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1937手机在线观看:二战英军军服与装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13:33


Al:国民军,英国,1939年

这名年轻的国民军最近刚刚应征加入米德尔塞克团第2营,并按规定配发到0.303英寸口径的SMLE 1号步枪,那是他父辈一代人在一战时使用的,而今天这种枪仍保留了1914年时的皮枪带。这名准军人穿采用小号黄铜色“通用服役纽扣”的战前两件式粗斜纹棉布工作服,当旧的库存逐渐用尽后,这种制服将慢慢被新的粗斜纹棉布外衣所取代。图中的这种衣服直接由军需官提供,多次洗涤后会从烟棕色褪成暗粉色,这类用白布漂色的旧制服当时一直在使用。

米德尔塞克团第2营作为英国远征军的一部分在1939年移师法国,敦刻尔克撤退时他们隶属第3步兵师,D日返回法国时他们作为中型机枪营一直战斗到德国投降。

A2:下士,皇家骑兵,英国,1939年

从1939年的皇家装甲部队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到,骑兵部队也被吸收在这一新的机械化兵种之中。当时英国本土部队中的正式骑兵只剩下了两个皇家骑兵团以及皇家苏格兰义勇骑兵队,但在中东和印度还保留有其他骑兵部队。这名骑马的下士穿1902年版骑兵常服,背1903年版武装背带,戴Mk I式钢盔,腿上是为了保护膝盖而以骑兵部队方式反穿的布绑腿,最后在军靴上,还装着规定规格的马刺。毒气是战争初期被考虑到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马和骑手都要接受防毒气训练。在胸前上部的毒气测试袋翻卷的时候,预示着毒气警报的开始,这时军人就要戴上Mk VI型防毒面具。此外,马身上的装备包括了1902年版平条马缰绳、1912年版马鞍以及1908年版皮制军刀挂环。

在巴勒斯坦训练的这个团的战马最终在1941年被机械化车辆所取代。作为装甲车团的第2皇家骑兵团在1942年归禁卫装甲师指挥,并作为第8兵团的一部在1944年6月前往法国,之后的8月它又改归第30兵团指挥直到欧洲胜利日。

A3:上等兵,皇家伯克夏团第1营,英国,1939年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这一时期,图中这种熨烫平整棱角分明,徽章熠熠生辉的军人制服,追根溯源竟然是一战壕沟战时期的宽松不成形的1902年版军常服。这名正规军军人装备着带有刷白的软皮背带的第一版SMLE Mk III步枪以及1907年版1号刺刀,腰上系着白色Slade Wallace软皮带,黄铜色皮带扣锃光瓦亮,而P1907式刺刀鞘则配软皮装饰。他的左臂上有下士军衔章(上)和代表服役12年的优质服务章(下)。左胸前的印度通用服役奖章的略章则暗示着这个营的驻防历史。

在法国的战斗中,这个营隶属在第2步兵师第6步兵旅,之后在1943年中它转回印度,并长期在缅甸部署。

 


B1:二等兵,皇家西肯特团第1营,法国,1940年春

刚采用的新式战斗服已经开始下发,并优先装备启程前往法国的英国远征军,但也有一小部分作为服务部队的远征军仍然使用军常服。

这名皇家西肯特团第1营的军人穿新式的斜纹哔叽布战斗服,两个袖子上有深蓝色倒三角标志,头盔上有深蓝/浅蓝/深蓝一组的标示。在远征军中这是一种很少见的做法,因为大多数部队并不佩戴任何徽章标识。1937年版的完整装备采用浅绿的“布兰克擦白剂”色(第97号卡其布绿)。防毒面罩位于胸前,上部是卷起的防毒面具包,装50发的点303英寸口径子弹弹夹的弹夹袋也悬在上面。此外他还装备1939年版挖壕工具、Mk I式钢盔(正逐渐被Mk II式取代)、以及那一时代典型的SMLE Mk III型步枪。

皇家西肯特团第1营在法国战斗时隶属于第4师第10旅,之后又归同一个师的第12旅转战北非、意大利直至希腊。

B2:二等兵,格林霍华德第1营,挪威,1940年

启程前往挪威的部队都装备了羊皮大衣、胶靴、白色海军版厚羊毛衫以及羊皮帽,并有少量部队配备了雪地迷彩,这是因为4月中的挪威仍然极度寒冷且大雪覆盖。图中“一号”布伦式机枪指向乌塔的天空,警惕从奥斯陆飞来的德国俯冲轰炸机的再次袭击(4月28在乌塔的英勇战斗为格林霍华德营赢得了战斗荣誉嘉奖)。大体量的厚重羊皮大衣不适于机动,但适合执行相对静止的任务。架在三角架上的Mk1布伦机枪在三脚架的前腿伸展后可以用作防空。由于三脚架的支撑点和刺刀挂环尺寸一致,所以在紧急情况下,SMLE步枪也可以充作机枪支架腿,步枪上的刺刀套环则作为固定支点。

这个营仅在挪威作战几周,当时它是挪威远征军第15步兵旅的一部分。而作为在各战场最疲于奔命的第5步兵师的一部,它与所在的旅先后在法国、印度、伊拉克、波斯、叙利亚、埃及、西西里以及意大利(在那里他们渡过了最艰苦的几个月)作战或驻防。

B3:骑兵,第4皇家坦克团,法国远征军司令部,1939年

军常服在英国兵执行野战或礼仪任务时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对于装甲部队来说则是另一回事。这名军人就得到了两件式皇家坦克部队工作装(1935年采用,只装备给装甲车成员)。它的设计与最终取代它的战斗服非常相似。1939年11月,驻扎在法国阿拉斯附近,装备不中用的轻机枪和老式的马蒂尔达Mk I坦克的这些军人还没有得到新式的战斗服。他们仍然穿着老式的1935年版制服,配第一版带长带子的坦克兵手枪套,它的特点是袋子上没有弹药包。手枪套里装着点38口径的Webley 1号Mk VI左轮手枪,而长手枪背带在坦克乘员撤离坦克时往往因钩住物体而造成致命伤害,所以它最终被废弃使用。

第7皇家坦克团此时与增援来的第4皇家坦克团合并构成第1陆军坦克旅,并在1940年春英勇地以少战多。这个团后来在利比亚托布鲁克得到了瓦伦丁式坦克,并隶属第32坦克旅去支援来自南非的军队。

 


C1:二等兵,第3突击队,迪耶普奇袭,1942年8月

也许是天性吧,像突击队这样的特种部队经常拒绝使用新装备。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橡胶底军靴的使用。这名布伦机枪的操作手就穿着皮面厚胶底军靴,衣服则是战斗服衬衫和斜纹棉裤子,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组合。迪耶普的“火力侦察”作战让这名军人面貌略显蓬乱,但能幸存下来回到英格兰这又算得了什么。他的主要武器是布伦Mk I机枪,经过改进后它可以使用100发装防空弹鼓,并且可以装在Motley式防空支架上。

C2:士兵,伞降团第2营,英国,1942年

和突击队不同,空降部队的努力促进了的许多服装和装备方面的发展。丹尼森式工作服、伞兵裤、钢盔、相当特别的防毒面具背包、斯特恩式冲锋枪(空降部队是最早接受这种武器的部队之一)和4号步枪共同组成了这名军人的基本装备。这名士兵外面套的战斗服为哔叽材质,里面的1940年版绿色伞兵工作服采用斜纹棉材质,它在1941年被广泛使用,但在1943年开始被类似款式但无袖的版本所取代。这种工作服在跳伞时不会对降落伞绳产生干扰,同样的原因,斯特恩式MkII冲锋枪也被夹在降落伞背带里面。图中的伞兵头盔属于第2版,它带了一圈明显的底边以及黑色的皮制脖带。而标准的作战裤不久后也将被伞兵裤(参看图F2)所取代。

这支部队的幸存者们后来作为第1空降师的一部分,在1944年9月“市场花园”行动中的阿纳姆桥战斗中作战勇猛。

C3:士兵,格罗斯特郡团第2营,“医院蓝制服”,英国,1940年

一次大战期间,住进普通医院或处于康复期的男军人们穿的棕色常服被明快的“医院蓝色”制服所取代。这种衣服领子发白,并搭配以白衬衫和不太受欢迎的红领带。1940年,正在普通医院休养的英国远征军们发现他们再次穿上了这种医院蓝色服装,虽然和一战的同类服装比起来他取消了白色的翻领,但两者的款式都让人想起在法国的那场“虚张声势的战争”。虽然最终的局势还不确定,但使人心情恶劣的医院蓝色还是阻碍了本土和海外军人们(埃及的普通医院也采用了它,尽管在中东,可以看到参加北非战役的康复老兵们混合穿着战斗服、工作服和医院蓝服装)的康复进程。

在法国战斗的早期负伤的这名第3步兵师士兵在他的战友们被俘虏的情况下有幸撤回英国。1940年6月,格罗斯特第2营被重新组建,1944年6月,他们作为第56独立步兵旅的一部分重新回到法国,当年8月,他们又作为第49步兵师第70步兵旅的一部分参战直到欧洲胜利日。

 


D1:中士,摩托车急件派送员,皇家通信部队,第43步兵师,英国,1943年

大战早期的防水服装被冠以“R先生”的绰号,它包括了短衣襟的双排扣上衣和有收紧式裤腿的可开裆裤子,这两者都是使用厚橡胶棉帆布制造的。其后几年也可以看到一件式的这类服装,扣子一直排到腿部。这名派送员的头盔也是类似材料制造的,内衬则是棉毛混纺,有点类似飞行帽,这种头盔后来先后被坚硬的浆化纤维头盔(1939年)和钢盔(1942年)所取代,而摩托车手专用马裤和高腰靴则在1941年开始使用。这名中士上衣上的1942年版V字型军衔臂章可以拆卸,头盔上有蓝白两色的皇家通讯部队标志,上衣胸前的防水口袋可以保护装在里面的地图和要派送的命令。

