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京俊拍戏张申英探班:步兵师沿革(191师—250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5:47: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师沿革(191师—200师)
 
第191——200师步兵第191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4纵队第11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第191师,该师部队前身可追至1937年11月成立的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抗战胜利后编为冀晋(赵尔陆)纵队第1旅,1946年3月与晋察冀军区教导师合并,称晋察冀军区教导旅。1946年6月改归张家口卫戍司令部建制,同年11月划归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12月改番号为第11旅。1948年5月随纵队编进华北军区第2兵团。191师基础较老,572团为百色起义红7军余脉。部队战斗作风顽强,为华北军区主力师之一,曾参加保北、正太、青沧、清风店、石家庄、察南、平津、太原、兰州等著名战役,表现不俗。1951年2月随
64军入朝参战,共歼敌8900余人。在1951年11月反击马良山战斗中,191师与配属的炮兵、坦克、高炮、工兵等部队密切协同,以3个营1个连的兵力经过4小时激战,攻占并巩固了马良山要点,全歼设防严密的英军苏格兰皇家边防团1个营,共毙伤俘敌1740余人。而在以往的战斗中,一两个师的志愿军还常常攻不破只有临时野战工事的营级单位的美英军。马良山反击战的胜利,被誉为“联合兵种协同作战的成功范例”而载入史册,标志着我军的作战水平已经迈入初级现代化战争阶段。1953年8月该师回国,长期驻防丹东。1985年整编后,改番号为陆军第64集团军步兵第191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
1991年5月,该师炮兵团指挥连指导员张子祥被中央军委授予“学雷锋模范”荣誉称号,为新时期我军著名英模。1998年7月191师转隶辽宁省军区,10月缩编为步兵第191旅。2003年全军体制编制后,该旅转隶陆军第40集团军建制。步兵第192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4纵队第12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第192师,该师前身是1946年3月成立的冀晋军区独立第2
旅,1947年1月调入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改为第12旅。1948年5月随纵队编进华北军区第2兵团。曾参加保北、正太、青沧、清风店、石家庄、察南、平津、太原、兰州等著名战役,表现较好,特别是在平津战役中,顽强阻击,将敌王牌35军东撤退路死死掐断,为全歼该敌做出重要贡献。1951年2月随64
军入朝参战,1953年8月回国。1985年整编后,改番号为陆军第64集团军步兵第192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87年,师侦察连编为沈阳军区侦察第15大队第4连,赴云南老山参加对越防御侦察作战,英勇顽强、敢打善战,1989年2月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该师转隶辽宁省军区改编为辽宁陆军预备役步兵第192师,目前是全军预备役重点建设部队。步兵第193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8纵队第22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第193师,该师前身是著名的红1师,抗战期间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1937年10月扩编为独立第1师。1937年11月,改为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杨成武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抗战胜利后,以1分区机关大部和所属3个团组建冀察(郭天民)纵队第6旅,1946年3月晋察冀军区整编,6旅改为第2纵队第4旅。1948年11月,4旅调入新组建的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8纵队,改为第22旅。193师基础较老,战斗力强,为华北军区头等主力师。在解放战争中,曾参加保卫张家口、绥远、正太、大清河北、清风店、石家庄、保北,进军察南、热西,转战冀东、平绥路,鏖战平津、太原,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斗,共歼敌38990人。577团、579团在1947年10月的清风店战役中表现突出,双双荣记集体大功。1951年2月193师随65军入朝参战,毙伤俘敌9000余人(其中俘虏86人),1953年10月回国。1981年参加北京军区在张家口地区组织实施震惊中外的现代战争条件下代号为
“八○二”
大演习。1984年10月1日以579、578团为主体组建两个302反坦克导弹方队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1985年整编后,改番号为陆军第65集团军步兵第193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1997年6月,578团3连(现师装甲团装步营3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基层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是新时期全军著名先进连队。1998年8月体制编制调整,193师下辖步兵第577团、579团、炮兵团、高炮团和装甲团。步兵第194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8纵队第23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第194师,该师前身是1944年11月组建的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第
