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军投降:诗词简易教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52:13

诗词简易教程

有朋友问我怎么写诗词。我经常说的一句是:我也正在学习中。为了方便我们学习。特转来此文。我们一起学习吧!

一:诗的基本分类

    现在所说的古诗,主要是分成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所谓的近体诗,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格律诗。这个概念对初学的人比较容易混淆,大家注意一下。

    (关于诗的种类,问题是相当重复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沉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法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二:格律概说

    格律体是在唐以后形成的,而且形成了一套相当严格的格律制度,包括诗词都有。律诗的规则是:

    一是用韵有严格的规定,大家打开这个地址:http://www.juzhai.com/yashe/shijing/jiandan/k-108.html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南宋淳佑壬子年平水人刘渊编《壬子礼部韵略》是107韵。106是把迥和拯两韵合并。虽然大多数韵书采用106韵,但不能说107韵为错)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大家不需要了解它为什么这么分,写诗的时侯,押哪个韵,就只能用这个韵部。

    一般来说,初唐的诗,不是那么严谨合律,但是中唐晚唐的诗,对押韵是相当地严谨。

    在这里举例说明一下押韵:

    比如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比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里押的就是上平十四部的寒韵:难,残,干,寒,看。

    二是平仄有严格的规定。

    http://www.juzhai.com/yashe/shijing/jiandan/ping.html

    大家看看这个地址,我总结出了十六种谱式。大家记熟了以后不用再对照着看。

    我们平常说的平仄,那么它的基本规律就是:你一句诗哪个位置应当用平,应当用仄,都有相当严的规定。

    无论是平仄还是押韵,都需要辩别四声,到今天为止,四声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比如竹,菊在古韵中都是入声部,可是现在读起来是平声。

    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具体来讲讲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甚么字归甚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这个没有办法,大家以后只能多看多记。

   

    三,说说对仗

     对仗是指句子的意义相对或相反,律诗中严格要求对仗的只有颔联和颈联。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8]。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现在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音韵,英文Rhyme。音是音节的音,韵是韵律的韵。结合起来看呢,音节是说诗词读起来要抑扬顿挫,不要呆板或者拗口;韵律是说读来觉得顺口,让人不知不觉就读完了。音韵好比一个人的外貌,内容是灵魂,技巧是风度。外貌不好,灵魂和风度再强也是不完整的。(二公子专文谈过字的外形问题,不过我认为那太过了)

    音韵说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它有个大原则,那就是读起来不可太滑或者太涩,尤其是不可太滑。基于这点考虑,大致就可以推断出诗里面为什么不允许三连平等。一般人们说到诗的音韵,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什么意思呢?七言里面一句有七个字的,这七个字第一三五字是可平可仄的,但第二四六字须按“平仄平”或“仄平仄”来排,最后一字即是韵脚或者仄声。那么综合一下一句里面的变化,七言可分为以下几种格式: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

    以上四种就是最规则的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式。比较一下四种句式,应该注意到是对“三连平”和“三连仄”刻意避免了的,“三连平”和“三连仄”都是指一句结尾时的句式音韵,三连平显得结的太滑,三连仄显得结的太涩。初写诗一定要避免三连平,这是大忌。

    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上面的句式是可以做变化的,比如第一种句式可以变作“平平平仄仄平仄”或“仄平平仄平平仄”等几种方式,这种也可以接受,如果变得太拗口了可以拗救,拗救应是专门有一课来讲的。

    五言和七言大同小异,五言的标准句式把七言头两字砍去即可。

    诗的音韵主要在读上,写完了自己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有不谐的地方。读多了甚至连呼吸都会注意到,比如这个字是吐气音还是吸气音,如何才能把这些方块字完美的融合起来,深入研究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人们还提倡“不要以律害意”,很多人就抓住这一点要求废律,我想这些人可能对什么叫音律都还分不清吧。“不要以律害意”这个提法是对的,但那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字来代替目前的字,这种情况还可以拗救的,再不就写成古体。新诗不象旧体诗那么多规矩,但好的新诗其实是很注重音律的,只是很多外行人看不懂罢了。

    写了一点,意思不知道说清楚没有,但肯定是说得不很完整,从未写过这种文字,提笔草草,大家就原谅了吧。

    另附一点别人的东西,可以参照来看的:

       “平仄,或者说是调平仄,意思是在说话或者写作中,在适当的地方要求平声和仄声协调,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平仄在古代和现在是不同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这样分,是因为阴平和阳平的声音都比较长,没有降,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平一类,平是平直的意思;上声和去声的声音都比较短,有降,有曲折,也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仄一类,仄是窄促的意思。

     

        旧诗词的平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为当时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而不是阴平、阳平、上、去。旧四声的调值实质怎样,现在还有许多争论。我们读旧诗词、写作格律诗,哈哈认为只要知道同现在的明显区别就行了,特别是写旧体诗,哈哈是主张用今声今韵的,反对照过去的韵书照搬照用,因为那样写出来的东西,大家读起来有时会有很明显的别拗的感觉。旧的平声不分阴阳,如现在读阴平的“忠”、“功”,读阳平的“同”、“红”,旧时都入一东韵,在诗词中可以押韵。仄声除上、去以外,还包括入声。入声是收尾短促的音(用拼音表示,是由p、t或k收尾的),金元以后在北方话中渐渐消亡,其中有不少到普通话里变为平声。因此,我们用普通话语音读旧诗,有时会感到有的字不合格律。如白居易《草》结句“萋萋满别情”中的“别”,照格律应该是仄声,因为古代乃是入声字,可是现在读平声,就变为平声了。此外,上声变为去声的字也有一些,如“市”、“道”等,因为都属于仄声的范围,在平仄运用上关系不大。

     

        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也就不一样。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如果能够使两者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听起来就感到悦耳,否则就感到沉闷、单调。比如说,“走马观花”是仄仄平平,“骑驴观花”是平平平平,“走马看叶”是仄仄仄仄,三种说法对比起来,显然是“走马观花”好,因为声音有抑扬,有变化,和谐而不单调。《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凤姐起句“一(旧是仄声)夜北风紧”是仄仄仄平仄,李纨续句“开门雪尚飘”是平平仄仄平,显然是续句更加悦耳,因为平仄协调。不只是诗,散文或日常说话也有一个调平仄的问题,只不过没有韵文表现的那么明显。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不说“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平仄不协调,说起来拗口。

     

        平仄是汉语语音的客观存在,求平仄协调乃是人为,但“求”是人为,至于怎样才算协调却不是人为。以律诗为例,五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七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调的变化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的,有人称之为“音步”或“节”,而这个“音步”的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所以前可变通而后不可变通。这是语言音乐性的自然要求,如果不这样,而硬要以一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单位,或变动一个“音步”的后一个音节,就会失去语言的音乐性。

     

        要想了解平仄,对平仄有更深的认识,最好多读读盛唐及其以后的格律诗,也就是律诗和绝句,因为格律诗对平仄要求是比较严的。以五言律诗为例,仄起的格律一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起的格律一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调平仄是格律诗的重要条件,讲究很多,限制很严。一句之内,两个邻近的音步要变,如仄仄之后必须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有三平相连的情况,那是因为句末必须用仄,所以把平声提到前面,连用三仄的道理相同。前边已经说过,音步的重点在后一音节,所以在诗作中,音步的第一个音节可能不合格律,这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当然有时不能不论),但音步的后一音节却不能通融,这就是常说的“二四六”分明。就是在前一音节可以通融的情况下,很多诗作者还是要有意补救一下,如“势分三足鼎”,“势分”应该用“平平”而用了“仄平”,于是紧接的“三足”该用“仄仄”而用了“平仄”,把前一音步少用的平在后一音步补上了。

     

        跳出本句,在一联(单双两句是一联,单数句名出句,双数句名对句)之内,平仄要求同样严格——邻近音步要平仄不同,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是平平仄仄平,否则就是失对。音步前一音节偶尔不合,有些作者也愿意用前述的方法补救一下。

     

        跳出一联,也就是联与联之间(律诗八句四联,有人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平仄方面仍然有严格要求。要求的性质是要同,其实是以同求变。所谓同,作诗的术语叫“粘”,就是双数句和其后的单数句平仄要相同,如双数句平平起,则其后的单数句也要平平起,否则就是失粘。粘是以同求变,因为不这样,而前一联的第二句和后一联的第一句也要求对,各联的平仄情况就完全一样了。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杜甫的律诗总算是严格遵照格律的了,但是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是:“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用“平平”的,现在用了“仄仄”。诗人有意把白帝城中跟白帝城下(城外)迥不相同的天气作一个对比,比喻城中的老爷们是享福的,城外的老百姓是受灾受难的。我们试想想看:诗人能把第二句的“白帝”换成别的字眼来损害这个诗意吗?”

