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助成长主题班会:【转】盘点史上有名的宰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52:27
  

                            盘点史上有名的宰相

                  注:此文幸被新浪论坛-文化论坛-凭栏观史栏目版主推荐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宰相制度起源甚早,宰相、相国、丞相是一般的叫法,作为官职,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正式称呼,具体可参见齐秀生所作《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转)》一文。许多博文关注了古代皇帝,但宰相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甚大,却少有博文关注。我认为对于今世而言,皇帝制度已寿终正寝,而世界各国总理或首相一职尤在,因此了解宰相制度更有意义。本文即试图盘点一下史上著名的宰相,但由于名相太多,不能一一而足,不免疏漏。
    一、十大名相
    我心目中的十大名相非但是政治家还是思想家,而且大多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道德模范,其思想光芒泽被后世,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周公(约公元前1000年)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先辅佐周武王伐纣成功建立了周朝,又在年幼的周成王登基后摄政。在其辅政期间,推行井田制,制定礼乐,实行诸侯分封,使百姓安居乐业,主张“明德慎罚”,开创了周朝800年江山的大好基业。他所制定和推行的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如嫡长子继承制,以及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对封建社会影响很大。他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恢复周礼;后来周恩来因品行高尚,也被时人尊称为“周公”。    

    2、管仲( ?—公元前645年)春秋时期齐国的臣相,他有着出色的治国才能,在齐国主持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有《管子》一书存世,内容包含了道、名、法等诸家思想以及天文、地理、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即是其中醒世名言。管仲后被诸葛亮尊为治国理政的学习榜样。我个人推崇他为“中国第一相”而非诸葛亮。

    3、萧何(?—公元前193年)作为刘邦的老乡早年即跟随汉高祖起义,此后推荐韩信为大将军,并镇守关中,为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与韩信、张良一起被誉为“汉初三杰”。汉初百废待兴,萧何重定律令,又尊崇“黄老之术”,使纷乱的社会迅速安定下来。成语“萧何月下追韩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规曹随”等典故,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都充分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4、诸葛亮(181—234年),论名气,诸葛亮毫无疑问是“第一名相”;论典故,“三顾茅庐”“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称赞诸葛亮聪明的实在是太多了;但真论政绩,恐怕在十大名相中要排末位了,毕竟其远大抱负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只能偏居一隅展示其才华。还有一点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就是其道德品质的高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乃其一生真实写照也。    

    5、房玄龄(579—648年)唐朝开国功臣,“贞观之治”之时,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他制定典章,善于用人、恪守职责、善于谋划,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作为良相典范。他参与制定的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对后世影响极大。   

    6、魏征(580—643年)历史上第一谏臣,在李世民执政时先后上疏二百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他和唐太宗也成了明君良臣的典范。

    7、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耶律楚材是蒙古的中书令,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长达近30年,被誉为“社稷之臣”。他 “以儒治国”,实施“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的政治主张。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将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也为后来元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耶律楚材多才多艺,还是一个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卓越修养和多种贡献的人,曾主持修订了《大明历》,写过不少诗作。

    8、范仲淹(989—1052)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史称“庆历新政”。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佳句。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9、张居正(1525—1582)明神宗万历时期的首辅,时人称其“帝王之师”。在其当政期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推行“一条鞭法”,清查田亩;启用名将戚继光镇守北关,修整长城;聘请潘季驯疏浚黄淮,治理河患,使明朝后期曾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只可惜明神宗恰恰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生前尽管说一不二却“人亡政息”,身后竟然被抄家开棺。但他毕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成功的改革家,因其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10、周恩来(1898—1978)周总理不能称其为古代宰相,但我个人心目中的“十大名相”,无论如何也不能少了他。他的政治地位实际上就相当于宰相,一生谨慎从事,鞠躬尽瘁,生前死后都是我们当代人的楷模。尽管无子无女无墓地,可天下如天安门广场“四五祭奠”般的,恐怕是空前绝后了。

