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的含义是什么:以小搏大——试用腾龙新款18-270毫米镜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1:45:05

来源:http://www.photofans.cn 佳友在线 作者:赵晨曦 2011年01月10日已收藏:3[加入收藏]

2010年是腾龙公司成立60周年,作为纪念,他们推出了70-300毫米F4-5.6 Di VC镜头。在2010年马上就要过去的时候,没想到腾龙又有一款60周年纪念产品问世,这就是本文的主角18-270毫米F3.5-6.3 Di II VC PZD。

之前我们试用过70-300毫米F4-5.6 VC,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可参见集60载大成——试用腾龙70-300毫米F4-5.6 VC镜头),在网上它的口碑也相当不错。因此我对本文主角充满了期望,希望它同样能为我们带来惊喜。

图1:本文主角的肖像。即使装在小型单反550D上,它也丝毫不见臃肿,显得十分配套与小巧。

早在2008年,腾龙就推出过一款18-270毫米F3.5-6.3 Di II VC。与之相比,本文主角的名字中多出来了PZD的字样。PZD是Piezo Drive(压电驱动)的缩写,它是腾龙新开发的一种超声波对焦马达。它别具匠心地采用了驻波型驱动方式,而腾龙的USD超声波马达和佳能所有的USM超声波马达采用的都是行波型的驱动方式。
PZD的优点在于体积细小,设计安装灵活。它的工作原理是对压电定子施加高频电压,使其进行有规律的驻波型运动,带动其前端的金属片按椭圆路线摩擦转子,从面产生精确、快速和安静的对焦驱动力。

图2:PZD马达结构示意图。

PZD马达的采用让本文主角的身形能比它的前辈更小。为追求镜头的小巧,腾龙还对VC防抖装置进行了改进,将磁铁与线圈的位置对换并采用了更小的线圈。既减轻了防抖驱动装置的负荷,也让防抖组件变得更小更轻。

图3:新型防抖装置的结构图。

腾龙还对本文主角的光学结构进行了优化,用成本更高、性能更好的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取代了部分玻璃/树脂复合非球面镜片,并在总体上减少了2枚镜片。在提高成像品质的同时,进一步缩减了镜头的重量和体积。

图4:新、旧18-270毫米镜头的光学结构对比。

通常腾龙是不标示镜头的MTF曲线图的,但对于这两支60周年纪念镜头,它都破例提供了MTF曲线图。这么做,充分体现了它对于这两支镜头的信心。

图5:本文主角的MTF曲线图。

以上的这些做法,最终让本文主角在轻量与小巧上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不但比旧款的18-270毫米更小更轻,甚至比其他厂家的18-250毫米和18-200毫米更小更轻,请参见下表。

图6:APS画幅大变焦镜头参数对比。

外观和操控:

拿到实物后一看,本文主角确实不大,和同厂的17-50毫米F2.8 VC及10-24毫米F3.5-4.5十分接近。我真是挺佩服腾龙的,居然将大变焦、标变和超广镜头的身型、体重都做得差不多。

不过进行变焦时,它会伸长8厘米左右,暴露了它长焦端接近于300毫米的身份。

图7:完全收缩和展开的镜身对比。

换用了超声波马达之后,它自动对焦的速度不如想像的快,不过真的变得十分安静。我对腾龙镜头十分熟悉,它这几年的产品我都使用过,听到这么小的对焦声,恍忽之间我竟觉得手中拿着的不是腾龙镜头。
切换至手动方式,对焦环的转动十分顺畅。不过对焦环的行程约为50度,对焦环上橡胶圈的宽度仅有8毫米,不太适合手动对焦。当然,使用大变焦镜头的人也没有几个真会去手动对焦。
它采用了内对焦设计,对焦时前后端的镜片都不会旋转和伸缩。另外它不支持全时手动对焦,这和大多数使用微型超声波马达的镜头一样。

图8:镜头的前端。

它变焦环的行程在75度左右,变焦环橡胶圈的宽度为3厘米。变焦环的转动不算轻松,拍摄时使用左手勉强能一次完成全范围的变焦。变焦时前后端镜片不会旋转,但会大幅度地伸缩。

图9:镜头的后端。

变焦时,它的最大光圈会发生变化,节点如下:F3.5@18毫米,F4@25毫米,F5.6@70毫米,F6.3@170毫米。
它的镜身上一共有三个开关,分别是对焦方式、防抖和镜筒锁定开关。使用最后一个开关,你可以在18毫米焦距的位置上将变焦环锁死,防止镜筒在携带过程中自行伸缩。

不过本文主角看起来虽然塑料感稍重,做工却很扎实。即使不进行锁定,垂直放置时镜身也不会轻易自行伸缩。

图10:镜身上的对焦和防抖开关。

图11:对焦环、对焦距离标尺、变焦环和变焦标尺。

与那些动不动就推出什么限量版的厂家相比,我觉得腾龙的营销手段有待提高。它的60周年纪念标志设计得十分漂亮,如果能把这个标志印到两款60周年纪念镜头上去,我想这些镜头的主人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和提气。

图12:腾龙成立60周年的纪念标志。

视角:

由于变焦倍数高达15倍,焦距从广角延伸到了超长焦,本文主角的视角变化十分惊人。

下面两张照片拍摄于同一地点,长焦端的画面仅相当于广角端照片中的红框部分。看来这支镜头确实利于你在旅途中进行轻松自在的拍摄,不管你面对的是哪一种景致。

对于本文主角,腾龙的宣传口号是“One lens,Every moment(一支镜头,每个瞬间)”,对此我觉得极为贴切。

图13:18毫米焦距的画面视角。

图14:270毫米焦距的画面视角。

成像:

