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瓶子下载:人体体质类型与中医证的意义(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37:23

人体体质类型与中医证的意义(三)

 

阴阳理论中医证的意义与人体体质的关系

阴阳与实证虚证的关系

阴阳与寒湿热燥风证的关系

阴阳与表里的关系

 


文章来源:文秀的新浪博客

 

    在第一个问题中,将证的基本内容分为阴虚证、阳虚证、热证、寒证、湿证、实证六大类;又依据“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的原理,加入表里两证,那么证的基本内容就是八纲辨证中八纲的内容,无论是证还是八纲辨证,阴阳是总纲。现在我们依据《内经》的相关内容,以阴阳为纲领,对证的意义和与阴阳的关系作一些研究,以使对证的内涵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一)关于阴虚症阳虚症的意义

 

    阴阳是《周易》对乾天变化规律的归类和表示方法,天晴为阳,天阴下雨为阴。阴阳也是《周易》对万物运动规律的归类象征和表示方法;动为阳,静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万物与太阳相对而言万物除过太阳属阳之外,均属于阴。

 

    阴阳是《内经》对天之气风寒暑湿燥火阴阳属性的归类表示方法;寒湿燥为寒,风暑火为阳;也是对人体有类似太阳光热的功能,而用阴阳变化规律来研究表示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盛衰,人体体质强弱,以及与天之六气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疾病病因病机的关系的一种归类和表示方式。

 

    就人体体质而言,阴阳平和是对人体健康型体质的归类和表示方式;阴虚、阳虚、阴阳两虚是对亚健康型体质的归类和表示方式;而人体体质的阴阳属性,则对研究人体生理病因病机有着重要的医学意义。

 

    1、阳盛阴虚证:

 

    (1)阴虚是人体体质分类的一种;

 

    这类体质的特点是五行信息的分布数,主要以肝、心、肺、肾为主,其五行信息的分布规律是以心、肝、肺、肾中的某一脏的分布数大于脾土之数,则表示心、肝、肾、肺生理功能旺盛,生成的阳气和阳性物质多,消耗的阴液和阴性物质多;这类体质的人群,一般较瘦,食欲好,代谢快,而有怕热喜凉的征象。在生理状态下,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功能,使阴阳之气处于平衡状态,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运行,这类体质的人气属于亚健康体质的一种类型。

 

    (2)阴虚证则是阴虚型体质,感受外邪之后,使机体脏腑功能变得亢盛,阳气生成旺盛,热气过多而阴气衰少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一系列阳盛阴虚的症候群。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盛则阴病,阳胜则热。”《素问·逆调经论》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3)阴虚证的生理病理意义:

 

    人体内的血、精、津液及各种营养物质属阴,而脏腑的生理功能所生成的能量物质ATP、热能和某些兴奋型神经递质,及受体物质属阳,而阴阳的变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阳性物质生成增多,阴性物质相对就会减少,这也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阳气与阳性物质生成过多,是谓阳盛阴虚。由于阳是以热、运动、上升,燥热等特征的象征和表示方式,所以阳盛阴虚的病症以发热、为主要特征;患者可有发热,面热,目赤、烦躁、口渴、口干、小便黄,大便干,脉搏浮而数。

 

     (4)关于阴虚证的概念

 

     就人体体质而言;阳气生成旺盛,为气实阳盛;阳气生成旺盛,血,津液、水分耗竭多,为阴虚。而且可以看出,阴虚的主要征象是热;其热的内涵一方面可能是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使脏腑生理功能亢盛,产热量增多;另一方面也是常见病发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感受风寒邪气,使肺气受邪,皮肤毛孔闭塞,热量的散发受到阻碍,而使热量积聚于体内而发热。阴虚证与热证是因果关系。发热是阴虚证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如《素问·调经论篇》所言:“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卫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2、阴盛阳虚证:

 

   (1)阳虚阴盛是人体体质分类的一种形式:

 

