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第一季磁力链接:增强统战文化自觉自信 为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光添彩 | 新华网重庆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2:48:59
增强统战文化自觉自信 为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光添彩
    2012年01月21日 10:46:29  来源:重庆日报
打印转发 字号:大 中 小

    1月19日,重庆市委统战部组织召开统战文化建设座谈会,来自我市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重庆统战文化建设畅所欲言,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积极可行的意见建议。现将他们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统战文化建设就是要“推陈出新”

    文化既是统战的主题,又是统战的手段。从人的组成上讲,统战人士都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学历文化层次比较高,和这部分人士打交道,就是要以文会友、以诗会友、以画会友,最后达到“爱国、民主、和谐、同心”的目的。其他工作也离不开文化,但它绝对不像统战工作与文化那样密切。从内容上讲,每个统战成员都自己的见解,和而不同,但只要爱国、同心,就可以用民主的方式将大家团结在一起,还很和谐,所以统战和文化之间的渊源比其他任何一项工作都更深。

    文化是一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大的竞争还是文化的竞争。重庆大力提倡统战文化建设,不仅对统战工作有好处,还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对统战文化建设进行简单地概括,应该是“推陈出新”。把统一战线各种好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出来、宣传出来,不但要挖掘旧的,更要推出新的。比如话剧《民主之光》、“同心园”等就是推陈出新的典范。从市工商联的角度来说,可以联合全国工商联开展一个课题研究,叫作《统战文化与商业文明》,商业文明跟其他文明不一样,商人之间一定是要平等互利,自己赚钱,人家也要赚钱。人家不赚钱,生意就做不成,即使做成了一次,以后也做不成了。所以商业文明要求商人平等互利,要大家赚钱,还要和为贵。商人天生要讲和谐民主,要通过文化把非公有制人士引导到统一战线的道路上,坚持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非公经济的“爱国、诚信、守法、奉献”,是统战文化中的企业文化的表现。要通过文化把全中国的商人,以及所谓的“富二代”都引导到爱国同心的道路上来,为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尹明善(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力帆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

    对重庆统战文化建设的三点认识

    总体上看,我市的统战文化建设跟其他几个领域一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政治统战、经济统战中深化了文化统战,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正在走向由“跟跑”到“领跑”的文化自强。

    一是遵循规律,注重规划。规律是事物的内在联系。统战文化也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构成,进而形成“魂”与“体”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应该是以“魂”附“体”,以“体”载“魂”,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兼顾,以达到虚实相生。我们正是这样,从硬件建设入手,仅在去年就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打造了全国第一个统战文化主题公园,启动了首批5个统战历史遗址修复工作,还建设了一系列基地,最近又发出通知要把统战理论政策贯穿于党校和国民教育体系。与此同时,提炼的“爱国、民主、和谐、同心”的价值内涵,赋予统战文化以充实而鲜明的时代特性,体现了神形兼备,得到各界的好评和响应。二是强化目的,明确目标。目的是工作的具体指向。统战工作涉及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等多种关系,目的就在于使其整合,即达到“多”样性的统“一”,建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以,统战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同心同行、共建共享。如果说核心价值观是“最小公倍数”,要“通”而“精”,是统一的DNA;那么,共有精神家园就是“最大公约数”,要“广”而“阔”,是统一的“公分母”。也就是说,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统一”而非“一统”,是“和而不同”,是“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我们也就是这样,致力于把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政党文化与大众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搭建各种工作平台,利用各种文化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各条战线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成就了“五个重庆”、“缩差共富”、“唱读讲传”、“打黑除恶”等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三是立足主导,争取主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都是社会各界人士;党与之形成的关系,是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平等性。所以,一方面,就像跟民主党派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一样,跟其他各界人士也要彼此尊重、广交朋友。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是执政党,就必须要承担起公权的责任,在多元性中占有主导性,在多样性中弘扬主旋律,在多变性中坚守主心骨,主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正如我们重庆已经做、正在做和将要做的那样,通过制定发展纲要、深化理论研究、利用优势资源、打造精品力作等等,动员和带领各个方面的力量,为建设先进文化的发展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杨清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大学教授)