拍摄成像照时采用了三脚架、反光板预升、定时自拍、最佳JPEG格式、标准照片风格和液晶屏反差对焦,未用任何滤镜,并尽量保证镜头光轴与所拍立面垂直。每种设置拍摄两张照片,选用表现更好的那一张。未做后期处理。

图15:成像测试所拍场景全图。

图16:18毫米端原大截图对比。

在广角端本文主角的表现还算不错。中央部分反差良好,分辨率也可以,最大光圈和最佳光圈之间的差别很小。光圈全开时边角部分的成像很松散,但收小一级光圈就得到了修正。各级光圈下边角都存在横向色散,但大变焦镜头的边角成像几乎莫不如此。

图17:270毫米端原大截图对比。

在长焦端,中央部分的分辨率还算不错,但边角部分的成像较为模糊,将光圈收到很小能有所改善,另外和广角端一样始终存在红绿色散。长焦端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反差较低,也就是说不能做到黑白分明或是明暗分明。
观察本文主角长焦端照片的直方图,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像素曲线都聚集在了横轴的中部。因此在后期,使用Photoshop软件图像菜单下的“自动对比度”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命令基本能解决其长焦端成像反差较弱的问题。

畸变:

在18毫米端存在较为明显的桶形失真,但不算特别严重,在实拍中对画面内容的干扰不大。

图18:广角端的畸变表现1。

图19:广角端的畸变表现2。

在270毫米端存在极为轻微的枕形失真,在实拍中对画面内容没有影响。

总之,本文主角在这方面的表现比我预想的要好。虽然是超大变焦镜头,腾龙对于焦距两端的变形控制都做得很不错。

图20:长焦端的畸变表现1。

图21:长焦端的畸变表现2。

暗角:

18毫米端的表现不错,光圈全开时暗角的面积较小,F5.6时即有明显改善,F8时暗角基本消失。

图22:广角端的暗角表现。

270毫米端的暗角较严重。光圈全开时暗角的面积极大,边角失光也非常明显。收小光圈后暗角逐渐减弱,到F16时才能基本消失。

在前面的成像测试中我们看到本文方角长焦端的表现也是在光圈较小时为好,综合看来使用这支镜头的长焦段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小光圈拍摄。

图23:长焦端的暗角表现。

眩光:

这方面的表现一般。光圈全开时只有光源边有一点可见的光斑,基本没有出现影响画面反差的“光雾”。

光圈收到很小时,它多达16片镜片带来的影响终于显现,一连串的光斑纵贯了画面的对角线。

拍摄下面两张照片我有意让墙体遮挡了部分太阳。如果让太阳完全暴露出来直面镜头,照片中的眩光会更为明显。

图24:光圈全开时的眩光表现。

图25:F22时的眩光表现。

防抖:

除了前面提到的改动,如果仔细对比VC结构图,你会发现之前的VC镜头中包括两个陀螺仪,分别侦测横向和纵向的抖动,而本文主角只采用了一个陀螺仪。

这让我对本方主角的防抖功能心存疑虑。好在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它的性能和腾龙其他的VC镜头一样:可以减慢4挡安全快门速度,防抖的起效时间约为1秒,防抖启动时取景器中的画面会有瞬间的晃动,可在追拍时自动进行上下抖动而不进行左右抖动的补偿,在使用三脚架时需要关闭防抖。

我照例对它的防抖功能进行了实测,做法是不倚靠任何物体站好并手持相机,开启防抖功能,逐级减慢安全快门速度拍摄与前面成像测试相同的场景,每级拍摄4张照片。焦距采用100毫米,因使用APS画幅相机,安全快门取1/160秒。

结果如下:使用安全快门速度时,照片全部清晰;减慢1挡快门速度时,3张清晰,1张稍模糊;减慢2挡快门速度时,3张清晰,1张稍模糊;减慢3挡快门速度时,3张稍模糊,1张模糊;减慢4挡快门速度时,1张清晰,2张稍模糊,1张模糊。

看来在我的手中,本文主角的防抖功能能减慢3挡左右的安全快门速度,与腾龙其他VC镜头的防抖性能基本类似。

图26:防抖效果的实测图。

另外我还实测了其防抖功能在追拍中的效用。打开VC后,我能拍到主体清晰而背景“拉丝”照片,但成功率与关闭VC时相比提高有限。也就是说它的防抖功能确实能自动识别追拍并做出正确的抖动补偿,但功效没有拍摄静止主体时那么显著。

图27:开启VC后成功追拍的照片1。

图28:开启VC后成功追拍的照片2。

我们的观点:

腾龙可能是最热衷和最擅长于制造大变焦镜头的厂家,从1992年的AF 28-300毫米F3.8-5.6 ASP(编号71D)到本文主角,在18年间它一共推出了13款变焦倍数大于7的大变焦镜头,平均一年多就推出一支!

在本文主角身上大变焦镜头得到了登峰造极的表现,它的变焦倍数达到了15倍,具有4级光学防抖和超声波马达等先进功能,还利用玻璃模铸和低色散镜片在成像上做足了本份。

更让人佩服的是经过多重的努力,腾龙在本文主角上以最小的体积和重量实现了单反镜头的最大变焦倍数,真真正正做到了以小搏大。对于以“一镜走天涯”为诉求的大变焦镜头来说,这一点是极为重要和最具吸引力的。

如果你正打算购买一支轻巧而功能完备的超大变焦镜头,我认为本文主角应该在你的备选清单上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