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一直跳出:屠胡猛将:族群大绞杀时代的民族英雄冉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0:55:29

屠胡猛将:族群大绞杀时代的民族英雄冉闵

    匈奴、鲜卑等北方胡族攻入中原后,西晋王室及士族大举迁徙,在长江南岸建立了东晋政权。唐代房玄龄主编的《晋书·王导传》记载:“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也就是说,为避战乱,有十分之七的中原人口都迁往了江南。而那些无力迁徙的北方汉族,则命运悲惨。胡人所到之地,尽皆屠戮。真可谓“狼烟千里,十不存二”。

    后赵石氏的残暴统治

    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原本就有嗜杀、野蛮的基因,在他死后,后赵的统治者石虎,更是以残暴著称,他以杀人为乐,荒淫无度。

    石虎残暴的例子在史书中“俯拾皆是”:每攻下一座城池,石虎便将城中男女屠杀殆尽。为了建宫室、修林苑、造甲造船,他多次野蛮征发汉族男女,途中病死、饿死、拷打致死者数以十万计。他强夺民间五万汉女编入后宫,肆意凌辱虐杀,致使女子的丈夫组织义兵反抗,但皆被镇压,死者无数。石虎爱好狩猎,他将南部中原数万公里的土地全都圈为猎场,不许汉人投一块石子,否则以“犯兽”(侵犯野兽)罪论死。

    石虎的儿子石邃也是胡作非为,他有时会在夜里到宫臣的家中,任意奸淫他们的妻妾;有时砍去漂亮宫女的头颅,放在玉盘中做成工艺品供人轮流欣赏;这些都玩腻了,就从宫内挑选出有姿色的尼姑,先淫后杀,再把她们的肉与牛羊肉合着煮熟,分给左右大臣品尝,让大臣识别味道……

    在后赵这种野蛮统治下,中原汉族人口数量一下锐减到四五百万,史书记载“北地苍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汉族人的数量甚至被迁入的胡人超越。

    在几乎亡种的情况下,残留的北方汉人流民决定奋起反抗,他们或构筑堡垒,或组成义军,与胡人军队展开了殊死较量。然而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汉人组成的军队实力太弱,几乎不对胡人造成任何威胁。因此胡人在最初的恐吓消失之后,依旧作威作福,视汉人为猪狗。

    胡人的优越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立在其军队优势和人口优势上的。有一次,野蛮君主石虎看着自己儿子出行的队伍,笑着说:“我家父子威风如此,只要不天塌地陷,还有什么忧愁的呢?抱子弄孙享乐就行了!”

    石虎此时怎会想到,不久之后,华夏大地就会崛起一代猛将冉闵,彻底清算和报复羯族的所作所为。

    猛将出世,胡人天塌地陷

    冉闵家累世为将,西晋末年,冉家人曾跟随陈午的“乞活军”抗击胡人。后来因寡不敌众,被时为刘渊部下的石勒打败,暂时归降。

    此战虽败,但冉闵的父亲冉瞻却给石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十六国春秋》记载:“(冉瞻)时年十二。长而勇悍,便弓马,临阵不顾。”石勒一眼就看中冉瞻的勇猛,认为“此儿壮健可嘉”,俘获之后,让石虎收为养子。后来拜为左积射将军,封为西华侯。几年后,冉瞻败于刘曜的部队,被刘曜斩杀,一代将星陨落。

    冉瞻死后,就留下了儿子冉闵。虎父无犬子,冉闵幼年时就果敢勇锐,继承了父亲的全部优点,令暴君石虎非常喜爱,把冉闵当亲孙子一样抚养。冉闵长大后,“身长八尺”、“勇力绝人”,而且“善谋略”, 是绝对的猛将,活脱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奇才。

    冉闵第一次上阵是在公元338年的昌黎大战中,当时石虎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年冉闵率领的军队因指挥有方而安然无恙,他从此名声大振。此后,冉闵多次参与平定北方丁零、乌桓、夫余等部族的叛乱,在与后赵劲敌慕容鲜卑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威望日隆。由于百战百捷,勇猛非常,又嗜杀胡人,冉闵之名,竟令诸胡将领闻之而色变。

