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大葱不辣眼睛的窍门:经络学说 - xj120 - 新丝路博客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9:19:03
经络学说
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
十四经脉腧穴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四种
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作用
腧穴概述
特定穴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 8 条。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因积肥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全称为 “ 十四经 ” 。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奇经八脉的基本内容:



  1. 督脉
   循行: ①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 ② 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 ③ 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 ④ 上行巅顶, ⑤ 沿前额下行至鼻柱。(图 1-14 )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百会、水沟,神庭。

2. 任脉
   循行: ① 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 ② 向上行于阴毛部, ③ 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 ④ 到达咽喉部, ⑤ 再上行环绕口唇, ⑥ 经过面部, ⑦ 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图 1-15 )
   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

3. 冲脉
   循行: ①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 ② 向上行于脊柱内, ③ 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 ④ 上达咽喉, ⑤ 环绕口唇。(图 1-16 )
   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

4. 带脉
   循行: ① 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 ② 横行绕身一周。(图 1-17 )
   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

5. 阴维脉
   循行: ① 起于小腹内侧, ② 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 ③ 与足太阴经相合, ④ 过胸部, ⑤ 与任脉会于颈部。(图 1-18 )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

6. 阳维脉
   循行: ① 起于足跟外侧, ② 向上经过外踝, ③ 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 ④ 经胁肋后侧, ⑤ 从腋后上肩, ⑥ 至前额, ⑦ 再到项后,合于督脉。(图 1-19 )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7. 阴蹻脉
   循行: ① 起于足舟骨的后方 ② 上行内踝的上面, ③ 直上沿大腿内侧, ④ 经过阴部, ⑤ 向上沿胸部内侧, ⑥ 进入锁骨上窝, ⑦ 上经人迎的前面, ⑧ 过颧部, ⑨ 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蹻脉相会合。(图 1-20 )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睛明。

8. 阳蹻脉
   循行: ① 起于足跟外侧, ② 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 ③ 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图 1-21 )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四种


1 体表标志法  
   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固定标志是指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例如: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定阳陵泉;三角肌止点部定臂臑;眉头定攒竹;两眉之中间定印堂;两乳头之中间定膻中等;活动标志是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例如:听宫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曲池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2 骨度折量法
   此法是以体表骨节为标志,将全身不同的部位规定成一定的长度或宽度,再等分折量的定位方法,因此法是等分折量,因此不论是男、女、老、幼、高、矮、胖、瘦都很适用。常用的骨度分寸列表如下:



“ 骨度 ” 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表      说明书


部      前发际正中 → 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 → 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后发际不明时及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 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眉间(印堂) → 后发际正中 →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额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两乳突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部      胸骨上窝 → 胸剑联合中点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穴的纵向距离
     胸剑联合中点 → 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 → 耻骨联合上缘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 → 第 11 肋游离端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肩胛骨内缘 → 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肩峰外缘 → 后正中线      8      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前后纹头 → 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肘横纹(平肘尖) → 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      耻骨联合上缘 → 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 → 内踝尖      13      直寸      
     股骨大转子 → 腘横纹      19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阴经经穴的纵向距离(臀沟 → 腘横纹相当 14 寸)
     腘横纹 → 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阴经经穴的纵向距离






3 指寸定位法
   这是指利用患者本人手指的宽度以量取腧穴的方法。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 , 人类机体的各个局部间是相互关联的。选取的手指不同 , 节段亦不同 , 可分作以下几种。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见 " 图表 " )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患者手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三寸。

在具体取穴时,医生应当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础上,参照被取穴对象自身的手指进行比量,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以确定经穴的标准部位。

4 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 , 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 , 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穴等。

腧穴的分类


  腧穴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抗病活动中陆续发现和逐步积累起来的。它的发展经过了以痛为腧、定位命名和分类归经等阶段。初期的针灸治病,没有确定的腧穴,只是在病痛的局部进行针灸,这就叫 “ 以痛为腧 ” 。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肯定了一些腧穴的疗效和位置,才加以定位和命名,以便推广应用,这是腧穴的定位和命名阶段。后来针灸继续发展,应用腧穴增多,治疗范围扩大,于是,人们把某些治疗作用相类似、感传路线比较一致的腧穴加以归纳,这就进入了分类归经阶段。现在所介绍的经穴,就属于这一类腧穴。