对仗

    一,对仗的解释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对仗亦称“对偶”或“俪词”。即是将相似或相反之意思,用相同之字数和笔法以构成华美之词句。

    如“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在近体诗中,律诗要求对仗的两联是颔联和颈联,绝句没有对仗要求。

    对仗的一般规则,

    一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我国文法上之词性,共分九种,称之为“九品词”。其中名词、代名词为实字类,其他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等为虚字类。我们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二是词意相对或相似或相关,相对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等,相似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等,相关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等。

    三是组成形式一样,如单字词与单字词相对,双字词与双字词相对,三字词与三字词相对等,例如“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中,大致上,柳絮与桃花相对,打与吹相对,连夜雨与五更风相对。

    大家注意一下:

    1,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

    2,颜色自成一类

    3,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

    以上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4,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

    5,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二,对仗的种类:

    后人于对偶之名目,愈析愈详,愈分愈细,日人遍照金刚于其【文镜秘府论】一书中,掇集唐人不同之对仗名目,共分二十九种之多。而近人张正体先生于【诗学】一书则分对仗为“平头对、合璧对、垂珠对、拱璧对、隔句对、联璧对、互成对、实字对、虚字对、流水对、双声对、叠韵对、交股对、浑括对、假借对、同类对、巧变对、无情对、问答对、双声叠韵对”等二十种。

    但简要说来,主要是四种:

    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2、宽对

    宽对是相对于工对来说的,它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在工对来说,词性方面,应当是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如果是宽对,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或者更宽一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就是宽对,不象工对那么讲究。

    如果再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都是这种情形。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或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借“杨”为“羊”,以对出句之“鸡”字。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葛立方【韵语阳秋】云:“梅圣俞五字律诗,于对联中,十字做一意处甚多。如【碧澜亭】诗云:‘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诗家谓之‘十字格’”。所以流水对也叫十字格。

    三,对仗的位置

    (一)在正格中,是中两联必须对仗,在这种规则的基础上,又有四种情形。

    1,中二联对仗,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情形,多数近体律诗都是这样。

    2,四联全对,

    如《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作者: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 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 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 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 不是宸游玩物华。

    3,首联、颔联、颈联对仗

    如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4,颔联、颈联、尾联对仗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例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8]!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流水对一般放在句末的较多见,但也不是绝对。

    (二)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种情形也有以下几种:

    1,只有颈联对仗

    2,全篇不对

    3,首联、颈联对,这叫“偷春格”

    (三)句中自对

    还有一种叫句中自对,如“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絃”,句中之“风雨”自对,“管絃”自对,而“风雨”又与“管絃”成对,“黄叶”与“青楼”亦各自成对。这又叫当句对。

    四,对仗的避忌

    1,纤巧

    纤巧是指过分注意对仗的工整,而把内容及意境放在一边,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2,合掌

    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一、什么叫拗救?

    近体格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拗”。为使音节平衡、符合音律上的美感,“一般”的拗是需要救的。

    古人也说,有拗有救,方不为病。拗而能救,则不为拗。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其中有几种特殊的情况是拗了但不需要救的,以下会讲到。

    在具体讲解之前要说明的是,因为五字句和七字句的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在讨论拗救问题时,没有特殊情况我就不讲解七字句了,只要记住,七字句的前两字与拗救与否不发生关系,古人对这里的解释是,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对整个句子的音律影响很小,所以平仄可以完全不论。

    所以我主要讲的是五字句。

    一、下面先来讲一讲最常见的几种的拗救。

    1、本句自救,也就是救孤平。

    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一字用了仄,造成五个字中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这种情况就叫做孤平了,这在格律诗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在第三字补上一个平,变成仄平平仄平,避免孤平。前人也有把“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称之为孤平的。”但我们一般都是依据王力先生的格律之说,把孤平限定为仄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子了。注意,七言中如果出现这样的句式,即使第一字用了平,即平仄仄平仄仄平,虽然句中还有一个平,也算做孤平。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对句相救

    仄仄平平仄句式中,第四字用了仄,变成了仄仄平仄仄,这种情况称为大拗,必须救。需要在对句第三字补一个平,也就是对句为“平平平仄平”。

    比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对句吹字救了出句的不字

    而仄仄平平仄句式中,如果第三字用了仄,即仄仄仄平仄,这种称为小拗或半拗,也可以在对句第三字用一个平来救,但一般来讲对这种情况要求的不是很严格,可救可不救。

    3、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同时使用,也称双救。

    也就是说,出句为仄仄平仄仄,对句的第一个字也是仄的时候,就同时造成了孤平和大拗句。那么在对句第三字补上一个平,就同时救了这两种拗,同理,出句为仄仄仄平仄,对句的第一个字也是仄的时候,就同时造成了孤平和小拗句,也常常一起救了。

    这在前人诗中是很常见的。

    下面举几个双救的例子: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老苏 新城道中)这里沙字救的是前句中竹字的小拗,也救了自字的孤平。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许浑)当然这里救的是前句中日字的小拗,也救了欲字的孤平。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黄山谷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次联)三字救了万字的大拗,也救了举字的孤平

   

    二、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拗救,但有一种特殊情况,是虽然拗了但不需救的。

    指的是平平平仄仄句式中三四字互易,也就是平平仄平仄,称为单拗”或“特拗”。因为这一句式被前人非常广泛的应用,进而演化为一种固定模式,所以是不需要救的。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大庾岭北驿)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老苏)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但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字一般应为平,仄平仄平仄这样散乱的句式是不可以的,当然古人也有破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首联)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弹琴次联)

    但初学还是以尽量避免为上。

   

    三、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三平调与三仄脚(也有称做下三平下三仄的)。一般来说,这两种情况是是要避免的,是因为音节过于单调,影响整体的节奏和音律。当然也有前人学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拗救,即如果出句有三仄脚,那么对句就用三平调来救。

    前人所举最常见的例子就是: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杜甫:秦州杂诗)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

    但近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样救的方式即便在唐人中也是非常少见的。而唐人诗作中,也有很多的三仄脚没有用三平调来救,比如: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至于单用三平调的,例子却是非常之少,现在我能举出了例子就只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这手了,而这手又带有明显的歌行风味,完全也可以不做五绝来看。

    所以,现在一般来讲不把三仄脚与三平调算作拗救,也就是说,在大家以后的创作中要尽量避免,三仄脚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可以偶一为之,三平调则要绝对避免。

    以上只是说个泛泛的大概,前人詩中格律拗救的體例相当繁多,比如在張夢機的「古典詩的形式結構」一书,就曾對於近體詩各種拗救方式作了相當詳細的論述,其中拗救方法方式相当之多,可以说是让人目眩神迷。

    书里有一个比较过分的例子,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看一下平仄就会发现,七言句竟然拗成了“平平仄仄仄仄仄”,进而下句以(仄仄)平平平仄平来救。(这一特殊体例的要求是出句的这五个仄音中必须有入声字,否则对句用平也救不得,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我们翻前人诗句,会发现很多这样刻意为之的拗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是因为前人大家手笔不愿为格律所束缚,有些为了刻意收些跌宕起伏的效果。当然这些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能够掌握、也不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了。需要注意的是,格律是近体诗的基础和根本,不是说不可以破,但那要在精熟格律之后。所以现在写近体我们一般还是遵循北大学者王力老先生的格律之说。尤其是初学者,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

    日常创作中,用好拗救,有的时候,可以使诗句更加铿锵悦耳起伏跌宕,收到意外的效果。所以掌握好拗救可以说是学近体的一个必修课。

诗词避忌涉及范围较广,大体上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韵部:

    1、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   

    所谓孤平,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叫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了。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声。如:“草深鸟语稀”、“寄此一波万里帆”等即是。在唐人的律诗中,很少有孤平的句子。在词、曲之中也一样。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 这个格式,至于象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阳》“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种拗句,不是孤平。

    2、三平调   

    在平脚的句子里,末尾三子都是平声,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或“(仄)仄(平)平平平平”,叫“三平调”,也是大忌!如唐诗“报得三春晖”,只在古风和古绝里则可以使用。   

    3、粘对

    律诗和绝句讲究“粘”和“对”。   

    “粘”指出句(单数句)和前一个对句(双数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对”指对句(双数句)和出句(单数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   

    知道了这个规律,记律诗和绝句的格式就很容易了!不论长律有多长,都要符合粘对规则!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唐朝前期,由于律诗尚未定型,有些诗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失对的情况。

    例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3句失粘。4、5句失粘。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况非常罕见。至于失对,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对仗宜严。句型要对。词性要对,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等。最好工对。