像通信中队这样的部队通常附属于各个师级单位。第43(威赛克斯)师在战争爆发时是一支本土师,1944年6月至1945年8月它一直被部署在西北欧,参加了包括艰苦的诺曼底bocage战斗在内的各种战斗。

D2:步兵,第52(苏格兰低地)步兵师,英国,1943年

有限的山地和北极圈作战训练为远征军在1940年初的挪威登陆提供了可能,然而,后来他们的失败突显了滑雪技能和山地作战经验对于特种部队的重要性。由苏格兰士兵组成的第52(低地)师在1942年开始了两年的细致训练,艰难地掌握了登山和在北极圈生存的技能。第二次在挪威的作战并没有出现,但第52师后来先后被作为两栖师和空中机动师,和标准的步兵一样在斯凯尔特河和莱茵河这样的西北欧地势最低的地区作战。

在进行山地训练时,这个师得到了很多特殊装备,这包括了登山马裤、登山靴、滑雪行军靴、防水工作上衣及裤子以及防寒帽。用悬索将自己悬在高山岩壁上的这名“低地人”穿山地靴、山地马裤和有4个兜的防水伪装服,后者先后出现过茶色、白色、绿色和三色混合的迷彩版本以适应不同的地形环境。他的全防水滑雪帽和第一版的茶色网格布卑尔根式背包(晚期版本则用帆布制造)也同样有白色版本用于雪地作战。

这名士兵的全套防寒服包括羊毛料的衬裤和背心、网眼背心、护脖子的方巾、毛料衬衣、厚羊毛衫、防水衣裤、轻便的雪地迷彩衣裤、战斗服、滑雪帽、毛料套头帽、带护耳的皮帽、雪地鞋和毡内衬的军靴、羊毛手套、皮护腿、毛料护腕、防雪镜、露营大衣、皮拖鞋以及宝诗龙靴。

D3:中士,交通管制连队,宪兵部队,英国,1943年

在战争爆发时宪兵司令部下辖宪兵司令部部队、一些宪兵监狱以及宪兵部队。宪兵部队再细分则包括:野战安全连队,后来在1940年成为信号部队的一部分,其成员军帽带宪兵帽徽,帽顶为绿色,但没有姓名卷轴;“弱点”连队(帽顶为蓝色),由较年长和健康欠佳的人组成,负责机关和较静态地点的安全;交通指挥部队(白色帽顶)以及军事警察部队(戴著名的红帽顶帽子);宪兵连队(著名的红色帽顶)。虽然“红帽子”部队最终取代了戴其他颜色帽子的部队所要承担的任务,但最开始,交通指挥任务还是由交通指挥部队来完成的。他们使用便于识别的白帽顶和白套袖,袖子的V字型军衔臂章上方是蓝底红色TC字样的臂章(蓝帽的“弱点”部队也戴类似设计的臂章)。

这名交通警穿新近采用的无纹战斗服(在1942年最先出现)。白色1937年版帆布武装带和手枪套都配有黄铜色扣子,这是所有宪兵部队的共同特点。他的手枪系索连接到颈部,这种方式后来不再被鼓励,因为在受到攻击时这对脖子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因素。

 


E1和E2:轻步兵,第53(威尔士)步兵师第6皇家韦尔奇轻步兵营,诺曼底,1944年6月-8月

1944年夏天的诺曼底,第53(威尔士)步兵师第6皇家韦尔奇轻步兵营B连11排身份号为4911986的轻步兵汤姆·佩恩的形象被摄入陆军摄影和摄像部队(AFPU)的波特·哈代的著名照片中。来自诺丁汉的33岁大的佩恩1929年参军,前后视角的一些列照片显示了他的武器装备和一些小物件。他穿斜纹哔叽布料的野战服、1937年版战斗用帆布武装带、网子和平纹麻织布覆盖的Mk III头盔、4号步枪及左腿上部用刀环和钩子固定的折刀和刺刀,第一版的Mk III式信号手枪则用系索系着,并掖在左侧的腰包后面。在背部,佩恩背着的37版小包里放着备用的袜子、餐盒、刀叉、勺子、防蚊面罩、香烟、巧克力、应急口粮、洗涤用品、刮胡刀(配Valet式剃刀)、饮用水消毒药片、羊毛套头帽、备用鞋带、发刷和毛巾。塞在背包扣扣带下面的是防毒斗篷,这种斗篷是两用的,还可以用做雨披。在背包和身体中间夹着一把可用于挖战壕的通用铲,铲头朝上能够对颈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他臀部的工具包里有4X2装的步枪清洗棉用来清洗枪管里的污垢,此外还有擦枪用的油瓶、擦鞋和步枪的刷子以及鞋油等等。在左胯部的包里装着1943年开始采用的防毒面具,右胯部则是水壶。他还可能带着如下的个人用品:医疗包、野战敷料剂、AB64开任务本、家庭照片、钢笔、铅笔、烟斗、打火机以及士兵用的法国旅行指南。

从1943年秋天一直到欧洲胜利日,第53师一直下辖的部队包括第71、158和160旅。1944年八月,第4、第6、第7皇家韦尔奇轻步兵营重组成了第158旅,之后第6营又改归第160旅指挥。6到8月,还是第158旅一部分的这个营仍佩戴带两个或三个红色竖道的上臂袖章,在竖道上边是两个横条的红色步兵服役臂章,它代表了其所在的旅是师里面三个旅中资格第二老的(以此推测,该营转归160旅指挥后它将被改为三个横条,因为这个旅是晚辈)。上述臂章往上则是浅棕底红色的横杠上加W字样图案的53师徽章以及战列步兵们几乎通用的红底白字的团标(Welch——威尔士字样的弧形设计于1920年开始采用)。注意,有时候师的徽章和旅的横杠标志会一起印在同一个浅棕色臂章上。

E3: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诺曼底,1944年夏

进入进攻阶段时担任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同时也担任第21英国-加拿大联合集团军总司令(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担任这一职务)的是拥有爵士头衔的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后来成为陆军元帅)。指挥英国远征军第3师和指挥第8军在北非和西西里的战斗为他赢得了声誉。蒙哥马利粗暴而独断的风格激怒了他的同僚,特别是那些美国人,但他毕竟是一位有才干的参谋官、一位可靠的战术家和一位富于灵感的指挥员,只是欠缺些外交手腕。被昵称为“蒙蒂”的这位名将更愿意穿着与野外环境相称的服装而不是适合他的军衔身份的服装。欧洲野外的通常环境下,他趋向于穿灰色的毛衫、浅黄色灯芯绒裤子和棕色牛津鞋,而他头上戴的则是世人皆知的佩戴皇家坦克团帽徽和将官帽徽的黑色皇家装甲部队贝雷帽。如果天气冷,他还会穿欧文式飞行夹克或者在后期穿着一件做工考究的丹尼森式工作服,在穿这种工作服时,衣服上标准长度的拉锁会习惯性地松开。较为正式的场合,蒙哥马利则会穿私人裁剪款式良好的沙漠式战斗服,要是下雨呢,他肯定还会准备一把令他信赖的雨伞。

 


F1:中士摄影师,陆军摄影和摄像部队,附属于第1空降师,荷兰,1944年

在战争办公室主管公共关系的首长领导下的陆军摄影和摄像中心位于松林工作室(Pinewood Studios),在这里他们为各个战场和各个司令部提供照片和影像服务。这里也出品了一些知名的影片,比如“沙漠胜利”、“突尼斯的胜利”、“真正的荣光”、“缅甸的胜利”等等。第1空降师在阿纳姆的行动被史密斯中士、沃克中士和路易斯中士拍摄了下来。图中展现了这个三人组中看起来较老的沃克中士,实际上他是28岁,穿着撕裂口的战斗裤和丹尼森式工作服,但是栗色贝雷帽和军靴都在逃跑时丢失了,好在37年版帆布腰带和两个手枪子弹包(实际上装着摄影器材)以及点38口径的左轮手枪都在。由于坦克兵版手枪套被删减了,所以他只好把手枪放在裤兜里。上衣左臂上是陆军摄影和摄像部队的徽章,右臂则是伞兵资格章。沃克中士来自苏格兰小镇布特,先服役于皇家通信部队,1944年1月作为摄影师在伞兵团接受训练。安纳姆的战斗中,他完成了9次伞降。

F2:滑翔机机降步兵,第6空降师德文夏团第12营,英国,1944年5月

护身装甲1942年装备部队,它能为伞兵在低速跳伞时提供良好保护,但一些限制性条件使它并不流行,因此只是在1944年9月在荷兰的“市场花园”行动中第1空降师的部分人员使用了它。D日的前夕,第6空降师第6空降旅的滑翔机部队——第12德文夏营的这名士兵和当时的两个英国空降师的1万2千名士兵一样,正在试穿这种装备。前部的两个护板(参看图2A)护住了胸部和腰腹部的大部分要害,身背后的护板则保护了后腰和一部分后背部位,但过多的保护面积必然带来更多的负重。这名军人戴空降兵的深红色贝雷帽,帽徽代表着德文夏团,裤子则是专供空降部队使用的改进型标准战斗服裤子,裤子上有两个臀部的口袋、一个左前部的口袋和两个裤兜,作为加固,前三个口袋都有麂皮加衬。

第6空降师在D日登陆的头几个小时进行了艰苦的战斗,在付出了4557人伤亡的代价后,8月27日终于控制了翁弗勒尔至蓬托德梅尔一线。1945年3月,这个师承担了“大学”行动中盟军一半的空降作战任务,在跨过莱茵河后,他们直穿德国内陆,到欧洲胜利日时已经纵深机动350英里到达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维斯马。

F3:工兵,皇家工兵部队第244野战连,第53(威尔士)步兵师,卡昂,1944年夏

皇家工兵部队的这名士兵穿只有绿色版本的第二版两件式粗斜纹棉外衣(绰号“南风”),上衣的扣子可以拆卸,裤子的扣子则是缝死的。这种制服的第一版更接近斜纹哔叽料的战斗服,胸前口袋有褶纹,裤口有松紧带,并拥有棕色和绿色两种款式,也不想第二版那样容易褪色。

