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字取名有什么寓意:孩子不是“宠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01:29

                             孩子不是“宠物”

上周与朋友在一个咖啡馆谈事情,邻座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正和闺蜜聊得兴起。也许是觉得受到了冷落,要引起母亲的注意,这位看起来四、五岁的小男孩开始折腾:先是在屋子里疯跑,之后拉扯母亲的外套,无效之后,开始发出穿透力极强的尖叫,并且以其和年龄极不相称的肺活量断断续续嘶喊了数分钟之久。我很诧异邻座的二位女士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淡定,聊得依然投入。于是我走过去满面堆笑的说:“能不能麻烦您控制一下您的孩子,分贝有点大。”没想到年轻的母亲一下子怒了,冲着我义愤填膺的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没涵养啊?你和孩子较什么劲啊?你小时候也有淘气的时候!再说他碍着你什么了?这是公共场合,你要想清静在家呆着啊!”这突如其来的指责一下子让我不知所措,她犀利的申斥令我在伟大的母性面前无地自容: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我哑口无言的回到自己的座位,清醒了一会儿,开始觉得不太对劲:孩子缺乏自控力很正常,但是我并没有申斥孩子啊;我在这里和别人谈事,这种空袭警报一般的尖叫的确妨碍了我们的私人谈话;正是因为这是公共场合,在场的每个人都有不受故意打扰的权利,才不能放任孩子的为所欲为——你要想欣赏孩子的海豚音在家呆着啊!男人相比起女人的最大差距就是强词夺理需要时间准备,等我准备好了“答辩词”,人家已经带着孩子走了。 

我经常会在一些音乐会,特别是“普及”音乐会上看到,一些身高刚刚过一米二的小朋友听众,出于无聊,故意发出一些声响,比如摇动座椅的吱吱声、和旁边的其它小朋友打闹、在演出过程中乱跑等等。很多时候他们身边的父母竟然毫无反应,或者仅仅用目光告诫一下,这通常不能起到制止的效果。有一次我在舞台上看到观众席第二排的一位小朋友竟然站在椅子上手舞足蹈,旁边的父亲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有了前边这位“小太保”的榜样,后排的小朋友也跟着效仿……而我则好像置身于狂欢的猴山之中,一边弹琴,一边祈祷这样可怕的演出赶紧结束。在我一曲结束回到后台接近忍无可忍,打算之后的演奏台下不安静下来就不开始的时候,同台的朋友劝我千万别这样,否则观众会觉得我“耍大牌”、“摆架子”,大概的意思就如我在咖啡馆里被教训的一样。

 

其实无论怎么折腾,孩子本身是没有错的,缺乏自控力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问题出在家长:既然您知道这是一场“不插电”的音乐会,现场需要保持安静,既然您也决定带孩子来了,就需要提前研究出让孩子保持安静的办法,至少在孩子已经开始“造反”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制止,无法制止就应立即带孩子离开现场。如任由孩子任性的“踢场子”,只能被理解为:相比起台上的演员和其他的听众,您更尊重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您对孩子的溺爱,超过了对遵守公共秩序的自律。

 

我家的小狗性情孤僻暴戾,经常在外面和别的小狗吵架,且无往不胜。它的女主人每次都是在外面给人家赔不是,回了家却猛夸“宝贝儿”有本事。凡是养宠物的人都是一样:自己的猫或狗欺负了别人家的宠物,那心里都是是美滋滋的赔礼道歉。而这种心态若是出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对于孩子的人格健全和社会化成长则很有可能是一种障碍。而且这种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反而体现出家长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所谓“长大成人”,意味着没长大就不是人,既没有完整人的权利,也没有完整人的责任——“和孩子较什么劲”?在共和时代之前的汉文化中,孩子就不是真正有着独立人格的“人”,而是祖先生命和意志的延续,以及父母的养老保险;而现在一些70、80后这一代自身“成人化”心理发育尚未健全、“彼得潘症候群”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则往往是“宠物化”教养——表面上看是将孩子置于至高无上的呵护地位,陶醉在孩子的“可爱”带来的“温馨”之中,实质上还是没有意识到:孩子也是人!尤其是在成年人的公共场合,孩子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去学习成年人的社会规范和普世规则。此时孩子的“特权”,是在遇到需要等待或分配的事情时优先,而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破坏这个成人环境的秩序。

 

真正的音乐家都有着一颗柔软的心,是非常原意和内心同样柔软的孩子交流、为他们演奏的。但前提是,台下坐的是真正被家庭呵护和尊重的“孩子”,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父母和长辈“宠爱欲”、“关怀欲”而存在的“宠物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