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成龙颖儿腾讯全集:老中医讲究服药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3:42:48

老中医讲究服药之法

 闲在居士

    鸣散是大家都知道治脚气的名方,要求煎成安置床头,次日五更,也就是下半夜三到五点鸡叫时,分作三五次冷服,冬月略温也可。为何如此服药,想必是因为脚气为壅疾,后半夜腹内空空,药液好消化吸收罢了,说“鸡鸣时服药,从阳注于阴也,服药需冷者,从阳以解邪也”,恐怕是臆说,拍脑门想的,为何冷服,想必是脚气冲心,心中烦热之故,不敢确定,有待高明。我多年验证服鸡鸣散之类的方药以治“脚气”,并没要求在鸡鸣时服药,只是要求空腹服,以便药力下走倒是真的。复原活血汤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要食前大温服,也就是空腹服,以取利为度,得利则痛减,若饱食再服,药力则不得发挥极致。这个就要求服药要讲究方法和时间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说,“病人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曾经治一胃溃疡的病人,给药一周,药后反应效果不但不大,反而肚腹饱胀,再也吃不下多的饭,言辞之中,有埋怨之意。细审药方病情觉无差池,问何法服药,说你医生交代的方法觉得不好,我胃中已溃疡了,还要求饭前服药,那不是更刺激我的胃吧(他这个溃疡是因有头疼病经常爱吃头疼粉刺激的,所以怕空腹吃药了),所以就每次在饭后服一大碗,不刺激胃还帮助消化。我笑着给他说,我这个药就是要求你饭前空腹吃,等过一两个小时再吃饭的,也不可喝多,二三量就好,不信你再吃几剂看看。原来胃溃疡病人消化力弱不说,肚子太饱了也会加重病情的,空腹吃药不胀肚子,药中的敛疮成分也可充分接触胃粘膜,起到治疗作用,饭后吃药则不然,加重了胃的负担还起不到很好的疗效,就这么点小道理,改变服药方法疗效大增。经常有感冒发热的病人来吃中药,我就要求他服药以见效为度,不论一日三餐,可少量多次服用,必待微汗出为效。仲景先师桂枝汤服法可作为标准。说“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当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要是按惯例一日三服,就达不到汗出病解的效果。治自汗,桂枝汤服法也有讲究,宜“先其时发汗则愈”,这个服药的方法和时间都说到了,不按此法,药就难以生效。实践证明,麻桂汤方服后不“温覆”,汗是不易出来的,这也是服药方法问题。别以为你的辩证处方切题了疗效就好,吃药不得法枉费心机。病在上部,宜饭后小量频服,如头面咽喉诸疾,病在下部,宜饭前空腹服药,以利于药力下趋。还有要根据人的生理状态来决定服药时间,一般来说,治疗不急也不缓的疾病而又无特殊忌讳的,我都是要求患者在肚子不饱不饿时服药,这样会很舒服,想想看,肚子要是饿了该进食的时候,你医生要求他服药,还咋吃饭,肚子吃饭饱了,还咋能再加药汤进去呢?一句话就是要求服药离饭远一点。
    一日三服的方法是老百姓最好掌握也是最明白的方法,因为一日三餐的缘故。三服法多是用于陈年痼疾,病势不急者。根据病情来决定服药方法是最合适的。比如呕吐严重的病证,也按常法服药,一次半碗,想想药下去了必然再吐,瞎伤胃气,必顺应所求,小口频服,待药力发挥,呕吐稍缓才可再多进药以达到治疗目的,如生姜半夏汤“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一升半就是三百毫升,分四次服一次也就不足一百毫升了,“小冷”就是要看病人所欲冷热而定,吐多了的病人多口干舌燥,想喝凉的,如再给太热的药汤,胃中必然会更难受。仲景治呕吐剧烈者服药多在七八合,不足一升可以为法。喝药的频率也多讲究,根据病情和药力大小而定,攻逐水饮的十枣汤要“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大小承气汤“得下,余勿服”、“若更衣者,勿服之”,葶苈大枣泻肺汤、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甘遂汤等的“顿服”,都是突击给药,是急去其邪而无使伤正的方法。现代医学有个美其名曰的“冲击疗法”,实则是晚了中医一两千年。病有缓急,服药也要审时度势。任何药物都有个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的过程,为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仲景还发明了连续给药的方法。上桂枝汤例不论,又如桂枝人参汤“日再夜一服”,理中丸“日三四,夜二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半日许则尽”,黄连汤“昼三夜二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分五服”等,都是顺应病情以及时祛邪的频服法。
    服药的时间还依据疾病的性质而定。如治疟疾就要在发作之前服药,这是都知道的,仲景在这方面也是专家。大黄附子汤“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大概就是四五十分钟,防己黄芪汤“良久再服”,就不是一日三餐了,大建中汤“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等。现在为什么一般认为中医只能看慢性病、且治愈疾病较慢,除去其他因素外,我看服药可能也是个大问题。后世医家也很重视服药方法,急服、缓服、食后服、空心服、临卧服等都是对仲景服药法的发展。服药方法的问题是个不可不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