    这类体质类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五行信息的分布数主要以脾土为主,脾土所分布的数字大于或者等于肝、心、肾、肺总和之数;是谓肝脾阳虚,脾阳虚和脾肾阳虚;另一类是五行信息的分布数以五行相克的分布方式,如肺金克肝木,肾水克心火,以我旺,我旺而克抑我克之脏,使被我克之脏气衰弱而功能衰减,而形成的阴阳两虚的体质特征。这类体质特征者,生理状况下,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功能,使阴阳之气处于平衡状态,以保证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行。这类体质属于亚健康体质的一种类型。

 

    (2)阳虚型体质的意义

 

    脾土是人体阴脏中最阴的器官,脾胃肠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产生的阳气极少(主要是热能),而营养物质的主动转运吸收,还需要消耗能量,而脾土旺,其它能够生成阳气的脏腑如肝脏的生理功能则不及,生成的阳气不足,机体总体的热能就会减少;这类体质的人群,或有食欲好,而消化缓慢,大便排出量多,其中所含的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相应增多;体内阴液成分也相应增多,这类人群相对来说,皮肤湿润,皮下脂肪丰富。而怕冷喜温。

 

    (3)阳虚证的意义:

 

    阴盛阳虚证是阳虚型体质感受外邪之后,使机体原本就处于不及状态的生理功能,更加衰弱,减退或发生功能障碍,生成的阳气和阳性物质更加衰少,使病理代谢产物积聚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一系列阴盛阳虚的症候群。是谓阳虚证。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素问·逆调经论》曰:“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由于阳虚是以阴盛,阴多,以静、缓慢,以湿为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就会出现寒相,形寒、四体不温,怕冷、舌体胖大,脏腑寒凉,小便清凉,大便溏,脉缓迟而无力。

 

    (4)通过对阳虚证的分析,可以认为阳虚证的主要征象是:

 

    寒。其寒的内涵就是机体原本虚寒的体质,容易感受寒邪,使机体原本阳气生成不及的脏腑的生理功能更加衰减,使阳气生成更加衰少而发生的一组病理变化,患者形体寒,发冷。阳虚证与寒证也是因果关系。寒证是阳虚证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如《素问·调经论篇》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二)阴阳与实证的关系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

 

     经文对实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说明。“邪气盛则实”,这就是说外邪与机体虚型体质相合,而使机体阳气或阴气旺盛,就是实。实就有了阴阳之别。

 

    1、关于阴虚与实证:

 

    这里邪气盛,是说因为邪气的侵入,邪气与机体本来之气相加,而使其增多,是谓实。而不是说实证就是邪气。因为邪气所作用的对象是人体,而不是空旷的空间。正因为人体有自己的阴阳之气,邪气的侵入就会使人体之气增多,气多,物多是谓实。正如《素问·调经论》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孙络,孙络满则传人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气并客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实就是邪气与机体本身之气血并存于经脉,孙络,分肉腠理之间,而不是邪气就是实。实有阴阳之分,那么,实就属于阴虚证病理变化的一个类型。按之脉坚实有力。阴虚阳盛的实证又可以演化出诸多的征候群;如;胀证;就是因为感受外邪,使卫气(阳气的类型)不能依照正常的运行途径运行,而充塞于皮肤,腠理分肉,胸廓、腹腔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胀证的脉搏洪盛坚实而涩。正如,《灵枢·胀论》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两气相抟,乃合为胀。”

 

    2、关于阳虚与实证:

 

    实证既有阴阳之分,那么实证之阳虚的征象是什么呢?《素问·调经论》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也,或生于阳。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阴之实生奈何?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经文指出了阳虚实证的征象有二;

 

    其一,阳气虚,则上虚,也就是胸中宗气虚弱,如若人不能节制自己的情绪,使情绪激动,发怒,而阴气乘虚上行是谓逆,阴气上逆,下部空虚,而阳气又运行于下部,形成的上阴下阳的征象,是阳虚阴实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厥症则是阳虚实证之演化而来的症候群之一;正如《素问·厥论篇》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其二,因为机体原本属于肝脾阳虚,脾肾阳虚,属于虚寒形体质,机体消化功能缓慢,阳气生成不及,若起居饮食不节不洁,使机体的气血瘀滞,水湿停滞,饮食不化食滞胃肠满实,这些都属于阳虚之实证,这里阳虚与实证包括了湿证的一部分含义。如积聚证就是阳虚实证演化的征候群之一;正如《灵枢·五变》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三)阴阳与虚证的关系

