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家庭和谐幸福句子:中学生学习困难归因分析与问题解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54:24

中学生学习困难归因分析与问题解决

作者:刘宵阳   大会组委会 2011-06-30

通辽第五中学刘霄阳

[摘要]

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归因分析,可分为自控主观因素和非自控客观因素。自控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能力障碍、学习动力与策略障碍、心理障碍;非自控客观因素包括脑神经生理功能障碍、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学校教育方式不科学。克服和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任务,必须通过班级管理、家庭教育、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来完成。

[关键词] 心理教育 学习困难 归困分析 问题解决

目前,在我国广大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文化考试成绩差、不能很好地完成同龄人所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成绩落后、长期不能提高的学习困难,使广大学生家长和老师深感头痛。因此,研究解决中小学生的学习困难已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心理教育健康理论的产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解决带来契机。本文从发展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归因分析,试图找到解决学习困难的途径和方法,不揣冒昧,抛砖引玉,与同行磋商,敬请各位专家斧正。

1、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

为了便于讨论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学习困难的确切含义。学习困难就是指在同一年龄段中,在相同的教育下条件,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期落后不能提高,不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达不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首先要对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各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明确其根源,才能找到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笔者根据自己 20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研究,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导致学习困难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控主观因素,另一类是非自控客观因素。

1.1 自控主观因素

所谓的自控主观因素是指以学生主观意识活动为主的、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就可以调整和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障碍、学习动力与策略障碍、心理障碍等等。

1.1.1 学习能力障碍

学习能力障碍是指学生在文科或理科知识学习中,某种特殊学习能力或多种学习能力出现缺陷,其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应用、听说读写、分析综合、运算推理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和失调。简单地说,学习能力障碍就是指学生的智力正常,又刻苦学习,但是学习成绩却始终不理想,这种情况发生的学习困难称之为学习能力障碍。这与学生厌学,缺乏学习意愿和学习动力导致的学习困难是有严格区别的,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成熟水平有关。我们有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不加区别地把学生学习成绩差都归因于不努力、不专心、贪玩、不刻苦、不求上进。这对有学习能力障碍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从他们的内心来看,也是很想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由于得不到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科学指导与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障碍得不到克服和改变,致使成绩长期落后、不能提高。因此,我们的科任老师在学科教学中,班主任在班级学生学习管理中,要科学分析,准确掌握哪些学生属于学习能力障碍,他们的学习能力在哪些方面存在缺陷,以便通过科学的方法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克服学习能力障碍,这就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水平、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由此可见,学习能力障碍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1.1.2 学习动力与策略障碍

学习动力与策略障碍是指学生智力正常,学习能力正常的条件下出现的缺乏学习的意愿,有严重厌学情绪和不会运用有效方法组织管理自己的学习。学生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生之间的不良影响、认知和个性心理发展不成熟、以及其他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缺陷,而产生学习动力障碍。具体表现为有严重厌学情绪,不想学习也不愿意学习,经常处于被迫学习的状态,不求上进,对学习成绩落后满不在乎。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选择、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运用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措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学习策略失调的学生,不能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不能从容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不会组织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没有良好的学习惯,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能调控和强化。学习动力与策略障碍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1.1.3 心理障碍

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方面出现的心理异常。

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涉及很多方面,我们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

其一,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的认知成分相互矛盾,从一个已知认知推断出一个新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适感、不愉快的情绪。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和多种价值观的存在,使中学生的认知评价系统混乱,出现认知失调,产生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认知失调的学生,他们说的与做的严重不一致,有很多事情他们在道理上也明白不该去做,但实际上他们仍然去做,被老师和家长发现以后,他们又寻找许多理由为自己辩解。例如:有些学生逃学,打仗斗殴,考试作弊,看黄色录像,破坏公物等等。这说明中学生对是非问题还缺乏真正的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这是他们心理和世界观上不成熟的表现,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心理素质的发展上给与培养和指导。

