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破匈奴之战:少林七十二艺秘谱(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3:01:57
少林七十二艺秘谱(6)    (接上期)
  
  三十九、门裆功
  门裆功又名金蝉功,为软功外壮,属阴柔之劲,具内功之主功,其法至难,即将肾部练得坚实功夫。
  练习之法:冥心静气趺坐,摒除一切杂念,即万虑皆空、一尘不染之意。然后运用周身之气力而下注于丹田,即运气极力上提,使气力上下往还。周而复始,日行数度,不可急进。若行之过度,则气伤神疲,反而无益。初时不甚觉其异,及习之既久,每于注气力入丹田时,下部则现坚实状,则第一步功成。
  再趺坐,以两手掌交互轻轻拍打之,其初也苦痛异常,同时运用气力,日久则渐不觉痛,则第二步功成。
  再拍打时,渐渐用力,以至于两拳互击并不觉痛,则第三步功成。
  再渐渐起立,以拳击之,疾如风暴而毫无痛楚,则全功成矣。
  
  四十、铁袋功
  铁袋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腋劲之法,唯须二人对习。
  先用粗布数层相合,密加缝纳,使之坚牢,制成正方形之布袋,中实铁砂,小者约十斤左右,大者约四五十斤不等,此盖视练习者之功夫与实力,随时更易也。
  练习时二人侧身相对立,相距约三丈。上手先用右手抓住布袋之腹,即袋之正中央处,提至右肩胛前,然后向右侧面猛力掖出,掷向另一人之前。下手人见铁袋飞到面前时,则预备举手接之,但宜侧身让过铁袋,使彼飞至其左肩胛处,始举右手从后抢接。
  接时亦须抓袋腹,脚步须站稳。若抓袋之角与边缘等处,则手指既不易使力,而发来时之垂劲太大,决难得心应手。既接住之后,切不可停顿,宜即掖回,向上手人还掷。上手人亦照样接之。如是来回往复,互相掷接,数十次之后更易方向,以左手依法行之。
  对习之二人宜长短相当、实力相等,否则即多流弊。长短不合,则掷接时高低不齐;实力相差,在力强者发劲必猛,弱者必难接住,即勉强接住而身体亦必随袋旋转,甚至因此受伤。
  初习之时,不宜贪功用重袋,如我一手能提二十斤之物,所用砂袋不宜过十斤。一则因发袋之劲较提物为巨,二则练功宜取渐进程序也。将十斤之袋练习三月之后,将原袋拆开,加重一二斤再练,更三月后再加若干,如此逐渐增加,至五六十斤为度,自始至终大约四五载纯功始克大成。
  功成之后,即强敌当前,不为所执则已,苟为所执,即可提而掷之数丈之外,盖掖劲足而人不易御也。
  唯在练习之时,有必须注意者数事。
  一、提掷时,宜用掖劲发袋,使袋依我肩外作并行线飞出。切忌作摔物或抛物之状,如放矢之乱掼。
  二、接袋者宜先让过胸前,然后从后面抓住袋腹,乘势掖出。切忌迎头接,否则易使手指手腕等部受伤;接袋之边沿与角,则力不居中,致有偏堕之病。
  三、练习者无论作何步势,脚跟务须坚定,全身皆宜用力,否则掷者之身摇动,发劲必因之减少,接者之脚步虚软,身段不实,必随袋而旋转,如此非但不能求功,且易因此受伤。
  故练习此项铁袋功夫者,对于上述三事务须注意。其余如增加斤两、开展距离等事,则在学者自行酌定,固不必拘于成法也。
  
  四十一、揭谛功
  揭谛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兼内壮之气,其练法较难。初习颇苦,甚至腑脏受伤,非渐进不可,万不可躐等。
  揭谛功者,即俗所谓就地十八滚、地趟功夫也,又如江湖技士之抢背,然此法分前、后、左、右等跌法,及箭盘、背跌、掷跌、仰跌、伏跌等法。
  初习时,按抢背法行之,即以右手向左肋摇,以右肩头轻接地面,翻身挺腰而起,是为右前跌法。左手向右肋摇,以左肩头轻接地面,翻身挺腰而起,是为左前跌法。此二势在跌扑法为最易学者。
  他如前跌法,即头向前,翻身挺腰而起,即俗所谓翻斤斗,又所谓毛儿跟头。后跌法,即以头后倒,翻身挺腰而起,即俗所谓反斤斗。左跌法,则以左肩头向左轻接地面,侧身翻起。右跌法,则以右肩头向右轻接地面,侧身翻起。盖左右跌法,为揭谛功中最难练之功夫。
  箭盘,系箭步向前翻斤斗。背跌法,是身向后跌下,背脊须先稍偏向右方,左手伸出,扑在地上,身体稍向左方,跌于左手上,借力将手一撑,立身而起,即俗所谓平地翻车。掷跌法,系身体蹲踞势,向后跌下,在未曾着地时,先用一手着力撑在地上,待身已着地,然后将身向此手面滚去压于手上,此手一撑,将身借力立起,此法两手均可练习,即俗所谓鲤鱼打挺。仰跌法,是从直立向后仰跌,跌时头须向前稍屈,万不可着地,同时先将左手或右手扑在地面,待着地时急滚身手上,将身体借撑力起,即俗所谓铁板桥。伏跌法,足从直立向前仆下,仆时身体挺直,膝不可弯曲,在未着地时应屈臂握拳,应使拳和小臂同时着地,切不可使胸腹着地,急用两手撑地,项力立起,即俗所谓扑虎势。
  至于滚法则稍难矣。其法屈腰抱肘,用两臂撑地之力,及两肩头并两腿之翻转力,横卧其身,翻滚而进。初期缓慢,且甚痛苦,习之日久则翻转矫捷,瞬息十八滚矣。
  盖揭谛功有就地十八滚、八八六十四盘之绝,前后左右,忽起忽落,翻滚无次,自觉气爽,而皮肤因是坚实,然非实地扑跌无以成功也。
  