 

    经文对虚的概念也作了明确说明;“精气夺则虚。”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是无论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它们都是由脏腑的生理功能所化生的具有营养,化生机体组织、细胞,组成机体器官的精微物质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气血是精的内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化生气血津液的功能丧失了,或者减弱了,就表示机体的生理功能减弱了,或生成精气所需的阴性物质减少了,就是虚。虚包括阴虚和阳虚。阳虚是指机体的生理功能减弱,阳气和阳性物质生成不足;阴虚是指生成的阳气过多,而使生成阳气和阳性物质的阴性物质减少,不能充分供给机体生理功能所需。所以虚也有阴阳之分。

 

    1、阴虚与血虚: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这里所言“气之所并为血虚”,是指亢盛的阳气与血液并行于血脉之中,是谓血虚;因为阳气生成亢盛,消耗的精、血、津液就会增多,精血,津液(水液)减少,其它如血液中血细胞中的水分先不考虑;阳气亢盛,机体的散热功能增强,随之而散失的就是大量的水液和无机盐;血液中水分成分减少;而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血液循环的总量减少,血液总量减少,当然脉管空虚,血管中以阳气充盈血管,这是阴虚所形成的血虚现象。这种血虚主要是由于阳盛,血热,气热而致阴精散失所引发的血虚。“温则消而去之。”就是阳气亢盛,气热、血热而使阴液,阴精散失的生理现象。按之脉搏浮而无力。如汗证,就是阴虚而引发血虚的症候群之一;正如《灵枢·营卫生会篇》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盗汗证、咳血,咯血、尿血就是属于阴虚证所引发的症候群的表现。

 

    2、阳虚与气虚:

 

    “寒则泣不能流,血之所并为气虚。”是指机体阳气生成不及,也就是机体属于阳虚阴盛型体质,而又感受寒邪,使机体气血凝聚而运行不畅,气血运行不畅,脏腑生理功能所需之能源、能量物质不及,脏腑功能紊乱,阳气生成减少,所消耗的阴液,阴精减少,又因脏腑功能不及,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生成不及,血液中液体成分增多,血液的质量不及,血脉中阳气不及,而使脉管气少血少而空虚,按之脉搏空虚无力,其实是谓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属于阳虚证。如心阴虚火旺,脾土旺,而肺气虚,所引发的气虚证;如咳证、痰证、自汗证,哮喘证等等就是气虚所引发的一类症候群。

 

    形成这种虚实病理变化的原因,就是天之寒暑湿风燥火六淫之气侵入那些体质虚弱的人体,而使邪气与人体之气相合增多,而破坏了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阴阳之气的运行规律,使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气血的分布运行紊乱,脏腑的生理功能紊乱;也就是外邪所侵入的脏腑之气发生变化,或者使原本衰弱或旺相的脏腑之气,因为运气的加入,使其变得亢盛,或使本脏腑发生病变,或者由于亢盛而克抑所克之脏腑,或者反侮克我之脏腑,而使疾病发生。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守邪,侮而受邪,寡于侮也。”

 

     以上我们研究了阴阳与实证,虚证的关系;实证有阴阳之分,虚证也有阴阳之分;实证和虚证是机体阴虚和阳虚之体质,感受外邪风雨寒湿及饮食起居不节,而形成的病理变化的几类不同表现形式。

 

 

   (四)阴阳与寒湿热燥风证

 

    1、阳虚与寒证

 

    (1)寒的概念:寒;寒在天之六气风寒署湿燥火之中为寒;寒在地之五行则应藏为水;寒在四时则为冬天;寒在人体则为肾脏;肾主水液,为阴寒之物。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为阴中之少阴。”少阴,就是比较阴寒而阴又较少之义。

