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大电影史蒂夫:扫盲贴:中国经济与未来(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22:04:15

扫盲贴:中国经济与未来(三)

(2010-11-10 11:58:26) 转载标签:

财经

嗯,我们再回到90年代,那时,管理层突然发现经济发展没动力了!现在明白管理层那种焦灼的心情了吧,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事实上当时管理层面临的压力还不止这个,更痛苦的事情是——中央财政危机重重,甚至有崩溃的危险!

 

哈,这可不是哥胡言乱语。想想以下事实吧,负债累累的国营企业大面积倒闭,嗯,最后当然是中央财政买单;金融企业巨量亏损,最后只能是中央财政买单;还有辛辛苦苦换来的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时大多损失惨重,最后还得是中央财政买单——一再大的家底也经不起这么多败家子折腾啊,何况我们在90年代家底并不殷实。好吧,就算我们这几年貌似中央财政空前富裕了——全世界都来找天朝借钱了——上述的吞金兽也压得财政喘不过气来。哥聊举2例。好象是2006年财政部长在做报告时公布当年财政收入大致是5万亿——这时一个刺头突然提问了(据说是中央党校的老周,哈哈,记错了哥可不负责任),他说,不对!我简单的算了一下,中央财政税收加上彩票、央企上交利润等收益应该是在9万亿左右,怎么只有5万亿呢?财政部长很尴尬的没做回答。嗯,问题就出来了,收入是9万亿,财政收入却只做5万亿,还有4万亿那里去了?嗯,这个说被谁谁贪污了就太不靠谱了,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的是,这些钱都去填上述的亏损黑洞了。还有就是,2009年公布的财政收入是8万亿吧,到了10年公布的今年财政预算支出是4.5万亿,最耐人寻味的是,这4.5万亿的支出居然还有7500亿的财政赤字!哥都糊涂了,嗯,有哪位大师给解释一下,这个2010年的财政预算支出的赤字计算是以2009年的收入为依据还是以2010年的收入为依据,如果是2009年为依据,那么8万减4.5万应该还有3.5万的赢余,怎么会出现7500亿的赤字呢?如果以10年收入为依据那么差距就更大了,因为今年财政收入铁定要大大超过去年。好吧,如果哥算术没有问题,那么多达几万亿的资金跑那里去了?(这还是财政公布数据的缺口,公布数据之外呢?如果06年我们实际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9万亿,那么这个公布的8万亿财政收入之后,一定会有不低于06年多达几万亿的收入没有体现在财政收入上!算上这个就更吓人了,哥胆子小,就不再深入这个话题了)联想到08年金融危机时天朝对外投资损失惨重的传闻,哥忍不住内牛满面了——好几万亿啊,摊到哥头上也有几大千个大洋啊!

 

闲话又扯远了,咱们又回到我们的主题上——哥这样说事是不是有点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或者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的风格?哈哈。

 

回到90年代,那时充斥各大媒介的常常就是这样的主题:“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如此等等,其实说的就是上述问题——政治体制改革不愿动,经济发展又缺乏动力,中央财政面临危机。这时,一个强人隆重登台了,他以犀利的3板斧不仅化解了上述的困境,更创造了天朝经济连续10年的GDP神话,他让鸵鸟式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不动的情况至少延续了天朝体制20年的寿命,当今天朝社会80%以上的经济问题或者社会现象都与他当年的举措有密切的关系——嗯,天朝的GDP神话、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等等与他有关系,蜗居、暴力拆迁、贵族学校与山村破败的校舍,看病难、医院认钱不认人等等也与他密不可分。毫不夸张的说,他的3板斧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的命运!他就是经济沙皇。

 

直到现在,在普通老百姓心中,似乎经济沙皇的口碑很好。他的清廉以及豪言状语——什么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一直为大众所称道。哥虽然出身草根,但哥更是一个理性的人,对某个人物的评价,哥从来都是不仅要听其言,更要察其行。请看经济沙皇怎么用3板斧化解90年代天朝的经济困境与财政难题的。

