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拐卖妇女电影:冯世纶教授讲中医(12月26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05:45:58
冯老师12月26日讲课文字整理稿 实际21、22条是一起的,是一条。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1)、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本条中胸满为主证,这个胸满是胸闷的意思吗?还有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其中的“下之微喘者”的“喘”和21条的“胸满”有什么区别呢?临床上怎样鉴别呢?
这个问题大伙儿想得比较仔细,就是看到问题了,应该想到,因为“胸满”跟“喘”确实不一样。这个胸满啊,首先要讲,这个胸满讲什么意思呢?这一条就是太阳病下之后,就是说,本来是在表的证,应该发汗,却用了下法,下了以后出现了脉促、胸满,就这麽两个症状,一个脉,一个胸满。脉促一会再讲,这个胸满指的什么?实际是讲什么呢,下以后啊,引邪入里,伤里,伤里以后不应该有表了,就是引邪入里了,没有表了,有这种可能,但是有的可能一下下的不厉害,可能这个表还没有全解,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桂枝去芍药汤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下了以后并没有完全入里,还在表,这种情况是什么,是脉促、胸满,这个胸满是怎么造成的呢?就是因为表不解,实际上咱们前面讲的桂枝加桂汤,桂枝汤的运用指征是“下后气上冲者”,还可以用桂枝汤,有气上冲用桂枝汤,没有气上冲就不用桂枝汤,奔豚,所以这个,胸满就是气上冲的意思。因为下以后,正气被伤了,正气被伤这是正邪相争,正气有与邪气相争的力量,所以这个正气还是要把邪气撵出去,攻出去,别的没有地跑,所以就往上跑,因为邪进里了,我从里面攻,我一攻,它就往上跑,因为还有表嘛,因为在有表的情况下,只能往上冲,就出现了邪气凝积在胸中,就出现胸满,就说明这个意思,就是说有气上冲的一种表现。
这个“脉促”,在这里是《伤寒论》经方的脉促,不是王叔和《脉经》的“脉促”,这个大伙一定要注意,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条,一个脉,这个脉促不是这个“时有一止复来”的那个“脉促”,一会停下又来的脉促,这不是王叔和那个脉促。这个是经方特有的“脉促”,所以解释这种脉促的医家,是经方派也好,时方派也好,都把经方的脉促当成了王叔和的脉促,“时一止复来”,这样解释这条就讲不清楚了,为什么?因为你脉一会来,一会不来,那还是表证吗?不是表证了,这个促脉就讲的是表证,跟这个胸满是一致的。怎么说呢,就是下以后,原先的脉浮紧,下之后,津液虚了,入于里了,也没有完全入里,表还没有解,怎么个表现,脉促,为什么脉促啊?由于里气伤了,伤了以后,还有邪气在里,正邪相争在胸部,所以就出现了胸满,这个胸满,一个表现就是气上冲,就是表不解。这个表不解,和原来的表不解不一样,跟伤寒中风脉不一样,不一致,它的津液就更虚了,但是津液虚还没有虚到家,所以连浮都浮不起来,它这个浮脉,为什么叫关脉浮,寸脉浮,当时没有这么叫,实际上这个脉只有哪浮,只有寸脉浮,关尺都沉、细、微、弱,只有寸浮,所以它就反应邪在上,在胸,所以胸满,跟脉一致的,所以这个脉是胡老解释的,你看看,讲促脉的,只有4条,葛根芩连汤(34条),这个促脉,所以这个葛根芩连汤的促脉也是邪气入里,表还没有完全解,所以这个促脉就是这样的。所以它的中心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寸脉浮,只有寸脉浮 ,关脉沉、细,不浮了。这个促脉跟胸满是一致的,代表了胸满。
这个胸满与喘是不是一个意思?它有相同的地方,都是在胸部,喘是气不相顺接,尤其中医中的喘是喉中痰鸣,射干麻黄汤它有喉中痰鸣,水鸡声什么的,它是气喘的,呼吸困难的。这个胸满,不至于造成呼吸困难,气不相顺接,只是感到胸闷,程度与这个表现不一样,他们之间都是邪气在上焦,在上,在胸中,当然经方的部位是大概的部位,不是说在气管,气管痉挛,不是在肺,他是在上焦,胸满是在上,哮喘的当然也是在上,但是他有呼吸不相顺接的这么一个表现,它有喉中痰鸣,它不太一致,相同的地方就是胸闷,是一致的。 下面第二个:是否有未经下而见脉促、胸满的太阳病?或者说:"太阳病,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对吗?