15军分区。1948年1月,以15分区机关及所属警备第1、5团和冀东独立团为基础,组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5师。1948年5月,该师调归新成立的华北军区建制。8月,该师改称华北军区第2兵团独立第1旅。1948年11月,独1旅调入新组建的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8纵队,改为第23旅。194师团以上干部多为红军干部,营连以下干部都经过抗战洗礼,基层士兵都是冀东子弟兵、翻身农民,部队纯洁,进步迅速,敢于刺刀见红,580团、582团曾被荣记集体大功。该师在1948年配合东北作战的“牵牛战役”诸战斗中表现优秀,逐步锻炼成英勇善战的劲旅。后参加平津、太原、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斗。1951年2
月至1953年10月,194师随65军入朝参战,歼敌9482人,涌现出“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1981年参加北京军区在张家口地区组织实施震惊中外的现代战争条件下代号为
“八○二” 大演习。1985年整编后,改番号为陆军第65集团军步兵第194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8年8月体制编制调整,194师缩编为步兵第194
旅。2003年该旅撤消番号。步兵第195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8纵队第24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第195师,该师前身是1948年9月以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6、40、
20团为基础合编组建的华北军区第2兵团独立第2旅,1948年11月,独2旅调入新组建的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8纵队,改为第24旅。后参加平津、太原、解放大西北等战役战斗。1951年2月,195师随65军入朝参战。1953年10月回国。1960年10月该师拨归工程兵建制,改为工程兵建筑第52
师。1985年全军整编,以该师为基础组建总参工程兵工兵第41旅,多次参加赴外维和工程任务。195师583团曾改为工程兵建筑52师108团,后为工兵第16团,1982年时归65军代管,1985年整编后正式改为陆军第65集团军工兵团。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95师成立于l969年10月,北京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将工程兵第4工区改编为陆军第195师,隶属陆军第65军建制。1985年全军整编时撤消番号和建制,以该师师部及部分分队、65军坦克团、守备3师坦克营合编组建陆军第65集团军坦克旅。1998年坦克旅改称装甲旅,2003年体制编制调整,陆军第65
集团军装甲旅撤消。步兵第196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3兵团第1纵队第1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第196师,该师前身是1946年8月以晋察冀军区冀晋(赵尔陆)纵队第2
旅第6团和冀晋军区第2军分区独立第1团为基础组建的冀晋军区独立第1旅,1947年7月编入冀晋纵队(又称冀晋兵团)。1947年11月,改称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第1旅,归北岳军区领导。1948年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1纵队第1旅,1948年8月随纵队编入华北军区第3兵团。该师586团前身是著名的晋察冀军区19团,曾被授予“势如破竹的十九团”称号。解放战争中,196师参加了平汉北段、易满、石家庄、察南、绥东、第二次保北、平津、太原等战役,屡建战功。特别是1948年1月保北战役中,重创敌王牌35军军部,击毙敌参谋长,逼迫中将军长鲁英麟自杀,在军史上写下辉煌。1950年10月,196师随66军入朝参战。1951年3月回国。同年6月,在全军第一个进行正规化改编。1952年6月,196师在全军第一个进行苏式武器改装。以后又第一个进行国产武器改装。1956年起,196师担负对外开放任务,是我军第一支对外开放部队。1961年1月被军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大战备值班师之一。1962
年6月,入闽参加东南沿海紧急战备行动。六十年代196师在正规化建设、军事素质、训练水平上可称第一流,为全军陆军师样板。1985年全军整编,196
师划归天津警备区,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86年9月,该师侦察连编为北京军区第11侦察大队第4连,赴云南老山参加对越防御侦察作战,表现突出,1987年12月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1998年9月,196师缩编为摩步第196旅,1999年9月调归陆军第24集团军建制。
2003年体制编制调整,陆军第24集团军撤消番号,摩步196旅转隶第65集团军。步兵第197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3兵团第1纵队第2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第197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8月以冀晋军区第1、第3军分区部队为基础重建的冀晋军区独立第2旅,归冀晋纵队(又称冀晋兵团)建制。1947年11月,改称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第2旅,归北岳军区领导。1948年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1纵队第2旅,1948年8月随纵队编入华北军区第3兵团。解放战争中,197师参加了护秋、石家庄、察南、绥东、第二次保北、平津、太原等战役,成长迅速,表现突出。特别是在太原战役时,197师589团率先登城,荣获20兵团授予的“登城先锋团”光荣称号。该团1营和1连分别荣获军授予的“太原登城先锋营”、“太原登城首功连”锦旗。1950年10月,197师随66军入朝参战。1951年3月回国。1957年1月,197师与24军74师对调建制。1969年10月,197师恢复原建制隶属。1985年8月,197师撤消番号,整编为北京军区守备第5旅,由陆军第24集团军领导。1992年,守备第5旅撤消番号。步兵第198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3兵团第1纵队第3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第198师,该师前身是1946年6月以晋察冀军区冀察(郭天民)纵队第6
