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前规则郭靖:观经疏钞演义(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56:56

观经疏钞演义(上)

[2011-6-30]

  

  民国十七年戊辰腊月在观宗寺编

  原序

  弥陀经以信愿力持佛名号。为至直捷,至圆顿,最极稳当,最易成就。是世尊澈底悲心,普令业障众生,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称异胜方便之法门也。古德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吾人果能依教修行,以真信切愿,但念弥陀。则无论时之久近,功之浅深,临命终时,决定往生,无可疑者。如其信不真,愿不切,念不专者,不名但念,乃名杂念。虽肯念佛,难臻实益。所以念佛人多,往生者少耳。自古及今,求其真得一心不乱者,罕见其人。过在念之不专,非法门咎也。今经以阿阇世王杀父害母因缘而发起者,尤见其不可思议矣!国太夫人名韦提希。问世尊曰:我宿何罪,生此恶子?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云何思惟,云何正受?于是佛说三种净业,答彼思惟。说十六妙观,酬其正受。俾得理事双修,正助兼运也。于十六观中,前十二观,为上根人教观想念佛。第十三观,为中根人教观像念佛。唯最后一观,为最下根业重恶人,临终狱境现前之时,善友教令称佛名号,即得往生。经云:汝若不能观彼佛者,应称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具见称名灭罪,二俱不可思议也。譬如破千年之闇室,功在灯明。出无始之樊笼,全凭念佛。此时如不念佛,堕地狱如射箭顷。十称佛名,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其转变之易,犹反掌间耳。岂可得而思议者哉!余钝根人也,自受具后,即奉持此经为日课。忽忽四十余年矣。祗是诵文,未遑修观。经云:持是经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足证持经持名,无二致也。须知持名一法,法尔圆具三观妙行。所谓吾人日用自不知耳。所以者何?以所持之名,本具三谛。谓名字相有,即俗谛。名字性空,即真谛。性相不二,即中谛也。以能持之念,由来三观。谓念性了不可得,即空观。念相历历明明,即假观。性相一如,即中观也。又复应知所念之佛,字字分明,妙假观也。能念之心,念念无殊,真空观也。能与所不一不异,圆中观也。所以道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先后,一心圆绝了无□,即此之谓也。天台圣祖疏于前,四明尊者钞于后。疏中之隐义,钞而发之。将三观之旨,和盘托出。义无余蕴,历五百余年矣。钝根学者,每兴汪洋之叹。余于是将疏中科释,移注文下。钞中过详者,折衷要言,?加窃谓。俾初学者,得以易为入手。遂命名为疏钞演义云尔。时维      民国戊辰年腊月除夕四明观宗寺释谛闲搁笔故叙

 

  原序   567

  释题   580

  甲一 释经题  580

  甲二 释人题  580

  乙一 能疏人号   580

  乙二 能钞人号   580

  甲三 释序文  581

  乙一 释疏序  581

  丙一 叙经观意   581

  丁一 正明观行   581

  戊一 叙意    582

  己一 对垢立净   582

  庚一 法  582

  辛一 明二报苦乐582

  辛二 明二因心行582

  庚二 喻  583

  己二 就净示修   583

  戊二 示文    584

  己一 示教兴  584

  庚一 明兴由  584

  庚二 明现土  584

  己二 示观相  584

  庚一 总标    584

  庚二 别示    585

  辛一 示依报  585

  辛二 示正报  585

  辛三 示三辈  585

  丁二 结叹观行   586

  丙二 叙经宗体   586

  丙三 叙经题目   587

  乙二 释钞序  587

  丙一 叙疏大意   587

  丙二 叙所禀承   588

  丁一 正所禀承   588

  丁二 著述用意   588

  戊一 反显    588

  戊二 正示    589

  丙三 乘时述钞   589

  丁一 乘时演教   589

  丁二 述钞所以   589

  入文   590

  甲一 取义释题   590

  乙一 标列    590

  乙二 随释    590

  丙一 释名    590

  丁一 对通□示   591

  丁二 就别广明   593

  戊一 释佛字  593

  己一 正约佛名示六即593

  庚一 翻名标示   593

  庚二 就觉广明   594

  辛一 理即    594

  辛二 名字即  595

  壬一 带喻示名字595

  壬二 引人明即佛596

  辛三 观行即  596

  壬一 明观行  596

  壬二 明即佛  597

  辛四 相似即  597

  辛五 分证即  598

  壬一 约发心明即佛   598

  壬二 约被物明佛用   599

  辛六 究竟即  600

  己二 兼显佛德明无尽600

  戊二 释说字  601

  戊三 释观字  602

  己一 牒释双标   602

  己二 据教双释   603

  庚一 次第三观   603

  辛一 出名指经   603

  辛二 释相结果   603

  壬一 释空观  603

  壬二 释假观  603

  壬三 释中观  604

  庚二 一心三观   605

  辛一 依智论释   605

  辛二 引中论证   606

  辛三 约妙结示   606

  戊四 释无量寿   607

  丙二 辨体    611

  丁一 牒起□示   612

  丁二 正释主质   612

  丁三 具明体德   614

  戊一 约礼义明法身德614

  戊二 约底义明般若德615

  戊三 约达义明解脱德615

  丙三 明宗    616

  丁一 标列    616

  丁二 随释    616

  戊一 简示宗体   616

  己一 简  616

  庚一 简宗体一   616

  庚二 简宗体异   617

  己二 示  618

  戊二 就体明宗   618

  己一 依经直示   618

  己二 约土广明   618

  庚一 列四土名   618

  庚二 示净秽相   618

  庚三 分释名相   619

  辛一 释同居名相619

  辛二 释方便名相620

  辛三 释实报名相621

  辛四 释寂光名相621

  丁三 结示    622

  丙四 论用    622

  丁一 标名□示   623

  丁二 约义广释   623

  丙五 判教相  624

  丁一 约五时判   624

  丁二 约二藏判   625

  丁三 约渐顿判   625

  甲二 随经显义   626

  乙一 初总别科判626

  乙二 随科解释   626

  丙一 序分    626

  丁一 证信序  626

  戊一 标指六句   626

  戊二 随文释义   627

  己一 标信顺  627

  己二 异外道  627

  己三 辩息诤  628

  己四 明化主  628

  己五 论住处  629

  庚一 释在    629

  庚二 释处    630

  辛一 各释城山   630

  壬一 释城    630

  壬二 释山    630

  辛二 总示法应   631

  己六 列同闻  631

  庚一 标科辩次   631

  庚二 依次解释   631

  辛一 声闻众  631

  壬一 分科示□   631

  壬二 随文解释   631

  癸一 标位    631

  癸二 列数    633

  辛二 菩萨众  634

  丁二 发起序  634

  戊一 对辨不同   634

  己一 泛举差别   634

  己二 正显今经   634

  戊二 总科□释   635

  己一 分科    635

  己二 释意    635

  庚一 问答释疑   635

  庚二 预翻名字   636

  庚三 随科解经   636

  辛一 明弑父  636

  壬一 正明弑父   636

  壬二 夫人奉食   637

  壬三 圣为说法   638

  壬四 法食延寿   639

  辛二 明害母  639

  壬一 逆子害母   639

  癸一 正欲害  639

  癸二 因臣谏  640

  癸三 □幽闭  642

  壬二 慈母求救   642

  癸一 因禁请佛   642

  癸二 因请往赴   643

  癸三 伤叹请法   645

  子一 问往生因   645

  子二 问往生处   645

  壬三 请往生因   646

  丙二 正宗分  646

  丁一 酬前生处   647

  戊一 放光普示   647

  戊二 示土差别   647

  戊三 的求生处   647

  丁二 正请修因   648

  戊一 韦提请修   648

  戊二 如来示答   648

  己一 示三种净业答思惟  648

  庚一 光照频婆得道   648

  庚二 许宣净业劝修   650

  庚三 正示往生正因   651

  辛一 正示    651

  辛二 结叹    652

  壬一 结示诸佛正因   652

  壬二 称叹韦提善问   652

  壬三 叮嘱阿难持宣   653

  己二 示十六妙观答正受  654

  庚一 明韦提请土之由654

  庚二 为未来请见之法655

  辛一 韦提请  655

  辛二 如来答  656

  壬一 六观观依果656

  癸一 观日    657

  子一 总劝修观   657

  子二 正明日观   658

  丑一 举所观境   658

  丑二 正教观察   658

  寅一 除疑    659

  寅二 灭障    660

  癸二 水观    660

  子一 举所观境   660

  子二 正明起观   661

  癸三 地观    662

  子一 渐想观  662

  子二 称实观  663

  子三 明利益  663

  子四 显邪正  664

  癸四 树观    664

  子一 结前生后   664

  子二 正明观行   664

  丑一 明树体  664

  丑二 庄严相  665

  丑三 明生法  666

  丑四 现佛国  667

  丑五 结观成  667

  癸五 池观    667

  子一 明池体  667

  子二 明池相  668

  子三 明随心  669

  子四 明利益  669

  子五 结观成  670

  癸六 总观    671

  子一 宝楼    671

  子二 乐声    671

  子三 结成    671

  子四 利益    672

  壬二 七观观正报672

  癸一 华座观  672

  子一 如来诫许   672

  丑一 □听许说   672

  丑二 三圣现相   672

  丑三 为未来请   673

  子二 酬请观法   673

  丑一 成座法用   673

  寅一 法用    673

  寅二 辩相    674

  卯一 华色数量   674

  卯二 华间珠光   674

  卯三 华台宝网   674

  卯四 宝幢庄严   675

  丑二 随机利物   675

  丑三 明佛愿成   676

  丑四 明未来益   676

  癸二 圣像观  676

  子一 泛明诸佛法身从心想生  676

  子二 偏观弥陀并示观法  679

  丑一 令偏观  679

  丑二 示观法  680

  寅一 观佛像  680

  卯一 正明观像   680

  卯二 因像见土   680

  寅二 观菩萨  681

  寅三 像放光  681

  寅四 行者闻法   682

  子三 明修观利益682

  癸三 佛身观  683

  子一 观真法身   683

  子二 观成能见   685

  子三 举益劝修   685

  癸四 观音观  686

  子一 正观身相   686

  子二 与佛同异   688

  子三 举益劝修   688

  癸五 势至观  689

  子一 因光神力制二名689

  子二 与观音明异同   690

  子三 明灭罪以劝修   691

  癸六 普往生观   691

  子一 作自身往想691

  子二 明三圣来现692

  癸七 杂明佛菩萨观   693

  子一 观丈六像   693

  子二 明弥陀变现693

  丑一 示化主随物693

  寅一 劝常修观   693

  寅二 拂去众疑   694

  丑二 明补处同生694

  寅一 劣应同众生694

  寅二 仿胜身论观法   694

  壬三 后三观明三辈往生  695

  癸一 上品生观   696

  子一 上品上生   696

  丑一 标  696

  丑二 释  697

  寅一 明生因  697

  寅二 明值缘  698

  寅三 明往生  699

  寅四 明后益  699

  丑三 结  699

  子二 上品中生   700

  丑一 标  700

  丑二 释  700

  寅一 明生因  700

  寅二 明值缘  700

  寅三 明往生  701

  寅四 明后益  701

  丑三 结  702

  子三 上品下生   702

  丑一 标  702

  丑二 释  703

  寅一 明生因  703

  寅二 明值缘  703

  寅三 明往生  703

  寅四 明后益  704

  丑三 结  704

  癸二 中品生观   704

  子一 中品上生   704

  子二 中品中生   706

  子三 中品下生   707

  癸三 下品生观   708

  子一 下品上生   709

  子二 下品中生   710

  子三 下品下生   711

  丁三 结胜益  713

  戊一 夫人道悟无生   713

  戊二 侍女发菩提心   714

  丙三 流通分  714

  丁一 于王宫佛自嘱劝714

  戊一 列名教持   714

  己一 阿难问  714

  己二 如来答  715

  戊二 举益劝修   715

  己一 明生善灭恶715

  己二 明身胜友胜716

  己三 明得果超行716

  戊三 结名付嘱   716

  戊四 众闻欢喜   717

  丁二 回灵鹫阿难备述717

  戊一 佛步空还   717

  戊二 阿难重述   718

 

 

  释题

  甲一 释经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前七字,乃一经之总题,具如下五玄之第一章。疏、通也。以经旨圆妙,被机高深,大师以义意而疏通之也。钞、显也。谓大师疏文,多谈事相,少示观门,务在下凡,普沾缘种。并非不知修心妙观;感四净土之文义也。四明为时机所迫,慕学之徒,皆欲得旨而闻妙观,乃以钞文出而显之也。钞名妙宗者,乃取疏释经题大意,以圆妙三观,释乎能观。以圆妙三身,释所观佛。佛既总摄余十五境,故知一一皆是圆妙三谛三观也。是经既以妙观为宗,学者应当注重妙宗乃四明命名之意也。

   甲二 释人题

  乙一 能疏人号

  天台智者大师说。

  备于别传,及诸章记,有未知者,须寻彼文。

  乙二 能钞人号

  四明法智大师钞。

  师讳知礼,字约言。四明金氏。父母祷于佛,梦神僧,携童子,遗之曰:此佛子罗□罗也。因而有孕。暨生,遂以为名。神宇清粹,不与众伦。七岁丧母,号哭不绝。白父求出家,遂往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大师座下。十五具戒,专探律部。太平兴国四年,从宝云大师习天台教观。始三日,首座谓之曰:“法界次第,汝当奉持”。师曰:“何谓法界”?座曰:“大总相法门,圆融无碍者是也”。师曰:“既谓圆融无碍,何云次第”?座无对。居一月,自讲心经,听者服其速悟。五年,其父梦师跪于宝云之前,云以瓶水注于口。自是圆顿之旨,一受即了。六年,常代讲于宝云大师。雍熙元年,慈云来自天台,师待以益友,义同手足。端拱元年,云师寂,师梦贯云师之首,□于左臂而行。淳化二年,师受请,主乾符。绵历四载,诸子悦随。至道元年,以所居偏小,学徒莫容。遂徙居报恩院,院主舍为长讲天台教观,十方住持之地。乃易今名,即今之延庆寺也。故称延庆开山祖。?彼传文。欲知全文,当阅统记。

   甲三 释序文

   乙一 释疏序

   丙一 叙经观意

   丁一 正明观行

   戊一 叙意

   己一 对垢立净

   庚一 法

   辛一 明二报苦乐

  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

  钞释云:欲论观行,先示两土苦乐之相。文有四句,一一皆论相对。首句明所成国土,苦乐相对。彼国但受诸乐,故名乐邦。此土多受众苦,义言苦域。次句明能成物体,贵贱相对。彼纯七珍,?言金宝。此多众秽,?言泥沙。三句明初生受质,垢净相对。此土六道,具有四生。今就人中,多从胎藏。母食冷热,及饥饿时,子在胎中如处寒热,山压,倒悬地狱之苦。故云胎狱。彼国九品,皆从莲生。纵下下品,经十二劫,在莲华中,胜□利天。是故华池,受生即乐。末句明生后游处,粗妙相对。此则荆棘丛林,彼则金渠玉树。余如钞文广明,兹不繁赘。

  辛二 明二因心行

  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沈。行开善恶,□二方之粗妙。

  钞云:诚、实也。由、从也。报之净秽,实从心行二因所致。心即迷了二心。行即违顺二行。六道三教,迷三德性,为三惑染,故曰垢心。身口诸业,违理有作,皆名恶行。以此心行,感四秽土,沉下粗浅也。唯圆顿教,了三德性,离三惑染,方名净心。身口诸业,顺理无作,以此心行,感四净土,高升深妙也。心虽本一,以迷了故,须分垢净。行业虽同,以违顺故,须开善恶。从此二因感报净秽。应知圆人,以常寂光而为观体。凡圣因位,皆即究竟。不同别人,要心只齐一十二品,故分净秽。问答不录,须者自阅。

  庚二 喻

  喻形端,则影直。源浊,则流昏。

  钞云:形端喻净因。谓了性净心,顺理善行。影直喻果。谓四净土也。源浊喻秽因。迷性垢心,违理恶行。流昏喻果,指四秽土也。若翻上喻,形曲影凹,可喻逆修因果。下喻,源净流清,可喻顺修因果。今举二喻,各喻一种,其义甚明。

  己二 就净示修

  故知欲生极乐国土,必修十六妙观。愿见弥陀世尊,要行三种净业。

  钞云:上已对秽显净,故今就净明修。前示二因,通云净心,及以善行。此明修相,故的指十六妙观,三种净业。于十六境,不照三谛,岂名妙观?修三种福,为三惑染,不称净业。妙观是正,净业为助。正助合行,能感四种极乐国土。得见三身弥陀世尊。文从互说,观论生土,业论见佛,依正既俱,正助非隔。

   戊二 示文

   己一 示教兴

  庚一 明兴由

  然化因事渐,教藉缘兴。是以阇王杀逆,韦提哀请。

  钞云:革凡之化,要因近事,而为鸿渐。诠理之教,心藉机缘,方得兴起。近事为渐,通于诸化。今化别,由杀逆之事,欲令众生,厌浊世故。此教当机,是韦提希。华言思惟,善修观故。

  庚二 明现土

  大圣垂慈,乘机演法。曜玉相以流彩,耸金台而显瑞。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

  钞云:佛是极圣,故称大。佛慈下被,名曰垂。托韦提请,布所证理,名乘机演法。曜玉等者,经云:尔时世尊,放眉间光,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虽广示等者,经云:十方妙国,皆于中现。乃至韦提希白佛言,是诸国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己二 示观相

  庚一 总标

  使末俗有缘,遵斯妙观。

  经云:如来今者,教韦提希等。

   庚二 别示

  辛一 示依报

  落日悬鼓,用标送想之方。

  钞云:观日有二意:一令观日,心不驰散。二令心想,正趋西方。

  大水结冰,实表琉璃之地。

  钞云:良以彼土□璃为地,此地难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宝地可见。

  风吟宝叶,共天乐而同繁。波动金渠,将契经而合响。

  前二句,指树观。后二句,指池观。如经可知。

  辛二 示正报

  观肉髻而瞻侍者,念色相而□如来。

  初句,二大士观。以此二观,皆明肉髻故。次句,弥陀观。

  辛三 示三辈

  及其瞑目告终,上珍台而高踊。文成印坏,坐金莲而化生。

  初句,明上上上中二品。次句,上下一品。文成句,出大经二十七云: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以喻凡夫现阴灭中阴生。今借此文,喻往生人,此土阴灭,彼国阴生。

  随三辈而横截,越五苦而长骛。

  此总示三辈往生者,俱出轮回。随、非随他。谓随己所修三辈行业,皆能横截五道,永得不退也。五苦,言五道皆苦俱所不免也。

  丁二 结叹观行

  可为微行妙观,至道要术者哉。

  微行,叹三种净业。虽是身口运为之善,今顺理修,皆成无作幽微无相之行也。妙观,叹十六观,虽托安养依正之境,而皆称性绝待照之,即不思议圆妙观也。

  丙二 叙经宗体

  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经以观佛为题,疏以心观为宗。此二无殊,方是今观。良以圆解,全异小乘,小昧唯心,佛从外有。是故心佛,其体不同。大乘了知心具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不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是故经目与疏立宗,语虽不同,其义无别。须知心观,此不专观心。内外分之当外观,以由托彼依正观故。是以经题称为观佛。妙玄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心则易,纵观他境亦须约心。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实相为体者,心观之宗,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

  丙三 叙经题目

  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者,训法,训常。由圣人金口,故云经也。

  钞云:七字具含能说所说,能观所观。正文释名,备显其义。今序但明以胜摄劣,揽别为总,立题之意也。

  乙二 释钞序

  前疏序,必通序全经之旨趣。今钞序,宜先叙疏意之源由。分为二

  丙一 叙疏大意

  此经义疏,人希净报,故说听者多矣。

  言此十六观经,纯谈西方极乐净境,修行方法。人如有志修净业,而求净报者,不可不闻。故云说听者多矣。

   丙二 叙所禀承

  丁一 正所禀承

  所禀宝云师首制记文。相沿至今,著述不绝,皆宗智者。

  宝云是四明之禀法师也。讳义通,字惟远,高丽国人。族姓尹,梵相异常。顶有肉髻。眉毫宛转,长五六寸。幼从龟山院,释宗为师。受具后,来游中国。至天台云居,忽有契悟。及谒罗溪,闻一心三观之旨,乃叹曰:“圆顿之学,毕兹辙矣”。遂留受业,具体之声,浃闻四远。一日,别同学曰:“吾欲以此道导诸未闻,必从父母之邦”。拟还故乡,假道四明。郡守钱惟治,闻师之来,加礼屈延,咨问心要。复请为菩萨戒师。留之曰:“利生何必鸡林乎”?师曰:“缘既汝合,辞不我却”。因止其行。开宝元年,漕使舍宅为传教院,请师居之。后赐额宝云。师敷扬教观,二十余年。升堂受业者,不可胜纪。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示寂。阇维之日,舍利盈满骨中。寿六十有二。著有观经疏记,是四明之所禀承。故曰所禀首制记文也。沿、流也。言从是以后,互相沿流,直至于今。尚有著述行世者,所宗无不崇尚智者大师者也。

   丁二 著述用意

  戊一 反显

  岂有不知修心妙观,感四净土文义者耶?