 

3板斧就是分税制(即国税与地税分家,94年),民生产业市场化(教育产业市场化、医疗产业市场化,住房产业市场化,贯穿90年代中后期),透支金融(即以按揭形式启动商品房市场,99年)。下面分别阐述这3板斧内涵、作用与关联性,虽然它们的实施时间跨度有好几年时间,但确实是一盘系统的棋路。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跟着哥的思路把这个帖子看下去,实际上把这3板斧彻底的弄清楚,结合前面的分析,你基本就能解释当今70%以上的经济现象。

 

何为分税制?国税与地税分家意味着什么?且听哥细细道来。大家都知道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分税制理论上就是把这块蛋糕明确的切分成中央财政收入部分与地方财政收入部分——一般老百姓对于这些政府职能划分很难有兴趣,殊不知这些东东与我们的生活几乎每一件事都有莫大的关联——比如,现在关注度非常高的暴力拆迁,自焚事件等等社会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都与这个分税制有很大的关系。等哥讲完了,你就会明白。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块蛋糕是怎么分的。税收一般可以划分为4块,关税(进出口)、所得税(企业、个人),流转税(比如增值税)、营业税(包括个体劳务)。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在那里分家,一般声音大的多半是拿大头,这不国税与地税一分家,因为中央声音大——一下子把关税、所得税、流转税全拿走了,可怜的地税,仅仅分到营业税这么一点面包屑。在90年代前3块大致要占到总税收的80%以上,近几年由于房市火暴,营业税才能占到总税收的30%——35%。

这么分税的结果就是,中央财政一下子富得流油,地方呢?除极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地方财政变成吃饭财政——嗯,不是吃得起饭的财政,而是为吃饭——仅仅保证公务人员工资按时发放都愁得焦眉烂眼的“吃饭”财政。从此,地方政府不作为或者难作为以及后面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由此埋下了诱因。写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不对!你说地方财政窘迫,那怎么解释每年公款吃喝几千个亿,公款旅游几千个亿,公车消费几千个亿,还有大建豪华办公楼等等——地方财政不是没钱,是很有钱嘛!对于这样的问题,哥这样理解的:上述吃喝、旅游、公车消费绝大多数集中财政比较富裕的一级政府或者部门,比如中央、省级、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市级政府,或者类似财政、国土、房管、公检法等有权有钱部门,在总体地方财政普遍窘迫的背景下,我们的公仆大吃大喝这是体制性的问题——或者说是前述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不动所产生的恶果之一,就不再展开了。关于大建豪华办公楼的问题,哥倒有不同的理解。第一新建的政府办公大楼多半是建在新区,这是拉动新区快速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加快卖地的需要,至于建设的豪华的问题——或者是建筑商垫资修建(负债运营城市,哈哈)或者是用旧城土地置换出来的,目的呢?则是招商引资的需要——这么说一定有无数人骂哥是走狗——那么,我们换一个说法,假如一个人穷得叮当响,如果他穿得破破烂烂的去谈生意,有钱的老板估计连眼皮子都不夹就拒绝了。好吧,现在人都变聪明了,即使是穷得叮当响,他去骗去借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弄一身行头,什么百达翡丽的手表、阿码尼的西装,再开一辆宝马,租一间气派豪华的办公室,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现在很多骗子不就这么做的吗?嗯,这个豪华办公楼也是这个道理,它与地方财政是否富裕一点关系都没有,招商引资的需要嘛。当然,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给公仆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办公环境,也是应得之义嘛。

 

