万安导演攀亲戏
【原典】
万安是明代进士,官位到了礼部侍郎。他对这个职位并不满足,一心想爬上内阁首辅的高位,为此殚精竭虑,绞尽了脑汁。
机会终于来了。
明宪宗朱见深终日沉浸在道释神仙和声色犬马之中,不理朝政。他特别宠爱万贵妃。这个万贵妃比他大二十岁,是山东人。她哥哥万通由于这层关系进朝廷当了官,任锦衣卫都指挥。万通的妻子也成了贵戚,时常出入于宫中。
万安得知自己与万贵妃同姓,心中暗喜,便悄悄与万通来往,想通过万通接近万贵妃,接近朱见深,从而实现向上爬的梦想。
万安成功地同万通搭上了关系,两家从此来往频繁,不时拉拉家常事。
有一天在闲诙中,万通的妻子偶然问她母亲说:“记得我们家贫穷的时候,曾把小妹嫁给了别人当妾,现在不知道她在哪里。”
她母亲随口答道:“记得嫁给了眉山的万编修。”
万安一听这话,如获至宝,灵机一动,立刻接上去说:“我就是眉山人,从前当过编修,娶过一个小妾,你老说的人就是我呀。”
万安回家后同小妾密谋,要他的小妾冒充万通的妻妹,同“姐姐”见面。
万通的妻子突然间找到失散多年的“妹妹”,异常兴奋。虽然谈话中有驴唇不对马嘴的地方,都被多年不见、往事依稀搪塞过去了。万通的妻子竟毫无疑心。
万安从此与万通结为连襟,成了姨亲。万贵妃知道这层关系,对万安另眼相看,不时在宪宗耳边替万安美言几句。这场指亲托故的戏竟演真了,万安被提升进了内阁。
大学士商辂死后,内阁首辅的职位便空着。大权在握的太监汪直曾服侍过万贵妃,他见万贵妃看好万安,便推荐万安任首辅之职。
宪宗朱见深和万贵妃正想提拔亲信,爽快地接受了汪直的推荐。万安梦寐以求的职位终于到手了。
【新说】
万安导演的这出“指亲托故”的戏,的确十分成功,他本人既是个优秀的导演,也是个演技不凡的演员。
这场戏的关节,就在裙带关系。裙带关系的唯一标准,就是血缘的亲疏。
近者亲,远者疏。在人与人的交往联系中,最为强动的纽带就是血缘。老乡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等等,都无法和血缘关系相比。血总是浓于水。
虎毒不食子,就是因为这层血脉的联系。
因此,攀上血亲,抓住裙带,你拉我牵,便可形成一张强有力的关系网,事情就好办了。这张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为处在网中的人谋利益,捞好处。
某人升迁了,犹如竖起了一根竿,其他人可以顺势往上爬。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对这种相互依靠关系的说明,一点也不夸张。
指亲托故的好处人人都明白,即一荣俱荣。但也有另一面,那就是一损俱损。领头的栽了,串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也跟着遭殃。过去的诛连九族,便是力图彻底斩断血缘的根,使之永无更生、卷土重来的希望。
【典源】
指亲托故:语出元代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指亲托故厮还,趁时附势故相干。”
万安导演攀亲戏:事见《明史·万安传》。
39、人弃我取,白圭牟利致大富
【原典】
战国时代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国,推行各种改革措施,以加强统治。李悝大刀阔斧地废除了贵族世袭当官的制度,代之以按照功劳和能力来选拔政府官员,还制定了一部《法经》,以削弱贵族们的特权。在经济方面,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他推行了开发土地潜力,鼓励农耕的政策。
特别应提出的是,这些政策中有一项“平籴”法,即国家在丰收年成平价买进粮食,到灾荒年时以平价卖出,使粮价保特稳定。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魏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使它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了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
这时有个名叫白圭的商人,他机灵地从李悝的“平籴”法得到启发,根据自己经商的经验和反复思考,想出了一条看似平常却很巧妙的致富牟利的成略:“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在猜人都不要的时候我要,在别人要的时候我就给予。
白圭照这个策略,丰收时节农民们收获的粮食很多,大家都不缺粮,粮价随之便宜下来,就趁机大量买进粮食。与此同时,他抓紧卖出油漆和蚕丝等紧俏商品,因为这时不是割漆或收丝的季节,货源不足,物以稀为贵,价钱居高不下。
反之,到了收丝或割漆时节,这些物品大量上市,价钱下跌,白圭便买进蚕丝和油漆,卖出价格上涨的粮食。
白圭按照这种“人弃我取”的原则,在一般人没注意到的一买一卖之间不断牟利,逐渐成了当时的富商。
【新说】
任何谋略的要义一旦道破,人们都会觉得平淡无奇。然而,道理上的明白和在实际中不失时机地加以利用并因此而获得成功,完全是两回事。正如下棋,在旁观战者会认为自己比正在下棋的人聪明,一旦轮到自己上阵,常有无所措手足之累。