    统战文化的根子是以和为本、以统为基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照兵同志提出:在重庆的各种文化中,统战文化可以算是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对此,我深有感触,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与统战文化可以说感情深厚。1989至1990年组织拍摄了专题片《重庆》,1991至1992年拍摄了《风雨同舟》,接触统一战线从提出到中国民主党派产生、发展以及统一战线在重庆的伟大实践。2005至2006年三峡博物馆筹建以及近年来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建设,我也有幸参与其中,又再次接触到了统战文化,可以说,我和统战文化是有渊源的。在我看来,统战文化的根子是以和为本,以统为基,推动民主建设,促进民族复兴。重庆统战文化建设的提出契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祖国统一以及民族复兴的需要;地利是指重庆独特的统战历史传统和统战工作局面,重庆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交汇点;人和是指体现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应该说,统战文化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政治文明的主要分支,是一个多世纪来中国近当代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真知,迎合了统一战线工作形式和内涵与时俱进的需要,所以,统战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价值和实践价值。

    那么要如何进一步搞好统战文化建设呢?我提几点建议:一是在理论建设上,我们要把统战手段论转化为促进和谐的统战文化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新时期新阶段,统战工作形式和内涵要与时俱进,应该把纯粹的手段变成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和动力,变成文化形态的目的。二是要进一步挖掘重庆统战文化资源。首先要搞好实体建设,建好用好统战文化交流中心和统战文化研究所,办好一些与统一战线有重要关系的纪念馆和统一战线历史上的名人故居、旧居;利用现有资源,如文史馆等,承担部分统战理论研究工作。其次开展好文化活动,建议召开全国性的峰会、论坛,包括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参加的论坛;争取创办一个全国性的统战文化刊物,在全国公开发行。王川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馆长,市文史馆馆员)

    发挥参政党在统战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统战文化建设,开展统战文化研究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建设中基础性、关键性的问题,是一个创新之举。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制度建设一直是统一战线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有效地推进制度建设,离不开创新。如何创新,就不能不思考制度和文化的关系,也就出现了制度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的争论。现在有一些文章,特别反对文化决定论,主张制度决定论。认为文化是一个虚的东西,主张文化决定论,就会误导我们不进行根本的制度改革。由于对这样一种文化决定论的深恶痛绝,所以就有一种制度决定论的说法。制度决定论的意思,就是根本不用考虑思想、文化这些因素,中国的问题只要制度变了就好解决,一切的问题都在制度。

    但就我个人而言,首先我是反对决定论,我觉得不管是制度或是文化都不能说是决定性的,制度和文化是胶着在一起的,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这个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就是指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民族习惯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集体记忆,当然也包括政治文化。这样一种文化,我认为在一定的时候是非常影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制度是靠人来建设的,也是靠人来实现的,制度和文化相互依存。设想有一个非常明智的先知,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制度,但这个制度的执行,最终要靠一大群人来落实,大家遵循先知的思想,来执行政策,在一定时期,大家都这么想,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影响制度的因素,这就代表了某种文化。

    谈统战文化建设,我认为参政党成员应该是全社会成员中对统战文化关切程度最深、用心最多、用力最勤的群体,也是在这方面思想资源最富集、历史积累最丰富、社会责任感最强烈的群体,以民盟为例,盟内文史哲领域、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大家云集,硕果累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关注民族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值得好好整理、借重。中央统战部曾制定文件,协助民主党派推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这一文件中,“战略性任务”、“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等几个关键词值得多加理解和解读,这几个关键词同样适用于统战文化建设。我建议民盟重庆市委以高度自觉,将统战文化建设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树立自信;建议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统战文化研究、建设、开发中心,依托一所高校,建立统战文化研究所(中心),培养建立一支专兼职统战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把统战文化研究发展为政治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陈万志(市政协原副主席、民盟重庆市委原主委,重庆大学教授)

