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比我结婚结局是什么:危机是一种机会----《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7:14:56
危机是一种机会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作者:刘文越       发布时间:2008-10-22 11:38:24

亚洲人对索罗斯没有什么好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一直视他为兴风作浪者。虽然他有赢有输,但大家不能否认,他发掘金融体制毛病确实独具慧眼。
在《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的新书中他指出,当前的危机是25年多来形成的超级泡沫的顶点。全球正处在信贷泡沫席卷整个金融体系的风暴中,加上油价和其他商品价格暴涨暴跌也有泡沫化现象,两者连成“超级泡沫”。
索罗斯提出,面对超级泡沫,各国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必须打击金融市场衍生工具的炒卖、逐步让资产泡沫收缩,以及加速发展石油以外的燃料。
如何走出金融危机?索罗斯之外还有更多声音值得我们认真领悟,比如林毅夫先生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的“乐观”与“审慎”;比如天津达沃斯峰会上各大巨头对中国未来的一致追捧等等。
华尔街巨鳄“带你走出金融危机”索罗斯


老巨头 新传奇他认为,虽然99%的时间,世界依照常理运作,但每当1%的意外发生,其冲击将远超过过去的99%。“而我,只对那出现变动的1%市场感兴趣。”
他,就是索罗斯,著名的金融巨鳄,被《经济学人》称为“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1997年,他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扮演扣下扳机的角色,成为各国央行的头号敌人,被美国《商业周刊》喻为“动摇市场的人”。

然而,也因为总能从乱世中获利,他被《机构投资人》杂志封为“全球最杰出的基金经理人”。他操盘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至今四十年,平均年报酬率超过30%,更曾经创下累积十年高达3365%报酬率的纪录。
畅销书:“抢”出风头


相比数年前亚洲金融风暴,这次由美国“两房”引起的次贷危机更让人措手不及,其影响范围之广之深之大,最后令美国政府不得不出手,而这些全都在索罗斯的预测当中。
就在金融海啸愈演愈烈之时,索罗斯突然出版的《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可谓“抢”出风头。
索罗斯在新书开篇中指出,“我们正处在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糟的金融危机”。人们应不会忘记金融风暴那几年股市低迷、经济萧条的境况,还有中产最痛恨的负资产现象,这些足以影响我们许多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
在书中,索罗斯没有讨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却提出另一个观念,即我们一向以为金融市场会自我调整且趋于均衡的想法,或以为市场是万能的且会自我修复的想法,是错误的。索罗斯指出,正因为市场不会趋于均衡,才有周期危机。目前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可归因对金融市场功能的错误诠释。比较上世纪初的大萧条,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只影响部分特定金融体系的周期性危机,索罗斯认为我们身处的这场金融危机,足以“让整个体系陷入崩溃的边缘,只能以最大的努力去控制。这会产生影响深远的后果,再也不能一切回归正常,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另一个时代的诞生。索罗斯在书中预言中国将会安然度过眼前这波金融危机及其后的经济衰退,并且获得相对不错的实力。索罗斯在此书最后,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2008投资策略:放空美国与欧洲股票、美国10年期公债及美元;多留意中国、印度及波斯湾国家股市、非美元货币。


我们身处的这场经济危机,情况可能还会持续恶化,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好转,在这之前,我们都要学习和金融危机共舞。“索罗斯将带你走出金融危机”,这是本书的主旨。索罗斯试图教我们学会,这个市场永远在变化中,在每一次的金融危机中,我们交学费,也学习教训,然后再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出世:从东欧到纽约之路
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索罗斯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一名电视台的记者曾对此做了如此形象的描述:索罗斯投资于黄金,正因为他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索罗斯成功的秘密是许多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的,但由于索罗斯对其投资方面的事守口如瓶,这更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中上等级的犹太人家庭,出生时的匈牙利名字叫吉奇·索拉什,后英语化为乔治·索罗斯。乔治·索罗斯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性格坚强,极其精明,他对幼时的索罗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他不仅教会了索罗斯要自尊自重、坚强自信,而且向索罗斯灌输了财富太多对人是一种负担的观点。索罗斯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太重视积累财富,而是将亿万家财投入慈善事业,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其父亲的影响。
1947年秋天,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并于1949年开始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在伦敦经济学院,索罗斯虽然选修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的课程,但他本人却认为并未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在索罗斯的求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卡尔·波普鼓励他严肃地思考世界运作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这对于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春,索罗斯从伦敦经济学院学成毕业,他立刻面临着如何谋生的问题。一开始,他选择了手袋推销的职业,但他很快发现买卖十分难做,于是他就又开始寻找新的赚钱机会,当索罗斯发现参与投资业有可能挣到大钱时,他就给城里的各家投资银行发了一封自荐信,最后Siflger&Friedlandr公司聘他做了一个见习生,他的金融生涯从此揭开了序幕。
大手笔或原罪:危机背后的“手”
在其漫长又成功的金融生涯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不得不提及的一个重要章节。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庞大资金,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乱,泰铢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泰铢。