 

    (2)人体体质与寒:寒,以人体体质而言,则是指由脾肾阳虚,肾脏的生理功能受到脾土的克抑而衰弱,肾脏的生理代谢功能衰弱,生成的热能不及,而且其它能产生热能的脏腑如肝、心等功能不及,而使机体对肾温化水液,对阴液的气化功能降低,水液排出增多和水液内聚增多;所以就总体而言,机体总体阳气生成不足,而使人体有怕寒喜热尿多的征象。

 

    (3)寒证:寒证则是由于原本就功能不及的肾脏感受寒邪,或脾土感受湿邪,使肾脏的生理功能更加不及,一方面由于肾小管对尿液中的水分及其它物质的重吸收功能低下而使水液排出增多;另一方面由于心、肝,肺、脾等脏器的功能不及,对水液运化的功能不及,而使水液的代谢不及,水液内聚于皮肤,脏腑、腠理等而形成的一组病理变化和一些列列征候群。正如《素问·逆调经论》:“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用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痢之病生也。”寒证是阳虚证病理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寒证是阳虚型体质发生病理变化的结果。如痹症,各种痛证,就是寒证演变而来的征候群。正如《素问·举痛论篇》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2、阳虚与湿证:

 

    (1)湿的概念:湿,其在天之六气为湿,在地之五行为土以应化;在四季则为长夏;在人体则为脾脏;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脏是阴中最为阴寒的脏腑。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2)人体体质与湿:湿,以人体体质而言,是指肝脾阳虚,脾阳虚,以及脾肺阳虚,脾肾阳虚型体质所致的机体脏腑生理功能低下,生成的阳气不足,使脾土运化水谷精微物质,运化水湿的功能不及;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不及;使肺脏主宣发肃降气机,机体通调水道,肾脏主排泄水液,藏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不及,而使机体总体的生理代谢功能低下,阳气生发功能不及,使机体的水湿运化不及的体质特征,生理状况下,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功能而使机体的阴阳之气处于基本平衡,但却有生理代谢缓慢征象存在的体质特征。

 

    (3)湿证:湿证则是由于原本就属于阴脏而生理功能又处于低下状态的脾土感受湿邪,使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由于脾土的旺相,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运化水湿等功能,使肺脏参与通协助通调水道等生理功能,使肾脏排泄水液等功能紊乱;而发生的一大组病理变化而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湿的含义,主要是水液的运化排泄失常,水液停聚于机体各个部位而形成的病理征象。水液停聚在脾土所主的胃肠,则为脾胃虚寒,泄泻,水谷不化,停于肌肤则为水肿;聚留于肺脏在为痰饮、虚寒性咳喘,胸闷;旺土克抑肾水,可引起肢体面目浮肿甚至排尿不利,或尿液清冷等征象,脉象浮而细软。当然湿证还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正如《灵枢·周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经文虽然是说周痹发生疼痛的原因,但是也能从侧面说明湿证发生的外在因素,就是风寒湿气。风寒湿气是湿证,寒证发生的外在因素,也是所湿证发生的主要外在因素。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言:“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湿证是阳虚的征象,而湿证又可以演化出一系列症候群;如痹症,就是湿证的症候群之一。正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这里的至阴是指脾,脾为至阴,脾主肌肉。肌痹就是肌肉疼痛麻木之状。而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久而不愈,就会传舍于相应的五脏而发生五脏痹。

 

    湿证演化的另一结果就是气滞血瘀;这是因为机体脏腑功能低下,气血的生成不足,气血运行的动能不足而发生的必然结果。假如我们将白血病、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生与肝脾阳虚,脾阳虚、脾肾阳虚、脾肺阳虚所引发的气血瘀滞联系起来研究,兴许能够发现这些疾病发生的原始病因。

 

    总之,湿证是阳虚证病理变化的一部分,阳虚证与湿证也有因果关系。而气滞血瘀则是阳虚证病理演化的结果。

 

