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怎么限制应用网速:新十年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之路怎样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4:31:14
案由:新十年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之路怎样走

       回顾21世纪第一个十年,北京市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迈入世界城市的目标。在走向世界城市的道路上,第一个十年北京市做了三件最突出、最有成效、最具历史意义的大事。第一件大事,是代表我国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并以“新奥运”筹办为机遇,打造了新的北京城,城市建设总量空前,城市面貌变化空前,用“天翻地覆”来描述也不为过。第二件大事,是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坚持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在筹办奥运会、加快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郊区和农村没有掉队,尤其是奥运会以后,郊区农村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区管理等各项建设投入与制度创新都有重大转折和显著突破,初步改变了50多年来二元制度造成的农村明显落后于城市的局面,城市在现代化,郊区和农村也在走向现代化。第三件大事,是贯穿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民生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为百姓办实事制度及一系列措施,让全体市民不断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总体小康已经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就发展基础来看,前十年北京市已经由工业化阶段迈入了后工业化阶段的门槛。与阶段性变化相适应,北京的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改造、现代化建设也必然在现有基础上形成新的战略思维、发展导向和实现路径。这个转变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基本点是:制度层面坚持城乡一体、经济层面落实分区发展、社会层面完善均等服务。

       我认为,在世界城市建设中,21世纪第二个十年北京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全区域的制度一体化问题。制度一体化的实质是在解决社会公平方面有突出进展,是让全市人民无论生活在北京市的哪一个地方,无论从事的是什么产业,都能够享受到“一体化”的社会公共服务待遇的阳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城乡一体化就没有世界城市。

       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不仅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目标,也是根本缓解城市人口难题的有效路径。北京人口难题本质上是由工业化阶段加快大容量就业产业的发展战略而必然导致的结果。在大都市地区,在我国长期二元制度条件下,由于城市与郊区之间存在生产、生活条件鸿沟,郊区的各项生产、生活服务条件与当代人们不断提高的社会生活服务需求水平相差甚远,所以大容量就业产业(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带着大量就业人口长期向城市集中,就成为一个难以扭转的趋势。加之在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等定位下,这些“中心”的功能都被安排在中心城区,进一步加剧了产业、就业、人口、居住、交通流量等在中心城区集中,使城市病凸显。因此,北京人口问题与其说是人口规模问题,不如说是人口空间分布问题。据统计,北京市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其中,占全市面积8.4%的中心城区聚集了62%以上的常住人口。

       目前,解决人口膨胀难题尽管需要各种各样的暂时措施,但是长远的和基本的出路在于解决人口的空间结构、居作分布问题,充分发挥郊区城镇和乡村聚落的疏解容纳作用。这既顺应了当今高度城市化阶段必然出现的郊区化趋势,也有利于带动郊区经济进一步繁荣。所以,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而言,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也是缓解城市人口问题的基本路径,更是解决建设世界城市、实现现代化中最突出的城乡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的有效路径。

       坚持城乡一体的制度创新,应把注意力重点从前十年侧重于户籍、就业、保障、服务等各项制度的单向突破,转到侧重于解决各项制度之间的配套与衔接问题。尤其是,不应简单地以农民“转非”的办法来改变户籍制度,而应探索现行户籍制度下让农业户籍人口全面进入城市社会服务体系的制度突破。最重要的是,应改变将城乡两种社区管理形式之间转制、城乡两种社会服务体系之间转轨、城乡两种户籍之间转型、城乡两种所有制土地形式之间转性等诸多环节捆绑在一起,以土地变性为依据,人随地转,各环节联动的旧有机制,改变基层和群众缺乏选择、经常处于“被动城市化”的状态。实行“拆捆松绑”,即松解原先被捆绑在一起的各个制度环节,从实际出发,实行“适捆则捆、宜分则分”,大大降低城市化成本,减少社会矛盾,根本解决原先“逢征必转”政策发挥正面效应同时产生的难题,实现平稳过渡,和谐转制。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下一个十年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脚步已经开始进入了全面解决工业化阶段遗留问题和后工业化阶段新问题的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北京具体表现应是改变工业化阶段的全区域全面增长的思路,实行分区发展的战略。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所谓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不应再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思想。借鉴主要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分区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把经济发展的着眼点转向解决民生、提升消费服务水平,转向相对稳定而非快速增长;在空间结构和景观形态上,应更加明确地划定城市增长的边界,限制城市景象像前一阶段那样随着“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而不断蔓延;进一步区分城乡分工,实行“严格控制中心建设、努力保护乡村景观、重点发展郊区城镇”的分区发展的空间战略。

       首先,要毫不犹豫地控制中心城区建设规模,逐步减少大拆大建,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以救护中心城文化;二是毫不动摇地保护农业、保护乡村、保护农地,进一步发挥乡村和农业作为限制中心城和新城向外蔓延的界定作用,进一步发挥乡村和农业为城市提供宜居、休闲、文化、安全等各类载体作用,使乡村和农业成为城市的大花园;三是把新城和小城镇作为发展产业、增加就业、疏解人口、提供服务的主要空间,使郊区更多地拥有与中心城区同等优质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科技推广、社区工作等服务。特别是应调整郊区各类城镇的功能,使小城镇发展跳出单纯面向聚集当地农民、聚集农村产业的思路,把它们作为全域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使之与中心城区的高端产业联为一体,让高端化、总部型的新经济体在郊区城镇发展壮大,使后发而起的郊区城镇成为世界城市的“明珠”,用十年时间改造全市人口的空间布局,基本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

       实行分区发展和调整人口分布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如何使地方的“产业发展——财政收入——服务能力——居民福利”的供应链生态化地转变为更加适应后工业化阶段战略实施的格局。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社会层面完善均等服务,改变工业化阶段那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地方居民福利直接挂钩的“谁发展、谁增收、谁受益”的利益分配格局,加强市级统筹和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区县自主权利与自选作为,以地方居民享受社会服务和福利水平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志。同时,应探索拓宽与人口相应的财税收入来源,缩小区域之间政府财政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