  言近来诸师著作,咸以多谈事相,少示观门。并非不知修心妙观,不肯发挥感四净土之文义也。

  戊二 正示

  良以悯物情深,适时智巧。故多谈事相,少示观门。务在下凡,普沾缘种。

  言时至今日,钝根者多。四依大士,愍念物情过深。为顺时机,以权巧妙智,务在下凡普结净缘。所以少示观门,多谈事相也。

   丙三 乘时述钞

  丁一 乘时演教

  方今嘉运,盛演圆乘。慕学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证矣。

  当四明教观双宏之候,自有一类圆顿初心,喜闻圆义,仰慕妙宗。此亦时节因缘,岂偶然哉。

  丁二 述钞所以

  故竭鄙思,钞数千言。上顺妙宗,□消此疏。适时之巧,非我所能。愿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钞所以作也。天禧五年,岁在辛酉重阳日。

  第一行,是四明谦词。本是教海老龙,作数千言钞,尽是家常茶饭,毋须竭尽心思。乃言竭鄙思者,过谦也。上顺本经妙宗,?消此疏深意,正适时之巧也。乃曰非我所能者,亦谦意也。愿共下二句,作钞正意。谓普愿一切有情,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即心即佛,念佛念心。心佛本自不二,乃所以作此钞也。天禧,真宗年号。

  入文

   甲一 取义释题

  乙一 标列

  释经五义:名、体、宗、用、教相。云云。

  钞云:言云云者,令依诸部,明于通释五章之义。妙玄云:就通作七番共解。一标章,二引证,三生起,四开合,五料简,六观心,七会异。标章,令易忆持,起念心故。引证,据佛语,起信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余三,起慧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进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脱。今疏从?,故注云云。

   乙二 随释

   丙一 释名

  丁一 对通ぺ示

  第一释名者,一切众经,皆有通别二名。通则经之一字,别则有七,或单人、法、譬、或复、或具。

  他家释题,皆以经字,为能诠教,余俱为所诠义。作此分之,甚违佛旨。且人法譬,皆是名言。岂非能诠?那得一向属所诠义?经字不可一向属教。今解诸经通别二名,俱是能诠,俱是所诠。良以通别,各自具于教行理故。勿谓二名,但在于教。须知通别,自有教名、行名、理名。即如今题,佛说是教,观即是行。无量寿佛是理,岂非别教、别行、别理耶?以此三别,对于经字,即是通教、通行、通理。明此通别,宜分于三。

  今经从能说所说人以立名,即教别。同名为经,即教通,为行不同。从一至无量,即行别。会同常乐,即行通。理虽无名,将门名理。理随于门,四四十六,即名理别。门随于理,即名理通。此约一化,以明通别。

  此约一化论通别也。佛说一大藏教,顿说渐说,施权开权,律论之外,皆名为经,故称通也。别相乃多,今从三种。谓人、法、譬、单三、复三、并具足一。以成七别。诸经有用一种之行而为别,以对通名,经即通行。若论别行,其数无量。今以增数示于行人。一如一行。二如二智。三如三观。四如四念。五如五根。六如六妙。七如七觉。八如八正。九如九禅。十如十度。乃至百千万亿,无量行也。此等别行,皆趣涅槃究竟四德,故云同会常乐。约趣涅槃,别行即通,故为行经。名实相对,名即是门。乃以四门彰一理,亦是事别,以对理通。良以诸经多用一事,而彰于理,得理别名。如今题以无量寿佛为别理,以对通名,经则通理。若于一化,以通别理,解经题者,莫若四门,以为别理。谓有门、空门、双亦门、双非门。四教各四,四四十六。门门诠理,成十六理。理尚非一,那有十六。然理无碍,能应诸门。犹彼虚空,体非方圆大小。以无碍故,故能随彼方圆等物,成无量相。从无量说,即是别理。体是一空,名为通理。无通不别,无别不通。通别合标,成一题目。

  更约一题,佛说、即教。观、即是行。无量寿佛,即是理。教行理足,任运有通别意。

  钞云:一化经目,关涉既广,思修或难。今就本经一题,明教行理,宛然可见。此三皆别,以对经字,即是三通。故云任运有通别意。欲使行者,即此一题,就说解教,起能观行,见真佛理。

  更就一字说者,释论云:所行如所说,说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

  钞云:题中说字,最可显三。故引释论,以示说中,含于行理。

  佛即法身。观即般若。无量寿即解脱。当知即一达三,即三达一。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于一字,尚达无量义。□诸字,□一题,□一经,一切经耶?故经云:若闻首题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获无限功德耶?

  钞云:向就一字,明教行理。虽约说字,义具于三。既约修辨,尚通前教。而又未明字字具三,故今特用涅槃三德,对于诸字,乃彰诸字,性各具三。非前教人,所能思说。良以三德,性本圆融,一一互具,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余二亦然。故知三德□一切处。一字、一句、一偈、一品、一卷、一部、一时、一化、乃至一切依正色心。多亦三德,少亦三德。一尘三德不小,刹海三德不大。故引华严经云:一中解等也。不明一字,圆具三德。诸经所说,一句一题,受持功德无量无边,便成虚设也。自非道场得入三昧,发旋总持,曷能妙说自在若斯。

   丁二 就别广明

   戊一 释佛字

   己一 正约佛名示六即

  庚一 翻名标示

  初释佛者,佛是觉义,有六种即。

   庚二 就觉广明

  辛一 理即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如贫女舍宝,众物具存。力士额珠,圆明顿在。如来藏经举十喻:弊帛裹黄金,土模内像,闇室瓶盆,井中七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宝箧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

  一切生即佛,迦叶品文。贫女力士,如来性品文。须知诸喻,理兼圆别。若言三障覆佛性,破障方显属别。若言全性成障,障即佛性。以不思议德障消者,属圆。如来藏喻。止观显别,今文显圆。净名语尚涉通,今须圆解。

  此是圆智。圆觉诸法□一切处,无不明了。虽五无间,皆解脱相。昏迷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故言众生即是佛,理佛也。

  初就本觉明佛。此是者,指上大经众生即佛,喻诸宝物等。前虽云即佛,犹未的示觉了之相,名为本觉。且指三障,体全是理。今示此理,当处照明,即是本觉,佛义成也。虽五下,是遮情。或谓诸有业缚,无明惑暗。那言众生即是佛耶?答曰:虽业至无间,而皆当体是三解脱。虽见思昏倒,而本觉理未始不存。业惑全是性德缘了佛性,岂可更坏理佛。何以故?刀不自伤故。斯理下,是对四事辨理。妙乐云:显露彰灼,称谓真秘。真秘之理,即世相常。世相常故,众生即佛。此理妙故。有佛教化,不益一毫。空过无佛,不损一毫。五即得之何足为高?理即失之未始暂下。对此四事,示理佛也。

  辛二 名字即

  此至究竟,皆修德也。须论损益,及以高下。此位是修德之始。闻前理性能诠名也。然有收简。收则耳历法音,不间明昧,异全不闻,俱在此位。简则未得圆闻,齐别内凡,尚属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岂知即佛。分二。

  壬一 带喻示名字

  如斯之理,佛若不说,无能知者。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暗暝。涅槃云:于无量世,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若佛出世,方能阐智慧日,识三宝之光明。开甘露门,知十号之妙味。因说生解,于宝适悦。

  钞云:初段明不闻之失。谓理虽是佛,全体在迷。佛出不闻,经名绝听,此指但理之失也。次段明闻名之得。今名字即,唯约三宝及十号也。无明长夜,佛出令晓。阐本智日,乃识三宝照世光明。生死巨关,无佛长锁,佛能于此开甘露门,令知十号是长住味。此光此味,乃从众生心性流出。还使众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末二句,指贫女喻也。此等法喻,皆示于名有识之义,能知所知,即名字佛。

  壬二 引人明即佛

  故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此名字佛也。

  言毛竖,即惊觉也。闻名生觉,即本性佛。觉即本性,本性觉即佛也。

  辛三 观行即

  此中观法,直观心性。故托他佛,而为所缘。今明对尘,即成观佛。其中念念觉知之心,名观行佛,分二。

  壬一 明观行

  观行佛者:观佛相好,如铸金像。心缘妙色,与眼作对,开眼闭目,若明若暗,常得不离见佛世尊。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览,无非佛界。念一佛,与十方佛等。念现在佛,与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念色身。念法门。念实相。

  初示始习,即心观相。此是名字升进之位,不独解名,能修观故。但未入品,非观行位。观佛相者,经中八万相,非劣想而可系缘。故须初心,先观落日等。观既深着,方观胜身。开眼下,明观成,称性周□。妙心作相,妙相发心,心心不休,成观入品。尘缘莫动,佛常现前。闭目了然,开眼不失。在明见佛,处闇不忘。性无间然,岂佛暂阙。一一相海,庄严法身。相为大相,好为小相。观大发小,名为流出。劫水虽大,止剂二禅。佛相周□,称法界性,且以少分,喻周□也。观行佛眼,名为周眸。此眼所观,何处非佛。念一下,明一多相等,三际同观。一身下,明诸佛三法等同。念色下,以三身结示。色身是应,法门是报。实相是法,言法门是报者,谓诸法门聚而为身也。所谓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第一义谛为髻;种智为头;慈悲为眼;无漏为鼻;四辩为口;四十不共法为齿;二智为手;如来藏为腹;三三昧为腰;定慧为足。

  壬二 明即佛

  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是名观行即佛也。

  辛四 相似即

  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应。念佛法门身,得相似相应。念佛实相身,得相似相应。相似者,二物相类。如□似金,若瓜比瓠。犹火先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饮者乃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举其要,如法华中六根清净,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

  初约三身明即佛。前观行位,常用三观,念三身佛。观觉虽成,似觉未发。加功不已。今本觉三身相似而发,与始觉三观相似相应,应是合义。合而不忘,非妙观也。相似下,约四喻明相似。□比金,瓜比瓠,喻始觉似本觉。火与海喻,喻相似近分真。前二约法论似,后二约位论似。水性下,是劝证。初约事劝,次引文证。

  辛五 分证即

  即心观佛,托境显性。虽得相似,尚属缘修。今则亲证,属于直修。惑分分破,性分分显。从所证说,名为分真。从能显言,名分证也。分二。

  壬一 约发心明即佛

  分证佛者: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三智一心中得,得如来妙色身,湛然应一切,开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

  初文约三法明发,就初住位,示即佛相。发心者,发本觉心也。常寂常照,寂照双融,是本圆觉。即一而三,不发而发,故成三发。皆言一切者,法界无外,摄法不遗。诸佛众生,色心依正,同一觉体,全体为缘,为了,为正。是故一发,则一切俱发也。缘发名功德,能资成故。了发名智慧,能观照故。正发名境界,是真性故。是所显故。三智下,约三身明佛。前以正助二修对一性,明圆发相。今约报智证法起应,报应二修,对法一性,论分证佛。从智证法,从法起应。即非一时,三身顿得,故非前后,不纵不横,复见于此。从始圆修一心三观,今圆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证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体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镜无情。形对像生,山毫靡间,名应一切。三身三德,体离纵横。今始发明,名开秘藏。入理般若名为住。此住无住,住秘藏中。

  壬二 约被物明佛用

  以普现色身,作众色像。一音随类,报答诸声。不动真际,□情等悦。应以三轮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仪。以佛音声,方便而度脱之,□九法界三轮耶?初住尚尔,□等觉耶?是名分证即佛也。

  初文总示三轮。应以下,别示十界。先明佛三,况出九界。佛应三土,且说同居。化有始终,须彰八相。大机所见,八相难思。若应小乘,八种皆劣。大示出没,如水之波。全法界身,八皆胜妙。小乘生灭,体是无常。如火烧薪,终归灰断。此等皆是果人法则,名佛威仪。初住能为,名之曰具。威仪属身;音声属口;方便属意;应以佛度,即现佛三。佛尚能示,九界不难。初住尚尔,后位不待言矣。破惑转深,德用转广。宁以身口,可思议耶!良由位位始觉本觉,一合俱忘,致使体用高广若此。

  辛六 究竟即

  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茶,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义。

  等觉已,名满足方便地。菩萨究竟地。始觉道穷,本觉理极。本始既泯,无以名焉,强名妙觉。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诸字功德,南岳用对圆顿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对至等觉。最后茶字,当于妙觉。断德究竟,名大涅槃。智德究竟,名大菩提。如十下,约喻称叹。用彼大经月爱之喻。

  己二 兼显佛德明无尽

  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号。举一蔽诸。华严有万号。又经有万号。三世诸佛,通有十号。净名三号,以劫寿说,不能令尽。何□诸号耶?

  佛有下,以例诸号,明不易说。净名经云:正□知,如来,及佛。此三句义,大千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以劫之寿,说不尽也。

  戊二 释说字

  说者,悦所怀也。即十二部经,八万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门。又于一法中,作四门分别。于一一门,巧作四悉檀利益。闻者欢喜,赞用,受行,施戒进念,而得开发。贪恚愚痴,豁尔冰消。革凡成圣,入法流水。或三二一益,若都无益,则示默然。若一机扣圣,于一门施四益者,余三门亦如是。为一缘说一法既尔,诸缘诸法亦如是。

  初句牒释。悦是畅悦。怀是心怀。若就本经,即是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今机扣发说之,乃畅昔之所怀也。即十下,示法。先明所说法相。十二部,是总明说相。八万法藏,乃具示所说种种法门。须知有多八万,且约四谛示:言八万法藏,即苦谛;八万尘劳,即集谛;八万对治门,八万三昧门,八万陀罗尼,皆道谛;八万波罗密,即灭谛;今虽示一,义兼三也。又于下,次明能说善巧。上之所列八万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各有八万,趣举一法,须开四门。机生熟故,四悉被之。为未种者;作世界说。令其乐欲,赞用受行。为已种者;用中二悉。善根未发者;作为人说,令起宿善信戒进念。恶未破者;必对治说,令其三毒忽豁尔冰消。为已熟者;作第一义说。令得契真,革凡成圣。佛智鉴机,说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恶,令得二益。无善可发,作世界说但生欢喜。若全无益,佛则不说,故云默然。此是一法一门明四益也。若一下,例诸法诸门示四悉。谓一门被机,四悉既尔,余三门亦然。如是类推,一一八万,法法四教,教教四门,门门四悉,十二部、六度、四等,莫不皆然。以此?明佛说之相。

  戊三 释观字

  即所说也。上十二部八万等法,岂非所说。然是泛举,显于能说。下无量寿,及今观字,的是此经所说义也。分二:

  己一 牒释双标

  观者,观也。有次第三观,一心三观。

  上观平声,下观去声。所以须用去声观字,以释平声观字者;乃用观法,观于胜境。若非观法,将何观之。撮经所诠,立兹题目。经明十六,以为能观。今释题名,唯论三观。经文是别,题是总名。总总于别,别别于总。今立三观释观,乃是经文十六观体。若就十六,各各示于三观相者;其文繁广,故于释题总而示之。令其修者;以兹观法,入十六门。则境境皆三,心心绝妙。四依被物,言简意周。双标两种三观者;乃以次显于不次,不用别观,无以明圆。如止观中,皆用思议,显不思议,亦此意也。

   己二 据教双释

   庚一 次第三观

  辛一 出名指经

  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二空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此名出璎珞经。

   辛二 释相结果

  壬一 释空观

  今释其意:假是虚妄,俗谛也。空是审实,真谛也。今欲去俗归真,故言从假入空观。假是入空之诠,先须观假。知假虚妄,而得会真,故言二谛观。此观若成,即证一切智也。

  壬二 释假观

  从空入假观者;若住于空,与二乘何异。不成佛法,不益众生。是故观空,不住于空,而入于假。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故名从空入假观。而言平等者,望前称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观。此观成时,证道种智。

  前观二名,此观亦二。先斥住空堕小,修假能成佛法,能益众生。观空能作入中方便,故于空智,证而不住。三界惑着,须荡令空。诸法因缘,须究本末。见思重数,如尘若沙。以大悲心,□观□学,名为知病。诸法诸门,破性破相。一一对治,无不谙练,是名识药。随惑浅深,知机生熟。神通骇动,智辨宣扬。四悉当宜,各令获益。如是授药,方肯服行。皆由证空,能入此假,故名从空入假观。前位别十住,今是别十行。