这个问题也想到了,看来就是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还是看到了一些关键点。就是对于读伤寒来说这是一个应该解决的方法论,就是读伤寒嘛,怎么理解伤寒论条文。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是很关键的吧。就是说伤寒论有些下之,发汗后,下后、吐后,这些条文,这是告诉容易造成这种病,他是这个道理,这个下之后,脉促,你没有下,没有吐,没有发汗,见脉促、胸满,用桂枝去芍药汤治疗,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我们临床看病,好多病人你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出现了这个证,根据这个症状反应来判定它是哪个六经证或是具体的方证是什么。所以不光是读这条原文,读其它的原文也是这样的,如桂枝加厚朴杏子,大承气也好,都是这样,并不是说下后,出现了大承气,没有,有的急性传染病经常这样,一得病就出现大承气汤证。以后讲少阴病的时候不是经常讲吗,所以这个条文,有的讲它的病的发生的原因,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但是根据症状来判断它的主要方证。所以“太阳病,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样理解,完全可以的,没有下之,完全可以根据症状,脉促、胸满者,用桂枝去芍药汤治疗。
第三个:请冯师讲述一下太阳病下后证由轻到重的情况及相应用方治法。
这个太阳病下后,刚才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前面已经说了,不一定是下后,所以关键是怎么呢,是知道太阳病应该发汗,这个是正确的治疗。不正确的发汗,引邪入里,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经常碰到,有些发热恶寒,典型的伤寒,或者是典型的中风,用清开灵啊,双黄连口服液,这是治里的药,用了后反而加重,用输液的办法更是直接引邪入里,引起抽搐了,甚至死亡,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这个太阳病下后由轻到重的情况,没有一个规律说由轻到重。这就根据病情,发病当时发烧,烧的很厉害的太阳病,是麻黄汤证,发烧也高,恶寒也厉害,脉也浮紧,这个烧的挺厉害,口也不干,这是太阳病伤寒证,这个时候人也很壮实,发热厉害,恶寒也厉害,应该发汗,吃点发汗药就好了。但是你如果用下法引邪入里,这个病人本来正气就旺,你用下法引邪入里,正邪相争的更厉害,所以出现的症状可能就比较厉害,出现了更热了,发烧了,入里了,完全的里热,出现大承气汤证,完全入里了,神昏谵语了,口渴,烦躁,因为正邪相争嘛,反应地非常的厉害了,就是大承气汤证。所以这个临床可以见到,当然有的轻,刚才说到桂枝汤下后,脉促、胸满,这个人体的体质比较弱一点,症状反应轻一点,所以入里了,表证还在,里证也不厉害,所以这还要发汗解表,所以这是轻的。当然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体质不一样,病邪不一样,用下的药也好,方法也好,不一样,所以有的病下后完全入里,有大承气汤证,有的没有入里,用桂枝去芍药汤,有的可能就是麻杏石甘汤证,有的就是,在古代,表应该在表解,表没解,入里,在古代就是这种认识。但是后来认识到不但入里了,还有不在里,不在表,在半表半里,半表半里有阳证,有阴证,根据病情、体质、用药、下的方法不一样,出现了在半表半里,有少阳病,有厥阴病,具体的病情千般万化,每个人正邪情况不一样,出现在表、里、半表半里的症状就不一样,所以具体的治法,看了伤寒论就知道了。在表应该怎么治,在里应该怎么治,跟刚才的问题一样,没有下,出现了六经证,出现什么证,就用什么方证来治疗,虚实的情况也就是这样。正邪相争的时候啊,它原先的证,正气非常的实,你下后,出现的可能就是实证;如果这个病你下后就出现了腹泻的非常厉害,一下就虚了,可能出现太阴病,出现太阴病,你就按照太阴病治疗就行了,可能四逆汤吧。你看霍乱,刚开始发烧时,在表,第二天一下到了腹泻十几次,又吐又泻的,电解质紊乱了,一下就出现太阴病,四逆汤证了,所以这个病情在临床上与外来邪气不一样,人体的体质不一样,出现的寒热虚实,在表在里在半表半里也不一样,这些情况在伤寒论里面都有,这个六经证在以后的条文都要讲的。 下边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复下,复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1),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复下,复吐也;
“阴阳俱虚”是如何作解呢?