    3、阴虚与热证:

 

    (1)热的概念:热在天之六气为热为暑;在地之五行为火以应长;在四季为夏天;在人体为心脏;心主血脉、主神明,主汗液、开窍于舌。

 

    (2)人体体质与热:热,以人体体质而言,是指以心为主的生命器官的生理功能旺盛或者平和时,所生成的热量足以维持人体的体温,足以推动气血畅通无阻的运行,足以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处在频率快,质能高,使机体的阴阳之气确实处在阴阳平衡的状态。这是言热对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这里热可以是热能。热证应该包括燥证、风证的病理变化在内。

 

    (3)关于热证的征象

 

    热证,是言阴虚之人感受风雨寒湿暑之气而使人体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发热症状,有的是持续高热,有的为慢性低热,有的发热而汗出,热不退。或皮肤热,或心热、或肌肉血脉均热。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曰:“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抟,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饮食不让美恶。”经文对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引发的极热的病症作了明确论述,内热外热积聚在一起,使人就如怀中抱着火炭一样燥热难受。这就是说热证是阴虚内热者感受外邪而使阴虚阳盛变化到非常亢盛的状态。正如《素问·热论篇》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那么,是否可以说阳虚阴盛者,感受风寒署湿之气时,就不会发热呢?还是让我们通过对《内经.》理论的研究来理解吧。《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之中于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抟于骨,则为骨痹;抟于筋,则为筋挛;抟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盛者,则为热;阴盛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抟,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就是说,不同体质的人感受风寒署湿,开始都会有畏寒,发冷,毫毛竖立,腠理开泄等症状,当然这是邪气侵入浅表部位,属于表证;但是当邪气侵入深部之时,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属于热型体质者,则发热;体质寒者则为寒。而且经文还指出,寒热相互搏击,就会出现寒胜或热胜两种状况,寒胜当然是指体质原来就寒者,寒重而胜;体质原来热者,热重而胜;但因为人体体质本来就有寒热虚实之别;所以,热胜则热;寒胜则寒;以人体体质的阴阳属性而论,也是比较合理的。如阴虚内热者外感寒邪引起的发热证;这是因为寒邪侵入皮肤,而使皮肤腠理闭塞不同,内热不得外散而引起的发热;又如外邪感六腑之阳而引起的发热证;外邪感五脏,热邪内郁,所引发的各种征候群;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热瞀瘛,皆属于火;”“暴瘖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胕肿疼酸,气逆冲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其次热证还有一个阴虚内热毫散阴液,水液,津液,血,精,以及情志失调病理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如血郁证,气郁证,癫狂证等等。

 

    4、阴虚与燥证:

 

    (1)燥的概念: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曰:“诸澁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刘河间说,凡是不光滑,澁滞,干燥,枯萎、涸干,以及皮肤干燥,皴裂或者皮肤粗糙,蜕皮,皮肤能一层一层揭掉者都属于燥,燥就是干燥。

 

    燥以天之六气而言,为燥气;以地之五行而言,为金为收敛,以四时而言,为金秋;在人体为肺脏;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主皮毛。开窍于鼻。肺为气之本。肺为阳中之太阴。

 

    (2)干燥发生的原理:燥在天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中,寒湿燥为三阴;风暑火为三阳;而燥以季节而论,长夏为湿,秋为燥,也就是秋季湿气比长夏少;所以燥,就有一个从湿变化到干燥的过程或形式;比如刚刚洗过的湿衣物,如何让他干燥呢?一般的方法不外乎火烤、风吹、太阳晒;所以燥就与风与火热密切相关;风与太阳晒,火烤的结果是使水分流失。正如《易·乾·文言》孔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失,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易学指出,声音相同者,就会相互应合,气息相同者,就会相互寻求,水湿流失了,物体就会燥热,云和龙都是在天上显现威风的;风和老虎都是在地上显现威风的;那么云与龙同是天上之物,风和老虎就同是地上之物了;这就是物以类聚的含义;物以类聚就是以它们的相同之处或相互依存的特点而论类;龙与云,风与老虎它们的性质虽然不同,但是它们显扬威风的空间却有相同之处;所以龙与云同时天空之物,风与虎同是地上之物;也就是说,火虽然为阳,燥虽然为阴,但是燥与湿与火却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特殊性,火可以使物体的水分流失;风也可以使物体的水湿流失,流失之后,物体就会干燥,燥热;所以燥是风和火使物体发生变化的结果。所以,风、火与燥是因果关系。

