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班主任用英语怎么说:诸城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初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1:28:54

为推动我市义务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升诸城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我市初中、小学自2006年开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经过五年的实践和探索,初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目标追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初中、小学开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从现在开始,再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大突破。现就活动的开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经过五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初中、小学全体干部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八个基本理念”和“六大教学策略” ,构建了“八大保障机制”,初中实施了“自主互助、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小学构建了“快乐参与、合作提升”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已初步显现,涌现出了一批带头学校和典型教师,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市初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课堂教学改革缺少长效机制,发展不够平衡;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自觉性不够持久;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形成;课堂教学中的许多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初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步伐。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根本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载体,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落实初中“自主互助、当堂达标”和小学“快乐参与、合作提升”课堂教学总体要求,将“师本课堂”转变为“生本课堂”,实现初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和全面深化,基本实现高效、特色课堂建设。

2.具体目标

(1)创新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在扎实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三讲三不讲”、 “优化教学设计” 、“删除无效环节”、“及时反馈矫正”等有效教学策略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炼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2)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95%的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95%的课堂实现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

(3)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发展。总结我市初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外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做法,探索出多条适合不同类型学校、符合不同学科特点、彰显个人教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我市初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特色化发展。打造一批在省市具有较高影响的典型学校和教师。全市至少95%以上的任课教师能够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实现课堂达标;每单位、每个学段至少培养1名在省市知名的典型教师,使课堂教学成为我市教育的亮点和特色。

(4)形成整体推进和全面深化的运行机制。在着力落实全市“八大”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机制建设;通过“行动研究”破解影响课改深化的一系列机制和课堂细节问题,实现全市初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和全面深化。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

今后三年的课堂教学改革,要在坚持已经获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抓全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应该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发展思维能力而展开,增加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动”起来,并逐步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善于参与。要做到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要照顾多数,兼顾少数;在学习活动安排上,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重点关注“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施“兵教兵”战术,给“学困生”更多的提问、展示机会;在习题设计上,采取分层布置。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2.抓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进一步提高抓好学习常规对于学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将习惯培养扎根在教师的头脑中、体现在教师的工作中、落实在师生的行动上。在抓好阅读、书写、作业、预习、复习等学习习惯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倾听、交流、展示、质疑等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现阶段学习习惯养成的重点;经常介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分阶段制定学习规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树立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的思想,做到习惯养成常抓不懈;积极探索习惯养成的方法和措施,形成学校长期抓习惯的有效运转机制。

3.抓问题,实现课堂的新突破。

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重点突破如下六个问题。

(1) “问题设计不科学、思维含量低”的问题。

科学的设计问题,是组织开展自主学习特别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问题设计过于简单,缺乏整体性,没有思维含量,不适合开展合作学习;问题太大、太难,缺乏层次性,即使合作也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如何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实现问题的呈现形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结合,是优化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杜绝“假问题”、“假合作”的关键。

(2) “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的问题。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 “三讲三不讲”的教学原则,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放给学生,用自主、探究代替灌输,用合作、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信息反馈少、矫正补偿弱”的问题。

及时反馈矫正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上要“勤反馈、强矫正”,通过反馈矫正可以帮助学生随时扫清学习上的障碍,提高知识的落实度和思维深刻度。要更加重视训练题和作业的批阅、矫正力度,做到反馈及时、补偿到位;要重点关注“学困生”的信息反馈,探索针对“学困生”正面反馈的方式方法,使反馈教学发挥出应有的调控作用。

(4) “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差”的问题。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深化。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基本认识、思想和可以交流的观点,合作就只能流于形式或只是低层次的交流。只有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交互作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会呈螺旋式上升;只有坚持先自主后合作,并把握好合作的条件和时机,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开展好组内小展示,解决好“个人展示”取代“小组成果”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要善于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展示后的质疑点评,提高思维深刻度。

(5) “重视‘预设’、忽视‘生成’“的问题。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这是教学的基础,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授课,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思维和新问题,课堂就会死气沉沉,失去活力。反之,如果将“预设”完全抛弃,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价值、能不能解决、与教学主题有没有关联,只要“产生出来”就不遗余力的去解决,课堂中学生看似热热闹闹,实质上偏离了教学“重心”,连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6) “小组评价不长效”的问题。

要加强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使小组成员搭配合理、划分科学;特别重视对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的研究,解决好重视“评价个体”、忽视“评价集体”的问题,探索过程性、发展性小组评价的方式、方法,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构建起小组评价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

这次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总结规划阶段(2011.9—2011.12)。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各单位制定出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制定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规划”,制定出台激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政策措施,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2)各校总结前几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经验,查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探索完善符合学科特点和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3)加快课改典型培养力度,制定新的培养规划,每校培养1-2个改革典型学科组、每学科培养1-2名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典型教师,影响带动本单位的课堂教学改革;

(4)修订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全面开展“师生两赛”和课堂教学改革达标课活动,学年末实现至少30%的教师达标,评选“诸城市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

2.全面提升阶段(2012.1—2013.8)。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进一步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各校进一步构建符合学科特点、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举行交流、推介活动。

(2)继续开展“课堂细节问题行动研究”,及时破解课改进程遇到的问题,促进课改不断深化;通过视导、督导、现场会等形式,强力落实和不断完善课改推进机制,加快全市课改整体推进。

(3)继续开展“师生两赛”和课堂教学改革达标课活动,学年末实现至少80%的教师达标,并评选“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

