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彬卡通图片:中华传统美德格言(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49:18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注释】 

  (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

  【语译】

  孔子说:“三军虽众,可以把他们的主帅俘虏过来;但一个普通老百姓,却不能改变他的志向。”

  【研析】 

  三军虽众,但是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

  “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讲,那是他人生努力的具体目标,如果能理智订定一个确切的目标,从中我们涵养高尚的人格与坚定毅力,并且往这确立不渝的目标努力迈进,不受威胁利诱,便能“始终坚守”直至成功。

  古人讲:“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在立志与成功之间,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没有实际的付出,再高远的志向也是空中楼阁。

【历史故事】 

  何为大丈夫

  有个叫景春的人对孟子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各国诸侯都恐惧不安;如果他们平平安安的呆在家里,天下都没有一点生气。”公孙衍和张仪都是魏国人,游说诸侯的纵横家,能让诸侯互相攻伐,所以诸侯都害怕他们。

  孟子说:“这怎么算大丈夫呢?你没学过礼仪制度吗?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由父母教导他成人之后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而女子出嫁的时候,由母亲教导她做人妻子应该遵循的规范,把女儿送到婆家大门,告诫她说:‘到了婆家,要恭敬谨慎,不要违抗丈夫的命令。’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以顺从别人、阿谀取容为正确的规范,那是妇人女子的做人方法。”

  孟子又说:“立志要心存天下,非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不处,非天下最正直的道路不行。理想能够实施,则与百姓一起遵循前行;理想不能实现,则自己独行正道,独善其身。富贵不能让他迷乱本性、贫贱不能让他改变志向、威势武力不能让他卑躬屈膝——这,才叫做真正的大丈夫!”

  (出自《孟子》)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出自:《论语 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释义: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比喻只有在艰难的环境中才能体现人的品质。李敖认为松柏是不凋零的,并引证据典加以说明,因此“后凋”即“不凋”,“后”即“不”,我这同意这种看法。

理解:这句话可作以下两种解释:其一、用来比喻经过环境的变化(多是逆境),仍然保持不变的作风,相似的句子如“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其二,用来比喻经过时间的考验,方能显现出独特的特质,相似的句子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成于勤俭败于奢”等。

应用:在现实应用中,其一:就个人来说,对待家庭、对待爱人、对待朋友乃其对待祖国,尤其是逆境时更要一如即往地信任、爱护和支持,“烈火见真金”,也许困难和挫折才能检验一个人的忠贞或可靠的程度;就集体来说,在面对突出其来的逆境时,要认定方向,突破难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风霜仍旧傲然挺立的,才会有如脱蝉抽壳般地质变。其二:在人格方面,要坚守自己的情操与原则,不从众,不媚俗,不为利诱而折腰、曲服;在志向方面,要坚定自己的兴趣与所选择的道路,不要迷失自己,要为目标而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做学问方面,要耐得住寂寞,不怕苦,不怕累,踏实肯干,知难而进,要数十年如一日;在做事业方面,要从大局观出发,长远考虑,不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动摇。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原文】 

    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②。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③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注释】

  ①逸民:遗落于世而无官位的贤人。②虞仲、夷逸、朱张、少连这四个人的身世言行已不可确考。③中:合乎。

【译文】

    古今被遗落的贤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 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个分,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