 

   (3)人体体质与燥:就人体体质而言;肺阴虚是肺燥的基本因素;而心、肝、肾、阴虚火旺,均可致肺热肺燥。因为心、肝肾均有经络通于肺,心肝肾之脏阴虚火旺可以通过经络而传输与肺,使肺热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其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疾病。其次肺燥所引起的干咳无痰,或者痰中带血,或者痰液胶粘难以咯出,小便短少,大便干燥,毛发不荣等等。

 

    (4)燥症:燥证是火与风作用的结果。如痿证,就是阴虚阳盛、火热、风、使机体水液流失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它包括肺痿之征,心痿之征;肝痿之征;脾痿之征,肾痿之征;肺痿是由于肺气热而使皮毛衰变,及肺脏之病变,甚至腿部发生病变;心痿是由于心气热,而使上半部血脉旺盛,下半部血脉衰少,而血虚;血虚则腿之关节及肌肉得不到营养而废用为脉痿。肝痿是肝气热,使肝所主之筋膜干枯,而筋挛缩为筋痿;脾痿是脾气热,胃干枯,脾所主之肌肉使其津液干枯,为肉痿;肾痿是肾气热,而使肾所主之骨干枯而骨生髓之功能减退。正如《素问·痿论篇》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这里我们研究火与燥的关系问题,目的在于研究由于干燥,燥热使皮肤变得粗糙,干裂,皴澁与肺脏和燥热干燥的关系。比如很难治愈的鱼鳞病,不就是由于人体体质属于肺阴虚或心肺阴虚与脾肾阳虚,而又遇到火热(包括感受风寒而发热,或者过量服用燥热性药物,或者母体自身肺阴虚火旺,而使胎儿在母体内受到火热的熏蒸,而使胎儿发生此种疾病;当然,家族性遗传是鱼鳞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的熏蒸,使婴儿的皮肤发生病变;当然,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燥证是火证,风证,演化的一种结果。燥证属于热证。正如《阴阳应象大论》曰:“燥胜则干。”

 

    5、阴阳与风证:

 

   (1)关于风的含义:风在六气中属于阳,因为风可以使水液流失而干燥;风的速度快力度大而为阳;《周易》与《内经》将五行五方的西方命为燥金之位;就是因为西方,西北方风多风而雨水少,干旱干燥之故。所以风与干燥也是因果关系。

 

    风在天之六气为风,在地之五行为草木,在四时为春季,以应生,在人体为肝脏;肝藏血,主疏泄,主筋,主目,其华在爪。

 

    (2)风的阴阳属性:风有寒热之分。这里的寒热是指不同季节的风的温度的高低度不同而言;风邪中于人,既有凉寒之风,又有燥热之风,又由于人体体质的不同对于人体感受风邪,不是指风的温度而言,而是指人体体质的不同,而使疾病发生不同的变化而又有阴阳之别。正如《素问·风论篇》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疬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

 

    (3)风致病的原理:《风论》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疬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疡。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疬风,或名曰寒热。”“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这是《内经》对于风证致病原理的论述。风邪侵入人体开始潜藏在皮肤,使毛孔闭塞,气血内外不得交通,风的性质善行而变,当人体皮肤腠理开时,就会感到寒凉,腠理闭时,就会感到热;寒则使人饮食不佳,热则使人肌肉消瘦,这就是寒热证。以及由于风邪侵入经脉而引起的疠节风等等,均属于风证。