  壬三 释中观

  二空为方便者;初观空生死,次观空涅槃。此之二空,为双遮之方便。此之二用,为双照之方便。心心归趣入萨婆若海,双照二谛也。此观成时,证一切种智。是为次第三观也。

  初文双空生死涅槃者。空生死,见思亡。空涅槃,尘沙尽。二惑既空,心无偏着;是故得为双遮方便。复因次第用于二观,观于二谛;是故得为双照方便。方便立已,圆观可修。于十向中,即以所显中道佛性,而为能观。中道之观,谛观不二,惑智一如。三观圆融,是无作行,故得自然入萨婆若。此观之果,名一切种智。位在初地。

  庚二 一心三观

  斯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盖一切法,无非三德。如□字三点。三不孤立,一一圆具。举一即三,乃以三德而为三谛。德既不纵不横,谛乃绝思绝议。今以此谛而为所观。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故依妙谛,而立观门。即于一心,而修三观。此之观法,能所双绝。况无量寿佛。本修此观,而成三身。法报既泯,真应融即。非兹妙观,宁显妙身。化主若斯,徒众亦尔。正报既妙,依报岂粗。故十六境,皆须妙观。此文分三:

  辛一 依智论释

  一心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祗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类如一心,而有生住灭,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种智。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也。寂灭相者;是双亡之力。种种行类相貌皆知者;双照之力也。

  前之次第三智,令易解故,分属三人。克性圆论,三智一心。指果名智,指因名观。果在一心,因岂前后。因果不二,方曰圆修。故举智后,即明三观。趣举一观,即具三观。如空观,假中亦空。三观悉能荡相着故,举假观,中空亦假。三观皆有立法义故,言中观,空假亦中。三观当处皆绝待故,故云祗一观而三观。谛亦如是,谛观名别,其体不殊。全谛发观,观还照谛。既无别体,以何义故,立谛立观?若欲分别,就三因说:性三为谛,修三为观。性了是真,性缘是俗,正是中谛。不是了因,非大真谛,俗中亦然。顽空为真,与观体别,俗中亦然。今三观互具者;盖性三本融,全性成修,于此可见。类如下,引类释。以有为法,类无为性。一刹那心,初生即灭,两间名住。不无三相,而在一心。三相无常,尚居促念。三观称性,无作无生。具于一心,其义何爽。此观下,结成果。如文可知。

  辛二 引中论证

  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释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

  引论。论意通衍三,今证于圆。须知妙谛妙观,悉是能观,因缘所生等法,随拈一法为境,即属所观。前且直云,观于一谛而三谛。即指于阴等境观,一谛即具三谛也。故知因缘所生诸法,一一皆不思议矣。

  辛三 约妙结示

  此观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观一切观,一切观一观。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观,摄一切观也。

  初句总叹,次别叹。一不定一,一即是三。三不定三,三即是一。释论以不决定,解不思议。一观下,对十六叹。上明一三融即,总一妙观也。即此一观,□入诸门,名一切观,虽入诸门,只一妙观,故名一观。观若定一,莫入多门。观若定多,不可为一。实不可以一多思议,是故双非。后二句,结示。虽非一多,能摄一多。是故十六,无非妙观。

  戊四 释无量寿

  正示三观所观境也。前明三观,且以三德三因,而为谛境,盖是所观融即,用显能观绝妙。须知性中三德,体是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为我一心三观。亦可弥陀三身,以为法身。我之三观,以为般若。观成见佛,即是解脱。举一具三,如新□字。观佛既尔。观诸依正。理非异涂。此意不明,非今观佛。

  无量寿者:天竺称阿弥陀。佛本无身,无寿,亦无于量。随顺世间,而论三身。亦随顺世间,而论三寿。亦随顺世间,而论三量。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法性寿者;非报得命根,亦无连持。强指不迁不变,名之为寿。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无延无促。强指法寿,同虚空量。此即非身之身;无寿之寿;不量之量耳。

  首二句牒名从梵。次下从真出俗。先明佛本无三,次明随世假立。乃有三身、三寿、三量。据究竟觉第一义谛,则不可言三,以一亦不立故也。为度生故,乃顺世立名立相,故说三身三寿三量耳。言佛本无三,乃无有于随情之三,非无性具微妙之三。今立三身释无量寿者,恐执定有,是故先言本无,随世说有。得此意已,方能分说身寿量也。先明法三,言师轨法性,是舍通从别,通则生佛俱轨法性。然九界虽轨而违,如人依师,不顺师教。唯有诸佛,从初发心轨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大经云:以法常故,诸佛亦常。顺法性故,名法为师。实非所师与能体别,故即所师法,而为其身。虽名为身,已出五阴,故非色质心智。既非五阴,亦非界入。故非三科,任持摄属。既非三科,何以状名。为物机故,乃强立名耳。连持之寿,亲依命根。今非识息暖报得,亦非三事连持。为物显德,乃指法性,非八相迁,非九世易,强名为寿耳。寿之分量,合论长短延促。今法性寿,实无此等分量。为成观故,强同虚空之量。最后三句总示。

  报身者;修行所感。法华云:久修业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相应,如函盖相应。相冥者,如水乳相冥。

  此言称法有报,引经释相也。法华证智德,涅槃证断德,感报之时,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显之,如名不异,所观差别,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各二如者;境如如智如,智如如境如,故云相应相冥。先举函盖喻相应,恐谓函盖虽际畔相当,终存两相。故重举水乳喻相冥。令知始本同是觉性,其体泯然,正同水乳。则显境外无智,智外无境。

  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应冥,亦非身非不身;强名此智为报身。法寿非寿非不寿。智既应冥,亦非寿非不寿;强名非寿为寿。法量非量非无量。智既应冥,亦非量非无量;强名无量为量也。

  此言于报立三。一一言法者,报智所冥,离法无报故。言非身者;非身,则非有。非不身,则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觉体。始觉冥此,能冥亦亡。为成观故,强指报智,寿量例知。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应同连持为寿也,应同长短为量也。如谷答响,大小随身。似鉴现形,端丑在质。应万物感,现胜劣身,亦如是也。身既同物,寿岂差机。随宜长短,示量无量。

  智与体冥,能起大用。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

  此明依二有应也。初二句法,智即报,体即法。此二冥合,应用无方。此二句喻,后二句合。

  能为身,非身。能为常寿,为无常寿。能为无量,能为有量。有量有二义:一为无量之量,二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弥陀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应佛皆为两量,逐物随机,参差长短。

  此明应□三土也。初双明报应,谓上所说报,但论冥法,指自受用也。今明垂应,以他受用常住之应,对于生身无常之应,示二□用。是故双身,即生身非身,是报身。一有分齐相,一无分齐相。金刚经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指他报也。无分齐寿,则常。有分齐寿无常。此二应乃依真中二理而住,机依事业二识而见。此义至后释观佛观中辨之。须知常身无量。通应三土。无常有量,但应同居。言七百等者;首楞严三昧经云:坚首菩萨问佛寿几何?佛令往东方过三万二千佛土,于庄严国,问照明庄严自在王佛。彼佛答云:同释迦寿,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寿七百阿僧祇劫。坚首回此白佛。阿难云:彼佛乃释迦异名,虽机胜见长。而七百犹可数故,亦是有量之量。若阿弥陀,人天莫数。故是有量之无量也。应佛下,结示佛佛皆然。大论三十六云:当知释迦更有清净国土,如阿弥陀佛国。如阿弥陀佛亦有不严净国,如释迦文佛国。又三十八云:此间阎浮恶,故佛寿应短。余处好,故佛寿应长。涅槃二十二云:去此三十二恒河沙,有无胜国。所有庄严,如安乐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此皆随逐物机也。

  然此三身三寿,不可(不可疑误应云若作)并别一异,即乖法体。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会玄文。释名竟。

  此明据理融即也。上辨三身,法身本有。报约修成。应论现往。其言似纵。须知报应二种之修,性德本具。虽是性德,修相宛然。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一冥泯,思说莫穷。所以约竖论,显非并一。言性具,显非别异。若作并别一异之解,即乖所诠圆常法体,即一而三故不横,即三而一故不纵,非纵非横,不可思议。如此解者,乃会能诠圆妙之文也。

  丙二 辨体

  前文解释能说所说,能观所观,皆能诠名。今辨名下所诠之体。欲令学者因筌得鱼,寻名显体。寻名,意在忘名。显体,知无别体。此乃圣祖释名辨体之妙意也。复应了知释名是总,总三法故。三章是别,别三法故。是故解释通别二名,无不义具教行理三。能说之佛,既具三身。所说观境,各具于三。故云释名总于三法。体章别在法身。宗用别当余二。教相一章,分别总别。今之辨体,虽在一法。一必具三,故明体礼、体底、体达、三义。虽论三义,但是法身中三,未明余二各三。故涅槃玄云:总唱秘藏,故当其名。法身摄一切法,不纵不横,以当其体。般若摄一切法,如面三目,以当宗。解脱摄一切法,如三点伊,以当其用。如此敷演,即是其教。非但经体义成,余义亦显。文毕今出其意。空假皆中,故三属体。假中皆空,故三属宗。空中皆假,故三属用。用是解脱,特喻三点。点是文字故。宗当般若,特喻三目。目能照明故。法身之三,特泯纵横,彰离念故。故知释名,总于九法。辨体,别在法身中三。然则九不为多,三不为少。方是圆教总别之义。此自分三。

  丁一 牒起ぺ示

  次辨体者,体是主义。<, /P>

  钞云:名傍是宾,体正是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一切名下,皆有其体。

  丁二 正释主质

  释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大乘经以实相为印,为经正体。无量功德,共庄严之。种种众行,而归趣之。言说问答,而诠辨之。譬众星之环北辰;如万流之宗东海,故以实相为经体也。

  初据二文定体。谓诸法当处,不生不灭,非有非空,无能无所。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名字相。离此等相,名为实相。无相之相也。谁人不具,何法不然。若论证知,唯有诸佛。法华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禀圆说者,初心即用佛智照境,故能信解诸法实相。既解实相,亦解实性,实体,乃至实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实,即是实生、实佛、实依、实正。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既一切皆实,实外无余。复云余皆魔事者何也?应知此说,是以理简情。若离心缘能所等相,名为实相。介尔有相,即为魔事。故别教以下,至六道法,皆有心缘能所等相。魔能说之,悉为魔事。故知一切皆魔,一切皆佛。以情分别,一切皆邪。离情分别,一切皆正。今简情取理,是为经体。应知实相全体照明,称为真心。亦名本觉。觉体□故,诸法皆实。若指其要,不离现前分别之念。念即本觉,觉即经体,无别经体,以为所诠。以此觉心,观于依正。能所即绝,待对斯忘。妙观之宗,自兹而立。不然,何须得体,方立经宗。彼小乘须三印,此大乘只一印。则能说之人,所观依正,四种净秽五逆罪等,其性不二,以此一印,印定其义,为经正体。无量下,明为四章所归。无量功德,指用归体也。功德即是力用;力有灭恶之功,用有生善之德。灭一切恶,生一切善,故功德受无量名。如此功德,共严实体。其犹帝王治乱育民,以此功德,庄严圣躬。种种众行,指经宗归也。从体起行,全理成修。如水为波,波还归水。宗必会体,故云归趣。通则万行,别观十六,故名众行。言说问答,指经名也。能诠之名。在于言说。言义幽奥,复须问答。种种诠辨,以立经名,而彰实体。问:题目为名,何尝问答等耶?答:不仅题目,一部言句,皆能诠名。如法华本□十妙,以为妙名。但题是总,故就释名。余之四义,皆□始终,故云问答等也。未及教者;兼在名中。自禀曰名,化他为教。自他虽异,俱是能诠,故四章同归一体。譬如下,约二喻显尊。体如北辰,四章喻众星。体又如东海,四章如万流。四章不暂离体,诸法无体不成。经体既然,安得不辨。末句以一印结示。

  丁三 具明体德

  体对释名,但有一德,即法身也。盖释名总示三法。利根虽解,钝根未明。以总示文,带于宗用,体混其中。情想叵忘,本性难显。故于总后,别示灵源。永异四魔,诸法皆实。于彼圆□,当上一点。绝思绝议,非用非宗。体性融通,一不定一。如□一点,点不孤然。所谓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故别显体,而谈三义。虽彰三德,意在法身。以空假皆中。是故明三,名为体德。文分三:

  戊一 约礼义明法身德

  书家解:礼者,训体也。体有尊卑长幼,君父之体尊,臣子之体贱。当知体礼之释,是贵极之法也。

  钞云:书既以体而释礼,故今以礼而释于体。礼别尊卑,意崇君父。前明魔事,已拣偏邪。今之臣子,唯拣宗用。故君父体,指法身。诸佛所师,万法朝会。体非修证,理绝言思。欲使标心,强称贵极。斯是本觉,非寂非照。又是法性,非广非深。第一义名为本性,法身德也。寻能诠名,识所诠体,依体起行。令修观者,以此体德,体彼依正。一一贵极,成妙宗矣。

  戊二 约底义明般若德

  复次:体,是底也。穷源极底,理尽渊府。究畅实际,乃名为底。释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故以底释体也。

  钞云:空即中故。故般若德,是诸法底。亦名本源、渊府、实际。若得中体,则能穷畅也。论言智度,指实相般若。佛以观照般若,于诸法中,证此智体,故云穷底。然法性甚深,无有底际。云穷底者,良以佛以无底际智,称性而证,义言穷底。七方便人,以有底智,所以不能到诸法源底。今圆人,从名字即,以信解心穷智度底。乃至唯佛与佛,究竟穷底。以此底义,释于经体。则彰法性甚深第一义空,名般若德也。寻名释体,依体起行。令修观者,以此体德,穷彼依正。一一到底,成妙宗矣。

  戊三 约达义明解脱德

  复次: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自在无障碍。一切异名别说,皆与实相不相违背。释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故以体达释经体也。

  钞云:假即中故。故解脱德,是一切法自在之体,复具一切真实名义。若识此体,则于诸法通达自在,复于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异名。一中解多,多中解一。论言般若,亦指实相。实相解脱,名殊义一,故互举也。前是观照穷底,今以文字说底。故云佛说种种名,即指实相般若有种种名也。彼七方便人,迷此体故,被诸异名,壅塞障碍。今圆行人,从名字体达,乃至分证体达。论今举佛,究竟体达。达义显体,则彰法性无量如来藏义,名为真性解脱德也。寻名识体,依体起行。令修观者,以此体德,达彼依正。一一无壅,成妙宗矣。

  丙三 明宗

  宗谓要。此经之要,在修心妙观,感于净土。心观,即是一心三观。释名之中,其相已委。感土之相,此文备论。今经妙宗,在此因果。分三:

  丁一 标列

  次明经宗。初简宗体,次正明宗。

   丁二 随释

   戊一 简示宗体

   己一 简

  庚一 简宗体一

  以其宗体一异之相,人多惑之,故须简示。

  有人言:宗即是体,体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既是二,体即不二。体若是二,体即非体。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如梁柱,是屋之纲维。屋空,是梁柱所取。不应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宗体若一,其过如是。

  钞云:宗是因果属事,体是一性属理。虽不相舍,二义须分。执定是一,文义乖违,故云不用。何者下,据义广破。先约义破,谓宗是宗趣。趣果,趣理。趣果必有因,趣理须修观。观有明昧,理有证不。皆成因果,故云是二。体本是理,观虽趣理,理非明昧。因果依理,理非因果。如波依水,波有千差,水常是一。故云不二。不谈诸法同一理性,则不名为大乘经体,故云非体。不论修证因果二法,则非佛经所证宗趣,故云非宗。如梁下,立喻破。谓屋空梁柱,虽不相离。若谓是一,则无虚实也。末二句举过结。

  庚二 简宗体异

  宗体异者;则二物孤调。宗非显体之宗,体非宗家之体。宗非显体之宗,宗则邪倒无印。体非宗家之体,则体狭不周。离法性外,别有诸法。宗体若异,其过如是。

  虽破是一,不可执异。若其定异,则二物孤调。宗异体,则非全性起修。观行有作,属于八倒。既不符理,信非圆宗。故云邪倒无印。体异宗,则理不即事。事外之理,其体不周。法性之体,既异因果,则一切法皆成别有。末二句举过结。

  己二 示

  今言不异而异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体也。

  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诸法实相是。实相因果,不异而异。非倒有印,此为妙宗。因果实相,不一而一。非事外理,此为妙体。

   戊二 就体明宗

  己一 依经直示

  今此经宗,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

  大乘之法,其要在心。心具易知,色具难解。故止观云:因通易识,果隔难知。故观自观他,皆修心观。今观净土,须求于心。心能具故,心能造故。心垢土垢,心净土净。此犹通示,未是的论。的在一心,顿修三观。此观观于安养依正,毕竟清净,名心观净。此观能令四佛土净,如是方为此经宗致。

   己二 约土广明

  庚一 列四土名

  四种净土: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也。

  庚二 示净秽相

  各有净秽,五浊轻重,同居净秽。析体巧拙,方便净秽。次第一心,实报净秽。分证究竟,寂光净秽。

  钞云:随文释义,教观俱沉。用义解文,解行可发。前释观字文中,明示一心三观,频示心观为宗。至结宗云,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今消四土净秽之文,须准此观,为四净因。若依诸文,逐其四土各论土因,何能通贯前后诸文。焉令闻者,证无生忍。良以示此净秽之相,以彰十方四土净秽之通途,非仅为安养示也。详如钞广释。

   庚三 分释名相

  辛一 释同居名相

  娑婆杂恶,荆棘瓦石,不净充满,同居秽也。安养清净,池流八德,树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净土也。

  钞云:同居约人,净秽约土。净秽两土,皆有凡圣同居。凡唯是实,圣通权实。始证为实,应来为权。泥洹涅槃梵音新旧耳。生安养者;烦恼调伏,近于涅槃,故名为净。皆正定聚者;约三聚判也。如此土博地凡夫,属邪定聚。发心修行,未得不退者,属不定聚。已得不退,属正定聚。若生安养,不论高下。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生者,亦得不退,故云皆正也。起信云:初心生彼,住正定故。小本云:生彼皆是阿□跋致。十方同居净中,唯极乐为上品净也。若依今经十六观门圆妙修者,通惑纵存,生于彼土,常观胜相。如华严等,诸大乘会机所见也。

  辛二 释方便名相

  方便有余土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余。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华云:若我灭后。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就中复有利钝,指上为净,指下为秽也。

