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均国土面积:水哥走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42:39
水哥走了。

没有留下一句话,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毫无眷恋、义无反顾地走了。

2012年第4天上午,陪同夫人上街买菜回来,水哥一头埋进书房伏案工作,一小时后倒地不省人事,两小时后即宣告远行。

水哥是一个活力四射的人,课讲得好不在话下,篮球场上、乒乓台前都是一员闯将,下棋象棋可以通宵达旦,横扫三军。

总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同在一个“战壕”里,一起度过工作上、生活上最困难的时期。

后来大家分散四处,虽同居一城,但极少见面,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家相信什么“相见不如思念”。

水哥讲课投入,每上一节课都无异于一次透支。这些年大约每年相见一次,每次见到他,我都奉劝他好好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退休了就不要再登讲台,但他舍不得离开学生,眷恋着须臾不曾离开的三尺讲台,坚持带病传道授业,终因劳累过度,英年早逝,让同辈不禁潸然,不能自已。

灵堂上,挽联写着:

“德沐桃李天下尽敬鸿师义 水波子孙满天庭感慈父恩”

张正育大哥闻讯填词两首:

浣溪沙·人生苦短:与世沉浮意自优,江风拂面笑沙鸥。夕阳西下水东流。月白人归寒夜静,何家玉笛泣悠悠。人生苦短莫寻愁。江城子·元旦自题时光不解老催人。一江鳞,半滩尘。年来风物,误却眼前新。窗外秋冬春夏换,帘漫卷,水云晨。烛光清淡晚霞亲,浪翻银,酒兴颦。寒凝大地,室内暖藏身。欲把芬芳松竹寄,心坦荡,楚江滨。抄于兹,以作纪念。另转网文一篇,献给诸位大哥大姐。(水哥,李德水,毕业于川大数学系,武汉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终年65)

附:

珍惜现时 享受余生

【纽约】陈松鹤

又一位同学好友悄悄上天了,从受邀到离走,才几个月。进入花甲老年的我们这代人,兔逝狐悲之后,痛定思痛。天堂路可遇不可求,人间道还得往下走。

康熙“还想再活五百年”,只是说说而已,毛主席“万岁”,只是叫叫而已。我们离七、八十岁的平均寿命(美国78岁,中国大陆73岁,香港82岁,台湾79岁),不到二十年了,弹指之间。扣除“看不见,食无味,走勿动,全忘记”的终老期之外,可以自我支配并自由享用的时间还有多久呢?步入老年,顺应自然,及早退下,不与天公试比高。

过去的已经过去,永不回复;未来如海市蜃楼,尚不可知;只有现时才是老天赠予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礼物,唾手可得。好好珍惜身边的,时时在乎眼前的,细细享用到手的,美美品味口中的。真真切切、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最受用的、最幸福的。

决定生命长短有三大要素:基因、遗传;生存环境;思维及生活方式。唯有后者完全能由自己把握和掌控,对于提高老年生活的品质,其作用并不亚于物质条件。中年进入老年,人体经历了激素失衡后自动适应的过程,然而思维及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调整,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才能得以完成。

进入老年,享受余生,心态上要确立三视。视身渐老:不急不赶,不争不火,量力而行,防病治病;视心不老:继续老爱好,发现新兴趣,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学习到老;视死如归:来自大地回归大地,坦然而归,“质本洁来还洁去”,安乐而去。

进入老年,享受余生,观念上要学会三自。自立:积谷防老,立足自身,不靠福利,尽早规划好余生;自助:学会做家务,学会打理自己的事,学会独处和孤独,适应二人天地甚至独身世界;自乐:自找乐子,自娱自乐,寻回童趣,自得其乐,兴致勃勃,豁达开朗,原谅伤过你的人,忘却让你伤心的事,还清你欠人的情,无怨无憾,自由自在。

进入老年,享受余生,生活上要坚持三不。不烦:远离劳力事和利益事,人不烦,回避麻烦事和是非事,心不烦,懂得糊涂,要会舍弃,学习说不;不省:心仪的东西要买,想去玩的地方要去,该享受的要舍得,应当用的钱要化,眼睛一闭,钱就是纸;不等:箱藏的靓衣即穿,感兴趣的事快做,没有实现的老梦要圆,未回报的旧恩去报,想做的好事就做,时不待我。

进入老年,享受余生,健康上要遵循三动。动手:动肢舒筋活血,做操、散步、旅游、跳舞、打拳------,动则活,动则通气,动则勃勃生机;动脑:读书、看报、写作、下棋、学电脑------,观察、分析、思考,不锈的大脑才是生命之本;动心:看重交情,善于交流,聚旧雨,交新友,浅则人际交流、信息交流、经验交流,深则思想交流、信仰交流、心灵交流。手-脑-心的循环和互动正是人体生命力之所在。

进入老年,享受余生,与儿孙相处要注意三少。少管:留给双方多一些空间,距离就是美,儿辈已中年早就断奶,孙辈更无抚养之责;少留:给儿孙留财不如留才,为不肖子孙留财可能反而害了他(惰、赌、嫖、毒),争气的后辈挣得比你还多,守住老本,拒绝啃老;少望: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路,莫把儿孙的成败当作自己的胜负,少把养老和孝道的希望寄托在儿孙身上,少一份期待少一些失望。亲情是爱的双通道,并非单向的奉献。有多少华人老年父母“望子成龙”、“养儿防老”的美好愿望,反成拔苗助长、龙头蛇尾的无奈结局,甚至落得房财二空(房被占钱啃光)、累苦终老(服侍第二第三代)的悲惨余生,要引以为戒。

进入老年,享受余生,同老伴的关系做到三相。相得益彰:投合迎合配合,展开婚后的再次磨合,同趣同爱同好,求大同存小异;相敬如宾:互尊互敬,至爱至亲,善待善终;相依为命:互帮互助,互扶互靠,共担艰辛困苦,共尝酸甜苦辣,共享夕阳美景,共走茫茫天路。老伴老伴,不是各自飞的同林鸟,而是志同道合的老伴侣,更是心手相连的生命共同体。

对于打工族来说,退休后才有时间、金钱、健康三者皆全的这么一点点黄金岁月,是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应成为人生的制高点。尚存的“看得见,食有味,走得动,不忘记”的美好时光,弥足珍贵,稍纵即逝,务必牢牢抓住,紧紧把握。

注:上天之人为刘俊,前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曾二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上作“医疗改革”的报告,才华横溢,位高权重。今年5月因鼻塞发热起病,诊为恶性淋巴瘤,10月离世。

(上文将刊載于美国华人报纸)

(图片均为金水桥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