其二,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是指人的情感活动的异常。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与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根据能否满足需要而产生欢乐、愉快、满意、气愤、遗憾、痛苦的情绪变化。如果人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情感障碍。中学生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学生情感麻木、淡漠、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不愿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行动独来独往、缺乏同情心、自私严重;一些学生情感认知错位、该讲感情的地方没有感情、不该讲感情的地方又重感情、意气用事、替“好朋友”隐瞒错误、宁可对不起老师和家长也不能对不起朋友;一些学生情感幼稚、理智感差、情绪不稳、学习做事受情绪支配、忽冷忽热,顺利时兴高采烈,受到一点挫折,情绪一落千丈、或陷于自卑;还有的学生虐待情感严重,性格残忍,经常毁坏门窗玻璃、教室桌椅,以毁坏公物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还经常结伙打架斗殴,以把别人打伤打败为自豪,甚至动刀伤人不计后果,逞英雄,谁心狠手黑就可以为首领,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三,意志障碍;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目的和任务的心理过程,是人们能动性的表现。意志障碍是包括意志薄弱,意志消退,意志消沉,意志缺失等方面的意志缺陷。中学生的意志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学生意志薄弱、不愿吃苦、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习和做事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韧性、恒心和毅力、没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做事优柔寡断、顾虑重重、没有主见、有严重的依赖心理;生活懒散、纪律散漫、学习中缺乏信心和动力、没有压力和紧迫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和冲动,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办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不能正确面对逆境、受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心理承受能力差、受到稍大的打击就会神经衰弱、甚至轻生。一些学生意志消沉、胸无大志、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缺乏高层次的需要和追求,行动上没有主动、上进的拼搏精神;甚至有的学生出现意志缺失,对学习和生活缺乏明显的动机,厌学情绪严重,没有责任心、没有理想、不考虑未来,行为孤僻、消极,学习和生活的无力感严重。

其四,青春期神经症;

青春期神经症是中学生由于内心矛盾或受到外界压力、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心理、神经系统和躯体生理方面的异常。青春期神经症主要有下面的一些方面的表现:一些学生青春期焦虑明显,情绪烦躁易激惹,学习做事不安心,办事心乱如麻,焦躁不安、坐不住、经常违反校规校纪;有的学生顾虑重重,有莫名其妙的担心和或恐慌,胆小怕事,如遇重要考试则会紧张焦虑加重,影响考试能力的发挥。一些学生青春期抑郁症明显,感到孤独、没有知心朋友、过分自卑、疑心重、认为大家都瞧不起他,对老师和同学都不信任,不愿意同别人交流,情绪消沉;有的学生会因一点小事引起忧虑和苦闷,学习做事缺乏信心,认识事物消极,经常郁闷不乐,悲观失望,严重者有轻生念头。此外,还有一些学生有人格障碍,如:自卑,偏执,虚荣,傲慢,个性不良等等,这些人格障碍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

1.2 非自控客观因素

非自控客观因素是指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先天因素和外部因素,并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就能克服和改变的因素。它包括脑神经生理功能障碍、智力障碍、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和学校教育方式不良等方面。

1.2.1脑神经生理功能障碍

脑神经生理功能障碍是指学生由先天遗传获得的脑组织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不良和后天疾病造成的中枢神经生理功能低下。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学生全部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和心理活动功能。例如:学生先天具有的脑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类型和特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反应速度,以及应激反应中的灵敏度。如果学生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造成脑活动功能低下,会影响学生的智力、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后天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疾病,会导致大脑中枢神经功能失调,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和微量元素缺乏,也会造成学生智力、能力以及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这是我们在指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时,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重要因素。

1.2.2智力障碍

智力是人类在脑高级神经活动基础上产生的、适应客观环境的认知领悟、判断推理、选择决策的能力和潜能。智力障碍是指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下出现的智力异常。人的智力可分为先天靠遗传获得的生理性智力(本能的智慧,即天赋)和靠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文化智力。这里谈的智力障碍主要是指后天教育训练不科学所造成的文化智力障碍。其表现如下:

其一,感知障碍;

一些学生不能准确、敏捷地观察和反映客观事物,眼心手协调性差,心理反应不应期长,不能准确、流畅、迅速地进行听说读写活动,导致学习困难。

其二,注意障碍;

一些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法专心做好某件事情,学习时经常分心、溜号、走神。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有时注意集中的深度和持久性较差,导致一些学生在听课,自习课的学习中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不良。

其三,记忆障碍;

一些学生不懂记忆方法,对知识记忆表现为厌恶和抵触,学过的知识 保持时间短,遗忘的快,巩固性差。有的学生机械记忆,理解记忆,长时记忆均不理想,不能克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学习内容混乱。

其四,思维障碍;

一些学生逻辑思维发育落后,不会分析、综合、归纳、推理。不会动脑筋思考,消极被动地学习知识。一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不均衡,对抽象性强的知识不能理解和掌握,思维的广阔性、概括性、敏捷性、灵活性差,这是造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