  文分三段:初约修断释名。九人生彼,谓藏二,通三别住行二,既修空假,皆方便道。别向圆信,所修虽实,犹居似道,判属方便。不生分段,盖除四住。约此修断,得名方便。断通余别,故称有余。二释论下,据经论释相。通教小乘,虽云同入法性,而执法性,体类虚空。子果若亡,永无身土。大乘法性,体具色心。子果若亡,身土广大。释论以大对破小乘界外无土,特云出界而有净土。小乘法性无有色心,是故特云受法性身。法华余佛,即指有余土佛也。此约灭后,不值四依,不生实信。自谓永灭,而生有余。蒙佛开示,即能决了。三就中下,明利钝净秽,彼土利钝,唯约大说。此土已修中观,生彼则利,佛乃为说不次第法。未修中而生彼者,佛为说次第法也。利根所见,同彼实报,故名净。钝根所见,相劣于上,名秽也。以今利钝,验前体析。唯圆名体,余三皆析。别向修中,稍同圆体。

  辛三 释实报名相

  实报无障碍者;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故言无障碍。纯菩萨居,无有二乘。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即是其义。释论云:菩萨胜妙五欲,能令迦叶起舞。华严云:无量香云台。即其土净妙五尘。就中更论次第顿悟,上下净秽等也。

  文亦分三:初约因果释名。圆人从初,别人十向。能于诸法称实观中,乃名行真实道。中理今开,即感妙报。色心不相妨,毛刹互相容,纯是法身菩萨所居。尚简圆似,况七方便。收简语宽,宜善分别。二仁王下,依经论释相。仁王借别而名圆,三贤十圣,借别名也,住果报,名圆位也。三贤既与十圣同住,验是实报。不证中道,万不能入,故知名属别,义属圆。今取果报,证实报土。问答详钞未录。三就中下,明渐顿净秽。例上可知。

  辛四 释寂光名相

  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不纵横并别,名秘密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分得究竟,上下净秽耳。

  文亦分三:初克体立名。谓前三在事,故从居人修断因果而立土名。此一属理,故从本体三德为名。问:分证寂光,三障未尽,何得一向就理立名?答:障未尽边,自属实报。今就因果分亡之处,名为中下常寂光土。二诸佛下,约能居示相。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此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密,所摄成处。乐波罗密,离身心相处。我波罗密,所安立处。净波罗密,灭有相处。故知此土,乃从四德究竟处立。以四彼岸。显于三德。常我、即法身。乐、即解脱。净、即般若。三德互具,一一论三,故三各具四德。虽云三四,实非十二,如是方名不纵不横秘密藏也。三末二句,明分满净秽。

  丁三 结示

  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

  钞云:释题观字,明圆三观。今宗初云: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次即广明四土净秽。今乃结云: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若其不用圆妙三观感四净土,则标结文全为无用。释题三观,为被何人?为何处用?须知正为生同居净,故说三观。随其惑断浅深之处,自然感得有余等三。非仅为感实报寂光,说三观也。

  丙四 论用

  宗是自行所修之法。用是利他所施之法。自行趣理,故明妙观。利他摄机,合通众善。他宜妙观,亦须教修。自行助道,岂废众善。是故宗用,法必齐等。但有自行化他之异耳。文分二:

  丁一 标名ぺ示

  次辨经用。用者,力用也。生善灭恶,为经力用。

  钞云:行者应知体宗用三,别明三法。乃从一性,起于二修。体是法身,所显性也。宗是般若,能显智也。用是解脱,所起力也。二虽修成,须知本具。一虽言性,全起成修。故非纵横,不可思议。二德在性,全指惑业,即性具染恶二修。今体逆修,既全性具。当处融妙,乃化他德。故以此二,为经宗用。用□一切,非无恶用。以顺性故生善灭恶,故染恶用,称性用之,最能灭恶。

  丁二 约义广释

  灭恶故言力;生善故言用;灭恶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举,具论必备也。苦是恶果,贪恚痴是恶因。恶因不除,果不得谢。是故此经能令五逆罪灭,往生净土,即是此经之大力用也。

  钞云:初约善恶俱明。谓既施力用,必成功德。是故一用而有四名。偏论灭恶,须施功力。偏论生善,在于德用。斯是一往语也。若再往论,力用功德。皆能灭恶,皆能生善。须知灭恶,极于阿鼻。生善、至于妙觉,方是圆经力用功德。二苦是下,就灭恶偏释。谓所言灭恶,须灭恶因,方除恶果。如果报修因,二种行人,不除三毒众苦之本。纵暂免苦,终非永谢。今明化他修净土观,则令诸恶因果俱灭。惑纵未断,生彼不起,断在不久,故能永灭恶因恶果。以要言之,此经力用,灭五住因,除二死果,无恶不除也。三是故下,从重别显。谓恶之重者,无过五逆。五逆是业,从于上品烦恼而起,招无间苦。此经大力,能灭此等极重三障,即生净土。若障性非三德,何能无间转为极乐。从极钝根,且论十念生最下品,若从利根,非不能生上之八品。以其五逆,体是寂光,故可于此净四佛土。

  丙五 判教相

  上之四章,皆是言教。谓诠名教。诠体,诠宗,诠用,之教也。若以其相而分别之,则令览者,观之显了。故约五时二藏顿渐,以示其相。文分三:

  丁一 约五时判

  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摄。赴机摄化,广□不同。大本二卷,晋永嘉年中,竺法护译。此本是宋元嘉时,□良耶舍于扬洲译。两经皆在王舍城说。复有小本,名阿弥陀,在舍卫国说。阿弥陀,无量寿,彼此方言。

  初明教部。于大小乘分判,此属大乘。经中亦有频婆证小,非正所被机。今从正为韦提等,宣净土观。尚非通别,岂是小乘。于五时中,是第三方等时也。二赴机下,明广?。未论定散,但辨文相耳。

  丁二 约二藏判

  二藏名义,菩萨藏收。

  钞云:约人判法,此属菩萨。阿含等经,虽说三乘。从多从正,属声闻藏。大乘诸部,虽有二乘,非部正意。是故判藏,归菩萨也。

  丁三 约渐顿判

  渐顿悟入,此即顿教。正为韦提希及诸侍女,并是凡夫,未证小果。故知是顿,不从渐入。

  此非化仪论渐顿也。化仪,华严属顿。次三属渐。今经判在方等,非化仪顿。今之顿者,乃于化法,以圆为顿。乃顿教相,非顿教部也。故就韦提,即身得忍,判为顿教。且无生忍位,在别地圆住。别教凡夫,经无数劫,方至此位。唯有圆人,即生可入。若将结益判教偏圆,最为明显。是故今文就益定之,是顿非渐。

  题称佛说,简异四人:弟子、诸天、诸仙、化人、等说也。

  此傍简能说人也。若四人说,经佛印之,亦得称经。今经始末,皆出金口,故称佛说。初取义释题竟。

  甲二 随经显义

  前取名等五义,解释总题。总意虽彰,别文未显。故须以句节定经文,令义显现。总别虽异,义无两途。方知玄义释此经题,复了疏句不显他义。文分为二:

  乙一 初总别科判

  总科三分列判六章。

  疏分文为三:初序、从如是讫清净业处。二正宗,从尔时世尊放眉间光讫诸天发无上道心。三流通,尔时阿难白佛讫文尽。序又二:证信,发起。正宗亦二:净业,妙观。流通复二:王宫,鹫山。

   乙二 随科解释

   丙一 序分

   丁一 证信序

  戊一 标指六句

  初证信序六句。如是;标于信。我闻;异外道。一时;辩息诤。佛;正明化主。王城;论住处。列众;为同闻。

   戊二 随文释义

  己一 标信顺

  如是。

  如是者:诸法实相,古今不异,名如;如理而说,为是;决定可信,故云如是。钞云:信名忍乐,理当言善,方忍方乐,理当不异名如,言善无非为是。四教言理,皆称如是,而有浅深不同耳。三藏,唯就世俗言论,不异无非。通虽即理,但在二谛。别虽知中,要先破二。唯圆初心,即了诸法一一中实,当处皆如。称此而谈,无非曰是。故圆望三教,皆不如是。此经所信,虽未开废。而所被机,不从偏小。故但就圆,明如是也。故云决定可信。此句既尔,下五亦然。通序文通,其义亦通,而其意别。今以别意,释其通文。

  己二 异外道

  我闻。

  我闻者:表异外道,亲承有在。我有自在义,一切法空无我,何故说我。随俗假名说我,谓见、慢、名字。若无我,则无闻。若无闻,化道则绝。为此义故,虽知无我,为传化不绝,假名说我。如人以金钱易铜钱,及草木等。买卖法尔,人无笑者,故言我。钞云:有在者,在于佛也。我有下,料拣。初立难云:何故说我?意谓凡夫小乘,于人法中,而着于我。今传圆观,合顺二空,何得言我。随俗下,通难。谓毕竟空中,虽我叵得。此空即俗,诸我宛然。今且约三,分别我相:横计主宰,名见我。俱生主宰,名慢我。随世流布,为名字我。阿难至结集时,尚破同体见慢之我。那有界内二种我耶。为传化故。故顺世妙俗,立名字我。如人下举喻。知无我理,如用金钱。随世立我,如易铜等。

  己三 辩息诤

  一时。

  一者:佛法无有定实之一,云何称一?随俗,假说一耳。释论,广破一异也。时者,有二种:一迦罗,即短时,亦名实时。二三摩耶,名长时,亦名假时。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云一时。钞云:先约真破,次随俗立释一也。时者下,释时。此土诠名,但直云时。天竺二音:若云迦罗,即是实时。云三摩耶,即是假时。亦如此间心有二称:言智,是解心。言识,是迷心。乃令依智不依识也。今不下,明经意。谓但是众生机熟,佛应说经。机应合一之时,亦是谛智合一时也。故云一时。

  己四 明化主

  佛。

  佛者:亦曰婆伽婆。此云有大名声,亦云能破烦恼。佛者:平等开觉,故名为佛。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一切智,异外道。慈悲,异二乘。平等,异小菩萨。尊极,名为佛。钞云:初疏科约异名释。大论曰:以四义释婆伽婆,一能破烦恼;二有功德;三巧分别;四好名声。今文?二义。佛者下,约三觉释。一切下,约超因释。智、异外邪痴。慈、异小自度。等、异菩萨偏。尊、异诸因卑。题已委释,故今从?。

   己五 论住处

  庚一 释在

  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在者:暂时曰在,久停曰住,一往语耳。住者:四威仪,皆为住。差别者:谓天住;梵住;圣住;佛住也。天住,谓六欲天因,即施戒善心也。梵住,从初禅至非想因,即四无量心也。圣住,三乘人因,即三三昧也。佛住,首楞严,百八三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也。钞云:初会在同住。住者下,约论释住。言天住者,如来以摄物故,示现施戒及十善心。此即佛以欲天之法,住王舍城等。此皆如来随他意住,若随自意,即以首楞等法,住王舍城也。须知佛所住处,俱是寂光。今之所住,不其然乎。若以人法分于能所,施戒首楞等皆所住法。佛为能住人,若以王城为所住处,上之人法,皆能住也。若据经文,但云佛住可也。论应就首楞等法释之,而明前三者,荆溪有二解:一从通以趣别;二将胜以摄劣。佛住王城,必摄欲色天,及以三乘,佛住既胜,则无法不住。非不住恶,为引物故,且从善说。而于善中,就世间善。?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于出世中,?指小大,摄一切法,故言圣佛。他宗不明能住心法,唯云身住王城,乃抑极圣,同凡夫住,况复凡圣各各有能住之法。且如比丘修戒定慧,乃以天梵圣住,住于房舍。若破戒,则以地狱畜生住于房舍。如能修一心三观,则所住处即空假中,岂非楞严为能住法。初心尚尔,如何果佛,唯论身住。推之,若我侪能精持佛号专修净业,当处无非极乐净土矣。

   庚二 释处

   辛一 各释城山

  壬一 释城

  王舍城者:天竺云罗阅祗伽罗。释论解:摩伽陀国王有夫人生子,一头两面,四臂。人谓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以乳养之。后大成人,力能并国,王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此名王舍城也。钞云:亦名摩竭提,此云不害。言此国法,不行刑戮。其有犯死罪者,送至寒林。疏解释此城有三:初约诸王治化释,引释论解是也。二约移居免火释。三约畏罪得处释。二俱从缓不录。

  壬二 释山

  耆阇崛山,翻名灵鹫。诸圣仙灵,依之而住。又名鹫头,]形似鹫。又山南有尸陀林,诸鹫食尸竟,栖其山。钞云:疏释山亦三:初约圣灵依就释。二约山形似鹫释。三约鹫鸟栖隐释。

  辛二 总示法应

  然法身无象,实不假地所居。为欲利益,故随化身,明化主住处耳。钞云:不言报者,报能冥法,复能垂应。既言法应,报在其中。三身融妙,言且暂分,体常相即。

   己六 列同闻

  庚一 标科辩次

  与大比丘众下,列同闻众也。先声闻,次菩萨。显示教中,二乘外相为胜。菩萨心虽是胜,外相无定,是故后说也。

   庚二 依次解释

   辛一 声闻众

  壬一 分科示ぺ

  声闻先标位,次列数。何不叹德,非是无德,译经人?。

   壬二 随文解释

  癸一 标位

  与大比丘众,

  与者:共义,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道、一见、一解脱等。皆一,故名共也。今经阿难与诸大众同闻,故云与也。钞云:与即共义。以七一释,七种一故,方成共义。若据时判,已属生酥。且从本说,七在三藏。同感佛时;同鹿苑处;同别脱戒;同一切智心;同无漏正见;同三十七道;同有余脱;昔同七者,今日同闻。然此观门,佛将阿难目连,入韦提后宫宣说,大众未闻。至回灵山,阿难具述,方得同闻,以上释与字。次释大字,大义有三:谓大多胜。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解内外经书,名曰多;出九十五种上,号为胜;此等皆是无学小乘中极,故云大也。钞云:华言大,梵语摩诃。乃含三义,故须就本三义释之。大人所归德量大故。梵王师陈如,帝释师迦叶等。通内外典,识解多故。出九十五种上,知见胜故。皆无疑解脱,故小中极。虽标一大,义必具三。三释比丘,比丘者:因果六义,因名乞士、怖魔、破恶。果号应供、杀贼、无生。钞云:因三果三,一一主对。先释乞士,释论:净目问舍利弗,答乞士者有四种食:合药种植田园,名下口食;仰观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语,名方口食;咒术卜算,名维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净乞士也。钞云:今举身子答乞士之义,须离上下方维之食。常行乞食,清净活命,故名乞士。至果乃成应供德也。次释怖魔。怖魔者:若发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飞行空中,展转乃至六天。魔王闻之,怖畏失人众也。钞云:魔主生死。在家受欲,增长生死。出家离染,趣向无生。是故魔闻生怖,染欲破戒,魔还快乐。勤修三学,果证无生。后释破恶,破恶者:能破烦恼。九十八使,悉皆破断,故名破恶。钞云:见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恶名贼。修观推穷,名为破恶。证智断尽,名杀贼也。四释众又三。初释通名;众者:四人以上,乃至百千无量。一处羯磨作法,行筹布萨。事理二和,无有违诤,名和合众也。二释别相;一有羞僧,持戒无违。二无羞僧,不持戒,不别好恶。三无知僧,虽不破戒,不别轻重。二人共诤,不能判决,默然无言。四真实僧,谓学无学人。三明去取;今此二僧,得共羯磨。同闻证信,唯取无学人也。钞云:羯磨通凡,故取有羞。二僧,即有羞真实僧也。论云:是中二种僧,可共百一羯磨。同闻证信,尚简学人,前三绝分也。

  癸二 列数

  千二百五十人俱。

  千二百五十人,列数也。三迦叶兄弟,有千弟子。优楼,此云木瓜林。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昔共起刹,今连枝也。舍利弗名,翻言珠子,亦云身子。姓拘栗陀。目□连,姓也。翻赞颂,亦菜茯根,或云胡豆。二人共有二百五十人。迦叶舍利弗等,先并事火,翻邪入正,艰苦累载,都无所获。一遇见佛,便得上果。感佛深恩,常随侍佛,为同闻众。

  辛二 菩萨众

  菩萨三万二千人,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菩萨位中有四:第一明位。第二列数,三万二千人。第三标名文殊。第四结为上首。天竺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此云大道心成众生。文殊,此云妙德。以法化人,名法王子也。

   丁二 发起序

   戊一 对辨不同

  己一 泛举差别

  二发起序者,诸经不同。或放光动地,微笑入禅,自唱位号,劝人令问。放光如法华。动地如大品。微笑如报恩。入禅如金光明。自唱如梵网。劝人如大涅槃。

  己二 正显今经

  今经正以杀父,以为发起。何故举此逆事为发起耶?为彰此界极恶,令人厌弃。观所生子,犹尚危害,即欲令人同欣净土。下韦提希,愿为我说无忧恼处,不乐阎浮提浊恶世。窃谓:发起因缘,大叵思议。逆罪本是无间狱因,随因趣果,沉阿鼻狱中,受极重苦,至轻须一大劫。今为净土作发起缘,匪惟韦提希叵思议,即阿阇世王亦叵思议也。具见逆事能用,即是性恶法门。性恶融通,任运摄得性善。由性恶而起修恶,甚之为地狱因。能用之为法门,转而为净土种。岂非自性中本具之德耶!今之逆事,其种子,即是性具之缘因佛性。造逆心,即是性具之了因佛性。而正因佛性,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苟能全性起于顺修,则缘了二因,成为福智庄严。是故行人成佛,而有相好无边,智慧无边。从全性起于逆修,则缘了二因,成为罪蠢庄严。是故众生堕狱,无论狱之大小,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所有苦具,自然而至。此皆叵思议之恶庄严,不从外来,亦自性之本具也。故曰无法不具,无法不造。岂非心具十界者乎!