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不得已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更是狂跌不止,7月24日,泰铢已跌至1美元兑32.63铢的历史最低水平。泰国政府被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的腰包也被掏个精光。
索罗斯初战告捷,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索罗斯飓风很快就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宾比索、缅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惨不忍睹的景象。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扫荡完东南亚,索罗斯那只看不见的手又开始悄悄地伸向刚回归祖国的东方明珠——香港。 但由于中国政府表态全力支持香港政府捍卫港币稳定,并联手打击索罗斯的投机活动——这对索罗斯绝对是一个坏消息。这次袭击港币失利也给了索罗斯一个教训,不要过分高估自己左右市场的能量,否则,市场有时也会给你来个下马威,让你吃尽苦头。
冒险:再度出山的偶然与必然
其实,次贷危机之前,七十多岁的索罗斯因年事已高,加上积极投入幼年梦想:推动世界和平,早已退隐江湖,化身为慈善企业家,持续在新兴国家做善事。
然而,去年八月美国次贷爆发,索罗斯血液里的冒险基因又蠢蠢欲动,因为市场又出错了!“在如此悲观的市场情况下,我实在不放心把自己的钱交在别人手里。”因此,他在所有量子捐赠基金之上,再设一个账户,重新披挂上阵,掌握全局。


也是因此,这本新书的目的也是号召世人,一起探求世界运行的真相。他在书末这么说,“我想以恳求来结束本书,让这本书不是结束,而是共同努力以更了解人类处境的开始。我们增进了对自然力的控制,但我们如何更能管理自己呢?我们必须去找答案。”索罗斯这么呼吁。
无论褒贬,索罗斯作为世界上的头号投资家是当之无愧的。从他进入国际金融领域至今,他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几乎无人能比。也许有的投资者也会有一两年取得惊人业绩,但像索罗斯那样几十年一贯表现出色,却非常难得。



不管是被称为金融奇才,还是被称为金融杀手,索罗斯的金融才能是公认的。他的薪水至少要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富可敌42国,这是对他金融才能的充分肯定。 他虽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但不容置疑,他又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                                                                                                                         文/晓军
我们身处的这场危机,情况可能还会持续恶化,我们要学习和金融危机共舞。索罗斯试图教我们学会,这个市场永远在变化中,我们学习教训,然后再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对话索罗斯,探讨金融大鳄眼中的华尔街危机避难秘籍
“努力工作,好好存钱”你怎么看目前的金融情势?跟以前的金融危机相比,它有什么特色?
这是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糟的金融危机。目前的危机不同于80年代以来,只影响部分特定金融体系的周期性危机,譬如1997年的亚洲危机、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它不限于特定的公司, 或特定部门,而是让整个体系陷入崩溃的边缘。
怎么说呢?
这场危机源自于两个泡沫的破灭:一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另一个则被我称为较长期的“超级泡沫”。更复杂的是,这两个泡沫并不是分开独自发展。目前的危机,是超过25年形成超级泡沫的顶点。
依你之见,最差的情况何时会来?经济还要多久才会复原?
很难说,现在情况还在继续恶化中,因为金融产业的状况持续恶化,对经济层面的影响也还没完全反应。在现在,保有现金是最好的方式。
在逐渐破灭的超级泡沫下,在你看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现况?你建议,我们应该更努力工作、增加储蓄?要加大投资,还是完全保留现金?
我认为要努力工作,好好存钱(笑)。至于投资,嗯……这要看情况,如果截至目前,你的投资还没出问题可以继续,否则在当下,保有现金是最好的。
你的有些主张和行为是否互相矛盾?因为你从投资当中获利甚丰,但你却又曾建议管制这类投资,就好像说“阻止我赚钱”,这是什么道理?
是,我是很难让人了解的人,我一直扮演着两个角色,一方面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
你觉得这里根本没有道德可言?
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大家弄错了,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也有道德的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建立这些规则的道德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
你捐了好几亿给世界各地,支持开放社会的工作?
是,但我没有花股东的钱,我捐的都是自己的钱。我想捐就捐,因为这是我的信念,我不能这样花股东的钱。
如果我不遵守规则,如果我不是一个竞争者,你还要记得我不只赚了数十亿元,也亏蚀了数十亿元,过去几年,我们也有投资失利,现在我们的业绩有改善了。所以作为参与者,无论赢输,我们都要遵守规则,作为关心社会道德的人我希望改善我们的规则,这就是开放社会的意念,我的钱就是花在这上面。
对冲基金可以筹得很多钱,有时甚至是他们的资产的一百倍,你觉得这样对新兴市场公平吗?因为他们没有钱来和你的规则竞争。
我们其中一个基金出现长期资金管理问题,它借了太多钱,一方面它自己本身借了太多,另外银行和同业给它们太多信用,这与导致1997年的风暴的原因相同。