虽然Mk III式钢盔已经装备诺曼底的进攻部队,但还是有很多部队还在使用Mk II钢盔。这名士兵按照当时通行的做法在钢盔上罩着网子和棉麻布。同时,他背着的武器也是当时在西北欧作战的几乎所有工兵部队都装备4号步枪,而他手中的工具则是直戳式探雷器。

第53师在诺曼底的卡昂和法莱斯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以至于担负特种任务的皇家工兵部队也要经常伴随他们的步兵战友参加战斗。

 


G1:风笛手,第52(苏格兰低地)步兵师皇家苏格兰边民团第4营,荷兰,1944年12月

高地团的苏格兰人很是反感1939年他们的苏格兰方裙被普通制服给取代了,以至于军官们自己购买这种裙子穿。鉴于这种不满,战争办公室最终宽容了这种做法,并在1942年允许原来穿方格裙的部队的普通士兵购买它(部队穿着方格裙参加的最后战斗是1942年3月的圣纳泽尔的奇袭战斗,那次战斗中,第5利物浦苏格兰人部队撕开了敌人的防线)。方格裙子与风笛和小鼓一样一直被本土部队保留着,各部队在努力之下得以保留的这些传统对维护士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4年至45年的冬天皇家苏格兰边民团第4营驻扎在荷兰时,C连的风笛手G.J.福特的形象被摄影师记录下来,他穿着用斗篷覆盖的Buccleuch式方格裙的形象在战争的最后一个冬天非常常见。这位风笛手在上身外穿更为流行的迷彩防水外套,内穿厚毛料运动衫。基本版的1937年帆布武装带用带子固定住弹药袋、手枪套(装点38口径的第2版埃菲尔德式左轮手枪)、水壶以及小背包。

作为第52(低地)师第155步兵旅的一部分,皇家苏格兰边民团第4营刚刚在环境糟糕洪水泛滥的沙伊特河口执行完任务。12月,他们进行了准备春季攻势的训练,之后就一路跨过莱茵河去。

G2:坦克手,第7装甲师第5皇家坦克团,荷兰,1944年冬

普通作战服通用于各部队,但实践证明它并不能满足一些部队的特殊要求,坦克兵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原有服装并不适合肮脏的工作环境,因此在1942年,新的坦克部队制服应运而生。它采用一件式设计,材质则是厚重的防水帆布,小腿和大腿部各一个兜、腰部有两个兜、此外还有一个放手枪的兜和放简单处置轻伤的工具包的内兜。1942年版制服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装备部队就被图中这种1943年版坦克兵制服所取代。外号“小精灵”的这种绒面内衬的厚棉帆布套头制服很快就出名了,它共有9个兜,都使用拉链开合。同时期,类似的绿色夏季粗斜纹棉布厚制服也被采用。这支部队的克伦威尔坦克的乘员所穿的外衣为茶色,头戴皇家装甲部队的无檐钢盔,腰系37版腰带,腰带上固定标准的手枪套(后来逐渐被原来的顶部开口的坦克兵手枪套所取代)和手枪子弹包。

这名军人所在的团隶属于“沙漠之鼠”第7装甲师的第22装甲旅。第7装甲师在整个二战中自始至终参加各种战斗,从1940年的法国再到北非,再一直到意大利和西北欧。

G3:中校,第3步兵师皇家诺福克团第1营,德国,1945年初

从皇家诺福克团第1营的指挥官彼得?巴克利中校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他穿着战争最后一个冬天普遍使用的防水工作服和裤子,这身服装包括了作为雪地伪装的白色以及三色混合的两种迷彩色。两种款式虽然设计相同,但白色的版本更厚些,面料也更保暖些。裤子腰部是使用松紧带固定的,左大腿部还有一个可装地图的大口袋,上衣则有四个兜,下缘也采用松紧带系紧,连在一起的兜帽也有绳子勒口,并且加了保温层(但会影响听觉)。在没有前开襟的白色工作服里面有可能是战斗服或厚毛料上衣。巴克利中校戴摩托化步兵营和侦察部队使用的棕色贝雷帽,这也是一些有时尚意识的军官们的首选。泛白版本的37年版帆布腰带上固定着一把用黑色皮手枪套装着的德国手枪,而他脖子上挂的则是另一件战争新宠——拥有无以伦比光学性能的福伦达高倍望远镜。

当年是英国远征军一线军官同时也是皇家诺福克团第2营上尉的彼德?巴克利因为在1940年1月3日晚上在瓦尔德维斯的一次夜间行动中表现英勇而获得军事十字章。皇家诺福克团第2营也是第一支在陆地上遭受武装党卫军沉重打击的部队(1940年5月27日,勒帕拉蒂斯),在一次顽强的防守之后,他们遭到了党卫军第2骷髅分队的重创。随后投降的99名战俘被押送到克雷通农场,在一面墙前遭到党卫军的机关枪射杀,97人死亡,另两人受伤后逃跑,作为其中一员的Pte Pooley在战后的证词让党卫军突击队大队长Fritz Knochlein上了绞刑架。

作为“铁师”第3步兵师第185旅的一部分,皇家诺福克团第1营在D日到欧洲胜利日之间承担了繁重的作战任务。在1944年8月第59步兵师被摧毁后,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的第7皇家诺福克营的180名幸存者被编入了这支部队。

 


H1:上尉,第51(苏格兰高地)步兵师锡福斯高地人第5营,比利时,1945年1月

虽然大多数英国部队得到了还算良好的服装和装备供应,但为了应急而出现的即兴做法偶尔还是会出现。突出部战役时,锡福斯高地人第5营D连的上尉连长戈登?彼格在比利时村庄Mierchamps留下的照片显示出一条羊皮毯子是如何套在他的毛料战斗服外和制式皮马甲下面的。更为有意义的是填满稻草的沙袋束住了他的脚,这是因为英军不像美军那样真正意义上提供给部队适当的制式冬鞋。Mk II钢盔加上了平纹棉麻伪装布以适应冬季的天气,这是因为钢盔如果不加隔热衬层的话很容易散热。第51师的“HD”字样徽章两只袖子上都佩戴,胳膊上的红条则是第152旅的标志,这个旅是第51师里面的一支老资格部队。此外,他的左臂上还有其所在营的徽记——一块方形的第42苏格兰高地警卫团格子呢(或被称为“政府”呢子格),这是因为第5营来自于萨瑟兰郡,所以不像其它锡福斯营那样使用麦肯兹格子呢作为标志。

这支高地师参加了漫长而艰苦的作战。1940年在法国丢失了2个旅之后,该师与和它遭遇相同的第9(苏格兰高地)师合并,进而在北非和西西里以及之后的诺曼底登陆的前两天的战斗中赢得了更高的荣誉,然后他们一路高歌猛进穿越法国、低地国家、莱茵兰并进入德国。

H2:炮手,皇家炮兵,第1军团,英国,欧洲胜利日

1945年5月8日,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在庆祝战争的结束,作为英国的国家假日,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满街都是畅饮的人群。这名第一军团炮兵团的炮手穿着1942年版无纹战斗服。战后恢复中的英国,它作为出行服同时也是质量最好的军服而非常流行——尽管官方并不赞成这么做。上衣的领子参考军官的款式,开放而剪裁考究,上衣内则是与之搭配的衬衫和领带。裤子的裤口则有三角形的布料加厚。他的毛料帽子上配戴黄铜色皇家炮兵的燃烧炮弹图案的帽徽,每只袖子上则配戴蓝底有红色“皇家炮兵”字样的弧形徽章和代表皇家炮兵的蓝红色菱形臂章,臂章上面叠加着第一军团先锋部队的白色徽记,而再往下则是皇家炮兵服役章。他的右肩有白色的绶带,胸前则是非官方的红白蓝三色庆祝胜利用圆花饰。

H3:二等兵,第15(苏格兰人)步兵师锡福斯高地人第7营,德国,1945年

1945年夏,占领军在德国的各个城市举行阅兵仪式以庆祝战争的结束,这名以苏格兰部队的礼貌方式穿着军服的锡福斯高地军人拥有他所在团的特殊识别标志,也是刚刚提供给执行占领任务的苏格兰部队的标识:黑色的苏格兰式便帽和麦肯兹格子呢的苏格兰方裙。漂白的37年版帆布腰带用锃亮的黄铜扣扣好,显眼的袜子和用白胶带粘好的护腿也让人眼前一亮。1942年版无纹作战服衬衫的左胸口袋上方是1939-45年战星勋章和法国-德国之星勋章的略章,前者是当时奖给各个战场上海外服役超过六个月的军人的,后者则是奖给参加了1944年-45年在西北欧各战役的军人的。左袖上方自上而下佩戴了团徽(一片麦肯兹格子呢)和第15步兵师的狂躁狮子形象的师

A:1940年-41年

A1:二等兵,国王团(利物浦)第2营,直布罗陀司令部

直布罗陀护卫着地中海的西大门,法国的惨败使它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仅剩的据点。战争期间,岩石中开凿的蜂窝的隧道系统被扩展至总长度超过25英里,这些巨大的山洞被用作办公或储藏物资和武器弹药之用。这名站岗的第2营士兵就守卫着其中一个洞穴。他混合穿着工作服短裤和毛料常服上衣,长套腿和绑腿,腰上是发污的1937年版帆布武装带,头上则戴Mk II钢盔。SMLE步枪的背带是战时的经济款式,采用双层防水布料制作。

A2:卫兵,“塞尔比部队”冷溪卫队第3营,利比亚西迪拜拉尼,1940年12月

在A.R.塞尔比旅长指挥下进行“罗盘”行动的冷溪卫队第3营是突击北非意大利军队的重要英军力量。塞尔比的部分部队支援了西部沙漠兵团(1941年1月改称第13兵团)在12月8日开始的进攻,并在8周之内突袭500英里并俘虏了13万名战俘。这名卫兵的形象与沙漠战的老套英国兵形象有所不同。硬顶的常服大盖帽大大改变了他的风貌——这种帽子有限地装备到卫队、宪兵部队、宪兵参谋部队、特别空降部队以及射击教员、骑兵部队和军乐队。帽子上还配有黄铜色团徽章、防毒气护目镜和勒在帽顶上的脖带。他将土黄色毛料套衫罩在热带衬衫外面,脖子上还围着羊毛围巾,往下则是杂役服短裤、无足长筒袜、绑腿以及军靴。“作战用”37年版武装带的背部有一个小包,防毒面具包和1号SMLE步枪的刺刀刀鞘都在左胯部,Mk II式钢盔和水壶则在右腰部位。最后可以看到,军人的武器是标准版点303英寸口径SMLE 1号Mk III型步枪,枪口上还着刺刀。