   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 , 简称 “ 经穴 ” 。它们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共 361 个穴名。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 , 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 , 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它经脉、脏腑之病证 , 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因此 , 腧穴不仅有治疗本经脏腑病证的作用 , 也可以治疗与本经相关经络脏腑之病证。

   奇穴: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 , 它既有固定的穴名 , 又有明确的位置 , 又称 “ 经外奇穴 ” 。这些腧穴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因其所居人体部位的不同 , 其分布也不尽相同。有些位于经脉线外 , 如中泉、中魁 ; 有些在经脉线内 , 如印堂、肘尖 ; 有些有穴位组合之奇穴 , 如四神聪、四缝、四花等穴。

   阿是穴: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 , 又无固定置 , 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阿是裕 ( 穴 ) 多位于病变的附近 , 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

腧穴的作用


  诊断作用:人体有病时就会在腧穴上有所反应而做为针灸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过敏压痛,有时并可在五至八胸椎附近触到软性异物;患有肺脏疾患的人,常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察其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凉、热,以及局部肌肉的隆起,凹陷坚实虚软程度,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等来协助诊断。

   近来,在利用腧穴协助诊断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如耳廓中耳穴的测定,对原穴用导电量的测定,对十二井穴用知热感度的测定等等。通过仪器对这些腧穴的测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经络、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为协助诊断增添了新的内容。

   治疗作用:
① 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均能治疗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诸穴,皆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皆能治疗胃病等。
② 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则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例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腕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颈部和头面部病症,同时,还能治疗外感病的发热;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下肢病症,而且对调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③ 特殊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引起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腧穴概述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这些部位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内部的脏腑器官相通,外部多当筋肉或骨骼之间的凹陷处,因其功能上内外互相输通,位置上又以孔隙为主,所以称为 “ 腧穴 ” 。腧,又写作 “ 俞 ” 、 “ 输 ” 。含有转输的意义;穴,具有孔隙的意义。腧穴即指针灸施术的部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历代针灸文献上所说的 “ 气穴 ” 、 “ 气府 ” 、 “ 节 ” 、 “ 会 ” 、 “ 骨空 ” 、 “ 脉气所发 ” 、 “ 砭灸处 ” 、 “ 穴位 ” 、 “ 穴道 ” 等,都是腧穴的别称。

   腧穴是针灸施术的部位 , 在临床上要正确运用针灸治疗疾病 , 必须掌握好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等基本知识。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由于它们的主治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称和含义。共有十类。

1. 五输穴
   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 “ 五输 ” ,其分布次序是根据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 “ 井 ” ;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 “ 荥 ” ;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 “ 输 ” ;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 “ 经 ” ;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 “ 合 ” 。

   《难经 · 六十八难》: “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 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各经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井穴还用于诊断:井穴是各经的 “ 根 ” 穴,日本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程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此法叫知热感度测定法。

   古人根据脏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属五行,即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又将五输穴也分属五行。《难经 · 六十四难》指出: “ 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水,阴合水,阳合土。 ” 据此,又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定出 “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 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具体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



六阴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胆(木)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至沟      天井


  2. 原穴、络穴
“ 原 ” 即本源,原气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又名 “ 十二原 ” 。在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腧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为原。 “ 络 ” 即联络之意,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叫络穴。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 “ 十五络穴 ” 。

2.1. 原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 · 九针十二原》: “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源,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 目前,应用经络测定仪,测量各经原穴的导电情况,分析各经的虚实,以协助诊断脏腑疾病。其读数与井穴知热感度的读数相反,数字大表示脏腑实证。
   二、用于治疗:《灵枢 · 九针十二原》: “ 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 ” 。原穴可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既可补虚,又可泻实,原穴对脏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可单用,亦可与相表里的络穴配用,叫原络配穴法。因此法是以病经的原穴为主,表里经的络穴为客,所以又叫主客原络配穴。