旅第18团和冀察军区第11军分区独立团组建的冀察军区独立第4旅,1946年11月改称察哈尔军区独立第4旅,1947年11月,编入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为第3旅,归北岳军区领导。1948年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1纵队第3旅,1948年8月随纵队编入华北军区第3兵团。该旅编进1纵前活跃在长城内外,频繁出击,屡建战功。参加了护秋、石家庄、察南、绥东、第二次保北、平津、太原等战役。1950年10月,198师随66军入朝参战。1951年3月回国。
1961年5月,198师机关(欠炮司)和卫生营、通信营内勤通信连调归海军,改为舰艇研究院,后沿革为海军工程学院。593团调给内蒙古军区,后为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同年8月,198师坦克自行火炮第403团调归74师建制。10月,592团改建为北京军区防化学兵第9团,594团改建为北京军区工程兵第5团,炮兵第578团编为陆军第66军炮兵基干团。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98师成立于l969年11月,北京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将工程兵第5工区改编为陆军第198师,隶属陆军第66军建制。1981年10月,198师领受引滦入津工程重任。经过艰苦奋战,于1983年5月胜利完成任务,比国务院计划工期提前了两年。中央军委颁发嘉奖令,中央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写下该师历史最辉煌的篇章。1985年全军整编时,198师被撤消番号和建制。步兵第199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3兵团第2纵队第5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第199师,该师前身是著名的红1师,抗战期间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1937年10月扩编为独立第1师。1937年11月,改为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杨成武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1938年4月,邓华率第1军分区机关、直属分队一半及红军骨干较多的第3团组成晋察冀军区第6支队(亦称邓华支队)挺进平西,至此,红1师一分为二。1938年5月,邓华支队与宋时轮支队合编组成八路军第4纵队,邓华支队改称第11支队随即奉命挺进冀东,配合冀东大暴动。1939年2月,以第4纵队为基础组建冀热察挺进军。1942年
2月,冀热察挺进军番号撤销,以其机关、直属队大部组建了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1945年10月,以11军分区机关和所属部队改编为晋察冀军区冀察(郭天民)纵队第7旅。1946年3月,两个冀察纵队合并整编,7旅建制保留。7月,新冀察纵队改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所辖第7旅改称第5旅。
1948年5月,随纵队编入华北军区第2兵团。8月又随纵队编入华北军区第3兵团。该师是红1师沿革,部队基础老,战斗力强,是华北军区的主力师。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绥远、大同、集宁、张家口保卫战、保南、正太、青沧、清风店、石家庄、察南、平津、太原等著名战役,尽显主力风采。1949年10月1
日,199师参加开国大典阅兵,被称为“首都师”、“开国阅兵第一师”。1951年6月,199师随军入朝参战,在金城地区担负作战和防御等任务,1954年9月回国驻防山东。60年代担负全国战备任务。1985年3月,199师随陆军第67军赴滇参加对越轮战,歼敌7116人,1986年6月回撤后,该师正式改编为陆军第67集团军步兵第199师,原67军坦克团、高射炮兵团转隶该师建制,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后,199师转隶陆军第26集团军,下辖步兵第595团(大功团)、596团、炮兵团、高炮团和装甲团。2003年该师缩编为摩步第199旅。步兵第200师——
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3兵团第2纵队第6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第200师,该师前身是1946年6月以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原冀中纵队)11旅旅部、旅直属队及所属的33团、冀中6分区72团、7分区79团合编而成的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1947年1月调入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第
6旅。1948年5月,随纵队编入华北军区第2兵团。8月又随纵队编入华北军区第3兵团。解放战争中,200师基础老,战斗作风勇猛,是恢复冀中解放区的主力,598团前身是吕正操团一部,战力强悍,1946年7月到12月作战中,十战十捷,威震冀中,被授予“战斗模范团”光荣称号。后又在青沧、清风店战役中表现突出,两次荣立集体大功,为晋察冀著名的双大功团。该师还参加了石家庄、察南、平津、太原等著名战役,表现均佳。1951年6月,200师随军入朝参战,在金城地区担负作战和防御等任务,共毙伤敌24124人,俘虏敌915人,1954年9月回国驻防山东。1985年7月,200师组织第598团赴滇增援,参加对越轮战,全团歼敌1264人,其中毙敌606人。全军整编时,该师撤消步兵第600团,调入原201师602团,改番号为陆军第67集团军步兵第200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89年598团执行特种警备团编制。1998年体制编制调整,200师缩编为步兵第200旅,转隶陆军第
26集团军。2003年该旅被撤消番号和建制。 第201师一一第210师
步兵第201师——1949年8月独立步兵第210师编入20兵团67军序列,改番号为陆军第201师。该师前身是