A3:中尉,第1装甲旅国王皇家步枪团第9营,希腊,1941年4月

作为“光彩”行动的参与者,第9国王营被船运到希腊支援第1装甲旅的战斗。像国王团这样的步兵团或步兵旅通常伴随着装甲旅的摩托化步兵营行动,这也保持了150年来他们作为快速移动的轻型部队的传统。第9营在希腊驻扎的时间很短,但在退出战斗前,他们在维沃和克里特岛的表现为他们赢得了荣誉。这名年轻中尉有着军官的标准装束,他系军官使用的37年版帆布武装带,这套武装带包括了腰带、背带及附件、罗盘口袋、弹药包、手枪套、水壶、背包以及军官用行军包。在常服衬衫外是毛料套衫,肩部位置可以看到带黑色金属条的可拆卸的衬衫肩章扣,它从套衫的肩部逢口处伸出扣在套衫的肩部。往下面则是常服裤子和发黑的军官用鞋,而头盔则是磨光的沙漠色标准Mk II头盔。

 


 

B:1941年

B1:二等兵,国王皇家团(兰开斯特)第1营,伊拉克,1941年6月

在Rashid Ali的叛乱结束后的停战期执行巡逻任务的这名士兵,其所在的营负责防守哈巴尼亚(Habbaniya)机场。他拥有标准的轻便巡逻装备,这包括了37年版腰带、背带和弹药包;其穿着则包括热带衬衫、常服短裤和标准长度绑腿。该营从印度前往伊拉克驻札时,1937年版帆布武装带还只是优先装备欧洲和北非的部队。木髓制帽子则很适合伊拉克的干热环境。

B2:军官,皇家炮兵第60野战团,西迪雷泽格,1941年11月

西迪雷泽格之战是北非战场上第一次重要的坦克战,当时第7装甲师在战斗中损失了2/3的坦克,这反映出英国急需在运动战理论方面有所发展。由于许多火炮被摧毁或者是弹药用尽,炮兵同样损失惨重。图中这名军官穿羊毛战斗服衬衫式上衣和私人剪裁的战斗服样式的巴拉西厄丝料裤子,标准长度的外套则是“希布伦”羊皮制作。他穿的“沙漠”靴同高帮马靴一样都非常舒适,且都采用小山羊皮皮面和与当地地形相适应的绉纱橡胶鞋底。

B3:二等兵,“南方步兵旅”德文夏团第2营,马耳他,1941年

在轴心国无情的空袭下步兵们频繁维护着他们的防空阵地,或者帮助皇家空军修理飞机跑道的弹坑甚至是给战斗机装弹。德文夏团第2营的这名士兵作为助手帮助皇家空军去手动装填喷火式战斗机的20毫米口径希斯巴诺(Hispano)机关炮的炮弹,而在左手的橡胶头槌子则是他的工具。他的制服包括了带吊带的高腰粗斜纹布裤子、短袖的埃尔特克斯式热带衬衫以及Mk II式钢盔,钢盔上夹杂黑色线条和色块的沙地迷彩涂装是这支部队在马耳他服役时所留下的独一无二的标记。马耳他守卫者们的困苦和辛劳从他们松弛的军服上可见一斑。

(小图介绍):带马耳他十字的红色盾牌是“南方步兵旅”(后来成为第231步兵旅)的标志,这支部队由第2德文夏团,第1汉普郡团和第1多塞特团组成。

 


 

C:1941年-42年

C1:下士,宪兵部队,黎巴嫩贝鲁特,1941年8月

宪兵部队的这名骑马的下士展现了“英亩协定”之后占领军的典型形象。他穿笔挺的杂役服系列丛林版衬衫,印度造茶色呢料马裤,标准长度的毛料绑腿以及军靴和马刺。其宪兵身份通过带“MP”字样的袖标和红顶的常服帽子得到体现。03版皮革手枪套和加长的骑兵版警棍组成了他的装备。马具则包括1902年版带马笼头的缰绳、1912年版马鞍和皮制警棍套环。

C2:谢尔曼坦克指挥官,第7装甲师第5皇家坦克团B中队,阿拉曼,1942年10月

这名第22装甲旅因美国租借法案而装备了M4谢尔曼坦克。图中谢尔曼坦克车长展现了大多数坦克兵真实的脏兮兮的风貌。通常是汽车兵和机械化部队穿着的一件式作训用外衣虽然穿起来非常困难,但非常适合坦克兵的任务要求。这名士官穿着圆领毛衫,系着带有稍显无意义的肩带的37年版腰带,头戴美国1942年版坦克兵头盔,但头盔上固定的是英国19号无线电台的耳机和麦克风(尽管美国军援时的全套头盔设备中包括了这些物件)。另一支时日不多的皇家坦克团——第5团则戴黑色的皇家装甲部队贝雷帽,帽子上是银色的皇家坦克团帽徽。

C3:伞兵,第1特别航空团,西部沙漠,1942年11月

来自中东的“LAYFORCE”部队(中东突击队)的成员在1941年10月组成了特别航空队,这支部队在敌人战线后方承担了大量的远距离军事破坏行动,其中包括了攻击通信线路、自来水站和敌军机场,尤其是他们摧毁了大量停在地面上的轴心国飞机。其中,特别航空队的一名军官,外号“爱尔兰人”的布莱尔?梅恩在一个晚上摧毁了47架飞机。

1942年10月,原来的“L特遣队”正式更名为第1特别航空团。图中它的这名成员从一对装保护用木箱中拿出一扎朗姆酒,并打开软木瓶塞。尽管长距离巡逻时交通工具的空间非常有限,但像特别航空队或者长程沙漠部队这样的远程渗透部队还是为包括“SRD”酒这样的补给品留下了空间,而且后来发现这种酒对抵御沙漠夜晚的寒冷天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适应实际要求为原则,这名士兵穿了斜纹布常服裤子和杂役服衬衫以及皮马甲、毛料短袜和皮凉鞋。他的头上戴着实用的阿拉伯shemagh式头饰,以对抗阳光和沙尘的侵袭。腰带上则别着手枪套和带皮刀鞘的第1版Fairbairn Sykes式军刀。

 


 

D:1942年-43年

D1:二级准尉,第7装甲师女王皇家团1/5营,托布鲁克,1942年11月

阿拉曼战役后,第131旅的步兵乘卡车长驱直入解放了托布鲁克港。这个旅隶属于“沙漠之鼠”第7装甲师,由第1/5、1/6和1/7女王团组成。尽管穿了战役晚期出现但从未流行的缩短版“孟买灯笼裤”,但131旅的这名二级准尉展现了第8军步兵的典型形象。标准的“埃尔特克斯”式衬衫、Mk II式钢盔、无足长筒袜和绑腿、1937年版武装带,孟买产的第二版腰带也出现在图中。他身上仅有的徽章是他的皮制腕带上的带花冠装饰的委任章,这比带金色的臂章更实用。这名军人的武器是点45英寸口径的汤普森M1928A1式冲锋枪,这种枪在这次战役中被大量使用,而直到1944年的意大利,斯特恩式机枪才少量出现。

小图介绍:女王皇家团的帽徽。

D2:中尉,第1突击队,阿尔及尔,1942年11月

突袭阿尔及尔的东方特遣队由美国第39和第168团级战斗组和英国第11和第36步兵旅,第1和第6突击队组成。第1突击队的任务是解决掉包围阿尔及尔湾的来自Sidi Feruch和Cape Malifou的炮兵部队。Sidi Feruch的部队没有发一炮就投降了,但Cape Malifou的炮兵则凭借d'Estrees要塞奋起抵抗并造成了突击队巨大的人员伤亡。图中这名中尉穿着连身粗斜纹棉战斗服,头戴羊毛军帽,胳膊上配戴联合作战徽章,肩章则显示他的军衔。原始的照片资料显示他们的衬衫和假领颜色与战斗服略有深浅上的不同,这是出于疏忽还是为了时髦不得而知。37版武装装备包括了腰带和肩带、放手雷的基本形单体袋子、带有绳子的手枪套和军官用腰包,这些装备被涂成白色并被擦洗干净,它们第一次出现在圣纳泽尔的奇袭行动中——那一晚,友军部队能在接近射杀距离时分辨出它们,从而让突击队员们在这种高风险的行动中避免被自己人误伤。在深夜的较长距离上,它们不会让进行隐秘突袭的使用者暴露身份,但在探照灯照射下或是在拂晓与黄昏的时刻它们还是具有很高的可见性,特别是在运动中尤其如此。中尉腰间还围着带栓头的套索,脚上则是帆布护腿和胶底的突击队员军靴。

小图介绍:联合作战行动的徽章采用了代表海陆空三栖行动的图案元素:海锚、汤普森机枪和英国皇家空军的飞鹰。这些红色的图案居于黑色的背景之上,最早它采用图中这种“墓碑”形状,后来改为圆形。

D3:士兵,第7装甲师女王皇家团第1/6营,利比亚泰尔胡奈山脉,1943年1月

1943年1月21日晚至22日凌晨,第131旅女王皇家团的机械化第1/5和1/6营从泰尔胡奈村通过安全的公路穿越泰尔胡奈山脉到达第黎波里平原,为随后一直打到突尼斯的第7装甲师打开了通路。

这名布伦式机枪的一号机枪手穿没有配短袜和绑腿的杂役裤,热带衬衫的肩章扣穿出毛料套衫肩部的裂口扣在套衫上。卡车机动的步兵配备轻型装备,系最基础型的腰带、背带,使用通用弹药包和水壶,肩上斜背的则是布伦式机枪的配件包。