在生活态度上呢?要如何应变不断变动的环境?
这真是很困难的事。现代人花了许多时间沉浸在电视秀、电子游戏及其他娱乐形式的虚拟环境中,很难对现实产生敬意。但是,如果你无视于现实,现实终究会赶上你。记住,如果要面对现实,勇于承认错误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你纵横金融圈五十年,成功的要素非常多,为什么把“认错”视为成功的关键?
在不确定的年代,你需要有批判思考力,并且诚实地认错。我在事业上一直承受极大风险,如果不认错,一定已经输得很惨。
就像你在1987年华尔街股灾造成的损失吗?(1987年华尔街股灾,索罗斯做多美股、放空日股,不到两周,量子基金亏损超过8亿美元)
对,1987年股市崩盘,我输了很多钱。
你怎么形容自己?
我宁可说我自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分析师(insecurity analyst),而不是一个证券分析师。
能否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我知道我会犯错,这让我一想到就充满不安全感。不安全感让我保持警觉,永远准备好改正错误。
但你却购买了大量金融衍生品?
不,比一般人想得少。我们使用期货指数,有时用来避险,但不太使用选择权,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将选择权的风险算进我们的风险承受度中。
这跟我们的印象差很多?
我是个很老派的人,而且我对“不确定性”非常敏感。现在的基金经理人,相信并使用流行的工具做为风险控制,实际上面临的风险比我当初所面对的更多。
我对于目前金融危机的看法之一就是,市场上错误的原理和推论,引导人们设计了无法估算风险的金融商品。
你曾说过“直觉是你的投资工具”,我们也知道对你来说,背痛是一个很重要的直觉。除了背痛之外,你都是怎么发现自己犯了错?
背痛很有帮助,背痛很有帮助!但是总是靠背痛也未免太不科学。 这仍然是要看你当时所处的环境怎样,所以在投资之前,我会预先有一套假设,根据假设判断未来事件怎么发生,然后提出一套论点,也算是一种想法,然后挑选符合假设的投资环境。
如果你是错的,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我会重新检查想法与现实,如果不一致,我就确定我方向错误。
你是如何让自己跑在指数的前面的?
我寻找每个投资方案里的错误,找到了,我就可以安静等待;当我只看到正面因素的时候,我会开始担心。
你能降低风险,很重要是因为能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但一般投资人无法提前预判全部的有用信息,是否就不要投资了?
贪婪是天性,不用担心。
每个人都很难避免贪婪,尤其像你这样,赚了很多钱、打赢很多投资战役。如何跟贪婪作战?
我也很贪婪啊。我通常都做过火,然后受伤——所以当你感觉我成功的时候,我其实正在寻求更大的风险,直到我风险过火,受了伤,再回来。