“人弃我取”这一策略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平常,但细细想来,敢于运用和善于运用,仍需具备相当的胆魄。
比如,现代的股票市场,风起云涌,变幻莫测,时而牛气冲天,时而熊市笼罩,时而低迷盘整。何时“吃进”,何时抛出,在一吃一抛中立于不败之地,大有“人弃我取”的用武之地。
又比如,气候条件恶劣,地理条件不利,军心涣散之际,皆不宜用兵,这是一般的常理。但现代战争中的“闪电战”往往是利用这些一般军事家所不取的不利条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出奇制胜的成功。
历史的和现代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到“人弃我取”,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按常规去思考和行动。白圭高明于一般商人之处,正在于有他自己的主见,没有像一般商人那样在价低时大量抛售,在价高时屯积居奇,而是灵活机动地随时而变,把“常理”认为的不利因素转化成了为我所用的有利因素。
在有主见之外,还需要有眼光,善于抓住突破点和契机。不对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不善于抓住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的时机,盲目地或刚愎自用地固守“人弃我取”,也可能招致惨败。试想,大家知道了白圭致富之道之后,群起仿效,白圭的办法还灵吗?这时只能采取其他办怯,才符合“人弃我取”的策略,况且,有时候人所弃之的东西,并不是都有利可图,不随机应变地运用这一策略,也会栽跟头。
【典源】
人弃我取:语出《史记·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白圭牟利致大富:事见《史记·货殖列传》。
40、奇货可居,不韦投资牟暴利
【原典】
战国末期,“七雄”纷争。为了维持国际和平,各国之间往往互送国君的儿孙到对方作人质,以保两国友好邦交。当时,秦国送到赵国去的人质是太子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最不被重视的一个——子楚。正因为子楚的地位无足轻重,所以,尽管他在赵国作人质,秦国仍然几次攻打赵国,赵国虽然慑于秦强赵弱的形势,不敢杀子楚,但却不再优待他。这就使子楚在赵国的日子非常难过。
就在这种情况下,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去赵国首都邯郸做生意。看见子楚的窘况,他不禁感叹道:“此奇货可居!”
原来,吕不韦知道,子楚之所以不受安国君的重视,是因为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而讨厌子楚的生母夏姬,而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于是,吕不韦带了大量财宝去秦国拜见华阳夫人,说服华阳夫人认子楚为儿子。华阳夫人被说动了,经常在安国君面前说子楚的好话,要求安国君把子楚作为她的儿子,立为嫡嗣。又设法把子楚从赵国接回秦国,还让吕不韦做他的老师。
吕不韦不仅投资贿赂华阳夫人,而且还把自己已有身孕的爱姬赵姬送给了子楚。
子楚回秦国不久,秦昭王去世,安国君当了国君,即秦孝文王,子楚于是成为太子。秦孝文王只当了一年国君即去世,这样,子楚便真如吕不韦所谋,当上了秦国的国君,称为秦庄襄王。赵姬成了皇后,吕不韦也顺理成章地做了丞相,封文信侯。又过了三年,庄襄王死,赵姬年仅十岁的儿子——
实际上也是吕不韦的儿子——赢政即位,他就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大皇帝—
—秦始皇。吕不韦被尊为相国,号“仲父”。
吕不韦投资买来的“奇货”,经过十年间囤积后,终于牟取了巨额利润。
【新说】
吕不韦具有极其卓越的商人头脑,他做的是“期货”的大生意,开的是经济与政治合资的跨国公司。他不仅投资金钱珠宝,而且还投资了爱姬和亲生骨肉,使自己十年之间从商人到相国,更做了实际上的太上皇。这难道不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宗“期货”交易吗?
在这一宗交易里,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识“货”的眼光。“奇货”要真的奇,要有增值的系数,否则,像那个愚蠢的宋人一样,错把燕石当珠宝,那可就要赔了夫人又折兵,输个精光了。
除了眼光而外,决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战国策》所记叙的吕不韦与他父亲的一段对话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吕不韦问他的父亲说,“耕田种地能获得几倍的利益?”父亲回答:“十倍。”吕不韦又问:“做珠宝生意呢?”