   戊二 总科ぺ释

  己一 分科

  就中为二:初尔时下,正明杀父。次问守门人下,明欲害母。

  己二 释意

  庚一 问答释疑

  问:频婆何故遣人说法?韦提何故如来自往?答:父愿闻法,遣人传授,为化义足。母求生净土,非佛不开,故须自往。钞云:频婆韦提,皆请弟子。赴频婆请,何故唯遣目连楼那?至赴韦提,何故如来躬亲自往?释问意也。答意:谓频婆国父,愿闻戒法,可遣人授。韦提国母,机在妙观,须佛亲开。父母之称,从阇王得。窃谓:频婆非发起众,故不必亲赴。韦提是发起人,欲宣大教,所以如来亲往。又复应知,若无阇王忤逆,将母禁闭深宫。其母不得自由,是以厌离阎浮,不乐浊世。为是求生无忧恼处,发起妙观之法门也。故知阇王,亦堪称发起人耳。

  庚二 预翻名字

  频婆娑罗,此云模实,亦曰影坚。韦提希,此云思惟。阿阇世,此云未生怨。或婆罗留支,此云折指。内人将护,名为善见也。

   庚三 随科解经

   辛一 明弑父

  壬一 正明弑父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臣,一不得往。

  此为子幽禁也。疏云:初尔时,当佛在王舍城时。阿阇,云未生怨者。未生之日,相师占之。此儿生已,定当害父。谓处胎之日,有冤害相,占者预记,因以为名。随顺下,明顺友造逆。调达,此云天热,亦云天授。是白饭王子,佛之堂弟,阿难亲兄。有三十相,出家诵六万法聚,满十二韦陀。为利养故,往诣佛所。求学神通,佛不为说。令观无常,自可得道。复至舍利弗,目□连,乃至五百弟子所,皆不为说取通之法。阿难亲弟未得他心。不知其心,故授与通法。调达入山,学得五通。心念谁作檀越。阇世太子,有大王相。即自变身,作象马宝。于王子前,抱持痪嗽。复至天上,取天华天食,语王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岂不快耶!随顺恶友,收执父王。调达破僧,舍利目连教化还合。推山压佛,密迹金刚以杵拟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华色比丘尼呵之,拳打眼出。作三逆罪,生入地狱。复教阇世杀父成就,害母加行。自行教他,五逆罪故,生陷泥□。频婆往日,毗富罗山,游行猎鹿,空无所获。遇值一仙正坐,使人驱逐令去,遂ぇ杀之。临终恶念,愿我来生,还如今日,心口害汝。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权现化。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众生根性不同,入道有异。一逆一顺,宏道益物。示行无间,而无恼恚。阇王现逆,为息恶人,令不起逆。钞云:初师资现事。随顺下,顺友造逆。为利下,恶友谋术。心念下,诱人同谋。作象马宝,以轮王事,诳惑阇王。作抱等,欲其生爱也。语王下,明恶友言教,正教造逆。谓我杀牟尼作新佛,汝杀频婆作新王。新王新佛,共化世间,不亦快乎!随顺下,太子造逆。调达下,恶友造逆。自作教他,成五逆罪,焉得不生身陷狱。频婆下,父子前因。如此下,结显权化。谓调达,阿阇,频婆,韦提,皆是大权。现逆现顺,利益众生。

  壬二 夫人奉食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窃谓:情爱之深,莫过夫妻。王既被禁于七重室内,又复制诸?臣,一不得往。夫人心中,宁不痫然。明知饿死,于心何忍。酥;上王,是当然事耳。

  壬三 圣为说法

  尔时大王食□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

  疏云:王食;饮浆,求水漱口。合掌遥礼,请授八戒,澡浴清净。目连,是佛右面弟子。昔为辟支佛剃头作袈裟,愿得神通。授八戒者:不杀、不盗、不□、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香、不观听伎乐、不上高床。此八是戒,不过中食,是斋。毗昙,不着香衣,不上高床,同是庄严处,合为一也。富楼那,此云满愿子,亦名满慈子,从父母得名。说法第一,巧开人心,故偏遣之。钞云:目连下,明授戒。授八下,释戒相。富那下,明说法。窃谓:临难求法,足证苦是得乐之因。先求戒法,具见戒为出苦要津。不求五戒,而请八戒者;五戒是人道因,八戒是出世因。受一日一夜不犯,尚是出世正因,况日日受耶。受戒如登舟,闻法加橹棹,是以不久,可冀超凡入圣也。

, a-margin-top: 1.0gd; mso-para-margin-right: 0cm; mso-para-margin-bottom: 1.0gd; mso-para-margin-left: 0cm" class=MsoNormal>  庚二 释处    630 

  辛一 各释城山   630

  壬一 释城    630

  壬二 释山    630

  辛二 总示法应   631

  己六 列同闻  631

  庚一 标科辩次   631

  庚二 依次解释   631

  辛一 声闻众  631

  壬一 分科示□   631

  壬二 随文解释   631

  癸一 标位    631

  癸二 列数    633

  辛二 菩萨众  634

  丁二 发起序  634

  戊一 对辨不同   634

  己一 泛举差别   634

  己二 正显今经   634

  戊二 总科□释   635

  己一 分科    635

  己二 释意    635

  庚一 问答释疑   635

  庚二 预翻名字   636

  庚三 随科解经   636

  辛一 明弑父  636

  壬一 正明弑父   636

  壬二 夫人奉食   637

  壬三 圣为说法   638

  壬四 法食延寿   639

  辛二 明害母  639

  壬一 逆子害母   639

  癸一 正欲害  639

  癸二 因臣谏  640

  癸三 □幽闭  642

  壬二 慈母求救   642

  癸一 因禁请佛   642

  癸二 因请往赴   643

  癸三 伤叹请法   645

  子一 问往生因   645

  子二 问往生处   645

  壬三 请往生因   646

  丙二 正宗分  646

  丁一 酬前生处   647

  戊一 放光普示   647

  戊二 示土差别   647

  戊三 的求生处   647

  丁二 正请修因   648

  戊一 韦提请修   648

  戊二 如来示答   648

  己一 示三种净业答思惟  648

  庚一 光照频婆得道   648

  庚二 许宣净业劝修   650

  庚三 正示往生正因   651

  辛一 正示    651

  辛二 结叹    652

  壬一 结示诸佛正因   652

  壬二 称叹韦提善问   652

  壬三 叮嘱阿难持宣   653

  己二 示十六妙观答正受  654

  庚一 明韦提请土之由654

  庚二 为未来请见之法655

  辛一 韦提请  655

  辛二 如来答  656

  壬一 六观观依果656

  癸一 观日    657

  子一 总劝修观   657

  子二 正明日观   658

  丑一 举所观境   658

  丑二 正教观察   658

  寅一 除疑    659

  寅二 灭障    660

  癸二 水观    660

  子一 举所观境   660

  子二 正明起观   661

  癸三 地观    662

  子一 渐想观  662

  子二 称实观  663

  子三 明利益  663

  子四 显邪正  664

  癸四 树观    664

  子一 结前生后   664

  子二 正明观行   664

  丑一 明树体  664

  丑二 庄严相  665

  丑三 明生法  666

  丑四 现佛国  667

  丑五 结观成  667

  癸五 池观    667

  子一 明池体  667

  子二 明池相  668

  子三 明随心  669

  子四 明利益  669

  子五 结观成  670

  癸六 总观    671

  子一 宝楼    671

  子二 乐声    671

  子三 结成    671

  子四 利益    672

  壬二 七观观正报672

  癸一 华座观  672

  子一 如来诫许   672

  丑一 □听许说   672

  丑二 三圣现相   672

  丑三 为未来请   673

  子二 酬请观法   673

  丑一 成座法用   673

  寅一 法用    673

  寅二 辩相    674

  卯一 华色数量   674

  卯二 华间珠光   674

  卯三 华台宝网   674

  卯四 宝幢庄严   675

  丑二 随机利物   675

  丑三 明佛愿成   676

  丑四 明未来益   676

  癸二 圣像观  676

  子一 泛明诸佛法身从心想生  676

  子二 偏观弥陀并示观法  679

  丑一 令偏观  679

  丑二 示观法  680

  寅一 观佛像  680

  卯一 正明观像   680

  卯二 因像见土   680

  寅二 观菩萨  681

  寅三 像放光  681

  寅四 行者闻法   682

  子三 明修观利益682

  癸三 佛身观  683

  子一 观真法身   683

  子二 观成能见   685

  子三 举益劝修   685

  癸四 观音观  686

  子一 正观身相   686

  子二 与佛同异   688

  子三 举益劝修   688

  癸五 势至观  689

  子一 因光神力制二名689

  子二 与观音明异同   690

  子三 明灭罪以劝修   691

  癸六 普往生观   691

  子一 作自身往想691

  子二 明三圣来现692

  癸七 杂明佛菩萨观   693

  子一 观丈六像   693

  子二 明弥陀变现693

  丑一 示化主随物693

  寅一 劝常修观   693

  寅二 拂去众疑   694

  丑二 明补处同生694

  寅一 劣应同众生694

  寅二 仿胜身论观法   694

  壬三 后三观明三辈往生  695

  癸一 上品生观   696

  子一 上品上生   696

  丑一 标  696

  丑二 释  697

  寅一 明生因  697

  寅二 明值缘  698

  寅三 明往生  699

  寅四 明后益  699

  丑三 结  699

  子二 上品中生   700

  丑一 标  700

  丑二 释  700

  寅一 明生因  700

  寅二 明值缘  700

  寅三 明往生  701

  寅四 明后益  701

  丑三 结  702

  子三 上品下生   702

  丑一 标  702

  丑二 释  703

  寅一 明生因  703

  寅二 明值缘  703

  寅三 明往生  703

  寅四 明后益  704

  丑三 结  704

  癸二 中品生观   704

  子一 中品上生   704

  子二 中品中生   706

  子三 中品下生   707

  癸三 下品生观   708

  子一 下品上生   709

  子二 下品中生   710

  子三 下品下生   711

  丁三 结胜益  713

  戊一 夫人道悟无生   713

  戊二 侍女发菩提心   714

  丙三 流通分  714

  丁一 于王宫佛自嘱劝714

  戊一 列名教持   714

  己一 阿难问  714

  己二 如来答  715

  戊二 举益劝修   715

  己一 明生善灭恶715

  己二 明身胜友胜716

  己三 明得果超行716

  戊三 结名付嘱   716

  戊四 众闻欢喜   717

  丁二 回灵鹫阿难备述717

  戊一 佛步空还   717

  戊二 阿难重述   718

 

 

  释题

  甲一 释经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前七字,乃一经之总题,具如下五玄之第一章。疏、通也。以经旨圆妙,被机高深,大师以义意而疏通之也。钞、显也。谓大师疏文,多谈事相,少示观门,务在下凡,普沾缘种。并非不知修心妙观;感四净土之文义也。四明为时机所迫,慕学之徒,皆欲得旨而闻妙观,乃以钞文出而显之也。钞名妙宗者,乃取疏释经题大意,以圆妙三观,释乎能观。以圆妙三身,释所观佛。佛既总摄余十五境,故知一一皆是圆妙三谛三观也。是经既以妙观为宗,学者应当注重妙宗乃四明命名之意也。

   甲二 释人题

  乙一 能疏人号

  天台智者大师说。

  备于别传,及诸章记,有未知者,须寻彼文。

  乙二 能钞人号

  四明法智大师钞。

  师讳知礼,字约言。四明金氏。父母祷于佛,梦神僧,携童子,遗之曰:此佛子罗□罗也。因而有孕。暨生,遂以为名。神宇清粹,不与众伦。七岁丧母,号哭不绝。白父求出家,遂往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大师座下。十五具戒,专探律部。太平兴国四年,从宝云大师习天台教观。始三日,首座谓之曰:“法界次第,汝当奉持”。师曰:“何谓法界”?座曰:“大总相法门,圆融无碍者是也”。师曰:“既谓圆融无碍,何云次第”?座无对。居一月,自讲心经,听者服其速悟。五年,其父梦师跪于宝云之前,云以瓶水注于口。自是圆顿之旨,一受即了。六年,常代讲于宝云大师。雍熙元年,慈云来自天台,师待以益友,义同手足。端拱元年,云师寂,师梦贯云师之首,□于左臂而行。淳化二年,师受请,主乾符。绵历四载,诸子悦随。至道元年,以所居偏小,学徒莫容。遂徙居报恩院,院主舍为长讲天台教观,十方住持之地。乃易今名,即今之延庆寺也。故称延庆开山祖。?彼传文。欲知全文,当阅统记。

   甲三 释序文

   乙一 释疏序

   丙一 叙经观意

   丁一 正明观行

   戊一 叙意

   己一 对垢立净

   庚一 法

   辛一 明二报苦乐

  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

  钞释云:欲论观行,先示两土苦乐之相。文有四句,一一皆论相对。首句明所成国土,苦乐相对。彼国但受诸乐,故名乐邦。此土多受众苦,义言苦域。次句明能成物体,贵贱相对。彼纯七珍,?言金宝。此多众秽,?言泥沙。三句明初生受质,垢净相对。此土六道,具有四生。今就人中,多从胎藏。母食冷热,及饥饿时,子在胎中如处寒热,山压,倒悬地狱之苦。故云胎狱。彼国九品,皆从莲生。纵下下品,经十二劫,在莲华中,胜□利天。是故华池,受生即乐。末句明生后游处,粗妙相对。此则荆棘丛林,彼则金渠玉树。余如钞文广明,兹不繁赘。

  辛二 明二因心行

  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沈。行开善恶,□二方之粗妙。

  钞云:诚、实也。由、从也。报之净秽,实从心行二因所致。心即迷了二心。行即违顺二行。六道三教,迷三德性,为三惑染,故曰垢心。身口诸业,违理有作,皆名恶行。以此心行,感四秽土,沉下粗浅也。唯圆顿教,了三德性,离三惑染,方名净心。身口诸业,顺理无作,以此心行,感四净土,高升深妙也。心虽本一,以迷了故,须分垢净。行业虽同,以违顺故,须开善恶。从此二因感报净秽。应知圆人,以常寂光而为观体。凡圣因位,皆即究竟。不同别人,要心只齐一十二品,故分净秽。问答不录,须者自阅。

  庚二 喻

  喻形端,则影直。源浊,则流昏。

  钞云:形端喻净因。谓了性净心,顺理善行。影直喻果。谓四净土也。源浊喻秽因。迷性垢心,违理恶行。流昏喻果,指四秽土也。若翻上喻,形曲影凹,可喻逆修因果。下喻,源净流清,可喻顺修因果。今举二喻,各喻一种,其义甚明。

  己二 就净示修

  故知欲生极乐国土,必修十六妙观。愿见弥陀世尊,要行三种净业。

  钞云:上已对秽显净,故今就净明修。前示二因,通云净心,及以善行。此明修相,故的指十六妙观,三种净业。于十六境,不照三谛,岂名妙观?修三种福,为三惑染,不称净业。妙观是正,净业为助。正助合行,能感四种极乐国土。得见三身弥陀世尊。文从互说,观论生土,业论见佛,依正既俱,正助非隔。

   戊二 示文

   己一 示教兴

  庚一 明兴由

  然化因事渐,教藉缘兴。是以阇王杀逆,韦提哀请。

  钞云:革凡之化,要因近事,而为鸿渐。诠理之教,心藉机缘,方得兴起。近事为渐,通于诸化。今化别,由杀逆之事,欲令众生,厌浊世故。此教当机,是韦提希。华言思惟,善修观故。

  庚二 明现土

  大圣垂慈,乘机演法。曜玉相以流彩,耸金台而显瑞。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

  钞云:佛是极圣,故称大。佛慈下被,名曰垂。托韦提请,布所证理,名乘机演法。曜玉等者,经云:尔时世尊,放眉间光,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虽广示等者,经云:十方妙国,皆于中现。乃至韦提希白佛言,是诸国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己二 示观相

  庚一 总标

  使末俗有缘,遵斯妙观。

  经云:如来今者,教韦提希等。

   庚二 别示

  辛一 示依报

  落日悬鼓,用标送想之方。

  钞云:观日有二意:一令观日,心不驰散。二令心想,正趋西方。

  大水结冰,实表琉璃之地。

  钞云:良以彼土□璃为地,此地难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宝地可见。

  风吟宝叶,共天乐而同繁。波动金渠,将契经而合响。

  前二句,指树观。后二句,指池观。如经可知。

  辛二 示正报

  观肉髻而瞻侍者,念色相而□如来。

  初句,二大士观。以此二观,皆明肉髻故。次句,弥陀观。

  辛三 示三辈

  及其瞑目告终,上珍台而高踊。文成印坏,坐金莲而化生。

  初句,明上上上中二品。次句,上下一品。文成句,出大经二十七云: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以喻凡夫现阴灭中阴生。今借此文,喻往生人,此土阴灭,彼国阴生。

  随三辈而横截,越五苦而长骛。

  此总示三辈往生者,俱出轮回。随、非随他。谓随己所修三辈行业,皆能横截五道,永得不退也。五苦,言五道皆苦俱所不免也。

  丁二 结叹观行

  可为微行妙观,至道要术者哉。

  微行,叹三种净业。虽是身口运为之善,今顺理修,皆成无作幽微无相之行也。妙观,叹十六观,虽托安养依正之境,而皆称性绝待照之,即不思议圆妙观也。

  丙二 叙经宗体

  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经以观佛为题,疏以心观为宗。此二无殊,方是今观。良以圆解,全异小乘,小昧唯心,佛从外有。是故心佛,其体不同。大乘了知心具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不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是故经目与疏立宗,语虽不同,其义无别。须知心观,此不专观心。内外分之当外观,以由托彼依正观故。是以经题称为观佛。妙玄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心则易,纵观他境亦须约心。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实相为体者,心观之宗,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

  丙三 叙经题目

  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者,训法,训常。由圣人金口,故云经也。

  钞云:七字具含能说所说,能观所观。正文释名,备显其义。今序但明以胜摄劣,揽别为总,立题之意也。

  乙二 释钞序

  前疏序,必通序全经之旨趣。今钞序,宜先叙疏意之源由。分为二

  丙一 叙疏大意

  此经义疏,人希净报,故说听者多矣。

  言此十六观经,纯谈西方极乐净境,修行方法。人如有志修净业,而求净报者,不可不闻。故云说听者多矣。

   丙二 叙所禀承

  丁一 正所禀承

  所禀宝云师首制记文。相沿至今,著述不绝,皆宗智者。

  宝云是四明之禀法师也。讳义通,字惟远,高丽国人。族姓尹,梵相异常。顶有肉髻。眉毫宛转,长五六寸。幼从龟山院,释宗为师。受具后,来游中国。至天台云居,忽有契悟。及谒罗溪,闻一心三观之旨,乃叹曰:“圆顿之学,毕兹辙矣”。遂留受业,具体之声,浃闻四远。一日,别同学曰:“吾欲以此道导诸未闻,必从父母之邦”。拟还故乡,假道四明。郡守钱惟治,闻师之来,加礼屈延,咨问心要。复请为菩萨戒师。留之曰:“利生何必鸡林乎”?师曰:“缘既汝合,辞不我却”。因止其行。开宝元年,漕使舍宅为传教院,请师居之。后赐额宝云。师敷扬教观,二十余年。升堂受业者,不可胜纪。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示寂。阇维之日,舍利盈满骨中。寿六十有二。著有观经疏记,是四明之所禀承。故曰所禀首制记文也。沿、流也。言从是以后,互相沿流,直至于今。尚有著述行世者,所宗无不崇尚智者大师者也。

   丁二 著述用意

  戊一 反显

  岂有不知修心妙观,感四净土文义者耶?