    4、四声八病:主要讲的是格律上的一些问题,一般不用遵守,但是如一句之内不能出现同音。两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或相近,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为"隔叶黄莺空好音",因"莺"(ying)"音"(yin )相近等情况,也最好避免。

    附带说一下何谓八病:昔人论诗有八病。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正纽,八曰旁纽。

    平头

    谓上句一、二两字不得与下句一、二两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与“欢”同声,“日”与“乐”同声之类。

    上尾

    谓上句末一字不得与下一句末一字同声。如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齐”同为平声之类。

    蜂腰

    谓一句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同则两头大,中心小,似蜂腰之形。如古诗“远与君别久”句,“与”字、“久”字,同为上声之类。

    鹤膝

    谓第一句末一字不得与第三句末一字同声。同则两头细,中心粗,似鹤膝之形。如古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截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素”字、“扇”字,同为去声之类。

    大韵

    谓上句首一字不得与下一句末一字同韵。如古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字与“垆”字同韵之类。

    小韵

    谓上句第四字不得与下句第一字同韵。如古诗“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字与“清”字同韵之类。

    正纽

    谓上下两句之中,有一平声之东字不得再用上声之董字及去声之冻字。因东、董、冻三字为一纽也。如古诗“我本汉家片,来嫁单于庭。”“家”字在平声六麻,“嫁”字在去声二十二祃,同为一纽之韵。

    旁纽

    谓上句首一字已用平声东韵之字,下句首一字不得再用上声董韵或去声送韵之字;或上句已用董韵、送韵之字,则下句不得再用东韵之字。如古诗“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丈”字在上声二十一养,“梁”字在平声七阳。“梁”“长”同韵,而“长”字与“丈”字即为一纽之类。

    5、押韵八戒法

    一、戒凄韵

    俗亦称“挂韵脚”,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二、戒落韵

    落韵者,出韵之谓也。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诗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三、戒重韵

    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四、戒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也。然此二字于词义尚无碍,不妨倒用。若强山林树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觉不通矣。

    五、戒用哑韵

    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

    六、戒用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仚字,训轻举;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者,则亦不妨押之。

    七、戒用同义之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八、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风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粘之弊,初学最宜审慎。

    二、章法部

    1、重字   

    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是重字用法如叠字,顶真格,同一句回环等,又或同一诗中两字用法意义不同,又或不损伤意境,可以重字!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山外青山楼外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马致远的《秋思》,"夕阳西下"与"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与"小桥流水人家"等等。

    2、一句之内不能出现同音。两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或相近,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为"隔叶黄莺空好音",因"莺"(ying)"音"(yin )相近,最好避免。

    3、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4、合掌:一首诗中相邻的两联对仗,句子的结构要避免完全一样。第一联对仗和第二联对仗,如果结构一样,这种毛病称为“合掌”。,一联对仗的出句与对句,意思完全雷同或基本雷同,也叫“合掌”。如出句用“河”,对句用“川”;出句用“红”,对句用“赤”,出句用“兵”,对句用“卒”,等等,形成同义反复,亦为“合掌”之弊,应予避忌。例如:

       “禹域大同劳昨梦,尧台深恨闷重泉,杯弓问道疑何世,马角堪容计旧年。”是第一种情况的合掌,“月至中天满,蟾脱半树圆”是第二种情况的合掌。

    5、、忌“诗眼”模糊。一首诗看来平淡而其中若有“顶峰”句,则变平淡为崛奇。诗眼,不论是虚是实,乃描绘意境思维形象的关键。因此下字须响须沉须稳。下面说一下如何辨析诗眼: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如: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本诗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蕴深长,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怨”字还流露出作者面对屈原庙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

    6、忌上下联风马牛不相及。就是指上下联各自说的事物事理毫不相关,。无法使一首诗成为一个整体来表达全联的主题(中心)思想。这个在以后的章法四联承合上再说。

    7、律诗四忌

    不工

    律诗最重对偶,苟对偶之句配搭不匀,便不工矣。

    不贯

    律诗以第一联为起,第二联为承,第三联为转,第四联为合。苟不知起承转合之层次,而两两相凑,便不贯矣。

    不自然

    律诗于立意、造句、炼字、修辞诸法,在在皆当研究,苟其徒重对偶,于诗之意义词句生拍硬截,便不自然矣。

    不典雅  

       律诗宜善于运用古典,若只将迎眸、屈指、好将、从教称字,铺张字面,便不典雅矣。

    8、绝诗四忌

    可加可减

    如五绝之诗,加二字为七绝;七绝之诗,减二字为五绝之类。

    可多可少

    如一诗之中,一意分为四句,或四句仍归一意之类。

    可彼可此

    如咏梅之诗,可移而咏菊;咏山水之诗,可移而咏风月之类。

    可上可下

    如七绝仄起押韵之句,与第四句同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苟其不分层次,上句与下句可以互易之类。

    三、做法立意

    先套用刘坡公学诗五忌五戒:

    1、五忌

    格弱:诗贵格调高古自然,句句无懈可击,否则即为格弱。《李希声诗话》曰:“薛能,晚唐诗人,格调不高而妄自尊大。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注云: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薛能大言如此,今读其诗真堪一笑。刘白之词,则绝非薛能可及。刘之词曰:‘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白之词曰:‘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其格力风调,岂薛能所可彷佛。”于此可知格调之不可不讲也。

    字俗:诗中下字须有来历,尤以典雅为贵,否则即为字俗。但古来诗人,亦有诗中用俗字者,如老杜诗云:“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又“楼头吃酒楼下卧”、“梅熟许同许老吃”。诗中之“个”字“吃”字,均俗字也。今读之不觉其俗,而只觉其佳。此则在于善用之耳。若初学则功夫未深,终以不用为是。

    才浮:诗贵含意不尽,藏才不露,否则即为才浮。如白乐天《宫怨》云:“泪满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又王昌龄《宫怨》云:“二诗用意,何等含蓄。

    理短:诗贵理由充足,不可牵强,否则即为理短。如张继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则佳矣,但夜半非撞钟之时。①又白乐天《长恨歌》云:“峨眉山下少人行”,峨眉在嘉州,与幸蜀全无交涉。又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虽描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但夕阳迟不独在花坞,春水漫不仅限柳塘也。此皆谓之理短。

    意杂:诗意须如联珠贯串,一线到底。若一诗之中,上句谈天,下句说地;或前联吟花,后联咏草,意义绝不相关,即为意杂。是亦学者所宜深戒也。

    2、五戒

    戒讥讪:古来谑语嘲歌,大都轻薄者之所为,及读韩昌黎赠张曙诗,有“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二句,以江总之奸佞比曙,似是昌黎失检。故赠送之诗,宜借古人之才华位望相似,否则稍一不慎,受者即疑为有意讥讪,衔恨报复,卒无已时,可不戒哉。

    戒谄谀:昔杜子美赠郑谏议诗,只赞其诗词,不言其谏诤,斯为不谄。又赠鲜于京兆诗,但美其文章,不论其武略,斯为不谀。不谄不谀,最关人品,然尽有对于贵官显者,加意颂扬,及时过境迁,骤然失势,昔日应酬之作,适成株累之由。诗人似此者颇多,切不可轻蹈此习也。

    戒鄙俗:鄙在立意,俗在造句。凡稍有气骨者,或不肯自蹈卑鄙之弊,俗则非着意锻炼,即未能免。如张綖引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未敢潜忘秣饲恩。”言其为乞儿语,亦恶其鄙耳。白香山长于叙事,求解老妪,遂加以“俗”之一字。观此,则鄙俗之病,古人尚未能免,而谓学者可不留意乎?

    戒纤亵:一字至九字诗,虽曰旧格,终近游戏。至地名、人名、药名、数目诸体,则纤矣。西昆、香奁,专咏艳情,《唐诗别裁》屏而不录,惩其亵耳。初学作诗者,最喜吟风弄月,坠入魔道,心术日非,此尤不可不力戒也。

    戒剽窃:释皎然谓诗有三偷。其上偷势,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语。周以言偷唐人诗云:“海色晴看近,钟声夜听长。”较原诗只改“雨”字为“近”字,“潮”字为“长”字而巳。黄鲁直偷李白诗云:“人家围橘柚,秋色老梧桐。”较原诗只改“烟寒”为“家围”二字。此皆不免蹈偷语之病。初学作诗,脱胎犹非所宜,况剽窃乎?戒之慎之!