父亲回答:“百倍。”昌不韦再问:“立一个国君呢?”父亲回答:“无数倍。”吕不韦于是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终年劳苦去耕田种地,而不去立一个国君,使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获得利益呢?”
是啊!既然看到了,就要行动,人们常说,谋定而后动,不谋而动是盲动,谋而不动是徒谋。吕不韦的高明之处是既有谋算,又有行动,一旦认准了就不惜血本地投入。在这里,决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典源】
奇货可居:语出《史记·吕不韦传》:“[子楚]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不韦投资牟暴利:事见《史记·吕不韦传》。
41、引咎责躬,汉武帝下诏自省
【原典】
汉武帝刘彻统治的后期,征讨频繁,王公贵族大量修建宫室,百姓负担沉重,各地不断出现农民的起义反抗。
针对这些情况,汉武帝多次下诏,推行一些改革措施,限制一部分享有特权的贵族和官员,但是收效不大。
有一次,武帝在山东广饶巡幸,看见农民们正在田间辛勤劳动,不禁想起自己征讨频繁、劳民伤财的情景。于是,他亲自拿起农具,到田里同农民一起劳动,并且说:“我当上皇帝以来,所作所为太没有收敛,使得天下百姓忧愁痛苦,现在想起来后悔不已。从今以后,凡是办事伤害百姓、使天下铺张浪费的人,一律罢免官职!”
后来,搜粟都尉桑弘羊请求武帝派人到新疆轮台修筑堡垒,驻扎军队,以便在这个地区长久驻扎下去。
汉武帝早有悔过之意,乘桑弘羊请求屯边的机会下达诏书,对过去的行为进行自责。他在诏书中说:“在这以前,有人曾经请求按百姓人口每人增加三十钱,作为戍边之用。这实际上是加重老弱孤寡者的困苦,是使天下不得安宁的行为,我不忍听到有这种事出现。”
武帝决心对政策作重大改革,在诏书中说:“现在当务之急在禁止苛捐杂税和加重百姓负担的暴政,以农业为根本。”
这个诏书被称为“轮台诏”。从此以后,汉武帝思富养民,任命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封为富民侯。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大力推广“代田法”,进行轮流耕作,以恢复地力。赵过还改进了很多农具,把它们从中原推广到边远地区。
经过两年时间,由于减轻了徭役赋税,发展农业,西汉王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渐趋安定。
【新说】
“引咎”是承认过错,“躬”是自己、自身。“引咎责躬”是说主动承担责任,对过失进行检讨,以消除人们对自己的不满和怨恨。
在遭受普遍不满和指责的困扰时,摆脱窘境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站出来承认过错,承担责任,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退为进,以看似被动的形式,争取主动,在效果上,不但没有失去什么,反而会赢得赞许和更多的东西。
个脸面的问题。一般人总认为,认错是件丢脸的事,尤其是当众认错,可能会威信扫地,自尊心将受伤害。这只是一种肤浅的皮相之见。由于造成失误而受人指责,才是对威信和脸面的最大损害。主动认错,正是为了挽回损失,重树形象的积极举动。
天下成大事业者,注重的是实际效果;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在这种前提下,不顾效果地、不切实际地讲面子,最终受损害的必然是自己和事业。就实现既定目标而言,不存在丢脸和不丢脸的问题。
既然是主动认错,态度一定要诚恳,所认之错要切中实质,否则,不但不能达到以退为进的目的,反而容易使人觉得虚情假意,虚伪地应付,这样,麻烦就更大。
表示诚恳有很多方式,满脸歉意的微笑,严峻沉痛的模样,低头作深刻反省状,不断地作揖或弯腰,认真倾听别人的批评,总之,怎么能使别人实实在在相信你的诚意,就怎么做。千万别作出勉强扭怩状。
然后,用实际行动来确证自己的诚意,不让许诺落空。这样,大功即告成,困扰随即消除。
【典源】
引咎责躬:语出《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
汉武帝下诏自省:事见《汉书·武帝纪》。
42、犯而不校,张释之忍侮结袜
【原典】
张释之是西汉南阳堵阳人,他为官耿直敢于谏言,严守法规,公正虚心,受到朝野称赞。西汉文帝时,他因家里很有钱而当上了骑郎。
有一次,汉文帝刘恒向上林尉打听管理动物的情况。上林尉回答不出来,让一个名叫啬夫的动物园管理员从旁代他回答。啬夫的回答使文帝十分满意,认为啬夫很有口才,打算越级提拔他。张释之直言对文帝说:“我担心这样做会使天下的人争相仿效,都夸夸其谈而不务实。”文帝觉得这话有理,没有提拔啬夫,而将张释之提升为公车令。
又有一次,皇太子刘启和梁王同坐一辆车上朝,进入宫门时没有下车行礼。张释之追上去将他们拦住,责备他们不恭不敬。文帝知道这件事后,又将张释之提升为中郎将、廷尉。由于他办事公道,当时的人称赞说:“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当时有个叫王生的隐士,精通道家学说。有一次,他应召进入宫中,坐在朝廷正中,而其他三公九卿全都站立着。王生仗着自己年纪大,便倚老卖老,突然对张释之说道:“我的袜子松掉了,你帮我结上袜带。”
张释之果然跪下去,帮王生结好了袜带。事后有人责备王生说:“你怎么偏要在朝廷上这样当众羞辱张廷尉?”