(4)打造教师个性化特色教学方法,每校、每学段至少培养2-3名课堂教学特色鲜明、在市县具有一定影响的名师。

3.特色形成阶段(2013.9—2014.7)。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继续开展“师生两赛”和课堂教学改革达标课活动,学年末实现至少95%的教师达标,并评选“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

(2)总结、提升先进经验,组织现场会交流、推广经验,并组织媒体宣传,使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3)探索出多条适合不同类型学校、符合不同学科特点、凸显个人教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实现我市初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上的百花齐放,形成全市整体推进的课改局面。

(4)形成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名师团队,50%以上的教师课堂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效益高,每校、每学段至少培养3-4名在诸城市、1-2名在潍坊市乃至山东省具有一定影响的名师。

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课堂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市教育局成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并依据我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重新审视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职能,全面负责组织和协调各初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并将加大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量化权重,计入教育教学督导综合成绩,作为评价单位和校长业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全市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各单位要提高认识、扎实落实,成立以校长亲自挂帅、主要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和指导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继续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校长要带领干部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将目光定在课堂上,既要亲自参与带头搞课改,又要加强督促;既要整体规划,又要微观指导。同时,要特别注重调动全体干部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经常调研和发现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细节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和整改,切实为课堂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2.多措并举,提升师能,让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多种渠道促进师能提升,增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使全体教师群体参与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来。学校要对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营造氛围、完善要求、加强规范、形成策略、不断深入,使教师真正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享受到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进而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参与热情,最终让课改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是建立教师学习制度,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凸显以课改与新课程理念为主体内容的教师业务学习与培训,培训学习要定人、定点、定时、定内容;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继续开展杜郎口体验式“课堂驾校”研修活动,引导全体干部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要以建设学习研究型教研组为抓手,深入实施“教师技能提升工程”,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建立读书学习及心得交流制度,拓宽教育视野,提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水平和能力。

二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力度,落实集体备课,增强教学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充分发挥“教育互助共同体”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大力开展联合教研,经常组织同课异构、赛课和论坛交流等活动;积极探索网络教研,充分发挥FTP的作用,实现全市资源共享;针对教师把握课标教材不深、驾驭课堂能力不强的实际,深入开展“研课标、煮教材、论教法”活动,使教师熟练掌握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施教方式;上好研讨课、汇报课、示范课,开好教研会议、搞好课例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深入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建立教学反思制度,将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是建立教学比赛制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要深入开展教学常规比赛、学科技能比赛、课堂教学比赛,通过教学基本功比武、研课标考试、教学案例评比、画知识树评比、说教材比赛、“同课异构、异课同构”比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施水平上,引导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师课堂教学改革达标活动。

四是建立教学问题研究制度,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要认真梳理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将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问题解决活动,不断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要建立小课题研究制度,增强教师深入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做到人人有课题,并通过引导教师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小论文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构建起教学问题破解机制。

3.典型引领,名师带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推进。

发挥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继续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的经验作法。充分认识典型教师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和推介课堂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教师和典型做法,发挥名师团队的感召和带动作用,引发教师的课改激情,使全体教师学习有榜样,赶超有目标。

深入实施“名师锻造工程”行动计划,搭设教师成长舞台,激励教师与时俱进,提高专业化水平。发现新的典型教师培养对象,及时总结推广,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和交流展示的机会,促进教师在比赛中锻炼成长;帮助这些教师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问题,重视宣传推介,落实评价激励,促进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并带动周围的教师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

开展“名师送教”活动。教育局将加大名优教师的管理力度,建立名师管理机制,并充分发挥新老名师的引领作用,开展“名师送教”带动策略。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要,定期组织我市的名优教师送课下乡或异校送教交流活动。各单位也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自己的名优教师,通过课改典型报告会、讲座、公开课等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

各单位要建立课堂教学改革激励机制,在善于发现、培植典型教师的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如设立“课改之星”、“课堂教学改革突出贡献奖”等项目,激励名师发展,掀起人人“创名法、做名师”的竞争热潮,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省、市名师。对改革卓有成效的教师要在评优晋级中实行政策倾斜,对成绩特别突出、影响力巨大的名师要实行重奖。

4.完善评价,政策激励,确保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教研室要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通过教学视导、教学调研、教学评估等形式,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和监督;定期组织课堂教学改革专项督导,加大督导力度和评价权重,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综合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

各单位要按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标准要求,科学构建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领导干部责任目标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年度工作考核。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考评方案,加大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在教师量化考核中的权重,并拉大考核成绩的距离,真正为教师课堂改革的注入不竭动力。

建立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即时反馈制度,确保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推进。各单位要改革教学常规检查办法,建立过程反馈与评价制度,对于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益低的学校和教师要实行责任追究和整改制度,将过程做细、做实。及时下达课堂教学问题整改通知,研究整改办法,加大整改力度,建立问题整改跟踪检查制度,让整改效果真正体现在教师的行动上、体现在课堂的改变上。

为调动所有学校、全体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各单位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课堂教学改革达标活动;教研室每年将组织一次“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从2012年起,凡是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达标活动中不达标的教师,不能推荐参加诸城市教学新秀以上的各种称号评选;三年内不达标的骨干教师在诸城市教学能手届满考核时,认定为不合格等次;未获得“诸城市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一律不能参评诸城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不能推荐参加潍坊市级及以上优质课、教学能手的评选。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本意见精神为指导,坚持一手抓规范,一手抓课堂教学改革,并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持之以恒。同时,要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注重总结升华和宣传推介,创造出更加符合课改精神和我市实际的好做法、好经验,实现我市义务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诸城市教育局

                           一一年八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