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安装版下载:“2012年春运沙画”背后的“回家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20:50
近日,一段《“让回家的梦不再漫长”》的视频在各大网站疯传,打动了无数网友。这段视频看起来也就几个常见的画面:开始是拥挤的急着要回家的人群;接着是爸爸背着行李牵着孩子,妈妈拖着拉杆箱跟,一家三口去赶 火车;再就是一张孩子的脸浮出车窗,然后是孩子想象中出现了家乡慈祥的奶奶;最后,沙画作者以“让回家的梦不再漫长” 的字幕结束了“故事”。
几幅没有多少故事情节的简单的沙画,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网友的共鸣呢?也许是,因为每个读者都从画面里读出了自己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又一起组成为一个社会共同的“回家难”的春运大故事。沙画作者高赞民说,他选择一家三口为主人公,主要是想体现春运的三大主要人流,孩子代表学生流,父亲代表民工流,母亲代表探亲流。但大于认为他说的还不全面,还应该包括沙画中那位“奶奶”所代表的盼亲流。实际上,奶奶所代表的盼望孩子归家的心情,与那些“哪怕风雨兼程,哪怕舟车劳顿,能够回家就是幸福”的游子旅人是同样的焦渴,同样的“漫长”。有了这四大人流,谁能够说得清会有多少悲悲喜喜的故事------
“让回家的梦不再漫长”是“2012年春运沙画”的主题,与这个主题连接着的是举世独有的中国几亿人的“回家梦”。在这个“回家梦”的背后,是无数家庭一年又一年的“有家不圆”,是中国难以启齿的畸形经济模式。可是,那个白脸的白岩松在美国演讲中却恬不知耻地说:“我们还有大量的产品等待着装上货船,送到美国来,如果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好起来的话,在这些货品的背后,就是一个又一个中国人增长的工资,是他重新拥有的就业岗位以及家庭的幸福。” 当一个国家劳动者的幸福需要依靠别人的经济进一步好起来的时候,那种“幸福”里有多少屈辱就可想而知了,怎么还会有人好意思拿出来“炫耀”呢?
白岩松说中国人过去不知道梦想,这孩子可怜得连我们那一辈人“四个现代化”的“梦想”都不知道。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是这样描述这个“梦想”的:“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 ,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那时候还没有白岩松这孩子,他不知道不怪他。1975年1月,在“第一步”差不多变成现实的时候,周总理在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重申了这个“梦想”,那时候这孩子还小,他不知道也可以不怪他,更何况后来这个“四个现代化”的“大梦想”换成了“小康”的“小梦想”。但是,他拿自己的无知来丑化自己的先辈无耻地去向美国人献媚,是不可不责怪的。
再说可怜的“小康梦”,“小康”不就是让人们都有一个幸福安康的家吗?小白现在已经有了大大的超“小康”的家,可是,《“让回家的梦不再漫长”》的沙画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人还没有,他们还在回家的路上,在想家的梦中。他们还在等着别人的经济进一步好起来才能“回家”。还要等多久?中国人如果都像白岩松这么贱,这“回家”的梦要多漫长就会有多漫长。
《“让回家的梦不再漫长”》让人特别思念那曾经的刻骨铭心的“四个现代化”的“梦想” ,特别怀念那宝贵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
',1)">