最后,我想知道一点——你对目前人民币的汇率持怎样态度?它是否真的像美国政府说的那样“被严重低估”?
“我不能回答,因为这会对市场有影响。你不是知道我的反射理论吗?我相信中国政府会有英明的决策。”
文/本刊特约记者 刘文越
本刊记者亲历达沃斯论坛天津峰会达沃斯论坛
寻找有效“解套”方法
现在是百年一遇的长期投资的抄底好时候,也是海外并购最好时机——黑石集团高级执行董事梁锦松
金融风暴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未来两三年一定会放缓——达沃斯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天津达沃斯论坛网页记载着以上语录花絮。历经三十年、每年一次的冬季世界经济论坛, 由瑞士的达沃斯小镇延伸到每年一次夏季的中国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7年大连举行第一届,2008年天津举行第二届,2008达沃斯论坛的主题为 “下一轮增长的浪潮”,下设“走向全球”、“驾驭风险”、“未来成长的动力”、“科技与创新:下一轮浪潮” 和 “中国: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 等五个议题。



缘起:一个年轻人的奇想与远见
年近七十岁的施瓦布先生,曾就读于瑞士苏黎世高等技术工程学院和弗里堡大学,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肯尼迪学院进行深造,他先后获得机械工程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和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能够娴熟地交替使用德、法、英、意4种语言。1971年,年仅34岁的他,邀请400位欧洲工商界人士在瑞士发起成立了“欧洲管理论坛”,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新的管理模式来重塑欧洲跨国企业的形象。
他并没有想到一个欧洲的论坛,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档次。“欧洲管理论坛”创办于1971年,5年以后改为会员制,到了1987年,因其影响,施瓦布先生将“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论坛的年会每年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小镇达沃斯召开,故也称“达沃斯年会”,达沃斯是瑞士的滑雪圣地,爱好滑雪的施瓦布先生,也就把达沃斯变成了世界经济论坛的大本营。
用近40年的岁月,打造出一个世界经济顶级年会,施瓦布先生,他是学者?他是思想家?他是政治家?他是商人? 美国《时代》周刊上,施瓦布更是跻身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与思想家”行列,被列入2007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百人榜。
晴雨表:“新概念”助推全球经济
许多新概念,如“全球化”、“企业公民”、“环保创新”、“全球变暖”等,在达沃斯论坛上刚刚提出讨论,很快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2008年天津达沃斯会议,被称为“新领军城市、新领军者年会”。与会者花名册里,有的为“新领军领袖”、有的为“年会导师”、有的为“世界青年领袖”,有的为“技术先锋”。
那么谁是新领军者?新领军者的核心是那些将对全球竞争图景产生深远影响的新一代公司。我们称之为全球成长型公司。
谁是全球成长型公司?全球成长型公司是那些在商业模式、增长记录、领导力和其服务的市场方面明显显示出具有全球经济领袖潜力的公司,更具体说:正超越其传统业务范围,拥有很快的增长率、年营业额在1亿到20亿美元之间,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具有领导力,具有卓越的领导力。
谁是技术先锋?参与改变生活技术创新的发展和有潜力对商业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
谁是全球青年领袖?这是一个独特的,并代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社区,汇聚了承诺塑造全球未来的卓越青年领袖们。