何为民生产业市场化?就是纳税人交钱给政府让它出钱扶持补贴的基本民生领域,居然全部实现市场化商品化了!不管是学校、医院还是房子,一句话,政府基本不投入了,你们自个想办法赚钱去。打个比方,比如,我们每月按时交纳物管费养活了物管公司,本来,小区的安保、清洁、路灯什么的都该物管公司负责,结果呢?物管费被物管公司吃吃喝喝花完了,最后物管公司以市场化为借口,要业主重新交保护费以保证小区没小偷,交清洁费以保证小区的整洁干净,如此等等。当然,民生产业市场化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了——首先是财政上不仅负担大大减轻了,而且通过税收等各种形式还能在这些产业市场化过程中狠赚一把!(2010年公布的中央财政支出项中,嗯,教育是500亿,保障房大致是300亿,医疗只有可怜的50亿,加在一起,也不到1000亿,而对应的2009年各级财政仅仅是卖地收入就超过1万亿,房产税收也不低于1万亿,呵)更重要的是,由于财政补贴取消,这个差额部分自然得老百姓掏腰包填进去,考虑到这些行业自身赢利的需要,所以,老百姓还得把它们需要的利润填进去,还得把这些行业市场化所产生的各种税、费填进去!于是庞大的内需被人为的制造出来,天朝开始了连续10几年高速增长的GDP神话,可是在这华丽的袍子里面却是几代人积蓄的财富被席卷一空,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为房子、小孩读书、养老医疗而奔波。唉!哥只能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何为透支金融?简单的说就是以按揭的形式来启动商品房消费市场。前面说到,在90年代我们的居民存款虽然达到几万亿的规模,但是摊到个人头上也就几千元钱,要实现消费升级——向大宗产品,房产、汽车,这点钱明显不够。于是按揭就引入到天朝社会——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产品,呵呵,很美妙的设想。但是,这可以绑架金融为代价——一旦房地产市场崩盘,必然会引发金融崩溃。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就很好的证明的这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在美国,有良好的基本经济面,有世界货币美圆做支撑,金融危机还能想办法挽救,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的天朝,结果会可怕一百倍。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每一次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顶多就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降房价从来都不是调控的目标,相反,“防止房地产大起大落”反而是调节中特别注意的要点。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总结一下经济沙皇在90年代的举措了。

问题一:老百姓已经完成初级消费,有一定的积蓄,但要实现消费升级明显购买力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另一方面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加上国营企业大面亏损,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问题二:中央财政面临危机。

 

对策一:开源。利用分税制将财力向中央集中,利用民生产业市场化创造新的税收增长点。

对策二:节流。利用民生产业市场化大大降低各级财政负担,(顺便把适龄离退休人群养老、医疗补贴部分也大大切了一刀),鼓励发展股市——有了一大票股民,财政连也大量濒临倒闭的国营企业输血都免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天朝什么企业上市,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政府说了算。

对策三:利用民生产业市场化制造庞大内需,利用透支金融来解决消费升级的购买力不足的问题。

 

就这样,内需有了,经济发展动力也产生了,经济增量保了8,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日益强大,嗯,经济就这样成功的软着陆了。所以,沙皇曾经得意洋洋说道:我应该拿一个诺贝尔奖。这个这个,哥还能说什么?只能是对沙皇的敬仰犹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真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化腐朽为神奇,边被动为主动……

 

沙皇当然拿不了诺贝尔奖,即使他成功化解了天朝90年代的经济危机,即使他成功的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即使他的举措奠定了天朝10余年的GDP神话。但是,别说是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认可,他连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都没混到。原因很简单,他所有的举措都是建立在民生产业市场的前提之上的——以掠夺民众来实现所谓的经济腾飞,这个大概难度系数不算太高吧。

 

曾经江湖上流传过一个段子:98年的时候,从不见房地产老板的沙皇把万科的王石找来,有这么一段对话:

沙皇:老王,你也知道现在国家经济的情况,这样,我把福利分房停了,再让银行把按揭搞起来,你们房地产好生整一整,好歹给我把8保住。

老王顿时泪流满面:大叔,俺以为这辈子都等不到这一天了。

 

听完这个段子后,哥也泪流满面了,因为哥知道从此将会有无数人为此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