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亿分贝在哪看:子午流注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41:17

 

·子午流注针法2

·子午流注表

·引用 子午流注

·中医子午流注 天人合一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子午流注图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医理讲“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体这个“天”本身的运动顺序,就是东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违背了这个顺序,就要生病,顺应这个顺序,就健康长寿。因此中医时间医学将十二地支作为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就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

   子时(23点至l点),胆经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巳时(9点至ll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午时(1 1点至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上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戌时(19点至2l点),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亥时(2l点至23点),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1、我们日常做事都知道要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行,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该做什么都有“天”律可循。

2、《人体使用手册》一招三式要求“早睡”。因为错过这个时间,补也没法补了。晚觉晚,认为睡够8小时就好了,岂知此8小时非彼8小时,有着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巨大差距啊。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11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里11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

3. 寅时健康的人这时应该是深睡状态。一日之中寅时也是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身体虚弱的人或老人这时会出现失眠或醒来,这是因为身体各部位对血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脑子得到的血减少了,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只有“宣发”没有“肃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险了,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也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

4 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

5、知道了早餐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吃好,吃饱!1) 吃饱,可避免上午7-11点脾胃没有可以运化的东西;并使下午1-3点小肠最佳工作状态的时候有可供吸收的营养到达小肠。否则我们的身体徒有高产能而无原材料,就白白浪费生产力了。2) 同时,怎么算吃好,也有了一个大标准:就是吃些滋补脾胃的食物。

6、晨起大便是身体好的标志。因为5-7点是大肠经活跃的时间。

7、中午最好打个盹,闭目养神也好。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

8.15点至17点,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

9晚上5-7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10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界面,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子:为十二地支的第一个序数,若配一月份而言,为农历11月,若配24节气而言,为冬至节所在之时,若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而言,冬至阴至阳生,冬至节以后,逐渐夜短昼长,若配时辰而言,为23点~1点。

    午:为十二地支的第七个序数,若配以月份而言,为农历的5月,若配以24节气而言,为夏至节所在之时,若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而言,夏至阳至阴生,夏至节以后逐渐夜长昼短,若配以时辰而言,为11点~13点。

    流:流经、流入。在此指人体的气血运行从子时到午时,再从午时到子时的这种息息循环无端的规律性变化。

    注:注入。在此指气血对组织的灌注。

guan471111引用 人自身的力量,打开任督二脉

 

引用caobaocheng123人自身的力量,打开任督二脉

善平居士人自身的力量,打开任督二脉

汉墓马王堆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就有一些气功典籍,为我国的气功研究奠定了基础。练气功时,让真气游走奇经八脉,然后用真气运过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就算打通了。

任、督二脉循行介绍

- 任脉 -

【循行】

1.本支:《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难经·二十八难》所载基本相同。“中极之下”其穴始于会阴,沿腹部正中上行,“上颐”至承浆,于面部承泣穴处“入目”。

2.起源:《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胞中,也是《难经·六十六难》所说的“脐下肾间动气”所在,一般称为“丹田”,指督、任、冲脉之气均发源于此。

【本经穴】

会阴(冲、督脉会),曲骨(足厥阴会)中极(足三阴穴)关元(足三阴会)石门(丹田)气海阴交(冲脉会)神阙水分下脘(足太阴会)建里中脘(足阳明、手太阳会)上脘(足阳明、手太阳会)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阴维会)廉泉(阴维会),承浆(足阳明会)。

【交会穴】

承泣(足阳明、阳跷)、地仓(足阳明)。此外,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通于任脉

 

- 督脉 -

【循行】

1.本支《灵枢·营气》:“足厥阴……其支别者,上额,循巅顶,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指足厥阴肝经上行到“颃颡”后,一支上额,沿头顶正中,下项背正中,到达骶部,这就是督脉的主要通路。接通十二经和身前的任脉,构成了营气的运行通路。从营气的运行来说,督脉走向是由上而下,与任脉的由下而上相连接。但《素问·骨空论》等则从“气”(丹田之气)的产生来论,按从下向上来叙述。