【读解】   

  一般说来,逸民隐士是指那些志向高洁,确立了一个信念就抱定不放,不肯和现实妥协的人。
  比如说伯夷、叔齐,由于不满于周武王用武力推翻殷朝的做法,“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而不肯苟且偷生。所以,孔子 说他们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典型的逸民风范。
  但也有次一等的情况,比如说柳下惠和少连。少连的情况今天已不可考证,但柳下惠的情况却是清楚的。他三次做法官,又三次被罢兔。当有人劝他离开鲁国时,他却不以为然,还是要坚持下去。在孔子看来,他和少连已不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而是“降志辱身”了,不过,他们的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具有中正的精神。虽然忍辱负重,但其内心志节还是没有改变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像虞仲、夷逸那样,完全避世隐居,放言高论孔子认为他们的特点是做到了清高,舍弃做官也符合通权达变的思想。
  至于孔子自己,则是与上面这些逸民都有所不同,主张以积极用世为前提的灵活态度,“无可无不可”,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当然并不是不讲原则,在《里仁》篇里他已说过一次:“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无适也,无莫也”就是“无可无不可”,衡量标准只 有一个,那就是“义之与比”,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说得具体 一点,也就是“用之则行,含之则藏”。或者用孟子的话来说, “应该做官就做官,应该罢官就罢官,应该做得久就久做,应该马 上走就马上走。”(《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称孔子为“圣之 时”,圣人中的识时务者。
  总起来说,逸民隐士也罢,圣人也罢,虽然他们穷达行藏各 有不同,但都有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和志向,这一点却是相同的。他们的原则和志向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这是在上面已看得很清楚,因而不言而喻的了。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语出孟子典故——滕文公下·第二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居无事,天下就没有冲突。”
孟子说:“这怎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亲自送到门口,告以顺从是为人之妻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出 处  《孟子 · 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
原 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②游;指游说。 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即自得。
译 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 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寓 意  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   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 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   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独善其身:独指唯独;善指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地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   兼善天下: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出处】:汉·司马迁 <报任安书>
意思是:我的先人,没有获得剖符、丹书的功劳,(所谓剖符、丹书,是古代国君给立了大功的臣子的凭证。剖符,把竹符分作两块,君臣各执一块,上面写着同样的誓言,表示永久信任;丹书,把誓词用朱砂写在铁制的契券上。有这种东西的功臣,其子孙若犯罪,可获赦免。)他们只是掌管文献、史籍、天文、历法一类的事情,近乎占卜、巫师之间的官,就像乐工、优伶一样被畜养着而受到世俗的轻视。假如我伏法被处死,就像九牛身上失去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两样呢?世俗之人是不会把我的死同死于节义的壮士相提并论的,只是认为我智虑穷尽、罪恶极大,自己无法解脱,而终于被杀罢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自己的建树本来就被人轻视所造成的。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死的意义不同啊。……我现在虽怯懦苟且地活着,但我也懂得死节与苟活的分别。为什么自己甘心受辱呢?奴仆婢妾等人都能下决心自尽,而我为何又如此不得已呢?我这样忍辱偷生,幽禁在污泥浊壤中甘心忍受的原因,就是怕理想不能实现、庸碌无闻地终了一生,而文章著述不能流传后世啊。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注:

①贱:低贱

不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不因为地位的低贱而变更自己的志向。

相关链接:

须是立志以圣贤自期,便能挺出于流俗之中,不至于随波逐浪,为碌碌庸庸之辈。——宋·陈淳《北溪字义》

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讲: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出自桓宽《盐铁论·地广》。桓宽是西汉著名文士,他参加汉昭帝时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会上的辩论,撰成《盐铁论》,因而闻名。桓宽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要坚守自己的气节与志向,不能因为贫富和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气节与志向,自古以来都为中国人所重视,有气节有志向的人也都为人们所传诵。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有名的乱世,在乱世之中能坚守自己的气节与志向就更加为人们所崇敬,管宁正是这样一个人。

管宁的远祖是春秋时代的贤相管仲。他家里很穷,十六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戚朋友可怜同情他,赠送了许多财物让他葬父,可是管宁一文不取,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安葬了父亲。

管宁好学,183年,平原人华歆慕管宁之名,千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后来管宁又结交了邴原,三个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但是《世说新语》记载,华歆和管宁曾经绝交,后人称之为“管宁割席”。当时,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有一天,华歆与管宁在园中锄菜,锄着锄着,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一块黄金。金子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不为穷变节”,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所以这时,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而华歆在后,过了一刻也见了,虽然明知道不该拿,但心里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又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官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不配做我的朋友”。

管宁志在做人与学问。汉末天下大乱之后,人的生命财产都不能保障,中原一带无法再待下去了。管宁、邴原等几个人相约,去比较安全的辽东避难。当时辽东太守是公孙度,很有统治能力,而且辽东地理位置偏僻,战乱没有波及,是一个理想的避难地。管宁几个人在中原的名气很大,公孙度是知道的,所以对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专门腾出驿馆来请他们居住。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谈了谈经典学术,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闭口不谈。拜见过公孙度以后,管宁没有再住驿馆,而是找了一处荒山野谷,自己搭个简易房子、挖个土窑居住。当时在辽东的许多中原流民,感于管宁的贤名,都来投靠他,在管宁的土窑周围搭房子居住,不多久,这地方就像个村镇一样热闹了。管宁实际上成了流民的首脑,但是他只讲文不讲武,热心办起了教育。这就是《资治通鉴》中所说的管宁避难辽东,所居之处,旬月而成邑,可见管宁的人格魅力,他不为了官位而放弃自己的志向。公孙度死后,他儿子公孙康掌了权,野心比他父亲还要大,成天想着海外称王的美事。他想给管宁封个官,让管宁辅佐他,可是慑于管宁的贤名,硬是开不了口。公孙康死后,管宁看到辽东也要动乱,带着家属乘船回中原。公孙康亲自送他,赠送了许多礼物,管宁先收了,出发时,连同以前公孙度、公孙康的赠物,全部留下来,一概不取,保持了清白本性。