    而风中于五脏,为五脏之风证,五脏之风证各有不同的五色和症状。而人体之体质为肝脾或脾肾阳虚者,最易感受风邪而为寒痹。

 

 

   (五)阴阳与表里

 

    1、表里的概念:

 

    表是指外,浅表;里,是内,深部。表里之义,来源于《内经.》“司外揣内,司内揣外,和揆度奇恒,”以及脏与腑之表里;经络所分布部位之表里。《素问·玉版论要篇》曰:“揆度者,度病之深浅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揆度奇恒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五色,切按脉搏,辨别患者的神气,而测度疾病的深浅,辨别疑难奇病.《灵枢·外揣篇》曰:“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疾病体表的征象,来推测内脏疾病变化的情形;司内揣外是指已经对疾病的内在变化状况了解,就能推测显现在体表的征象。司外揣内和司内揣外这种方法,是阴阳变化规律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天地自然变化规律必然性的体现。

 

    2、以经络而言表里:

 

   《素问·阴阳类论》:“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里。”三阳是指足太阳膀胱经,太阳膀胱经为经;太阳膀胱经起于眼睛的内眦,上行头顶,沿着背部下行,分布于两腿后正中,统率全身阳气,所以为经;二阳是指足阳明胃经,阳明为纬,阳明胃经起于鼻旁,其经脉分支网络人体前面的腹部,所以为纬;一阳是指足少阳胆经;少阳为游部;少阳胆经起于眼睛外眦,其经脉循行与人体的侧面,其前部与阳明经汇合,向后与太阳经汇合;所以为游部。足三条阳经与手三阳,统率人体上下,前后,外侧阳位的气血;所以三阳为表;三阴是太阴肺经;太阴肺经起于肺,下属大肠,肺为人体胸部的浅表之位,太阴肺经为阴经之表;二阴是少阴心经,心经为阴经之里。一阴是厥阴肝经,厥阴为阴经之终。这是以三阴三阳经脉而论表里。

 

    3、以六经辨证及病变性质论表里:

 

    从六经辨证而言;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之经统属里证。从病变性质而言;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从邪正而论,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

 

    4、以人体部位论表里:

 

   《内经》对人体阴阳之分,外为阳,内为阴;那么表就为阳、里就为阴。这是阴阳与表里的关系。表是表示疾病发生在浅表之位;里是指疾病发生在深部,脏腑,筋骨;这里的表里是以位置的深浅而言阴阳。

 

    所以,表里是指感受外邪部位的深浅、经络,脏腑的不同以及病变的轻重、缓急而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候群。

 

     5、阴阳与表里:

 

    疾病的变化,有寒热之分,也就是有阴阳之分。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的某一气而发病,既有邪气入侵的深浅之别,又有疾病的发展变化从表至里的传变过程;所以就有各种征候群的不同表现。

 

    三阴病多寒证,应该是阴盛阳虚型体质之人,感受风寒湿等外邪则会表现出寒证;而阳盛阴虚型体质之人,感受风寒湿之邪,则会表现出热证。

 

    (1)皮肤与表里:《素问·皮部论》曰:“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腑,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溯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驰骨消,肉烁腘破,毛直而败。”“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经文指出,邪气侵入皮肤毫毛,则毛孔开张,邪气就会进而侵入络脉,络脉之中邪气充满,就会传入经脉,经脉充满,就会传入相应的脏腑,这是说疾病发生在皮肤,络脉,就是表,而传入经脉,脏腑就是里;因此,当疾病在表浅之位时,就应该积极治疗,而以防止其传入里,而发生大病。所以外感风寒所引发的表热证,应该是阴虚类体质者的征候群;而外感风寒所引发的表寒证,应该是阳虚阴盛型体质者的症候群。表热证依据六经辨证及三阳经而言,是三阳经感受寒邪;或太阳经感受寒邪所致。

 

   (2)里热证:里热证是指阴虚型体质者,感受外邪侵入筋骨,血脉、脏腑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发生的症候群;一般热象显著,并伴有其它严重症状。如大叶性肺炎就是肺脏感受风寒之邪而出现高热,寒战、胸疼、咳嗽,血痰等典型症状。风湿热就是心阴虚而感受风寒而引发的急性病变。