2.起源:《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说明督脉之“气”起源于少腹内,这里后来称作“丹田”,《难经·六十六难》称作“脐下肾间动气”。此脉气下向骨盆中间,女子联系阴户,男子沿阴茎而下,散络会合于前后阴之间(会阴),绕向肛门后,分别绕行臀部至足少阴与太阳会合处(长强、会阳)。

3.与足太阳、足少阴沟通:《素问·骨空论》:“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这里说的下部的与足少阴肾经相通而联系到肾;上部的则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通而联系到肾。

4.与任脉相沟通:《素问·骨空论》:“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这一支即为任脉循行途经。

5.旁支:《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此支按从下向上叙述,与正中线可分可合。从“下极之俞”长强部上行,两侧并列行于脊里,上达风府部入脑。

【本经穴】

长强(足少阴会),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手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足太阳、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或说足三阳、足厥阴会)前顶,卤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一说任脉、足阳明会)。

【交会穴】

会阴(会任脉、冲脉),会阳(会足太阳),风门(《素问》王注作大杼。会足太阳)。此外,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后溪通于督脉。

 

坐禅(静坐)达到肠胃有气机在滚动,乃至气机鸣荡,内在有如气泡声音等感觉的时候,这便是初步的第一征候。经过这一征候以后,往往有食欲亢进,或者感觉气满而不思饮食的现象,如果有了食欲亢进的情形,必须要节制饮食,不可贪图口腹之欲而过分吃饱。但在此时必须注重好的营养,足使真能吸收融化。倘使有气机胀满不思饮食的情形,应当酌量减停饮食。以待有食欲的需要时,再慢慢的少吃多餐,以资补益。

任脉:中国医学主要的器官,就是胃脘,也可以说便是“胃”部。金、元时代的中医,对健康重点的看法,约有两派:(一)以专治中宫的胃气为主。〔二〕以专滋养肾脏“坎水”为主。这种属于中医医理学理论上的观念,在此暂且不论。

依事论事、脾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长寿和养生修道,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论任何大小病症的发生,第一项严重的警告,就是胃的食欲先发生问题。例如伤风感冒了的人,胃口一定不好,肠胃一定有问题。换言之,肠胃消化良好的人,即使有些伤风感冒,也满不在乎。胃口上通食道管,下通大肠,以及连带影响肾脏、性腺等作用。

人自身的力量,打开任督二脉在头面的循环是各走各的道,在体内照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这 一前一后一循环(新陈代谢大循环)将体内所有的毒素全部排出体外。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气通小周天气由督脉下任脉的一些反应

我所认为的气通小周天,是指不用任何外力引气与逼气时气自动运转的小周天。不用任何外力包括不借风力吹动(即使用自然呼吸,无需进行呼吸控制),也不用意念导引(包括意引,观想气行,与其它暗示等等,单纯的意守丹田不是意念导引,动功的动作导引使气血运行,也不列入我所认为的外力内)。

1、  丹田气足后,沿督脉上行,由头顶转下面部,因为本门功法不要求舌顶上腭,气从鼻子下来时,由于自己功力不够,导致气走嘴唇,从嘴唇进入任脉。气从嘴唇下来时,虽然是闭着嘴唇,但仍经常感觉嘴唇似乎没有闭紧,似有空气进出,又似有口水流出,每当有次现象,就错以为自己嘴唇没闭上,就去动一动嘴唇闭上,唇一动,气路就断,由于气从唇下来本来已经就比较困难,气路一断,则气更难下行,气难下行,则导致部分气往门牙牙根处跑,聚积在牙根处的气一多,导致上牙根发紧,并慢慢发胀,然后发痛,要在刷牙时刷出一点牙血,才能缓解。开始以为只有上牙根会这样,后来发现下牙根也这样。

由于气从嘴唇下来,所以是气走表层,并且较弱,气到喉咙时,我的咽喉炎并没有多少反应。

2、  本门功法之所以不要求舌抵上腭,据师父所言,本门气通周天督脉脸段路线与一般气通周天路线不同,会在印堂处分两股,并经过几个转弯,从左右鼻孔进,再从内左右鼻孔下入喉,所以无需舌抵上腭。