这个实际上胡老在注解条文已经说了,这个“阴阳俱虚”啊主要是指表里虚,表也虚,里也虚,实际就是阴阳,所以这个用《内经》理论来解释就不好解释,不是《内经》说的阴和阳,从生理上面讲,阴的一方面 ,阳的生理,阴的生理,怎么来讲,就不好讲。这个就是指表里,这个在《伤寒论》阴阳有的是指表里,有时候指脉,有时候指病邪,正是阳,邪是阴。它这里主要是指表和里。脉微而恶寒就是说脉也微了,就是津液伤了,伤了以后,这个正气虚了,正气虚,就是里虚了。恶寒就是表虚了,正气虚也恶寒,人体的正气虚后也怕冷,当然这个它还有表未解,这种恶寒是少阴病了,是表阴证了。阴阳俱虚就是表也虚里也虚,是指表里的。所以这个有人提出来了,脉微者,此无阳也。那么阴虚如何作解?这个提问的人,可能认为阳就是阳虚吧。这个阳虚,就是27条吧,这个我们在下面就会读到。这个无阳也,是经方的阳的概念,不是《内经》生理的阴和阳,这个此无阳也,在经方只能按经方理论来理解,如果按《内经》的理论来理解,那就肯定讲不通。这个脉微,就是无阳,就是津液虚了,第46条麻黄汤的“阳气重”和“此无阳”正好相对,麻黄汤证是阳气重,它的脉浮紧啊,津液一点没有伤,它的脉很浮的。这个脉微,浮不起来,是因为这个血管的血没有了,没有津液了,所以就没有阳了,阳气虚了。所以,这个里面怎么理解这个字呢?无阳不是一点阳就没有了吗?不对的,“无阳也”就是津液虚到很虚了,但是这个表嘛并没有完全解,所以阳气一点没有了,津液一点没有了,那脉是摸不到的,那是通脉四逆汤证了,脉一点摸不到,所以27条还用发汗治疗,那是小发汗,所以这个无阳不能理解为一点阳气也没有,阳气一点没有了,津液一点没有了,那脉是摸不到的,所以这个“此无阳也”是强调津液伤的厉害造成的脉微,并不是说阳气虚,所以后边的阴虚如何解释呢?这个《伤寒论》没有阴虚这个词,它津液虚,就叫津液虚,它阳气虚啊,相当于《内经》的阴液虚,所以这个《伤寒论》没有阴虚这个词。它阴虚就是阳气虚,也就是无阳,是一个意思。这个大伙一定要转变开来,因为咱们都是先读《内经》的阴阳生理,两个互根,是互相变化的,是它的一套理论。可是细一读啊,《伤寒论》有些东西用《内经》是解释不通的。尤其是46条麻黄汤证阳气重和此条此无阳,更说明是一个独特的概念,别人没有提出来,是胡希恕首先提出来的,这样吧它是一个独特的经方概念,我们再读下边的几条的时候,读到27条,46条我们就可以体会了,这个阳就是指的津液。
为什么说“身必痒,为湿在表”?