1949年4月,奉华北军区命令整编。以唐山警备1团为基础与14分区独立14团合编为628团;以秦皇岛警备团(原13分区警备团)为基础与12分区独立2团合编为629团;以14分区独立13团为基础与唐山警备2团合编为630团;以冀东军区机关及其直属队编成华北军区独立步兵第210师机关及直属队。1951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1师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等战斗和战役。1954年9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1师番号。1968年12月与68军204师对调建制,201师归68军建制。1970年4月归建
67军,1985年9月撤消第201师。步兵第202师——1949年1月由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第16旅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第202师,该师前身是1946年7月组建的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1947年11月改称为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16旅。参加了保西北、察南、保北、平津、太原战役,
1951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2师入朝参战,1955年3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师番号,1963年1月担任全国机动作战值班部队任务。1976年5月由江苏徐州地区移防吉林省吉林市,1985年9月撤消202师番号,原202师与沈阳军区守备12师合编为守备12师,1991年5
月缩编为守备12旅,1992年撤消番号。步兵第203师——1949年1月由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第17旅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第203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8月冀中军区组建第二个独立第8旅,分别抽调冀中军区原6分区82团、原7分区80团、原6分区73团组建。1947年11月改称为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17旅。参加了保西北、察南、保北、平津、太原战役,1951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3师入朝参战,金城战役中609团穿插营(该团2营)与607团侦察排付排长杨育才率领的一个化装成伪军的侦察班,一举打掉伪首都师1团(白虎团)团部,击毙该团团长陆根珠。1955年3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03师番号,1964年6月国防部授予607团特务连有线1班“王永才班
”称号,1969年12月608团调给新组建的26军78师为233团,另重建608团。1976年5月由江苏徐州地区移防吉林省蛟河县,1985年9月撤消203师番号,原203师与沈阳军区守备4师合编为守备4师,1991年5月缩编为守备4旅,1992年撤消番号。步兵第204师——1949年1月由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第18旅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第204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11月组建的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第18旅,以冀晋军区1分区独立13团、察哈尔军区6分区独立1团、冀晋军区4分区独立团合编为,参加了察南、保北、平津、太原战役,解放战争中歼敌1万余人。1951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4师入朝参战,其中著名战斗有文登里挫败敌“坦克劈入战”,创造了我军史上打坦克范例,金城战役中俘虏伪首都师副师长朴益淳,整个战争中毙伤俘敌军近2万人。1955年3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4师番号,1960年6月改称陆军第204师。
1968年12月与67军201师对调建制,204师归67军建制。1970年4月归建68军,1976年5月由江苏徐州地区移防吉林省延吉地区,1985年9月撤消204师番号,原204师与沈阳军区守备6师合编为守备6师,1991年5月缩编为守备6旅,1992年撤消番号。步兵第205师——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7纵队19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第205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7月重新组建冀中军区独立第9旅,11月以冀中军区独立第9旅改称晋察冀军区第7纵队19旅,参加了察南绥东战役,保定外围作战,破击平保段(今北京至保定)铁路,攻克霸县,雄县、板家窝等城镇。护麦作战和保北战役、护秋作战和阻击国民党军偷袭石家庄以及解放保定作战和平津战役。1949年3月69军撤消番号,原205师师部改为独立步兵第205师师部,所属部队由原206师全部与原207师一部改编。1950年9月华北军区直辖独立第205师部改编为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该师第614团改编为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探照灯团,第613、第615团分别调归华北军区战车第1旅和京津卫戍区防空司令部建制。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205师是1969年12月北京军区陆军第69军28师改称为陆军第205师,以后发展见步兵第28师。步兵第206师——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7纵队20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第206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11月由冀中军区10