 


 

E:1943年

E1:骑兵,第7装甲师第11轻骑兵团B中队,利比亚第黎波里,1943年1月

1943年1月利比亚海岸的冬季风暴不仅带来了寒冷的天气,也摧毁了托布鲁克港和班加西港的许多设施,这给第8军向突尼斯的挺进拖了后腿。第黎波里是超过630英里外的又一座深水良港,占领它可以说是一大突破。当年1月23日,第一批进入第黎波里的盟军士兵是来自第11轻骑兵团(第7装甲师的侦察团)B中队的装甲车乘员。面对清晨的寒意,这名骑兵用比通用版大衣短一些的骑兵版大衣将自己包裹起来,战斗服裤子外套着杂役裤,脖子上围着围巾,肩上还披着战斗服上衣,上衣的袖子上还有红黄两色等分的皇家装甲部队服役章。独一无二的有代表所在团的樱桃红色边条的棕色贝雷帽没有配戴帽徽,而樱桃红色则是他们原来作为轻装旅时所获得荣誉的象征。

E2:上尉,第51(高地)步兵师卡梅隆高地人团第5营,突尼斯瓦迪济佐,1943年3月

因为预期意大利军队将从的黎波里塔尼亚发动进攻,马雷特防线在战争之前被法国人建立起来。它位于马特马他(Matmata)和大海的侧翼,面对的则是瓦迪济佐这一交通要冲。冬雨让瓦迪济佐一直处于内涝状态,但英国工兵设法为步兵和坦克打开了行进的缺口。第51步兵师第152旅卡梅隆高地人团第5营在瓦迪济佐和马雷特防线的两次行动都赢得了战斗荣誉。这名连长穿作战用哔叽料制服,苏格兰圆扁帽上配有团徽帽章,帽章的背板是一块苏格兰格子呢,37版武装带则与手枪套和军官用腰包相搭配,而右胯部则悬着钢盔。他的常服上衣袖子上配戴有“HD”艺术字图样的第51(高地人)师徽,下面的一根红杠代表他所在的旅是这个师的老资格部队,再往下的团的标志则是一块方形的卡梅隆Erracht式格子呢。围在上衣开领里面的围巾则属于军官的私人物品。

小图介绍:蓝色圆盘上有红圈内加红色HD字样图案的第51师师标在1940年9月的英国被重新使用,这是因为该师早先作为英国远征军的一部分在法国被德军消灭。

E3:士兵,第46步兵师王属约克夏轻步兵团第2/4营,突尼斯塞得捷那尼,1943年3月

第46步兵师及时在突尼斯登陆并参加了最终击败北非的轴心国部队的战斗。在突尼斯春季典型的大风雨下塞得捷那尼被盟军占领,战斗中大多数部队穿毛料战斗服,也有少部分士兵把作战服和杂役服混穿。这名布伦式机枪的二号机枪手穿战前版本哔叽布作战服上衣、杂役服短裤、网面短袜和战斗规格的武装带。除了一对弹药包外,他右肩悬着的包里还装着布伦式机枪额外的弹药,左手则提着备用枪管。他的肩章扣上套着老式棕底带黑色“KOYLI”字样(王属约克夏轻步兵团的缩写)的可拆卸肩章套,袖子上则是第46师的橡树图案臂章和两条红色条纹章,这代表了这个团隶属,第46师下属的第138旅。

小图介绍:被称为“舍伍德森林橡树”的图案画在黑色方块之上,这是第46步兵师的标志,也代表了他们是来自英国本土中北部的部队。

 


 

F:1943年

F1:上尉,第8军司令部皇家工兵野外侦察连,突尼斯,1943年

皇家工兵为第8军在北非和后来的意大利的挺进提供了无价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绘制地形图、清除无数的地雷并设置安全通路、维修公路和桥梁,跨越干枯的河道和清理其他的天然障碍。这名工兵军官穿私人购买的由埃及裁缝裁剪的与沙漠战场相称的服装。军帽采用上好的土黄色巴拉西厄轻质面料,脖带为棕色皮制,帽徽则是铜制的皇家工兵徽章。“布什”式夹克和裤子的面料属于较厚的灯心绒面料而不是杂役服所用的棉质布料,前者更适合当地的寒冷天气。注意他的小羊皮高帮靴,这在军官中非常流行。他的装备则包括了带罗盘口袋的武装带、手枪套和手枪弹包以及一只大的地图包。由于使用频率远超过手枪,所以他的罗盘挂在脖子上。

小图介绍:尼罗河的部队最早使用,后来被第8军采用的白色十字军盾牌上加黄色十字的蓝底徽章,起源来自于十字军。但中世纪时十字军们采用的是红色十字,之所以替换成黄色是为了和红十字会的日内瓦红十字相区别。

F2:下士,第1步兵师第1宪兵连,潘泰莱里亚,1943年6月

这个岛控制着突尼斯和西西里之间的海峡,防守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意大利部署了16支岸炮连和大量的守备部队。为了给西西里的登陆扫清障碍,5月8日至6月11日之间,5285次空袭将6200吨的炸药投到岛上,岛上80门大炮中11门被摧毁,54门被破坏。意大利守军在攻击部队上岸后即刻投降。作为负责围捕和搜索1万1千名意大利战俘的人员之一的这名宪兵穿美国造“军援”杂役服裤子和斜纹呢布什式衬衫,戴硬顶常服军帽和有“MP”(宪兵)字样的袖标,系武装带。他装备点45英寸口径的汤普森机枪,在英国,它作为“卡宾机枪”来使用。

小图介绍:这是第1师的白色三角形师徽,师属炮兵会将这之一标志放置在皇家炮兵的红蓝两色菱形臂章中央,而皇家信号兵把它放置在他们的蓝色菱形臂章中央。

F3:下士,第51(高地)步兵师苏格兰高地警卫团第1营,西西里,1943年

这名苏格兰老兵的部队战前就是正规营,作为英国远征军的一员他正登上运兵船。第154旅在1940年6月从勒哈弗尔港撤退,而第51师的其他部队则作了俘虏。这个师在1942年8月到达北非,参加了阿拉曼、梅德宁、马雷特防线、瓦迪阿卡利、昂菲达维尔和突尼斯的战役,最后在西西里时他们接到命令回到英国本土,并作为主力师被重新装备和训练以完成“欧洲堡垒”的攻击计划。这名班长没有配戴军衔徽章,但是他的砍刀和汤普森机枪透露了他的士官身份。他穿热带衬衫、无袖的毛料套衫和1941年版杂役服短裤以及无足长筒袜和绑腿。苏格兰高地警卫团带红色羽毛帽饰的帽子被高地人的圆扁帽取代,帽徽在野战时也不佩戴。全套的行军装备也出现在图中:大背包、卷起的毯子,轻便的防毒面具包裹、带皮刀鞘的弯刀。此外还要加上他围在胸前和腰间的充气救生衣。

 


 

G:1943年-44年

G1:步枪手,第78步兵师皇家恩尼斯基伦步枪团第6营,西西里卡泰纳诺瓦,1943年7月

这座城镇刚刚被占领,第38(爱尔兰)旅下属的第6营的行军穿过它后将要面对同“赫尔曼?格林”师的步兵和装甲部队的严酷战斗,时间是43年7月31日至8月3日,地点则是位于Centuripe的一处位置关键的山丘。西西里的盛夏,这名士兵将布什式杂役服衬衫宽松地罩在了常服裤子外面。他装备点303英寸口径的李-埃菲尔德式4号步枪,而他的战友们也许还会使用SMLE步枪。当时两种枪混用,在地中海战场上服役过的士兵大多保留使用SMLE步枪,西北欧战场的第2军则优先使用4号步枪(尽管1942年开始,这种枪在北非开始少量使用)。士兵还提着三连装的雷管,它是排里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所使用的。轻便的防毒面具背包背在他的左肩,这种装备在1943年首先出现,虽然在当时还很少见。

G2:下士担架手,第56师伦敦苏格兰人第1营,意大利卡米诺山,1943年12月

卡米诺山的严苛环境和敌人的负隅顽抗让这场冬季战斗异常艰苦。物资的运送全靠骡子甚至是徒手,在担架员驱使下运送伤员的骡子则努力地在湿滑泥泞的岩石上寻找着立足点。到山区的团救护站需要走3个小时,到更高一级的急救站又需要3小时。天气和地形让这名第168旅伦敦苏格兰人第1营的担架手尽显疲态,雨水浸透的战斗服和皮马甲让他更加精疲力竭。卡米诺山的很多部队都穿着防毒气斗篷来对抗恶劣的天气,缺点是它太脆弱了,并且不透气,在剧烈运动后也会感觉热——图中这名担架手则把它做成了保护伤员的防雨布。两臂上戴下士V字形军衔臂章的这名军人在左袖子上还系着印有担架手缩写“SB”的袖标,肩头斜挎的则是的医疗包,手持的则是用于山地搬运的可折叠担架。

小图介绍:红底上的黑猫象征了迪克?惠廷顿的猫,这一图案被第56(伦敦)师采用,该师先后部署在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突尼斯,并战斗在从萨勒莫到安齐奥滩头在内的意大利的不同战场上。

往下是伦敦苏格兰人团的团徽——一种被称为“倒霉灰色”底色上的蓟花图案。这种底色也是这支古老的地方部队所用的方格呢裙的颜色。

G3:下士,第4步兵师东萨里团第1/6营,意大利卡西诺,1944年5月

现在不是在服装上的统一的时候,士兵可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服装。激战正酣的时节,大多数人穿战斗服裤子,但一系列的常服裤子也会出现,而美国和英国的毛料衬衫和套衫也和战斗服上衣一起被使用。这名班长把美国军援的斜纹布布什式衬衫掖在哔叽料战斗服裤子里面,腰带上则固定挖壕铲,并装备汤普森冲锋枪。在卡西诺城战斗的最后时期,和德国第1空降师的伞兵激战的第4师在映衬着修道院山的Rapido河上建立了桥头堡。

