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基本内容是:《金刚经》中四相的真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39:07


《金刚经》特别说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我、人、众生、寿者这四个相没有除去,那么这个人就不是菩萨;他若想做菩萨,就要把这四个相去掉。既然释迦牟尼佛这么重视要除四相,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这四相是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除去。这是《金刚经》里面一个重要的观点,也 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宗旨。


《金刚经》是我们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它的重要性相当于佛教思想的指导原则,所以能够把握《金刚经》的要点,对我们佛教徒是非常重要的。就佛教而言是如此,对中国佛教徒来说,《金刚经》又有另一层意义,因为在唐朝的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就是因为悟了《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成道,得 到五祖的认可,因为懂到这里就是成佛了--《金刚经》和禅宗之间是有这么一段渊源。


六祖以后,禅宗大兴,许多禅师曾经互相对答,留下一些有名的公案,其核心都是在表现《金刚经》的精髓,所以这部经典对我们中国佛教而言,是特别有意义的。此外,《金刚经》对于东南亚的华人,又有另一层意义,因为东南亚的华人大部份是从中国广东来的,而六祖就是广东人,所以和各位又有一段渊源。


《金刚经》最重要的是「破相显性」,也就是破除形相,显出这个形相内的本性;所以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特别教导佛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现如来」。


这个偈子斩钉断铁地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就是一切的相都是虚假的--这对修行还没有成功的人而言,是很困难的。因为一般人都会认为有形有相的 东西才是实在的、具体的,那些无形、抽象的则是虚假的;可是《金刚经》的说法却相反,认为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是虚假的,没有形相的才真实,所以一般人很难了解这种说法。


为了把这个道理说得更清楚,我现在把原文稍做修改:凡所有相,皆是牢笼」,让大家更容易了解其中真正的内涵。凡是有形有相的事物都是心灵的「牢笼」,会把我们的心关住、锁住;也就是世间所有的相,都有一个特质就是像监牢一样,会把我们的心关起来,而不得自由。


我现在做一个更清楚的比喻,让大家能够了解实际的状况:像大家坐在这里,如果往上看,就可以看到这个篷子和屋顶,这就是「相」。但是请大家注意一下,当你一看到这个屋顶或是篷子的时候,你的心是不是就停留在上面,不会超过这个屋顶和篷子,是吧?也就是你的心一碰到这些相的时候,就停滞在这些「相」上面,出 不去了!


所以如果我们是在一间房子里面,就会看到房间四周的墙壁、地板和屋顶,心就封闭在这间房间内,而出不去了。那么我们的心要怎么出去呢?只要把门窗打开,就可以出去了;也就是把这些「相」拿开,没有了「相」,我们的心就可以超出了。


从这里可以很明显地了解,我们的心是会被有形的「相」所阻挡和封闭的,也就是会被「相」关住。又如我把手里的这只杯子放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这里就有了一只杯子的「相」;大家一注意,就被这只杯子的相所吸引,这样一吸引,你的心就被这只杯子的「相」吸住了。心被吸住就是被关了,也就是被封闭在这个相的笼子里 头。


事实上,「相」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常常会锁在自己的「我相」里。所以当我们穿了一件很好的衣服时,就会很注意、很珍惜这件衣服;如果有人毁坏你的衣服,你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本来这件衣服受到毁坏时,应该是不会痛的,可是很多人会心痛,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你的心和这个相已经合一了,也就是你的心已经 被关在「衣服」这个「相」上面,所以才会心痛。


此外,像我们的姓名或名誉也是「相」,也会把我们的心关在里面的。比如有人叫你的名字,然后又骂你,说你是坏蛋,你听了以后就会生气,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已经和这个名字结合在一起了,也就是你的心已经关在这个名字的「相」里面。


我们对金钱也是一样的,一看到金钱的时候,心里面会非常喜爱,就想要拿;而且我们也知道,过日子就得有钱,所以去工作也是为了赚钱,这样就会把钱看得非常重要。其实看得重要没有关系,问题是「钱」这个相会像牢笼一样,把我们的心关在里面,而不得自由。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就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内心就会痛 苦,即使赚了很多钱,还是很苦,因为它把你的心关在里面了。


所以所有的相都有一个特质,就是可以把我们的心关在里面,所以我说「相」是心的牢笼!从这个角度来看,什么是「相」?凡是会像监牢一样,能把我们的心关起来的就是「相」--这是「相」的特质。


既然我们了解到「相」有这种关人心的特性,那么我们的心怎么脱离这个「相」的牢笼呢?


有一个办法,就像刚才举的例子,一间房间及其四周围的墙壁、屋顶和地板,这些「相」就可以把我们的心关在里面了;要如何才能离开呢?就是把门窗打开!如果没有窗和门,就把墙壁打一个洞,心就可以出去了。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祇要把那些相一拿掉,心就自由了,那么「相」就关不住你了。


当然用手和工具把门窗打开,或是把墙壁打一个洞,这是一般人用的办法,这个办法对佛教徒来讲并不好,我们可以用「观」的方法。怎么「观」呢?把这些相观成「没有」,也就是把它「化空」。


我们现在试验看看,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篷子和屋顶化空,心里想象地化空;一旦真的做到了,就会觉得自己的心超出去了,那么就会看到、感觉到现在外面夜晚的天空。各位可以试试看,你就想「这个屋顶没有了」,然后你觉得到了外面,看见了黑暗的夜空,这样心就是出去了。所以祇要把相想成「没有」,它就关不住你 了。


这些「相」如果不能把你关住,你的心灵就自由了;能够彻底地自由,就是「解脱自在」!


佛陀自己的心早已解脱自在,他也希望我们能够彻底地解脱自在,这就是佛陀讲经最重要的目的。所以他在《金刚经》里面一再教导佛子离相,要我们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一旦能「若见诸相非相,即现如来」。


像各位看见的篷子,就是「诸相」当中的一种,如果能够看出这个篷子不是篷子(若见相非相);这点你能看得出来,就是把它化空了,这一化空,就「现如来」,也就是你的心自由了。所谓「现如来」,就是你的心是解脱自在的。所以佛陀讲的这段话,是非常实际的,试一试马上就可以兑现,祇不过他要求得很彻底而已。


我们刚才举的例子,并不是很彻底地把一切相(见诸相)都看成是「非相」,那只是一部份而已;虽然只是一部份,我们就已经可以感觉他所说的真实性!所以佛陀所讲的佛法,并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马上就可以实践的,你去试一试,立刻知道他讲的是对的。


所以我们只要能见到相不是相,就是「若见诸相非相」,那么你的心就自由解脱了。所谓「我们的心就自由解脱了」,就是「即现如来」;所谓「现如来」,就是「来去自由」,也就是这个心是自由来去的。「如来」的意思就是「来」如「不来」,「不来」如「来」,来去自由,这就是「自在解脱」的意思。所以了解了 「相」是心的牢笼,就必须把它化空,如此心就不会被关住,那么「相」就不再是牢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