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中提到后人推尊管宁为“三国第一人物”,就是因为管宁的节操与志气,我们现代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也应该有“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的勇气。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解 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出 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用 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刘绍棠《花街》:“~,无耻苟活,生不如死。”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逐他姓”则生,“不逐他姓”则死,最终元景皓因不易姓而被杀,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大大升华,用以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乃至献身,也不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李世民写过一首有名的诗《赠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意思就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

这首诗对萧瑀的评价很高,对他的忠心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而萧瑀起初也是隋朝的官吏,后来投降了李世民,受到了重用,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

“板荡”一词典出《诗经·大雅》,其中有《板》《荡》两篇,写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贫苦,后来“板荡”便被用来形容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

《板》、《荡》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诗经·大雅》中的两篇。旧说《板》、《荡》二诗皆讽刺周厉王时代的政局混乱、危机四伏,后以此二诗篇名“板”、“荡”借代局势危难、社会动荡。

唐太宗李世民《赐萧禹》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后汉演义》第六十三回:“见危授命,大义凛然,虽死且不朽矣!语云:‘板荡识忠臣!’信然!”此后“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成为中国古训名言、名联。


疾风劲草

“疾风知劲草”的意思是说经过了猛烈的大风,才知道哪些草是顽强有力而摧折不了的。人们用它来比喻立场坚定不移,即使遇到大难也决不变节。就是说:能经得起最严重的考验。 “疾风知劲草”,也作“疾风劲草”。

西汉末年,有个名叫王霸的,字元伯,颍川郡颍阳(今河南许昌县附近)人。刘秀起兵反抗王莽,部队经过颍阳时,王霸带领了一帮朋友去拜见刘秀,请求入伍,刘秀欢迎他们参加了。从此,王霸忠心耿耿,为刘秀出力,打了多次胜仗。特别是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大破王莽的战役中,立下了功劳,取得了刘秀的信任。王霸曾请他父亲也参加刘秀的部队,他父亲说:“我老了,不宜过军事生活,你好好干吧!”不久,刘秀当了“大司马”,王霸就当了“功曹史”。
可是刘秀的部队渡过黄河,在河北一带镇压各路起义军时,战事却并不顺利。当初和王霸一同入伍的那帮朋友,原有几十人,都一个个悄悄地溜了,只有王霸还是死心塌地为刘秀效劳。刘秀因此更加信任他,对他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在颍川投奔我的人现在都走光了,只剩你还留下为我出力,真是疾风知劲草!)

刘秀做了皇帝(东汉光武帝)之后,即以王霸为偏将军,又任命他为“上谷太守”(上谷郡,在今河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王霸在上谷二十多年,始终是光武帝刘秀的心腹将领之一。

上述故事,见《后汉书·王霸传》。刘秀说的“疾风知劲草”,后来就作为成语流传了。《宋书·顾觊之传》说:“松柳异质,荠荼殊性,故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诗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这句话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原文:
爱莲说  周敦颐(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是很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升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而更加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她。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作者】文天祥

【出处】《正气歌》

【译文】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节。一个人的正气,一一载在史编,传之不朽。
1.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史记·李斯列传》:“ 江 南金锡不为用, 西蜀 丹青不为采。”《汉书·司马相如传》:“其土则丹青赭垩。” 颜师古 注:“ 张揖 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

2.红色和青色。亦泛指绚丽的色彩。 汉 陆贾 《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唐 陈子昂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诗:“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

3.指画像;图画。 唐 杜甫 《过郭代公故宅》诗:“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 杨伦 笺注:“丹青,谓画像也。” 宋 陆游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涉江亲到 锦屏 上,却望城郭如丹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输与丹青。”

4.画工的代称。 三国 魏 曹丕 《与孟达书》:“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唐 李白 《于阗采花》诗:“丹青能令丑者妍, 无盐 翻在深宫里。” 明 徐渭 《为杭人题画》诗之二:“无端士女如云集,也要丹青费笔描。”《西游记》第九五回:“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 华夷楼 上。”

5.绘画,作画。《晋书·文苑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於我如浮云。” 清 周亮工 《题许子韶郁李》:“ 子韶 服道有年,尝弃人间事,闭阁学仙,则丹青伎俩宜非所措意,而工逸至此。” 杨朔 《茶花赋》:“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

6.丹青色艳而不易泯灭,故以比喻始终不渝。《后汉书·公孙述传》:“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 晋 傅玄 《董逃行历九秋篇》:“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

