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关于中医治法论之:解表清里治法论初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27:59

关于中医治法论之:解表清里治法论初识:

治法,是指治疗大法。它是根据临床病症,在辩证求因的基础上,进行审因论治,而制定出来的。当治法确定后,它就成为指导组方和临床运用的主要原则。在辩证施治过程中,方是从属于法,治法是方剂的根据,故前人有“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理论。

反之,方剂又是治法的具体体现。如只有治法,而无方药,治法就不能体现出来,也就不能完成辩证论之的全过程。

中医学的治法是丰富多彩的,可扼要概括“八法”。八法的源流,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

清代医家程钟龄著《医学心悟》,对八法作了系统论述,书中说:“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尽之。”

由于八法简明扼要,实际概括了中医治法的重点所在,故至今仍为大多数医者所沿用。

八法不能孤立对待,如病情较为复杂,往往不是单用一法所能适应的,常需数种方法结合运用,才能全面照顾。正如《医学心悟》所言:“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情,灵活应用八法,才能提高疗效。

解表清里剂:适用于表证未解,里热已炽的证候,即既有表寒,或表热的证象,又见里热之证。常用解表药,如麻黄,淡豆豉,葛根等,配伍清热药,如黄芩,黄连,黄柏,石膏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葛根黄芩黄连汤,石膏汤等。

湿热泻泄,用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葛根9-15克,黄芩6-9克,黄连3-6克,甘草3-5克,水煎服。

功能:清热解表。

主治和应用: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症见身热下利,胸腕烦热,口干作渴,舌红苔黄,脉浮数。

临床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肠伤寒等,有上述见症者。

方义:重用葛根为君药,既能清热解表,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痢;黄芩黄连为臣药,性寒清胃肠之热,味苦燥胃肠之湿;甘草为佐使药,甘缓和中,并能调和诸药。

按语:虽属表里同治之剂,但以清里热为主,正如医家尤怡所说:“其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由于葛根能清热止利,医家汪昂程之为“治泻主药”。本方对泄泻,痢疾属于里热引起者,有无表证,皆可应用。若有腹痛者,加木香,白芍,以行气和血止痛。若下利而不发热,脉沉迟或微弱,病属虚寒者,本方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