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二剧情介绍:关于中医神志病论之一:癫病论初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4:15:06

关于中医神志病论之一:癫病论初识:

一】概论:癫与狂都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癫即文痴。癫病多虚。癫病表现沉默痴呆,语无论次,静而多喜;狂即武痴。狂病多实。狂病表现宣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医家认为,火乘阳明经故发狂。即胃属土,肝属木,胆属相火,火随木气而入胃,故暴发狂。癫病经久,痰郁化火,可出现狂证。

《内经》有“重阴者癫”,“重阳者狂”。

医家王太仆有:“多喜为癫,多怒为狂”的说法。

二】原因:癫狂发病的,多因七情所伤为首要,病机多由痰浊:又有“心热极则癫,肝热极则狂”之说。

1】癫病多属痰气郁结。癫病多由思虑太过,积忧久郁,损及心脾,气滞津聚,结而成痰,痰气上逆,神志迷蒙,不能自主所致。

2】狂病多属痰火为患。狂病多因恼怒愤愤,不得宣泄,郁而化火,肝胆气逆,木火乘胃,津液被熬,结为痰火,痰火上扰,心窍被蒙,神志逆乱而发。

狂病既久,郁火渐得宣泄,痰气留滞,亦能见癫证。

三】治法:

癫病宜以清心,解郁,涤痰,理气安神为主。

狂病宜以泄火逐痰,开窍为法。

四】分析:

1]《临证指南》说:“狂由大惊大怒,病在肝胆胃经,三阳并而上升,故火炽则痰涌,心窍为之闭塞;癫由积忧积郁,心经蓄热,病在心脾包络,三阴蔽而不宣,气郁则痰迷,神志为之混肴。”说明痰气,痰火,而病及心神,实为癫狂主要病机。若病延日久,痰郁不开,脾气不伸,运化无权,气血来源不充,无以函养心神,此时邪虽虚,而正气已伤,当属实中有虚。

2]癫与狂证候分阴阳。《灵枢。癫狂篇》说:“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言,日夜不休。”

3]癫狂多实证,表现神志之乱,病机为气郁痰火,治在肝胆心脾。治则除镇心安神外,应着重在解郁散结,从疏肝理气,涤痰清热着手。亦痰浊渐化,病势渐衰,尤以病久正气已亏者,则当根据阴阳气血亏损情况,预以健脾益气,养血滋阴。

1】癫病痰气郁结型:

1)主证分析: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静而多喜,或时悲时喜,哭笑无时,不知秽洁,饮食少思,少动为特征。舌苔薄腻,脉多弦细或弦滑。

2)治法: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3)方药:

1}顺气导痰汤,加远志,郁金,菖蒲。方中半夏,陈皮,胆星,茯苓,利气化痰,香附木香菖蒲等,解郁开窍,甚者可用控涎丹。

(顺气导痰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胆星,枳实,木香,香附组成。)

2}若痰实壅盛,胸膈瞀闷,口多痰涎,脉象滑大有力,形体壮实者,可暂用三圣散取吐,劫夺痰涎,惟药性猛悍,当自慎用。吐后神形俱乏,宜以饮食调养。

3}如神思米惘,表情呆钝,言语错乱,目瞪不瞬,舌苔白腻,乃痰迷心窍,治宜豁痰宣窍,理气散结。先用苏合香丸,以芳香开窍。继用四七汤,加陈皮胆星,郁金,菖蒲,远志之类,以化痰行气。

(四七汤《局方》: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大枣组成)。

4}如见不寐易惊,烦燥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证,乃痰气郁而化热,痰热交蒸,上扰心神所致,宜清热化痰,可用温胆汤,加黄连合白金丸。如心经有热,舌红脉数,宜清心泄火,用牛黄清心丸加菖蒲,远志,丹参,茯神之类。

(万氏牛黄清心丸:黄连,黄芩,山栀,辰砂,郁金组成。)

(白金丸《本事方》白矾90克,郁金210克组成。每服3-6克,日2服。)

(温胆汤《千金》竹茹6-9克,枳实6-9克,法半夏6-9克,橘红6-9克,茯苓9-12克,甘草1.5-3克组成。)功能清胆化痰,和胃安神。主治和应用:痰热上扰,胆胃不和,虚烦不眠,眩晕心悸,痰多呕吐,苔腻者。临床用于急慢性胃炎,胆囊炎及神经官能症等。

5}如神昏志乱者,用至宝丹,以清心开窍。若元气虚弱,心气不足,脉虚者,治宜通窍养神,用归脾汤,枕中丹之类。

6}如逐渐出现高声吵嚷,动手毁物的,则为火盛欲狂之征,当从狂病论治。

2】癫病心脾两虚型:

1)主证分析:癫病日久,脾失运健,饮食衰少,心血内亏,心神失养。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饮食衰少,舌色淡,脉细无力。

2)治法:养心安神,补脾益血。用养心汤为主。

3)养心汤《证治准绳》:为主方。方药:人参或党参9-12克,黄芪9-12克,炙甘草3-6克,补脾气,川芎3克,当归9-12克养心血,茯苓9-12克,茯神9-12克, 远志6-9克,柏子仁9-12克,酸枣仁9-12克,五味子3-6克宁心神,肉桂2-3克引药入心,共奏温阳益气,养血安神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