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血龙鳞演员表:王俊义:五四那天鲁迅在干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6:19:13

   五四运动是一个经过长期文化准备的运动,遇到了巴黎和会这个导火索,才砰然而发,成为一场影响中国民主进程的运动。

 

  对五四运动起到巨大作用的人物有三个,第一是陈独秀,第二是胡适,第三是鲁迅。

 

  在五四运动之前,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在中国提倡科学和民主,力主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到中国来。

 

  在聘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过程里,很多知识分子都为此做出了贡献。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最早吹响了这个号角,没有《新青年》,五四运动或许就没有自己的根源。除了《新青年》,那个时候的刊物很多,大都刊登有介绍德先生和赛先生文章。我们纪念五四,千万不要忘记了陈独秀,不要忘记了这个北大的文科学长。一个安徽的男人,一个文人,如此的撑起一个崭新的世界,需要多么坚硬的脊梁。如果我们忘记他,对于五四运动的记忆,就是一个巨大的缺失。

 

  自然还有鲁迅。鲁迅在日本寄居期间,就开始相信德先生和赛先生。1907年和1908 年,鲁迅在日本写的文章,有很多事介绍外国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如1907年12月发表在日本东京《河南》杂志上的《人之历史》,副标题就是【德国黑格尔氏种族发生学之一研究诠解】。古希腊的特斯勒、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赫胥黎、德国哲学家保罗生、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等西方科学和哲学的人物,集中出现在一片不很长的文章里。

 

  1908年,鲁迅发表在《河南》杂志6月号的《科学史教篇》,全面的介绍了西方的科学史,文中出现的西方科学人物达几十人之多。这些文章,都为五四运动做了前期的文化准备和科学准备。鲁迅在五四前后,开始为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撰稿。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五号,刊登了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鲁迅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也是周树人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的1919年3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小说《孔乙己》,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的当月,鲁迅在陈独秀的《新青年》发表了出名的短篇小说《药》。这些文学作品都是鲁迅为五四运动做的文化准备。

 

  另外一个人物也是五四运动不可或缺的人物,就是在中国大陆毁誉参半的胡适。一个思想西化的学者,一个坚持民主自由为思想基础的学者,他提倡的白话文运动,无疑是五四运动最有利的助推器。就连鲁迅这样的人物,在提倡白话文这个问题上,也适合胡适保持着高度一致的。他一开始创作小说,就运用了白话文。假若鲁迅的文章都是为北洋政府设计国徽说明那样的古文,鲁迅也不只要逊色多少。

 

  三个文化巨匠,交织在一起,辉映在五四时期中国的历史星空。但是,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并不一定就是五四运动运动的参与者。陈独秀和胡适1919年5月4日那天在干什么,历史没有很多这样的记载,但是鲁迅那天在干什么,却有着详细的记载。

 

  《鲁迅日记》的1919年5月,是一个和平常一样的5月,对于五四运动连一个字也没有写。你说鲁迅坚定站在学生一边,历史没有记忆;你说鲁迅站在北洋政府一边,历史也没有记忆。你说鲁迅保持沉默,历史没有沉默的模板;你说鲁迅在呐喊,历史没有呐喊的回声。

 

  那么,鲁迅在1919年5月4日年那天,究竟在干什么呢?鲁迅的日记为自己的行动作了最为准确的记载。那天是个星期天,北京的天空浓云密布,鲁迅在休息。鲁迅是个公务人员,是北洋政府的一分子,当然是要遵守作息规律的。鲁迅拿着北洋政府的工资,当然不会走在学生队列里的。鲁迅是一个语言大师,绝对不是一个行动大师。我们没有权利要求鲁迅在1919年5月4日,和学生一起去游行。我们也没有权利要求鲁迅,跟着学生一起去烧毁赵家楼。

 

  五四那天上午,徐吉轩为设奠祭祀父亲,作为朋友,鲁迅上午去徐吉轩家吊唁,并递上自己的吊念费用三块大洋。鲁迅出现在这样的场面,一般都是两块大洋。可能和徐吉轩的关系不一般,就递上三块大洋。下午鲁迅继续自己的周末休息,朋友孙福源来和鲁迅闲坐,一会儿走了,刘半农又来了。鲁迅给刘半农两本书,是日本东京有名的书店丸善书店寄来的。

 

  无论历史上怎样说五四运动与鲁迅有着多么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那天在北京的鲁迅,并没有参加五四运动,文化主将并没有走在这场运动的前列。有人说是鲁迅对中国失望了,才没有参加这样的运动,才没有对五四运动写下只言片语。也有人说,鲁迅为了稻粱谋,端着北洋政府的饭碗,不好意思去和北洋政府府作对。不管怎样说,鲁迅已逝,谁也不知道那天他是怎样想的。鲁迅给自己的历史留下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让研究者们猜测,也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