  言近来诸师著作,咸以多谈事相,少示观门。并非不知修心妙观,不肯发挥感四净土之文义也。

  戊二 正示

  良以悯物情深,适时智巧。故多谈事相,少示观门。务在下凡,普沾缘种。

  言时至今日,钝根者多。四依大士,愍念物情过深。为顺时机,以权巧妙智,务在下凡普结净缘。所以少示观门,多谈事相也。

   丙三 乘时述钞

  丁一 乘时演教

  方今嘉运,盛演圆乘。慕学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证矣。

  当四明教观双宏之候,自有一类圆顿初心,喜闻圆义,仰慕妙宗。此亦时节因缘,岂偶然哉。

  丁二 述钞所以

  故竭鄙思,钞数千言。上顺妙宗,□消此疏。适时之巧,非我所能。愿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钞所以作也。天禧五年,岁在辛酉重阳日。

  第一行,是四明谦词。本是教海老龙,作数千言钞,尽是家常茶饭,毋须竭尽心思。乃言竭鄙思者,过谦也。上顺本经妙宗,?消此疏深意,正适时之巧也。乃曰非我所能者,亦谦意也。愿共下二句,作钞正意。谓普愿一切有情,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即心即佛,念佛念心。心佛本自不二,乃所以作此钞也。天禧,真宗年号。

  入文

   甲一 取义释题

  乙一 标列

  释经五义:名、体、宗、用、教相。云云。

  钞云:言云云者,令依诸部,明于通释五章之义。妙玄云:就通作七番共解。一标章,二引证,三生起,四开合,五料简,六观心,七会异。标章,令易忆持,起念心故。引证,据佛语,起信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余三,起慧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进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脱。今疏从?,故注云云。

   乙二 随释

   丙一 释名

  丁一 对通ぺ示

  第一释名者,一切众经,皆有通别二名。通则经之一字,别则有七,或单人、法、譬、或复、或具。

  他家释题,皆以经字,为能诠教,余俱为所诠义。作此分之,甚违佛旨。且人法譬,皆是名言。岂非能诠?那得一向属所诠义?经字不可一向属教。今解诸经通别二名,俱是能诠,俱是所诠。良以通别,各自具于教行理故。勿谓二名,但在于教。须知通别,自有教名、行名、理名。即如今题,佛说是教,观即是行。无量寿佛是理,岂非别教、别行、别理耶?以此三别,对于经字,即是通教、通行、通理。明此通别,宜分于三。

  今经从能说所说人以立名,即教别。同名为经,即教通,为行不同。从一至无量,即行别。会同常乐,即行通。理虽无名,将门名理。理随于门,四四十六,即名理别。门随于理,即名理通。此约一化,以明通别。

  此约一化论通别也。佛说一大藏教,顿说渐说,施权开权,律论之外,皆名为经,故称通也。别相乃多,今从三种。谓人、法、譬、单三、复三、并具足一。以成七别。诸经有用一种之行而为别,以对通名,经即通行。若论别行,其数无量。今以增数示于行人。一如一行。二如二智。三如三观。四如四念。五如五根。六如六妙。七如七觉。八如八正。九如九禅。十如十度。乃至百千万亿,无量行也。此等别行,皆趣涅槃究竟四德,故云同会常乐。约趣涅槃,别行即通,故为行经。名实相对,名即是门。乃以四门彰一理,亦是事别,以对理通。良以诸经多用一事,而彰于理,得理别名。如今题以无量寿佛为别理,以对通名,经则通理。若于一化,以通别理,解经题者,莫若四门,以为别理。谓有门、空门、双亦门、双非门。四教各四,四四十六。门门诠理,成十六理。理尚非一,那有十六。然理无碍,能应诸门。犹彼虚空,体非方圆大小。以无碍故,故能随彼方圆等物,成无量相。从无量说,即是别理。体是一空,名为通理。无通不别,无别不通。通别合标,成一题目。

  更约一题,佛说、即教。观、即是行。无量寿佛,即是理。教行理足,任运有通别意。

  钞云:一化经目,关涉既广,思修或难。今就本经一题,明教行理,宛然可见。此三皆别,以对经字,即是三通。故云任运有通别意。欲使行者,即此一题,就说解教,起能观行,见真佛理。

  更就一字说者,释论云:所行如所说,说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

  钞云:题中说字,最可显三。故引释论,以示说中,含于行理。

  佛即法身。观即般若。无量寿即解脱。当知即一达三,即三达一。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于一字,尚达无量义。□诸字,□一题,□一经,一切经耶?故经云:若闻首题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获无限功德耶?

  钞云:向就一字,明教行理。虽约说字,义具于三。既约修辨,尚通前教。而又未明字字具三,故今特用涅槃三德,对于诸字,乃彰诸字,性各具三。非前教人,所能思说。良以三德,性本圆融,一一互具,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余二亦然。故知三德□一切处。一字、一句、一偈、一品、一卷、一部、一时、一化、乃至一切依正色心。多亦三德,少亦三德。一尘三德不小,刹海三德不大。故引华严经云:一中解等也。不明一字,圆具三德。诸经所说,一句一题,受持功德无量无边,便成虚设也。自非道场得入三昧,发旋总持,曷能妙说自在若斯。

   丁二 就别广明

   戊一 释佛字

   己一 正约佛名示六即

  庚一 翻名标示

  初释佛者,佛是觉义,有六种即。

   庚二 就觉广明

  辛一 理即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如贫女舍宝,众物具存。力士额珠,圆明顿在。如来藏经举十喻:弊帛裹黄金,土模内像,闇室瓶盆,井中七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宝箧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

  一切生即佛,迦叶品文。贫女力士,如来性品文。须知诸喻,理兼圆别。若言三障覆佛性,破障方显属别。若言全性成障,障即佛性。以不思议德障消者,属圆。如来藏喻。止观显别,今文显圆。净名语尚涉通,今须圆解。

  此是圆智。圆觉诸法□一切处,无不明了。虽五无间,皆解脱相。昏迷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故言众生即是佛,理佛也。

  初就本觉明佛。此是者,指上大经众生即佛,喻诸宝物等。前虽云即佛,犹未的示觉了之相,名为本觉。且指三障,体全是理。今示此理,当处照明,即是本觉,佛义成也。虽五下,是遮情。或谓诸有业缚,无明惑暗。那言众生即是佛耶?答曰:虽业至无间,而皆当体是三解脱。虽见思昏倒,而本觉理未始不存。业惑全是性德缘了佛性,岂可更坏理佛。何以故?刀不自伤故。斯理下,是对四事辨理。妙乐云:显露彰灼,称谓真秘。真秘之理,即世相常。世相常故,众生即佛。此理妙故。有佛教化,不益一毫。空过无佛,不损一毫。五即得之何足为高?理即失之未始暂下。对此四事,示理佛也。

  辛二 名字即

  此至究竟,皆修德也。须论损益,及以高下。此位是修德之始。闻前理性能诠名也。然有收简。收则耳历法音,不间明昧,异全不闻,俱在此位。简则未得圆闻,齐别内凡,尚属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岂知即佛。分二。

  壬一 带喻示名字

  如斯之理,佛若不说,无能知者。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暗暝。涅槃云:于无量世,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若佛出世,方能阐智慧日,识三宝之光明。开甘露门,知十号之妙味。因说生解,于宝适悦。

  钞云:初段明不闻之失。谓理虽是佛,全体在迷。佛出不闻,经名绝听,此指但理之失也。次段明闻名之得。今名字即,唯约三宝及十号也。无明长夜,佛出令晓。阐本智日,乃识三宝照世光明。生死巨关,无佛长锁,佛能于此开甘露门,令知十号是长住味。此光此味,乃从众生心性流出。还使众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末二句,指贫女喻也。此等法喻,皆示于名有识之义,能知所知,即名字佛。

  壬二 引人明即佛

  故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此名字佛也。

  言毛竖,即惊觉也。闻名生觉,即本性佛。觉即本性,本性觉即佛也。

  辛三 观行即

  此中观法,直观心性。故托他佛,而为所缘。今明对尘,即成观佛。其中念念觉知之心,名观行佛,分二。

  壬一 明观行

  观行佛者:观佛相好,如铸金像。心缘妙色,与眼作对,开眼闭目,若明若暗,常得不离见佛世尊。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览,无非佛界。念一佛,与十方佛等。念现在佛,与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念色身。念法门。念实相。

  初示始习,即心观相。此是名字升进之位,不独解名,能修观故。但未入品,非观行位。观佛相者,经中八万相,非劣想而可系缘。故须初心,先观落日等。观既深着,方观胜身。开眼下,明观成,称性周□。妙心作相,妙相发心,心心不休,成观入品。尘缘莫动,佛常现前。闭目了然,开眼不失。在明见佛,处闇不忘。性无间然,岂佛暂阙。一一相海,庄严法身。相为大相,好为小相。观大发小,名为流出。劫水虽大,止剂二禅。佛相周□,称法界性,且以少分,喻周□也。观行佛眼,名为周眸。此眼所观,何处非佛。念一下,明一多相等,三际同观。一身下,明诸佛三法等同。念色下,以三身结示。色身是应,法门是报。实相是法,言法门是报者,谓诸法门聚而为身也。所谓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第一义谛为髻;种智为头;慈悲为眼;无漏为鼻;四辩为口;四十不共法为齿;二智为手;如来藏为腹;三三昧为腰;定慧为足。

  壬二 明即佛

  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是名观行即佛也。

  辛四 相似即

  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应。念佛法门身,得相似相应。念佛实相身,得相似相应。相似者,二物相类。如□似金,若瓜比瓠。犹火先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饮者乃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举其要,如法华中六根清净,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

  初约三身明即佛。前观行位,常用三观,念三身佛。观觉虽成,似觉未发。加功不已。今本觉三身相似而发,与始觉三观相似相应,应是合义。合而不忘,非妙观也。相似下,约四喻明相似。□比金,瓜比瓠,喻始觉似本觉。火与海喻,喻相似近分真。前二约法论似,后二约位论似。水性下,是劝证。初约事劝,次引文证。

  辛五 分证即

  即心观佛,托境显性。虽得相似,尚属缘修。今则亲证,属于直修。惑分分破,性分分显。从所证说,名为分真。从能显言,名分证也。分二。

  壬一 约发心明即佛

  分证佛者: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三智一心中得,得如来妙色身,湛然应一切,开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

  初文约三法明发,就初住位,示即佛相。发心者,发本觉心也。常寂常照,寂照双融,是本圆觉。即一而三,不发而发,故成三发。皆言一切者,法界无外,摄法不遗。诸佛众生,色心依正,同一觉体,全体为缘,为了,为正。是故一发,则一切俱发也。缘发名功德,能资成故。了发名智慧,能观照故。正发名境界,是真性故。是所显故。三智下,约三身明佛。前以正助二修对一性,明圆发相。今约报智证法起应,报应二修,对法一性,论分证佛。从智证法,从法起应。即非一时,三身顿得,故非前后,不纵不横,复见于此。从始圆修一心三观,今圆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证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体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镜无情。形对像生,山毫靡间,名应一切。三身三德,体离纵横。今始发明,名开秘藏。入理般若名为住。此住无住,住秘藏中。

  壬二 约被物明佛用

  以普现色身,作众色像。一音随类,报答诸声。不动真际,□情等悦。应以三轮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仪。以佛音声,方便而度脱之,□九法界三轮耶?初住尚尔,□等觉耶?是名分证即佛也。

  初文总示三轮。应以下,别示十界。先明佛三,况出九界。佛应三土,且说同居。化有始终,须彰八相。大机所见,八相难思。若应小乘,八种皆劣。大示出没,如水之波。全法界身,八皆胜妙。小乘生灭,体是无常。如火烧薪,终归灰断。此等皆是果人法则,名佛威仪。初住能为,名之曰具。威仪属身;音声属口;方便属意;应以佛度,即现佛三。佛尚能示,九界不难。初住尚尔,后位不待言矣。破惑转深,德用转广。宁以身口,可思议耶!良由位位始觉本觉,一合俱忘,致使体用高广若此。

  辛六 究竟即

  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茶,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义。

  等觉已,名满足方便地。菩萨究竟地。始觉道穷,本觉理极。本始既泯,无以名焉,强名妙觉。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诸字功德,南岳用对圆顿教中四十二位。初住阿字,中四十字,对至等觉。最后茶字,当于妙觉。断德究竟,名大涅槃。智德究竟,名大菩提。如十下,约喻称叹。用彼大经月爱之喻。

  己二 兼显佛德明无尽

  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号。举一蔽诸。华严有万号。又经有万号。三世诸佛,通有十号。净名三号,以劫寿说,不能令尽。何□诸号耶?

  佛有下,以例诸号,明不易说。净名经云:正□知,如来,及佛。此三句义,大千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以劫之寿,说不尽也。

  戊二 释说字

  说者,悦所怀也。即十二部经,八万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门。又于一法中,作四门分别。于一一门,巧作四悉檀利益。闻者欢喜,赞用,受行,施戒进念,而得开发。贪恚愚痴,豁尔冰消。革凡成圣,入法流水。或三二一益,若都无益,则示默然。若一机扣圣,于一门施四益者,余三门亦如是。为一缘说一法既尔,诸缘诸法亦如是。

  初句牒释。悦是畅悦。怀是心怀。若就本经,即是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今机扣发说之,乃畅昔之所怀也。即十下,示法。先明所说法相。十二部,是总明说相。八万法藏,乃具示所说种种法门。须知有多八万,且约四谛示:言八万法藏,即苦谛;八万尘劳,即集谛;八万对治门,八万三昧门,八万陀罗尼,皆道谛;八万波罗密,即灭谛;今虽示一,义兼三也。又于下,次明能说善巧。上之所列八万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各有八万,趣举一法,须开四门。机生熟故,四悉被之。为未种者;作世界说。令其乐欲,赞用受行。为已种者;用中二悉。善根未发者;作为人说,令起宿善信戒进念。恶未破者;必对治说,令其三毒忽豁尔冰消。为已熟者;作第一义说。令得契真,革凡成圣。佛智鉴机,说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恶,令得二益。无善可发,作世界说但生欢喜。若全无益,佛则不说,故云默然。此是一法一门明四益也。若一下,例诸法诸门示四悉。谓一门被机,四悉既尔,余三门亦然。如是类推,一一八万,法法四教,教教四门,门门四悉,十二部、六度、四等,莫不皆然。以此?明佛说之相。

  戊三 释观字

  即所说也。上十二部八万等法,岂非所说。然是泛举,显于能说。下无量寿,及今观字,的是此经所说义也。分二:

  己一 牒释双标

  观者,观也。有次第三观,一心三观。

  上观平声,下观去声。所以须用去声观字,以释平声观字者;乃用观法,观于胜境。若非观法,将何观之。撮经所诠,立兹题目。经明十六,以为能观。今释题名,唯论三观。经文是别,题是总名。总总于别,别别于总。今立三观释观,乃是经文十六观体。若就十六,各各示于三观相者;其文繁广,故于释题总而示之。令其修者;以兹观法,入十六门。则境境皆三,心心绝妙。四依被物,言简意周。双标两种三观者;乃以次显于不次,不用别观,无以明圆。如止观中,皆用思议,显不思议,亦此意也。

   己二 据教双释

   庚一 次第三观

  辛一 出名指经

  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二空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此名出璎珞经。

   辛二 释相结果

  壬一 释空观

  今释其意:假是虚妄,俗谛也。空是审实,真谛也。今欲去俗归真,故言从假入空观。假是入空之诠,先须观假。知假虚妄,而得会真,故言二谛观。此观若成,即证一切智也。

  壬二 释假观

  从空入假观者;若住于空,与二乘何异。不成佛法,不益众生。是故观空,不住于空,而入于假。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故名从空入假观。而言平等者,望前称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观。此观成时,证道种智。

  前观二名,此观亦二。先斥住空堕小,修假能成佛法,能益众生。观空能作入中方便,故于空智,证而不住。三界惑着,须荡令空。诸法因缘,须究本末。见思重数,如尘若沙。以大悲心,□观□学,名为知病。诸法诸门,破性破相。一一对治,无不谙练,是名识药。随惑浅深,知机生熟。神通骇动,智辨宣扬。四悉当宜,各令获益。如是授药,方肯服行。皆由证空,能入此假,故名从空入假观。前位别十住,今是别十行。

  壬三 释中观

  二空为方便者;初观空生死,次观空涅槃。此之二空,为双遮之方便。此之二用,为双照之方便。心心归趣入萨婆若海,双照二谛也。此观成时,证一切种智。是为次第三观也。

  初文双空生死涅槃者。空生死,见思亡。空涅槃,尘沙尽。二惑既空,心无偏着;是故得为双遮方便。复因次第用于二观,观于二谛;是故得为双照方便。方便立已,圆观可修。于十向中,即以所显中道佛性,而为能观。中道之观,谛观不二,惑智一如。三观圆融,是无作行,故得自然入萨婆若。此观之果,名一切种智。位在初地。

  庚二 一心三观

  斯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盖一切法,无非三德。如□字三点。三不孤立,一一圆具。举一即三,乃以三德而为三谛。德既不纵不横,谛乃绝思绝议。今以此谛而为所观。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故依妙谛,而立观门。即于一心,而修三观。此之观法,能所双绝。况无量寿佛。本修此观,而成三身。法报既泯,真应融即。非兹妙观,宁显妙身。化主若斯,徒众亦尔。正报既妙,依报岂粗。故十六境,皆须妙观。此文分三:

  辛一 依智论释

  一心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祗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类如一心,而有生住灭,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种智。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也。寂灭相者;是双亡之力。种种行类相貌皆知者;双照之力也。

  前之次第三智,令易解故,分属三人。克性圆论,三智一心。指果名智,指因名观。果在一心,因岂前后。因果不二,方曰圆修。故举智后,即明三观。趣举一观,即具三观。如空观,假中亦空。三观悉能荡相着故,举假观,中空亦假。三观皆有立法义故,言中观,空假亦中。三观当处皆绝待故,故云祗一观而三观。谛亦如是,谛观名别,其体不殊。全谛发观,观还照谛。既无别体,以何义故,立谛立观?若欲分别,就三因说:性三为谛,修三为观。性了是真,性缘是俗,正是中谛。不是了因,非大真谛,俗中亦然。顽空为真,与观体别,俗中亦然。今三观互具者;盖性三本融,全性成修,于此可见。类如下,引类释。以有为法,类无为性。一刹那心,初生即灭,两间名住。不无三相,而在一心。三相无常,尚居促念。三观称性,无作无生。具于一心,其义何爽。此观下,结成果。如文可知。

  辛二 引中论证

  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释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

  引论。论意通衍三,今证于圆。须知妙谛妙观,悉是能观,因缘所生等法,随拈一法为境,即属所观。前且直云,观于一谛而三谛。即指于阴等境观,一谛即具三谛也。故知因缘所生诸法,一一皆不思议矣。

  辛三 约妙结示

  此观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观一切观,一切观一观。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观,摄一切观也。

  初句总叹,次别叹。一不定一,一即是三。三不定三,三即是一。释论以不决定,解不思议。一观下,对十六叹。上明一三融即,总一妙观也。即此一观,□入诸门,名一切观,虽入诸门,只一妙观,故名一观。观若定一,莫入多门。观若定多,不可为一。实不可以一多思议,是故双非。后二句,结示。虽非一多,能摄一多。是故十六,无非妙观。