这个提得也很好吧,这个讲病因。《伤寒论》经方不是注重病因,不是直接讲病因病机的,它主要是讲症状反应的,但是啊我们后世在体会的时候,往往从病因上去理解,实际上当然有些东西从症状反应上理解以后,再去反过来看看到底什么原因。你看桂枝汤吧,是营卫不和,这实际上是从症状反应上,结合临床,后来体会到这是营卫不和,桂枝汤是营卫不和证,营卫不和引起汗出老不止。这是后来从症状方证治疗效果上来体会。实际上“身必痒,为湿在表”,怎么理解的,也是从症状治疗结果上来体会的。因为发小汗,这个阳就没了,发大汗,就不行了。关于湿在表有哪些条文帮助理解的,大青龙汤证,也身重,身重是什么,是湿在表,大量的水湿在表,发汗,出了汗了,身不重了,这是什么东西啊,汗是什么东西,这是湿啊,还有《金匮要略》关于风湿的治疗,实际上治疗这种风湿,不能大发汗,一大发汗就风驱出来了,但湿留在里了,所以治疗风湿怎么着,小发其汗,麻杏苡甘汤啊,小发其汗,重在利湿,发汗是让湿和邪一块出来,小发其汗,风湿俱去,邪也去了,湿也去了,所以这些条文你联系起来看,就明白了嘛。所以这个桂枝麻黄各半汤啊,桂枝二越婢一啊,这些方子都是小发其汗的,所以这个桂枝麻黄各半汤,还有这一条都是这意思,不是发大汗的,发了大汗后人体虚啊,抵抗力差了,外邪又进来了,还在表,所以越发大汗,风湿越在表,赶不出去,小发其汗呢,风和湿都出去了,所以证明联系大青龙汤证,这个治疗风湿的麻杏苡甘汤证,这些方子嘛,就知道,这个痒,也是湿在表,而且从桂枝麻黄各半汤啊,桂枝二越婢一这些小发汗来看,就知道,这些小发汗,是去风湿的,风湿俱去。所以这个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它的治疗经验,总结它的方证,结果是在祛湿,不光在解表,同时在祛湿,所以知道身痒是在于湿,它跟后世解释痒是血虚生风不一样,那是后世的理论,它有一定的理念。这个伤寒论湿在表,用发汗的方法,把表解了,湿也就去了,这是经过反复证实了的。 第三个问题:“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热多表现如何,寒少表现又如何。与发热恶寒的区别在哪里?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实际上这是一句话,这个病经过下以后或者误治以后,还是发热恶寒,但是这种发热恶寒特点是什么呢?热多寒少。热多寒少如何表现呢?热多表现如何?寒少表现如何?这不是能分开的,实际上是在一起的,就是这个病里吧,发热比较多,恶寒比较轻,实际上是发热重恶寒轻,发热多也行,恶寒少也行,或者发热的时间长,恶寒的时间短也行,但是还是发热的多些,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大夫看到的,是病人自己感觉的(问:你身上觉得发热多还是恶寒多啊?他说我还是发热的时候多怕冷的少吧),那就是“热多寒少”,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发热恶寒的区别在哪呢?发热实际就是觉得热,恶寒就是怕冷,它是个感觉的区别,是指身上冷与身上热,就这么个差别。
第四个问题:“寒热的表现如何与少阳的往来寒热鉴别?”
这个鉴别也不是单靠发热恶寒来鉴别的,靠整体的症状。一般说少阳病是寒热往来的特点,所以正气盛啊,把邪气趋于表,那就是发热了;正气衰呢,邪气入于里,那就是恶寒、怕冷。它生成的机理大概是这样。它是寒热往来,一会冷一会热,这是少阳证的特点;太阳病或者阳明病不是一会冷一会热的,它是一天里总在发热恶寒,没有一会冷一会热的。当然有一些如桂枝汤证也好、大青龙汤证也好,它到一定时候也有发热,但是这中间的寒热往来一阵一阵的,它不一样,像阳明病它是发热在下午,叫潮热什么的这一类里热,但它不是一会冷一会热,而是总是热,恶寒也是,不是一会恶寒一会发热,大体上就这么个区别。但是判断少阳寒热往来还主要是靠提纲:口苦,咽干,目眩,这些少阳病的一些特征。因为少阳病有些没有寒热往来的,临床常见到有些病人就是嗓子疼,别的症状没有,那是什么病呢?少阳病嘛,它不是在太阳也不是在阳明,那只有在少阳。所以提纲是重要的,这个寒热不是主要的,(病人如果)有典型的寒热往来,咽干口苦没有,这个人也不口渴,也不目眩,也不恶心呕吐,虽然有寒热往来,病在哪?还在表。所以这个发热恶寒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有时觉得冷有时觉得热,所以判断是不是少阳还是主要根据提纲的,结合着提纲判断的。  提问:“23.1条和27条都是‘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为什么前者说‘欲自愈’,后者则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何故?是因为前者说不呕,清便欲自可吗?”