2.2. 络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 · 经脉》: “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 当经脉有病时,有时会在络穴所在的络脉上出现酸痛、麻木、硬结及颜色改变,可帮助诊断疾病。
   二、用于治疗:一是络穴主治络脉病,如手少阴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可取通里穴治疗。(详见络脉病候)。二是一络通二经,即络穴不仅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经的病症,如手太阴络穴列缺,即能治肺经之咳嗽、气喘,又可治大肠经的牙痛、头项强痛等症。三是络穴治疗慢性病,特别是脏腑的慢性疾病,古人有 “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 之说,即指久病不愈时,其病理产物气血痰湿等常由经入络,故凡一切内伤疾病或脏腑久病均可取络穴治疗。对于络脉之实证,用浅刺放血的方法治疗。

经脉 肺   大肠 胃   脾   心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胆   肝 任   督   脾
原穴 太渊 合谷 冲阳 太白 神门 腕骨 京骨 太溪 大陵 阳池 丘墟 太冲                  
络穴 列缺 偏历 丰隆 公孙 通里 支正 飞扬 大钟 内关 外关 光明 蠡沟 鸠尾 长强 大包


  3. 背俞穴、募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3.1. 背俞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 · 背俞》: “ 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 ” 《难经 · 六十七难》: “ 阴病行阳,俞在阳。 ” 指出五脏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现反应,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
   二、用于治疗:治五脏病。《素问 · 长刺节论》: “ 迫脏刺背,背俞也。 ” 是说明背俞穴对于五脏病针刺具有直接作用。《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阴病治阳 ” 也说明五脏有病可以取相应的背俞穴进行治疗。背俞穴不但可治与脏腑有关的疾病,还可治疗与本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病。如肝俞既能治肝病,又治目疾(肝开窍于目)、筋脉挛急(肝主筋,肝藏血);肾俞治肾病,又可治与肾有关的耳聋耳鸣(肾开窍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阳委(肾藏精、主生殖)及骨髓病(肾主骨生髓)。背俞穴可单用,亦可配募穴,叫俞募配穴法。

3.2. 募穴
   一、用于诊断:《难经 · 六十七难》 “ 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 ” 提出六腑有病(阳病)常在胸腹部的募穴上出现异常,指压募穴,可协助诊断,亦可与背俞穴互参诊病,即所谓 “ 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 。
   二、用于治疗:募穴可治本脏腑病及阳经经络病症,《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阳病治阴 ” 即指六腑病及阳经经络病可取募穴治疗,如胃脘痛取中脘;腹痛、腹泻取天枢;膀胱经之坐骨神经痛取中极等。

脏腑      背俞穴      募穴
肺      肺俞      中府
大肠      大肠俞      天枢
胃      胃俞      中脘
脾      脾俞      章门
心      心俞      巨阙
小肠      小肠俞      关元
膀胱      膀胱俞      中极
肾      肾俞      京门
心包      厥阴俞      膻中
三焦      三焦俞      石门
胆      胆俞      日月
肝      肝俞      期门





  4. 八会穴
“ 会 ” 即聚会之意,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故称八会穴,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
   用于治疗: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各治疗与八者相关的疾病,尤其是八者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如脏会章门主治五脏疾患,尤以肝脾多用;腑会中脘主治六腑病,尤以胃及大肠效优;筋会阳陵泉主治筋病,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挛瘫痪、痿痹多用;髓会悬钟主治下肢瘫痪、痿软无力、贫血、疼痛等;骨会大杼主治骨病,以周身骨节疼痛,尤其是颈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血会膈俞主治血病,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瘀血等;气会膻中主治气机不利的各种疾患,如胸闷、气短、噎膈、哮喘、郁证、呕逆嗳气等;脉会太渊主治脉管病,如脉管炎、无脉症、动脉硬化等。

5. 郄穴
“ 郄 ” 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脉、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个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阴经           郄穴         阳经       郄
手太阴肺经      孔最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手少阴心经      阴郄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
足太阴脾经      地机      足阳明胃经      梁丘
足厥阴肝经      中都      足少阳胆经      外丘
足少阴肾经      水泉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
阴维脉           筑宾      阳维脉           阳交
阴蹻脉           交信      阳蹻脉           跗阳