    3、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诗忌费词﹐故可省﹐直接写新的动态;

    4、含蓄:说一不二,直白浅露,毫无含蓄蕴藉之致。这是作诗之忌。《沧浪诗话》曰:"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使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

    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本来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但有些微妙的思想情感,却不能为语言所曲折尽传;有时一颦一笑,一个流盼,一个手势,其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比直接说出来的不知丰富多少倍。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无言的对视中,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宜了。

    诗歌以抒情见长,诗人深知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不足之处,他不但力求以言传情,而且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这种技巧就是通常所说的含蓄。诗的含蓄美,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一种"不言之美"。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只不过就眼前景物略施点染而已,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

    5、兴:这里说讲不是赋比兴的手法问题。而是另外一层含义,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即诗必需以礼为规范;是讲诗歌在“修身”方面的教育作用。所以,作诗也一定要从积极角度出发,忌借题发挥,打击讽喻,从一个宽厚的角度出发。目前网络诗坛上还是存在一些不好的风气,不得不另外提一下。

    6、引用:詩之戒有十:曰不可硬礙人口,曰陳爛不新,曰差錯不貫串,曰直置不宛轉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本章根据张正体之【诗学】,及黄永武之【字句锻炼法】二书所论而增益之。并斟酌补入历来各家,有关作诗用事之立论,以为参考。  

     

    用典之功用  

     

    用典之功用有四,略述于下:  

     

     

    一: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证今”也。如李商隐之【有感】诗: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醆芳醪不得尝。

     

    其中“蛇足”一词,即引自【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之’。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使为立论之根据。(以喻勿另生枝节也)  

     

     

    二: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如前“命意”章中苏东坡之【仇池石】一诗,即借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委婉表达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难堪。另如【唐诗纪事】卷十六引“宁王李宪见卖饼者之妻明艳动人,而强娶为妾,且十分宠爱。翌年,宁王问‘犹忆饼师否?’其妻颔首。宁王召饼师进府,其妻面对故夫,泪流满颊,凄婉欲绝。时有十余文士在座,意皆感动,宁王命做诗以记其事。王维诗云:  

    莫以今时宠,而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借春秋息夫人之典故,以显出女人之坚贞,使宁王深受感动,而让其与故夫团聚。(按:典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三: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如:  

    览古 李商隐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赬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诗中“长乐”一词乃指汉之长乐宫。【汉书】平帝纪:“大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飞旦尽”;“景阳钟”之典出自【南史】:“齐武帝数游幸,载宫人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鼓漏,置钟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宫人闻声早起妆饰”。“箕山客”一词乃指尧之许由也,【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又齧缺遇许由曰:‘子将何之?’曰:‘将逃尧’。又史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如此利用有限之文字,即将所欲表达之意念,呈现在读者眼前,故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四: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  

    潭州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其中“湘泪”一词,乃引【述异记】里故事:“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恸哭,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楚歌”一词指屈原“离骚”、“九歌”赋中,指斥令尹子兰之故事。陶公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句,借贾谊祠中之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益觉凝炼警策,读之令人顿生无限感慨。  

典故之种类  

     

    典故之种类有三,即明典、暗典、翻典,分述于下:  

     

    一:明典--明典者,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如: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五排)

     

    “渭阳”一词出自【诗经】唐风:“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之句,遂以代“舅氏”二字。又如:  

     

    邻水延福寺早行 陆游  

    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  

    乱山徐吐日,积水远生烟;  

    淹泊真衰矣,登临独惘然;  

    桃花应笑客,无酒到愁边。

    其中“化蝶”一词,典出于【庄子】之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后人遂以“化蝶”或“梦蝶”,借喻为“睡觉”。而“闻鸡”一词则出自【晋书】:“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剑”。此处借为清晨之意。  

     

    二:暗典--暗典者,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如: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之四 元遗山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蝨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末句出自范宁【谷梁传序】:孔子观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作者以文王之任为己任,故言‘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暗典之使用,只师取前人典故之意,而不用其辞。即【文心雕龙】所谓“虽引古事,莫取旧辞”是也。  

     

    三:翻典--翻典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如: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虽说贾谊,却反其意而用之。又林和靖之【自做寿堂诗】: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虽说相如,然反其意而用之也。【艺苑雌黄】云:“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李义山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然反其意而用之矣;林和靖诗:‘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虽说相如,亦反其意而用之矣。直用其事者,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又如李商隐之【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诗中用万般无奈之口气,“却羡”卞和因献璞玉,而双脚被刖之事,以表明作者不甘奴颜屈膝之意,其实何尝真愿斩足,此亦属翻典之类。  

    --------------------------------------------------------------------------------

     

    典故之来源  

     

    典故之来源有四:一为譬喻,二为成辞,三为史事,四比古人。详细介绍于下:  

     

     

    一:譬喻--所谓譬喻,即是将以前之人、地、事、物作为当今之比况。其中又可分为以事喻事,以事喻人,以人喻事,以人喻人,以物喻人等五种情形。如:  

    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诗中“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之句,系引晋代谢安与其侄谢玄相对下棋,及春秋时代吴大夫季札挂剑之故事,以比喻其与房太尉之生死交情,乃是以事喻事之类。又如李商隐之【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赴早朝。

     

    诗中“金龟婿”一词,乃指做官之丈夫。按唐朝官制为九品中正制,凡品官皆应配龟。三品以上,其龟袋饰金。故后世言做大官之丈夫,即称“金龟婿”。此以物喻人之类也。再如李白之【清平调】之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中第四句乃引汉成帝宠幸赵飞燕之故事,以比喻杨妃,即以人相喻之例。又如李商隐之【寄令狐郎中】诗: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风雨病相如。

     

    此诗乃以事喻人之例,据西京杂记云:“梁孝王好营宫室园囿,作曜华之宫,筑兔园,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司马相如游梁园,梁孝王令与诸生同宿。故本诗之“梁园旧宾客”一词即指相如。(按司马相如汉成都人,长于词赋,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武帝时召为郎,因通西南夷有功,后拜为孝文园令,因病免,家居茂陵。故有“茂陵风雨病相如”之句)至若杜牧之【金谷园】诗: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乃是引过去之人,以比喻今事。即引绿珠跳楼之故事,以喻目所见之落花,乃是以人喻物之例。按金谷园为晋时石崇之别墅,崇有妾名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欲得之,而崇不许,秀因大怒,矫诏收崇。时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对绿珠云:“吾为尔得罪”。珠泣道:“当效死君前”,乃坠楼死。  

     

     

    二:引用成辞--如岑参之【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诗中“阳春一曲和皆难”之“阳春”两字,乃引用“阳春白雪”之成语剪裁而成。出自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即曲高和寡之意,又如钱起之【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其中“一灯影”一词,出自佛教之【维摩诘经】云:“有法,名无尽灯。譬一灯燃千百灯,冥者比明,明终不尽。夫一菩萨开道千百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心)其道意亦不灭尽,是名无尽灯”。作者引此舟中禅灯之光影,比喻日本僧人带法回国,辗转发扬光大之意。  

     

     

    三:引史事--如郑畋之【马嵬】: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望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诗中“景阳宫井”一词,乃引南朝陈后主之史实,以衬托出唐玄宗之圣明。按景阳宫本为南朝宫殿之名,景阳宫井又名“臙脂井”。隋灭南唐时,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二妃,匿于井中被获,因又名“辱井”。又如杜牧之【赤壁怀古】: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东风”二字,乃引【三国志吴志】之史实。盖云:“赤壁之役,周瑜用部将黄盖之计,火攻曹操大军。时东风大作,故得成功”。以言周郎之胜魏,实乘东风之便也。  

     

     

    四:引古人为比--如范成大之【虞姬墓】: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  

    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本诗乃就古人相为比喻之例,按【史记】吕太后本纪:“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而生如意。欲废太子立如意,不果。孝惠元年,吕太后酖赵王,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此处乃引项羽之虞姬与汉王之戚姬相为比况。另如王维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上例第七句以接舆比裴迪,第八句以陶潜自比,以示幽闲与澹泊名利。按接舆者,春秋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昭王时政治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称为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而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五柳者,晋陶潜也,潜字渊明,一字元亮。陶侃之曾孙,尝为彭泽令,故又称陶彭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焉能为五斗米折腰”,遂弃冠去。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有五柳树,故自号五柳先生。  

     

     

    --------------------------------------------------------------------------------

     

    用典之要领  

     

    赋诗作文,原皆不贵用事,钟嵘【诗品】云:“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吟咏情性,何贵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曹植杂诗),亦唯所见;‘清晨登陇首’(张华),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谢灵运岁暮诗),讵出经史?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民初,胡适等倡导文学革命,提出八不主义,其中一条即是“不用典”,然招至许多人之反对,其友江亢致书云:“所谓用典者,亦有广狭之义,餖飣獭祭,古人早悬为厉禁,若并成语与故事而屏之,则非唯文字之品格全失,即文字之作用亦亡……文字最妙之意味,在于用字简而涵义多,此断非用典不为功……”因而使胡适修正其主张。盖如咏史、怀古、讽谏之作,须引故实以为立论之根据,而咏物之什,若只是描写其外表之构造、形态、功用等,则不但情感无法表达,亦且难以成为生动之文学创作。故用典有其不可磨灭之功能,然亦须知道要领,方能恰到好处,而不至勉强凑合堆砌,或过于晦涩而令人难懂。略叙于下:  

     

     

    一:事如己出,浑然无迹--【西清诗话】引杜少陵云:“作诗用事,要如禅家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说诗家之秘藏也。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诗)人徒见凌轹造化之功,不知乃用事也。【汉书】禰衡传‘挝渔阳槮,声悲壮’;汉武故事:‘星辰动摇,东方朔谓民劳之应’。则善用事者,如系风捕影,岂有迹耶!”  