分区75、76团及9分区81团合编为晋察冀军区第7纵队20旅,参加了察南绥东战役,保定外围作战,破击平保段(今北京至保定)铁路,攻克霸县,雄县、板家窝等城镇。护麦作战和保北战役、护秋作战和阻击国民党军偷袭石家庄以及解放保定作战和平津战役。1949年3月69军撤消番号,原206师师部改为独立步兵第206师师部,所属部队由原205师全部与原207师一部改编。1950年12月以独立步兵第206师师部组建空5师师部,该师所属部队分别调归第66、第67、第68军。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206师是1969年12月由北京军区第6工区组建的北京军区陆军第69军第206师,1985年撤消番号。步兵第207师——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7纵队21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第207师,该师前身是1947年11月由冀中军区11分区
72、73团及8分区64团合编为晋察冀军区第7纵队21旅,参加了察南绥东战役,保定外围作战,破击平保段(今北京至保定)铁路,攻克霸县,雄县、板家窝等城镇。护麦作战和保北战役、护秋作战和阻击国民党军偷袭石家庄以及解放保定作战和平津战役。1949年3月69军207师撤消番号,207师部队分别编入独立步兵第205、206师。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207师是1949年3月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60师改称步兵第207师,该师前身是1948年2月组建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8师,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0师,以后发展见步兵第160师。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三个207师是1949年9月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缩编为华北军区独立步兵第207师,70军军部缩编为独立步兵第207师师部,12月独立步兵第207师撤消番号,师机关与原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合编为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四个207师是1969年12月北京军区陆军第69军第107师改称陆军第207师,以后发展见步兵第107师。步兵第208师——1949年5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5师改为平津卫戍司令部独立步兵第208师,该师前身是1948年4月由安东军区所属部队组建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3师,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5师,1950年11月组建空军第2师,空2师师部为华北独立208师师部一部,624团团部改为空2师6团团部,12月以独立208师师部一部及622、623团团部在吉林市组建空9师,1955年9月25日空9师师部及26、
27团调归海军航空兵建制,后改番号为海航6师。步兵第209师——1949年4月华北军区第14纵队41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209师,该师前身是1948年5月由冀南军区独立第6、
7、8团合编组成的晋冀鲁豫军区第14纵队第41旅,1949年9月209师师部撤消,所属部队与210师部队合编为华北军区独立步兵第207师。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209师是1949年4月组建华北军区独立步兵第209师,以察哈尔军区警备2团、独立7团合编为625团,以察哈尔军区警备1团、独立13团合编为626团,以察哈尔军区原警备3、4团合并为627团。1950年10月改编为空军驱逐第3旅,后改称空军第3师。步兵第210师——1949年4月华北军区第14纵队42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210师,该师前身是1948年5月由冀南军区独立第4、
5、9团合编组成的晋冀鲁豫军区第14纵队第42旅,1949年9月210师师部撤消,所属部队与209师部队合编为华北军区独立步兵第207师。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210师是1949年4月以唐山警备1团为基础与14分区独立14团合编为628团;以秦皇岛警备团(原13分区警备团)为基础与12分区独立2团合编为629团;以14分区独立13团为基础与唐山警备2团合编为630团;以冀东军区机关及其直属队编成华北军区独立步兵第
210师机关及直属队。1949年8月独立步兵第210师编入20兵团67军序列,改番号为步兵第201师。 步兵第211——第250师步兵第211师
1949
年7月,以贺胜桥、金口起义的国民党军张轸部第19兵团127军309师、128军312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第211师。1950年9月,与黄冈军分区合编为黄冈军分区兼211师。1951年12月撤销211师番号,631团隶属黄冈军分区,632团隶属郧阳军分区。步兵第212师
1949年7月,以贺胜桥、金口起义的国民党军张轸部第19兵团128军313、314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第212师。1950年9月,与大冶军分区合编为大冶军分区兼212师。1951年12
月撤销212师番号,634团隶属大冶军分区,1952年6月,大冶军分区撤销,又划归孝感军分区。1952年10月,634团补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第213师
1961年2月,沈阳军区以陆军第64军190