中国概念:“最有潜力的参与者”
在此次最后一个讨论会上,中国以绝对优势被全体与会者认同为是未来12个月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度。 从达沃斯到北京,有近8000公里的飞行距离。早在70年代末,施瓦布就向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发出了邀请。
而今年1月份的冬季达沃斯年会上,不少会场的入口处,挂有中国国旗;随便翻一下议程,很容易发现“中国”,不少会议的中心议题直接与中国相关。即使在主题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的论坛上,随着讨论的深入,中国也通常成为避不开的话题。
这么多年来,达沃斯论坛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大本营,只有一年例外,那次为了安抚受到“911”创伤的美国,而把下一年的年会移到了大洋彼岸,施瓦布当时的这一决定也被世界经济界广泛认同。而到了现在,这位老人终于反复考虑后作出决定,在每年的冬季年会后,要在夏天同样举办一个年会,而地点,将始终放在中国。
文/本刊特约记者
陈屹对话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将在未来扮演何种角色?林毅夫
“抄底”不能太盲目窗外的景致都已湮没在夜色中,世行办公楼内的灯光不时自动熄灭,提醒我们这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为完成这个早已约定的专访,忙碌的林毅夫只能将采访时间定在了下班以后。
作为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林毅夫自2月初正式任命以来就一直忙碌。他开玩笑说,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太紧了。我们的访谈,也就在这夜色中开始,并在更浓的夜色中结束。
当前的世界金融形势,让林毅夫颇为忧虑,但对于中国经济,他依然持乐观态度。我们的访谈,也就从当前的金融危机入手。林毅夫说,这也是他上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以来,首次接受媒体的专访。
大泡沫:全世界都要吸取的教训
“泡沫破灭以后问题更难解决。上一次衰退虽然成功度过,但却埋下了严重隐患。这就是我们在处理问题上要吸取的经验教训,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
美国金融危机仍在继续,华尔街正在全面洗牌,您觉得危机还会怎么样发展?美国经济是否会因此陷入衰退或者严重衰退?
这次金融危机普遍认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美国政府和美联储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救援方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认为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但总的来讲,大家认为,美国金融机构将会有很大调整。一些银行必须提高资本充足率,资金会比较紧张,贷款会减少。这样,投资和消费贷款会减少,美国经济会放缓。但放缓的程度多大,衰退还是严重衰退?时间会多长?目前还难以预料。
这场危机给人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
最深刻的教训将来历史会有很多总结。就现在来讲的话,我个人认为有两点教训值得吸取。
最大的教训,就是这次这么大的金融危机,跟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当时泡沫破裂美国经济就应该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很短,实际上经济只有一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什么那么短?因为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
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力到了将近7年后才释放?
在发达国家,一般人们的财富30%在股票,70%在房地产。在互联网泡沫高涨时,美国人财富多,消费就多,泡沫破裂后,导致财富和消费减少,经济衰退,物价下降,出现通货紧缩。为了防止经济长期萧条,格林斯潘用连续27次降息的方式来刺激房地产市场。
但是房地产的泡沫岂不是更加危险?
房地产市场刺激起来,就很成功地避免了上一次的经济衰退,但代价是房地产泡沫是更大的泡沫,泡沫破灭以后就更难解决。上一次衰退虽然成功度过,但却埋下了严重隐患。这就是我们在处理问题上,要吸取的经验教训,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
中国秘籍:内需是一剂最好的药
“中国在刺激内需方面还有相当大潜力。我们城乡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项目可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也很大;中国财政状况也比较好,有这个刺激内需的力量。”
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您也知道,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也在明显放缓,沿海一些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您认为危机对中国的具体冲击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的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直接冲击比较小。我们在次债上损失不大,中国各大银行买的次债不多,中国银行会有一些影响,但损失还是相对有限的。
但由于出口原因,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是愈加显现。
美国经济会放缓,而考虑到中美贸易规模庞大,这就会影响到中国出口。尽管中国出口到美国产品,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这些是收入弹性比较低的商品,但如果美国人的收入减少或者停止增长,那么消费就会减少或增长放缓,这就会影响到进口。
在出口方面,中国受到的影响是否也不完全是金融危机的问题?
当然,受金融危机影响更大的是高收入国家,他们的商品是高消费品,美国经济放缓,投资和收入减少,对他们产品影响就更大。中国出口受到影响,还有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工资等成本增加以及出口退税减少的因素。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在国际经济形势比较疲软的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应该增加内需。中国在刺激内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一方面我们城乡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项目可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也很大;另一方面,中国财政状况也比较好,有这个刺激内需的力量。再说这些问题,也是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积下的欠账。本来我们就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即使没有国外的压力,我们也应该这么做。
如果美国要走出这场危机,中国的具体作用在哪里?
美国希望全世界合作解决目前的危机,也不仅仅希望和中国合作。但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就是一大贡献。