    二:纯用易见事、易识事--【随园诗话】云:“用僻典如请生客入座,必须问名探姓,令人生厌。宋乔子旷好用僻书,人称孤穴,诗人当以为戒”。盖做诗原以运用文字技巧之白描为上乘,用典乃不得已手段,故必须选用人人皆知之典故,若引用过于深奥之典以矜才博,使读者无法了解,则诗意焉表达,又如何能引起读者之共鸣。且僻事宜实用,以使读者易于了解;熟事宜虚用,方不至变成老生常谈。如前之【赤壁】诗等。  

    三:引用典故须加剪裁,期能切中题旨--如一味囫囵堆砌而不能脱化,即古人所讥之“故纸堆中讨生活”是也,更有何诗意可言。试看刘禹锡之【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诗中“三足鼎”与“五铢钱”乃是两则故实,“三足鼎”系指诸葛亮隐居于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分析当时形势,策划“蜀、魏、吴三足鼎立”事。“五铢钱”乃是汉武帝所铸之钱,所谓“业复五铢钱”,即寓有“复汉”之意也。又如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诗中,“客心洗流水”一句,乃是引用“高山流水”之成语剪裁而成。语出【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故后世称乐曲高妙曰“高山流水”。  

     

     

    四:典故有涉及讽刺讥笑或过于恭维者,皆不宜引用--盖以典讥人有失温柔敦厚之旨;反之若恭维过当,则有失作者之身分与人格。如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  

    谏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  

    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  

    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野人宁得所,天意薄浮生;  

    多病休儒服,冥搜信客旌;  

    筑居仙缥缈,旅食岁峥嵘;  

    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禰衡;  

    将期一诺重,欻使寸心倾;  

    君见穷途哭,宜忧阮步兵。

     

    诗中只赞郑之诗词而不及其谏诤,方不至过分恭维而失作者身分。  

     

    以上为用典之要领,总之学有余而约以用,始称得上善于用典;意有余而约以言,始称得上善于措辞。诚如【文心雕龙】所言“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拣务精,捃理须覈”是也。以下更摘录数则前人之有关作诗用典之论述,以供参考。  

     

     

    --------------------------------------------------------------------------------

     

    历代诗家之论用典  

     

    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也,易识字也,易读诵也,(沈约:沈隐侯集)  

     

    邢子才曰:“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深以此服之。(颜之推:颜氏家训)  

     

    作诗用故事,以不露痕迹为高,昔人所谓使事如不使也。盛庶常如梓谓杜诗“荒庭垂橘柚,古壁画龙蛇”,皆寓禹事,于题禹庙最切。“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皆养亲事,于题中扶侍字最切。余谓刘宾客诗“楼中饮兴同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一用庾亮,一用谢脁,读之使人不觉,亦是此法。阮亭先生云:“往年董御使玉虬外迁陇右道,留别余辈诗云:‘逐臣西北去,河水东南流’。初谓常语,后读【北史】中魏孝武帝奔宇文泰,循河西行,流涕谓粱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乃悟董语本此,深叹其用古之妙”。(顾嗣立:寒厅诗话)  

     

    施补华【岘佣说诗】亦云“死典活用,古人所贵。少陵【禹庙】诗:‘空庭垂橘柚,古壁画龙蛇’。‘橘柚’、‘龙蛇’皆用禹事,如此点化,即成景语,甚妙”。  

     

    援引典故,诗家所尚。然亦有羌无故实而自高,胪陈卷轴而转卑者。假如作田家诗,只宜称情而言,乞灵古人,便乖本色。又以诗入诗,最是凡境。经史诸子,一经征引,都入咏歌,方别于横潦无源之学。(曹子健善用史,谢康乐善用经,杜少陵经史并用。)但实事贵用之使活,熟语贵用之使新,语如己出,无斧凿痕,斯不受古人束缚。(沈德潜:说诗晬话)  

     

    东坡和李公择诗云:“敝裘羸马古河滨,野阔天低糁玉尘;自笑餐毡典属国,来看换酒谪仙人”。为苏李事也,用典亲切如此。(魏庆之:诗人玉屑)  

     

    唐人以诗为专门之学,虽名世善用故事者,或不免小误;如王摩诘诗:“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不败由天幸乃霍去病,非卫青也,去病传云:“其军常先大将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意有“大将军”三字,误指去病作卫青耳!李太白“山阴道士如相访,为写黄庭换白鹅”。乃道德经,非黄庭也。逸少尝写黄庭与王修,故二事相紊,杜牧之尤不胜数。前辈云:“用事虽可在心目间,亦当就时校阅,则记牢而不误。”端名言也。(西清诗话)  

     

    善使故事者,勿为故事所使,如禅家云:“转法华,勿为法华转。”使事之妙,在有而若无,实而若虚,可意悟不可言传,可力学得,不可仓促得也。宋人使事最多,而最不善使,故诗道衰。我朝越宋继唐,正以有豪杰数辈,得使事三昧耳!第恐数十年后,必有厌而扫除者,则其滥觞,末弩为之也。(王世懋:艺圃撷余)  

     

    诗言志,古人善诗者,皆不喜以故实填塞,若填塞则词重,而体不灵,气不逸,必俗物也。本地风光,用之不尽。或有故事赴于笔下,即用之亦不见痕迹,方是作者。(徐增:而庵诗话)  

     

    有意逞博,翻书抽帙,活剥生吞,搜新炫奇,犹夫生客满座,高贵接谈,为主人者,躬亲浃洽,有何受用处。不若知己数人,宾主相忘,谈经论史,其乐何如耶!又如借本经营,原非己物,终岁纷纭,徒见跼踖。不若四弓之田,一亩之宫,采山钓水,啸歌闲闲,即腰金衣紫,亦不肯与之相易也。(薛雪:一瓢诗话)  

     

    韦应物诗云:“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彻底清”。又送人诗:“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可谓用事之法,盖不拘故常也。王临川“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苏眉山“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反复曲折,同归一意。亦如“把酒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共用一事,而造语不同。(黄彻:□溪诗话)  

     

    诗人皆以征古为用事,不必尽然也,今且于六义之中,略论比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义,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关雎即其义也。如陶公以孤云比贫士,鲍照以直比朱丝,以清比玉壶,时人呼比为用事,呼用事为比。如陆机【齐讴行】:“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爽鸠茍已徂,吾子安得停”。此规劝之忠,是用事,非比也。如谢康乐【还旧园作】:“偶与张邴合,久欲归东山”。此叙志之忠,是比,非用事也。详味可知。(释皎然:诗式)  

     

    叶梦得【石林诗话】云:‘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如彦谦【题汉高庙】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虽是着题,而语皆歇后,一抔事无两出,或可略“土”字;如“三尺律”“三尺喙”皆可,何独剑乎?耳闻明主,眼见愚民,尤不成语。余数见交游道鲁直意,殊不可解。苏子瞻诗有“买牛但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亦与此同病,六钧可去“弓”字,三尺不可去“剑”字,此理甚易知也’。而赵翼【陔余丛考】则云:‘唐彦谦【长陵诗】:“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叶石林谓一抔可去“土”字,三尺不可去“剑”字。按【汉书】高帝纪:上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岂非天命乎?”鹿门此诗,正是用【汉书】成语,非杜撰也’。  

     

    用事患不得肯綮,得肯綮则一篇之中,八句皆用,一句之中,二事串用,亦何不可?宛转清空,了无痕迹,纵横变化,莫测端倪。此全在神运笔融,犹斲轮甘苦,心手自知,难以言述。

小令正稿

     

