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一射击队:北大教授溫儒敏批高校5「重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17:04:18

北大教授溫儒敏批高校5「重病」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指出高校五種「重病」:
一病市場化、
二病項目化生存、
三病平面化(大學合併)、
四病官場化、
五病多動症(不斷改革、創新,不斷搞什麼「戰略」)。
中新網報導,清華大學教授格非日前也曾直言,「高校不見得比社會更純潔」。高校之弊非止一端,溫儒敏教授也撰文指陳高校五種「重病」:

一病:市場化

病例:北大校園到處都是廣告橫幅,誰有錢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講台。

病因:教育投入仍然嚴重不足,教育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均。

這種趨向日益嚴重,對大學教育產生致命的傷害。原因是教育投入仍然嚴重不足,教育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均。國家投入不夠,學校要自己去賺錢,不少大學只好不斷擴招,靠獲取學費來維持運行。還有就是「創收」,辦各種班,賺了一些錢,可是風氣壞了,人心野了,老師哪有心思教學?

進北大校園看看,到處都是廣告橫幅,什麼班都可以進來辦,許多教授往往身兼數職,有的很少時間真正放在教學上。現在名教授都不教本科,全部為自己的利益去了,所以大學生的程度比以前明顯降低。


二病:項目化生存

病例:在山東大學給本科生上課竟成新聞。

病因:學術生產管理體制的量化要求,追逐利益,項目都有錢。

所謂「項目化生存」是對那種沒完沒了爭做各種項目的描述,特別是那些很可能只是泡沫、沒有多少學術價值的項目,不斷對付著做,實在浪費人生,浪費資源。

文章指出,溫儒敏近30年幾乎每隔一年就要給本科生上課,這學期就給文學院的本科生上課,本是分內的普通事情,沒想到報紙還當做新聞專門報導,可見現在「項目化生存」多麼嚴重。


三病:平面化

病例:吉林大學幾乎把長春的主要幾個大學全都合併。

病因:追求大而全。

大學越來越失去個性特色,就是平面化、均質化了,原因之一是都搞大而全。大學合併本來也有好處,但許多大學合併,就是貪大求全,原有一些傳統特點就丟失。文章指出,武漢原來有個水利學院、還有個測繪學院,都是非常有特色的,現在合併到武漢大學了,文章發表的指標上去了,可是特色也不見了。


四病:官場化

病例:有的教授也爭著去當處長。

病因:大學官場化,誰當領導誰就得到更多資源。

現在是按照官場那一套給學校管理人員套行政級別,學校也有所謂副部級、正廳級等等之分,動機也未必是壞的,但後果很不好,助長學校的官本位風氣。大學官場化,誰當領導誰就得到更多資源,以致有的教授也爭著去當處長,有點可悲。

更嚴重的是許多大學書記和校長職責分不清,黨政不分,誰最終負責?往往就是誰強勢誰就真正「一把手」,弄不好還彼此爭鬥,影響工作。


五病:多動症

病例:北大搞實驗班搞了幾輪,搞不下去了,接著又搞「元培學院」。

病因:主管部門為了顯示政績搞「教育的GDP」。

教育有滯後性,不能老是變動。比如北大搞實驗班,搞了幾輪,搞不下去了,也沒有總結,接著又搞「元培學院」,也是著急出經驗,弄到現在全國都在模仿。「我們都有點沉不住氣,老想改革,就是不願意下工夫。」

溫儒敏表示,辦教育和辦工廠不一樣,教育需要積累,不宜變動太過頻繁。我們把「守正」放在「創新」前面,是想說明繼承優良學術傳統的重要性、基礎性,不贊成浮躁的教育「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