    石虎死后,后赵陷入了混乱,宫廷争斗、兄弟相残、胡汉矛盾逐渐激化。冉闵在这场政治斗争中也险些被害。

    本来,后赵的王室曾经想利用冉闵的威望和兵权来稳定局势,并假意许诺时机成熟后拥立冉闵为帝。冉闵起初信以为真,但后来无奈地发现赵石氏反复无常,且欲置自己于死地。忍无可忍之下,冉闵决定重回中原汉人的一边,尽心竭力消灭胡人,以完成陈午当年的遗愿。于是,冉闵颁布了旨在报复羯胡的著名的“杀胡令”。

    “杀胡令”是冉闵最为著名的政令,此令共分三道。第一道“杀胡令”是冉闵在邺城幽禁后赵皇帝石鉴后颁布的,号称“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也就是说: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

    此令一下,各地传檄,汉人纷纷联合起来,带着积压多年的仇恨,正式向胡人宣战。胡人那里,则纷纷越墙离城,惊恐而去。

    面对胡人纷纷逃难的局面,冉闵颁布了第二道“杀胡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道令看似简单,其实绝难理解,如何才是与官同心,如何又不同心?官方不做正式说明,谁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正确执行,只好听凭自己所想。

    结果,此令一下,邺城内的羯族为了保命纷纷外逃,而百里之外的汉人为了杀胡纷纷拥入城中,两方恰巧相遇,城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

    还没等胡人迁出,冉闵就颁布了第三道命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

    这一下,胡汉百姓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官方的真正意图啊。于是,汉人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复仇了。冉闵亲自带队,光在邺城就屠杀了二十万的羯族人。一日之内,便有数万胡人被砍头。无论男女老幼,都不能幸免,尸体被抛在城外,成为野狗豺狼的晚餐。

    “杀胡令”,其实是冉闵为了掌控国内形势、满足汉人利益而颁布的一系列指令。这番指令一下,彻底激起了埋藏在汉族心中对于胡人侵略的民族仇恨,点染了复仇之火。一时间,北方大地硝烟重起,凡是高鼻梁多胡须的人,都被滥杀。汉人与胡人“无月不战”,尸野遍地。

    数百万青州、雍州、幽州、荆州等地氐、羌、胡、蛮族人面对汉人的血腥报复,无能为力,只好迁离中原,返回故土。在迁徙道路上,饿死的,病死的,互相杀害、攻伐而死的胡人十有七八。中原胡人,几乎丧尽。

    在“杀胡令”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几百万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灭亡,近百万胡人士兵被斩杀。而受屠杀最多的羯族,则或迁徙、或被屠,基本在中原地区灭绝。

    公元350年,在基本消灭胡人统治后,冉闵建国称帝,定都邺,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面对国破、家亡、族灭的惨境,中原的胡人决定反击。他们联合起鲜卑、羌人等北方各族军队,挑选出还能打仗的兵士,由后赵领队,共同对付冉闵。

    然而,冉闵骁勇善战,谋略超群,常以少胜多,屡屡挫败联军。

    公元351年,后赵新兴王石祗率鲜卑、羌人联军共计十余万再次夹攻冉闵。此前,冉闵逢战必胜,所以他这次稍微有些轻敌。于是,两方战阵刚刚布下,冉闵便想亲自带领全数军士出击。属下一将连忙劝道:“此时敌方强兵云集,正想引诱我们出兵交战,以便令我军腹背受敌。我们应该固垒不出,以观其变。现在陛下想要出战,一旦没有万全之策,则大势去矣。”但一个叫法饶的道士却说:“我夜观天象,看到太白星行经昴宿,这正预示胡王将灭,应该一战克敌,勿失良机啊。”

    冉闵早已按捺不住全力出击的想法了,听了法饶的话后,他捋起衣袖,大声宣布:“我出战决心已定,如有再敢劝谏者,斩!”于是他集合起全部士兵出战。结果,他上了胡人的当,跑进了胡人的包围圈,数万军队受到三面夹击。一番苦战之后,冉闵只与数十名骑士杀出重围,连夜逃跑至邺。

