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母鸡下蛋:藏传佛教"皈依"、"发心"、"灌顶" 三入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4:52:23
【转】藏传佛教"皈依"、"发心"、"灌顶" 三入门2012-01-20 11:58转载自 虚空藏真如行最终编辑 虚空藏真如行

        藏传佛教称"皈依"、"发心"、"灌顶"为"三入门",其中

        1 "皈依"是入佛门,

        2 "发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3 "灌顶"是入密教之门。

 

       这三重教义就像内外三层城,最外的一道城墙是佛教和非佛教的分界线,第二道城墙是大乘教与小乘教的分界线,第三道城墙也就是最里边的城墙,是密教和显教的分界线。每一层城只有一个门,别无旁门、"后门"。第一道门是佛教之门,要想进入佛教,必须从这道门进去,这道门就是:皈依三宝;进入佛城后,不想停留在小乘的境界,想进入大乘菩萨境,就要进入第二道门,即"发心门";再想进入不可思议、无比神圣的密教境界,就进第三道门,即"灌顶门"。这三道门的关系是:要想进第二道门(大乘门),首先必须进入第一道门(佛教门);要想进入第三道门(密法门),必须先进入第一和第二道门。从这个道理可以懂得,灌顶和发心门的进入必须依靠"皈依门",因此说"皈依"是门中之门,法中之大法。修密法,首先要修皈依法和菩提心法,这一点必不可少,这也是门门相关、法法相连的原因。凡正宗佛教密法的每一个观修仪轨,开头都规定"皈依"、"发心",这不仅仅是一种密法仪轨的程序,而是有它深刻的道理。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庄严经论》中详细阐明:众生本具光明心,即佛性种子,从潜藏状态到显现、醒悟需要有适当的条件,就象深深埋藏在地下的植物种子如果没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就不会发芽一样。佛性种醒悟发芽的主要条件有四个:

       第一要有佛法的环境。如果没有佛法存在,听不到佛法,没有学佛法的客观条件,佛性种子就不会发芽。

       第二要有指引善道的大乘师,若无具备佛法知识、德才兼备的导师,就无从受到佛法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师恩大于佛恩。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论》中,把"拜师"当作得道的根本,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由于密法比显法更重视师教和传承,视师为"三宝"的总代表,是可见、可闻、可以感受到的现世的三宝,所以,在皈依法中首先提到"皈依上师"。有些人不懂得"上师是三宝"的道理,说什么"藏传佛教有四宝",这是十分可笑的。

      第三,本人要有善良的愿望,若本人没有善良的愿望,好比卵石在水中浸泡千万年石心也不会变得湿润柔软一样,虽在佛法中浸泡,也无法使他变得聪明善良。因此内因很重要的。

       第四要有佛性种子发芽成长的"福田"营养。"福田"是指"积德行善",这积德行善就如佛种发芽、成长的"肥料",若缺乏这福田肥料,佛性的萌芽和禾苗就像缺乏营养的婴儿一样,其生理和智力的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变成先天和后天不足的"弱智"或者"畸形儿"。

     现在虽然学佛的人多,但重视种福田的人很少,这也是学佛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以上佛种发芽成长的四个必备条件中,第一条佛法环境属于前生的修行积累,其余(亲师、发愿、行善)三条都包括在"皈依、发心"二法中。因此,《佛性论》指出"皈依三宝"是佛种萌芽的首要条件。

其他更多有关皈依的文章

1:皈依法观修要义

2:三宝皈依法

3:三宝的名词解释

4:僧宝 浅谈

5:法宝 浅谈

6:藏传佛教"皈依"、"发心"、"灌顶" 三入门

7:佛宝解说

8:三宝原理

9:【转】仅如是自行皈依,命终即生兜率陀天。受五欲乐(未皈依者可如是自行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