3、 功力不够,只好进行舌抵上腭。督脉气足,脸部气感充盈,大量的气开始下行。在某次练功时,感觉有大量气行到鼻子,持续了一段时间,气下不来,收功。收功一会后,气开始往下运行,当然没有主动舌抵上腭,舌头自动至少半条以上的往上抵,与上腭相帖,此时大半条舌头都发麻,口水多,须频吞。以前只听人家说过这种现象,自己体会此时则是第一次,但没有出现舌头很紧的往上腭抵,只是比不让舌头掉下来的力度稍大一点而已。此时口腔内侧可能会发麻,并微跳,口水暖,甚至热。

4、  经过上述现象,继续练功,一日,感觉有一团圆球状的物,又麻又暖,似比跳棋珠子稍大,由上腭下到舌尖,再下到舌床中间,似乎行走非常缓慢。曾听闻有人练功,进入胎息时,忽觉口内有一圆物,会自动将其吞下,进入腹中,我尝试将其下吞,但却无法下吞,只好任其自然。此时口腔内侧仍可能会发麻,并微跳,口水暖,甚至热,或许以前气走嘴唇的原因,此时亦有可能唇微暖微麻并微跳。

几日后,舌床的气,变成浓浓的暖气,不再成团如物,温度不是很高,但感觉很浓,并且上腭暖,唇微微温麻。

5、 又几日后,气继续从督脉往下,经舌尖时,舌尖除了往常的麻外,此时还跳动几下,跳动有力,明显,唇仍同以前。

任督通后,周天循环不止,但其速度根据功法不同与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有快有慢,但总的来说,个人认为,气通周天后,周天应该循环不息,而不是只运行一周后就不再运行或如同初练时还很难再次运行。有时,气沿任督运行一周,我个人认为(仅限个人认为)不一定等于就通了小周天,这就如同干涸的河床,突然来了点水,河床有水了,但水过后,河床还是干涸的,水还是没有循环流动起来。小周天也是如此。

由于周天循环不息,此时,不管是练功时,还是不练功时,稍稍放松,舌头都有麻感,包括睡觉前与睡觉醒来时,舌头都有麻感,不但如此,只要留意一下,或者不用留意,就能感觉到身上其它地方有气机。

 

供同修参阅!

guan471111引用 高层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境象

 

引用

caobaocheng123高层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境象

 

壬遁预测高层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境象

高层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境象

 

 

 

1 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坚定有力,目光象能够穿透人体物体一样.道家所谓" 碧眼方瞳是神仙",指的就是这种修炼者中脉打通后百脉皆通时出现的境象.

 

2 体内产生所谓的"三味真火"如同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温暖四肢百骸.正是 "苦尽甘来,其乐无穷".

 

3 深层潜能被开发,元神显现,可真正"沟通宇宙信息,能量与体内真气交融, 从而自然转化自成为自身所需的能量物质,感应元气元光元音".

 

4 身安神安,对事物反应异常灵敏,心灵精神进入空明清醒境界, 进入心如明 镜,纤尘不染的境界.

 

 5 心灵深处自然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内在吸引力,使心不外弛,神气内敛, 身心 自然离相离欲,虚空静定,无为而为,妙用无穷.

 

 6 静坐时,体内产生一种向上的引力(如同有一无形绳索将身体向上牵引),自 发地将头顶身体拉直调正,自发无为地调整身心境界.

 

 7 腹腔自动向脊背收缩,出现"前腔紧贴后背"现象,玄关自发产生一种聚散开 合的虚灵神性.

 

8 内在气机绵绵,自运不息,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强健,排泄系统异常通畅.放** 极大,小便无一点臊臭味.群阴消尽,通体纯阳.

 

 9 能够舍弃"我执","法执",进入自然无为,灵感境界.终日心旷神怡, 神清气 爽,体内散发着清幽淡雅的芳香.

 

 10 气质超凡脱俗,光彩照人,出现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的"三不 思"超然境界.

 

11 给人治病手到病除,人至病愈.治愈率非常高,能够标本同治, 治愈后不易复 发,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便能深深感染他人, 震撼病痛者的心 灵,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病痛者不知不踔?心思豁然开朗,疾病顿然消失.

 

 12 出现胎止息气住脉住的特异呼吸生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