小图介绍:第38(爱尔兰)旅的三叶草图案,有时和下面的第4师的师徽一起佩戴或被它取代。这种师徽属于第一版,自1944年春开始采用。

 


 

H:1944年-45年

H1:列兵,第1空降作业部队第2独立伞兵旅,法国勒米,1944年8月

8月15日,美英联合的空降作业部队被空投到法国南部戛纳到土伦的海岸线上一处关键地点,在那里他们将为两栖作战提供援助。这名空降兵外穿丹尼森式工作服,右肩有降落伞加飞翼徽章,内穿杂役服衬衫,下面则是全粗斜纹棉裤子和带网布绑腿的皮军靴。他的装备包括37年版战斗用武装带、点303英寸口径的4号步枪、第三版的带帆布脖带的伞兵头盔,这种帆布脖带1944年中开始广泛装备,但原来的皮革版也一直用到战争结束。在普罗旺斯的“龙骑兵”行动中各国都把自己的国旗袖标戴在上臂上,以防止他们穿过法国人的田地和村庄时被当地人误会。

小图介绍:骑着天马的古希腊英雄柏勒罗丰的苍蓝色图案栗色背板的徽章下面是同色的写有Airborne字样的标签,这些是第1和第6空降师共用的。

H2:空降兵,第2空军特别部队团,意大利卡斯提诺,1945年4月

为了支援在解放意大利北部城市的行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意大利游击队,第2空军特别部队团的这些军人们被伞降到都灵北部的卡斯提诺地区。他们拥有特殊的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得到像图中的点303口径vickers中型机枪这样的优良重武器的支援。空军特别部队的成员们会穿带有自己偏好的制服,这包罗了从防水迷彩工作服到厚重的毛料套衫(如图)在内的不同种类。作为装填手他背负沉重的点303口径子弹链,下面还穿了哔叽伞兵裤和胶底突击队军靴,装备则融合了美英两国的元素:美国的M36手枪带、M8式刀鞘里放的M3式军刀以及带M1916式皮制手枪套的M1911A1式手枪;英国造的帆布罗盘口袋和两个一组的弹药包(可以放9毫米勃郎宁HP手枪或点45口径M1911A1手枪的弹夹)。

H3:炮兵下士,第78步兵师第138皇家炮兵野战团,那不勒斯,1945年春

处于康复期的这名炮兵下士有机会在那不勒斯修养身体。这座城市是主要的休养中心,在这里可探访维苏威火山和它脚下的庞贝城。盟军的到来让遍布城内的酒吧、咖啡馆和娱乐设施生意兴隆。下士的穿着如同军官般笔挺,美国军援的战斗服面料要比英国货好,哔叽战斗服面料和1940年版的衬衫也显示出活泼的一面。军官版的常服帽子也是时髦的元素——当时,地中海战场的很多士兵都自己购买带军官版脖带具军官品质的军帽。这些违规的着装都是出于时尚,也方便英国兵们在女士面前能大出风头(有些士兵甚至拥有采买自埃及集市上的剪裁出色的军官品质的常服)。下士的战斗服袖子上展示着皇家炮兵的蓝底红字拱形铭条,第78师的师标和皇家炮兵服役横条章,再往下是下士的军衔臂章,而袖口上的竖条则是代表他受伤的徽章。他的左胸前的略章包括1939-45年星型勋章、带数字1的(代表第1军)非洲之星勋章和意大利之星勋章。

小图介绍:第78师的黑底黄色战斧图案的徽章,成形于1942年5月,当时这个师作为第1军的一部分在突尼斯作战,之后随第8军转战西西里并参加了整个意大利战役,最终到达奥地利。



 

A1:中士,兰开夏步枪第1营,印度,1939年

这名老资格士官展现了典型的战前受阅英国军人的华丽风貌。他穿浅棕色训练用军便服和短裤(与长裤一起可以二选一),头戴木髓质帽子。作为一名中士他斜背着老资格士官所用的红色饰带。因为新的37年版帆布腰带供应不足,所以他还系着08版腰带——在印度的一些步兵部队直到1941年仍然在使用它。帽子上的红底白色图案(爆炸的炮弹加LF字样)的兰开夏步枪队标识上方是黄色的羽饰。作为长期服役的正规部队军人,他胸前佩戴了陆军长期服役奖章和优质操守奖章以及1908年至35年印度通用服役奖章的略章。

A2:上尉,萨福克团第2营,印度西北边境勒兹默格,1939年

“军官版热带常服”是温带地区穿着的典型毛料服装。熨烫地相当平整的军装在行军时搭配帆布制腰带,在指定场合则搭配皮武装带。阅兵中的这名军官手持配皮刀鞘的1892年步兵版军刀,在战争期间它被废止。土黄色木髓制帽子在1938年代替了旧有的沃尔斯利版海外服役头盔,后者原是所有在印度和缅甸的部队使用的。萨福克团的军人会在木髓帽的左侧装饰规格化的直布罗陀城堡图案的黄色徽章,同样的徽章图案也出现在他们的领章上。另外,帽子上装饰有这个团的红色条纹装饰。笔直的裤子不久后将代替现在的马裤和皮护腿,后两者在图中搭配的是带马刺的军靴。这名连长佩戴军事十字勋章、1914-15年星型勋章、1914-18年战争勋章、1918年胜利勋章和1908年至35年印度通用服役勋章,后者是他在该团的第1营服役时获得的,而第2营在二战爆发前并没得到过这一荣誉。

A3:二等兵,约克夏轻步兵国王团第2营,缅甸,1942年

约克夏轻步兵国王团第2营1936年开始进驻缅甸。新的服装和装备优先提供给在欧洲和北非与轴心国作战的部队,而印度和缅甸的部队则居于次要地位。战争爆发时,他们已经得到了一些布伦式机枪和少量P37帆布制装备(虽然印度的许多步兵部队已经得到了新式弹药包,但图中这位军人还是使用着较大的基本形弹药包),但刘易斯式机枪作为过时的重要排级火力仍然被保留了下来。1942年早期日本开始闪电般进攻,约克夏轻步兵团国王第2营和当地的很多部队一样装备匮乏,他们没有钢盔或弯刀,所有的营只配备了20只罗盘。这个营就是在这样的窘况下作为第1缅甸旅的一部分加入战斗的。该营机枪排的Vickers式中型机枪被用来进行机场防卫。令人非常惊讶的是,在锡唐河和眉苗附近的战斗之后,这个营还能集合到超过80名全身而退的勇士。后来他们撤退到印度,几乎被完全摧毁的第2营再也没有投入过战斗。

这名士兵手持一支装有榴弹发射器的SMLE步枪,他穿阿尔特克斯式衬衫,袖子卷起,下摆掖在杂役服裤子里。木髓制太阳帽和1937年版武装带用植物部分伪装起来。榴弹发射器发射米尔斯式(Mills)枪榴弹,射程可达200码,在丛林中,它比2英寸口径的迫击炮使用起来更安全——迫击炮弹在抛射过程中如遇到丛林植物,其引信会提前被引爆。

 


 

B1:少尉,第18步兵师皇家诺福克第4营,新加坡,1942年2月

1941年9月,皇家诺福克团的三个营配备了热带服装,这让人们相信他们将被最早投入到远东战场。而他们真正的命运远比这坏的多——当这些本土军人到达新加坡时,山下奉文少将的部队已经在马来半岛突袭成功并前进至柔佛洲地峡地区。在增援到新加坡这座孤岛的仅仅17天后,高级军官的无能、低落的士气和淡水的缺乏最终给他们带来了在日本人囚禁下漫长而苦难战俘生活,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英军历史上最惨痛的失败。

这名少尉穿当时典型的英国军官制服:热带衬衫和杂役服短裤以及带有手枪套、罗盘和望远镜包的P37式武装带。注意他钢盔上还有代表他所在团的黄色反光条。

B2:士兵,第5突击队,马达加斯加,1942年5月

这名突击队员戴新近采用的“软毡帽”,它更通常的名称被叫作“丛林帽”或“懒人帽”(有时人们错误地把它说成是“廓尔喀帽”,但廓尔喀人的帽子是双层的,帽檐很硬且不能卷曲)。他的帽子一边卷起,这种做法在野战中很少采用,但在后来折起的帽檐上标上师徽后,这种做法就很普遍了。图中军人穿着土黄色埃尔特克斯式衬衫和杂役服系列的“孟买灯笼裤”并搭配长筒套袜和帆布护踝,武器则是流行的带补偿式枪口的汤普森M1928A1式冲锋枪。当时英国采购了超过50万支美国自动军火公司生产的这种冲锋枪。

B3:“袭击者”,长程渗透部队(第77印度步兵旅)国王团(利物浦)第13营,缅甸,1943年2月-3月

图中,印度版的土褐色毛料衬衫和杂役服裤子与印度造军靴相搭配。巨大的密织P08式背包除了背带没有其他带子作为支撑,这样在遇到敌军这样的突发事件中可以迅速的将它卸掉。这名军人装备了一对特殊的三连装汤普森机枪弹夹包,它们固定在P37帆布武装带上,每个口袋可以放一支20发装的弹夹。

C1:摩托车急件派送员,第2步兵师,印缅边境,1943年

通过摩托车手派送急件是各级指挥单位必备的有效通讯手段,但在不同的天气特别是季风雨这样的严苛气候下,极高的非战斗死亡率随之产生。这名车手穿的毛料战斗裤和摩托车手皮靴可减轻雨天当地路面的泥泞所造成的困扰。美国的M42“装甲部队头盔”本来是大量配备给M3李式坦克和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成员的,但也被地中海地区印度步兵师的摩托车派送员们所普遍采用。印度造摩托车手防水夹克不像英国本土的同类产品那样设计完善,但应付恶劣的天气还是足够的。