    此战,冉闵损失大臣、兵士共计十余万人,元气大伤。

    石祗本以为冉闵战死,就命属下刘显带领七万兵马连夜攻打邺城。谁知刘显离邺城还有二十多里的时候,意外地遭到了冉闵的袭击。原来,冉闵秘密逃走之后,迅速组织了一支军队,料定联军要来攻邺,预先埋伏了起来。

    刘显毫无防备,大败而逃,冉闵追至阳平,斩首刘显军队三万余人。刘显只听说冉闵勇猛,这下亲见亲历,心中十分畏惧,便秘密遣使请求投降。冉闵心存怀疑,不许。后来刘显为了证明诚意,就悄悄杀了石祗,将石祗的首级送到冉闵跟前,冉闵这才相信了他。

    由于刘显的胆小自保,联军霎时间群龙无首,土崩瓦解。石祗一死,后赵彻底灭亡。

    天王之死

    谁知这个刘显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没多久他就背叛了冉闵,不知天高地厚地再次率军攻打邺城,结果又被冉闵打败,只好四处逃避。

    跑回大本营襄国城后,刘显心有不甘,干脆自立为帝,想充一充好汉。他心想:冉闵强大,不可贸然进攻其主力,只有先打他的弱小属下,引虎出山,方有胜算。于是,刘显派了大军去攻打常山。常山太守苏亥果然力不能敌,向冉闵求救。冉闵亲率领八千骑兵救援常山。
哪知,刘显的如意算盘落空,仅仅是这八千骑兵,就如天兵下凡一般,消灭刘显的大军,就像捏死蚂蚁一样容易。最终,冉闵诛杀了刘显,将后赵余孽尽皆消灭。

    冉闵与刘显周旋厮杀,却忽略了联军的另一支:鲜卑族的前燕军队。趁着冉魏与后赵混战之际,前燕已拿下幽、蓟,将势力扩展到了冀州(河北一带)。刘显一死,冉闵立刻又率着八千铁骑攻打前燕重镇魏昌城,与之对战的是前燕第一名将慕容恪。

    起初,冉闵势不可挡,十战十胜。前燕连连败退,慕容恪不得不考虑变换战法,终于,

    他想到用铁锁把战马连接起来的方法,同时挑选出五千鲜卑勇士,组成连环骑射方阵,然后到冉闵帐外叫战。

    冉闵因连胜之势,欣然应战。只见他大喝一声,飞身跨上朱龙赤马,左手持双刃矛,右手持钩戟,“顺风而击”,率先冲入慕容恪的军队之中,顷刻间,三百余鲜卑兵卒人头落地。

    骁猛无敌的冉闵遥望鲜卑旌旗木杆,知是中军所在,又是一阵热血冲顶,不顾上次轻敌的教训,纵马直杀了过去,直欲斩取慕容恪人头。

    慕容恪见状,立刻调来两旁骑兵,瞬间将冉闵包围了起来。冉闵虽竭力拼杀,但自知寡不敌众,便跃马而进,杀出重围,向东走去。谁知刚走了二十余里,朱龙宝马就离奇死去,冉闵无法快速离去,没跑几步,就被赶上的慕容恪擒获。

    慕容恪将五花大绑的冉闵送到鲜卑皇帝慕容儁(音“俊”)跟前,慕容儁知道眼前这个人的分量,便站在冉闵面前,羞辱他道:“你这个奴仆下人,也想妄称天子吗?”冉闵昂首答道:“天下大乱,尔等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欲篡位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慕容儁听后大怒,令人将冉闵鞭打三百余下,然后推到龙城遏陉山(今辽宁省朝阳县遏陉山),斩首示众。

    冉闵人头落地后,遏陉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七个月内,天旱不雨。慕容儁非常恐惧,以为是上天发怒,赶紧命人祭祀冉闵,封其为武悼天王。祭祀当天,又是天降大雪。

    冉闵生前曾经遣使告东晋王庭说:“叛逆的胡人扰乱中原,如今我已消灭他们,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话,请派军队来。”东晋最终没有答复,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而在冉闵死后的第二年,东晋就诞生了《兰亭集序》,王羲之的这部名篇妇孺皆知,却很少有中国人记得冉闵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