王生回答说:“我这个人又老又低贱,料想自己终究对张廷尉不会有什么帮助。如今张廷尉正是名扬天下的重臣。我之所以故意叫他结袜,是想借这个机会提高他的声誉啊!”
听了王生这番话,人们都很佩服王生的想法,同时,也更加尊重张释之。
到汉景帝刘启即位时,张释之被任命为淮南相。
【新说】
犯而不校,是说别人触犯了自己或者羞侮了自己而不计较。
常言道,老虎屁股摸不得。且不说位高权重者如同吃人的老虎无人敢摸他的屁股,就连一大批够不上老虎等级的鼠辈,倘若一触及其老鼠屁股,竟也吱吱乱叫,嚷嚷着要咬人,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而不识自己鼠辈的真面目。
像张释之这种权倾一时的重臣,能当众下跪为一不足挂齿的老者系袜子,的确该赠予桂冠嘉奖。显然,他不是虚伪地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就他的地位而言,犯不着这样做;他也不是哗众取宠,因为他历来主张严格按法处刑,不大可能当众表演滑稽剧。
大人不记小人过,是君子风度的体现,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
同时,不记小人之过,又反过来使那些尚有良知、尚知人间有羞耻事的小人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从而被感化,被归顺。这也是无意中得来的结果。
经常有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的事情。
【典源】
犯而不校: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张释之忍侮结袜:事见《汉书·张释之传》。
43、屈一伸万,周公忠贞佐君王
【原典】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朝开国君主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周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周公辅佐武王,积极准备灭商。他协助武王观兵于孟津,大会天下诸侯。等到商王朝内部大乱之时,武王下令讨伐暴虐的商纣王。周公率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过孟津,会合各路诸侯,并联合方国部落,誓师牧野,讨伐商纣王,攻下了商朝都城朝歌,纣王自焚。周公跟随武王左右,向天下宣布纣王罪恶,周朝依天命取代商朝。
武王死后,成王姬诵即位。周公受武王遗命辅佐成王。周公的亲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对周公摄政不满,勾结商纣王之子武庚起兵叛乱。周公毅然亲自领兵东征,诛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又经过三年征战,平定了东方诸国的叛乱。
周公将在战争中俘获的商朝贵族(称为“殷顽”)集中到洛邑,为他们修筑新城,取名为“成周”,并在成周的西三十多里另筑“王城”,派兵监视殷顽民,武王生前对周公给殷顽以出路、分化瓦解的策略十分赞赏。
与此同时,周公写了《君■》,表明自己摄政是忠实于周王室,不是为了给子孙后代谋取私利。他还写了《无逸》,告诫周成王要勤于政务,不要过度游乐。并写了《多士》,警告殷顽民不要轻易妄动,只要顺从周王朝就给予出路。他还制礼作乐,为周王朝建立了各种典章制度。
周公辅佐成王七年,政绩卓薯,功成后便将权力归还给了成王,这一举动令朝野叹服不已。他死后,成王敬重他克己奉公,鞠躬尽瘁,高风亮节,功成不居,将他厚葬在周文王的墓地,并说:“我不敢以周公为臣。”
【新说】
心甘情愿,忠心耿耿居于一人之下,叫做“屈一”;手握大权,足以号令天下,称为“伸万”。
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上,是众多人梦寐以求的美事。但是,位置只有一个,于是便有种种争权夺位的激烈场景演出,或以喜剧收场,或以悲剧告终。
然而,屈一伸万在本质上是不同于拉大旗作虎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很有点仗势欺人的味道,本无声威,以借来的,甚至窃取的声威来壮声势,并以强力相胁迫,让人联想到欺世盗名,图谋不轨。屈一伸万是很富有奉献精神色彩的:心甘情愿服从于最高权力者,一心一意为最高权力者服务,绝对没有篡位称王的邪念;虽然手中大权在握,决不滥施淫威,以克己奉公为己任,以德行赢得天下人的敬重。
但是,古往今来,乐于屈一伸万者,能有几人!周公、管仲、诸葛亮,凤毛麟角而已。