  戊四 释无量寿

  正示三观所观境也。前明三观,且以三德三因,而为谛境,盖是所观融即,用显能观绝妙。须知性中三德,体是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为我一心三观。亦可弥陀三身,以为法身。我之三观,以为般若。观成见佛,即是解脱。举一具三,如新□字。观佛既尔。观诸依正。理非异涂。此意不明,非今观佛。

  无量寿者:天竺称阿弥陀。佛本无身,无寿,亦无于量。随顺世间,而论三身。亦随顺世间,而论三寿。亦随顺世间,而论三量。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法性寿者;非报得命根,亦无连持。强指不迁不变,名之为寿。此寿非长量,亦非短量,无延无促。强指法寿,同虚空量。此即非身之身;无寿之寿;不量之量耳。

  首二句牒名从梵。次下从真出俗。先明佛本无三,次明随世假立。乃有三身、三寿、三量。据究竟觉第一义谛,则不可言三,以一亦不立故也。为度生故,乃顺世立名立相,故说三身三寿三量耳。言佛本无三,乃无有于随情之三,非无性具微妙之三。今立三身释无量寿者,恐执定有,是故先言本无,随世说有。得此意已,方能分说身寿量也。先明法三,言师轨法性,是舍通从别,通则生佛俱轨法性。然九界虽轨而违,如人依师,不顺师教。唯有诸佛,从初发心轨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大经云:以法常故,诸佛亦常。顺法性故,名法为师。实非所师与能体别,故即所师法,而为其身。虽名为身,已出五阴,故非色质心智。既非五阴,亦非界入。故非三科,任持摄属。既非三科,何以状名。为物机故,乃强立名耳。连持之寿,亲依命根。今非识息暖报得,亦非三事连持。为物显德,乃指法性,非八相迁,非九世易,强名为寿耳。寿之分量,合论长短延促。今法性寿,实无此等分量。为成观故,强同虚空之量。最后三句总示。

  报身者;修行所感。法华云:久修业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相应,如函盖相应。相冥者,如水乳相冥。

  此言称法有报,引经释相也。法华证智德,涅槃证断德,感报之时,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显之,如名不异,所观差别,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各二如者;境如如智如,智如如境如,故云相应相冥。先举函盖喻相应,恐谓函盖虽际畔相当,终存两相。故重举水乳喻相冥。令知始本同是觉性,其体泯然,正同水乳。则显境外无智,智外无境。

  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应冥,亦非身非不身;强名此智为报身。法寿非寿非不寿。智既应冥,亦非寿非不寿;强名非寿为寿。法量非量非无量。智既应冥,亦非量非无量;强名无量为量也。

  此言于报立三。一一言法者,报智所冥,离法无报故。言非身者;非身,则非有。非不身,则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觉体。始觉冥此,能冥亦亡。为成观故,强指报智,寿量例知。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应同连持为寿也,应同长短为量也。如谷答响,大小随身。似鉴现形,端丑在质。应万物感,现胜劣身,亦如是也。身既同物,寿岂差机。随宜长短,示量无量。

  智与体冥,能起大用。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

  此明依二有应也。初二句法,智即报,体即法。此二冥合,应用无方。此二句喻,后二句合。

  能为身,非身。能为常寿,为无常寿。能为无量,能为有量。有量有二义:一为无量之量,二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弥陀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应佛皆为两量,逐物随机,参差长短。

  此明应□三土也。初双明报应,谓上所说报,但论冥法,指自受用也。今明垂应,以他受用常住之应,对于生身无常之应,示二□用。是故双身,即生身非身,是报身。一有分齐相,一无分齐相。金刚经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指他报也。无分齐寿,则常。有分齐寿无常。此二应乃依真中二理而住,机依事业二识而见。此义至后释观佛观中辨之。须知常身无量。通应三土。无常有量,但应同居。言七百等者;首楞严三昧经云:坚首菩萨问佛寿几何?佛令往东方过三万二千佛土,于庄严国,问照明庄严自在王佛。彼佛答云:同释迦寿,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寿七百阿僧祇劫。坚首回此白佛。阿难云:彼佛乃释迦异名,虽机胜见长。而七百犹可数故,亦是有量之量。若阿弥陀,人天莫数。故是有量之无量也。应佛下,结示佛佛皆然。大论三十六云:当知释迦更有清净国土,如阿弥陀佛国。如阿弥陀佛亦有不严净国,如释迦文佛国。又三十八云:此间阎浮恶,故佛寿应短。余处好,故佛寿应长。涅槃二十二云:去此三十二恒河沙,有无胜国。所有庄严,如安乐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此皆随逐物机也。

  然此三身三寿,不可(不可疑误应云若作)并别一异,即乖法体。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会玄文。释名竟。

  此明据理融即也。上辨三身,法身本有。报约修成。应论现往。其言似纵。须知报应二种之修,性德本具。虽是性德,修相宛然。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一冥泯,思说莫穷。所以约竖论,显非并一。言性具,显非别异。若作并别一异之解,即乖所诠圆常法体,即一而三故不横,即三而一故不纵,非纵非横,不可思议。如此解者,乃会能诠圆妙之文也。

  丙二 辨体

  前文解释能说所说,能观所观,皆能诠名。今辨名下所诠之体。欲令学者因筌得鱼,寻名显体。寻名,意在忘名。显体,知无别体。此乃圣祖释名辨体之妙意也。复应了知释名是总,总三法故。三章是别,别三法故。是故解释通别二名,无不义具教行理三。能说之佛,既具三身。所说观境,各具于三。故云释名总于三法。体章别在法身。宗用别当余二。教相一章,分别总别。今之辨体,虽在一法。一必具三,故明体礼、体底、体达、三义。虽论三义,但是法身中三,未明余二各三。故涅槃玄云:总唱秘藏,故当其名。法身摄一切法,不纵不横,以当其体。般若摄一切法,如面三目,以当宗。解脱摄一切法,如三点伊,以当其用。如此敷演,即是其教。非但经体义成,余义亦显。文毕今出其意。空假皆中,故三属体。假中皆空,故三属宗。空中皆假,故三属用。用是解脱,特喻三点。点是文字故。宗当般若,特喻三目。目能照明故。法身之三,特泯纵横,彰离念故。故知释名,总于九法。辨体,别在法身中三。然则九不为多,三不为少。方是圆教总别之义。此自分三。

  丁一 牒起ぺ示

  次辨体者,体是主义。<, /P>

  钞云:名傍是宾,体正是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一切名下,皆有其体。

  丁二 正释主质

  释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大乘经以实相为印,为经正体。无量功德,共庄严之。种种众行,而归趣之。言说问答,而诠辨之。譬众星之环北辰;如万流之宗东海,故以实相为经体也。

  初据二文定体。谓诸法当处,不生不灭,非有非空,无能无所。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名字相。离此等相,名为实相。无相之相也。谁人不具,何法不然。若论证知,唯有诸佛。法华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禀圆说者,初心即用佛智照境,故能信解诸法实相。既解实相,亦解实性,实体,乃至实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实,即是实生、实佛、实依、实正。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既一切皆实,实外无余。复云余皆魔事者何也?应知此说,是以理简情。若离心缘能所等相,名为实相。介尔有相,即为魔事。故别教以下,至六道法,皆有心缘能所等相。魔能说之,悉为魔事。故知一切皆魔,一切皆佛。以情分别,一切皆邪。离情分别,一切皆正。今简情取理,是为经体。应知实相全体照明,称为真心。亦名本觉。觉体□故,诸法皆实。若指其要,不离现前分别之念。念即本觉,觉即经体,无别经体,以为所诠。以此觉心,观于依正。能所即绝,待对斯忘。妙观之宗,自兹而立。不然,何须得体,方立经宗。彼小乘须三印,此大乘只一印。则能说之人,所观依正,四种净秽五逆罪等,其性不二,以此一印,印定其义,为经正体。无量下,明为四章所归。无量功德,指用归体也。功德即是力用;力有灭恶之功,用有生善之德。灭一切恶,生一切善,故功德受无量名。如此功德,共严实体。其犹帝王治乱育民,以此功德,庄严圣躬。种种众行,指经宗归也。从体起行,全理成修。如水为波,波还归水。宗必会体,故云归趣。通则万行,别观十六,故名众行。言说问答,指经名也。能诠之名。在于言说。言义幽奥,复须问答。种种诠辨,以立经名,而彰实体。问:题目为名,何尝问答等耶?答:不仅题目,一部言句,皆能诠名。如法华本□十妙,以为妙名。但题是总,故就释名。余之四义,皆□始终,故云问答等也。未及教者;兼在名中。自禀曰名,化他为教。自他虽异,俱是能诠,故四章同归一体。譬如下,约二喻显尊。体如北辰,四章喻众星。体又如东海,四章如万流。四章不暂离体,诸法无体不成。经体既然,安得不辨。末句以一印结示。

  丁三 具明体德

  体对释名,但有一德,即法身也。盖释名总示三法。利根虽解,钝根未明。以总示文,带于宗用,体混其中。情想叵忘,本性难显。故于总后,别示灵源。永异四魔,诸法皆实。于彼圆□,当上一点。绝思绝议,非用非宗。体性融通,一不定一。如□一点,点不孤然。所谓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故别显体,而谈三义。虽彰三德,意在法身。以空假皆中。是故明三,名为体德。文分三:

  戊一 约礼义明法身德

  书家解:礼者,训体也。体有尊卑长幼,君父之体尊,臣子之体贱。当知体礼之释,是贵极之法也。

  钞云:书既以体而释礼,故今以礼而释于体。礼别尊卑,意崇君父。前明魔事,已拣偏邪。今之臣子,唯拣宗用。故君父体,指法身。诸佛所师,万法朝会。体非修证,理绝言思。欲使标心,强称贵极。斯是本觉,非寂非照。又是法性,非广非深。第一义名为本性,法身德也。寻能诠名,识所诠体,依体起行。令修观者,以此体德,体彼依正。一一贵极,成妙宗矣。

  戊二 约底义明般若德

  复次:体,是底也。穷源极底,理尽渊府。究畅实际,乃名为底。释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故以底释体也。

  钞云:空即中故。故般若德,是诸法底。亦名本源、渊府、实际。若得中体,则能穷畅也。论言智度,指实相般若。佛以观照般若,于诸法中,证此智体,故云穷底。然法性甚深,无有底际。云穷底者,良以佛以无底际智,称性而证,义言穷底。七方便人,以有底智,所以不能到诸法源底。今圆人,从名字即,以信解心穷智度底。乃至唯佛与佛,究竟穷底。以此底义,释于经体。则彰法性甚深第一义空,名般若德也。寻名释体,依体起行。令修观者,以此体德,穷彼依正。一一到底,成妙宗矣。

  戊三 约达义明解脱德

  复次: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自在无障碍。一切异名别说,皆与实相不相违背。释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故以体达释经体也。

  钞云:假即中故。故解脱德,是一切法自在之体,复具一切真实名义。若识此体,则于诸法通达自在,复于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异名。一中解多,多中解一。论言般若,亦指实相。实相解脱,名殊义一,故互举也。前是观照穷底,今以文字说底。故云佛说种种名,即指实相般若有种种名也。彼七方便人,迷此体故,被诸异名,壅塞障碍。今圆行人,从名字体达,乃至分证体达。论今举佛,究竟体达。达义显体,则彰法性无量如来藏义,名为真性解脱德也。寻名识体,依体起行。令修观者,以此体德,达彼依正。一一无壅,成妙宗矣。

  丙三 明宗

  宗谓要。此经之要,在修心妙观,感于净土。心观,即是一心三观。释名之中,其相已委。感土之相,此文备论。今经妙宗,在此因果。分三:

  丁一 标列

  次明经宗。初简宗体,次正明宗。

   丁二 随释

   戊一 简示宗体

   己一 简

  庚一 简宗体一

  以其宗体一异之相,人多惑之,故须简示。

  有人言:宗即是体,体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既是二,体即不二。体若是二,体即非体。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如梁柱,是屋之纲维。屋空,是梁柱所取。不应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宗体若一,其过如是。

  钞云:宗是因果属事,体是一性属理。虽不相舍,二义须分。执定是一,文义乖违,故云不用。何者下,据义广破。先约义破,谓宗是宗趣。趣果,趣理。趣果必有因,趣理须修观。观有明昧,理有证不。皆成因果,故云是二。体本是理,观虽趣理,理非明昧。因果依理,理非因果。如波依水,波有千差,水常是一。故云不二。不谈诸法同一理性,则不名为大乘经体,故云非体。不论修证因果二法,则非佛经所证宗趣,故云非宗。如梁下,立喻破。谓屋空梁柱,虽不相离。若谓是一,则无虚实也。末二句举过结。

  庚二 简宗体异

  宗体异者;则二物孤调。宗非显体之宗,体非宗家之体。宗非显体之宗,宗则邪倒无印。体非宗家之体,则体狭不周。离法性外,别有诸法。宗体若异,其过如是。

  虽破是一,不可执异。若其定异,则二物孤调。宗异体,则非全性起修。观行有作,属于八倒。既不符理,信非圆宗。故云邪倒无印。体异宗,则理不即事。事外之理,其体不周。法性之体,既异因果,则一切法皆成别有。末二句举过结。

  己二 示

  今言不异而异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体也。

  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诸法实相是。实相因果,不异而异。非倒有印,此为妙宗。因果实相,不一而一。非事外理,此为妙体。

   戊二 就体明宗

  己一 依经直示

  今此经宗,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

  大乘之法,其要在心。心具易知,色具难解。故止观云:因通易识,果隔难知。故观自观他,皆修心观。今观净土,须求于心。心能具故,心能造故。心垢土垢,心净土净。此犹通示,未是的论。的在一心,顿修三观。此观观于安养依正,毕竟清净,名心观净。此观能令四佛土净,如是方为此经宗致。

   己二 约土广明

  庚一 列四土名

  四种净土: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也。

  庚二 示净秽相

  各有净秽,五浊轻重,同居净秽。析体巧拙,方便净秽。次第一心,实报净秽。分证究竟,寂光净秽。

  钞云:随文释义,教观俱沉。用义解文,解行可发。前释观字文中,明示一心三观,频示心观为宗。至结宗云,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今消四土净秽之文,须准此观,为四净因。若依诸文,逐其四土各论土因,何能通贯前后诸文。焉令闻者,证无生忍。良以示此净秽之相,以彰十方四土净秽之通途,非仅为安养示也。详如钞广释。

   庚三 分释名相

  辛一 释同居名相

  娑婆杂恶,荆棘瓦石,不净充满,同居秽也。安养清净,池流八德,树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净土也。

  钞云:同居约人,净秽约土。净秽两土,皆有凡圣同居。凡唯是实,圣通权实。始证为实,应来为权。泥洹涅槃梵音新旧耳。生安养者;烦恼调伏,近于涅槃,故名为净。皆正定聚者;约三聚判也。如此土博地凡夫,属邪定聚。发心修行,未得不退者,属不定聚。已得不退,属正定聚。若生安养,不论高下。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生者,亦得不退,故云皆正也。起信云:初心生彼,住正定故。小本云:生彼皆是阿□跋致。十方同居净中,唯极乐为上品净也。若依今经十六观门圆妙修者,通惑纵存,生于彼土,常观胜相。如华严等,诸大乘会机所见也。

  辛二 释方便名相

  方便有余土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余。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华云:若我灭后。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就中复有利钝,指上为净,指下为秽也。

  文分三段:初约修断释名。九人生彼,谓藏二,通三别住行二,既修空假,皆方便道。别向圆信,所修虽实,犹居似道,判属方便。不生分段,盖除四住。约此修断,得名方便。断通余别,故称有余。二释论下,据经论释相。通教小乘,虽云同入法性,而执法性,体类虚空。子果若亡,永无身土。大乘法性,体具色心。子果若亡,身土广大。释论以大对破小乘界外无土,特云出界而有净土。小乘法性无有色心,是故特云受法性身。法华余佛,即指有余土佛也。此约灭后,不值四依,不生实信。自谓永灭,而生有余。蒙佛开示,即能决了。三就中下,明利钝净秽,彼土利钝,唯约大说。此土已修中观,生彼则利,佛乃为说不次第法。未修中而生彼者,佛为说次第法也。利根所见,同彼实报,故名净。钝根所见,相劣于上,名秽也。以今利钝,验前体析。唯圆名体,余三皆析。别向修中,稍同圆体。

  辛三 释实报名相

  实报无障碍者;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故言无障碍。纯菩萨居,无有二乘。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即是其义。释论云:菩萨胜妙五欲,能令迦叶起舞。华严云:无量香云台。即其土净妙五尘。就中更论次第顿悟,上下净秽等也。

  文亦分三:初约因果释名。圆人从初,别人十向。能于诸法称实观中,乃名行真实道。中理今开,即感妙报。色心不相妨,毛刹互相容,纯是法身菩萨所居。尚简圆似,况七方便。收简语宽,宜善分别。二仁王下,依经论释相。仁王借别而名圆,三贤十圣,借别名也,住果报,名圆位也。三贤既与十圣同住,验是实报。不证中道,万不能入,故知名属别,义属圆。今取果报,证实报土。问答详钞未录。三就中下,明渐顿净秽。例上可知。

  辛四 释寂光名相

  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不纵横并别,名秘密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分得究竟,上下净秽耳。

  文亦分三:初克体立名。谓前三在事,故从居人修断因果而立土名。此一属理,故从本体三德为名。问:分证寂光,三障未尽,何得一向就理立名?答:障未尽边,自属实报。今就因果分亡之处,名为中下常寂光土。二诸佛下,约能居示相。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此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密,所摄成处。乐波罗密,离身心相处。我波罗密,所安立处。净波罗密,灭有相处。故知此土,乃从四德究竟处立。以四彼岸。显于三德。常我、即法身。乐、即解脱。净、即般若。三德互具,一一论三,故三各具四德。虽云三四,实非十二,如是方名不纵不横秘密藏也。三末二句,明分满净秽。

  丁三 结示

  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

  钞云:释题观字,明圆三观。今宗初云: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次即广明四土净秽。今乃结云: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若其不用圆妙三观感四净土,则标结文全为无用。释题三观,为被何人?为何处用?须知正为生同居净,故说三观。随其惑断浅深之处,自然感得有余等三。非仅为感实报寂光,说三观也。

  丙四 论用

  宗是自行所修之法。用是利他所施之法。自行趣理,故明妙观。利他摄机,合通众善。他宜妙观,亦须教修。自行助道,岂废众善。是故宗用,法必齐等。但有自行化他之异耳。文分二:

  丁一 标名ぺ示

  次辨经用。用者,力用也。生善灭恶,为经力用。

  钞云:行者应知体宗用三,别明三法。乃从一性,起于二修。体是法身,所显性也。宗是般若,能显智也。用是解脱,所起力也。二虽修成,须知本具。一虽言性,全起成修。故非纵横,不可思议。二德在性,全指惑业,即性具染恶二修。今体逆修,既全性具。当处融妙,乃化他德。故以此二,为经宗用。用□一切,非无恶用。以顺性故生善灭恶,故染恶用,称性用之,最能灭恶。

  丁二 约义广释

  灭恶故言力;生善故言用;灭恶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举,具论必备也。苦是恶果,贪恚痴是恶因。恶因不除,果不得谢。是故此经能令五逆罪灭,往生净土,即是此经之大力用也。

  钞云:初约善恶俱明。谓既施力用,必成功德。是故一用而有四名。偏论灭恶,须施功力。偏论生善,在于德用。斯是一往语也。若再往论,力用功德。皆能灭恶,皆能生善。须知灭恶,极于阿鼻。生善、至于妙觉,方是圆经力用功德。二苦是下,就灭恶偏释。谓所言灭恶,须灭恶因,方除恶果。如果报修因,二种行人,不除三毒众苦之本。纵暂免苦,终非永谢。今明化他修净土观,则令诸恶因果俱灭。惑纵未断,生彼不起,断在不久,故能永灭恶因恶果。以要言之,此经力用,灭五住因,除二死果,无恶不除也。三是故下,从重别显。谓恶之重者,无过五逆。五逆是业,从于上品烦恼而起,招无间苦。此经大力,能灭此等极重三障,即生净土。若障性非三德,何能无间转为极乐。从极钝根,且论十念生最下品,若从利根,非不能生上之八品。以其五逆,体是寂光,故可于此净四佛土。

  丙五 判教相

  上之四章,皆是言教。谓诠名教。诠体,诠宗,诠用,之教也。若以其相而分别之,则令览者,观之显了。故约五时二藏顿渐,以示其相。文分三:

  丁一 约五时判

  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摄。赴机摄化,广□不同。大本二卷,晋永嘉年中,竺法护译。此本是宋元嘉时,□良耶舍于扬洲译。两经皆在王舍城说。复有小本,名阿弥陀,在舍卫国说。阿弥陀,无量寿,彼此方言。

  初明教部。于大小乘分判,此属大乘。经中亦有频婆证小,非正所被机。今从正为韦提等,宣净土观。尚非通别,岂是小乘。于五时中,是第三方等时也。二赴机下,明广?。未论定散,但辨文相耳。

  丁二 约二藏判

  二藏名义,菩萨藏收。

  钞云:约人判法,此属菩萨。阿含等经,虽说三乘。从多从正,属声闻藏。大乘诸部,虽有二乘,非部正意。是故判藏,归菩萨也。

  丁三 约渐顿判

  渐顿悟入,此即顿教。正为韦提希及诸侍女,并是凡夫,未证小果。故知是顿,不从渐入。

  此非化仪论渐顿也。化仪,华严属顿。次三属渐。今经判在方等,非化仪顿。今之顿者,乃于化法,以圆为顿。乃顿教相,非顿教部也。故就韦提,即身得忍,判为顿教。且无生忍位,在别地圆住。别教凡夫,经无数劫,方至此位。唯有圆人,即生可入。若将结益判教偏圆,最为明显。是故今文就益定之,是顿非渐。

  题称佛说,简异四人:弟子、诸天、诸仙、化人、等说也。

  此傍简能说人也。若四人说,经佛印之,亦得称经。今经始末,皆出金口,故称佛说。初取义释题竟。

  甲二 随经显义

  前取名等五义,解释总题。总意虽彰,别文未显。故须以句节定经文,令义显现。总别虽异,义无两途。方知玄义释此经题,复了疏句不显他义。文分为二:

  乙一 初总别科判

  总科三分列判六章。

  疏分文为三:初序、从如是讫清净业处。二正宗,从尔时世尊放眉间光讫诸天发无上道心。三流通,尔时阿难白佛讫文尽。序又二:证信,发起。正宗亦二:净业,妙观。流通复二:王宫,鹫山。

   乙二 随科解释

   丙一 序分

   丁一 证信序

  戊一 标指六句

  初证信序六句。如是;标于信。我闻;异外道。一时;辩息诤。佛;正明化主。王城;论住处。列众;为同闻。

   戊二 随文释义

  己一 标信顺

  如是。

  如是者:诸法实相,古今不异,名如;如理而说,为是;决定可信,故云如是。钞云:信名忍乐,理当言善,方忍方乐,理当不异名如,言善无非为是。四教言理,皆称如是,而有浅深不同耳。三藏,唯就世俗言论,不异无非。通虽即理,但在二谛。别虽知中,要先破二。唯圆初心,即了诸法一一中实,当处皆如。称此而谈,无非曰是。故圆望三教,皆不如是。此经所信,虽未开废。而所被机,不从偏小。故但就圆,明如是也。故云决定可信。此句既尔,下五亦然。通序文通,其义亦通,而其意别。今以别意,释其通文。

  己二 异外道

  我闻。

  我闻者:表异外道,亲承有在。我有自在义,一切法空无我,何故说我。随俗假名说我,谓见、慢、名字。若无我,则无闻。若无闻,化道则绝。为此义故,虽知无我,为传化不绝,假名说我。如人以金钱易铜钱,及草木等。买卖法尔,人无笑者,故言我。钞云:有在者,在于佛也。我有下,料拣。初立难云:何故说我?意谓凡夫小乘,于人法中,而着于我。今传圆观,合顺二空,何得言我。随俗下,通难。谓毕竟空中,虽我叵得。此空即俗,诸我宛然。今且约三,分别我相:横计主宰,名见我。俱生主宰,名慢我。随世流布,为名字我。阿难至结集时,尚破同体见慢之我。那有界内二种我耶。为传化故。故顺世妙俗,立名字我。如人下举喻。知无我理,如用金钱。随世立我,如易铜等。

  己三 辩息诤

  一时。

  一者:佛法无有定实之一,云何称一?随俗,假说一耳。释论,广破一异也。时者,有二种:一迦罗,即短时,亦名实时。二三摩耶,名长时,亦名假时。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云一时。钞云:先约真破,次随俗立释一也。时者下,释时。此土诠名,但直云时。天竺二音:若云迦罗,即是实时。云三摩耶,即是假时。亦如此间心有二称:言智,是解心。言识,是迷心。乃令依智不依识也。今不下,明经意。谓但是众生机熟,佛应说经。机应合一之时,亦是谛智合一时也。故云一时。

  己四 明化主

  佛。

  佛者:亦曰婆伽婆。此云有大名声,亦云能破烦恼。佛者:平等开觉,故名为佛。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一切智,异外道。慈悲,异二乘。平等,异小菩萨。尊极,名为佛。钞云:初疏科约异名释。大论曰:以四义释婆伽婆,一能破烦恼;二有功德;三巧分别;四好名声。今文?二义。佛者下,约三觉释。一切下,约超因释。智、异外邪痴。慈、异小自度。等、异菩萨偏。尊、异诸因卑。题已委释,故今从?。

   己五 论住处

  庚一 释在

  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在者:暂时曰在,久停曰住,一往语耳。住者:四威仪,皆为住。差别者:谓天住;梵住;圣住;佛住也。天住,谓六欲天因,即施戒善心也。梵住,从初禅至非想因,即四无量心也。圣住,三乘人因,即三三昧也。佛住,首楞严,百八三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也。钞云:初会在同住。住者下,约论释住。言天住者,如来以摄物故,示现施戒及十善心。此即佛以欲天之法,住王舍城等。此皆如来随他意住,若随自意,即以首楞等法,住王舍城也。须知佛所住处,俱是寂光。今之所住,不其然乎。若以人法分于能所,施戒首楞等皆所住法。佛为能住人,若以王城为所住处,上之人法,皆能住也。若据经文,但云佛住可也。论应就首楞等法释之,而明前三者,荆溪有二解:一从通以趣别;二将胜以摄劣。佛住王城,必摄欲色天,及以三乘,佛住既胜,则无法不住。非不住恶,为引物故,且从善说。而于善中,就世间善。?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于出世中,?指小大,摄一切法,故言圣佛。他宗不明能住心法,唯云身住王城,乃抑极圣,同凡夫住,况复凡圣各各有能住之法。且如比丘修戒定慧,乃以天梵圣住,住于房舍。若破戒,则以地狱畜生住于房舍。如能修一心三观,则所住处即空假中,岂非楞严为能住法。初心尚尔,如何果佛,唯论身住。推之,若我侪能精持佛号专修净业,当处无非极乐净土矣。

   庚二 释处

   辛一 各释城山

  壬一 释城

  王舍城者:天竺云罗阅祗伽罗。释论解:摩伽陀国王有夫人生子,一头两面,四臂。人谓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以乳养之。后大成人,力能并国,王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此名王舍城也。钞云:亦名摩竭提,此云不害。言此国法,不行刑戮。其有犯死罪者,送至寒林。疏解释此城有三:初约诸王治化释,引释论解是也。二约移居免火释。三约畏罪得处释。二俱从缓不录。

  壬二 释山

  耆阇崛山,翻名灵鹫。诸圣仙灵,依之而住。又名鹫头,]形似鹫。又山南有尸陀林,诸鹫食尸竟,栖其山。钞云:疏释山亦三:初约圣灵依就释。二约山形似鹫释。三约鹫鸟栖隐释。

  辛二 总示法应

  然法身无象,实不假地所居。为欲利益,故随化身,明化主住处耳。钞云:不言报者,报能冥法,复能垂应。既言法应,报在其中。三身融妙,言且暂分,体常相即。

   己六 列同闻

  庚一 标科辩次

  与大比丘众下,列同闻众也。先声闻,次菩萨。显示教中,二乘外相为胜。菩萨心虽是胜,外相无定,是故后说也。

   庚二 依次解释

   辛一 声闻众

  壬一 分科示ぺ

  声闻先标位,次列数。何不叹德,非是无德,译经人?。

   壬二 随文解释

  癸一 标位

  与大比丘众,

  与者:共义,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道、一见、一解脱等。皆一,故名共也。今经阿难与诸大众同闻,故云与也。钞云:与即共义。以七一释,七种一故,方成共义。若据时判,已属生酥。且从本说,七在三藏。同感佛时;同鹿苑处;同别脱戒;同一切智心;同无漏正见;同三十七道;同有余脱;昔同七者,今日同闻。然此观门,佛将阿难目连,入韦提后宫宣说,大众未闻。至回灵山,阿难具述,方得同闻,以上释与字。次释大字,大义有三:谓大多胜。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解内外经书,名曰多;出九十五种上,号为胜;此等皆是无学小乘中极,故云大也。钞云:华言大,梵语摩诃。乃含三义,故须就本三义释之。大人所归德量大故。梵王师陈如,帝释师迦叶等。通内外典,识解多故。出九十五种上,知见胜故。皆无疑解脱,故小中极。虽标一大,义必具三。三释比丘,比丘者:因果六义,因名乞士、怖魔、破恶。果号应供、杀贼、无生。钞云:因三果三,一一主对。先释乞士,释论:净目问舍利弗,答乞士者有四种食:合药种植田园,名下口食;仰观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语,名方口食;咒术卜算,名维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净乞士也。钞云:今举身子答乞士之义,须离上下方维之食。常行乞食,清净活命,故名乞士。至果乃成应供德也。次释怖魔。怖魔者:若发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飞行空中,展转乃至六天。魔王闻之,怖畏失人众也。钞云:魔主生死。在家受欲,增长生死。出家离染,趣向无生。是故魔闻生怖,染欲破戒,魔还快乐。勤修三学,果证无生。后释破恶,破恶者:能破烦恼。九十八使,悉皆破断,故名破恶。钞云:见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恶名贼。修观推穷,名为破恶。证智断尽,名杀贼也。四释众又三。初释通名;众者:四人以上,乃至百千无量。一处羯磨作法,行筹布萨。事理二和,无有违诤,名和合众也。二释别相;一有羞僧,持戒无违。二无羞僧,不持戒,不别好恶。三无知僧,虽不破戒,不别轻重。二人共诤,不能判决,默然无言。四真实僧,谓学无学人。三明去取;今此二僧,得共羯磨。同闻证信,唯取无学人也。钞云:羯磨通凡,故取有羞。二僧,即有羞真实僧也。论云:是中二种僧,可共百一羯磨。同闻证信,尚简学人,前三绝分也。

  癸二 列数

  千二百五十人俱。

  千二百五十人,列数也。三迦叶兄弟,有千弟子。优楼,此云木瓜林。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昔共起刹,今连枝也。舍利弗名,翻言珠子,亦云身子。姓拘栗陀。目□连,姓也。翻赞颂,亦菜茯根,或云胡豆。二人共有二百五十人。迦叶舍利弗等,先并事火,翻邪入正,艰苦累载,都无所获。一遇见佛,便得上果。感佛深恩,常随侍佛,为同闻众。

  辛二 菩萨众

  菩萨三万二千人,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菩萨位中有四:第一明位。第二列数,三万二千人。第三标名文殊。第四结为上首。天竺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此云大道心成众生。文殊,此云妙德。以法化人,名法王子也。

   丁二 发起序

   戊一 对辨不同

  己一 泛举差别

  二发起序者,诸经不同。或放光动地,微笑入禅,自唱位号,劝人令问。放光如法华。动地如大品。微笑如报恩。入禅如金光明。自唱如梵网。劝人如大涅槃。

  己二 正显今经

  今经正以杀父,以为发起。何故举此逆事为发起耶?为彰此界极恶,令人厌弃。观所生子,犹尚危害,即欲令人同欣净土。下韦提希,愿为我说无忧恼处,不乐阎浮提浊恶世。窃谓:发起因缘,大叵思议。逆罪本是无间狱因,随因趣果,沉阿鼻狱中,受极重苦,至轻须一大劫。今为净土作发起缘,匪惟韦提希叵思议,即阿阇世王亦叵思议也。具见逆事能用,即是性恶法门。性恶融通,任运摄得性善。由性恶而起修恶,甚之为地狱因。能用之为法门,转而为净土种。岂非自性中本具之德耶!今之逆事,其种子,即是性具之缘因佛性。造逆心,即是性具之了因佛性。而正因佛性,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苟能全性起于顺修,则缘了二因,成为福智庄严。是故行人成佛,而有相好无边,智慧无边。从全性起于逆修,则缘了二因,成为罪蠢庄严。是故众生堕狱,无论狱之大小,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所有苦具,自然而至。此皆叵思议之恶庄严,不从外来,亦自性之本具也。故曰无法不具,无法不造。岂非心具十界者乎!

   戊二 总科ぺ释

  己一 分科

  就中为二:初尔时下,正明杀父。次问守门人下,明欲害母。

  己二 释意

  庚一 问答释疑

  问:频婆何故遣人说法?韦提何故如来自往?答:父愿闻法,遣人传授,为化义足。母求生净土,非佛不开,故须自往。钞云:频婆韦提,皆请弟子。赴频婆请,何故唯遣目连楼那?至赴韦提,何故如来躬亲自往?释问意也。答意:谓频婆国父,愿闻戒法,可遣人授。韦提国母,机在妙观,须佛亲开。父母之称,从阇王得。窃谓:频婆非发起众,故不必亲赴。韦提是发起人,欲宣大教,所以如来亲往。又复应知,若无阇王忤逆,将母禁闭深宫。其母不得自由,是以厌离阎浮,不乐浊世。为是求生无忧恼处,发起妙观之法门也。故知阇王,亦堪称发起人耳。

  庚二 预翻名字

  频婆娑罗,此云模实,亦曰影坚。韦提希,此云思惟。阿阇世,此云未生怨。或婆罗留支,此云折指。内人将护,名为善见也。

   庚三 随科解经

   辛一 明弑父

  壬一 正明弑父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臣,一不得往。

  此为子幽禁也。疏云:初尔时,当佛在王舍城时。阿阇,云未生怨者。未生之日,相师占之。此儿生已,定当害父。谓处胎之日,有冤害相,占者预记,因以为名。随顺下,明顺友造逆。调达,此云天热,亦云天授。是白饭王子,佛之堂弟,阿难亲兄。有三十相,出家诵六万法聚,满十二韦陀。为利养故,往诣佛所。求学神通,佛不为说。令观无常,自可得道。复至舍利弗,目□连,乃至五百弟子所,皆不为说取通之法。阿难亲弟未得他心。不知其心,故授与通法。调达入山,学得五通。心念谁作檀越。阇世太子,有大王相。即自变身,作象马宝。于王子前,抱持痪嗽。复至天上,取天华天食,语王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岂不快耶!随顺恶友,收执父王。调达破僧,舍利目连教化还合。推山压佛,密迹金刚以杵拟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华色比丘尼呵之,拳打眼出。作三逆罪,生入地狱。复教阇世杀父成就,害母加行。自行教他,五逆罪故,生陷泥□。频婆往日,毗富罗山,游行猎鹿,空无所获。遇值一仙正坐,使人驱逐令去,遂ぇ杀之。临终恶念,愿我来生,还如今日,心口害汝。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权现化。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众生根性不同,入道有异。一逆一顺,宏道益物。示行无间,而无恼恚。阇王现逆,为息恶人,令不起逆。钞云:初师资现事。随顺下,顺友造逆。为利下,恶友谋术。心念下,诱人同谋。作象马宝,以轮王事,诳惑阇王。作抱等,欲其生爱也。语王下,明恶友言教,正教造逆。谓我杀牟尼作新佛,汝杀频婆作新王。新王新佛,共化世间,不亦快乎!随顺下,太子造逆。调达下,恶友造逆。自作教他,成五逆罪,焉得不生身陷狱。频婆下,父子前因。如此下,结显权化。谓调达,阿阇,频婆,韦提,皆是大权。现逆现顺,利益众生。

  壬二 夫人奉食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窃谓:情爱之深,莫过夫妻。王既被禁于七重室内,又复制诸?臣,一不得往。夫人心中,宁不痫然。明知饿死,于心何忍。酥;上王,是当然事耳。

  壬三 圣为说法

  尔时大王食□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

  疏云:王食;饮浆,求水漱口。合掌遥礼,请授八戒,澡浴清净。目连,是佛右面弟子。昔为辟支佛剃头作袈裟,愿得神通。授八戒者:不杀、不盗、不□、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香、不观听伎乐、不上高床。此八是戒,不过中食,是斋。毗昙,不着香衣,不上高床,同是庄严处,合为一也。富楼那,此云满愿子,亦名满慈子,从父母得名。说法第一,巧开人心,故偏遣之。钞云:目连下,明授戒。授八下,释戒相。富那下,明说法。窃谓:临难求法,足证苦是得乐之因。先求戒法,具见戒为出苦要津。不求五戒,而请八戒者;五戒是人道因,八戒是出世因。受一日一夜不犯,尚是出世正因,况日日受耶。受戒如登舟,闻法加橹棹,是以不久,可冀超凡入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