    加大统战遗址保护利用力度 充分发挥统战名城现实作用

    重庆是战时首都,是抗战名城,统战文化和红岩文化、抗战文化一样,都是我们这座英雄之城的特色。重庆是中国最具统战文化历史资源的城市之一,特别是重要统战文物遗址、著名人士旧居、珍贵历史文物等,承载着统一战线历史进程和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好、利用好、保护好这些统战资源,特别是一些与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有关的文物建筑和文献资料,对于展示统战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和魅力,让统战文化可观可感、可忆可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调查统计,我市统战文化历史重点遗址有80余处。按照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决定的要求,我市已完成77处革命、抗战遗址抢救维修,其中包括16处统战遗址。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要求:“把统战文化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与红岩文化、抗战文化一道作为重点保护和传承弘扬的城市特色文化”、“切实保护统战文化遗址”、“深入挖掘保护统战文化”,市委统战部规划了在“十二五”时期内基本形成“1+5+5”统战文化载体建设的目标。我提四点建议:一是编制统战文化历史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加快统战遗址保护进度,着手开工首批5个重点统战文化历史遗址集群的抢救保护工程(中苏文化协会旧址、国民参政会旧址、枣子岚垭著名民主人士旧居群、峡防局旧址、中华职业学校渝校旧址),实施原地保护、精心修缮,设立专题陈列,逐步对外开放。二是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申报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填补全国统战系统没有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进一步充实陈列内容,完善软硬件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扩大统战文化的影响。三是加大统战历史文化实物、史料的征集,为丰富陈列展览,充实研究库存、成果出版创造条件。四是组建专门的统战历史文化研究机构,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通过建网络、办刊物、设论坛等方式,广泛开展国际学术研究合作,扩大统战文化的社会影响。程武彦(市文广局副局长)

    加强统战文化基础理论建设 进一步扩大统战文化的影响

    重庆是统战名城,甚至可以称之为统战之都,统战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正如市委书记薄熙来所指出的,“讲统战文化,重庆还真是有故事、有话说,我们应该继续把这个光荣传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照兵“让统战文化大放异彩”和“让统战文化的旗帜高高飘扬”的号召鼓舞下,重庆统战文化建设异军突起,如火如荼。要落实好薄熙来书记的指示精神,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统战文化基础理论建设,进一步扩大统战文化的影响。统战文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人还比较陌生,统战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理论与重大实践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

    建议一是改版重庆统战新闻网,系统介绍重庆统战历史地位、统战文化资源和统战文化研究成果等,通过网络这个大众媒体,让统战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二是由统战文化交流中心负责,创办全国第一家省级统战文化建设专刊——《统战文化建设》,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三是编辑重庆统战文化建设蓝皮书,主要收录市委、市政府关于统战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重要课题研究成果以及统战文化建设大事记,集中展示统战文化建设的成绩;四是组织专家撰写统战文化建设基础理论著作《统战文化论》,把统战文化研究引向学界,发动学者积极参与统战文化建设;五是在市委统战部和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联合举办“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讨会的基础上,面向海内外举办统战文化高层论坛,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对统战文化建设的关注与支持,也让海外进一步了解重庆这座统战名城,并激发其对统战文化的认同。李重华(市社科院文史研究所副所长)

    推动统战文化建设 打造重庆统战文化品牌

    统战文化是统战工作的历史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人士真诚合作而形成的独特文化,是统一战线思想精神、行为规范长期实践的宝贵财富,是产生在中华文化热土上又一绽放的奇葩。我十分赞同统战文化具有“爱国、民主、和谐、同心四个基本内涵”和“呈现民族传承性、政治意识性、科学进步性、开放包容性”的表述和界定。重庆是一座具有统一战线光荣传统的城市,统战文化得天独厚、丰富多采。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与宋庆龄、张澜、黄炎培等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肝胆相照、真诚团结之地;这里是民盟、民建、九三、民革四个党派诞生地和“政治协商”得名之地;这里的红岩村、周公馆、“民主之家”特园、签署“双十”协定的桂园等,已成了统战文化的著名历史见证。这是重庆特有的统战文化资源,是打造统战文化品牌的基础,我们一定要珍惜、要弘扬、要研究。

