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伯的牡丹怎么样:中风面瘫针灸治疗有特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9:15:40
中风面瘫针灸治疗有特色2011-03-14 11:44 ‍ 中风面瘫针灸治疗有特色  中风的定仪: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脉络痹阻或血溢于脑,以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甚至突然昏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患者多在中年以上,因其发病骤然,变证多端,变化迅速,犹如风之善行数变,若暴风之急骤,故类比而名中风,又称卒中。本病属于脑血管病的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

  病因病机的探讨:中风的发生,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今认为大多数以整气虚弱,肝风内动,与心肝脾脏腑阴阳失调相关,病因病机颇为复杂,临床上常与以下情况相关:

  1.积损整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整如《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努伤其气者,多有此疾。”《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也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 “阳气者,劳烦则张”。烦劳过度,易使阳气升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夹痰浊、瘀血上壅清窍。

  3.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甘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4.五志所伤,情志过极七情失调,肝失调达,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儿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

  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在《内经》已有许多论述,首先《内经》中确立的许多针灸取穴治病的原则和方法。如“上病治下”、“下病治上”和“巨刺”等,为今天治疗中风病头穴和体穴结合,左病治右,右病治左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内经》中还记载了中风病的具体的针灸治疗。自《内经》以后,历代对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多是对病或者对症治疗,而很少对中风病进行针灸辨证治疗,在此,选取一些古代针灸治疗的方法。

  对病治疗:针对中风病的治疗, 《太平圣惠方》总结了七个验穴:“凡人……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于七处一齐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二、耳前发际;三、肩井穴;四、风市穴;五、三里穴:六、绝骨穴:七、曲池穴”。而《针灸资生经》治疗中风病的七个验穴是:风池、大椎、肩井、间使、曲池、足三里、百会。

  对证治疗:对证治疗,比较典型的是针对闭、脱证的治疗。《针灸全生》:“凡初中风跌倒……不醒人视,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针灸逢源》:“中风卒倒不醒,神阙、丹田、气海皆可灸之”。《医学实在易》:“灸中风卒厥,危急等症,神阙(隔盐,姜l片)五百壮,丹田”;前者当是中风病的闭证治疗,后两者当是中风病的脱证治疗。

  中风不语: 《肘后备急方》: “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方……不能语者,灸第二槌或第五槌上五十壮。”近代《经穴治疗学》列作经外穴,名中风不语穴。在后整中线,第二胸椎及第五胸椎棘突高点处。主治中风不语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 min。《扁鹊神应玉龙经》:“中风不语最难医,顶门发际亦堪施”。神志不清: 《针灸大成》: “中风不省人视……刺之奈何?答日:针力不到,补泻不明,气血错乱,或去针速,故不效也,前穴不效,复刺后穴……”。《扁鹊神应玉龙经》指出治疗中风神志不清:“百会穴中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灸法密传》:“卒然中倒,人视不知灸百会,尺泽”。《针灸资生经》:“临泣,中风不识人”。

  半身不遂: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指出“中风不语,手足瘫痪者……,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后世多遵循这种肢体瘫痪的治疗原则,如《针灸逢源》和《针灸医案》等中都有类似论述;《扁鹊神应玉龙经》不单单指出了针灸治疗偏瘫的取穴原则,同时提出了补泻手法,“中风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先于无病手足针,宜补不宜泻,次针其有病手足,宜泻不宜补”。现今的《针灸学》教财也保留了中风偏瘫的这种针灸治疗原则。关于取穴,《内经》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后世多有补充和发挥,如《针灸集成》指出:“大接经治中风偏枯。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皆取十二井穴也。”

  口眼歪斜:《针灸逢源》:“口眼歪斜,此由邪犯阳明少阳经络,水沟,承浆,颊车,地仓,听会,客主人,合谷”。《医贯》指出:“口之口眼歪斜,灸以地仓,目之斜,灸以承浆,苟不效,当灸人迎”。

  其它:如偏身麻木:《针灸大全》日:“中风四肢麻痹不仁,上廉,鱼际,风市,膝关,三阴交,申脉”。治口噤不开;如《针灸资生经》:“中风口噤不开,言语艰涩:地仓,颊车,人中,合谷”。

  四、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

  头针疗法:头针包括焦氏头针、国际保准化头针以及一些自定的头穴透刺法,据报导效果满意。张毅明取头四针(百会透曲鬓穴,分4针透刺)、项七针(头项部风府、天柱双、风池双、完骨双,共7个穴位)治疗脑梗塞132例,3个月内显愈率为75%,3-6个月为5.3l%。王光仪等采用针刺头运动区治疗脑梗塞50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50例作随机对照,两组疗效有显着差异

康易健康(shop.51151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