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杨魏文视频:澄江文庙与赵孟頫书法石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7:38:46
澄江文庙与赵孟頫书法石碑

http://www.yuxinews.com 2012-01-16 10:43:02

桥面青石板记录岁月印痕

大成殿台阶上的丹樨碑

“忠恕碑”上的小字记录了它的来历

碑上刻有范纯仁教育其儿子的一段话

  玉溪新闻网讯(记者 顾世丹 马宇陶 文/图)但凡喜爱书法,并对此有研究的书法爱好者要是能收藏一幅赵孟頫的字,便如获至宝。然而在澄江县的文庙里却有一块石碑,据说上面就刻有赵孟頫的书法。记者听闻倍感兴奋,慕名来到了澄江文庙,一探石碑的来龙去脉。

  文庙今昔

  据资料记载,澄江文庙始建于元朝大德年间。当时建文庙已在云南兴起,澄江路总管蒙古人魁纳也在金莲山建成文庙,以崇尚孔圣人。据载,自明隆庆五年(1571年),迁府城于舞凤山下之后,改旧文庙为玉笋书院。新府城便无文庙,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任知府的黄元治为解决澄(江)阳(河阳)两级学宫,便倡议在新府城建文庙,并于当年动工。又由于康熙年间澄江进士赵士麟在京任少宰,故澄江文庙突破一般府城规格,建筑规模特别宏大、壮观。乾隆、道光曾重修,光绪二年(1876年),地方绅士、官员又捐资重修。堪称附近州县庙宇之冠,也是云南省比较大的文庙之一,是澄江县境内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文庙坐落于澄江县城内,建筑由大门、泮池、三孔石拱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组成,全部建筑均建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因现在的澄江县政府位于文庙内,进出这里的车辆经常穿梭于文庙红色的大门之间,显得有些热闹。这和印象中文庙的安静与古朴有些出入,但不管怎么样,从门外看文庙依旧保持了它的庄重。走进文庙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泮池和状元桥。桥上护栏共有22个石雕,有雕龙、人物等。其石雕精美优雅,但可惜的是历经岁月的洗礼,这些石雕有的已经残破,桥面的青石板和从夹缝中长出的杂草,以及古朴而光滑的桥面同样铭刻住了时空的记忆。沿桥直行便是棂星门。

  棂星门是文庙内建筑中轴线上的第一道牌坊门,出现时间不晚于唐代,并分南方式样和北方式样,按材质分木结构和石结构。北方式样简洁,突出气势之宏;南方式样精致,讲究雕刻之美。而这个棂星门属于典型的南方式样,为三楹牌坊式重檐木石建筑,其端庄俊秀,气势巍峨,斗拱繁富,雕饰精细。那么棂星门为什么会在所有文庙中出现?这是因为棂星门有一个意旨,就是天门。所以宫室、祭祀建筑、坛庙和陵寝建筑都设有棂星门,而“棂星”就是古代天文学上的“文星”,并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

  穿过棂星门便是文庙的中殿,虽说是中殿,但就是一间房子。透过窗户往里看,摆放了一些杂物和座椅,再无看到其他东西。中殿后面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大成殿。

  在通往大成殿的台阶上有一块丹樨碑,又叫做丹陛碑。古时,一个大型的建筑物,通常会有一座大殿,殿前有突出的台座,称之为丹樨,通常与阶梯相连。左右两边会摆放吉祥兽,如狮子、龙、麒麟等,有时也会称碑上的吉祥兽为丹樨。据澄江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介绍,丹樨碑把台阶一分为二,文武官分别从丹樨碑两旁上下。仔细看碑上刻有5条龙,正中一条较大,其龙吞云吐雾、活灵活现,显得格外庄重。而在碑后便是大成殿。

  “在大成殿前有月台,殿高18米,五开间,进深19.5米,为土木结构抬梁式构架,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八个翼角上翘约45度。明间和次间有20道雕有龙凤的格子门,檐枋下雕有花鸟走兽窗,檐枋雕有龙凤花鸟走兽,雕刻工艺精美。文庙自清代建成以来,一直是澄江学子求学的一块圣地。整个建筑群基本保持了明清时的建筑风格,凸显肃穆恬静,其规格是当时全省最高的。”澄江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从明代隆庆年间,澄江府由现在的旧城搬到县城后,到现在澄江的县政府所在地都在这里,只是在具体的修建位置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整体都在文庙的古建筑群内。顺着澄江县文管所工作人员指的方向看去,在文庙不远处有一块空地,澄江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说:“那里便是以前澄江府衙的所在地。”如此,澄江县政府位于文庙内原来是有原因的。

  珍贵石碑

  再回到文庙中殿。在与澄江县文管所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才知道,记者此行的目的“赵孟頫石碑”原来藏于中殿之内。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人士,是元代著名大书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篆、隶、真、行、草五体均擅,尤以行楷著称于世。

  “赵孟頫石碑”呈黑色,嵌于墙壁之中,题款为:“知澄江府事王堃设趺敬立。”碑上刻有范忠宣教育其儿子的一段话,为“范忠宣公曰:我平生所学,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寮友,亲穆宗族,未尝须臾离此。又尝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曹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其大意为:我一生学习,所得到的只有忠、恕二字,这两个字一生也用不完,以至于在朝做官侍奉君王,接待同事和朋友,与亲戚宗族的人和睦相处,从来没有一刻离开这两个字。又告诫子弟,一个人即使再笨,但他在指责别人时总是很聪明的;一个人即使再聪明,宽恕自己时总是显得很糊涂。你们应当用指责别人的心情来指责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情来宽恕别人。这样,不怕不具有圣贤的地位。

  从碑上这段话可以看出,范忠宣在教育其孩子时,仍重孔孟之道,并推崇“仁”的思想,寓意尊崇孔圣之道,协和万邦,凡事处置得体,但是却有着区别。文中“我平生所学,唯得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寮友,亲穆宗族”偏向孔子的“仁者爱人”;而另一句,“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曹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偏向孟子的愤世嫉俗,并强调“格”、“气节”。

  据查,碑上的范忠宣公就是范纯仁,为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字尧夫,谥忠宣,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在其父过世后才出来做官,其家风俭朴,并言传身教,著有《范忠宣公集》。

  在石碑的落款处写有:“延祐戊午嘉平月既望  吴兴  赵孟頫  子昂书  万历丙午扶沟后学刘懋武镌石。”据查,刘懋武,为河南扶沟人,万历年间任澄江知府。在其石碑左下角的地方还有一部分小字,为:“此书圆腴遒劲,定为吴兴真迹,且忠宣所言忠恕,都人士子终身行。刘公刻此,意深远矣。兵燹后,余由民间访得,移置书院,后学其永宝之。”落款:“光绪壬午春,贵阳陈灿。”据查,陈灿,字昆山,贵阳人,光绪七年署知府,累官甘肃布政使。

  此碑名为“范忠宣公忠恕碑”,行楷。有资料记载,延祐戊午年(1381年)嘉平月既望吴兴赵孟頫书画屏一堂,书法秀润劲拔,至万历丙午年(1606年)刘懋武将屏字镶刻在石碑上。在“咸同之乱”后流落于民间,后得知府陈灿寻回重立。此碑辗转流传边陲,历经劫难而侥幸得以保存。

  “石碑原为灰色,但后来因为前来进行拓片的人比较多,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黑色。”澄江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编辑: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