 

   (3)里寒证:里寒证是指阳虚阴盛者感受外邪,而侵入筋骨,血脉脏腑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发生的症候群。如肾小球肾炎、虚寒型支气管哮喘,脾胃虚寒证,等等都属于里寒证。

 

   (4)五脏寒热表里:《灵枢·五邪》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具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邪在心,则病心痛,善喜,时眩仆。”这是对病邪在五脏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邪在肺,寒热,是说病邪在肺,则有寒有热的征象,有的会发热,为热象;有的不发热,为寒相;也就是人体体质寒热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征象。邪在肝,则寒中,中就是指脾胃,脾胃为中土。这是说肝气虚弱时,脾胃虚寒,感受寒邪,就使脾胃更加虚寒。

 

    邪在脾胃,分为阳盛和阴盛两个方面;阳盛者,是指肝脾阳盛阴虚,阴盛者是指肝脾阳虚,与脾阳虚或脾肾阳虚。肝脾阳盛阴虚者,病热中善饥,这就是肝脾阴虚感受外邪所引发的糖尿病的症状;阳虚阴盛者感受寒邪,则为脾胃虚寒而胃肠寒痛;

 

    其次关于脾胃还有一个阴阳具有余和俱不足的问题。阴阳具有余,应该是指阴阳两虚者感受外邪所引发的征象,则会出现寒热交加的征象。邪在肾,所出现的征象是肾阳不足,肾阳虚,脾肾阳虚感受外邪所引发的征象,阴痹,就是指骨病而言,骨在机体深部,为阴;骨痹以骨骼的疼痛和大便不通为主要表现。邪在心的征象,是心阳虚者感受外邪而引发的征象。这也是关于里证寒热之象的理论。

 

    在表证中,还有半表半里而发热的征象,这是指少阳胆经感受外邪而出现的征象。其次就是关于阴阳两虚体质者,感受外邪的寒热状况;阴虚两虚者感受外邪,还应该以感受外邪的脏腑而言,感受外邪的脏腑若是阳虚之脏腑,则为寒证,若是阴虚之脏腑,则为热证;两脏俱感受外邪,则为寒热交加。时热时寒。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帝曰:“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歧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皆。疟也同法。”这是对反复发热恶寒的原因的论述。反复发热恶寒是因为阴阳之气盛衰变化而引发的症候群。当机体阳气盛时,发热的次数就多;当阴气盛时发热的次数少,而恶寒的次数就多。这也是阴阳两虚型体质者感受外邪后,使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果,这也是阴阳两虚患者患病后,难治疗的原因。

 

    当然机体内的正气和外邪的相互克抑以及机体感受外邪后,疾病的演变,还可以使寒热发生转化,寒极化热,热机化寒的寒热变化。

 

    总之中医学关于证的类型很多,而且理论深刻精湛,由于水平有限,所论的深度也有限,但是将人体体质的阴阳属性与诸证的变化结合起来,这也是一个提示性开头,相信由于这个开头,会引起更多的学者加入证型与人体体质的研究理论的研究讨论,使更多精深的理论将证型与人体体质的阴阳属性融会贯通起来,而得到真正的有实际意义的关于证与人体体质的理论。

 

    中医学关于证的理论,与人体体质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期望更多的研究者,以新的研究成果,来破解诸证与人体体质阴阳属性的关系。

 

http://blog.sina.com.cn/blogwenxiu

 

 

 

人体体质类型与中医证的意义(一)

中医辨证的理论发展模式"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fdb280100jb6t.html" target="_blank" href_cetemp="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fdb280100jb6t.html">中医证的概念与分类 中医辨证的理论发展模

 

人体体质类型与中医证的意义(二)

人体体质类型与中医证的基本关系

 

 

人体体质类型与中医证的意义(三)

探讨阴阳理论中医证的意义与人体体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