《伤寒论》的条文啊叫论广而成,经过很多人修改,有些就是“欲自愈”什么--注解,有些人读《伤寒》,他有体会会注解,后来抄抄抄(传抄)跟正文混到一起了,所以你读起来就觉得别扭,都“欲自愈”了,还吃什么桂枝二越婢一汤啊?它就是说这个病快要好了,但是还没好,所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还没好 ,比原先的麻黄汤证桂太阳病啊轻,有自愈的可能,后来为什么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啊?就是因为还没好,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所以后世的注解镶嵌到文字里就这样了。
提问:“请冯老谈谈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治疗皮肤瘙痒的体会。”
这个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皮肤瘙痒,我用的比较多,我给胡老整理的卡片最多的也是这个,这就不是原方了,是桂枝汤加荆芥防风,比麻黄汤还好用,实际上荆芥防风比麻黄的发汗力还强的,实际麻黄桂枝的发汗力很轻的,你不热服、热敷啊,不盖上被子根本不可能发汗的,不注意服法根本发不了汗的。有的人害怕,温病派害怕得不得了,开麻黄开6g吓死他,麻黄开10 g、18g更不敢,这是他没用过,用过就知道了,麻黄发汗很难的,所以大青龙汤就用了石膏了,用10g就不行了,必须用18g是起码的,要温热服,还要温服后赶紧盖上被子,这里头还必须用生姜,生姜少了也不发汗,它这种发汗是在清里热的时候同时发汗,就叫表里双解,所以这里发汗力量不大。
“气上冲”就是自己感觉有气从下往上冲,这是自我感觉症。其实刚才讲了“胸满”也是气上冲的感觉,胸闷、干呕都是气上冲的表现,讲桂枝汤的时候都说了。
提问:“21条脉促胸满可以看做胃胀有湿邪吗 ?”
这个不好说,从治疗方证来说,脉促不好说有湿邪,只是说明表没解,表还没完全解。这个胸满也是说明邪在上,气上冲造成的胸满,不一定胃胀,它不是胃胀,更不是湿邪。有湿邪的时候桂枝去芍药就治不了,必须用去湿邪的药。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伤寒论》不是病因辨证,它是根据症状反映辨证的,但是有的时候也考虑到病因,那也是根据症状相对应的,必须先认识它的症状反映,才能认识到它的病因。
提问:“请问您用经方一般是按多少克换算原书的一两?”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提,前几天开了个量效关系会。实际上,根据柯雪帆的折算方法,大概来说吧,就是把古代的一两折合成现在的一钱。有的是说古代的一两折合现在的多少克,现在算一钱等于多少呢?基本上是一两等于一钱,一钱等于3g,三两算9g,详细的折算那么精确没什么意义,要根据病情,像咱们讲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些方证就告诉咱们要根据病情用药量的大小,不是根据书上折算,根据病情,需要用大量就用大量,需要用小量就用小量,同样是麻黄汤证,这麻黄汤有的需要量大,有的需要量小。这个配伍也不一样,麻杏石甘汤用麻黄10g,麻黄汤用麻黄10g,还用桂枝,它发汗力大,麻杏石甘汤发汗力不大,大青龙汤要发汗,而且用的石膏也多,用的麻黄量也大。要根据不同的方证配伍也不一样,还有你根据自己的辨证自己的体会,我加了什么药,像麻黄加了苍术,它利尿多了发汗力就轻了,这些在临床应用一下就好了。所以这个剂量折算上不要花费咱们太大的精力,按照柯雪帆的考证折算就行了。像一斗是多少升啊、石膏鸡子大是多少两啊,都是一个大概的数。生石膏折算起来鸡蛋多大,在临床根本不实用,一枚鸡子那么大的石膏太少了。前几天发热的那个白虎汤证,生石膏你用鸡子大的一枚,五个鸡子大的也不行,你得用100g,所以这些是根据临床根据具体情况来用的。  提问:“脉促、胸满者为什么要去芍药?脉微、寒者,为什么要加附子?”