师570团、师轮训队、师通信营和吉林省军区的3个独立连为基础组建长白山岳师,番号称陆军第213师,归吉林省军区建制。1964年12月28日,改编为吉林省军区独立师。1966年7月21日,改称吉林省军区独立第1师。1976年2月29日,又改称为吉林省军区独立师。1980年12月31日,改编为沈阳军区守备第10师,1981年12月改归陆军第68军领导指挥,1985年再改归陆军第16集团军领导指挥,1992年撤销。步兵第214师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1军第1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2军第214师。该师前身为1949年8月在湖南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陈明仁部第1兵团100军197师。1951年9月,第52军番号撤销,214师归第21兵团直辖。1952年3月,第21兵团兵团部改组为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司令部,第214师改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荆江分洪任务完成后,8月下旬,奉命补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第215师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1军第2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2军第215师。该师前身为1949年8月在湖南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陈明仁部第1兵团71军232师。国民党军232师是杨虎城将军17路军一部延续下来的。1937年3月,17路军直属之独立旅、特务团等部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8军第177师,1938年6月以第177师等部扩编为31军团(前身为17路军,后改为第4集团军)96军,1945年6月96军撤销,177师改隶38军。同月,531团和第4集团军总部特务营随总司令孙蔚如调第6战区,作为战区长官部的警卫团,后为武汉行辕警卫团。1948年7月,以该团为基础在长沙组建第232师,为长沙绥署直辖部队,其中
694团为原基干团。1949年6月232师编入第1兵团71军。同年8月参加长沙和平起义。抗日战争时期,该师前身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中条山抗战、荥(阳)广(武)战役,登(封)汜(水)战役等战役战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1年1月215师进入广西剿匪,9月,第52军番号撤销,215师归第21兵团直辖。1952年3月,原第21兵团兵团部改组为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司令部,第215师归由48军军部改组的第
21兵团建制。10月,第21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215师隶属55军建制。1968年12月调入江西执行“三支两军”任务。1969年
10月划归福州军区建制,由江西省军区领导。12月,改称陆军第89师。1975年4月,划归陆军第29军建制。1976年2月,改番号为第87师。其后发展见步兵第87师简要沿革。步兵第216师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1军第3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2军第216师。该师前身为1949年8月在湖南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陈明仁部100军307师。1950年10月撤销,其人员补入第214、215师。步兵第217师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2军直属队和第4、第5师合并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军第217师。其前身为1949年8月在湖南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陈明仁部第1兵团14军63
师和宪兵第10团2个营、长沙绥署警备大队、湖南省政府警卫大队、保安司令部警卫大队等部。1951年1月进入广西剿匪。1951年9月,第53军番号撤销,217师归第21兵团直辖。1952年3月,原第21兵团兵团部改组为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司令部,第214师改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荆江分洪任务完成后,8月下旬,奉命补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第218师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3军7师和9师一部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军第218师。该师前身为1949年8月在湖南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陈明仁部保安第1师和第3师一部。1950年10月撤销。步兵第219师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3军
8师和9师一部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军第219师。该师前身为1949年8月在湖南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陈明仁部湖南省保安司令部保安第2师(4、6
团)、4师12团和第3师一部。1951年1月进入广西剿匪。1951年9月,第53军番号撤销,219师归第21兵团直辖。1952年4月与49军
145师合编为第219师,原145师师部改为219师师部,原219师部队编为655团,145师434、435团改为656、657团,归由48军军部改组的新21兵团建制。1952年11月,第21兵团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5军,219师归55军建制。1970年1月改番号为陆军第55军
164师。其后发展见步兵第145师简要沿革。步兵第220师
1967年2月,由广州军区边防师改番号为陆军第220师,归55军建制。该师前身及以后发展见步兵第125师简要沿革。步兵第221-249师
以上师的番号从未使用过。步兵第250师
1979年5月5日以昆明军区“五.七干校”为基础组建云南省军区独立师。1982年12月13日,改称陆军第250师,隶属陆军第14军建制。该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序列中最后一个步兵师。1985年9月番号撤销,师部与云南省军区边防11、15、12团整编为成都军区守备第1师,归云南省军区领导指挥。
1992年10月1日守备第1师与文山军分区合并为文山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