    二、十大冤相

    政治是残酷无情的,不讲权术就难逃厄运,封建专制社会更是如此,以下列举的十位都是古代著名的忠臣,皆对自己的主子衷心耿耿,也大多成就了非凡的事业,然而他们的下场却令人恻目唏嘘。

    1、比干(前1092—前1029)作为商纣王的叔叔,官少师职,忠心辅佐侄儿治理国家。比干因商纣暴虐荒淫,冒死直言劝谏,竟被残忍的纣王剖开心脏,查验是否生有七窍。比干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以死谏君的忠臣,称为“天下第一仁”,为后世的大臣视作模范。    

    2、商鞅(前390—前338年)卫国人,又名公孙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受李悝、吴起影响,专研以法治国。公元前359年被秦孝公所聘,开始实施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可谓“中国历史上改革第一人”。商鞅变法使战国中较弱的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强国,为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因其法严苛而积怨,秦孝公病逝后,被秦惠王处以他自己制定的处死叛国者谋反者的酷刑——“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    

    3、伍子胥(?—前484)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命运多舛。伍子胥生为楚人,父兄被楚平王所杀,自己也一夜之间急白了头。逃到吴国后,和孙子一起辅助吴王阖闾,使吴国称霸于春秋,期间还曾攻入楚都,鞭尸楚平王一泄私仇。伍子胥远见卓识,料定越王勾践包藏灭吴之心,规劝夫差先除勾践后北伐,却反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死后仅十年,强吴终被弱越所灭亡,应其所言。    

    4、文种(?—前467)浙江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可早在春秋之时,却是荒蛮之地,当时的越国也鲜有人才。正是在外来的谋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越王勾践才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此时范蠡致信文种“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然不听劝,最后仍被勾践所不容而赐剑自刎。勾践还对他说:“你当初给我出了9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3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6条在你那里,你用这6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不得不佩服范蠡呀!    

    5、吕不韦(约前292—约前235)吕不韦实为一名奸商,投机倒把拥有家产无数,又将从商经验用到政治上,看中秦公子子产在赵国作人质势弱可以投机,以换取子产上台后成其野心为条件,资助子产终于成为秦国的太子。公元前250年,子产成了秦庄襄王,吕不韦遂了心意为秦国丞相;三年后又被继位的的嬴政尊为“亚父”。但客观地说,吕不韦上台的手法尽管不光明,但不失为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名相之一,他协助年幼的嬴政政绩很大,特别是还组织编写了一部巨著《吕氏春秋》,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尽管如此,因在太后赵姬淫乱一事难咎其职,终于饮下毒酒而死。   

    6、李斯(公元前153—公元前208年)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并称帝,李斯作为其丞相起了很大的作用。秦统一中国后,他立郡县,定法制,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贡献不小;但他又参与了焚书坑儒,迫害韩非子,杀扶苏立胡亥等阴谋,可以说历史评介是毁誉参半。就是这样一位作风强硬的大臣,最后却被太监赵高所害,被处以残酷的极刑——腰斩于市,并诛灭三族。    

    7、周亚夫(前199—前143年)汉初名将周勃次子,文景之治时期汉朝首屈一指的大将,为抵挡匈奴进攻、平定“七王之乱”建功立业,直至被景帝倚为臣相,却因脾气耿直得罪了皇上及太后等人,最后竟因家仆控告谋反而锒铛入狱,于是绝食抗议而亡。传说早在他身为公子还没位极人臣之时,即有相面老太断言他将贵为公候,也会以饿死结束其一生,真为奇谈。    

    8、长孙无忌(?—659年)    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且为李世民的妻舅和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理应善终才对,但不幸遇到了更为厉害的武则天。他曾坚决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后,无奈这个因其软弱才特意由他亲自推荐的外甥皇帝太过窝囊,恰恰唐朝的皇帝加父兄相残有着传统,甥舅关系更保不住他流放的结局,最后一代名相以自缢的方式作了自我了结。    