    一、正名

    何谓“小令”?词是配“燕乐”的,在“燕乐”中,“令”是“曲破”中的节奏明快的一截,如果尤为明快精炼,就是“小令”了。词牌明言是“令”的有《三字令》、《调笑令》、《十六字令》、《采莲令》、《留春令》、《如梦令》、《唐多令》、《解珮令》、《百字令》等(其中除《百字令》是“大令~~~~~”外,都是小令)。就歌词部分而言,却很难区分得那么清楚。清代毛先舒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填词名解》)。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则认为:62字以下的为小令,以上的为慢词。可是,读词时数字数是多么煞风景呵!因此,我觉得不如如此划分:平声韵的,以《风入松》为界限,大概短于《风入松》的便是小令;仄声韵的,以《离亭燕》为界限,大概短于《离亭燕》的便是小令;平仄互叶或转韵的,大家可自己感觉。《风入松》76字,《离亭燕》77字(一说72字),虽皆长于62字,但其多为六、七字句,单句字多,而通篇句少,显然是急唱急转,乐声急促,与多为四五字句的、轻挑慢拢的慢词显然不同。  

    词有很多别名,但都有毛病,比如“诗余”太贱、“琴趣”搭配错误(据凌廷堪《燕乐考原》称:“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弦乐之,则燕乐之原,出于琵琶可知”)、“乐府”太宽、“长短句”不科学、“曲子词”太俗,“语业”太怪,“歌曲”太傻,等等,因此干脆就叫“词”。具体到亚体裁,“慢词”很贴切,“(小)令”则是个音乐名词,用来定义一种诗歌体裁,实在不够严谨。因此,我给“小令”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诗诗”。原因有三:第一,自“五言腾踊”以来,文人的诗就很少有杂言的了,因此李白偶然来点杂言就被惊为天人,但是别人没有李白的天纵才华,画虎不成反类犬,乱写杂言容易变成散文。小令作为词的一种先发形式,她依声而制,补充了这些诗人的某种失落,是一种灵感,是“诗中的诗”。其二,小令精深隽永,一字千金,如逡巡女伴,故可小字“诗诗”。其三,愚以为词中的豪放风格始自花间集之李珣(参阅其《渔歌子》数阕),但只是小荷尖角,不成气候;直到北宋,词非婉约,亦必香艳,而此期皆为小令,因此改“小令”为“诗诗”最得其心。

    二、溯源

    小令是词中的前辈。因为在小令盛行的五代时期,尚且还没有什么慢词。北宋庆历间翰林学士聂冠卿的《多丽》,算是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慢词佳作,而第一个大量填作慢词是当然是柳永。然而最早的小令则可上溯至隋炀帝时代的《河传》,可见小令的源起便是词的源起。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云:“水调《河传》,炀帝幸江都时所制”。《花间集》卷七有孙孟文《河传》四首,其一云:“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偎依绿波春水,长淮风不起。   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其二云:“柳拖金缕,着烟笼雾。濛濛落絮。凤凰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内容正是描述隋炀帝开河游幸之事,并且还提到了这些曲词的流传方式,即“宫娥相与传”,是国破之后宫娥们传出来的。

    词最初是配“燕乐”的。“燕乐”是一种宴会音乐形成于隋唐时期,其主要成分来自西域,如龟兹乐等等。西域音乐应该从五胡乱华时就陆续传入中土了,到隋朝应该已相当发达了,唐太宗、唐高宗以至于唐明皇搞的那些文会和音乐会,隋炀帝一样也搞,兴许前者还是跟后者学的。

    三、境界

    王国维语:“词必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又云: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更云:“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王氏认为自己的境界说超越前人,并为之沾沾自喜,其实有些五十步笑百步。因为王氏只知道有境界的存在,并竭力探索了境界产生的原因,却不知境界产生的历史根源,因此只能推说是“无迹可求”、“不可凑泊”,于是坠入玄学。在其下文中,王氏还每每以诗比词,以佐其“境界”之论。事实上,词与诗风格不同,如韩愈云:“欢愉之言难工,愁苦之情易好”,至于词则恰恰相反,朱彝尊云:“大都欢愉之辞,工者十九,而言愁者十一焉耳。故诗际兵戈俶扰,流离琐尾,而作者愈工。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此学士大夫并存焉而不废也。”(《紫云词序》)。大小晏、李后主的词,何尝是“先穷而后工”呢?仅此一点,即可知诗词不可作境界之比较。

    词之所以有“境界”,与其源起有关。晋唐300年间,从西域传入中土的音乐,由于西域各国无所不在的宗教(佛教)影响,必然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佛教对诗最大的影响,在于四声说及格律的发现;而佛教对词的影响,则更加深微彻底,不仅以音乐锻造文字,而且在呼吸吐纳之间无所不及。听纳西古乐之 “唐朝的流行歌曲”《浪淘沙》可以明显感觉到那浓重的梵唱味道。佛教对词的影响决不应只在篇幅、格律、句读,也势必会影响到其精神内涵。比如在贝多芬《命运》的曲子下面卿卿我我是不可能的,音乐与文字是高山流水的知音。宋人尚且还能依声填词,元朝词曲渐亡,到了明朝就基本上跟我们现在一样是依律填词了,因此明清词肯定会失去唐宋词的某种内涵。唐宋词的风格,王国维却概括得极佳,就是“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正是佛教精神。最上品的词,正是此味。如王国维云:“后主之词,……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嫉妒荷担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王氏虽未明其理,却总能撞破天机。

    四、篇构

    小令或单片,或双片,或多片。多片的如《九张机》,较为少见。因为单曲反复地唱,显然自暴其短,有失水准,再多几遍都要成《十八摸》了。词人必先工诗,陈廷焯云:“诗词一理,然不工词者可以工诗,不工诗者,断不能工词也。”又说:“为词之始,必由诗以入门”。因此,要填词,首先要学习作律诗。有了律诗修养,就不易把词的篇幅放得过长,单片嫌少,则扩为双片,而且音乐上也有雌雄问答的讲究,因此,双阕最符合词人的性格和音乐的特征。

    小令有齐句,有长短句。《尊前集》里长短句只占二分之一,到《花间集》里已占到了五分之四,说明在唐代,《竹枝》、《浪淘沙》这样跟五言绝句相类的小令是很多的,但随着词本身的发展,长短句物竞天择地独领风骚了,以至于后来便把词称为“长短句”了。中土原有的清商曲辞多是齐言,但后来的燕乐歌词多为杂言,此其一;中国诗歌自从有了近体的格律诗后,就画地为牢地不再有长短不一的诗歌体裁了,连古风都做得越来越象排律,填补这种缺憾是客观规律的必须,此其二。

    小令的自由度。宋人依声作词,宋以后就未必,因此唐宋词常有词牌固定而字句不同的情况,那是因为音乐之下,歌词可以有所增减的缘故。宋人中,苏轼对音乐的造诣较浅,偏偏他的词又好,因此很多字句争议较大;柳永、周邦彦和姜夔对音乐的造诣就深,因此他们经常自称自己的作品为“乐章”、“歌曲”等等。对于现在的填词者而言,仍须发挥想象力遥想一下古代音乐。现在可以找到的古词原曲,除姜白石的十七首自度曲外,还有《大江东去》、《浪淘沙》、《满江红》等。

    五、作法

    作词先须买书。格律类,清《钦定词谱》、清舒梦兰《白香词谱》、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徐柚子《词范》等。词辑类,赵崇祚《花间集》、朱彝尊《词综》、胡云翼《宋词远》、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建议从《花间》读起)。别集类,《乐章集》、《南唐二主词》、《漱玉词》、《淮海居士长短句》、《清真词》、《稼轩词》等(《东坡乐府》可以不读,好的已经耳熟能详了,其他不足论)。词话类,《人间词话》(词话是典型的自恋体裁,看多则喧宾夺主恶紫夺朱)。至于词韵,一般的格律类书籍中都有附录。

    作词先须识字。填词的用字和炼字与写文章不同,甚至与作近体诗也不同。比如王国维推崇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都只宜用在词里。

    作词先须读词。写小令的,以下面几个人最好了:冯延巳、李后主、晏同叔、李易安、辛稼轩,还有张子野、贺方回、秦少游和周美成也偶有佳篇。

    作词先须作诗。前文提到:“为词之始,必由诗以入门”。因此,要填词,首先要学习作诗,尤其是格律诗。

    作词先须念佛。前文已论。

    作词先须熟谱。建议按《物华词稿》一首一首填下去。

    六、赏析

    我赞同象《诗品》那样对词分定品级。所谓“诗无达诂”,单从“色彩”这个角度切入,应该就可以给古往今来的词分个层次:

    假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古代鹳雀楼有5层高,古往今来的词分别置在这5层楼内:

    第一层:没色

    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    请看项籍并刘季,一发使人愁。只因遇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金瓶梅》开卷词)

    这首词便是大白话,押韵上口,符合格律而已。没有什么审美价值。

    第二层:杂色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韦庄《菩萨蛮》)

    一首44字的小令里出现了红、翠、金、白四种颜色,何况还有“花”的颜色可以随意猜想。凌乱不堪,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画面。

    第三层:纯色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唐昭宗《菩萨蛮》)

    这首词出现了一种颜色——碧色,但实际上这碧色隐没在茫茫野烟之中。整首词弥漫着悲愤无状的情感,事实上只有一种颜色——灰心已极的灰色。其实李白的《菩萨蛮》也只有一种颜色,即“伤心碧”色。

    第四层:彩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本词用到了红、绿等几种颜色,却浑融一体。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鲜艳夺目的彩色。跟第二层有天壤之别。

    第五层:无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词如倾泻而出的一江春水,没有颜色可寻。就算是出现了个“朱”字,谁也不会想到这红色的栏杆。

    古往今来的词,包括一切网络词作,都可以填充到这座鹳雀楼里。所有的读者,都可以支配这些填充物,只要您喜欢!