    统战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其文艺形式(如小说、故事、歌舞、曲艺、话剧、电影、电视等)都是统战文化重要的载体。由于文艺形式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更能使统战文化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印象深刻,更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更能彰显统战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能使统战文化得到迅速传播和有效弘扬。但必须重视的是,统战文化政治意识强,其文艺作品应是历史真实的再现,不能虚构、不能杜撰。真实性是统战文艺作品的生命和灵魂。比如统战故事,既要讲求有生动的情节、艺术的语言、感人的激情,但更要忠于历史真实,特别是关键的、重要的史实是不能虚构和“创造”的。如果一个统战故事失去了历史真实性,那么无论怎样艺术加工,也失去了本来价值,失去了感染力,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总之,在统战文化建设中,既要充分体现统战文化的核心思想和精髓内涵,又要充分展现统战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不断提升统战文化的品牌效应,使之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刘重来(西南大学教授,市文史馆馆员)

    倾力构建“重庆统战文化模式”

    这些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无论是硬实力建设还是软实力建设,“重庆”这两个字,在国人心目中,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城市名称或一个地理概念的本意,成了“重庆实践”的代名词,成了全社会特别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成了“非去不可”的地方。“五个重庆”的建设、“唱读讲传”的开展、“民生”与“共富”实践的探索、“民主法治社会”的诉求等,重庆鲜明的时代个性和独特的时代品牌,成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最好表征。对于重庆统战文化建设而言,就是要以范照兵同志撰写的《增强统战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为统摄,配合重庆文化高地的崛起、“唱读讲传”活动的开展和“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等,以“全国最大”、“全国第一”或“全国唯一”为向度,生成和“重庆实践”相对应的轰动效果和独特效应,形成个性鲜明的“重庆统战文化模式”。

    要打造好重庆统战文化,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挖掘重庆历史上丰厚而独特的统战文化资源,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前哨地”、中国民主党派的主要“发祥地”、中国政治协商“诞生地”、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实践地”、全国首个“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等等,彰显重庆统战文化独特的历史厚度。二是利用重庆卫视作为全国唯一“公益频道”的独特性,在其品牌栏目如《记忆》、《品读》、《十大民生》、《共富大家谈》等中契入统战元素,形成重庆统战文化独特的传播宽度。三是选派统一战线的优秀骨干参与重庆的“六下乡”工程建设,开展统战文化惠民活动。四是配合正在进行的重庆社科普及活动,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开展“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的“五进”活动,建设机关统战文化、社区统战文化、校园统战文化、企业统战文化和乡村统战文化,提高重庆统战文化独特的本土浓度。五是由市委统战部牵头,与高校共建重庆统战文化研究机构,并将其作为统战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孙道进(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增强文化自觉,加大对统战史料的抢救保护

    重庆是中共南方局领导大后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舞台,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党的斗争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光辉一页。重庆的统战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最有特色、最有智慧、最有成就的表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交叉点,是国际潮流的中国体现和重庆承载。重庆的统战实践是一座丰碑,积淀了丰富的统战资源,但统战文化的研究尚需加强。近年来,市委统战部强力推动统战文化建设,在全国形成了有影响的物质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这对统战文化、党建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历史证明,“统战文化既秉承中华传统文化而文脉相续,又扬弃外来文化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重庆曾经是统战实践的丰碑,今后,我们也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成为统战文化建设的丰碑。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设“统战文化网”,扩大在海内外宣传统战政策的力度和影响;二是组织专家队伍进行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力争形成优秀的思想文化产品,为“和谐世界”和“中国模式”作出贡献;三是抓紧时间抢救保护重庆统战精英的历史文献。重庆抗战期间,党团结了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实业家和大批爱国民主精英,他们在重庆留下了重要的言论和著述,在文学艺术史和科学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影响深远。如果不抓紧搜集整理,就会永远消失,这是统战文化建设的重大损失,是我国社会人文的重大损失,呼吁有关方面抓紧抢救。吴波(沙磁文化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