    9、李善长(1314—1390)   李善长本可以成为和萧何、房玄龄、赵普一样的开国名相,可惜一则寿命太长,二则碰到了心狠手辣且猜疑心极重的朱元璋,连他这个已经退休的七十多岁老头子也不肯放过。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作为推荐者的李善长全家七十多口人全部被杀。    

    10、夏言    作为明嘉靖朝首辅的夏言,本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威严极高的宰相。对下说一不二,严嵩曾经匍伏在地求饶;对上连嘉靖帝的面子也经常不给,以至连嘉靖也畏其三分。只因时日太长让嘉靖帝渐生厌感,才使时刻想陷害他的老乡严嵩有了进谗言的机会,终于让曾经放了严嵩一马的夏言,成了寓言中的“东郭先生”,在已告老回乡的途中,又被召回京城处死。

    三、十大权相
    以下十位也是赫赫有名,提起古代著名宰相绝对不能少了他们,但按我心目中十大名相的标准,他们还有一定距离。
    1、蔺相如,“将相和”“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皆与他有关,所以少不了他。
    2、陈平(?—前178年)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与萧何、张良同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曾用反间计离间项羽使其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献计让刘邦解围于匈奴之困,后又联合周勃诛杀诸吕匡扶汉室。
    3、霍光(?—前68年)汉武帝死后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4、曹操(155—220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文学大家。
    5、谢安(320—385年)东晋太傅,“东山再起”的名士,在淝水之战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6、狄仁杰(约618—500年)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杰出的政治家。
    7、赵普(922—998)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智囊军师,宋朝建立后,又建议“杯酒释兵权”,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武人擅政的空前乱世。

    8、寇准(961—1023年)北宋名相。很多专家把他作为十大名相之一,但我敬佩范仲淹的为人,故替代之。
    9、王安石(1021—1086)宋神宗时主张变法
    10、李鸿章(1823—1901)淮军统帅、清未权臣,洋务运动的积极实践者。
    四、十大奸相
    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唾弃的奸相,他们或阿谀奉承昏君误国,或僭越弱君篡国,或残害忠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虢石父(?—约前771年)周幽王的上卿,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这臭点子就是虢石父这家伙出的,最终西周灭亡。    

    2、赵高(前259─前207年) 秦始皇死后,先后诛杀太子扶苏、大将蒙恬和臣相李斯,独揽大权“指鹿为马”,秦政也更苛暴使强秦很快土崩瓦解。

    3、司马昭(211—265)诛杀魏帝曹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将他列为一名奸相绝对没错,但他对晋朝统一大业还是有贡献的(如果替换的话,就该轮到明朝胡惟庸了)。    

    4、李林甫(?—752年) 唐玄宗时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时人称他口蜜腹剑。    

    5、杨国忠(?—756年)唐玄宗的国舅,杨贵妃堂兄。    

    6、蔡京 (1047—1126年),北宋末年徽宗朝“六贼之首”。    

    7、秦桧(1090~1155年),南宋高宗朝权奸,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与金朝签订屈辱和约向金称臣、纳贡、割地,为国人唾骂的第一奸。    

    8、贾似道(1213~1275年),南宋末年权臣,不顾国家安危,穷奢极欲,对宋朝灭亡负有责任。    

    9、严嵩(公元 1480~1567年),明朝最大的奸臣。    

    10、和珅(1750——1799年),史上第一贪官,民间谚语云: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分享

0

阅读(64) 评论 (0) 收藏(0) 转载(0) 打印举报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转) 后一篇:大家经常用错地方的四字词语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共同追忆在MSN Space的日子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 抢沙发>>
      发评论共同追忆在MSN Space的日子       手把手教你装饰博客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为了您的账号安全,请绑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