 

 

诗词格律自学教程

[分享] 诗词格律自学教程

第一章  诗词的四大要素

  一、押韵  

  二、四声  

  三、平仄  

  四、对仗

第二章  诗韵和词韵

  一、平水韵(旧韵)  

  二、普通话韵表(新韵)

第三章  诗律(律诗和绝句)

  一、古体和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  

  三、律诗  

  四、绝句(律绝和古绝)

  五、粘与对  

  六、拗句和拗救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八、古风式的律诗

  九、近体诗的避忌  

  十、近体诗的对仗  

十一、如何记住近体诗的格式?

第四章  词律(破译宋词的遗传密码)

一、词和词牌(什么是词?词牌的来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二、词谱(常见的12个词牌的词谱)

三、正体和变体,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同调异名,同名异调

四、填词(依声填词、依句填词、依数填词、自度曲、自过腔、创调;可平可仄字的问题)

五、词的平仄规律

六、入声、上声可以代替平声的问题

七、词的押韵和对仗

八、词谱的制定(例作的选择;古人制定词谱的方法和局限;正体和变体的区分)

九、《朱天王*词律新编》(一百○八个常见词牌,含部分变体)

★ 诗词创作的八大误区

一、不要格律的误区——这是最大的误区!

二、格律极端化

三、多填词牌

四、和韵、回文等文字游戏

五、贪图长度

六、贪图数量

七、追求华丽辞藻

八、自创词牌

 

 

第一章  诗词的四大要素

一、押韵

  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

的。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

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

 二、四声

  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

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者关系如下:

  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

  2、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

  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

  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讨论平仄的问题。

 三、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四、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般规则是名词

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下文将详细讨论。

……

 

 

  

第二章  诗韵和词韵

 一、平水韵(旧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韵书押韵的。韵书有诗韵和词韵之分,词韵比诗韵宽松。

  诗韵共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词韵则将诗韵合并成19部。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

铣,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

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願(音愿),十五翰,十六

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箇(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

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他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似的韵)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

它。我们只需要知道:最初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但是在古体诗和

词里,可以把近似的韵(称为邻韵)合并使用。

  例如词韵:

第一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

第二部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

第三部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四部 平声:六鱼七虞通用,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

第五部 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六部 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

第七部 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願(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

第八部 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仄声:上声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

第九部 平声:五歌[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箇通用

第十部 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

第十一部 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第十二部 平声:十一尤[独用],仄声:上声二十五有 去声二十六宥通用

第十三部 平声:十二侵[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第十四部 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第十五部 入声:一屋二沃通用

第十六部 入声:三觉十药通用

第十七部 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十八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用

第十九部 入声: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二、普通话韵表(新韵)

  现在写诗词,不必按照古音写,用普通话即可!关于普通话押韵表,各家大同小异,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

 新韵部   韵母及韵母组合      对应的古词韵

————————————————————————————————————————

 一、佳麻   a ia ua       第十部 麻、佳半,部分入声

 二、开来   ai uai       第五部 佳半、灰半

 三、先寒   an ian uan üan   第七部 寒、删、先、元半,十四部 覃、盐、咸

 四、江阳   ang iang uang    第二部 江阳

 五、逍遥   ao iao       第八部 萧肴豪

 六、国歌   e o uo       第九部 歌,部分入声

 七、灰微   ei ui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八、森林   en in un ün     第六部 真、文、元半,十三部 侵

 九、冬青   eng ing ong iong  第一部 东冬,十一部 庚青蒸

十、希奇(儿) i(er并入)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十一、诗词   i(整体认读)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十二、别叠   ie (y)e       部分入声,佳麻二韵部分字

十三、忧愁   ou iu        十二部 尤

十四、读书   u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

十五、须臾   ü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

十六、绝学   üe         部分入声

 

 

第三章  诗律(律诗和绝句)

一、古体和近体

  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成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从字数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六言诗很少见的)。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在唐朝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它包括隋唐以前的诗,还有后人写的古风。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它有以下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字数少一半。五绝只有二十字,七绝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用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这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相当于半首律诗,所以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绝句里律绝属于近体,古绝属于古体。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称为五古,七言古诗称为七古;五言律诗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称为七律;五言绝句成为五绝,七言绝句称为七绝。

  古体诗除了五古和七古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长短句杂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列一类,而是归入七古(即使没有七字句)。

 三、律诗

  举例的诗里有一些入声字,在必须用仄声的位置上的已经注明,其它的入声字不再标注。

格式说明:

  注“*”的字可平可仄,注“·”的必须入韵!

 (一)五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1、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例句:[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别,入声。

  2、仄起首句入韵,首句换“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例句:[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竹,入声。

     [唐]王维《观 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疾,入声。看,平仄两读。第七句是拗句(详见下文)。

  3、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例句:[唐]王维《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石、歇,入声。

     [唐]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平起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例句:[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出、国、学、一,入声。

 (二)七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啄、足、白,入声。

     毛主席《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礴、拍,入声。

  2、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句::[唐]李商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十、笛,入声。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例句:[宋]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那,平声。

  4、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例句:[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峡,入声。

 四、绝句(律绝和古绝)

  上文说过,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我们分开讨论。

(一)律绝

 五言绝句:分平起和仄起入韵与否四种

  1、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例句:[唐]柳宗元《零陵早春》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无名氏]《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看、听都是平仄两读!

  2、平起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例句:[唐]李益《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注:竹、合,入声。

  3、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例句:[唐]王之焕《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仄起首句入韵,首句换成“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例句:卢伦《塞下曲》  

  夜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黑,入声。骑,名词,仄声。

 七言绝句:分平起和仄起入韵与否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例句:[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句:[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例句:[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例句:[唐]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泊,入声。

(二)古绝

  古绝是和律绝对立的,它是不受格律束缚的。凡符合下面情况之一的(或都具备的),应该认为属于古绝:

  (1)用仄韵;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即使用平声韵,也属于古绝。

例如:

  [唐]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三章  诗律(律诗和绝句)

五、“粘”和“对”

  

  律诗和绝句讲究“粘”和“对”。  

  “粘”指出句(单数句)和前一个对句(双数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对”指对句(双数句)和出句(单数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  

  知道了这个规律,记律诗和绝句的格式就很容易了!不论长律有多长,都要符合粘对规则!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唐朝前期,由于律诗尚未定型,有些诗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失对的情况

  例如: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3句失粘。4、5句失粘。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况非常罕见。至于失对,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六、拗句和拗救

  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如果拗了,就要“救”!一般来说,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位置补偿一个平声。常见的有:  

 1、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换成“平平仄平仄”。七言则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七言句第三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

  [唐]王维《观 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唐]杜甫《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到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这两首的第七句就是这种格式!

 2、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孤平,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应该补偿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例如:[唐]李白《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拗)惊天(救)上人。

  

 3、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第三字改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了“(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例如:[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拗)尽,春风吹(救)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第2、3种拗救情况可以联合使用!