  一、诊断:脏腑有病可按压郄穴,以协助诊断。
   二、治疗:因郄穴为气血深藏之处,一般情况下,邪不可干,如果郄穴出现异常,说明病邪已深,表现必然急、重,故郄穴可用于本经循行和所属脏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愈的疾病。阴经郄穴有止血作用,如孔最止咯血。中都止崩漏、阴郄止吐血衄血等。阳经郄穴偏于止痛,如急性腰痛取养老,急性胃脘痛取梁丘等。郄穴可以单用,亦可与会穴合用,叫郄会取穴法,如梁丘配中脘治疗急性胃病;孔最配膻中治气逆吐血等。

6. 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灵枢 · 邪气脏腑病形》曰: “ 合治内府。 ” 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阳陵泉治蛔厥;委阳、委中治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癃闭、遗尿等。

7. 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穴,故称 “ 八脉交会穴 ” 。它们分布于腕踝关节上下。

经属      八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足太阴      公孙      冲脉      胃、心、胸
手厥阴      内关      阴维      
手少阳      外关      阳维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      足临泣      带脉      
手太阳      后溪      督脉      目内眦、项、耳、肩胛
足太阳      申脉      阳蹻      
手太阴      列缺      任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      照海      阴蹻      



  交会穴是指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会合处的腧穴,多分布于躯干部。
   八脉交会穴应用很广,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 “ 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 ”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此八穴相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因公孙为脾经穴,故公孙既能治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又为手厥阴心包经穴,故内关既可治心包经病,又可治阴维为病。余穴类推。八脉交会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配穴法,且针时常交叉针穴。公孙、内关治胃心胸疾病及疟疾;后溪、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及恶寒发热症;外关、足临泣、治外眼角、耳、颊、肩及寒热往来病症;列缺、照海治咽喉、胸膈、肺及阴虚内热等病症。
全身交会穴很多,交会穴不但治本经病,还能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如中极、关元是任脉穴位,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因此,这二穴既可治任脉病,又可治足三阴经疾病;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因此,它既可治督脉病,又治诸阳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三阴交是脾经穴,又与肝、肾二经交会,因此,三阴交既可治脾经病,又治肝肾经疾病。

   各经主要交会穴:
   一、肺经:
   中府:手、足太阴之会
   二、大肠经
   肩髃:手阳明、阳蹻之会
   迎香:手、足阳明之会
   三、胃经
   承泣:足阳明、阳蹻、任脉之会
   地仓:阳蹻、手足阳明之会
   下关:足少阳、阳明之会
   头维: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
   四、脾经
   三阴交: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
   大横:足太阴、阴维之会
   腹哀:足太阴、阴维之会
   五、小肠经
   颧髎:手太阳、少阳之会
   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六、膀胱经
   睛明:手足太阳、阴阳蹻、足阳明之会
   大杼:手、足太阳之会
   风门:督脉、足太阳之会
   七、肾经
   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足少阴、冲脉之会。
   八、心包经
   天池:手厥阴、足少阳之会
   九、三焦经
   翳风:手、足少阳之会
   角孙:手、足少阳、手阳明之会
   十、胆经
   瞳子髎: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阳白:足少阳、阳维之会
   头临泣: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
   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井: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日月:足太阴、少阳之会
   带脉:足少阳、带脉之会
   环跳:足少阳、太阳之会
   十一、肝经
   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
   期门:足厥阴、太阴、阴维之会
   十二、任脉
   承浆:足阳明、任脉之会
   廉泉:阴维、任脉之会
   天突:阴维、任脉之会
   上脘: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中脘: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下脘:足太阴、任脉之会
   阴交:任脉、冲脉之会
   关元:足三阴、任脉之会
   中极:足三阴、任脉之会
   会阴:任、督、冲三脉之会  
   十三:督脉
   神庭: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水沟: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百会:督脉、足太阳之会
   脑户:督脉、足太阳之会
   风府:督脉、阳维之会
   哑门:督脉、阳维之会
   大椎:督脉、手足三阳之会
   陶道:督脉、足太阳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