C2:狙击手,第20印度步兵师北安普敦团第1营,缅甸“伤心岭”,1944年1月

战争的头四年,北安普敦团第1营一直在印度执行维护安全的任务,但在1943年12月他们得到命令作为第32印度步兵旅的一部分前往缅甸。这个营在Kyaukchaw的第一次血战与对手打了个平局,之后的1944年3月他们移师英帕尔附近再次参与艰苦的战斗。1944年1月7日,狙击班的士兵们得到了颇受好评的罗斯式步枪。当时残酷的天气让狙击手们视野严重受阻。另外,当时每个狙击班得到了4套爬树用铁箍,但由于不实用,它们很多不久就被扔掉了。

在热带的暴雨天气中保持身上的干燥几乎是不可能的,印度造的防水材料雨披能提供些许保护,但湿气仍然能侵袭到服装和装备,甚至干扰到狙击手的瞄准镜。丛林毡帽的形状虽然可以更好更快地将水排掉,但在大雨天,钢盔则是更通常的选择。

C3:二等兵,第7印度步兵师萨摩塞特轻步兵第1营,缅甸Ngakyedauk峡谷,1944年2月

第114印度步兵旅包括了第4/14旁遮普团和第4/8廓尔喀步枪团,而它的萨摩塞特轻步兵第1营是一只来自英国本土的部队,这个营在1944年4月替换了南兰开夏团第2营。Mayu山的Ngakyedauk峡谷是一处战略要地,在面对日军第55步兵师进攻“第二次若开攻势”(Second Arakan)中,这一战略要地丢失了。

夜间巡逻在缅甸战场上是很频繁的事情,因为日军非常善于在夜间进行渗透。同时,巡逻也可以得到敌军位置和行动的情报,从而为盟军部队提供早期的预警。巡逻任务充满了危险,一旦掉队或者失踪,回到己方控制的安全地区就成了一件很侥幸的事。呼唤支援经常是没人理睬的,因为日军会频繁用英语引诱愚蠢的盟军部队离开他们的既有阵地随后加以歼灭。其结果是,迷失人员要么主动让敌军俘虏,要么枪击己方的岗哨已引起注意。

缅甸山区的夜晚相对于白天的炙热来说非常寒冷。这名士兵戴着羊毛帽子,穿印度造丛林绿色训练布制成的战斗服裤子和套在安哥拉羊毛衬衫外面的毛料套衫。在他的脚上是奖给他的战利品——日本人的大拇指分开的帆布/橡胶鞋,军人们都设法获得它作为露营拖鞋之用或者利用它寂静无声的特点参加巡逻活动。巡逻中他们配备最小化的装备,武器弹药也非常有限。这名军人就是携带着上好印度造1号短版Mk I刺刀的SMLE步枪、棉制背囊里的50发子弹以及裤兜里的两颗手雷。为了隐蔽,所有暴露在外的皮肤都被涂成黑色,当然,也涂上了一层杀虫剂。

 


 

D1:中尉,南斯塔福德团第1营,特种部队,1944年3月

“袭击者”部队在勇敢的第一次温盖特远征中的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促进了“特种部队”在服装和装备方面的改进。行动早期,第77印度步兵旅旅长Calvert所率领的部队大多数空降到了开阔地区。图中的中尉戴的丛林帽加涂了绿色以便于在雨林中进行伪装,帽子上系了一圈皮靴鞋带,关键时刻它们可以临时用作止血带或包扎包裹的绳子甚至是在露营时固定用空投降落伞做的帐篷。虽然在印度的军队当时往往装备1943年版“丛林绿色常服”,但这名军官却选择穿印度造的棕色安哥拉羊毛衬衫,它在白天感觉舒适,夜晚或在寒冷高地的环境中又能提供额外的保暖功能。丛林绿色战斗服裤子搭配标准版的战斗靴和士兵用短护腿。第2“亲墩特”(Chindit)远征队得到了一些美制点30口径的M1式半自动卡宾枪,军人们通常在轻装时使用它们,这比拉拴步枪或左轮手枪的射击频率快多了。美国军援的仿制英国军队专用弯刀的美制弯刀择悬在P37式帆布武装带的左胯部。

D2:士兵,第5印度步兵师女王皇家西肯特团第4营,印度科希马,1944年4月

阿萨姆山区的科希马控制着通往迪马布尔的一处交通线路上的重要军需站,它为在印度东北部和北苏尔马的第14军的大规模推进作着准备。1944年4月初的2个星期,第161步兵旅的西肯特第4营担负起在极端近距离的野蛮战斗中突围出日本第31步兵师包围的城镇的战斗任务。最终,他们和阿萨姆团的部队得到一个印度营和两个英国营的增援,这场战斗则一直持续到6月末。

这名疲惫的士兵抱着几只空投的美国K型定量干粮盒,当时空投给守城部队的还有水和弹药。士兵穿着丛林绿色常服裤子和同色的背心,戴罩着印度造伪装网的Mk II式钢盔。标准的英国版弯刀在丛林中快速开路去寻找分散的空投补给品的任务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为只有很小部分空投物资会落入己方微小的防卫圈中。

D3:士兵,第36印度步兵师皇家苏塞克斯团第9营,缅甸,1944年

由3个营组成的第72步兵旅曾在有限的时间中作为皇家装甲部队的团扮演了装甲兵的角色,后来他们再一次成为步兵,即从第160装甲团变为第9皇家苏塞克斯团。图中这名布伦式机枪的机枪手穿丛林绿战斗服,上衣是不太流行的埃尔特克斯式面料衬衫,下面则是工作服面料裤子。这个营的军人通常在他们的丛林帽上装饰他们的团徽。丛林帽虽然戴着很舒服,但在预期与敌人交火时军人们还是会预先准备好钢盔,而把丛林帽装入包裹。Mk II式钢盔的设计可以防御像榴散弹这样的低速弹,但实战中也发现被日本11式机枪发射的6.5毫米口径子弹击中后,子弹力量减少的效果比较有限。这名军人还系着固定布伦式机枪弹药包的印度造P37式武装带,这种武装带面料粗糙不耐用,它采用的低质量的铜或铁配件非常易损或被腐蚀。

 


 

E1:“亲墩特”(Chindit),贝德福德和赫特福德第1营,特种部队,缅甸,1944年6月

长程渗透旅由四个营组成。第14步兵旅包括了约克和兰开斯特郡第2营、苏格兰高地警卫团第2营、贝德福德和赫特福德第1营以及莱切斯特第7营。这名“亲墩特”(Chindit)腰部以下赤裸,他可能正准备涉水过那些深谷中的河流。像亲墩江这样的重要河流对于战争双方来说都是严重的阻隔,没有小船和橡皮筏的情况下,只有强壮的游泳者能够渡过它们,但大多数小的河流还是容易征服的,而与赶骡人和跟随部队前进的负重骡子也可以游泳或涉水穿过这些小河。出于实际环境的需要,军人们经常会脱掉一些服装,特别是他们的丛林绿色裤子。在潮湿的丛林环境中让裤子保持干燥很困难,也由此会导致多种皮肤病的发生。这名士兵的裤子、食品和其他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都放置在了背包上方,靴子虽然已经被浸透了,但在涉水时还是要穿上它,因为河流中尖锐的石头会造成划伤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像长程渗透部队这样的对装备质量要求较高的部队并不配备P37式帆布装备,而是在巨大的背包两侧加两个实用的小包(甚至和背包缝在一起,而这种做法并非亲墩特部队的独创)。沉重和不舒适的背包由于非常容易褪掉,所以在基本的巡逻任务中还是会被带上。这名士兵还携带一只chagil——一种通过缓慢蒸发作用保持水的清爽的布制水袋,一只布制丛林干粮包,卷起的吊床和背包下方绳子包扎的降落伞,一支反曲刀以及半张美国式毯子。

Cochrane上校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第1航空突击队为消耗殆尽的“亲墩特”纵队进行了空投补给,这为“亲墩特”们带来了急需的物资和必备的士气。甚至是像廓尔喀士兵需要的咖喱粉以及烛花这样的奢侈品也被带到了他们的手中。

E2:中士,特种部队第7尼日利亚团,缅甸,1944年夏

第3(西非)旅拥有白人士官和军官,他们都有在野战中蓄全胡须的习惯。这名中士身上没有军衔标识,因为出于肤色的原因,他和他的手下能很好的互相识别。他戴丛林帽,穿非洲部队专用的带棕色山羊皮护肩的土黄色毛料套衫、印度造丛林绿裤子和美国版的帆布丛林靴(通过空降得到以代替原来穿旧的军靴)。这名军人的装备则包括P37式“步枪射击”用武装带、一把印度造砍刀以及Mk III式斯特恩冲锋枪。印度造砍刀由于握持不便且容易卷刃所以受人诟病,斯特恩冲锋枪以及被它取代的汤普森冲锋枪同样不受欢迎。汤普森冲锋枪的可靠性和静止射击的威力都很优秀,但是它太沉了,而斯特恩冲锋枪的实际工作效率还不错,但看起来像是低质量的便宜货,不能很好地提振士气。

E3:一级准尉,特种部队埃塞克斯团第1营,印度,1944年

这名准尉隶属于第23步兵旅,他的这支部队是“星期四”行动的预备队。准尉的穿着独一无二,他将熨烫平整的土黄色埃尔特克斯式衬衫和丛林绿色战斗服裤子以及丛林帽组合在一起。“Bulled”式军靴搭配漂亮的漂白帆布腰带和护踝,后两者上的黄铜色扣饰也被擦得锃亮,这代表了准尉的军衔和作为军人的英勇。两只袖子上方的蓝底特种部队徽章上描绘黄色的半龙半狮神兽Chinthe以及佛塔的图案。右臂特种部队徽章下方则是居于埃塞克斯团传统的紫色背景之上的擦拭一新的黄铜色一级准尉皇家臂章。埃塞克斯团第1营最开始被部署在北非,因此这名准位左胸前佩戴着非洲之星勋章的略章。

 


 