7.指史籍。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贤圣惑焉。”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五回:“不思名誉扬中外,不思勋业染丹青。”

8.谓使增辉,生色。 唐 张九龄 《祭张燕公文》:“故能羽翼圣后,丹青元化;陈 皋陶 之谟谋,尽 仲山 之夙夜。” 唐 杜牧 《代裴相公让平章事表》:“伏乞俯回天鉴,更择时贤,必能丹青帝图,金玉王度。”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盖以师表外廷,丹青万务,天下之所想望,王者之所仰成。”

9.丹墀、青琐的合称。见“ 丹青地 ”。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出处】于谦《无题》。

【浅释】名声与气节重如泰山,个人小利与欲望则轻如鸿毛。这是明朝保卫北京城的名臣于谦所写的诗句。15世纪,北方瓦剌(西部蒙古人)向明朝大举进攻,明朝皇帝被俘,大部分臣子逃离北京,惟有于谦为首的抗战派担负起保卫京城的重任,打败了瓦剌。被俘的英宗回京后,为巩固自己的皇权,对抗战派下毒手,杀害了于谦。广大人民对于谦表示极大的同情与尊敬,在北京为他建了祠堂。于谦临难不屈、坚持民族气节的行为,本身就是“名节重泰山”的最好体现。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出处】于谦《石灰吟》。

【浅释】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这首诗通过对“石灰”的歌颂,抒发了作者“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坚强信念。深山中的石头经过了千锤百炼、烈火焚烧而粉碎,变为洁白的、可以为人类所用的石灰。于谦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要留下一身正气,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的气概。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解说]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作者简介]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出处】《周易·乾》。 【浅释】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也要这样努力向上、永不止息。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天体的运行很有规律,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因此以天道为榜样,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周易》这句名言,自古以来激励着中华民族多少仁人志士为抵御外侮、保卫国土而流血牺牲、奋斗不已。正是这种自强意识,我们中华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巍然屹立。天:指自然界。健:刚强。息:停止。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 【浅释】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表现,但能够战胜自己才算是强者。老子思想中有许多辩证法,这里讲的是一种处世态度,强调个人修养很重要。在战斗、竞争中遇到强有力的对手,不要先被对方的强大气势吓倒,而应当增强自己的信心,以战胜对手。军事家孙子的名言“善胜不败,善败不亡”,就是强调首先要自强起来,充分研究敌我的优劣形势,才能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克服自身的弱点,发扬优势,百战不殆。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前面那一句,只不过是一个“引导句”;那就应该在它后面,加上一个“破折号”;从而使它与后面的“主题内容”,有所区别。另外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它这一段,还缺少一个“结束语”。

【宜调整为】

子也,问之于子贡曰,「我也,非能为之,人莫吾知而不怨也乎」——子贡符答之曰,「未之闻也。何其能谓之也,人莫子知与」;子也谓之曰,「吾也为人,不怨天也、不尤人,上学也下达;夫如是,知吾者,能为何人;其非苍天乎?其为人也,焉能不为之,人莫我知而不愠也乎」?