  四十二、龟背功
  龟背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此功专练背部使之坚实,与腹部之布袋功、铁牛功等法效用相同,用以御敌,非用以制敌也。
  背之上部骨骼紧凑,练习较易,下部两肾关处空虚软当,练习实难。然练习龟背功者,务须于软当处下一番苦功。盖所谓龟背功者,自颈项以下,至尾闾为止,中间各部皆须练到也。然欲使软当充实,非运气不可,故宜先从两腰入手。
  每日于起卧之先,盘膝趺坐,瞑目静心,凝神养气,以两手紧按后腰,先向内揉摩三十六次,复向外揉摩三十六次,如此为一转。一转之后,即以拇指扣住中、食二指之第一节,使其第二节骨突出,即用突出之处向腰部软当上环扣之。两手同行,各扣三百六十次,扣毕复摩,更一转后再扣,摩扣各三次而功毕。
  唯扣转之时,数目须记清楚,不可有误。按并非多摩扣一下或少摩扣一下即有损害,盖使人于行功之际专心记数,不生别种杂念,亦眼观鼻、鼻观心之意也。每日行二度,一年之后腰肾自实,然后练捶法。
  以软木为棰,贵以藤柄,棰略如拳,行功时鼓气使注于腰背,以棰上下左右捶击之,不可有一处落空。捶时初不必用力,轻轻击之可也,以后逐渐加重。
  不在行功之时,宜穿铁半背。此物以大如银元铁圈衔接连缀而成,形如背心,南人称为马夹之半,紧贴全背,另用绠扣于胸肩之间,卧时宜仰卧硬板上,行功时则除下,功毕复穿,所以辅助捶击之不逮也。铁半背之重量,亦须由轻加重。捶击则自软木捶起,进而硬木棰,以至用铁锤为止。逐步渐进,及后能用巨大铁锤,使人用力捶击不觉痛楚,功告大成矣。
  学者在行功之时,务须以意役神、以神使气,使集中于腰肾肩背之间,然后捶击。若胡乱为之,神气涣散,即难望其成就也。
  此龟背功若与铁头功、铁布衫、铁牛功同时并习之,则为金钟罩,除一指禅、朱砂掌、阴拳功等阴柔软功外,竟无别种功夫破之,用以自卫信为无上妙法。少林内功,固不减于武当炼气也。
  
  四十三、蹿纵术
  蹿纵术为软功内壮,其劲路为柔,昔日武人于此功夫多习之。其练法亦不外束铅,唯铅须炮造后方可应用,否则淤积血液,甚至溃烂,且危及性命。
  其法:以生铅入火烧之,使全体通红,乃放入猪血中浸之,浸一昼夜,更如法烧而浸之者凡七次,则猪血渗于铅内,其色变为青紫,则成死铅矣。尚须埋诸土中七七四十九日,使其火毒退尽,取以清水洗之,方可应用。带铅之法:用布裹铅,缠缚腿臂和背脊之上,由轻而重,至十八斤为止。
  先练跑山路土岭以为基础,即每日带铅在山路土岭上飞奔;一年之后,根基已立,即可进而练习跑缸功夫,即在缸边上行走;更进而练习跑立砖,即将通用之长砖并立于地上,来往跑于其上,使砖不倒人行走如意者,则功成其半。
  再直膝挺腰,用足掌之支撑力向上蹿,能蹿至一尺者,则解除铅袋,弯腰屈膝,作势上蹿,可超二丈矣,至此则蹿纵术功成。再两足支撑地面,两膝弹力向前推,身跃空中,至此则全功成矣。
  
  四十四、轻身术
  轻身术为软功内壮。轻身术功夫最不易学,盖以吾人百斤之体,而欲使如蜂蝶之栖枝、飞燕之穿帘,又何等为难也!其练法与蹿纵术、飞行功、一线穿略同。
  初练时置七石巨缸,满盛以水,习技者即于缸沿行走,即技击家所谓跑缸边。背负布袋,内储铁砂或铅数斤,亦须以猪血浸之,如是半月或二十一天,将缸中之水取去一大瓢(葫芦),而身上之铅或砂则增加一小块或数两,依前法练习之。
  更一月或二十一天,去水而加铅或砂。
  至缸中水尽,铅或砂五斤为度,已能于空缸之沿周围行走时,复易缸为大簸箩,其中满盛铁砂,在簸箩之沿如法练习之。亦将铁砂逐渐取少,至剩空簸箩而人能行走其上为度。
  必须铺细沙成甬道,厚至尺许,上以薄桑纸覆之,人行其上。初时固足印显然,迨后渐无,乃按日取去一纸,纸尽沙现。行走其上,沙不上扬,而足不着印,其功始完全成就。
  持此以往,虽草上飞行、雪中来往而不露痕迹,即所谓蹬萍渡水、踏雪无痕者是也。然此种功夫,非练习十二年不能完其大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