F1:坦克手,第254印度坦克旅皇家装甲部队第150团,缅甸,1945年2月

摒弃在缅甸的复杂地形中使用坦克的偏见,皇家装甲部队坦克在罕有的面对日军坦克的遭遇战中表现极佳。坦克部队被分散成一个一个旅并作为兵团或军的一部分来使用以起到在各种地形下都能直接支援步兵的作用。皇家装甲部队第150团成立于1941年10月,由约克和兰开斯特团第10营转化而成。很少见的是,这支装备M3李式坦克的团在英帕尔/科希马战役中被拆分开——1944年11月,C连被归到4兵团第254印度坦克旅帐下,剩下的部队则归属第33兵团第50印度坦克旅。最后重组的这个团作为第33兵团第254旅的一部分参加了重新夺回缅甸的战斗。

图中这名坦克兵穿丛林绿埃尔特克斯面料的衬衫(比丛林绿战斗服衬衫更舒适)和丛林绿战斗服裤子,武装带上则固定着P37式手枪套。皇家装甲部队所附属的步兵营的军人通常要使用戴有他们所在的装甲团帽徽的黑色“坦克手”贝雷帽(如图),而这个旅的士官还会在任意一只袖子上或者肩章扣上戴上V字形军衔臂章或者肩章套。

F2:代理下士,德文夏团第1营,第36步兵师,缅甸,1945年5月

德文夏第1营在整个二战期间都部署在远东地区,最初是归第2印度步兵旅指挥,后来是第80印度步兵旅,最后在1945年4月归属于第26步兵旅。这名军人在完整的丛林绿作战服外面套上一件印度造丛林绿色套衫以为保暖之用。丛林帽的一边卷起后和帽顶钉在一起,并亮出他所在的第36师(德文夏团第1营1944年9月开始归属于该师)的师徽。另外在这个师的内部,士官们习惯于在肩章扣上佩戴画有他们军衔的丛林绿色肩章套。P37式武装带上除了固定GS手电筒和美国版M1942式砍刀外,还固定着挖壕铲,引人注意的是挖壕铲一直到战争的最后阶段才出现。同样是战争的最后阶段,4号步枪已经少量装备在缅甸的部队,虽然到战争结束它也没能完全取代忠实可靠的SMLE式步枪,而当时很多步兵连队两种步枪都混合使用。

F3:上尉,多塞特团第2营,缅甸婆帕隆,1945年春

第2多塞特营与第1卡梅隆苏格兰高地人营和第7伍斯特营一起共同组成第2步兵师第5步兵旅,这个旅从1942年6月开始被部署到远东。在1945年,多塞特团的很多军官自己购买了商用的印度造丛林帽(一种类似于后来丛林战中士兵们使用的版本)。这种帽子是以很高的价格采购自加尔各达的一家公司的,并很快得到一个外号“IWT”帽(I Was There的意思,原是当时一本讲述士兵故事的书的名字)。军官们在自己的营到达印度后也经常在帽子上装饰该团的有“LIV”字样的团标(原指的是老的第54步兵团)。在多塞特营里安哥拉羊毛衬衫几乎完全替代了非常不受欢迎的丛林绿色战斗服衬衫。最初在野战时还没人使用军衔徽章,但最后色彩昏暗的军衔徽章还是被军官们采用了。图中这名上尉的装备包括P37式武装带、左轮手枪套、军火包以及带绳的与行军罗盘一体的哨子。此外,他还使用流行的美国版本的帆布护腿,而武器则是这个营在1945年3月接收自美国的M1式卡宾枪。

 


 

G1:中尉,第7印度步兵师女王皇家团第1营,缅甸,1945年9月

1945年9月在缅甸南部围捕日军的行动进展顺利,尽管零星的抵抗直至官方的投降声明发布之后仍在继续。第33印度步兵师这个老牌营的年轻排长穿丛林绿色衬衫、丛林绿色战斗服裤子、澳大利亚造黄棕色丛林靴以及与丛林靴配套但很难获得的澳大利亚产毛料护脚踝绑腿。他的肩章套展示了他的军衔和他所在团的名称,上臂袖子上则钉着第7印度步兵师的金色箭矢图案的臂章,武装带则用当地的一种被称为mutti的粘土擦成黄色。土黄色毛料贝雷帽并不适合丛林地带使用,但在战争结束之后,它们作为军官们喜欢的穿戴出现了。和平也成为聚拢个人纪念物的机会,像日本士官用的昭和军刀就出现在图中,反映了这支一直战斗在锡唐河流域的部队的战功。

G2:上校,东南亚司令部总部,锡兰,1945年

在盟军东南亚司令部最高指挥官阿达姆?蒙巴顿的指挥下,东南亚司令部总部在1943年11月成立,它的所属战区覆盖了缅甸、马来亚、苏门答腊、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后两者只限于秘密行动),而它在缅甸对日军的行动缓解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并维持住了对中国的补给线。最初位于新德里的司令部在1944年6月转移到了锡兰的康提。

丛林绿色布料的采用促使军官们去购买裁剪漂亮的丛林绿色夹克上衣以代替原来的懒散风格的土黄色常服。与衣服不太搭配的贝雷帽式帽子与欧洲/地中海战场上的通用军帽样式类似,但往往采用丛林绿色面料制造,而参谋部的军官更趋向于戴符合他们身份的有红色帽墙的土黄色毛料常服军帽(如图)。这名上校佩戴的猩红色参谋人员领章是和衬衫搭配的小号版本,肩膀上则扛着东南亚司令部的凤凰图案肩章,胸前花哨的略章是这一时期的军官们所可能拥有的:1914-15年星型奖章、1914-18年英国战斗奖章、1918年胜利奖章、1908-35年印度通用服役奖章、非洲之星奖章以及1939-45年星型奖章。

G3:炮手,皇家炮兵,第14军,印度,1945年

毛料战斗服在缅甸非常少见,后备梯队通常将它们和大衣以及个人财物这样的野战中不需要的物品一起装进背包里。虽然很多英国造战斗服都配发到了这一战区,但更多所见的还都是印度货。与众不同的粗糙面料制作的印度战斗服感官上质量很差并且像没有熨烫过一样。纫线也往往因为只是原色线而清晰可见。返回后方的这名老兵穿了丛林绿色安哥拉山羊毛衬衫,并打着领带,头戴重新采用的丛林帽。腰带和护踝是战争晚期的印度货,它们在战争末期被有限装备,采用漂白的丛林绿色织物并搭配涂黑色的金属饰扣设计。他的徽章包括写有“ROYAL ARTILLERY/SEAC”(皇家炮兵/东南亚司令部)字样的铭条、第14军兵团章、皇家炮兵蓝/红两色服役章以及白色的系索,而他左前臂的袖子上还有一条负伤章。此外,军人的丛林帽上还有皇家炮兵的菱形徽章,徽章上还加了指节铜套图案。

 


 

H1:士兵,伞兵团第7(轻步兵)营,新加坡,1945年10月

计划中的重夺马来亚行动需要调动两个空降师——印度第44师和英国第6师,但在战争末期,只有后者的第5伞兵旅在8月7日到达了印度。在马来亚的短暂救济行动之后他们移师到新加坡,在那里他们负责镇压日本人走后造成的市民骚乱。

真正来自英国本土的这名伞兵受益于莱斯布里奇使团的报告所促成的重要改良。他穿1944年版丛林绿色衬衫和裤子,并配带全套的徽章,其中包括了右臂上的伞兵荣誉章,两只袖子上都绘有飞马图案的伞兵部队徽章以及肩章扣底部代表他所在营的绿色横杠。栗色的空降部队贝雷帽上配有伞兵团帽徽,毛料护腿下面则是新式的英国黄棕色丛林靴。他的装备则包括44年版战斗用武装带和第5号的Mk I式“丛林卡宾枪”以及刺刀。

H2:士兵,伞兵团第13(兰开夏)营,爪哇,1945年12月

为了保证广大的原日军占领区的安全,大量部队的部署是必需且快速的,这是因为当地不同的军政势力正在迅速填补日军投降后出现的真空,很多地区的治安一直处在日本扶持的力量的维持下,一些地方则由盟军军官们特别训练过的部队在指挥并接受盟军的命令,还有少部分地区完全依靠当地人。代号“突袭”的行动是为了解除日本人在爪哇岛上的武装,并将管辖权交回原先的荷兰殖民部队。然而,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抓住政治上混乱的机会展开了对英国军队的游击战进攻。

当时镇压叛乱的情况通过第5伞兵旅的这名士兵典型性地反映出来。他穿1944年版从林制服,肩章扣上的黑色套环代表了他所在的营。44年版“战斗规格”武装带搭配新式的水壶、干粮包、以流行的美国M42式为基础设计的弯刀以及背包和背包下方的防水雨披。这名伞兵还穿了黄棕色丛林靴和改良仿制自美国M38式帆布护腿的1944年版“丛林版护腿”。这种护腿和靴子有时会被丢弃掉,代之以帆布靴筒、橡胶鞋底的类似于美军M42式的高筒丛林靴,但这种靴子直到战后也没被正式装备。

H3:上尉,第7印度步兵师女王皇家团第1营,泰国曼谷,1946年1月

战后的收尾工作也免不了一些庆祝活动。执行占领泰国任务的这个师在1946年1月举行了胜利阅兵。不讨人喜欢的丛林绿色战斗服上衣在这一天再次被穿上,上衣此时展现的是笔挺的衬衫式风貌而不是其在野战中的功用,即便如此美国人提到它时还是嘲笑它是劣等的印度货。军人们知道高档的1944年版制服已经在1945年的夏天开始使用,但那只是装备给来自英国本土部署在远东的部队的。由于新服装的供应量少,所以印度制造在当时仍很普遍。为了在阅兵中展现风采,女王皇家团第1营的军人们将他们的丛林绿色战斗服平整熨烫一新。丛林帽被厚帽檐的廓尔喀式帽子所代替,帽子上的彩条代表军人所在的团,而右边女王团的深蓝色菱形帽徽上带有红底的白色弧形“QUEEN'S”字样。箍绑腿的带子和武装带是白色的,身上所有的金属制品和军靴也都被擦得锃亮。老的第7印度步兵师的圆形臂章这时变成了方形,黑底金色箭矢图案的臂章扣在袖子上。这名连长还在左胸前展示了他的奖章的略章,左肩头则挂着他的团的蓝色系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