【现代汉语的翻译】

有一天,孔子向子贡提出了一个问题(子也,问之于子贡曰),「即使在没有人,了解我们的情况下,也不能流露出任何,抱怨的情绪;你看,我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了呢(我也,非能为之,人莫我知而不怨也乎)」——子贡回答说(子贡也答之曰),「从没听说过(未之闻也)。不过,怎么能说,没有一个人,了解您呢(何其能谓之,人莫子知与)」;于是,孔子解释说(子也谓之曰),「我向来都是埋头于学习各种礼仪规矩(吾也为人,不怨天,不尤人,上学也下达);既然如此,怎么能有人了解我呢;能够了解我的,难道不是只有苍天吗(夫如是,知我者,能为何人;其非苍天乎)?在别人还不了解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大家为什么不应该做到,决不流露出任何,抱怨的情绪呢(其为人也,焉能不为之,人不知而不愠也乎)?」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职责降临到某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遭受折磨,使他的筋骨经受劳累,使他
    的身体肠胃忍饥饿,使他的全身困苦疲乏,使他的行为总是遭受困扰麻烦。这样,便可使他的心态受到震动,使他的性 格更加坚韧,从而增加他们所未具备的能力。
    [出典]
    《孟子》
    注:
    1、【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 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 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注释】
    ①畎(quǎn)亩:田间,田地。
    ②傅说(yuè):殷武丁时人,曾为 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
    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 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
    ④胶鬲(gé):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 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
    ⑤管夷吾:管仲。士:此 处指狱囚管理者。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 一起逃 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 回自己处理。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 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
    (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
    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
    (8)曾:同 “增”。
    (9)衡:通“横”,指横塞。
    (10)征:表征,表现。
    (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3、【常见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 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 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 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 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 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4、【普遍观点】
    原文中先列举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 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云云,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
    最后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奋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这种解释一般为后人接受,看 似并无大碍。
    5、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 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 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6、(四)追求真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 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7、它是真正从内在到外在来鼓舞人心的,因为他真的可以在逆境的时候将给自己听,听完后会有充满斗志,不论 前方有多少困苦,都能够挺过去,不是吗?
    如果一个人定了一个长期的目标,那他会很难实现它。如果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定下一个短期目标,那么这个人 只要付出终会有一天实现它,而不断的加难自己的目标,人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进步。
    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都在等着我们去做,别太在意眼前的得失。我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很有道理。但是无论是 幸还是命,人都要去努力。没有到最后一刻,你永远都是有得到的可能,不要放弃。
    也有朋友对我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勇敢面对失败,可怕的是 失败之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安逸享乐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享受,但这往往是堕落的开端;忧愁祸患的确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 苦,但却是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所列举的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等等为自己的时代作出贡献的人们无疑 都接受过生活,精神上的考验。我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对世间万物而言,是个永恒不变的定律。又如吴承恩所 著的《西游记》中那坎坷的取经之路要是没有了妖魔的阻拦,一步登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困扰,安
    心的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但可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 的百态,又怎能领悟“佛”中能超脱世尘的感悟?那《西游记》便成了一个无趣的故事。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但也是在外界的压迫下日渐成熟, 如果人在安乐中生存, 那他就会失去对外界的抵抗,对生活真谛的领悟,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 蛙一样,失去了生存的能力。而紧张的生活节奏适当的压力能使人绝处逢生,绝 望中寻找通往光明的前程!
    “忍”而后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大概的意思是: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 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 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以下是整篇文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原文: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 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 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 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 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 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如果只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解释,便是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原文很长,前后相关联的几句是:“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屈原鉴于当时的国君楚怀王的听之不聪、谗谄之蔽
明、邪曲之害公以及方正之不容等原因,对此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她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篇名作写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屈原痛感自己的治国之道不能为楚王所接受,他只好悲愤地走开了,去寻求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他在此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作了一番抒情的描述:早晨从苍梧启程了,晚上到达了悬圃。一天的奔波, 该是多么地疲劳啊!本想在宫门之外少休息一会,但是不能啊!时间紧迫,天已快黑了。我请求羲和,不要再驱车前进了,崦嵫已在眼前,不要靠近它吧!摆在我们面前的路程是那样的长,那样的远,
我已经立志,要百折不挠的去寻找我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 
【提示】修身是儒家传统道德的一项重要要求,是指自我完善,严格按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荀子对修身的要求很高也很具体,以至于一言一行,甚至服饰、饮食、居处、容貌、态度等,一律要求合乎道德准则。他认为做到这些,就与尧、禹差不多了,实际上是强调修身可以成为自强的一种途径。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出处】《商君书·画策》。 【浅释】能战胜强大敌人的人,首先应当是能够战胜自己(弱点)的人。这句话是关于对敌战略战术的见解,与老子的“自胜者强”的思想相近。强调与强敌战斗的人,必先要战胜自己,就是说要有充分的自信。如果面对强敌先自气馁,则必败无疑。这一思想也适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即做事情应该首先树立坚定的信心,努力超越自己,克服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原文】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原句是“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出自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诗,全文如下: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 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
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 息的精神。整首诗先叙述了老年的苦况:体瘦、发稀、 眼昏、病多,以至衣带渐宽,帽冠自偏,
无法读书,医生常相伴。这当然令人不免自悲自怜。但诗人随后笔锋一转,描述了 老年人值得自豪自傲的长处:历经人世荣辱沉浮
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目睹众生的愚贤善恶,对人生有了更清醒的体味。 诗人认为,只要细细思量回顾人生,
那么便可对一切都释然了,这是人老之后的一种境界。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出处】李咸用《送人》。
【大意】眼前有多少不如意事,男儿从来要自强自立。
【提示】离别是人生的悲歌,怅惘而无奈。在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中,想要表达的情义自然很多。山河路远,世道坎坷,功业难成,相聚无多。凡此种种,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临歧嗟叹!但这两句诗却抛开悲伤,抒发了豪迈的情感。它激励人们:面对人生困境,不能消磨意志,丧失信心。哪怕千难万难,也要勇敢面对。自强自立,才能提升人格境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大有所为,创造出精彩的人生。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示例】: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之势也。 ◎宋·朱熹《答巩仲至书》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比喻即使取得好成绩,还要努力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