奥运魔咒?中国经济不会萧条
“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收入分配问题。虽然总体收入增长很快,但是城乡差距、人均差距很大,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不少人根据前几届奥运会后主办国经济状况的变化,认为奥运后经济衰退是个魔咒,您认为奥运对于中国,会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萧条。跟其他举办奥运会国家的经济规模比较起来,中国的经济规模要大了许多。2007年中国经济规模为3万亿美元,与雅典奥运会举办国希腊相比,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希腊的16倍。所以,北京奥运会的投资数目虽大,但跟中国庞大经济规模相比,这些投资并不多。
奥运后中国经济走势会怎么样?
对于中国经济走势,我一直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我认为中国还具有很大的产业升级空间,后发优势很大。考虑到中国储蓄率又比较高,外国投资还不断涌入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好的市场,也是最好的出口加工基地。
金融海啸的危机就在眼前,您认为这个时间中国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收入分配问题。虽然总体收入增长很快,但是城乡差距、人均差距很大,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倡建立和谐社会。
作为中国经济的决策者,他们下一步应该做好哪方面的工作?
我认为,目前主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将改革遗留的问题解决好,在一次分配问题上如何达到公平和效率。
典型:中国模式的全球意义
“发达国家人均资本比我们更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要谈的,应该是怎么用这个资本让我们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认为,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您怎么看这个命题,您认为中国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何种作用?
随着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以更快速度增长,人均差距就会减少,这是必然的结果,每个国家与世界经济的相对比重也就发生变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占到世界经济比重的一半,现在大概30%左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刚开始时,只占世界经济的2%,现在大概是5%,当然,按购买力计算,大概占到了世界经济的10%,这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经济发展将对世界产生哪些积极的意义?
第一,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增大,中国与国际的相互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增长越快,对世界经济贡献就越大。第二,中国作为一个成功的转型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我觉得软影响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更重要。
您的意思是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1988年我第一次到印度,当时认为印度不可能打破年均2%~3%的铁律,他们将这叫做“印度增长率”。印度认为,它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而且还是以农民为主,它怎么能够像亚洲四小龙一样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呢?后来中国经济实现了10%的增长,中国比印度大,人口比印度多,中国能够快速发展,这也让印度有了信心。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可能是中国资本入美投资的比较好的时机?您对此怎么看?如果真在美国投资,应有哪些注意事项?
我倒不认为现在就是资本入美的好时机。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我们必须把流量和存量的关系搞清楚,外汇很多,人均以后呢?很少!我们人均资本不是多到可以输出到资本丰富的国家。
在资源短缺情况之下,中国人的投资方向应该如何定位?
首先应该去获得资源,或者,我们的产品要卖到国际市场上去,应该怎么样帮助我们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发达国家到中国来投资,你看它的投资模式:一是利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或者为了进入中国的广大市场,它跟中国企业合资或者独资,在中国生产一部分,然后进入中国的市场。
外国许多大公司到中国来投资,主要目的其实是进入中国市场,这样的资本回报最高,其实这也是一件双赢的事。
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和技术要不断升级,也可以用些资本去获得产业升级的技术,这才能得到更大的回报,也最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那美国有没有我们获取的资源?
美国并不是自然资源最多的地方;谈美国市场的话,我们主要还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这些产品弄到美国来生产,把美国作为出口基地,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中国生产,然后出口到这里。
也就是说美国有一些企业有一些技术,我们应该结合我们国内的优势,然后购买它们的技术,进入到美国市场和国际市场?
对,联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联想生产个人计算机,这虽然算高科技,但已经是比较低端的科技了,我们国内也基本掌握了。IBM个人电脑技术上确实有一点先进,但也不会先进许多。但联想通过购买IMB个人计算机,然后利用这个品牌进入美国市场、世界市场,这样就比较合适。如果你去买AIG等金融企业,美国人都经营不好,你还去买?我认为,这不是我们的优势。
无论怎样,目前国内有关“投资美国”的舆论很多,甚至说要“抄底华尔街”。
我觉得我们在这个事情上,还应该很清醒,不要认为我们这1.5万亿美元的外汇就很多,平均以后,真的很少。
文/本刊特约记者 刘文越 图/CFP IC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这个问题确实必须面对,这样我们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以后,才能真正抓住发展机遇;而不是像一些国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以后,由于社会内部的矛盾,出现“拉美化”现象,各种危机随后不断爆发。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快速增长。
1637年郁金香狂热
1637年发生在荷兰,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当时由鄂图曼土耳其引进的郁金香球根异常地吸引人,引起大众抢购,导致价格疯狂飙高,在泡沫化过后,价格仅剩下泡沫时的百分之一,让荷兰各大都市陷入混乱。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员工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1907年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1929年大崩溃
1929年华尔街的崩盘结束了历史上最大的疯狂投机。10月21日,工业指数跌穿了哈密尔顿的临界值,崩盘拉开序幕。直到1932年7月8日跌至58点才真正见底。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无数的人陷入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