 5、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6、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平平仄仄仄”,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仄仄”,不要救,但是很少用。

  例如:[唐]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入声)不(入声)转,遣恨失吞吴。

第三句就是“平平仄仄仄”。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和七绝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自然也要分明的。如果就五律和五绝来说,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者是有用的,因为它简单明了。但是,它也是不全面的,很容易引起误导,且影响很大,所以不能不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同样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里,第三字也是不能不论的,否则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的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同理,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看“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但是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五言“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四字并不一定分明;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需要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是不对的!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还未定型化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唐]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按照上文律诗的格式用*标注的四个字都“出律”了。当然这种“出律”是按后人的眼光看的,在律诗未定型化的时代,根本没有“出律”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古人称之为“拗体”。当然拗体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九、近体诗的避忌

  1、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  

 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叫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了。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声。在词、曲之中也一样。  

 2、三平调  

在平脚的句子里,末尾三子都是平声,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或“(仄)仄(平)平平平平”,叫“三平调”,也是大忌!绝对不允许的!在古风和古绝里则可以使用。  

 3、重字  

  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如果不损伤意境,可以重字!例如: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   · 

 十、近体诗的对仗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颔联和颈联一般是必须对仗的,而首联和尾联是可对可不对的。绝句形式上等于律诗的一半,对仗与否是自由的。

  对仗要求同类的词相对,词大约可分为下列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

 注: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d、不及物动词常常和形容词对。e、代词“之”“其”归入虚词。

连绵字只能和联绵字对,而且词性同类。如:鹦鹉对鸳鸯(名词),逶迤对磅礴(形容词),踌躇对踊跃(动词)。  专名只能对专名,最好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

  1、天文 2、时令 3、地理 4、宫室 5、服饰 6、器用 7、植物 8、动物 9、人伦 10、人事 11、形体……

 十一、如何记住近体诗的格式?

  其实诗的基本句式就四种,七言只是五言的扩展(可平可仄字有规律)。记住这些后,再掌握粘对规律和拗句拗救,诗律就掌握了!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亲爱的朋友:

  你掌握诗律了吗?如果已经熟练掌握了律诗和绝句,那么我们现在就进入词律的学习!如果你还没有掌握,就不要急着学词律,否则你很难理解词律的!

 

 

第四章  词律(破译宋词的遗传密码)

一、词和词牌

 (一)什么是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馀”。由于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句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字数、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有人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这种分法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情况还是如此的。

  在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创造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的。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二)词牌的来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1、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诗,不过是长短句罢了。例如: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双调的词可以是小令、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成前后(或上下)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句式相同或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字数、平仄、句式相同的就象一首曲子配着两段歌词。字数、平仄、句式不相同的,往往是开头几句不一样,叫做“换头”。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强外行人,强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三叠就是三段,如《兰陵王》、《西河》等。四叠就是四段,仅《莺啼序》一调。不再详述!

……

 二、词谱(常见的12个词牌的词谱:忆江南、浣溪沙、菩萨蛮、卜算子、西江月、鹧鸪天、临江仙、蝶恋花、满江红、水调歌头、念奴娇、沁园春)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下面,我们举一些常见的词牌来说明,为了显示古人填词的严格,所以举例不止一首。举例全部选正体。

            《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梦江南》《望江梅》等。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例:《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出”是入声。

  《梦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浣溪沙》

  四十二字,双调,平韵。别名:《减字浣溪沙》《浣沙溪》《小庭花》《满园春》等。四、五两句常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例:《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一作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首句可以用“仄仄仄平平仄平” 

            《菩萨蛮》

  四十四字 双调 别名:《子夜歌》《重叠金》《梅花句》等。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换平)

* *   · * *   ·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换仄)

*   ·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换平)

*   · *   ·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 * * ·

(共用四个韵上下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末句不能犯孤平。有人认为上下阕末句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大误!)

 

例:《菩萨蛮》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菩萨蛮》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青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间闻鹧鸪。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入声)倚门。

  《菩萨蛮 》五代·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入声)头誓(去声)不归。

  注:有人拿“入声、上声可以代替平声”的理论来证明上下阕第三字必平,还说温庭筠12首菩萨蛮此处全部用平声(眼睛有毛病),但是温庭筠这首末句第三字用的却是入声(连入声都弄不明白,有什么资格谈格律?),韦庄第一字用入声(代替平声,否则犯孤平;这种情况仅

见2例,另一例是辛弃疾的《破阵子》),第三字用去声,其他名家的作品第三字用上声入声者不胜枚举,纵然“入声、上声可以代替平声”,但是“去声绝对不能代替平声”!下文还有更多论述!

            《卜算子》

  四十四字 双调。别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等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例:《卜算子》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主席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西江月》

  五十字 双调 一、二句,五、六句例用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 · * * *· ‖

 例:《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七、八、说”是入声。

  《西江月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 》宋·刘过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鹧鸪天》

五十五字 双调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 ·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注:上下阕末句不能犯孤平!

 例:《鹧鸪天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左革右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临江仙》

又名《谢新恩》、《庭院深深》等。六十字 双调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例句:《临江仙 ·夜归临皋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临江仙 ·送王缄 》宋·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三国演义》开篇词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看”古代读平声。“夕”是入声字。

            《蝶恋花》

初名《鹊踏枝》,又名《凤栖梧》、《黄金缕》等。六十字 双调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   · ‖

例句:《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强外行人,强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满江红》——朱天王校对 

 九十三字 双调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①、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 *   ·  ** *       ·   **   *· ** 

平平仄②。仄平平仄仄③、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④、

  ·   * *   * *· * *     * *   · **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此调常用入声韵,而且往往用一些对仗。①少数用仄平平;②有人用仄平仄;③句法照例是上一下四,也有用平平平仄仄的,罕见;④宋词

人填此调以柳永“暮雨初收”为准,但是仅柳永用平仄平。)

例:《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满江红 》宋·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蔬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一本作将)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

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水调歌头》 ——朱天王校对

九十五字 双调 别名:《台城游》《元会曲》《凯歌》等。

仄仄仄平仄①,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②(或上四下七)。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③,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仄平仄④,平仄仄⑤,仄平平⑥。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②(或上六下五)。

***  **    *·  * *  ***   ·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③,仄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注:上下阕后七句相同!①可以用“(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上下阕②句实际是个十一字句,可以是上五下六或上四下七。如果是上五下六,则为: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如果是上四下七,则为: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 *  ***   · 

上下阕③均可以用“(仄)仄(平)仄仄”。

④可以用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还可以用平仄平(未见到例子),切记不能用平平平!

⑤可以用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⑥多用仄平平,少用仄仄平(见三例)、平仄平(见二例)。

例:《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和时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宋·刘过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鴞鸾。 

        《念奴娇》 ——朱天王校对

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等,一百字 双调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或仄平平仄仄①,平平平仄}。

* *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 *·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②。

*    * *  *   · * *  * *  ·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③,仄平平仄。 (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④)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

* *  *    * *      * * *·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⑤。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②。

*    * *  *   ·  * *  * *  ·

注:此调较灵活,常用入声韵。上下阕后七句相同;

①用上一下四句法;

上下阕②第二字可以用仄,或者用“(仄)仄(仄)平平仄”;

③可以是律句或上一下四句法;

④可以用上一下四“仄平平平仄”;

⑤可以用上一下四。

例:《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一本作“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宋·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念奴娇》宋·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夜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酹江月》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沁园春》 ——朱天王校对

一百一十四字 双调 别名:《寿星明》《洞庭春色》《东仙》

仄仄平平①,仄仄平平②,仄平仄平③。

****  ****  ***·

仄平平仄仄④,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⑤。平平仄⑥、仄平平仄仄⑦,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⑧,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⑨。

  * *  ·  **  * * ·

仄平平仄仄④,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⑤。平平仄⑥、仄平平仄仄⑦,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

上下阕后十句相同;

①常用“(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少用“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②常用“(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少用“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③常用“(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①②③都禁止用“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④必须是上一下四句法,少用“仄(仄)仄(平)平”仍然是上一下四;

⑤不能犯孤平!

⑥可以用仄平仄;

⑦是上一下四句法,上阕这句有人首字用平声,(三例,文天祥“为子死孝”属此)

⑧可以拆成两句:平平,仄仄平平。

         · *  · 

⑨三字豆可以是“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不能用“平平仄”。或用上一下七句法,首字必须用仄声。后五字绝对不许犯孤平!

例:《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宋·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团团(一作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

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沁园春》宋·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

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沁园春》宋·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

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

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沁园春·雪》 毛主席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

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四章  词律(破译宋词的遗传密码)

三、正体和变体,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同调异名,同名异调

 (一)正体和变体,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大家在读宋词时,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两首词的词牌一样,但是字数、句数、句读、押韵等方面却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词牌有正体和变体之分。正体和变体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使它们共有一个词牌名,又有不同之处,区别成许多变体,还生成一些别名。

 (二)同调异名

  同样一个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梦江南》《望江梅》等。《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梅花句》等。《卜算子》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等。

  贺铸是一个比较喜欢新创别名的词人,很多词牌的多数别名都是贺铸创造的!这反而给读者带来不少麻烦。这种做法不足取,我们写词时,最好用正名,不要用别名!有人喜欢用别名,借以炫耀自己知识渊博,不足取!

 (三)同名异调

  还有一种情况,两首词的词牌名一样,可是格式迥然不同!这属于同名异调。例如:《如梦令》和《阮郎归》都有一个别名叫《宴桃源》;《浪淘沙》和《谢池春》都有一个别名叫《卖花声》。这样的情况还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