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夜电视上网:论文章的结尾-精彩文章-中国秘书科学联盟,河南现代秘书研究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2:38:47

论文章的结尾

山东烟台经贸委 隋福军

文章是客观事实的正确反映。开好头、结好尾、写好中间,这是依据事实编制文章的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因为结尾是文章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作乐府诗,要求“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写乐府诗:开头要像凤凰头一样漂亮,中间要像猪肚一样饱满,结尾要像豹尾一样有力。
俗话说,“缝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是说一篇好文章,除了应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有耐人寻味的结尾。不要小看结尾,能够把文章的结尾写好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结尾写好了同样能够起到启迪教育作用。结尾的作用非常大,写好也非常不容易。有的结尾很简单,有的结尾就那么一句话,却意味深长,令人思索,永生难忘;有的结尾就那么一段话,却入骨三分,沁人肺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结尾虽然较为复杂,由多个自然段组成,却是整体相连,不能分割。
结尾一定要托负全文,自然地“上承他事”,也就是说,往前看,文章已成定局,“木已成舟”;往后看,“无他事继其后”,已无回旋余地。撰写文章的结尾一定要用心。一是不能草率收兵,虎头蛇尾。二是不能拖泥带水,画蛇添足。文章的结尾应该是情节的必然结局,当然就整篇文章而言,它的功夫不全在尾巴上;如果“头”和“身”不健全、不丰满,仅在尾巴上装饰也是无济于事的。明朝人谢榛对“开头”和“结尾”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写作述要》P76,1984年9月红旗出版社出版)意思说,文章的开头要像放炮仗,使人耳目为之一震;结尾要像撞钟,使人觉得余音不绝于耳。这两句话,非常形象地指出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应该追求的效果:开头要响亮,引起读者的注意,结尾要幽远,引起读者的回味。谢榛从写诗中引出的这个原则,对于其它文体的写作也是适用的。但对余音的理解要依不同文体的具体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以情感人的记叙文来说,自然结尾要用形象、抒情、含蓄的手段,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一日三唱有余音的效果。对于以理服人的论说文来说,其所谓“余音”则不能拘泥于最后一段或最后几个字上,而应该从全文结束后,从整体上给人的启发、教育去衡量,即从论文本身那种“好像万能的触角”一样的逻辑力量去考察,去思考。
比如写调查报告,它的结尾就不一样。调查报告的结尾,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没有固定模式。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可有可无。从我收集的资料看,经验性的调查报告,很少专写一段结束语,多是借用主体部分最后一段作为全文的结束语。如:《落后乡村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党建研究》2001年第10期P38)的结尾就是这样的。但情况性和暴露性的调查报告,一般都要专写一段结尾。有的说明当事人、领导、党组织,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处理结果的意见。有的是为前后照应,以进一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而专写一段。如:《苏南农村社区党建调查》(《党建研究》2005年第12期P44-45)的结尾就是这种情况。原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苏南地区的实践表明,农村社区是农村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农村社区建设核心内容的社区党建,必须主动适应农村体制变化和加快城市进程的要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一次来带动农村、城市、企业等各方面党的建设,从而形成融农村党建、企业党建、新经济组织党建、社区党建为一体的‘大党建’格局。”
再比如通讯和散文,它们的结尾又是另一番景象。如《李真沉浮录》一文中的结尾就写的非常精彩,令人三思。原文是这样写的:“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很多。人有七情六欲,但欲望也有良莠之别。领导干部要能够控制欲望、节制欲望,防止私欲膨胀。否则,让膨胀的私欲缠身,就会像雪球滚到半山腰,刹也刹不住,挡也挡不住了,只有滚至山涧底摔成粉末。”很显然,这种结尾令人反思,给人以警示作用,提醒人们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处女之死》(《杂文月刊》2007第1期上)的结尾就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文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邻居发现在轮椅的旁边有一张纸片,上面写着:‘名利葬送了我一生的好时光,如果不是当初为了出名,我才不嫁给他。我说过要嫁给一个正常人,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始终没有得到组织上的允许。我依然是个处女,因为他根本没有生育能力。’邻居看到这里,流出深情的眼泪。”这个结尾写的深沉、深刻,作者以真情实感,揭露了那个时代对人性的摧残,提醒人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人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办事。相反,违背了人性发展的规律,或者说不按照人性发展规律办事,就会受到无情的惩罚。这样的结尾怎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呢!
小说的结尾就更不一样了。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小说中的最后一部分是这样结束结尾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民的解放而斗争’。”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思索,可以说影响了世界上所有进步青年,而且还要继续影响人们的思想。这个结尾的作用就在于它的时代特殊,写作手法特殊,思想感情特殊。所以才会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如果说小说的结尾的妙在何处,我认为此处最为妙也。
不管什么样的结尾,都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有其必然的写作规律,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符合实际,符合文中的主题要求,前后照应,内外相符,前后一致。不管用什么方式方法结尾,都要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干脆利落,不可长篇大论,不能冲淡主题,不可喧宾夺主;如果不按照写作规律办事,就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写者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逐步掌握结尾的写作方法,写出精彩的结尾。
结尾的种类很多。除了上述提到的结尾,还有点题性结尾。即在结尾时告诉人们应该做好哪些事情或不做哪些事情,需要讲多少就讲多少,让人一听就明了。啊,讲了一半天就这些;还有发问式结尾。即在结尾时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或反问、或设问。总之,是提醒人们引起注意;还有展望性结尾。即在结尾时展望未来,提出令人鼓舞的设想,以达到激励斗志,焕发干劲,继续前进的目的;还有启发性结尾。即在结尾时用某种语言词句来教育启发,使读者看后引起思考,给人以回味;还有抒情式结尾。即在结尾时对所描述的事物抒发真情实感、或赞美或反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