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句叮嘱作文600字:种子磁化处理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7:27:07
生物体内存在磁荷,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荷会有序地排列,取消磁场后,序性会逐渐减小。国内外研究用磁场直接处理农作物种子,可提高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内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及种子中酶的活性。应用种子磁化处理技术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农作物成熟期,增产效果显著。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20世纪70年代,日本、前苏联等国已开始了对磁场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磁场处理大豆和菜豆种子,结果大豆发芽提早2天,早熟12天,菜豆早熟12天,产量提高33%。
我国对磁化处理的研究始于80年代,发现磁场梯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较大。用磁化处理水稻种子,示范面积10万亩,平均增产5%。磁化处理棉花种子,增产8%-12%。
磁化处理使用的磁场一般有:匀强静磁场、非均匀静磁场、电子顺磁共振场及脉冲磁场等。生物磁学的研究资料表明,磁场在很宽的范围内(10—104Gs)均可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外对磁场处理的最佳参数,一般认为粮食作物以1000-2000Gs磁场处理,有利于促进发芽,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作物增产明显;对蔬菜类则以2000-4000Gs较佳。
二、磁化处理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磁性体的微弱磁场能促进作物种子中的酶活化,从而促进种子发芽势提高,苗势茁壮,吸收水肥能力和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强。经磁化处理的小麦、水稻、大豆、高粱、黄瓜、西瓜、豆角等17种作物,出苗率高,苗齐苗壮,根系发达,茎粗、叶绿、抗逆性强、早熟,可增产10%-35%。目前,种子磁化处理技术已在我国部分省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90年代以来,国内磁化处理技术发展很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配套设备落后,达不到处理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处理效果不理想、不稳定。(2)处理的时效性差,包括处理时间的选择和处理后的失效时间。目前一般大粒种子需连续处理3次,小粒种子需处理2次,才能完全被磁化,经磁化处理过的种子必须立即播种,存放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3)处理强度,即对物理剂量的控制不理想。正是由于这些,限制了种子磁化处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进程。
三、发展趋势
磁处理和光、电、声、微波及辐射等物理新技术处理种子均属现代生物物理工程,旨在通过物理手段改善作物种子的质量,以达到增产的目的。磁化处理由于存在前述问题,尚需进一步加强配套设备的研制及最佳物理剂量和处理时间的选择控制,以使处理效果稳定,失效时间延长(t≥15天),从而使这一新技术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近期,国外已开始“磁化+γ射线”、“磁场+KNO3”、“磁场+高水分种子”以及“磁场+湿处理”等复合处理的研究。这种复合处理方法注意了磁场处理的临界磁场效应、磁场累积效应、磁致滞后效应、磁致发育效应以及磁场影响生物体内的磁水效应等,其处理效果远远超过常规的单因素干种子处理,其推广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新科技在实际中的应用,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种子物亘处理技术因其能增强种子活性,提高发芽率,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单位产量而备受关注,尤其我国地少人多,提高农作物单位产量一直是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的课题。因此,对种子磁化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必将对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也必将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99-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