能够屈一伸万,德行肯定居于首位。野心家、阴谋家、势利鬼、鼠肚鸡肠者等等,肯定做不到。有了德行,才会勤勤恳恳,乐于奉献,胜不骄,败不馁,尊主下士,以身作则。
才干也极其重要。有德,虽可赢得一定赞赏,但无才却不足以号令天下,不足以担当重任。才非投机取巧的小聪明,而应当是雄才大略,经纶满腹,能够扶正匡邪,力挽狂澜,救民生于水火。
总而言之,德才兼备者,才可屈一伸万;能屈一伸万者,自然会留芳百世,有口皆碑。
【典源】
屈一伸万:语出《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
周公忠贞佐君王:事见《史记·周本纪》。
44、狡兔三窟,孟尝君高枕无忧
【原典】
齐国有一个名叫冯谖的男子到相国孟尝君门下当食客。由于没有得到孟尝君的重视,他先后三次弹剑唱歌,诉说自己没有鱼吃,没有车坐,没有钱赡养老母,孟尝君知道后,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他的要求。
后来有一次,冯谖主动争取到孟尝君的封地薛邑去为孟尝君收债。临行时他问孟尝君:“收完债可要为您买些什么带回来?”孟尝君说:“先生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吧。”
冯谖到薛邑后,召集那里欠债的百姓一一核对债务,核完之后,他竟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宣布将应收的债款全部赏给欠债百姓,并当场烧掉了所有债券。欠债的老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齐呼万岁,称颂孟尝君的大仁大义。
冯谖回到都城向孟尝君汇报。孟尝君问他买了些什么好东西回来。冯谖回答说:“我见相国家里什么都不缺了,只是缺'义’,所以就以相国的名义把全部债券烧掉,为相国买回了'义’。”孟尝君听了,哭笑不得,却也不好说什么。
一年后,孟尝君被齐王免去了相国的职位。冯谖建议他到薛邑去住,孟尝君同意了。当他们离薛邑还有一百多里时,薛邑的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前往迎接了。孟尝君见了非常感动,他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义’,今天见到了!”冯谖说:“狡兔有三窟才得以免死,您现在只有这一窟,还不能高枕无忧。请允许我再为您凿两个窟吧。”孟尝君依计而行。冯谖西去魏国对魏王说:“齐王已经免了孟尝君的相国职位,这正是诸侯们用他的好时机。
凭着他的才干和声望,谁用他谁便会因此而国富民强。”魏王听了连忙派高级使节带着厚礼前往薛邑聘请孟尝君去做魏国的相国。冯谖赶在使者的前面回到薛邑,告诫孟尝君坚辞不受。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冯谖所料,齐王知道魏王来请孟尝君后,非常焦急和恐惧,忙派大臣带着重金到薛邑,并亲自写信一封道歉,恳请孟尝君重新回到首都,担任相国。冯谖又为孟尝君出谋说:
“您可趁此机会请齐王把齐国先王的宗庙建在薛邑,这样,齐王就会派兵保护这里,使它不受到侵袭,永保安宁。”孟尝君仍然依计而行,齐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宗庙建成后,冯谖才对孟尝君说:“现在三窟已经凿成,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自此以后,孟尝君担任齐相几十年,果然没有遭到什么祸害。冯谖“狡兔三窟”的计谋收到了实效。
【新说】
好一个“狡兔三窟”!
冯谖为孟尝君凿的第一窟是通过“市义”获得百姓拥戴;第二窟是设法让魏王虚相位以待,通过“扬誉”使齐王复用孟尝君,第三窟是利用齐王急于复用孟尝君的心理把宗庙立在薛邑,使薛邑成为圣地。这就使孟尝君既获得了民心,又拥有声誉,还有宗庙的保护神。三道坚固的防御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狡兔三窟”的关键在于居安思危,从全局的、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预作多种避祸的准备。
【典源】
狡兔三窟:语出《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高枕无忧:事见《战国策·齐策四》。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背景音乐:断桥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