1.2.3 家庭教养方式不良

家庭教养方式不良是指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和家长教育方法不科学。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家长或过分溺爱、或简单粗暴、或搞放纵性教育、或搞超能力教育,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出现学习困难。有些家庭和睦水平低,家庭成员亲密度差,夫妻经常吵架,甚至离异,导致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心理负担过重,引起自卑,情绪不稳定,而出现心理障碍和学习困难。某些家长存在脾气暴躁、专制、自私、粗俗等个性缺陷,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出现心理障碍和学习困难,家庭教养方式不良,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1.2.4 学校教育方法不科学

学校教育方法不科学是指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进行超能力教育和专制主义管理方式。具体表现为某些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不重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培养,不能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进行有区别的教育和训练,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搞超能力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而产生种种心理障碍;某些班主任不钻研教育心理学,不懂教育规律,不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而是实行家长制式的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当众羞辱学生、谩骂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甚至动手打学生,经常找家长告状,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人格尊严,对学校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到校上课,厌学逃学,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因此,学校教育方法不科学也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出现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解决

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解决是指对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进行分解和鉴别,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提高,最终使学生的学习困难得以克服和矫正。

2.1学生学习能力障碍问题的解决

学习能力障碍是一些想学又学不好的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这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的学习指导中,通过学习能力测量来加以鉴别和判定。要科学分析、准确掌握哪些学生属于学习能力障碍,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在哪些方面存在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训练和提高。科任老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科知识对有学习能力障碍学生的阅读分析,领悟识记,逻辑思维,解题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训练和课业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克服学习能力障碍,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这些工作可以与心理教师密切合作来完成。

2.2 学生学习动力与策略障碍问题的解决

学习动力与策略障碍导致的学习困难,在中学生当中比较普遍的存在,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我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有责任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如何判定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与学习策略的障碍,班主任可以与专职心理教师协作,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测量,智力测量,从而准确掌握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毅力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3 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

心理障碍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何判定是由于心理障碍导致的学习困难,班主任可与专职心理教师协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量和个性心理适应水平测量,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障碍的性质和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运用心理训练和行为训练的方法加以克服和矫正。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矫正能否有效,常常取决于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对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认识和配合程度。很多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对学生学习困难不能从心理健康角度思考问题,导致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纠正,学习成绩长期不能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家长和班主任都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班主任更应该在班级管理中把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现代教育要求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是一个好的心理老师。

2.4学生脑神经生理功能障碍问题的解决

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根据对其行为表现的观察,如果怀疑脑神经生理功能有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测量和检查,首先要进行神经心理测量和感觉统合能力测量,从而判定学生是否存在神经生理功能障碍。其次还要到专科医院进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检查、测定,判断学生哪方面存在问题,从而通过医疗手段加以治疗和调节。现代教育要求要把学校教育作为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来研究对待,要把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结合起来进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能力和人格健全,身体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5 学生智力障碍问题的解决

对出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怀疑是智力障碍,班主任可以与心理教师合作,对学生进行智力测量,神经心理测量和感觉统合能力测量,以区分是生理性智力障碍还是文化智力障碍,如果是先天生理性智力障碍可以借助医疗手段进行可能的调节,但效果不明显,因为天赋的不足是不可逆的;如果是后天文化智力障碍,班主任可以和科任老师合作,在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过程中,有目的、有侧重地去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词推理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后天的文化智力障碍是可逆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智力某个方面的训练,会有较大的提高,这已经被国内外大量心理实验事实所证明。

2.6 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不良的解决

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为了判定学生是否由家庭教养方式不良造成的学习困难,可以进行亲子关系的测量,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和家庭成员亲密度测量,以及学生行为问题的测量,以判定学生是否存在来自家庭的不良影响。如果存在家庭教养方式不良,要与家长进行交流,以改变其不科学的教养方式,消除来自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心理教育学校,为家长讲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和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使家庭教养方式由传统简单粗暴式转向科学化,真正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2.7学校教养方式不良问题的解决

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存在学校教育方式不良问题,可以进行调查与评定。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也要经常反省自己有没有由于自己教育方法简单、专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严重,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学校教育方式不良的改变是学校领导者的责任,需要学校领导者能够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上考虑对学生教育和管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教育队伍,使班主任既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能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又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以及提高心理素质。

以上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七个方面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问题,这是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学习困难的解决是一个精深,细致,浩繁的系统工程。这七个方面必须配合起来进行才能收到实效。这需要有懂教育、善管理的学校领导的科学组织指导和一批有责任心、事业心、有科研能力的班主任的密切配合,以及学生家长的合作,缺少哪一方面都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和学习困难克服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