这个去芍药,胡老在条文里讲过,腹满而痛,腹实证用芍药,现在这个病人腹软软的,没有阳明证,没有阳明腹肌紧张的证,而且是有了胸满,所以邪在上,表邪比原先的桂枝汤证轻了,所以调和营卫用不着芍药了,就用桂枝甘草发发汗就行了,实际还是轻微的解表,所以药量也好,药味也好,都要减量,它病症轻了。
脉微、寒者,为什么要加附子?这里这个点,他读懂了,微寒前面加了个点,知道什么意思了,校正过来了。脉微、寒者,为什么要加附子?它实际意思是下之后,脉促、胸满,正气伤了,没有完全入里,还在表,这个表用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接着又一种情况就是不是脉促了,脉都促不起来了,寸脉也不浮了,这个脉微了,脉微是什么脉啊?这不是少阴病提纲吗?脉微细,但欲寐嘛。这个脉微就是津液更伤了,这种脉微,浮不起来了,这个里头浮不浮啊,也许是浮脉,但是主要是微,各个病人不一样,所以这个寒者,就是说身体更冷了,但恶寒了,就是说阴阳俱虚,表里俱虚了,所以这个脉也虚,正气也虚,脉也微弱,津液虚了,津液虚了出现了表还没有解,这种表未解,还是太阳吗?不是了,这不是太阳是什么,是属于还在表的少阴病,从这里可以见到六经病表证,少阴病怎么来的,从方证可以看到。古代根本没有六经什么,方证在表的时候用桂枝、麻黄发汗,以后麻黄不行了,加附子,这个治疗过程当中嘛,总结经验,这种脉浮紧的,有汗出,无汗出的,用桂枝汤、用麻黄汤,这样的方证就是太阳病表的阳证。用了桂枝加附子,光用桂枝汤不行了,所以加附子,出现了脉也微,明显的恶寒啊,所以这是桂枝加附子,这也是在表,这是表的阴证,表的阴证是什么,是少阴病,它就可以看到六经的来历,怎么总结出来的,用方的经验,在临床中怎么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所以这个脉微,身体寒,这种恶寒明显的,身体寒的,就是因为表寒,所以用桂枝加附子汤。
请问桂枝加附子汤中的甘草量 为什么是3两 是否为了制约附子 ?
这个甘草在里头还是一个扶正,温胃健胃,扶正解表的,它因为并不是解附子的毒,它是扶正,整个桂枝汤是辛温解表,因为咱们学《内经》的时候,讲内科的时候,讲法,讲治法,讲辛温解表,认识到解表了,伤寒论上不光是解表,从这个胃气来讲,整个的方证来讲。桂枝汤吧,它有发汗的一面,但主要是扶正,麻黄汤也是这样,是桂枝汤应该用桂枝、甘草、大枣、生姜,这都是辛温、辛甘健胃,健胃这是加强正气,现在少阴病,表寒、里寒,都寒,所以胃气也虚啊,更需要加强胃气,所以加强甘草,是加强健胃,不是解毒的。
临床上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是否一定要项背强几几 ?
这个对的,葛根就是针对项背强几几的。
冯老师,我这两天感冒了,畏寒,怕风,后背强几几,头有些麻紧痛,服桂枝加葛根汤,服后立即诸证减轻,好像好了,可是第二天又反复,又服了一顿,当时没事了,可今天又反复。请问冯老师这是为什么,我用桂枝汤只是服用当时有些小汗出,并不是遍身出汗,是汗出的少的原因吗?
出汗,经方的发汗剂都不能发大汗,你要记住,你再看有什么证,还有其他的证吗?口干不干,你项背强几几,少阳病也可能有项背强几几啊,桂枝汤,那个小柴胡汤也有项背强几几,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也有项背强几几啊,所以这个你要重新辨证,出了汗以后,不能再发汗。就是看,如果你还有畏风,头痛,项背强几几,那有表证,可以,但是恐怕要重新详细辨证,有没有口苦,咽干,不能老是吃一个方。
问:冯老师,我孩子8岁了,近段时间夜间打鼾,五官科诊断为扁桃体肥大。有口渴,欲饮凉水,无口苦,无腹胀,大小便正常。苔薄白,请问如何治疗。
这是阳明了嘛,有口渴,夜间打鼾,有扁桃体炎,是阳明证,鼻子堵,恐怕是还有点表,可能是表里合病,可以用麻杏石甘汤合大青龙汤加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