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规秀:聊聊语言的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51:11
聊聊语言的美  什么语言才算美?见仁见智。有上海人开玩笑说:“宁和苏州人吵一顿架,不和宁波人说一句话。”似乎是说苏州话最美。上海话“我”(读作 gn'o),似乎比宁波话“阿拉”好听,但“阿拉”有“粗犷之美”。  胡适先生说《海上花列传》①比《红楼梦》水平要高。窃以为“主旨”差矣!嫖娼的所谓“爱情”绝对不能和宝黛的倾心相爱作对比;很可能是胡先生欣赏书中的吴语。大连人说大连话“苦森森”的,上海同学就听不惯,于是播音台换了北京人沈正凯;可是鄙人听惯了大连话,觉得还不错。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就爱模仿粤语。……孰是孰非,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  据悉:英伦三岛语言差别也不小,英语是以伦敦市及其南郊为标准。有人就说:“英语那么好听,到了美国人嘴里怎么这么难听!”可能有感情因素。  日本人也很重视语音。小学日语课就有日本军官来课堂校正读音。“が”不叫读嘎而读gn'a。把语音作为“文化侵略”的工具。  我国京冀地区语言差别也不小。民初决定以“北京话”为“国语”。“北京话”的特色在于音调柔和而无“艮”劲。实在地说,“北京话”拿到全世界,作为《文化强国》的语言,完全可以和英语相媲美,相抗衡。现在如果仍然以“北京话”为“国语”,全国各族人民不会有异议。希望出国到“孔子学院”任教的应该讲地道的“北京话”(不一定是北京人),招人喜爱,一定会有好的国际影响。  其实北京话直到昌平语言十分接近,王刚先生是辽宁人,却一口北京话。老舍先生是“旗人”,小说里尽北京土语。怀、密虽不远,说话就有一点点差别了,东至乐亭、南到河间差别就十分明显了。  鄙人闲着翻阅《INTONATION OF COLLOQUIAL ENGLISH》一书,到了P.5.就出现了:五线谱怎么只画第一线、第五线?音符怎么画成这个样子?不懂英文的还会以为是音乐书印错了呢。其实这是讲英语语调的。中国话何尝不是如此。  迨至往后翻,到了整句的话,也是这样的“五线谱”。可见英语的语言和音乐是一致的,讲究节奏和抑扬顿挫。据此推理:唱好歌的,或者是会说英语的,就应该说好汉语。  《乐府诗集》 <子夜歌>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可见我国古人就把唱歌作为语言来抒情。“把古典融入现代,把音乐融入生活”②,“把歌曲融入语言”。可见古今的人心是“如出一辙”。  戏剧的唱腔也是最好的语言。戏剧语言的特点依然是“快而不连,慢而不断”。戏曲的“拖腔”也是为了不断;空白处由过门来填补。这是语言的 要 领 !  士大夫最欣赏《昆曲》。有志的“穷秀才”喜欢京剧。一般老百姓爱听《评剧》。世故妇女爱听白玉霜,年轻人爱听喜采莲。喜采莲唱的字字清晰,句句甜美,堪称真正的“巧克力”,可以和男高音吴雁泽并列媲美。昆曲、京剧说的话或叫做“韵白”,评剧说的话或叫做“京白”,表现力强,可以说是语言的“美化”。三十年代的话剧用“舞台腔”,经侯宝林先生的模仿,它就有点“矫揉造作”了。  闻一多先生特别推崇《庄子》。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③”故“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而失掉朴素的语言,就是丑陋的语言--------------------------------------------------     【注释】 ① 韩邦庆所作《海上花列传》,他说“‘曹雪芹撰《石头记》                皆操京语,我书安见不可以操吴语?’”             ②据 音乐台:《古典也流行》的点睛词;             ③见《庄子》天道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